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灾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灾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灾害

生态环境灾害范文1

【关键词】病虫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专业人士研究表明,病虫害爆发造成森林资源严重浪费以及社会经济损失。在1998年我国的森林病虫害导致4亿树木直接死亡,死亡面积多大370万亩,因此,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当营造混交林以及合理采伐更新,禁止使用危险的、带有病虫害的树苗造林,对于受到病虫害感染的地区应当积极清理,预防病虫害的爆发。

1.病虫害的危害性

1.1森林病虫害对树木以及人的影响

森林病虫害会对人以及树木造成很大影响,例如,白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害虫,对树木、建筑、家具、桥梁等均等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其次,对植物种子或者果实造成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树木的产量以及质量。最后,白蚁、地老虎、蝼蛄等害虫会进入土壤,破坏种子、导致种子不发育。在森林树木与树木之间的病虫害也非常多,一旦蔓延爆发造成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此外,病虫害带来传染病,例如吸血虫病,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1.2森林病虫害对生态的影响

一般来讲,害虫大多具有群居的特性,例如草履蚧若虫,一旦出现就大量集中在树干之上,造成树干严重破坏并且十分恶心。此外,部分害虫是世代叠加的,很容易造成森林大面积危害,不但树木导致枯死,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1森林病虫害防治与育苗关系

一般来讲,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可以提高树苗的生长质量。例如在花期、果期、种子、种苗等育苗过程中均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只有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才能保障造林工作使用的树苗的合格率,选择抗病虫的树苗品种,拒绝使用容易感染病虫害的树苗,加强育种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2.2森林病虫害防治与规划的关系

所谓规划是指相关部门从树种选择、树种栽培、树种搭配、林地调查等几个方面对于病虫害加以预防以及控制,并且以规划方案的形式确定下来。如果规划方案不具有合理性将导致人工林容易出现病虫害爆发的问题。在规划方面,相关人员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做好规划工作。此外,在人工造林规划的同时应当规划喷药设备生产,保障林木的安全。

2.3森林病虫对林业科技的作用

森林病虫害种类比较多,并且发生的规律特别复杂,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工作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因此,只有解决森林病虫害的检测以及防治等方面的难题,才能科学地开展病虫害的预防、治理工作,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控制。此外,应当同时抓好林业科技创新以及病虫害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促使我国林业标准体系得以建立,促进我国林业发展与进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2.4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般来讲,洪水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大量森林,缺少植物导致土壤没有植物根系固定不能储存水分。病虫害防治力度强,森林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才会高,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的多样性就更为明显,植物多样性明显导致动物多样性明显,昆虫之间互为天敌,从而促使生态趋于平衡,病虫害也会减少,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林业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3.病虫害防治措施

3.1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

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和林业生态系统具有密切关系,防治病虫害就是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但减少病虫害对于森林以及周边人畜的危害,而且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对病虫害防治引起重视,从心理层面确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程度,如果没有清楚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自然不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

3.2提高科技水平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提高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技术层面,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经验,能够及时发现或者预防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选用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或者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保障病虫害防治效果;其次,设备层面,更新农药或者器械,不仅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而且提高了防治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以及时间。

3.3完善预警设施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当完善预警设施,完善预警设施能够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准确性。拥有完善的预警设施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对病虫害的蔓延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及时控制局面,将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预警设施对于病虫害防治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应当完善预警设施,相关人员应当按部就班积极开展预警工作,防范病虫害的爆发[2]。

3.4构建混交林带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使用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式是构建混交林带。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成长的树木具有多样性,其自身具备净化功能,相对人工林,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复杂的食物链,一旦出现某种病虫害,没有相应的天敌与之对抗。因此,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混交林带,保障树木种类多样化以及食物链的复杂性,从而对病虫害起到预防效果。此外,这种方式不用喷洒农药,不但环保,而且不会对树木造成破坏。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虫害不但造成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而且造成经济损失以及生态破坏,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病虫害防治手段,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长禄.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08:83+104.

