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消防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消防概述范文1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汇签:
四川通信服务产业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目录
1概述
1.1项目来源
1.2项目目标
1.3政策支持
2市场可行性分析
2.1市场定位、市场容量、行业现状等需求性分析
2.2与竟争对手比产品功能、性能、价格、特点方面优劣分析
2.3市场风险分析
3经济效益分析
4技术可行性分析
4.1主要功能性能要求
4.2关键技术及风险
4.3技术创新点
5总体工作规划
6风险分析
6.1影响项目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6.2其他风险因素
7可行性综述
1概述
1.1项目来源
电从诞生开始就伴随用电安全问题
电能是一种方便的能源,它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但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因用电安全问题带来的触电、火灾、设备损坏等事故,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难以估量,每天都在持续。
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网站数据显示,从1950年开始就有火灾统计记录,分火灾成因记录的是从2014年开始,火灾成因中最大成因就是电气火灾超过30%,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火灾的34.6%是电气火灾,近8成致命火灾发生在住宅。
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安全教育视频《安全教育那些事儿》中,明确每年因为触电死亡达到8000人;国网福建电力公司家庭安全用电教育篇《国家电网家庭用电安全篇》;《扬子晚报》消息:震惊!两成智能马桶存在触电风险;燃气人水器也电死人等等报道。陆续有报道学校、网吧、电线杆等触电致人死亡。
用电隐患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实施的机构客户中发现有较多的用电安全隐患,如绝缘电阻按照规范要求为500KΩ,而实际现场小于20KΩ的触电或电气火灾安全事故隐患;在家庭客户中发现插座PE线虚接及PE线与零线存在绝缘问题,潜在的触电及火灾安全隐患非常严重,因此加装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是必要的,特别急需的。
科技兴安为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实现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由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电资源等子系统构成的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可以将城市中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的全部内容连接起来,使得城市更加智慧化,同时使得城市不同管理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智慧用电为智慧城市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安全基础,同时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电气火灾多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图1),2011年至2016年,我国共发生电气火灾52.4万起,造成3261人死亡、20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2亿余元,占全国火灾总量及伤亡损失的30%以上;其中重特大电气火灾17起,占重特大火灾总数的70%。这些事故暴露出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电器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号中明确指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排查整治电器产品生产质量、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电器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和问题;同时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成立由教育、公安、工业和信息化、民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卫生计生、工商、质检、安全监管、电力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协调小组,了解掌握并定期通报各地区进展情况,组织开展督查检查,研究协调综合治理有关工作,鼓励社会单位应用电气火灾监控相关技术,提升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并且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纳入2017至2019年度国务院对省级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和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巡查以及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检查内容;力争社会单位电气使用维护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全国电气火灾事故显著减少。
为强化“科技兴安”战略,建设“智慧安监”,有效预防电气火灾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升用电单位安全管理和电气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四川通信服务产业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针对我国用电安全事故频发,基于公司在服务末端与客户接触和服务体系的优势,并采用跨越的专业化柔性组织架构模式,将用电安全的基础技术与研发、生产与专业化的公司合作,借助“用电管理”经验,结合大数据分析,研发设计了一套城市用电安全隐患预警和预防管理系统---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云平台,并以中通服务的品牌对外推广、销售,让中通服共享知识产权,让从一个单纯的服务企业转型为用电安全解决方案者,提升了价值空间,并处于市场的主动性,可以发挥中通服务在全国范围的服务体系,具备在全国范围和一带一路推广基础。
1.2项目目标
第一阶段: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解决方案理论研究、框架搭建、技术沉淀、产品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二阶段:分步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产品硬件开发及实验应用测试、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三阶段:完成中通物联智慧用电软件平台开发及实验应用测试。
第四阶段: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防控系统应用,打造智慧安全用电展示案例。
第五阶段:完成商业推广前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准备工作,包括组织架构、工程管理(技术培训、设计培训、施工培训、验收培训)、销售管理(技术、销售)、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管理)、产品制造标准化(工艺标准、改进等)。
第六阶段:启动商业推广。同时启动产品成本控制,第一轮降本目标设定3~5%;第二轮降本目标设定5~10%。
第七阶段:产品系列化改进迭代(根据市场反馈深入研究迭代降成本的创新工作),为进一步占领市场做好产品支援。展开安全文化衍生研究,通过文化价值提升,让产品性价比提升。
2市场可行性分析
2.1市场定位、行业现状、政策情况分析
我们解决的问题是老百姓的生活中(住宅、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电气风险(电气设计风险、电气实施风险、残余风险)中的残余风险。风险类型是触电风险及火灾风险。
我国对电气安全使用也非常重视,开发了很多产品(比如空开、热继电器、漏电保护开关等),这些产品已经用在家家户户。但这些产品都是被动监测及断电开关类保护产品,比如RCMS剩余电流监测保护、RCDS漏电保护开关等,这种被动监测保护往往是事后处理(往往火灾或触电事故已经发生才会采取动作),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气安全(防止火灾及人身触电事故)。
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号),明确要求2020年4月全面完成集中整治。
2017年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公消〔2017〕297号),明确要求底地级以上城市于2018年底建成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2.2与竟争对手比产品功能、性能、价格、特点方面优劣分析
近似对手比较:
竞争对手
主动预防
互联网
防火灾
防触电
优势
劣势
定位
本德尔
√
√
60年专注电气安全、标准引领者
缺乏互联+运用
医院、煤矿等
ABB
√
√
电气行业大品牌
未专注于电气安全
本德尔的跟谁者
施耐德
√
√
电气行业大品牌
未专注于电气安全
本德尔的跟谁者
华宿电气
√
√
消防经验、互联网+运用(平台优势强)
传统防火漏电产品、被动预防
机构、工业行业
家和物联
√
√
互联网+运用
