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市场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市场特点

消费市场特点范文1

【关键词】中低档啤酒;家饮市场;消费特点

中国2013年的啤酒消费量为4423万千升,连续27年增长,占全球总销量的23.6%。而啤酒的普及消费特点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清楚这部分因素对于企业开拓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啤酒从其消费层次上看,主要分为中高档啤酒的消费,普通啤酒的消费,以及低档啤酒的消费。中高档啤酒的主要消费市场为包括大中型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及大型零售场所;普通啤酒的消费市场主要是中小型餐馆和家庭;而低档啤酒的消费场所为农村小餐馆、农民家庭及矿区和建筑工地。并且,啤酒的消费量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由啤酒的消费层次所对应的市场可以看出,家饮市场主要还是中低档的消费层次,而且占有重要量的市场。所以,企业应该把握住家饮市场的这块“蛋糕”。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随机拦截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形式进行研究,调研目标主要是年龄分布在25岁到60岁的男性和女性。本次调研,共发放126份问卷进行随机拦截调查,最后经整理分析得到有效问卷120份,无效问卷6份。另外,每位问卷调查对象也是我们的访问对象,以便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产生消费啤酒需求的原因

1.经访谈得知,因为夏天天气热,家庭中,啤酒的消费量非常大。63.9%的调查对象一周会饮用啤酒5次以上,而且偏好冰啤酒。冰啤酒对饮用者来说,不仅可以解暑解渴,还可以促进食欲,并更好地休息。

2.另外亲朋好友在家聚会,会产生消费啤酒的需求,而其他饮料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啤酒的竞争者。但是,啤酒有其特殊的意义和酒文化,对于男性,其替代品比较难以进入。

(二)偏向购买的啤酒包装类型

我们对瓶装、易拉罐装这两种啤酒包装类型进行了调查,家饮市场中,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更偏向瓶装,方便且实惠,占77.8%。也有22.2%的人群倾向购买易拉罐装的啤酒。

(三)每次购买量特点

大约80%的调查对象一次会购买5到10瓶的啤酒,11.1%每次会购买10瓶以上的啤酒。大部分人群一次的购买量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是饮用量大,另一方面饮用频率高。11.1%的调查对象中每次会购买两箱或以上的啤酒量。少数调查对象是外来务工人员,一般在吃饭时购买1到3瓶啤酒饮用,不进行储存。

(四)影响选择啤酒品种的因素

1.口味。调研结果表明,80.6%的人群不会因为周围人的意见或评价而改变购买啤酒的品牌,经访问,他们更相信自己的亲身尝试,更在意啤酒的口味,一旦是自己喜欢的口味,不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而轻易改变。而且,在选择啤酒时,更看重的因素,包括品牌、价格、口味、容量、广告、促销进行排序时,大部分调查对象将口味排在了第一位。但是,根据口味偏好又受地域的影响,寻找适合当地人口味的啤酒是开发一个市场的重要环节。

2.品牌。在选择啤酒时,更看重的因素,包括品牌、价格、口味、容量、广告、促销进行排序时,大部分人将品牌排在了第二位,还有部分人将品牌作为选择啤酒的第一要素。但是品牌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效果。产生品牌效应需要产品、广告促销、市场推广等的共同作用才有可能实现的。而消费者具有品牌依恋性,在其他因素相同时,更倾向购买自己熟知的或者有名气的啤酒。

3.价格。在对选择啤酒更看重的因素,包括品牌、价格、口味、容量、广告、促销进行排序时,大部分人将价格排在了第三位。经访问,调查对象表示,平时购买的啤酒价格相差并不大,一般不怎么考虑价格因素。经了解,中抵挡啤酒的价格确实相差不大,相比之下,大部分人群会更在乎啤酒的口味和品牌。

(五)选择消费购买啤酒的场所的特点

结果表明,58.3%的人群在便利店购买啤酒,其他的购买地点选择就是超市和大卖场了。消费者非常注重购买的便利性,因为部分人是买了回家即要喝。不急于立刻饮用的家庭会在便利店或者平时去超市以及大卖场时购买一些回家备用。所以,总的来说,家饮中低档啤酒的购买主要选择在便利店、超市以及大卖场。

