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

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现状及发展 除尘设计 锅炉改造

1.锅炉除尘技术及设备现状

目前燃煤锅炉在用的除尘技术已涉及到多种工艺,各种工艺在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减排特性、可靠性、经济性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从总体上说,除尘工艺和设备已日趋完善,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能力,而对脱硫工艺和设备,除少数引进国外的脱硫工艺和设备能确保可靠、有效运行外,多数工艺和设备尚处在小试探索或中试阶段,到最后进入实用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目前在用的脱硫技术已涉及到很多种工艺,各种技术在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减排特性,可靠性,经济性等都是有差别的,它们将影响到技术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

2.热能动力单元机组汽温控制系统

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的稳定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过热蒸汽温度偏低,则会降低电厂的工作效率,据估计,温度每降低5℃,热经济性将下降约1%;且汽温偏低会使汽轮机尾部蒸汽温度升高,甚至使之带水,严重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一般规定过热汽温下限不低于其额定值10℃。通常,高参数电厂都要求保持过热汽温在540℃的范围内。

由于汽温对象的复杂性,给汽温控制带来许多的困难,其主要难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很多,例如,蒸汽负荷、减温水量、烟气侧的过剩空气系数和火焰中心位置、燃料成分等都可能引起汽温变化。

(2)汽温对象具有大延迟、大惯性的特点,尤其随着机组容量和参数的增加,蒸汽的过热受热面的比例加大,使其延迟和惯性更大,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汽温控制的难度。

3.在锅炉改造工业中的体现

锅的任务是使水吸热,最后变化成一定参数的过热蒸汽。其过程是:给水由给水泵打入省煤器以后逐渐吸热,温度升高到汽包工作压力的沸点,成为饱和水;饱和水在蒸发设备(炉)中继续吸热,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从汽包引入过热器以后逐渐过热到规定温度,成为合格的过热蒸汽,然后到汽轮机做功。汽包:汽包俗称锅筒。蒸汽锅炉的汽包内装的是热水和蒸汽。汽包具有一定的水容积,与下降管 ,水冷壁相连接,组成自然水循环系统,同时,汽包又接受省煤器的给水,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分解点。下降管:作用是把汽包中的水连续不断地送入下联箱,供给水冷壁,使受热面有足够的循环水量,以保证可靠的运行。

为了保证水循环的可靠性,下降管自汽包引出后都布置在炉外。联箱:又称集箱。一般是直径较大,两端封闭的圆管,用来连接管子。起汇集、混合和分配汽水保证各受热面可靠地供水或汇集各受热面的水或汽水混合物的作用。(位于炉排两侧的下联箱,又称防焦联箱)水冷壁下联箱通常都装有定期排污装置。水冷壁:水冷壁布置在燃烧室内四周或部分布置在燃烧室中间。它由许多上升管组成,以接受辐射传热为主受热面。作用:依靠炉膛的高温火焰和烟气对水冷壁的辐射传热,使水(未饱和水或饱和水)加热蒸发成饱和蒸汽,由于炉墙内表面被水冷壁管遮盖,所以炉墙温度大为降低,使炉墙不致被烧坏。而且又能防止结渣和熔渣对炉墙的侵蚀;筒化了炉墙的结构,减轻炉墙重量。

4.应用于气力除灰系统

气力输灰系统是以空气为输送介质和动力,将锅炉各集灰斗的干灰输送到指定地点的一种输送装置。气力除灰是一种以空气为载体,借助某种压力(正压或负压)设备和管道系统对粉状物料进行输送的方式。燃煤电厂的除灰系统是一种比较先进、经济、环保的科学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在一些大型电厂相继开始引进各类气力除灰设备和相关技术,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由于环保、水资源等的要求和局限,我国极力倡导和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气力除灰在电力系统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强制要求,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气力除灰技术的发展。它具有节水、安全可靠、输送时干灰不会飞扬、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气力除灰在环保、节约水资源、实现自动控制等方面与传统的水力输灰及常规机械输灰方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气力除灰是以空气为载体,物料在系统中的流动速度相对较快,摩擦较大,这样某些设备及部件的耐磨性能难以满足工况要求,影响单纯运行的可靠性。

(2)粗大的颗粒、黏滞性粉体及潮湿粉体不宜使用气力输送,输送距离和输送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5.热能系统汽温调节方法