传统防火漏电产品、被动预防
机构、工业行业
中通物联
√
√
√
√
主动预防核心系统专利产品+互联网+运用(构建大数据平台)
解决老百姓生活中(住宅、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电气风险中的残余风险
传统产品比较:
2.3市场风险分析
国家政策、行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将会对市场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否把握市场脉搏,抢占市场先机并如期占领市场份额,取得预期收益,存在较大风险。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销售的覆盖能力和服务覆盖能力及便捷程度将是赢得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安全产业,未来的市场竞争肯定激烈。如果团队未能尽快扩建、完善产品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将会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造成不利影响。
构建销售覆盖能力和便捷服务覆盖能力将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引领标准制定及智慧用电安全文化基地的建设将会更有力规避市场风险。
3经济效益分析
3.1、达产年项目总成本费用分析表
序号
科目名称
单位
总成本费用
占总成本费用比重
1
生产负荷
%
100
2
外购设备
原辅材料采购
万元
万元
3
人工福利
万元
4
各项费用
万元
5
管理费用
万元
其中:施工费用
万元
研发费用
万元
摊销费用
万元
其他管理费用
万元
7
销售费用
万元
3.2、达成年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表
序号
科目名称
单位
达成年
备注
1
销售收入
万元
2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3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
利润总额
万元
5
6
应税利润
所得税
万元
万元
7
8
税后利润
法定盈余公积金
万元
万元
9
未分配利润
万元
4技术可行性分析
4.1主要功能性能要求
防止触电功能,就是针对老人、小孩容易无意受到触电伤害的场所及人员集中区域老百姓容易无意受到触电伤害的场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达到人们无意触碰带电外壳时不能造成触电伤害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采用电气等电位技术,同时需要实时主动监测绝缘劣化状态,在劣化到国家标准临界线前报警提示用户维护线路及用电设备以便保证用电安全。
防止火灾功能,就是针对老百姓生活(住宅、办公、公共场所等)过程中的电气残余风险存在的火灾隐患,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系统解决方案达到预防由于各种意外情况造成的残余火灾风险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采用中性线断线监测、电弧监测等技术,在满足国家标准或优于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采用报警或切断电源的手段以便实现保护用户的用电安全。
4.2关键技术及风险
电气等电位处理技术、绝缘劣化主动监测技术、中性线断线监测技术、电弧监测技术、趋势预测等都是在不同领域有基础应用,我们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创新后构建用电安全系统解决方案。虽然技术成熟度较高但由于是新应用,所以存在一定范围的应用风险。
4.3解决方案创新点
4.3.1、用电安全系统化
①在线检测、实时预估、实时报警
②人工智能+用电安全+物联+互联网
③用电安全电子地图
④用电安全指数
4.3.2、用电安全人工智能化
①事故趋势预测技术
②自学习用电安全状态
4.3.3、用电安全未病先治
①在线监测
②实时预估
③实时现场报警
④实时远程报警(PC/APP)
4.3.4、用电安全大数据服务平台
①用电安全数据采集平台
②基于大数据或AI的潜在隐患预警服务
③精细化服务管理平台
4.3.5、用电安全文化服务体系
①基于“安全”的文化体验服务中心
②基于“安全”的服务衍生产品或服务
③基于共享的跨区域柔性管理创新体系,构建研发、安全服务、云平台、大数据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及其服务等的柔性管理创新体系。
5总体工作规划
项目
里程碑
重点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1
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国际国内用电安全环境调研、对国际国内用电安全现状调研、对国际国内用电安全发展历史调研、对国际国内用电安全技术调研。
2015年~2107年
2
项目技术开发
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解决方案理论研究、框架搭建、技术沉淀、产品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等。
2017底前
3
项目硬件产品化
分步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系统产品硬件开发及实验应用测试、应用样机、测试知识产权保护等。
2018年~2019年
4
项目软件平台化
完成中通物联智慧用电软件平台开发及实验应用测试。
2019年8月底前
5
项目小批试产通过
完成中通物联智慧安全用电防控系统应用,打造智慧安全用电展示案例。
2019年8月底前
6
项目启动商推标准化
完成商业推广前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准备工作,包括组织架构、工程管理(技术培训、设计培训、施工培训、验收培训)、销售管理(技术、销售)、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管理)、产品制造标准化(工艺标准、改进等)。
2019年8月底前
7
项目商推模式成型
完成全国性展示案例,完成销售模式全流程(模式、服务模式等)。
2019年8月底前
8
项目正式商推
启动商业推广。同时启动产品成本控制,第一轮降本目标设定3~5%;第二轮降本目标设定5~10%。
2019年9月
9
项目迭代及加强壁垒
产品系列化改进迭代(根据市场反馈深入研究迭代降成本的创新工作),为进一步占领市场做好产品支援。展开安全文化衍生研究,通过文化价值提升,让产品性价比提升。
2019年~
6风险分析
6.1影响项目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外部风险
(安委〔2017〕4号)及(公消〔2017〕297号)以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很多关于用电安全的支持政策,在短期内不存在政策及法律风险。
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网站数据显示来看,超过30%的火灾是由于电气原因造成及国网报道触电人数来看,市场急需解决电气火灾及触电隐患问题,不存在市场风险。
2)内部风险
技术风险,由于用电安全产品及应用目前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对我们来讲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就是有可能我们领导标准的制定,如果我们不能领导或参与行业甚至国家标准的制定,会给我们带来一定风险。同时,我们将加强前瞻性的技术储备,保持开放的胸襟,广泛吸收消化其他研究机构的高新技术成果和研发能力,对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快速的反应,及时调整技术、产品方向,保持并巩固团队在高新技术不断进步环境下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风险,我们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供应商,对合格的供应商严格审查进入我们的合格供应商体系,按照我们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进行严格管理。对于核心供应商不排除采用战略模式,更加紧密合作达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能否按时到位,为此我们一方面坚持诚信的合作理念,按计划有序地进行资金分配;另一方面制定严密的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审批手续,并严格按其执行;同时,我们将做好流动资金的储备,保证项目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正常运行,并尽快产生经济效益。
6.2其他风险因素
本项目是自主知识产权(在用电安全方面专利达到33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23项,其中:18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8项发明专利已经进入实质审查阶段,1项外观专利获得授权;受理中专利3项。),不存在专利、版权类合作纠纷等风险,其他经营风险在公司的可用范围。
7可行性综述
从宏观层面上看,国务院安委会专门发文3年治理用电安全问题。
从现实需求情况看,用电安全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可能发生,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收入能力提升,对用电安全的需求不断扩大。
智慧消防概述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社会生活;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物联网应用概述