三、结语

(一)首先,啤酒的消费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由家饮市场中低档啤酒消费特点的研究,啤酒企业在做家饮市场中低档啤酒的推广时,最好选在春季开始,把握好夏季。夏季,啤酒的消费量很大,是最好的推广时机。家饮啤酒市场的开发,首先需要做当地的口味偏好,然后再考虑产品投放,广告以及促销活动。夏季,人们偏好饮用的是冰啤酒,所以还可以聚焦在在冰镇的情况下口味非常好的啤酒。而且,家饮市场购买啤酒的消费者更相信自己的体验,来判断购买哪种啤酒,不倾向他人的评价或建议,所以踏踏实实做好人们喜欢的啤酒口味及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二)家饮市场中消费者对于啤酒品牌的依恋性,也反映了啤酒是一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感情牵绊的产品。所以啤酒企业可以关注如何做出有感情的啤酒上下功夫,这个就需要其广告推广语,广告内容,以及让人回味并习惯的啤酒口味了。

(三)瓶装啤酒依然是家饮市场中的消费者最喜好的,方便且实惠。

参考文献:

[1]贵州都市报数字报[N],2014-01-10

消费市场特点范文2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有所回落2002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886亿元,比上年增长8.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从全年各月的增长趋势来看,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中在2、5和10月份分别形成三个增长波峰(如图1)。

图1

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2年1~11期。

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继续高于GDP增长,增速差距为0.8个百分点,与上年增速差距2.8个百分点相比,减少了2个百分点。据测算,2002年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比上年回落约5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格局

从2001年11月开始,特别是进入2002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又表现出新一轮下降过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2002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下降0.8%,其中4月份下降幅度达1.3%,为1999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1999年8月为1.3%)。对消费品市场运行影响较大的商品零售价格,2002年1~11月份的下降幅度为1.4%,比上年增加了0.8个百分点。在商品零售价格的14类价格中,除中西药品、书报杂志、燃料3类商品价格比上年略有上涨外,其他11类商品价格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和食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21%、6%、5.5%和4.2%。

(三)供过于求的总格局仍在持续发展

据国家经贸委对国内600多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跟踪分析,2002年上半年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达到86.3%,比2001年上半年上升3.3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比重由2001年下半年的17%下降到目前的12%。与1999年上半年的情况相比,2002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比重上升了14.1个百分点,而供求平衡的比重则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可见,自1999年以来,我国经济中供过于求的结构矛盾一直在持续发展,且目前已经达到了比较尖锐的程度。

(四)消费品市场发展仍然存在结构差异

首先,城乡市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和。2002年城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零售总额为2354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增速比上年低1.6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运行比较平稳,发展速度始终徘徊在6~7%的区间内,全年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05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速比上年低0.9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发展差距为3.1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了1.1个百分点,对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1.1%和28.9%。

其次,消费品市场行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行业结构来看,2002年1~10月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1%、16.4%和3.4%,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的增长对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70.4%和21.6%。上述数据表明,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的不同行业发展速度相差接近13个百分点,发展差距比上年扩大2个百分点。

(五)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领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进入2002年以来,伴随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新消费热点和领域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一,假日消费仍是带动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2年围绕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等长假期的假日消费活动日趋活跃和成熟,三个节假日所在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了9.1%、9.3%和9.4%(见图1),成为2002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三个黄金时段。

第二,新型消费品销售加速发展。2002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带动了住房装修装潢用品、汽车、通信工具、娱乐用品、文化用品等多种新型消费品销售的快速增长。据对1~11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统计,汽车销售增长45.4%,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53.6%,石油及制品增长28.8%,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27.9%,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7.5%,书报杂志类增长11%。

第三,信用消费呈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至2002年底,全国各类消费贷款余额达到6990亿元,比年初增加2755亿元,同比多增16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598亿元,比年初增加2282亿元,同比多增353亿元。2002年汽车消费贷款增长最为迅速,以北京市为例,截止到8月末,北京市各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83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加64亿元。1至8月累计支持居民购车42106辆,比2001年同期增加30530辆,增长2.64倍。

