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制度改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制度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制度改革

财政制度改革范文1

【关键词】财政制度 改革 高校 会计核算 现状分析

部门预算改革要求会计信息要与预算的范围、分类、口径相吻合,部门决算要与部门预算高度相关。

为了适应预算管理与改革的需要,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将高校会计核算支出科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即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明细科目,按一般预算支出科目设置若干个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在“事业支出”科目下直接通过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和业务招待费等12个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政府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到国库单一账号中去,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是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的资金监控制度。这项改革将使高校财务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范围、会计核算方法、工作环节衔接等多方面发生很大变化。

1997年高等学校开始执行新的会计制度,新制度打破了预算内外资金界限,实行大收大支的核算模式,收入按来源核算,预算内外资金不再单设银行和现金账户,支出按性质和用途核算,收入和支出没有资金一一对应关系。新会计制度体现了高校资金来源多渠道和大收大支、收支两条线的特点,在客观、正确反映高校资金收支状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便于高校集中财力统一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需要明确划分出财政拨款的支出内容,并在零余额账户支出,这种核算方式与现行会计制度产生很大矛盾。首先,对于财政授权支付部分,需要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总账科目,当收到财政授权支付的拨款额度时,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教育经费拨款”;当使用该额度时,借记“教育事业支出(现金、银行存款)”,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第二,对于直接支付部分,特别是政府采购资金,须向国库支付中心报送支付申请书并附政府采购合同和购货(或劳务)发票复印件,经审查无误后由国库直接支付。单位凭支付中心的付款回执,借记“教育事业支出”,贷记“教育经费拨款”。第三,如果年末预算资金有结余,则需增设“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如果结余为直接支付资金结余,则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贷记“教育经费拨款”,下一年度支付时,借记“教育事业支出”,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如果结余为授权支付资金结余,则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一年度做相反会计分录恢复授权支付额度。

2002年6月《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将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全面系统地纳入法制轨道。高等学校作为以财政拨款为主渠道的事业单位,其货物、工程和服务等采购和需求的特点,既具有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对象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作为教育单位的鲜明个性,将其纳入政府采购的管理范畴,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实施政府采购以后,改变了传统的资金结算流程,从形式上打破了谁购货谁付款的格局,在会计核算上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当采购资金全部是财政预算拨款时,由学校申请支付、支付中心直接付款,单位凭发票和财政支付凭证:

借:教育事业支出(发票金额)

贷:教育经费拨款(实际付款额)

贷:应付及暂存款(质量保证金)

2.当采购资金全部是预算外资金时,由学校申请支付、支付中心直接付款,单位凭发票和财政支付凭证:

借:教育事业支出(发票金额)

贷:教育事业收入――专户核拨预算外资金(实际付款额)

贷:应付及暂存款(质量保证金)

3.当采购资金是有几种来源的拼盘资金时,根据各项资金的支付额度,单位凭发票、财政支付凭证和银行支付回单:

借:教育事业支出(发票金额)

贷:教育经费拨款(财政预算拨款支付部分)

贷:教育事业收入――专户核拨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支付部分)

贷:银行存款(单位其他资金支付部分)

贷:应付及暂存款(质量保证金)

根据财政部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新的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体系。新的政府收入分类,将各类政府收入按其性质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从而更全面、准确、明细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总量、结构及来源情况。支出功能分类,是将政府的各项开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进行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进行的分类,对原来的支出目级科目作了扩充和完善,细化为12类96款。

财政制度改革范文2

关键词:财政税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影响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财务税务制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否则就会拖慢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财政税务制度的有效发挥[1]。所以说,在我国财政税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加大了制度更新的压力。财政税务制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影响的不仅仅是政府本身,站在广泛意义上来讲,对国家中的所有企事业单位都有影响。政府的政策变化能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如果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继续实施有着很大的影响,那它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可以说是根本性的。企业的财政制度在根据政策做出相应的改革时,对企业本身的经营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未知的挑战和风险。因此,在对财政税务制度进行大的变革之前,一定要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估方式对其利弊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做出防护和应对对策,将损失降到最低。(二)加大了企业管理理念更新的难度,使运营成本增加。我国的企业历经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作为在市场经济下刚成长起来的新兴经济体发展一定要符合发展规律。经营范围中包含着很多有着长久发展历史的业务,这给企业的管理理念更新带来了较大的阻力[2]。另外,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各方面都需要很大的投入,随着国家的金融和税收政策做出了调整,企业为了适应在新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营,就需要建立起新的管理体系和新的运行机制,从而加大企业在资源和资金上的投入,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三)增加了企业对财政专员的培训压力。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征,税收制度发生了改变,那么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管理理念等内容都要随之进行更新,同时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等内容也要进行同步更新,因此企业要在人员的培训上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财政部门的员工进行细致的培训,否则会出现很多财政上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对新的财政税务制度的落实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水平不够高,且从事财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存在着经验的缺陷,加上高级财政管理师的数量有限,因此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肯定会加大企业在财政管理人员培训上的难度[3]。