维持稳定的汽温是保证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所必须的。汽温过高会使金属应力下降,将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汽温降低则会机组的循环的效率。据计算,过热器在超温10℃到20℃下长期运行,其寿命会缩短一半;而汽温降低10℃会使循环若效应降低0.5%,运行中一般规定汽温额定值的波动不能超过-10℃~+5℃。因此,要求锅炉设置适当的调温手段,以修正运行因素对汽温波动的影响。

对汽温调节方法的基本要求是:调节惯性或延迟时间小,调节范围大,对热循环热效率影响小,结构简单可靠及附加设备消耗少。汽温的调节可归结为两大类:蒸汽侧的调节和烟气侧的调节。所谓蒸汽侧的调节,是指通过改变蒸汽的热焓来调节温度。(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参考文献:

[1] 史太平,任晓林编著,《除灰除尘系统和设备》,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2] 杨义波编著,《热力发电厂》,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社,第二版,2010年7月

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评价方法; 过关制; 评价规范

随着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会计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这些实践环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已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相适应,在当前高校教学计划的实施中,没有目的或目的性不强的实践教学比比皆是,会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像工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那样,可以直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如何针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构建合理的实践考核体系,是从事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考核的现状分析

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对大部分高校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多多,主要问题包括:

1. 教学计划执行的随意性

有些实训课程的教学与评价,没有标准可循,随意性较大,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水平。还有的采取结合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根本体现不出学生实践能力的真实水平。

2. 注重形式的评价

学生依照实践课程指导书,按部就班地操作或通过模仿教师完成操作,根据所得数据整理实践报告,教师依据书面报告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因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训练过程中的评价,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无法形成激励,不利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评价的片面性

学生实践课程结束后,从本阶段所学习的训练项目中以抽签形式抽取项目,在教师监督下进行单独操作,根据操作要求进行评判。这种评价方式不可能包含该阶段训练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选取一部分训练项目或指定几个重要项目,具有随机性和片面性。

4. 实践应用能力评价一次性确定

在实践应用能力评价中,有些成绩是通过实践课程结束时的一次评价来决定,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练习,甚至有些学生逃课,最后参加考核。这种评价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也不能全心地投身到实践能力训练中,因此,达不到实践教学目的。另外,对学生的评价,多以实践最终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由于并无详细记录,仅能依靠指导教师的主观判断。

5. 忽视实际业务处理能力的评价

实践训练是现场(或模拟场所)的训练,由于评价重结果,在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项目中,按照岗位业务处理能力设置的项目少,评价目标不明确,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对实际业务的处理能力的掌握程度,容易造成学业评价成绩高,但实际业务处理能力低的现象。

6. 缺少实践应用能力评价规范

实践教学虽然有教学大纲,但缺少对实践应用能力评价的量化标准,对于能力训练项目中的关键知识点与实际应用能力的评判没有评价规范,而由教师自己主观决定。

综上所述,大多数高校目前的评价方式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谈不上高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方法框架

构建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方法框架,如图1所示。

按照会计执业对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模式设计。即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原则,体现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模式的重构;本着能反映会计专业人才知识与专业实践特色要求的原则,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本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养成教学相融合的原则,构建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方法与评价规范;最终达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根据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法设计实践能力训练项目

根据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 设计实践能力训练项目及评价点。霍恩斯坦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4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包括5个子目标。在实践能力训练项目设置中,先根据“认知领域”5个子目标(概念化、理解、应用、评价和综合)设计基本应用能力训练项目和对应的评价点;然后再根据“动作技能领域”5个子目标(知觉、模仿、整合、创作和熟练)设计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训练项目和对应的评价点。

在实践应用能力训练过程中,训练项目与企业经营业务实际相一致,为学生创造职业场景环境与氛围,充分地利用“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设计训练项目及评价点,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方法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已经不是传统的灌输者和被灌输者的关系,而是体现在会计实践中的“角色差别”。在场景式的实践训练中,学生可能是会计人员,教师可能是审计人员;学生可以扮演会计流程中的所有“人物”,教师只是组织者或评判者。作为实践训练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必须在平时对有关关键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在实践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职业能力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和就业能力上,构建评价方法与评价项目,改革评价方式与方法,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 过关制评价法