生态环境灾害范文2

1.1滑坡北山煤矿采煤沉陷区存在3处滑坡,分别编号HP1、HP2和HP3。HP1属于黄土滑坡,平面形态不规则,滑坡长26m,宽31m,滑体平均厚度6m,体积约4700m3,相对高差18m,平均坡度37°,主滑方向292°,滑体岩性自上而下为粉土和粉质黏土,滑面为圆弧形;HP2为岩质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滑坡长22m,宽53m,滑体平均厚度4m,体积约4660m3,相对高差12m,平均坡度28°,主滑方向253°,滑体岩性自上而下为砂岩和泥页岩,滑面为折线形;HP3为楔形体岩质滑坡,平面形态呈“八”字形,滑坡长35m,最宽处约25m,楔形体最厚处为6m,体积约3800m3,相对高差32m,平均坡度56°,滑体岩性自上而下为砂岩、泥岩和砂岩,主滑方向66°,并沿结构面下滑3.5m,楔形体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工况条件改变时可能再次发生滑动。

1.2不稳定边坡受采空塌陷及工程开挖共同作用的影响,采煤沉陷区内沿沟谷两岸断续分布有16处边坡,大部分为岩质边坡,少量为黄土边坡。岩质边坡的坡体主要为砂岩、泥岩,坡度较陡,一般为44~58°,坡高为4~12m不等,坡面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整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发生崩滑破坏;黄土边坡的坡体为马兰黄土,坡度较陡,近乎直立,坡高3~8m不等,大孔隙结构及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发生崩滑,一处边坡已经发生滑坡。

1.3潜在泥石流采煤沉陷区内分布一条走向近南北的沟谷,沟谷三面环山,一面开口,呈长瓢状,沟底高程在1099~1186m,沟床纵坡比降平均140‰,沟坡高差24~49m,坡度40~65°;沟谷谷底及东部沟坡上存在3处煤矸石弃渣、建筑垃圾及切坡弃渣组成的松散状堆积体,体积大约25900m3;沟谷汇水面积约2km2。在暴雨等极端气象条件下可能诱发泥石流,对沟谷的建构物及下游村庄造成严重危害。

2北山煤矿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于原本生态环境脆弱的山西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北山煤矿工程、道路的建设及弃渣的随意堆积,使原本森林覆盖率达43.1%的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出现大量大面积的斑驳,与周围生态环境严重不协调;煤矸石堆自燃产生的SO2、H2S等废气使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区域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在降雨条件下,煤矸石堆的淋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化学成分,能够腐蚀土壤、污染地下水。

3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北山煤矿采煤沉陷区位于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治理方案的选择综合考虑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的威胁、山西旅游发展战略及社会需求等诸多因素。

3.1采空区的注浆及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回填复垦采空塌陷坑面积广阔,且位于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考虑到需要在塌陷坑内建设娱乐设施、蓄水池等构筑物,确定对采空塌陷坑进行工程治理后重新利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采空区采用注浆进行工程治理,地表塌陷坑、地裂缝采用回填、整平、复垦、绿化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注浆的范围包括采空区地表建构筑物附加荷载大的区域及蓄水池的区域,注浆面积为43034m2,总注浆量为91465m3,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水固比1∶1.2~1∶1.5,水泥含量占固相的20%,帷幕孔间距为20m,注浆孔间距为25m,呈梅花形布置;塌陷坑及地裂缝采用表土剥离,开挖,分层回填碾压的方式回填至设计标高,并回填10cm厚度的种植土,最后平铺草皮绿化。

3.2滑坡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煤沉陷区内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需要通过工程措施进行锚固。HP1和HP2采用削方+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植被绿化+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案,即通过削坡清除滑体、减小荷载、整平坡面;锚索锚固段长度为6~8m,锚索总长根据滑面位置和滑体厚度确定,框架梁尺寸为4m×4m,截面宽400mm,厚500mm,框架梁将锚索的拉力均匀分散到坡面上,与锚索一起为滑坡提供足够的锚固力;坡面绿化采用草-灌多层次立体防护,草本种类选用高羊茅并混播一定比例的紫花苜蓿,灌木类型则选用沙棘;坡顶距离框架梁5m处设置一道截水沟,截水沟断面尺寸依据汇水面积和降雨强度计算确定。HP3采用肋板墙+预应力锚索+生态绿化的综合治理方案,即通过削方使滑坡不同坡段的坡度保持一致;肋板厚400mm,宽6m,肋柱宽600mm,厚700mm,设置间距为3m;锚索设置在肋柱上,垂直间距为2.5m,锚索长度的设置与上述原则相同;待上述工程施工完毕后,沿着坡顶、坡底各栽植一排五叶地锦进行生态绿化;坡顶设置截水沟,方法与HP1和HP2的截水沟设置方法相同。