(六)连锁商业等现代化消费品流通方式正在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连锁商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营规模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是推进流通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当前及未来相当时期内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全国连锁企业已有1124家,店铺总数为2.2万个,零售总额为1549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1%。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连锁业市场份额已超过10%。如北京2002年1~11月份连锁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9%,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4.1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达到了17.1%,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连锁经营的覆盖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已拓展到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三大行业的50多个业种。

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零售企业,正在成为我国零售市场的骨干与龙头企业。据调查,中国连锁企业销售额前20名企业,2002年上半年销售额为633.32亿元,比2001年同期平均增长44.9%,是同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8.6%的5倍多。20家连锁企业的店铺总数为5997个,比2001年同期平均增长59.24%。其中有三家企业的店铺数增长超过了100%。

二、2002年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减缓的成因分析

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背景下,2002年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主要得益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加快、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和消费者信心稳定等因素的支持。但增速与往年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其成因值得深入分析。

(一)2002年促进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较快增长

在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背景下,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有所提高。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500元,比上年增长9.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3%;其中,来自工薪的收入增长迅速,人均达到5287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20%,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上升到70.5%。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70元,比上年增长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8%以上。其中现金收入达到2200多元,比上年增长4.8%。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接近37%,比1996年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91个百分点,与1985~1995年10年间恩格尔系数年均下降0.34个百分点相比,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仍在较高水平上徘徊,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趋势,1999~2001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5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5个百分点,比1990~1998年的年均下降速度加快了1.77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特征是,消费重点已从基本生活消费品转向了以住、行为代表的新型消费领域。从2002年1~3季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来看,食品、衣着和家庭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37.1%、9.3%和6.3%,上述三项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合计为5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95个百分点。而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娱乐文化教育服务、居住的支出比重为10%、6.8%、16%和11.4%,上述四项支出比重合计为44.2%,比2001年的39%又提高了5.2个百分点。再从支出增长来看,2002年1~3季度城镇居民食品和衣着支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出现大幅度的下降,降幅为9.2%;而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增幅非常大,分别增长了32.5%、26.6%、40.8%和22.7%,可见住、行、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

同样,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处在加速调整的过程中。从农村居民现金支出结构变化来看,一是住房支出稳定增长,1~3季度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支出为1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用于住房装饰、装修的支出增长了21.3%;二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扭转了上年下滑的势头,前3季度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为2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三是交通通讯费用和学杂费支出增长较快,1~3季度人均交通通讯费和学杂费支出分别为89元和124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2%和9.1%,其增加额占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的21.5%和18.7%。此外,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在外饮食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可见,虽然食品消费仍是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重点,但非食品类的各种新的消费内容已经表现出稳定乃至快速的增长势头。

消费市场特点范文3

[关键词] 老年消费市场营销需求消费

近些年,关于老年话题和银发经济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产业界和企业家眼中,为老年人提品和服务、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已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产业,并且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老年人需求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一、我国老年消费市场的现状

老年市场,一般指60岁以上老人的消费品市场,国外称之为“银发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小,而且在过去的较长时期内,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商品生产规模和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老年人的消费问题一直未能受到社会和工商企业的足够重视。我国的老年消费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起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呈现出如下特点:

1.市场需求已经形成

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总量增大,需求构成向多元化、高层次方面发展。我们以衣食住行为例,在穿的方面,由御寒遮体转向美的追求;在吃的方面,由解决温饱转向追求享受与营养保健;在住的方面,由原来简陋能栖身转向舒适高雅;在行的方面,由昔日步行转向追求方便舒适;在玩的方面,由不敢想到敢想,敢玩,更多的老年人表现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可见我国老年需求市场已经形成,并且发展得较为充分。

2.不尽人意的产业现状

目前,我国有如此众多的商家,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建立了老年人用品专柜,而现有的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做得很好,老人们已经很满意,然而,市场上的问题还有很多。

(1)产品结构单一是最大弊病。现在全国只有少数经营老年人用品的商店,而且这仅有的几家也大多经营服装和保健品(保健用品和药品)两大类,规模大一些的也最多附带经营鞋子,拐杖等物品。

(2)老年用品市场已经被开发的部分也并非很完美。在已经被开拓的老年服装市场和保健品市场方面,商家也并未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产品缺乏层次是阻碍市场和商家发展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商家大多是走高档商品路线的就不走低档,而走低档路线的少数商家也就不走高档路线,明显缺乏层次。