基于过关制的实践教学评价,采用训练和评判一体的方式,即每一个实践训练项目和评判构成一个子单元,各个子单元按照实践训练目标可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大的单元。如基础会计中的第一个实验项目:“记账凭证的认识与填制”构成一个单元,只有当这一单元实践教学内容完成才进行评判,不合格者须对相应的实验训练项目内容再训练、再评判,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习问题的累积,即采用“过关制”。“过关制”就是把前一个单元的考核成绩作为进入下一个单元训练的通行证,即作为进入基础会计的第二个实验项目:“账簿识别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通行证。这样不仅能给学生增加项目训练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克服“训练不努力,考前大突击”的问题。也可设计更大的单元,即按课程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高级会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

“过关制”的实践教学评价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对学生学习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驱动力,使学生学习目的、方法更加明确,训练效果更加突出。

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 交互式合作教学法 高职学生 英语应用能力

一、前言

大学英语作为我院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在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基础上,肩负着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能力的重任。在保证英语应用能力层面较高的学生在顺利继续提升的同时,我院公共英语教研室创建了一个符合高职英语教学实际且符合我院公共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一个课程教学模式,即交互式合作教学法。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应用与研究的实验有以下几点具体目标:

(1)在交互式合作教学法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观察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将其思考问题的过程外化,变得可观察、可分析、可调节,以便于经验的总结。

(2)通过“分段层进”课程模式平行班级的授课,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实现实验目标。

2.研究内容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在课题实验阶段,我们特设两个实证班――A5、A6班,在这两个班级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交互式合作教学法,并与其它使用较传统教学法的班级进行对照研究,以此得出研究成果如下:

(1)创造了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积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我是学习的master”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态度亲切,举止大方、得体,语言纯正、流利,书法规范、漂亮,板书设计合理、醒目等。上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由学生们自己用能听懂或大致听懂的英语播报一则校园news、学习一则励志saying或演唱一首英语song等,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前的Warm-up exercises。课堂上更“寓教于乐”、“探索学习”,努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具体表现形式多样化,如角色扮演(role play),短剧表演(short play),采访(interview),辩论(debate)等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团队合作学习模式效果显著。交互式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交互式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团队模式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团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并促进了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协作关系。在新教材的Talking Face to Face和Act Out部分的教学中,就曾大量地运用团队学习模式,设计一系列具体的团队模式活动,如看图设计interview、团队讨论、听MP3补全句子和合作编排表演等等,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交互式合作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课余收集来自于报刊、电视、因特网等媒体颇为敏感的时事、赛事、时尚和娱乐方面的新闻和信息(查找“身边的英语”),并将这些材料带入课堂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接触新的词汇、语言形式和语汇结构,体验学以致用“身边的英语我自己掌握”的快乐。在A5,A6等实验班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讲解知识的权力真正下放给各团队,大胆起用学生来讲解知识内容给其他学生,“Everybody is a teacher”,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上的主人”。

(4)课堂教学评价积极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评价可以由教师实施,也可有学生的参与。对于学生的参与,教师密切关注、仔细聆听,并对此进一步做出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也要使学生真正明白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使学生真正乐于评价他人,乐于接受他人评价,也乐于评价自己。在Applied Writing和Interview环节中,学生学习评价的积极性非常明显,在有效评价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表范例:

三、实验反思

在交互式合作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现就本次实验研究目的的实现情况作一反思。

1.团队合作模式

团队合作模式中人员的数量编排非常重要。若团队成员过多,可能会因意见分歧太大而不易达成一致的见解;若团队成员过少,团队成员之间的讨论又不易产生新的思路。因此,每组以4至6名学生为宜。同时,为了保证团队活动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安排、全程监控指导,否则就可能流于形式,偏离原定的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评价

在实施课堂评价时,既要避免那种程序繁琐的评价方式,也要避免那种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评价应该是切实可行,简明扼要的。此外,评价还要因人而异,视活动的难易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张冬梅.谈英语交互式教学法.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

[2]江晗.交互英语模式下高职高专视听说教学探索――《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心得.科教文汇,2008.