二、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作用

(一)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还是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而言,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都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对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和改善,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并提升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而言也是为了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适当的财政税务改革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使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说,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在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并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财政税务制度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人才的塑造和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企业应当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实现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目标,从而调动受培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并使他们的敬业精神得到加强[4]。同时,培训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他们对国家的财政税务改革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还要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适应改革和新的政策的能力。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拘泥于形式,而是要用多元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坚持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选择或者是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因材施教的培训措施往往能带来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二)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财政管理结构进行合理的改善。很多因素都能够对人们的看法和决定带来影响。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在不同的时期运用相同的办法都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理念的更新,这是时展的必然。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企业应当构建出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上都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去。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企业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道路提供了基本保障。(三)加快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强执行力度。随着我国在教育、科技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济也一直呈稳步发展趋势。但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可控因素可能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这也就使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需求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的管控,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新的发展时期和新的发展环境下稳步前行[5]。

四、企业税务改革的发展新道路

(一)建立起完善的税务会计制度。现阶段,我国的税务会计制度还有待完善,税务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较为分散,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梳理和规范。虽然说会计制度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实际上它在提高税收征管和管理上所发挥的作用是微小的。税务会计的规定也过于简单,其作用难以得到明显的体现,会计管理和经济税收管理的作用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建立起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以适应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需要,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二)建立健全绿色税务制度。社会能否实现将现存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生产消费模式向高效经济方向的转变是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循环的关键。基于这一特征,我们必须要减少以消耗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而进行的经济生产活动,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同时还要根据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实施合理的税收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以保证制度的高效落实,此外还对新技术和经济改革的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当对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政府的职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具体到某个项目或活动上的时候,才能充分使用政府职能系统,比如通过申请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发展。总的来说,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应当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整体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笛晚.企业财政管理中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6(20):55-56.

[2]杨耀清,叶玲,吕志军等.浅论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与绩效考评的关系[J].会计师,2010(1):80-81.

[3]张桂丽.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商论,2017(21):81-82.

[4]尹运丰.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分析[J].知识经济,2016(4):93.

财政制度改革范文3

政府行政成本过高已是有目共睹了,它挤占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减少了财政对经济建设支持的力度。据调查政府行政成本过高主要是:接待费用、招商考察(差旅)费用、车辆费用过高。这三大费用约占整个政府行政成本的40%~50%,而真正规范这些费用后其约占整个政府行政成本的10%~20%,这样,一年可平均节约30%左右政府行政成本。一个乡级政府一年可节约几百万元,一个县级政府一年可节约几千万元,一个市级政府一年可节约近亿元,全国一年可节约数千亿元。政府行政成本过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现行财政预算与决算以及政府各部门财务核算体制监督不力。改革现行政府各部门财务核算体制,有利于加强对财政预算与决算以及政府各部门财务考核的监督,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治理政府行政成本过高。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探索性思考:

1.单独成立核算政府各部门财务的机构,简称会计核算中心。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1)编制政府各部门的年初预算,为政府各部门严把财务入口关。调查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计算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经费,从而制订各部门的年初预算;代办政府各部门预算追加事项,确保财政的每一笔款项都有具体用途。(2)代政府各部门进行会计核算与预算执行,为政府各部门严把财务出口关。该中心会计人员独立于政府各部门,不受政府各部门行政管制,而能更好地履行其会计职责。(3)由审计机关向该中心派驻审计人员进行日常审计监督,及时纠正各部门违纪违规的开支,防止事后问题难以解决的矛盾;监督该中心会计核算,防止会计人员随意调整会计科目,改变财政资金用途。(4)为政府和各部门提供财务信息报告。(5)向人大财经委报告工作。