(4)缺乏长远目标,只顾眼前利益将会最终阻碍商家和市场的发展。有些未进入老年用品市场的商家有安于现状的心理,这个问题在已经进入老年用品市场的商家中同样存在。

3.成熟发展亟待整合

老年消费市场尽管经历了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但对于日益增长的老年消费需求来讲,老年消费品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有些本来定位不准,想在老年消费市场获大利的企业,因获利不大,纷纷撤出老年消费市场,致使前几年发展起来的“银发市场”逐渐萎缩;另一方面,一些目光短浅的经营者,在老年消费市场中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就侵害了广大老年消费者的利益。

4.老年服务几乎是空白

在1亿多老年人口中,中龄和高龄老人比重不断提高,他们对护理服务,护理商品和护理设施等的需求是很迫切的,而且,随着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也要求老年服务社会化发展。老年服务社会化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些商品或劳务在老年消费市场中几乎还是一个空白。

二、老年人的主要消费特征

与其他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相比,老年群体由于在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老年市场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充分认识这些特征,是开拓老年市场,研究制定营销策略的关键。

1.消费行为的习惯性

老年消费者有着几十年的购买消费的实践,在长期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老年消费者也往往非常相信自己的购买经验,对那些商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因而老年消费者对某些商品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购买消费习惯,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这类习惯一旦形成,就比较难变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消费决策的理智性

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老年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会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已形成的标准,再三思量,然后才购买消费。这一过程,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受情感冲动的影响是较少的。同时,由于老年人是家庭中的长辈,在家庭中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因此,虽然购买消费是个人的行为,但老年消费者也会较多地考虑家庭的整体利益。综合各种因素,老年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往往是趋于理智型的,特别是对高值消费品的购买,决策的过程都会较长。

3.消费目标的便利性

对于老年消费者来说,其消费的目标首先定位于方便实用上。老年消费者由于生理机能逐步退化,对商品消费的需求着重于其易学易用、方便操作,以减少体力和脑力的负担,同时有益于健康,老年消费者对消费便利性的追求,还体现在对商品质量和服务的追求上。质量高、售后服务好的商品能够使老年消费者用得放心、用得舒服,不必为其保养和维修消耗太多的精力。值得一提的是价格便宜也是老年消费者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老年消费者总的来说是属于节俭型的消费。

4.消费地点的就近性

就近消费也是老年消费的一大特点。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消费时会尽量避免过多的交通劳累,因此通常会选择居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商品。这是因为大商场所提提供的商品一般在质量上可以得到保障,而且在购物环境和服务方面也有较大优势。老年消费者的体力相对以前有所下降,他们希望能够在比较近的地方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周到的服务,如商品咨询、导购服务、运行较慢的自动扶手电梯和舒适的休息环境等。

三、我国老年消费市场开拓策略

1.产品策略

(1)积极开发研制老年人用品。没有老年人产品,建立老年人消费市场犹如无源之水,因此,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搞好研制和开发工作是保证老年人消费市场建立并使之正常运转的物质条件。国内企业对老年人用品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服装、鞋帽、保健品等单一品种上,而且针对性不强。企业应加强信息工作,掌握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变化特点,从自己的优势出发,考虑开辟新的老年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2)严格把关质量,维护企业信誉。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对老年人用品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老人都把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老年人相对于其他年龄层次的人来说,消费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他们愿意购买经过实践检验的、自己绝对信赖的产品。厂家只有质量严格把关,精益求精,才能赢得挑剔的老年人的青睐,最终赢得他们的心。

2.价格策略

老年用品的定价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一方面,老年消费属于理智型、节俭型的消费,价格因素在购买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渐强,而且老年人大都追求长寿,更加注重实用保健,价格因素的影响也有渐弱的趋势。老年用品的价格策略总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质量和效用的基础上,采用较低的价格。

3.渠道策略

渠道组织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一环。由于营销渠道的模仿性较弱,适当而良好的营销渠道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企业之竞争就在于营销渠道的建设上,而所谓“适当而良好”的关键仍然在于针对目标顾客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例如应以增加老年人的便利条件,尽量接近老年消费者为主线。

