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制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制图论文范文1
2教学方法的分类介绍
2.1情境教学法
(1)通过提问和讨论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现代认识理论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直接向学生灌输,而应该不断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动力,让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理论性和动手应用性都很强。因此,使用情境教学方法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所掌握的程度,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些启迪思维的问题,问题要“半生不熟”、“高而可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老师给出某个机件后提问:为了表达机件上的内部结构,在哪个视图上剖切更合理?这个问题提出后,立即引起了争论,有的说在左视图中剖切,有的说在主视图中剖切。经过激烈的讨论分析,最后总结两种剖法的各自特点,从而得出最佳的表达方案,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用处。
(2)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机械制图课所表达的物是具体、直观的,具体直观的实物总是比抽象的易于理解。因此,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灵活地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学模具,以具体直观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死板的描述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之中留下深刻印象,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点的投影特性”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到很吃力。特别是对点的距离比较,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用长方体模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几个顶点,然后再将这几个顶点投影,进行比较。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如在开始讲三视图的概念、投影规律前,可先用自制的三面的投影体系及形体模型来进行演示,在讲圆柱与孔的相贯时用实物或模型演示,与后面的重点讲授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
2.2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是制图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直观性原则采取的直观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与语言直观三种。(1)实物直观的运用。
实物直观所得到的感性知识同实际事物间的联系较为直接密切,在实际生活中的定向作用也比较好,但它往往难以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而且受时间、空间限制且感官特性的制约性也较大,因此在制图教学中一般不常采用。(2)模象直观的运用。
模象是指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不是实际事物本身,如模型、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形象等。当教学中采用这些模象作为直观对象时,这种直观类型就叫做模象直观,在制图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模型有模型、挂图、幻灯片和投影片等。如在讲解组合体读图时,首先根据视图的特征分解形体,利用“三等”关系对投影确定性状,然后综合起来想象整体的空间形状,之后给出该形体的轴测图,让学生对自己想象的形体和直观模象进行比较,以此使组合体读图达到较好的效果。
(3)语言直观的运用。
语言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言语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思维、记忆和想象而进行的。在制图教学中,教师如果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形象地描述,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观作用,有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来引进概念,也能收到良好的领会效果。比如讲授“投影”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利用物体在太阳光或灯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出现该物体的影子这个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现象导出,从而使学生对“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语言直观主要依靠想象和表象而起作用,在制图教学中运用语言直观最好同模象直观配合起来,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多媒体教学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为机械制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由于制图课是一门独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生产实践、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减少的压力下,为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用具。这样教学节奏忙乱,一节课下来,尽管教师付出不少的精力和体力,但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①有些枯燥乏味的内容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②板图、挂面、模型都是静物,使用起来有点死板;③为把问题表达清楚,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2)淡化尺规作图,强化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结合国家大力推行的“甩图板”工程,加强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从教学要求上看,计算机绘图只是一种绘图手段,短期内它不可能取代机械制图的内容,因此应注意尺规制图,徒手绘及计算机两方面绘图能力的培养。若有可能,可带动学生用橡皮泥等进行同步的模型制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3结论
总之,以上是本人在《机械制图》课中用到的三种方法,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组织教学,要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各式各样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对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门课是很重要的,但由于其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这门课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制图课