2.党委、政府、人大制定《关于政府部门财务核算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办法》,明确该中心政府各部门的会计职责,规范政府各部门行政成本的标准以及行政成本确定的程序和方法。

3.该中心隶属人大财经委。主要理由是:(1)有利于人大履行监督职责。《预算法》、《监督法》规定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年度预算与决算进行监督。该中心各部门会计职责后,就直接掌握了政府各部门财务的真实情况,汇总后形成了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状况,人大常委会可直接向该中心了解政府财政真实状况,及时进行监督。(2)有利于该中心会计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该中心会计人员独立于政府各部门,不受政府各部门行政管制,而能更好地履行其会计职责。加上派驻的审计人员对该中心会计核算进行日常监督,就能够确保该中心会计核算真实、合法。(3)有利于政府政务公开,民主监督。该中心设在人大便于人民代表了解政府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民主监督。(4)有利于人大财经委及时监督政府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

4.该中心的人员组成。财政部门部分职能转移的相关人员,国库支付中心大部分职能转移的相关人员,抽调各部门的会计人员。

5.该中心基本工作流程。(1)接受政府各部门会计账薄余额。(2)该中心会计人员根据各自的分工,严把各部门会计资料审核关。(3)审计机关派驻审计人员对该中心会计核算进行再监督。(4)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账务处理。(5)编制会计报告。

6.改革的预期效果。(1)可大量节约政府财政资金,形成节约型政府。现在,政府各部门接待费用严重超标:十几个人的机构,一年下来少则五万元,多则五十万元,大都是一些请客送礼的费用;招商(考察)费用严重违规:一张盖有主办单位公章的白条报账,少则2~3万元,多则4~5万元,这些钱具体用途不明,存在较多的嫌疑;车辆费用膨胀:十几人的机关,公车三辆左右,一辆车一年下来的燃油、修理、工资福利等费用约5~8万元,公车私用现象普遍,损失浪费严重。该中心会计人员对政府各部门不合理的开支可以拒付(若政府各部门拒不纠正,审计机关可作出审计决定强制其执行),这就节约了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一个县级政府一年预计可节约近亿元。(2)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发展经济,加大公共事业投资,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地惠民。(3)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由于该中心严把政府各部门财政资金的入口和出口关,就能较好地堵住财政资金流失,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产生。(4)有利于政府精兵简政。该中心成立后财政的部分职能转移到该中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大部分职能转移到该中心、其它部门会计工作转移到该中心,这样相应减少会计人员预计1/3;同时年报汇总工作量大大减少,预计减少工作量2/3。(5)有利于均衡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改变过去有钱的单位多发福利,没钱的单位就没有福利。(6)有利于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反应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该中心直接掌握了政府各部门财政资金的具体用途,汇总后掌握了政府财政资金使用具体用途,便于审计机关更好地进行对比、分析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投资方向。

财政制度改革范文4

一、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形成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一本预算管一年的格局

从20*年开始,在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教育局、区城建四局进行部门综合预算改革的试点。通过总结和完善试点单位综合预算管理,制定了《*区部门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将单位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另外,通过对部门预算收支状况调研分析,按其工作职能、特色工作和资源占有状况,制定出不同类别的部门预算定额标准,人员支出按政策、公用支出按定额、项目支出视财力,统筹安排、分类管理、综合平衡。对不同性质的部门采取不同类别的预算编制方法,执收执罚部门按“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编制综合预算;城建部门按预算内外资金统一包干,预算外部分以收定支编制综合预算;街道办事处按街道财政体制管理办法编制综合预算;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按预算内外统一标准编制综合预算。到20*年全区所有的51家一级预算单位、184家二级预算单位全部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形成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一本预算管一年。部门预算推行以后,不仅使全区一、二级预算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得到加强,也使财政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得到较好体现。

二、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实现了财政资金“中转”变“直达”

20*年底,全区所有一二级单位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所有预算资金支付全部实行网上运行。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网上直接支付力度,将纳入财政工资统发范围的人员工资、津补贴实行“二卡合一”,对人员经费及政府采购资金全部实行网上直接支付,实现财政资金使用中“中转”变“直达”格局,有效控制了预算单位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行为。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工作。至20*年8月,统一撤销全部预算单位的银行基本账户98个,集中资金13,500万元,实行财政资金统一管理,分户核算,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了部门执罚收入与自身利益的“链接”