3.3不稳定边坡的综合治理方案对采煤沉陷区内16处不稳定边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剖面,采用极限平衡法,在不同工况条件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和评价。治理方案依据边坡的稳定程度可以分为2种:当边坡的稳定性系数Fs<1.05,处于欠稳定或者不稳定状态时,采用削坡+复合锚杆框架梁+排水的综合防治措施,即通过削坡,整平坡面并将坡度削为1∶1或更缓,框架梁尺寸为4m×4m,截面宽400mm,厚500mm,为了呼应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景观,在框架内使用浆砌片石砌筑一个拱顶直径为3m的拱形骨架,骨架内码放生态植被袋,坡顶依据地形设置截水沟,如图1所示;当边坡的稳定性系数Fs在1.05和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之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时,采用削坡+生态植被袋+排水的综合防治措施,即通过削坡清除坡面植被、整平坡面,自坡底向上按一定规则依次码放生态植被袋,如图2所示。

3.4潜在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方案综合考虑周围生态景观、地质灾害威胁、场地利用状况、治理费用等因素,确定潜在泥石流的治理方案为固源。即对3处松散堆积体物源依据地形条件按照1∶1.5的坡率分层碾压夯实,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拱形骨架进行护坡,拱形骨架宽3m,具体尺寸见图3,骨架内填铺一层厚30cm的种植土,然后铺设草皮进行生态绿化。

4讨论

采煤沉陷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过程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同时存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又会严重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榆次北山煤矿采煤沉陷区来说,地下采煤活动、人类的工程开挖和肆意堆填导致区内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众多地质灾害的发生。具体来说,地下采煤活动导致大面积地表沉陷形成塌陷坑和地裂缝,进而造成地表水土流失,植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愈发恶劣;区内植被覆盖率骤减导致地表水更易进入坡体,进而引发边坡失稳,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煤矸石等松散堆积体不仅破坏植被,污染空气、水源、土壤,而且作为泥石流物源在暴雨等恶劣气象条件下可能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上述地质灾害发育过程及发生时,更会进一步加剧区内生态环境的破坏。由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联性可知,采煤沉陷区内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方案必须全局统筹、综合考虑、综合防治。对采煤沉陷区的治理而言,不能仅对区内地质灾害采取工程措施而忽视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否则恶劣的生态环境将导致新的地质灾害的产生;也不能仅对区内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而无视地质灾害的威胁,否则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区内生态环境将在短时内发生严重破坏,之前耗费大量资金的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将失去意义;区内生态环境恢复和地质灾害治理分开前后来做也是不可行的,前后分开治理的方案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工程与生态恢复工程之间存在缝隙,不能和谐统一、共同发挥作用,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生态环境灾害范文3

1气候的明显变化

1.1气温根据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以10a为一个周期,气温在年、季、月变化上其位相变化基本相同,只是在振幅上有所差异。气温呈波动式变化规律,冷暖交替出现。突泉县气温年变化呈季节性单峰值分布,每年7月份最高,历年平均值22.8℃,1月份最低,历年平均值14.0℃。4—9月为生长季节,无霜期为146d,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1961—2009年年平均气温逐年在上升,上升幅度达1.3℃,年变化率为2.6%,气温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增加,大气污染物增多,形成了大范围的温室效应,所以造成气温的明显增高。建站以来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7年6月10日,为41.2℃。连续几年来,大于35℃的高温日数也在增多。

1.2降水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没节制的乱砍乱伐,导致气温逐年升高,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降水量发生了明显变化1961—2009年的降水量以10a为一个周期,年降水量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近20a来出现大旱大涝现象非常频繁,同时,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1991、1993、1998年降水量都在600mm以上,1995、1997、2004、2006、2009年降水量只有200多毫米,尤其2009年7月份降水量只有24.3mm,是建站以来的最少值,这种时空分布极易形成气象灾害,旱灾和局地洪涝发生次数在明显增多。