互联网的纵深发展,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传感网技术、通信新技术等,便出现了物联网。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之后的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能把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的通讯网络进行互联互通,从而形成无所不有的庞大网络,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远程监测、全球定位、调度指挥、安全防范、联动报警、远程控制等管理和服务功能,最终实现信息无处不在和智慧地球的目标。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与物、地球、建筑等联系到一起。小到家用电器,大到汽车、建筑物,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相互影响及控制,物联网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物联网技术将带来划时代的技术革命。
“十二五”期间,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分布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卫生、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其中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我
国城市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2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首先是把城市及其公共服务功能(如电子支付、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涉及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突破口,其次是现有产品升级换代(如智能手机、物联网家电等多方面)。物联网发展正逐步把人与人、人与世界联成一张智能网络,从而改变城市管理和城市人群的生活模式。利用各种传感器网络,可以进行城市设施管理,及时掌握电力供应、地下管网、道路、停车场等设施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及时利用智能网络进行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络和协同处置。
利用城市环境系统可以实时查询气象、交通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根据空气污染监测系统,自动开启道路洒水系统;也可根据城市水系统的监测报警,迅速启动相关治理方案和相关环保设施。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水平。智能交通一般包括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公交信息系统、公共停车信息系统、集成控制中心等,并可与其它相关系统联网。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方便的了解停车位信息。也可以制定最优交通线路,进行实时导航,提醒司机减速慢行等。
利用城市安全系统可在街头和道路上安装智能视频监控装置,以进行人脸识别和车辆识别等,也可以向警察发出报警信息,预防和阻止犯罪。利用城市火灾监控网络,可以提高火灾监测自动化水平,提高防火、救火效率。
3智能楼宇管理
现代建筑技术与计算机、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所出现的智能建筑(包括智能大厦、智能小区)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智能建筑提升了建筑物的功能,改善了环境,能适应高效率管理的要求。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通信、安全防范、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和高效管理等方面。智能楼字能够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提供安全、舒适、信息通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楼宇的安全性主要由安全防范等系统来实现。包括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广播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人居的舒适性主要由楼宇设备自动化等系统来保证。包括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电梯、空调与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电视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和多媒体音像控制系统等。
智能楼宇的信息通畅主要由智能化信息系统来实现:综合布线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智能办公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用于向用户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服务。建立智能化大厦,可对大楼内的机电设备者统一管理和协调控制,使楼宇中各类设备的运行、保养、维修更趋自动化,使物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并能实现能源的科学和合理消费,达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以最终提供先进的信息处理能力,构建楼宇内舒适、安全和高效的办公环境。
4智能化小区
目前,智能化住宅小区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智能化小区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智能化小区主要由综合通信网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家庭智能控制系统、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组成。当然,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度表、水表、煤气表三表计量抄表系统,小区信息系统和车位引导停放系统等。目前的智能化小区主要应具有的功能包括住宅小区全面的公用设施监控管理措施和安保、防灾措施,并应具有高度的信息通信能力和信息化的社区服务管理能力,能够为小区住户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相比传统小区,其功能应更加强大和细致,生活更加舒适便利。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化小区方面的应用已经卓有成效。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智能化的小区居住环境,而且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5智能家居
物联网是从信息化、自动化走向智能化,或者说是具有智能化的自动化。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其中智能家居占有重要的地位。智能家居产品融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于一体,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各种家庭设备组合成智能家庭网络,以实现自动化,同时可实现更智能的家庭安防系统,并可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提高了家居生活的舒适度,并能为家居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所谓智能家庭,其实就是家庭自动化。安全防范是智能家庭的第一要求,它主要由防盗、防劫、防火、防燃气泄漏、紧急求救等项目组成;其次,还要求家庭环境更加环保、节能、舒适,家庭设备运行更加智能化;再次,家庭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更高,所有家电都实现智能化,并可与人进行信息交互,包括节目点播、节目互动、游戏、娱乐等信息服务。智能家庭系统的主要子系统有:智能家庭控制管理系统、电力及照明控制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安防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背景音乐及多媒体娱乐系统等。例如可以实现智能门禁控制、安防报警、网络视频监控、智能照明控制、家电智能控制和远程控制、温湿度空调智能控制、智能厨卫环境控制、水电气自动抄表、网上购物、网络办公、远程教育和医疗、智能家庭用品管理等。
6结语
每一项突破性的学技术革命都会彻底改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物联网技术作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人与物的互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人类改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可将智能化的传感网络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物联网技术在生活及家庭中的应用,能够使城市更加智能;使人类生活更加舒适、环保、节能;使社会更加进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地球“必将惠及每个地球人。
参考文献
[1]胡铮.物联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吴 功 宜.智 慧 的 物 联 网 [M].北 京:机 械 工 业 出 版社,2010.
[3]马 建.物 联 网 技 术 概 论 [M].北 京:机 械 工 业 出 版社,2011.
[4]王云汉.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77-78.