20*年,区财政部门首先对政法系统、城管执法大队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彻底收支脱钩。由过去的预算内定额包干、预算外补充经费不足,改变为现在的以“收支两条线”管理为核心的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对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列为财政收入;取消比例返还,不再实行收支挂钩,未纳入预算的资金,部门一律不准使用;部门履行其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全部通过编制部门预算由财政予以解决(人员支出按政策,公用支出按定额,项目支出按财力)。这一做法既保障了执法部门的正常工作经费,又切断了部门执罚收入与自身利益挂钩的“链接”。在政法系统、城管执法大队实行彻底的收支脱钩的基础上,20*年,全区所有执收执罚部门全部实行了彻底的收支脱钩,从源头上避免了因收支“链接”而产生的腐败问题。

四、推进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了“采”“管”分离,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进一步规范全区政府采购行为,增强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化、程序化、制度化,区政府出台了《*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区政府每年印发*区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使全区各单位政府采购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按照《政府采购法》,于20*年率先在全市城区中实行采管分离,区采购办和区采购中心各司其责,区采购办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能,区采购中心负责实际采购活动和定点采购服务的管理工作,完善了政府采购管理体制。20*年,财政部门把全区教育系统中小学的工程采购作为管理重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全区政府采购工作。截止20*年年底,全区工程采购规模突破千万元,占全部采购规模的四分之一,同比增长295%,采购规模达到区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为配套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全区公务用车的定点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制发了《*区公务用车定点加油管理办法》、《公务用车定点维修管理暂行办法》和《公务用车定点保险管理办法》,规定凡属于财政性资金即不论是预算内资金还是预算外资金负担的公务用车必须全部纳入定点管理范围,全部定点供应通过招标来确定。实现了新的公务用车管理方式、资金结算方式和车辆费用节约激励方式,充分调动了各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财政制度改革范文5

1.乡镇未设立财政金库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省、市均不再设立乡镇金库。因为,不同乡镇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乡镇地区拥有的金融机构相对比较少,通常只有信用联社会在不同乡镇设置网点,其他商业银行很少会在乡镇设置营业网点。根据财政部推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相关标准及规范,一般对采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乡镇,建议参考县级改革模式,遵循“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开展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针对采用“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的乡镇,建议将每个乡镇看作是同县级预算单位,安排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开展国库集中支付相关工作。由于乡镇金融机构数量较少,采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乡镇很难参考县级改革模式实施改革。此外,因为当地金融机构不足,十分不利于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科学选择行。

2.缺乏细致的预算编制

现阶段,预算管理改革在不同乡镇的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然而,预算编制工作仍然存在较严重的随意性,支出标准也还不够统一,不利于提高预算执行力。目前采用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已经对支出项目进行进一步细化,形成支出科目的类、款、项,在这种情况下,部门预算编制必须要尽快实现精细化。而乡镇工作相对比较特殊,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十分直接的关系,容易引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部门预算编制缺乏预见性,年内预算常常需要再次进行调整,无法对资金进行科学、有效的细化处理,不利于推动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二、推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关对策

1.加大业务能力培训力度

随着乡镇财政国库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会计核算以及资金支付等均出现很大改变,面对这种变化,县级财政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乡镇账务人员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各种培训活动,给财务工作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丰富其财务基础知识结构,提高其财务专业技能,使其熟练使用各种财务软件,掌握各种科学的财务处理技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乡镇财政国库改革工作可以持续、稳定进行。

2.完善监督审查工作

不同乡镇财政部门尤其是负责人必须度重视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将其纳入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向乡镇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进一步取得乡镇领导的关注及支持,针对各级负责人员,必须明确其具体职责权限,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县级财政部门必须要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针对各乡镇进行有效的工作监督。根据现实需要抽调相关科室人员,建立监督领导小组,深入基层,全面检查和监督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开展情况,挖掘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督促其进行纠正和改进,推动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有效开展。

3.全面推进建设乡镇信息网络的速度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要求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促使县级国库集中支付网络扩展到乡镇范围,保证县乡财政部门、银行以及清算银行三者能够实现有效联网,进而确保乡镇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资金支付以及资金清算等信息数据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及时传输,同时提高县乡财政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率,有效促进财政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推动乡镇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