[3]袁威.自主-合作学习法与英语教学的整合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

[4]陈学斌.实用英语教学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核心能力;教学改革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制定营销战略,搞好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市场营销活动。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必须具备适应企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核心能力,既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竞争与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1 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了教育部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教学方法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目前,以“灌、填和注”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一直主宰着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讨论过程中,深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当前在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教育教学改革以来,高职院校受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但教学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的惯性在走,教师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满堂灌”、“填鸭式”、“布道式”,即“传递一接受”的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改革缺乏使命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给教学带来的弊端。

1.2 教师能力水平的局限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自己原本已经熟悉和习惯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等进行重新审视。相比较以前的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照本宣科的满堂灌来说,现今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自主创新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难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等提出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对此,由于不少教师本身带有某些“先天不足”,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理论水平低、能力欠缺等,或者是未勤于学习和潜心钻研,对教学方法特性的理解,对教学实践中具体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把握不够,不能进行教学改革总结、深化、提炼和升华,从而使教学方法改革只流于形式。

2 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是适应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2.1 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教学方法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依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相关企业、院校共同设计教学方法,以做为核心,根据不同课程性质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2 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就是打破传统的课堂理论满堂灌的模式,进行“以岗位素能培养为中心、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论课程《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教学主要采取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实践课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教学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课程《商品推销与商务谈判》采取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同时融入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角色转换式、团队竞赛式等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形成一套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准职业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

3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师的期待

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主体,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力军和实施者,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必然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1 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要求教

师适应时展,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一是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强调以学生为认识主体,发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并且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二是全面发展的观念,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将教学视为一个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开放的系统,实现教学应有的社会功能,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三是素质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全面开发学生的多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

3.2 较高的素质、能力。教师靠综合素质与能力引领学生奔向未来,是富有时代精神、把握时代文明发展方向的人。教学方法的革故鼎新,必然要求教师把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状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也有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知识,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应该具有超群的智慧和健全的人格,给学生以终生受用的生存智慧、学习智慧和创新智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反思能力,注意观察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因素,寻求一种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和谐发展机制,为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愉快的、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勤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 结束语

教学方法改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过程性,创新教学方法要兼顾目的性、整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互补性,因此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特点(兼顾所有学生)、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学院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光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9

[2]高炳学、姜可.《高校课堂教学中激励方法的探讨》[J].经济师,2011.08

作者简介:

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 实证研究 综述

一、引言

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各个组成部分几乎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关于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因此,本文拟对实证研究方法在这三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二、在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方面的应用

张宁在(2010)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08年10年间营运资本管理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营运资本融资政策和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在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营运资本政策与公司绩效、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公司绩效的回归模型。作者采用托宾Q和权益报酬率(ROE)作为公司绩效的代表变量,使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在回归分析模型中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剔除相关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从而使结论更加客观。

陈晓霞(2011)采用实证分析法对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经营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实证研究模型检验中,分别采用了描述统计、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并给出了经验公式。作者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较好地完成了营运资本管理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张红娟(2009)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表明,现金周转周期与企业资本回报率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而企业增长率与营运资本管理各方面都不存在相关关系,现金流量也只与现金周转期即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相关。

柯宝红(2009)以2007年沪、深两市所有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论是:公司营运资本对企业绩效有影响但不显著,并就此提出了改善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对策及建议。

张梅玉(2010)以零售业沪、深两市A股2001年前上市的62家公司为样本,选取2001-2005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零售业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

可见,实证研究方法在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方面,大部分研究主要采用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能够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二者间的关系。

三、在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方面的应用

王帧(2011)利用2005-2009年连续五年上市的房地产公司营运资本管理财务数据,对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与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对理论假设的检验和实证结果诠释得出结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存在流动资产占总收入水平较高、易变现率较低、营运资本总体管理水平上升。

汪平等(2007)以截至2004年末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论是:企业价值与营运资本周转期负相关,而与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无关。

韩庆兰等(2008)结合2003-2006年沪、深两市房地产公司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营运资本管理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价值受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预收账款与营业收入之比、预付账款与营业成本之比以及金融流动资产负债率等因素的影响。

王治安等(2007)从管理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对2003-2006年上市的1 050家A股公司进行了研究。通过Pearson检验分析,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GLS估计。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为:营运资本需求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董海婷(2010)对2003-2007年394家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表中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并进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推断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通过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营运资本管理越有效率,企业价值越大。