1.3大风日数变化风速就是对空气运动速度的测量,是空气运动的水平分量。大风是瞬时风速≥17.0m•s-1为标准。随着近几年来封山禁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禁止乱砍乱伐,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风日数明显减少

2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2.1气候与农业的变化从农业气象观测角度来看,作物生长季有效积温是衡量作物生长环境热量变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因子。年平均气温在升高,无霜期也在增加。气温在升高则加大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导致干旱;干旱又使气温升高,致使干旱加剧。从4—9月土壤水分蒸发量与积温和降水的关系可知,水分蒸发量与积温成正比,与降水量成反比,即在降水正常的条件下,由于积温的增加,蒸发量增加,干旱发生概率高,而在降水量减少的年份,蒸发量越大,干旱程度越重。气候变暖,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则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土壤板结或盐碱化,同时,气候变暖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施用农药和除草剂,破坏了已建立的生态链,增加作物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2.2气候与地下水位的变化随着近几年来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地下水逐年在发生变化(注:由于迁站2008、2009年使用的是新站记录)。

3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3.1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制订灾害防御预案要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的危害,首先必须加强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制定灾害防御预案,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提高预测预报工作水平,特别是中长期预测预报的精确性;二是要根据预测预报结果安排各乡镇春季的播种时间和适宜播种的品种;三是要制定气象灾害的防御预案。

3.2切实改变种植习惯,发展避灾农业大力推广适宜的新品种,适时早播,减轻或避开不利天气条件,要改变早收的习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防促治”为方针。在一些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具有重要功能的区域,应实行强制性的保护,建立特殊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生态环境灾害范文4

同生态环境恶化和破坏监测技术相比,生态环境领域环境监测的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依据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其监测的范围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监测范围也会越来越广,由微观变为宏观。3S技术的出现展现了其准确、快速和宏观的技术特点,它可以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遥感监测和调查,完整的做出环境领域内环境监测的评估方案。GIS技术系统能对各种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环境威胁预测、预报,从而有效的防止环境的恶化。方法操作性强、技术路线统一、规划要求准确、指标体系完整是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通过水土保持、产量预测、灾害预报和资源调查等总结环境监测的经验,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环境问题会造成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和伤害,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要先从环境监测做起。生态环境监测利用现代技术对环境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综合性监测,分析污染原因和污染现状,将环境的质量和发展形势展现出来,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利用环境。此外,环境监测的范围越来越广,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这就意味着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系统、科学的方案。

2环境监测相关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分析

环境破坏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技术水平应当越来越高,监测范围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既复杂又系统,而且在监测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监测周围的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监测的结果。传统的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仪器设备进行监测,结果通过人工分析计算。现代化技术的融入,使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RS技术应用的分析

卫星是RS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利用卫星对监测范围内的电磁波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电磁波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环境质量的现状和环境发展趋势。RS还可以对所监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高空扫描拍摄,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准确度高等特点,尤其是遥感物体。如果要对监测范围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植物生长状况、气温闭环和森林覆盖面积等进行监测,则可以利用RS遥感技术,对所监测范围内森林的覆盖面积进行监测,利用卫星拍摄判定森林面积是否减小、是否遭到破坏以及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根据所监测森林上方空气的温度来判定该地区森林是否会发生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类型,并针对突况作出最佳的补救措施和方案,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2.2GPS技术应用的分析

生态环境监测GPS技术是一种监测环境新型技术,的它的特点为实时定位和导航、监测精度高、遥感技术可以分析出数据的空间坐标,并构建图形图像数据库,在数据库中用图形图像表示传感器和平台的观测与位置。在生态环境领域范围内,GPS技术不同PS技术,它可以对被监测物体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监测,监测其所处的环境和状态。比如,利用GPS技术可以对城市中所有汽车的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此信息判断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多少。合理运用GPS技术应用不仅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而且还可以利用监测结果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判定,进而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2.3GIS技术应用的分析

GIS技术拥有计算机化系统,是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规模最大的系统,它包含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输入和结果输出。GIS技术应用不仅具有数据库功能,还具有辅助决策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准确、快速的进行动态监测和空间分析等宏观决策管理。根据监测环境的地理信息,GIS技术能准确分析被监测区域的地理特征,从而可以对生态发展和地理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及自然灾害预警和预测等。GIS技术能更准确、更真实的进行生态环境监测。