4.促进预算编制准确性有效提高

不断加强预算编制工作,提高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行精细化改革,针对财务部门预算制度实行全面推广应用,不断细化预算编制工作,保证财政性资金支付的清晰度,促进预算工作科学性的提升,同时增加其可执行度,确保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能够有效推进。

5.选择合理科学的改革方法

在推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各个乡镇的管理水平以及实际发展状况,根据相关规范开展管理工作,保证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能够为乡镇带来便利,根据乡镇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改革模式,提高改革效果。由于很多乡镇均未能设立金库,再加上当地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建议将全部乡镇看做同县级财政一样的预算单位,安排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贯彻和执行。

6.根据政策要求规范相关操作

推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必须严格遵循“乡财县(区)管”的原则,避免预算管理权出现改变,尽量保持资金所有权以及资金使用权处于原来的状态,防止财务审批权发生改变,同时不允许不同层级的财政监管责任出现变化。此外,针对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统一设置,促进资金支付方式走向统一化。针对账户设置方面,乡镇仅需保留“村账乡代管”账户即可,其他实有资金账户一律撤除,禁止乡镇财政单位以及预算单位自行另设资金账户。针对支付方式,乡镇财政资金根据先预算后支付的要求,统一进行国库集中支付,针对不同支出项目,采用科学的支付方式。

三、结语

财政制度改革范文6

【关键词】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制度制度改革

前言

会计制度主要由制度的总体思路、会计核算对象、具体核算内容以及会计报表等几个方面构成。在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推行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渐变化与完善,这些方面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革与提升的内容。

一、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问题分析

首先,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的基础方面主要是沿用“权责发生制”来进行具体核算工作。但是权责发生制虽然能够适应大部分时候的会计核算工作,但仅凭权责发生制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应各种行政职业单位的具体会计核算工作,从而容易出现具体核算工作上的问题,所以,如何进行具体内容的分类与区别操作应该成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首要考虑内容。

其次,任何一项会计核算工作都有其特有的跨级核算对象,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对象主要是财政资金的具体收入与支出情况、当期财政资金的运行及适用范围。这一对象的划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随着财政资金适用范围及各项经济活动开展的范围及深度、广度不断扩大,甚至出现了某些无法归类于原有划分类型的新项目,因此,如果不能够对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对象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调整,将在未来的管理及实务操作工作中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财政资金的有序健康使用与管理。

最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最重要的就是预算报表部分。预算报表编制的目的就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最为直观且全面的财会数据与信息,为报表使用者根据这些数据信息来做出科学决策及运作提供可靠依据。传统的会计预算报表编制从形式上比较单一,内容上也偏重于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在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与科学性、可利用性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问题,这在当前需要政府部门更多职能履行、更多服务性工作开展以及更高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些不适应和不完善,需要我们加大分析与工作力度来不断改革与完善。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思路及谈论

前文我们已经简要分析了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及市场逐步完善而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几乎涵盖了会计工作的所有方面,而想要切实提升工作质量与水平就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有的放矢的研究谈论,笔者认为,想要切实开展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活动,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与改革。

(一)树立科学改革意识

管理工作要有改革意识这是一个普遍共识,但是改革工作虽然是促进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但如何进行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改革则需要根据具体管理工作内容而定,不可盲目、冒进。对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而言,正确科学的改革意识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明确改革的目的,既最大限度发挥会计管理工作对单位各项管理的辅助与促进作用,从这个意识出发才能够有的放矢、找准方向,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升改革内容的可行性等级。其次,要有全局意识,要全面衡量各方工作内容,避免抓大放小、以偏概全。再次,要有实效性,避免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要加强改革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力度。这样才能够算真正树立起了科学的改革意识。

(二)完善核算对象

会计核算工作的对象是否科学、完善直接影响到具体核算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与管理效果。对于前文提到的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应该重点分析与研究。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体现的是国家相关政府及机关单位的工作意志,体现的是各单位、部门具体工作及制度执行情况,同时也集中体现了财政资金的收入及支出情况。面对全面性、科学性与及时性方面的具体要求,财政总预算会计在会计核算对象方面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在巩固原有基础(财政资金收入支出情况、当期财政预算资金运作情况)上,进一步扩展到整个财政预算资金的运作及使用中间去,不仅要加强对预算内资金的核算工作力度,同时对于外部的债权及债务状况也要切实开展核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