由上分析可见,实证研究方法在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方面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从而较好地反映了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四、在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研究方面的应用

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可归结为两个方面:营运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和营运资本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营运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万玉晶(2011)运用散点图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现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实证分析法研究营运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进行盈利分组研究。研究得出:盈利好和盈利差组盈利能力受不同的营运资本结构指标影响。

李治国(2008)对沪、深两市2006年上市的注册地为山东的企业2006年年报数据采用二步模型法进行了研究。第一步,用简单因子分析模型确定综合盈利指标;第二步,首先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确定第一步确定的因子与资本结构变量的相关关系,提出回归模型假设;然后对样本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分析因子得分对其影响,并同时进行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结论是:山东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同资产债率负相关,同长期权益负债比正相关。

张淑英等(2008)对安徽46家上市公司2003-2005年财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研究,对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表明:资产负债率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而长期负债资产比率与盈利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宋晨曦(2009)将深市中小企业板块的268家企业划分为九个行业,以2003-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分别对这九个行业的营运资本结构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将营运资本结构指标作为自变量,盈利能力指标作为因变量,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表明:合理确定营运资本结构,选择营运资本政策对盈利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不难看出,实证研究方法在营运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研究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二步模型等方法,从而较好地分析了二者间的关系,结果更具说服力。

(二)营运资本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王丽娜(2009)对1998-2007年工业上市公司年度报表中的有关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和极值分布模型,分析我国工业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的营运资本政策盈利性现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我国企业主要采用的营运资本政策类型;使用极大似然法求得概率模型参数,运用极值分布模型求出不同重现期对应的各指标预测值。

王丽娜等(2000)以沪、深两市1998-2004年90家样本A股工业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与极值分布模型方法对其管理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政策以中庸型和稳健型为主,且中庸型多于稳健型,中庸型政策的盈利能力高于稳健型政策,大多数企业选择的是盈利性较好的中庸型政策。

辜玉璞(2006)首先对沪、深两市1995-2004年的1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年度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然后,建立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占用水平与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报酬率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另外,建立流动资产持有水平与销售规模的相关性研究模型、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模型、营运资本水平与现金流量相关性模型等。研究表明:流动资产比例与企业盈利能力无显著相关性;流动负债比例与企业盈利能力呈负相关;现金周转周期与企业盈利能力呈负相关。

高飞(2008)对1998-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提出的假设加以验证,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稳健,其盈利能力越强;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越激进,盈利能力越低。

可见,实证研究方法在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研究方面,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极值分布模型等方法,从而更准确地分析了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实证研究方法在营运资本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从研究现状看,使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是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就应用的主要情况看,较为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在营运资本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此外,在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我国学者比较关注长期财务决策,而对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的核心和上市公司重要财务政策之一的营运资本管理,目前在我国的实证研究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加强实证研究方法在营运资本管理理论研究中应用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在营运资本管理实践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宁.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公司绩效分析[D].山东大学,2010.

2.陈晓霞.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3.张红娟.零售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4.柯宝红.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与企业绩效研究[J].财会通讯,2009,(8).

5.张梅玉.零售业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南开大学商学院,2010,(11).

6.王帧.基于企业价值的营运资本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

7.汪平,闫甜.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

8.韩庆兰,颜敏.房地产上市公司营业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08,(10).

9.王治安,吴娜.管理资产负债表视角下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财会月刊,2007,(11).

10.董海婷.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计量分析[J].财会通讯,2010,(1).

11.万玉晶. 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

12.李治国.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相关性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5).

13.张淑英,张菊,蒋蕊.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

14.宋晨曦.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营运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15.王丽娜.我国工业企业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

16王丽娜,庞亮,高绪亮.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8,(4).