另外,电子商务无疑是未来商业的发展方向。虽然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至今仍然缓慢,但对于尚未建立的老年人消费市场而言,谁抢滩未来谁就把握了先机。

消费市场特点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消费 消费现状 营销建议

近几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规模越办越大,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特点,准确把握其市场现状,提出有建设性的营销建议供企业参考,南京邮电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组织2005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成立调研小组开展了一次南京市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问卷调查。由于本次问卷调查是在南京仙林大学城进行的,回答问卷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随机性,因此保证了本次调研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40分,回收问卷208份(回收率为87%),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为94%)。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潜力巨大

被访大学生90%拥有手机,但他们对手机满意度有明显差异:39%认为“较满意,适用”,37%认为“一般,凑合着用”,仅9%认为“很满意,我的最爱”,还有15%认为“不满意,很想更换”。可以看出,手机在大学校园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大学生是手机消费的旺盛群体,其市场潜力巨大。

2.主要方便联系

大学生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与家人、朋友、同学和老师等联系(62%)。其次是随流行趋势(21%),手机是大学生追求流行时尚的代表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电脑、MP3等。大学生喜欢用手机拍照、听音乐、打游戏、上网等娱乐(14%)。另外还有一些方便学习、身份表示等其他目的(3%)。

3.注重内在品质

大学生购买手机会考虑质量、功能、价格、品牌、款式、售后服务、辐射等因素。其中,最注重手机的质量和功能(均64%),即内在品质,是一种理性消费。这大于对品牌(53.5%)、价格(52%)等外在因素的要求,这与68%的大学生会在一年以上才更换一部手机的调查结果相符。

4.进口品牌是主力

大学生首选品牌是诺基亚,有36%的大学生正使用或欲购买此品牌手机。另外,大学生还会选择三星(18%)、索爱(15%)、MOTO(13%)、联想(5%)、康佳(4%)、厦新(2.5%)和TCL(0.5%)等其他品牌。可以看出,进口品牌选择率(82%)远远超过国产品牌选择率(12%),说明在大学生校园中进口品牌手机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倾向购买进口品牌手机。

5.中低价位受青睐

大多数大学生(57%)喜欢购买1000至2000元左右中低价位的手机。他们除了受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工作需要与联系需要等影响外,很大程度源于他们是依赖性消费,资金来源主要是靠父母支持,因此独立购买能力较弱,并且由于1000至2000元左右的手机价位适中,性价比高而深受大学生青睐。

6.追求新颖时尚

大学生对新颖时尚的手机有强烈追求欲望,喜欢直板(55%)、翻盖(28.5%)、小巧玲珑(22.5%)、旋转和前卫(均21.5%),高贵典雅(11.5%),个性张扬(8.5%)、折叠(7.5%)等款式的手机。这结果与目前市场的流行趋势相符,体现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时尚性。

7.现场收集信息为主

大学生通过销售现场(39.5%)、网络(30%)、朋友介绍(29.5%)、电视(22%)、报刊杂志(16.5%)、广播(13%)、路牌广告(11%)等途径收集手机信息。结果显示,手机广告信誉度不高,大学生以销售现场收集信息为主;被誉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已被大学生接受,它的运用明显超过了纸制(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传统的三大媒体。

8.正规销售渠道购买

大学生主要选择正规大型购物中心(55.5%)和专卖店(39.5%)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有一定保障。另外,仅有4.5%的大学生选择在网上购买,这主要是受网上购物风险大、不安全等因素的影响。

二、开拓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营销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消费已经从过去的炫耀性消费转变为大众消费,大学生的手机购买需求日益增长,这为手机生产商、经销商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为培育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商家应结合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特点展开营销活动。

1.产品策略

由于大学生比较注重手机的内在品质,比较务实,但又追求时尚,趋于理性的消费决定了他们首选性价比较高的进口品牌手机,并在发信息、打电话等基本功能得以满足之外,对手机上网、学习、娱乐等其他功能的要求愈加提高,因此,国产手机商家可针对大学生手机需求特点,从产品质量、功能、外观和品牌形象等方面考虑设计出大学生自己的手机。这真正满足61.5%的大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这一需求。