[5]蒋中,孔令成.城市互联消防安全数字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9,32(09):131-133,136.
智慧消防概述范文3
[关键词]:城市光网;FTTx;IP网;光传送网;信息化应用
1.“城市光网”概述
“城市光网”是指以光纤网络替代铜缆,架设城市的基础宽带网络架构,大幅提升城市的基础宽带网络能力,从而满足诸多高带宽业务承载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信息化水平,为实现“三网融合”提供条件。
“城市光网”采用光纤以及集群路由交换设备、智能光网络传输设备、无源光网络接入设备,建成一张基于IP和光纤(FTTX)的、特大型、高可靠性、大容量的城域光网络,提供光纤到各楼宇的百兆/千兆的上联能力。实现IP化、宽带化、融合化的“城市光网”可面向未来,向用户提供20M接入带宽,具备“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能力,满足各类客户高带宽业务接入需求。
“城市光网”按结构区隔可分为骨干层和接入层,按功能分为承载网络和业务平台。“城市光网”的目标架构如下图所示:
2.“城市光网“建设的目标
“城市光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有线、无线有机结合,宽带无处不在,更高速率的光纤化、融合化、智能化的下一代综合信息服务网络”,支撑语音、视频、数据等的灵活业务提供、有线、无线多样化接入以及高效的网络运营,充分树立网络的精细化和融合化优势,为满足城市信息化需求、推进“三网融合”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
3.“城市光网”总体发展策略
依据上述城市光网建设目标,对“城市光网”的发展策略提出如下建议:
(1)“先覆盖、后提速”,有目标有计划的部署城市光网。
(2)适当提高宽带接入目标,以技术发展带动业务发展,培育用户需求,促进网络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区域的差距。
(3)网络能力逐步释放,以满足并适当高于用户需求为度,避免一次投资过多,降低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风险。
(4)以投资和市场促产业发展,鼓励本地光传送和光接入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本地产业科学升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4.“城市光网”发展思路
“城市光网”是基于IP和光纤的、特大型、高可靠性、大容量的城域光网络,其发展思路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4.1IP网发展思路
“城市光网”的骨干层基于IP网,由骨干网和IP城域网两级结构组成,骨干网定位于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承载基本的互联网业务,IP城域网是骨干网络的延伸,包含城域骨干层和宽带接入层,城域骨干网包括核心层和业务接入控制层,宽带接入网包括汇聚层和接入层。
以中国电信IP网为例,骨干网分为ChinaNet和CN2 两个并行、各自拥有独立AS 的网络。ChinaNet 网络定位于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承载基本的互联网业务;CN2 网络定位于承载有高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和运营商自身的关键业务。IP城域网是骨干网络的延伸,包含城域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城域骨干网抱括核心层和业务接入控制层,宽带接入网包括汇聚层和接入层。具体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IP网发展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1)是采用新型技术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城域核心网,出口采用支持集群的路由器平台,上连电路保持均衡,容量可以做到平滑扩展,在骨干层面逐步采用大容量链路;
(2)加快部署MPLS VPN、QOS、组播、IPv6等,城域网应具备商用规模组播能力和差异化业务提供能力,提高网络的整体效率,应对三网融合发展的需要。
(3)业务控制层引入统一的MSCG(多业务控制网关)形态的平台,能够同时实现PC上网、ITV、语音、视频通信、VPN等多业务承载,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接入网上实现互通。
(4)积极引入大容量BRAS设备,兼做SR,逐步替换早期的小容量设备,满足宽带提速的需求,同时满足公众用户的接入认证与大客户的专线接入需求;引入BRAS备份机制,实施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客户的备份。
4.2接入层发展思路
“城市光网”接入层基于PON技术(FTTx)进行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方便用户接入,迅速提供服务,同时满足各种业务建设的要求,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城市光网”接入层的总体建设原则是:对新建小区,优先采用FTTH接入,开发商建有五类线的,可采用PON+LAN形式;对已建小区,优先采用FTTH改造方式;已建有入户五类线的,可采用PON+LAN改造方式;商务楼,必须完成光分到楼,并完成光缆到楼层;对园区,优先考虑FTTO网络覆盖。
OLT应集中设置于各业务区内的汇聚机房内,不宜因新增OLT而新建机房。对于FTTH用户密集且用户数大的区域,OLT可考虑放在接入主干光缆上大的接入点机房内,不宜再向下设置在小区内。
ODN的建设应适应未来PON网络以星型结构为主的有线接入网建设模式。接入主干光缆所承载的业务量大,其作用和安全性要求接近于中继光缆。综合考虑移动网基站、政企和家庭客户的不同需求并兼顾管道、光交接箱、光纤纤芯资源紧张的矛盾,接入主干光缆结构应以“环型+公共纤”的模式为主。
鉴于配线光缆所承载的业务量较小,网络安全性要求不高,结构应以星、树、链型为主。政府、金融、重要大客户等网络安全性要求高的重要客户配线光缆可考虑提供双物理路由接入。
4.3光传送网发展思路
光传送网是整个“城市光网”的基础,为整个网络所承载的业务提供传输通道和传输平台。随着近年来城市信息化业务对带宽需求的不断提高,光传送网络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为业务网提供了巨大的带宽资源,同时在网络的生存性、可扩展性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为适应业务网IP化、扁平化逐步推进,作为各业务网的基础承载网络,光传送网向ALL IP化演进,目标网络架构如下:
“城市光网”光传送网应具备的特点
(1)支持数据业务
(2)大容量带宽需求
(3)高效承载能力
(4)高可靠性
光传送网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具有自愈功能、灵活智能化的网状网络,满足灵活、可靠地传送大颗粒业务需求;解决网络利用率低、突发业务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形成一张支持Mesh网型、可以灵活调度、支持多种新业务开发及应用的端到端的弹性智能网。
“城市光网”光传送网的发展思路:
(1)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光纤资源,完善网络结构,以较快的速度、较小的代价建设光网络,把光传送网络覆盖到业务所需地方;
(2)光传送网络建设应首先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并能对未来业务的发展留有足够的扩展余地,要根据业务发展适度超前,具有前瞻性和经济合理性;
(3)配合“城市光网”接入网的建设和新业务网络的要求,考虑网络结构调整和网络中新技术的引入来进行网络的建设,将网络的安全性以及海量传输作为网络建设改造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网络建设目标来进行网络优化和调整;
(4)光传送网应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新的网络组织方式,满足社会各领域对信息传输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保证网络的灵活性、扩展性、安全性,避免网络的重复建设;目前成熟的传输主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波分复用(WDM)、环网ASON 、OTN和分组传送技术(PTN);