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盈利能力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

(一)文献综述 理论界关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对两者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看法。从资本结构理论的预测结果来看,权衡理论认为,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其财务拮据风险相应较低,因而公司会有较强烈的利用债务合法避税的动机,在权衡税负利益和负债成本后,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会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即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但啄食顺序理论认为,公司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作为筹资的资金来源,只在必要的时候才依次考虑债务筹资和股票筹资,因此,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会安排较低的债务资本,即两者呈负相关。陆正飞、辛宇(1998)从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显著负相关,且与行业显著相关的结论;洪锡熙、沈艺峰(2000)采用1995-1997年期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21家工业类公司数据,分析得出公司负债比例与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显著正相关,但与行业类型不相关的结论;王娟、杨凤林(2002)得出类似的结论,即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与资本结构存在正相关关系;于东智(2003)利用1997-2000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数据分析后认为,负债比例与公司绩效(总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之间显著负相关,且与行业水平显著相关;李宝仁、王振蓉(2003)采用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利用主成分法对影响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综合得分评价后,得出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成中度负相关的结论。

(二)研究背景在众多的国内实证研究文献中,主要集中将公司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之一进行研究,而关注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这些研究的结果相互对立,且均未得出怎样的资本结构可以实现公司盈利能力最大化的结论。此外,在已有研究中,大多学者只选取了反映盈利能力的个别指标,从而影响了盈利能力的全面性。一是没有考虑盈利的现金流保障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盈利状况,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上述这些指标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某个时期的会计利润进行计算分析的,因而不能反映公司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二是没有考虑盈利的持续稳定性。从公司持续经营的角度来看,盈利能力不能仅仅是反映公司某个时期的获利情况,而且还要能反映公司动态的、连续若干期的盈利状况变动趋势及规律。笔者认为,没有考虑现金保障程度和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性的指标不能真正代表公司的盈利能力。为此,本文试图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为了排除不同行业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考虑了现金保障程度和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性的指标来研究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得出一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相互关系的启示性结论。本文采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公司的资本结构,反映了公司总资产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综合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定量地确定其决策方案中各个元素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系数,据此来判断决策方案的优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一个总目标,将目标逐层分解为几个等级层次,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一定的分值,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第三步,针对某一准则,计算各被支配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第四步,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

(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前所述,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层次分析法的递阶层次结构要求,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结构。其中,目标层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准则层由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上述三个方面构成;指标层为与准则层相对应的单项评价指标,本文共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9项指标,分别用X1~X9表示,见(表1)所示。其中表示盈利持续稳定性的三个增长率指标均取公司连续三年的数据,通过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到。可以看出,以上9项指标都属于正指标,各项指标值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

(三)两重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 构造判断矩阵是为了能够确定下一层元素从上层支配元素分配到的权重,构造时采用的标度值一般是T.L.Saaty提出的1~9标度方法,见(表2)所示。根据九标度法,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就以上3个准则及9项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咨询了有关财务专家,最后综合大量专家的意见,分别构造出各指标间的比较判断矩阵。见(表3)、(表4)、(表5)、(表6)所示。

(四)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权重的计算及其一致性检验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元素相对排序权重:先逐行计算判断矩阵的几何平均值,再对其进行归一化后,即为单一准则下某个元素的相对权重向量w。为了进行一致性检验,还需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对同一事物认识的差异性,专家打分构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可能会出现重要性判断上的矛盾。一致性检验就是为了检查所构判断矩阵及由之导出的权重向量的合理性。一致性检验比率CR=CF/RI,其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通过查表得到。当CR

对房地产行业2004年被证监会列为ST公司和进入上市公司百强企业的B公司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发现B公司的P值远远高于A公司,说明B公司的财务状况要明显优于A公司,这与实际正好相符,说明构建的盈利能力综合分值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及盈利能力综合分值的计算本文按以下原则选取样本:将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础;ST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与其他公司相差较大。为保证统计结果的有效性,剔除ST公司;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可比性,剔除B股上市公司。根据上述原则,本文共选取了24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03-2005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上述9项财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资料及财务分析指标处理得到(反映24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9项指标数据资料略;除增长率指标取公司连续3年的几何平均值外,其它指标均取样本公司2005年年报数据)。利用所构建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分值P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该样本以百分制表示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见(表8)所示。

(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及其影响方向。根据(表8)中关于公司资产负债率及盈利能力的数据,利用SPSS for Windows中的两变量线性相关分析法,得到在显著性水平为0.005的情况下,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558,表明两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用于从数量上考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以资产负债率R为自变量,盈利能力P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由(表9)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常数项为83.265,在0.00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自变量R的估计系数为-1.087,在0.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说明代表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对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负相关)。盈利能力P与资产负债率R的回归方程为:P=83.265-1.087R+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