2.价格策略

由于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生活费基础上都是靠父母供给,因此制约了大学生的购买力。他们的购买决策往往以较低的支付能力为前提,对价格比较敏感,不盲目追求高档次、高价格的手机,中低价位手机受青睐。 因此,可针对大学生开展以价格为核心的现场打折、购机赠话费等促销活动。同时在付款方式上,可以尝试分期付款或信贷付款。

3.渠道策略

由于手机相对大学生来说属于贵重物品,为了降低购买风险,大学生往往在购买前广泛收集产品信息,并最终选择正规商场或专卖店购买。考虑到大学生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因此,可考虑就近销售就近维修。可选择在学校附近的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销售和提供维修服务。另外,随着网上销售的进一步完善,网上销售将是大学生手机销售市场的有效渠道。

4.促销策略

对手机销售商来说,可以聘请年轻又充满活力的明星作形象代言人,赋予手机新颖时尚、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等品牌特征,并力争在广告宣传上做到范围广、传播全。另外,结合广告可针对大学生开展送赠品、特价机、抽奖、展示、以旧换新、限量版或珍藏版、团购等促销活动。特别要指出的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它已跃升为第一大媒体,因此,网络广告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赵伯庄 张梦霞:市场调研[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2]陈 钢:市场调研中原始信息的收集和分析[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3): 6163.

[3]马芙玲:浅析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06,(480):138139

[4]蒋筱翡:南宁大学生消费市场的调研与营销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6,(483): 142144

消费市场特点范文5

    改革开放的重大发展战略以及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诸如实行、取消农业税、粮食保护价收购、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进而带来农村消费市场规模的壮大。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85133亿元,同比增长15.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40210亿元,同比增长15.7%。如图1,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3993.45元,是1978年116.06元的34.4倍,而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8年下降0.7%,较之于1978年的物价水平上涨5.19倍。虽然物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被迫性提升,但上涨幅度距消费支出规模相差甚远。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从中可以更清晰的看出农村消费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例如电视机,1985年每百户拥有量为11.74台,彩电仅有0.80台。到了2009年,电视机拥有量则已经达到每百户116.59台,彩电也已经实现户均一台。另一方面,高端与现代化耐用消费品,如移动电话、家用电脑等,也逐渐步入农村家庭。地区间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到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状况。东部地区由于经济起步早,发展程度较高,也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改革开放既造就了一批现代化城市也成就了很多富裕的农村地区,如江苏华西村、山东南山村等“百强村”,发达的农村地区则相对集中于东部地区。我国辽阔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也导致了农村消费市场发育不成熟,消费规模偏低。消费支出呈现季节性变化。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也表现出鲜明的特性。农村消费的独特爆发周期主要存在于麦收与秋收以后,包含生产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这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民不同于城市的工人大部分是按月领取报酬,农民是季节性的领取报酬[2]。此外,农村消费市场与城市消费市场一样都有强烈的节日性消费特点,但农村表现更为突出。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存在不科学的消费行为。由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小农消费心理也使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农村的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态度普遍存在,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能自己种的不买,能凑合用的不换,能不花钱的不花”的消费思想[3]。另一方面,农村深厚的传统习俗心理,导致农村家庭对结婚、丧葬等过于重视,存在不理性的过度消费行为。公共服务落后,市场消费环境亟待提高。首先,农村公共服务较为落后。特别是公路、电力、供水等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备,不能满足各种商业机构进驻农村,也限制了农村市场对家电、农用机械的需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得很多农村居民为了保障未来有钱就医、养老而降低了现期消费,从而维持高储蓄。其次,市场消费环境较差。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商业流通网点少、规模小、选择少的问题,市场供给完全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多样化需求[4];同时,对农村市场监管不力也影响了农村市场消费环境的改善。