(5)光传送网络的建设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在不影响业务拓展的情况下应采用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方式。
5.“城市光网”信息化应用简介
5.1信息化应用总体发展思路
近年来,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发展理念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特别是“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将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出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与过去传统的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数字城市模式不同,智慧城市是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的城市,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信息、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精确的管理和控制。“城市光网”的建设是提供城市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的基础,基于“城市光网”所提供给的基础宽带能力,智慧城市可提供一系列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提升城市形象,成为振兴经济、提升功能、推进社会变革并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之一。
5.2无线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应用
无线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服务基础性平台之一。该平台核心定位如下:
(1)是地方政府覆盖最广泛、响应最迅速的政务公开、信息、应急广播重要渠道
(2)是城市公众多种信息应用最权威、最便捷的交互与查询服务界面
(3)是城市政务、公共服务等各类信息资源最丰富的汇集平台
(4)是城市多种网络与终端公平接入、普遍服务的枢纽
无线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就是通过整合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及应用系统,为百姓提供更加有效、更加方便地获取各种所需各类信息的服务平台。其核心功能包括:
1)信息资源的汇聚;
2)信息服务的提供;
3)信息的。
无线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城市信息化的门户,承担着直接向公众展示城市信息化成果的重任。平台核心由以下部分构成:
信息资源与内容层:依托城市现有内容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互联网内容库,为公益服务,并逐步增加互联网增值信息服务;提供音视频的本地时政新闻、社会要闻、城市特色宣传等。
网络层:通过基于“城市光网”覆盖的无线宽带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实现双网覆盖,初期实现互联网资源的双向互动、电视广播资源的单向全覆盖;并依托宽带互联网,逐步实现室外视频终端的定点定制推送,确保信息服务的安全性、互动性和灵活性。
终端层:支持广播单向与无线互联网双向模式,分阶段覆盖行政办公区、商业区、交通枢纽、景点、会展场馆等。
5.3公共安全平台应用
城市的公共安全对一个任何城市的发展都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更是市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
“城市公共安全平台”的建设将紧紧围绕“整合、共享、开发”这一主线,基于“城市光网”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城市安全监控、城市应急联动、城市警务建设等方面加强已有系统的集成信息化,为侦破各类案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基础工作,实现城市安防“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提升智慧之都的安全度和市民的安居满意度。
“城市公共安全平台”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智慧公共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城市安全监控统一管理平台、城市应急指挥联动平台、城市警务综合管理平台以及各级安全保障部门已经建设的多个信息化系统。
建设“城市安全监控统一管理平台”,将全市由公安、交通、消防、环保、安全等各个部门在所管辖范围内布置的视频监控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并根据权限的需要对各个业务部门进行视频资源的有效开放。该系统的建立,将已建资源进行统一调配,是对视频资源的再利用,并为以后全市的视频监控类项目的建设节省较大的资源。
建设“城市应急指挥联动平台”,对城市突发的公共安全等事件作出及时的相应。城市应急指挥联动平台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紧密的联系起来,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预先的应急预案设定,高效、智能的应付各种事件的发生。该系统由应急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综合应用系统运行环境、本地存储备份、移动应息平台和应急指挥场所等内容构成。
建设“城市警务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城市已建的 “治安卡口管理”、“电子警察”等系统,在公共场所,交通路口,背街小巷等灵活设置可移动的视频监控电子眼,严密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该系统建设以接处警建设为重点,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利用以及信息于一体,通过无线网络实时、现场处理和跨部门公共安全信息,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城市的任何地方、随时访问警务系统,做到拉得动、通得上、看得清、查得准。
5.4其他城市信息化应用
基于“城市光网”的智慧化城市,还可以根据城市管理需求推出更加丰富的信息化应用:
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路灯监控系统、危险源监控系统、消火拴监测系统、井盖监测系统、热力管线监测系统;
智能大楼应用平台接入标准:电梯监控管理系统、电力台区管理系统、消防监管系统、空调监控系统;
城市“一卡通”平台;
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智能小区管理平台接入标准;
旅游景点的智能化集中管理和信息推送平台;
环境监控集中智能管理平台;
公共交通信息的联网和推送平台;
商业圈集中管理和信息平台:商业圈物流的集中调度系统、专业市场标准化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应用、大物流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标准、消费放心通平台搭建,等等。
6.结束语
智慧消防概述范文4
【关键词】消火栓监测;NB-IoT;GIS;智能化管理
1概述