3结束语

生态环境灾害范文5

矿山环境地质指矿区地质环境现状,以及矿山建设和采选过程中人为因素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由此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的总称。因矿山的建设和采选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种类主要有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

1、环境污染。(1)水环境受到破坏。矿山废水严重污染环境,金属矿山生产运行时产生的浮选尾矿浆、尾矿和废石淋浴液、生产废水以及厂区生活污水以pH值低且含有大量可溶性离子、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等为特征,排放后破坏矿区的水均衡系统,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矿区水环境质量变坏。(2)矿山废弃物污染环境。矿山开采时形成的废渣、废石、弃土堆积在采区附近占压土地和植被,使原有的地貌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受到破坏,易导致水土流失,也对泥石流的发生起到相当的作用。而在另一方面,矿山中岩石大多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矿山废弃物的乱堆乱放,岩石中的有害元素长期受阳光、雨水和空气的作用析出,污染环境。

2、资源破坏。(1)矿产资源的浪费。某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动盲目审批,无偿获证,使那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持证开采,浪费和破坏了矿产资源,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损害了生态环境,而且由于矿业产业集中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经营规模松散,导致矿产资源流失。(2)土地资源的破坏。矿山的建设和生产造成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除尽量少占或不占良田外,要积极开展造地复田,在复垦的土地上种植庄稼,发展森林和建设村庄,适应人民群众改善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3、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按照灾害发生的时间快慢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突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另一类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如沙漠化、荒漠化、地面沉降等。与矿山较密切的主要有:(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石的应力发生改变,以前的岩石应力均衡被破坏,以及矿石废渣的乱堆乱放,易造成边坡的不稳固,在外力诱发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灾害。(2)土地荒漠化。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区内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水资源的减少,河流的干涸,植被的消失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矿山的不合理开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某些矿山由于排水,疏干了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恢复,影响植物生长,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最终使矿区土地石化和沙化。(3)矿震。我国许多矿山出现采矿所诱发的地震,这已成为矿山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二、防治措施与对策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开采,总伴随着地质环境的破坏与改造,而矿山不合理的开采,必将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占压和毁损、次生地质灾害、矿山废水和重金属污染,从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造成危害。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已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建议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采取如下措施和对策。

1、系统开展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加强区内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环境调查是发现地质环境因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以调查矿区的内、外力地质作用为主,掌握矿区乃至附近区域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提供防治对策。加强区内地质环境监测,建立矿山环境监测网,并将其作为国家监测网的一部分,对区内的地质灾害活动规律进行全面了解,为治理提供依据。

2、建立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机制,治理区内环境。老矿山大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矿山建设初期对环保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及时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而现在,大部分矿山企业负担重,经济效益较差,难以承担多年累积造成的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责任。因此,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大恢复治理环境的力度。

3、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矿区大多自然环境较差,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对于矿山堆放的尾矿、弃土、弃石等可能会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应尽快进行治理。必须坚持开发与环保并行,决不以牺牲环保为代价,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走以预防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之路。

4、加强矿山前期论证及落实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必须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作为新颁及换发采矿许可证的主要评审依据。对于新建矿山厂址的选择也应首先进行环境地质勘探,提出环境地质报告,才能进行厂址的建设设计。

5、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矿山“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矿业。鼓励采用先进的采、选、冶工艺,开发低废、无污染的矿山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调查和充实矿山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科技发展计划。加强矿山开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御和治理的研究;开发矿山“三废”高效处理与资源化的技术体系和工艺设备,以及科学高效的矿山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走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

生态环境灾害范文6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生态环境;影响

沿海防护林是在沿海各个省市、自治区所实施的生态工程,计划造林356万hm2,形成一个1.4万km基干林带,用抗御台风和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对于沿海地区十分重要。进一步明确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必要性与防护林建设对生环境的积极影响将更加有助于沿海防护林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接下来就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进行论述。

1 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必要性

沿海地区海陆交替,常出现气候突变的情况,而且沿海地区容易遭受到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却缺乏缓冲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旦发生这些自然灾害,那么沿海地区所需要承担的损失将会是十分巨大的。沿海防护林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工程,尽快的构建起沿海防护林体系,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不仅仅是沿海各地林业建设的需要,也是沿海各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大任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