    才能激发潜在的消费欲望与消费需求,农村消费市场才能蓬勃发展。首先,坚持执行政府支持农民增收的各种政策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探索建立农产品价格补偿机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政府财政逐渐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其次,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金融支持等。再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产业结构,各地区要有针对性的发展优势农业项目。下大力气推动商贸零售、物流、农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也能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第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新型农民成长。不断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高城乡统筹水平和城镇建设水平,切实维护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各种合法权益。加强科技下乡、教育下乡活动的组织、宣传,着力培养一批能带动农民致富的村干部,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最后,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力度,政策制定与资金支持应倾向于农民收入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加大宣传引导,促进农民建立现代消费观念,养成科学消费习惯农村居民原有的一些消费观念和消费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开拓[5],所以要通过大力宣传,努力转变农村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首先,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介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现代消费观念的理解和认可度,引导其处理好现期消费与预期消费的关系;其次,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公益培训力度,可以通过举办“现代消费观念指导”讲座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逐步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和消极的消费习惯,改变农村居民对合理投资的认识;最后,政府通过设立“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培养科学消费习惯”试点村,加以政策、资金支持,并向其他地区推广。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首先,提高政府财政转移支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公路、水利、电力建设质量。促进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来源多元化,适度改革以政府财政为主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次,改革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着力建设面向城乡的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解除农村居民看病、养老后顾之忧。再次,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一是进一步通过“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形式,真正把消费实惠让与农民,鼓励商业企业,特别是国有商业企业增开农村网点;二是有关部门应根据有关消费市场的法规与措施,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现象,严厉惩治损害农村消费者权益的不法分子。

消费市场特点范文6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 少儿英语教育 消费市场

全国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3亿多,随着新一论出生高峰的来临,消费市场的发展,少儿消费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而在少儿消费市场中,少儿教育消费无疑是异军突起,尤以少儿英语教育的消费市场最为引人关注。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广大家长在少儿教育市场上的消费常常是不惜血本的。笔者通过走访苏州市工业园区少儿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少儿英语教育消费市场的范围、结构、及层次迥异与成人消费市场,少儿英语教育的发展性消费比重将直线上升,成人化和集中消费特点明显,少儿教育市场还将带动少儿教育用品的消费,但少儿英语教育机参差不齐,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少儿教育品牌凤毛麟角,少儿教育中的迷茫和缺失,亟待市场填补。

一 、少儿英语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1.少儿数量激增

教育培训行业有着广阔的增长空间,出现了很多细分领域。中国的少儿英语培训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截至到2010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大约3.5亿适龄儿童,相当于美国与日本的人口总和,粗略估计将有上千亿的市场潜在规模,可以说中国的少儿英语培训市场前景无限广阔(引自搜狐教育)。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经出现一个生育高峰,大规模地鼓励声誉,多生孩子力量大。到八十年,“五零后”进入婚龄,又出现了一个结婚生孩子的。如今,独生子女的一代,“八零”后进入婚龄,新一轮的生育再度掀起。尤其是进入育龄的“八零”一代,由于双方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国家政策允许生育二胎,二胎的生育也即将迸发。由此所带来的少儿数量激增,少儿市场亟待开发。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每年平均有2000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市,而且均以中青年为主。大量的大学生毕业,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才引进,城市务工的中年人带来的少儿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少儿人口,无疑是巨大的。

2.重视少儿培养

心理学、生理学及脑科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少儿教育是幼儿言语智能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幼儿的发音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开始掌握语音、语调,如果此时提供相应丰富的语言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突触的发育以及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协调发展。优秀的少儿英语培训能有效地抓住孩子的语言发展关键期,结合少儿学习英语的逻辑顺序,充分发掘孩子学习英语的潜能。不仅如此,其他专家研究也发现,学习过外语的少儿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灵活,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强,在概念的形成、迁移的灵活性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学过外语的幼儿。同时,由于学习过外语的幼儿有了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因而大大增加了其社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更自信、活泼,更乐于与人交往。

在普遍意识到少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后,家长普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如今的少儿大多仍是独生子女,新出生的一袋基本上又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祖父母一代隔代亲的情节尤为严重。祖父母和父母亲把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转嫁到第二代、第三代,希望得到心里上的寄托。宁可全家节俭,也要保障和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而教育支出,是少儿消费的重中之重,一个少儿的消费,往往远超出2个成人的消费。在孩子课后英语辅导班和兴趣班上的消费,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支出。