消火栓是一种用来隔绝助燃物、控制可燃物、消除火源的固定式消防设施,主要由栓体、阀门等组成。其主要分为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其中室外消火栓又分为地下消火栓和地上消火栓[1]。消火栓的运行状态关乎消防工作是否可以正常开展。据数据统计,80%以上的灭火工作失败是由于事故现场缺少充足的水或没有完好的消防设备,导致火灾发生初期的最佳扑灭时机被延误,从而使火势蔓延扩大,造成人、财、物的严重损失[2]。随着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物联网设备和信息化系统进行消火栓的智能化监管成为发展趋势。张腾[3]等设计了一种针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智慧消火栓监控系统,以STM32F103为微控制器,GPRS技术为基础实现了通信连接;王伏林[4]等提出了一种传输性能好、监测内容全面的地上消火栓在线监测系统,除监测消火栓的位置、压力、碰撞信息及漏水情况外,还具有用水者身份识别等功能;黄凯宁[5]利用物联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构建了智能消火栓管理系统,实现了消火栓的快速定位和灵活监控;李继宝[6]等开发了市政消火栓智能监测运维管理平台,提出了一种具有表示属性、基本属性、动态属性和维保属性的虚拟模型,实现了消火栓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多维度、立体化呈现。本次研究利用NB-IoT和GIS技术,研发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集成压力采集模块、阀门检测模块和位移检测模块对消火栓水压、开度、流量和位移的实时监测,感知消火栓的运行状态;采用浏览器+中间件+数据库的B/S架构开发对应的智能消火栓监测预警系统,将监测的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和展示,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异常事件的告警,集成实时监测、数据查询、趋势分析、节点管理等功能,为消火栓的日常监督、管理、维护、使用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软件支撑。
2系统总体架构
智能消火栓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四个方面内容,如图1所示。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作为系统的感知层,负责监测、采集消火栓的实时运行数据,包括消火栓的开度、压力和位移等;系统的传输层依靠NB-IoT技术实现,利用NB-IoT通讯模块和系统基站来实现数据的传输;数据层通过搭建智能消火栓数据库平台实现,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处理和计算;智能消火栓监测预警系统作为应用层,负责将智能消火栓采集的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利用图形化、多样化的表现手段,展示消火栓的当前运行状况,发现异常事件进行告警。
3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
3.1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终端主要由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压力采集模块、阀门检测模块、位移检测模块、NB-IoT通讯模块六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负责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整体的供电;控制模块负责控制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实现整个设备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压力采集模块负责实时监测和采集消火栓的运行压力;阀门检测模块负责实时监测阀门的开度信息,并且可以利用开度和压力数据计算消火栓的出流量;位移检测模块负责采集消火栓设备整体的位移数据;NB-IoT通讯模块负责实现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的远程通信功能,实现设备信息的通讯和数据的传输。
3.2电源模块
物联网设备的主要供电方式有三种:市电供电、锂电池供电和太阳能供电。考虑消火栓所处的生产环境,为了实现设备布设的便利性,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利用锂电池进行供电。电源模块的构建采用2节ER26500M电池,单个电池额定电压为3.6V,容量为6500mAh。电源模块共有两路供电,一路给控制模块供电,一路给通信模块供电。
3.3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负责所有功能模块的控制,以实现整个设备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微控制器采用美国TI公司生产的MSP430F169芯片,选用低频LFXT1CLK(32.768kHz)作为时钟,该芯片具有处理能力强、运算速度快、超低功耗、片内资源丰富等特点。
3.4压力采集模块
消火栓水压过低会影响消防供水功能,水压过高会影响消火栓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压力采集模块实时监测消火栓的水压数据,保证消火栓的正常运行。压力采集模块采用分体式压力变送器,使用不锈钢外壳,内置MSP300压力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设备内具有中断功能的IO口连接,实现压力数据的采集功能,该传感器成本低、稳定性强,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3.5阀门检测模块
为了加强消火栓的使用管理,避免非法取水活动的产生,应利用阀门检测模块实时掌握消火栓阀门的开启信息。考虑阀门位移测量的困难性,本次研究通过测量阀门转角来间接推算阀门开启度,采用CP-2FL角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势。
3.6位移检测模块
为了保证消火栓的安全稳定运行,及时发现自然损坏或人为破坏等异常情况,需要利用位移检测模块掌握消火栓的设备状态。本次研究采用德国MMF公司生产的KS90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实现消火栓的位移检测,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势。
3.7NB-IoT通讯模块
NB-IoT是基于蜂窝网络构建的窄带物联网,其具有功耗低、覆盖范围广、成本低、链接数多等特点。相较于其他的通讯模块,NB-IoT具有易部署、好管理等优势,主要应用在小数据量、低速率的场景,是新时代下实现万物互联的突破性技术。本次通讯模块的搭建选用LPWABC25NB-IoT无线通信模组,供电电压匹配3.6V的电源模块,其产品采用LCC封装,多路串口,可以兼容不同版本的通信模块,占用较小的设备空间。
4智能消火栓监测预警系统
智能消火栓监测预警系统作为应用层,负责将智能消火栓采集的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利用图形化、多样化的表现手段,展示消火栓的当前运行状况,发现异常事件进行告警,包含实时监测、数据查询、趋势分析、节点管理等功能模块,为消火栓的管理、使用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为消火栓的日常使用、巡检和维护等工作提供软件支撑。
4.1系统技术架构
智能消火栓监测预警系统开发采用浏览器+中间件+数据库的三层结构形式搭建B/S(Browser/Server)架构。这种模式将系统功能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仅在服务器部署一套服务,其余各用户均可使用浏览器通过局域网进行系统访问,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4.2实时监测模块
实时监测模块利用消火栓的GIS信息和实时监测数据,建立消火栓监测图,基于地图展示各消火栓的位置信息,将智能消火栓监测设备采集的压力、开度、流量等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帮助管理人员掌握消火栓的运行状态。该模块提供异常告警功能,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系统发现异常信息会发出警告,并根据异常信息特征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将事件进行分级分类处理,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异常处置。
4.3数据查询模块
数据查询模块提供消火栓历史运行数据和以往告警信息的查询功能。工作人员可自定义筛选条件,查询并浏览设备的历史信息,也可以根据工作需求,生成相应的历史数据报表。数据查询功能模块支持报表的导出和打印功能。
4.4趋势分析模块
趋势分析模块主要利用设备数据的对比和趋势分析,基于设备数据的变化规律,结合数据分析算法,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利用曲线图、柱状图等多种形式进行数据结果展示。利用多维度的数据特征,挖掘设备潜在的运行风险,为消火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的数据支撑。