参考文献
[1]唐克中,朱同钧.画法几何及下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机械制图论文范文2
液压支架工件它的结构件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立柱和千斤顶。立柱、千斤顶虽然是机械加工件,但是在喷绘工艺上需要采用二次喷涂工艺,也就是说,底涂后开始对其加工和组装,装配完了以后要对整个设备面上进行喷涂面漆。在此过程中,工件运输需要采用积放式输送机,工艺相对不复杂。下面主要对结构件的涂装工艺设计进行一个详细的探讨。液压支架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它主要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结构件装配而成的,结构件的品种比较多,在规格上也比较复杂,质量也不一样,相差很远。在现在的市场上存在着对此种装配不确定性的因素,所以,导致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能以稳定的生产速度进行,生产的稳定性比较难以控制。液压支架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涂装工艺的一些特殊性。
2液压支架涂装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过对液压支架涂装的实际考察和理论分析等,发现液压支架涂装在技术和使用上存在以下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以后液压支架涂装在技术的发展方面有很多的阻碍:顺序为顶梁、底座、掩护梁。组装工艺:在这些所有的组装工艺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在组装过程中掩护梁对孔连接底座时,这方面不是很到位,如果是单一用导链没有办法让掩护测量定位,如果是用单体柱对掩护梁进行推顶时,掩护梁受到过大的力,就会出现大幅度的晃动,这导致它的精确度降低,在对孔的时候变的异常的困难。在顶梁和掩护梁对孔连接的时候,起吊的高度往往变得比标准的高度高很多,由于高度过高,安装人员在操作时就变的非常困难,无法完成这么高的作业,直接造成了安装人员在操作时的安全度,安全系数直接降低;
2)检验程序复杂。在对工件进行检验的时候,检验程序比较复杂,会占用很多的时间。在支架开始组装的这一过程,需要很多次检验销子的对接问题,检验的次数过多,这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3)销子孔对正时,人员闲置现象。对正销子是单独作业,不许要太多的人员,在组装过程中就会出现人员不能协调的问题,有的人员闲置;
4)当销子对正,准备安装的时候,销子一开始很顺利,一般安装到三分之一的时候,阻力变到最大,这时候需要用锤子不断的敲打销子,知道它完全装进为止,在这段安装的过程中用的时间较长,也浪费了人力;
5)在多人操作把顶梁和掩护梁起到预定位置的时候,人员之间技术的熟练程度不同和之前的默契程度也不够,使顶梁和掩护梁不能一次完成任务,需要几次才能把它们起吊到预定位置,这样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时间,影响了销子对正时间。
3涂装中固定式涂装工艺的优化改进
3.1敞开式涂装设计改进方案敞开式涂装方案是很大一部分煤矿机械都采用的方案,它是近期人们通过以前的涂装方法改进过来的。这种改进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在车间内把工件一次性吊装到位,然后依次完成清理、晾干等程序后运出车间。这种方案有很大的优点,就是车间内部没有建立独立的清理室、烘干室,降低了成本。
3.2运用固定式涂装改进设计主要是对敞开式涂装方案缺点的优化和改进。厂方在节约成本和节省资源的情况下,建立了一个抛丸清理室和一个喷漆室。这种涂装的优点是对涂装的生产环境是一个大大的改善,比如,在此之前的漆雾、粉尘等一些污染环境的物资在经过改进以后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废气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实现了柔性化的生产。
3.3移动式涂装改进设计现在移动涂装方案采用的是6工位漆雾捕集装置,然后在6工位的基础上配合4套组合式整体移动功能喷漆室工作。通过改进后,该方案有效的结合了敞开式涂装和固定式涂装的功能,在吊运的过程中,实现了在多功能室内对结构件的清理、喷漆等一些流程的工作。这样的好处是提高了面积利用率,有效的减少了对结构件吊运的次数和结构件在吊运过程中的时间。这种方案的改进设计也有它适用的范围,它主要用在液压支架厂,原因是液压支架厂的年产量在7500台以下,完全可以保证这种涂装方案对产量的供应。
3.4自动化式涂装改进设计方案如果是在7500台以上的液压支架生产厂,就属于是大批量生产的范围,大批量生产的要求非常的高,移动式和固定式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需要在他们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自动化输送程序较高的涂装方案,国内实验证明可行的是自行葫芦输送机输送涂装。设计这种方案的优点是不用人的控制,直接用计算机进行对输送、储存等一些程序的有效控制,这种方案的柔性化生产程度比较高。不能任意对锚杆敲打及悬挂重物在锚杆上,这样都会对注浆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3.5挂钢筋网钢筋网的编制要根据网孔实际情况进行,在进行钢筋网交点施工时,主要选用的施工方式为隔点式焊接及绑扎法。在锚杆砂浆彻底凝固及具有一定强度后,才能实施挂网作业。在挂钢筋网施工中,不能对初喷的混凝土进行扰动。钢筋网与混凝土表面必须贴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钢筋网保护层符合公路工程边坡施工的相关厚度需求。利用U型钎钉对钢筋网进行有效固定,在符合国现行规范中关于钢筋搭接的具体要求的前提下对网片的搭接长度进行确定。编好钢筋网后,必须认真焊接与锚杆交接的位置,才能保证钢筋在喷射混凝土后不出现晃动现象。
3.6养护在混凝土喷射终凝48小时后,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1次喷水养护的时间应定为2h~4h。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必须控制在7天以上。第1次喷水养生要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此时要将其压力进行有效控制,在水流压力下防止冲坏喷射混凝土的防护层表面。在养护施工中,当发现混凝土出现任何病害问题,如剥落、裂纹、外鼓、局部潮湿或色泽不均匀等,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安全隐患的产生。
4施工注意事项
1)对混凝土的振动棒施工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应遵循快插、慢拔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同时对其振动时间及深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空洞、蜂窝麻面现象的出现。浇注混凝土结束后,加必须进行养护,其时间控制在7天左右;
2)锚垫板应垂直于锚索,每根钢绞线张拉时应将其最大张拉在95kN的范围内进行有效控制,每根锚索为6x95kN。分两个阶段进行张拉作业,主要为张拉及补偿张拉。必须在全部结束上次张拉后的7天内进行补偿张拉。补偿张拉是如发现拉应力出现不同程度地改变,此时施工企业必须补足张拉应力,随时对上次张拉及补偿张拉过程中的锚索位置改变状况进行观察,预应力施加结束后,将露在外面的多余钢绞线进行彻底切除;自由段为张拉孔道壁与钻孔壁整体注浆防腐;在张拉锁定后锚索张拉段可以马上进行封孔灌浆,从预留孔道将注浆管插入,选用低压注浆的方式进行,将压力控制在0.1MPa~0.2MPa左右。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