二、少儿英语教育市场的新特点

1.少儿消费市场巨大,设计门类、品类广泛,各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需求巨大。调查问卷显示,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少儿消费的层次和档次都在提升。外语教育开始追求新奇特,少儿外语教育的消费受到了社会影响,也容易受到网络,电视,杂志的宣传影响。少儿消费甚至脱离了基本的生活实用性和实用性,向时尚型和潮流化转型。

2.发展性消费的比例正在提高。儿童消费市场已经经历了保障性消费,吃好穿好的基本层次,过渡到玩好的享乐性消费,最终转向于发展性消费层次,更将注重儿童的智力开发和教育上来。少儿英语教育收费昂贵,学时少,报价高,而且供不应求。从我们的调查来看,课程覆盖了学校教育同步辅导,口语训练,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外教一对一培训。其中,学校教育同步辅导和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占到了70%

3.少儿对教育机构的决策权扩大化。少儿教育的买单人是父母或者是祖父母,但是少儿外语教育的决策权却往往取决于少年儿童本身。新生一代大多生活在非常优越的环境当中,也越来越早地追求自主,父母也越来尊重孩子们自身的选择。孩子对于教育机构的选择也更有了支配权利。并且,少儿外语教育消费不再局限于少儿。外语连环画,外国漫画书,国外动画影片的消费都不再只是少儿了,不少家长也兴趣盎然地看着少儿读物和影片。在陪伴孩子学习英语的同时,家长在教育机构也越来越关注到自身的英语教育。更多的家长选择亲子教育的同时,在教育机构同时接受英语能力的提升和再教育。

4.品牌认知度提高。根据园区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65%的家长选择了品牌教育。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及身心健康,家长们都对品牌深信不疑,在购买儿童用品的时候,尤其注重品牌,在选择教育机构上,不仅讲求资质,更讲究品牌。

三、少儿英语教育市场亟待规范

1.少儿英语教育市场良莠不齐,欠缺规范性约束。强势海外品牌的入驻,让国内少儿英语培训格局面临洗牌。行业机构参差不齐,培训机构服务有待提高。当前国内的英语培训市场尚处于地方品牌占主导地位、市场割据的局面,但是因为英语培训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本质上的同质性,为培训主体提供了跨区域经营的可能性,实力强大的培训主体,将因为培训质量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培训产品丰富而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质量差、规模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培训主体所面临的将只是倒闭和或被兼并的命运。少儿外语培训市场的运作,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培训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些已经形成自己品牌、个性化特征明显、管理规范、服务优秀、模式创新的培训机构最终成为行业的翘楚。

2.少儿英语教育缺乏深度开发,大品牌的运作缺失。

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区分度不佳,辨识度偏低。笔者了解到,随着广大家长对少儿外语应用能力要求额不断提高,人们对少儿外语培训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用类外语学受欢迎,应试类外语培训也仍旧占半壁江山。但是少儿英语教育仍缺乏深度开发,没有独特的招生和发展计划,和成人英语培训趋同化,少儿外语教育品仍乏国内优秀的大品牌加盟。

3.少儿教育的一站式服务有待开发。

尽管园区少儿外语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市场业态仍较为分散,由于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出台,市场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水平低、授课内容陈旧、形式僵化、授课无标准、教材不科学、教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阻碍发展,巨大的市场潜能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少儿英语教育的一站式服务亟待开发。大型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并不多,没有一个少儿英语品牌具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一个少儿英语品牌具备一站式服务能力,市场开发显得后劲不足。

四、结语

“不能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催生了少儿外语教育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把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在苏州工业园区少儿消费市场的调查中,少儿外语教育消费在家庭教育总支出中占比超过50%。面对着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少儿外语教育机构数不胜数,甚至外来少儿英语培训品牌也大规模进军市场,并通过直营和连锁等方式,开始扩张的步伐。一些培训机构借助特许经营的模式“结盟”,各大培训机构纷纷抢滩园区市场。笔者认为,在经过一个阶段的竞争后,随着培训机构开始寻求品牌特色在市场上的吸引力,探讨划分地盘分类经营的出路,在未来几年内,大型连锁式培训机构将是市场的整合者,少儿教育消费市场的主要份额将转向经过整合、重组后实现连锁化经营,并具有强势品牌的培训机构。

参考文献:

[1]李剑峰.大力培育我国的教育消费市场[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S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