4.5节点管理模块
节点管理模块可以对消火栓节点进行自定义配置,包括节点设备的新增、删除和修改。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消火栓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数据的更新,如设备的基本参数、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存储配置等内容。
5结语
智慧消防概述范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代建筑;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起来。其关键在于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和人力,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今现代建筑的主流。
1概述现代建筑中电气技术的应用特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1实现了设备与系统全工作流程内的高效监控
在结构复杂的大型建筑中,电气系统组件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传统运行方式常常留下管理盲区,导致故障的发生。而现代自动化技术则通过“采集―处理―反馈”模块,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到控制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系统高效、实时、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
1.2提高了联动性效果
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建筑中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其联动效果,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实现子系统间的配置与互动。
1.3提高了安全性
由于电气系统固有的危险性,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系统产生严重的安全风险。而自动化控制有利于系统对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可通过遥控模式降低故障对维修管理人员产生直接伤害的风险。
2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如何应用于现代建筑中
2.1 TN-S系统的应用
TN-S系统是指将中性线N与PE保护接地线严格分开的一个低压配电系统,是采用PE线加上三相四线的接地系统。PE保护接地线和中性线N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处进行共同接地外,两线在其他地方均不再出现电气连接。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PE线不携带电,而中性线N携带电。这种接地系统具备可靠、安全的基准电位,PE线应保持连线,对地不产生电压,因此金属外壳的设备在PE线上可靠、安全。所以,TN-S系统适合作为智能化建筑中的电气接线系统。智能建筑中,使用的单相设备较多,单相负荷大,通常显示三相负荷是不平衡的,因此需在中性线N中携带随机电流。另外,由于使用荧光灯照明较多,其产生3次谐波都叠加在中性线N上,增加了N线的电流量,若将N线连接到设备外壳,可造成火灾或电击等完全事故;若是在TN-S系统里把N线与PE线同时连接到设备外壳上,那么造成的危险会更大,连接到PE线的所有设备,其外壳都会带电,这会扩大电击事故范围;若将PE线、中性线N以及直流接地线同时连接在一起,不仅会发生上述描述的危险事件,还会导致电子设备受到强烈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智能建筑需要设置电子设备的交流工作接地、直流接地以及安全保护接地,普通建筑也需设置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接地。除此之外,由于智能建筑中增加有计算机室、火灾和消防报警监控房、程控交换机房,还有许多易受电磁波信号干扰的该高科技、精密电子设备,因此在智能楼房的设计和建筑施工中,还需考虑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的需求。
2.2 TN-C-S系统的应用
TN-C-S系统是由2个接地系统构成,即TN-C系统和TN-S系统,PE线与N线的连接点即为分界面[1]。该系统通常应用在智能建筑中供电由区域在变电时所引来的空间环境,在进户前选用TN-C系统,进户位置处应做重复接地,进户后采用TN-S系统。TN-S系统显著提高了安全性,保证人和物的安全。如果同时采取接地引线、各自分开从接地处引出、选择正确的接地电阻值等方法可以使电子设备获得一个等电位基准点,因此,TN-C-S系统可作为智能化建筑楼宇的一种接地系统。
2.3 交流工作接地的应用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在高压系统里,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使接地继电保护准确动作并消除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保持三相电压基本平衡,这对于低压系统很有意义,可以方便使用单相电源。
2.4安全保护接地方式的应用
在智能化建筑内具有较多强电设、弱点设备设施以及构件和不带电导电设备,因此需要采用严格、系统的安全保护接地方法。如果安全保护接地工作做得不好,当电子设备的绝缘出现损坏时,其外壳就很容易携带电,人或物不小心接触到此类问题电气设备,极有可能会被电击伤,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死亡,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智能建筑内应选用严格安全保护接地设备,其主要是把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部分与接地体相连接的部位选用金属进行连接,把保护接地线与智能建筑内的用电仪器进行连接,其附近范围的金属构件最好也进行连接,但应注意不能其与中线相互连接。
2.5防雷工作接地的应用
智能建筑内部有许多布线系统以及电子设备,比如通信化系统、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闭路电视系统及其他相应布线系统。这些电子仪器设备以及布线系统所处的部分,耐压等级都比较低,防电磁干扰要求较高,承受雷击能力较低。不管是反击、直击还是串击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严重干扰或损坏。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全部功能接地必须建立在防雷接地系统的基础上,并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防雷系统结构。多数智能化楼宇均属于一级负荷,所以应按照一级防雷建筑楼房的保护措施进行设计,接闪仪器选用针带组合模式的接闪器,避雷带选用4×25(mm)镀锌扁状钢质在楼顶组合成小于10×10米的网格形状[4]。该网格结构域楼面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并与建筑柱头钢筋也进行电气连接,引出下线并利用柱头中钢筋、楼层钢筋以及圈梁钢筋与防雷系统作连接,外部墙面上所有金属构件也需要与防雷系统进行连接,柱头钢筋还应与接地体相互连接,组合成具有多层屏蔽保护的笼状防雷体系。这样不仅能防止雷击对楼房设备造成损坏,还能有效防止外来电磁波干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本文仅对电气接地系统和电气保护设计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总之,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通过对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合理设计,可以达到合理利用设备,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智慧,唐明.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
[2]李成荫.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09.