1.1 沿海防护林建设是固土保安、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需要

沿海地区灾害性气候十分频繁,每年的台风及其为沿海地区所带来的强降雨,对沿海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已建设好的沿海防护林不难看出,沿海防护栏在抵御台风、海潮等多种自然灾害时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凡是已经建设好沿海防护林的地区,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所遭受到的损失明显较没有防护林的沿海地区要少。沿海防护林具有森林所固有的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作用,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在抵御风暴潮时,能够有效的减少农作物损失,而在护堤固坡、消浪减灾方面,更是可以与标准海塘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对于减轻甚至抵消海啸等各种生态灾难的破坏力,减轻台风等自然灾害损失有着重要意义。

1.2 沿海防护林建设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相对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与社会都十分发达、城市化水平十分高、人口密度大、工厂企业密集,在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但是这些所付出的代价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部分沿海地区沿海生态环境状况不佳、局部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同时加上各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这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阻碍。通过沿海防护林的建设,不仅仅能够防灾减灾,减少各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对沿海的生态状况进行改善、美化人居条件、优化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沿海地区树立起良好的外部形象,有利于促进对外交流与开发的扩大。

2 沿海防护林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对于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2.1 防风固土

沿海防护林能够有效的控制并降低风速、减少水土的流失、阻挡沙尘暴,达到保护堤岸、保障农业及城乡建筑、道路安全的作用。沿海防护林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速、改变风向。一条疏密结构的防护林带,其迎风坡面防风范围能够达到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在可达到森林高度的25倍,在防风范围内风速能降低20%~50%。如果能够将林带与林网进行合理的配置,则能够将灾害性的风变成小风,从而有效的减轻灾害性的风对沿海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2.2 农业防灾增产

农田在林网的保护下,再加上林带的屏障与摩擦作用,使得风速能够有效的降低,从而让林网内的农作物、果树以及土表蒸发蒸腾出来的水分能够在近地层滞留更长的时间,减少增发、增大湿度,更加有利于各种农作物以及果树的生长。沿海防护林的存在,会对防护林附近的总辐射产生影响,并且因为乱流交换的原因,会使得热量收支的各个分量发生明显的变化,能够有效的减轻林网内高温灼伤与低温冻伤所带来的伤害。同时沿海防护林的能够起到“温湿交替、水热互补”的效果,这对处于防护林保护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十分重要。

2.3 净化大气

沿海防护林能够起到吸毒滞尘、净化大气的作用。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都显得相当发达,各种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虽然近几年已经开始逐步的转移重心,但是所需要面对的环境问题仍然没有多少改善。环境的污染,不但增加的经济发展的负担,更是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森林对于净化大气、减轻污染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它是满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护神”。沿海防护林能够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与各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并且释放出氧气,有效的改善沿海的空气质量。据测定,森林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比空旷地要少15%~50%。

同时某些特殊的树种的分泌物具有杀菌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空气中某些有害细菌、真菌的数量。

2.4 涵养水源

沿海防护林能够对沿海地区的水源进行有效的改善。森林原本就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通过沿海防护林的建设,沿海地区能够有效的提高蓄水能力。沿海防护林发挥涵养水源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凋落物和根系作用下的土壤蓄水功能来实现的。树木凋落物与根系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对土壤的容重、非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状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使得土壤的蓄水功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进而能够增加枯水季节的径流量,让河流径流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延长丰水期,缩短枯水期。

2.5 保护生物多样性

防护林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减轻自然灾害对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能够使得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并能够使得当地的物种能够缓慢恢复到没有被破坏前的状态。同时因为防护林的建设会增加许多树种,进而能够吸引许多其他新的物种,使得物种多样性能够缓慢增多。而且防护林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为各种动物、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栖息空间,使得沿海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的稳定。

3 结语

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自然环境进行了过多的干预。想要使得生态环境能够恢复必须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不能够仅仅去依靠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否则是很难有真正的实效。近几年来不断有报道沿海防护林被破坏,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报道,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应该进行深思,因为有报道显示沿海防护林被破坏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而非自然灾害。沿海防护林对于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沿海防护林的建设与保护,而不能够是建设完就是破坏完,这样根本就不能够让防护林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 赖尔聪.观赏树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