智慧消防概述范文6
关键词:建筑智能;弱电系统;集成化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式的建筑,现阶段智能化建筑改进了许多,在传统式建筑的基础上引进了许多种先进的通信以及网络技术,二者相互结合有非常好的效果,产生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集成化控制系统,这就保证了智能建筑规定的技术要求,也能够按时完成工作,并符合其要求。
1.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集成概述
1.1 概念
所谓智能楼宇,就是依照我国标准GB/T 50314-2015对其进行定义,它主要是一个系统集成,例如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等,都是基于建筑这个平台上的,这样就能有效地将服务、建筑管理相结合,就能够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建筑给人们使用,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
1.2 智能建筑系统中弱电系统集成的意义
互联网技术以及管控技术是实现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基础,也是不可缺少的。快速采集并有效地管理系统信息是智能楼宇的核心技术。要想做到信息集成,该先让弱电系统的集成化得到保障,这样就能够在建筑系统中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对于建筑的管理是非常便捷的,也能够更好地管控各个子系统。在智能楼宇中应用弱电系统,其拥有技术成熟、实用性强等优势,为了达到建筑系统信息的分配以及共享,应该不断地对建筑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可以把建筑系统的所有功能都组合起来,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实现目标。将智能化集成系统建立起来后,就能够盖起一个雄伟的智慧大楼,各个系统之间都有了联系,可以互相合作,不会出现孤立的情况。在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帮助下,各子系统互相协作,将各自的优点充分发挥,变得更加智能化,提高了智能建筑的整体智慧,变得更加聪明。如:大楼发生火灾报警时,可以自动弹出相关位置的视频图像信息,经管理人员确认后,启动紧急预案,通过公共广播播放紧急疏散的通知,发送短信通知相关的人员处理,并且联动119火警,在电子公告屏上,显示疏散的线路图。
智能化集成系统是根据建筑智能化领域的经验和众多用户的需求,再与4C技术相结合,并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而产生的旗舰产品。
1.3 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主要功能
将多个系统集合起来就是整个智能楼宇系统的主要工作,因为引进了先进的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并应用在了智能楼宇系统中,这样就能够既让各个系统之间的正常通信得到了保障,还可以对整个系统中的所有信息进行有效管控,两全其美。弱电集成系统在智能楼宇系统中是最核心的系统,建设并不断完善弱电集成系统,就可以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用于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除此之外,建筑物系统也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所谓建筑物系统集成就是把整个智能建筑中的所有系统集合起来,形成规模庞大的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想将系统的功能与信息重新组合,就一定要借助网络系统以及自动化系统,而且还要在整个智能建筑系统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于实现所有系统的集成化非常有利,对于妥善管理楼宇信息进行妥善管理。因此,总体而言,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与硬件网络系统就是组成智能化楼宇系统的两大类。
2.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新时期,信息科技在迅速地发展进步,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就是计算机网络的系统集成。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产品功能到软件系统都以集成化的形式出现,与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好的相适应,提供经济、便利的解决方案给智能楼宇用户。
计算机应用系统包含智能楼宇弱电系统,所以发展集成化是必由之路,而集成化水平既是智能楼宇建设完成后评价定级的关键,也是衡量楼宇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已经明确规定:“智能建筑不是多种产品的简单集合”,系统集成是实现智能化建筑的核心技术方法。
3.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的集成化
3.1 数据集成化
智能楼宇大多数都是运用数据库,而且在整个智能楼宇系统中所有子系统相互联系、交换信息的重要辅助工具就是网络系统。现阶段,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所有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显著提高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程度,但是也不断地提高了对智能楼宇数据库的要求。为了很好地实现数据监控,一定要设置C/S客户端在智能楼宇中,这样还可以便捷地把各个数据监控主机中的信息传输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打包处理数据,再传输至服务器。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创建数据处理库,就能够实现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传输。
3.2 网关集成化
网关在智能楼宇的管理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经过网关作用,既能够对系统进行保护,还能够将系统负担有效减少。把其与第三方设备连接整合就能够很好地将网关的集成化实现。网管集成化之后,网管不仅能够协调各个分部系统的连接,还能够其对各个分部系统实施有效掌控,所以,非常关键的就是网关集成化的实现过程,要仔仔细细,不得马虎。
3.3 网络系统集成化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楼宇的建设速率也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是非常多的,为了将楼宇之间信息传递的通畅性提高,可以采用通过楼宇之间的自动调节控制平台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楼宇中,若是网络系统所使用的是较差的硬件设备,也不耽误,引进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后,也能够很好地实现有效连接各个系统。虽然建设网络信息系统非常方便,但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运用信息管理,还能够提供数据信息给各个子系统。
4.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的集成化步骤
系统集成一般依照以下步骤实施:
(1)有效管理各个子系统本身的功能,让其符合楼宇基本服务要求得到保障,不会出现差错,对于各个子系统设备运行情况要进行实时监控,若是在进行监控时,出现了问题,应该立即运用适宜的措施进行维修,还应该迅速制定保养维护计划。
(2)将楼宇自控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与保安监控系统进行集成。
(3)一体化集成整个建筑的各个子系统,还要谨遵TCP/IP标准协议,并运用统一的计算机管理平台。
实现相互连接各个子系统,可以运用将智能接口与数据网关的办法。实现中央集成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可以运用太网与数据网关。中央集成管理系统的重要客户端就是数据网关,通过客户端,能够运用的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即时和定时,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经过以上的步骤,就能够把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电梯管理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信息引导及系统等多个子系统集中在一个集成平台上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
结语
总体来说,是依赖着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才实现了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的集成,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各子系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在以后得智能楼宇的发展过程中,怎样将网络信息的及时性提高是一个关键问题,要以这个问题为主力。大力研究弱电系统集成方式,不应该吝啬资金以及技术,应该尽心尽力进行开发研究,尽力使系统管理智能化得到提高,而且还要积极结合于集成方式以及网络技术,要想实现,最关键的还是网络客户端的开发和对这一系统的远程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