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训的感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实训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实训的感受

会计实训的感受范文1

关键词:会计;实训;职业教育;教学

一、加强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意义

1、加强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是适应当今社会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据了解,在一项名为“中国未来10年紧缺人才资源的调查”中,会计师位居榜首,通晓专业知识和国际事务的会计人才更为抢手。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说是凤毛麟角。在这种背景下,中职院校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呈现出就业难的情况。企事业单位需求会计人才,但又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会计人才市场供求脱节。我们常常听到企业抱怨:这些刚出门的大学生,还要企业花费资金和时间重新培养。许多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日常会计操作和工作经历,而我们的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不知从何入手,感到非常陌生,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时接受的实战训练太少,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太少。所以,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加强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加强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

2、加强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可以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

由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特点,联系学生校外实习较难。受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一个单位最多只能安排3-5个人,学生去实习也只是看看,感受感受,很少能动手做,实习效果不太好。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加强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显得非常重要。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会计模拟实训,仿照企业实际的业务来操作,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能有效地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

二、中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

中职院校会计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会计实务的应用型初、中级会计人才。中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企业一般业务会计操作技能。而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一些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没有突出这个特点,过份依赖课本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忽视了实训教学。由于定位不准确,不适应会计的发展形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2、实训师资力量不够,“双师型”教师匮乏。

大多数中职院校缺少专门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师一般都是高校财会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由于双师型教师缺乏,会计专业教师越来越难以专业化。目前会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

3、教材内容陈旧且缺乏深度和广度

会计综合实训教材提供的仿真资料内容陈旧过时,与现实实务脱节的情况普遍。比如,教材上印制的仿真增值税专用发票,实务中早已更新翻版;教材上印制的财务报表样式,实务中已经废弃。教材中类似的过时脱节现象举不胜举。

不仅如此,综合模拟实训教材的内容"重核算,轻管理",缺少必要的深度和广度。大多数综合模拟实训教材仅仅囊括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提及企业部门设置、会计岗位设置、会计岗位能力要求、凭证传递程序等。会计既是收集、加工、存储和输送信息的核算系统,也是利用信息对客观财务活动进行控制的管理系统。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而教材明显偏重于训练学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企业价值管理能力和审计监督能力,显然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实训环境存在问题

大多数中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设施简陋,除必备的电脑、桌椅、凭证柜、剪刀直尺等实验硬环境外,几乎没有配置相应的实验软环境。如模拟公司的机构设置、各机构设置的隶属关系、财务机构与其他机构的业务关系、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及职责要求、会计核算流程、产品成本核算要求与步骤等。这些实验软环境的设置,对于学生身临其境的仿真模拟实训是必不可少的。

5、缺乏合理的评价考核办法。

会计实训教学与专业理论课教学一样,有着本身的规律和特征,对学生成绩评价也应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考核办法。这要求在中职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起步较晚,存在很多评价标准上的空白和考核办法上的不完整,甚至有时会完全取决于实训教师的主观判断,有较强的随意性,这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会计实训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对策

1、正确认识、合理定位。

会计实训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把它当作中职院校形成特色、提高质量、重树品牌的重要手段来抓,把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作为中职院校会计教育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中职人才培养规律,重视实践,突出实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形成特色,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就业的需要。

2、加强会计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首先,中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实训师资队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优秀会计人才;鼓励教师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紧密联系企业,选送会计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任职,使教师能及时了解企业会计的工作实际,弥补自身不足;强化会计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把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职业会计师来校任课或举办讲座,或者对教师进行培训等,这样既可以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还可以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3、形成适时实用、内容新颖的会计实训教材体系。

会计实训教材的选定,对于提高会计实训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是在选用和编写会计实训教材时要根据中职财经类会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选定和编写的会计实训教材适时实用、内容新颖,二是教材要形成体系,各实训教材之间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三是注重实训教材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结合,实训教材中不仅要训练会计核算方法,同时也要编写一些有问题的凭证,让学生识别、审核。

4、全真模拟实训环境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内容就是企业的实际业务。学生应该有身临其境的条件,感知企业业务流程。在亲身经历中,自主产生并传递原始凭证,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与记账任务。这就要求模拟实训的软环境应该是全方位仿真的。

首先,模拟企业的业务范围应尽可能涵盖不同行业的业务。

如实训资料可以模拟某一集团公司下属多个子公司,每个子公司分别从事商业批发零售、工业产品生产、工程施工、酒店管理、银行业务、旅游业务等多种业务,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处理方法,以适应不同行业会计岗位的需要。

其次,实训资料应尽可能涵盖模拟企业的主要经济信息。

如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职能分工与权力范围、产品生产类型及其工艺流程、凭证传递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各会计岗位职责、各账户期初余额、原始凭证、历史财务报表等,必要时还需建立模拟公

司。让学生在真实的模拟公司里边工作边实训,让学生切身感受模拟实训环境的真实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最后,综合模拟实训应分组分岗位轮流进行实训操作。学生最好按三人一组分组进行实训。每组分别设置出纳、会计、会计负责人三个岗位,一人一岗,分岗轮流模拟实训。这样安排,既可以让每个学生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职责,熟悉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财务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又可以让每个学生掌握不同行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5、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考核办法。

为使会计实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质量严格考核,做出客观的评价。会计实训教学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的,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评议。在整个实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是:(1)实训态度端正;(2)掌握实训方法;(3)掌握基本操作技能;(4)具有一定分析及处理问题和研究创新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是:(1)教学态度好;(2)具有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3)能够执行实训计划;(4)教学效果良好;(5)实训环境与设备管理良好。

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是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也是中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而决定了学校能否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用共同努力,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文芳 ,《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10年第2期

会计实训的感受范文2

【摘要】“品质成就人生,技能改变命运”是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就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而言,教学时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会计的岗位实训,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关键词】会计模拟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编写校本教材

一、中职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职院校在专业实训设施建设方面有所投入,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实训的内容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实训课的实施效果仍然有待提高,具体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会计岗位实训的过程中忽视会计工作程序与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有明文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而大多数会计岗位实训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和模拟会计有关岗位知识和技能,实训时的题目往往以工业企业为例,内容涉及到从投入、生产到销售环节,让学生从头到尾将实训资料做完,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甚至是会计主管,不考虑企业的内部制度,不讲究工作程序和规范,学生体会不到会计职业的严密和严肃性。

(二)教师的实操技能有待提高

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但目前的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大学毕业直接到中职学校任教,没有从事会计职业的实际经验,因此教学时往往是“纸上谈兵”。加之企业会计内容的保密性,教师工作量大等原因,教师定期到大、中型企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对会计专任教师进行多渠道、多哟蔚亩ㄆ谂嘌迪缘糜任重要。

(三)实训教材虽多,但内容滞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的变化非常快,中职学校要使用的教材内容就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教材的更新跟不上制度的发展,导致教学上有一定的阻碍。另外,如今的实训教材重视“核算”这一基本职能,而较少体现“监督”这项职能,如教材中没有案例展示不合法、不合规的原始凭证等资料让学生去鉴别,也展示错账让学生去更改,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容易忽视“监督”这一重要一环,造成对会计审核工作的忽视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议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中职学校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必须重视综合实训项目,从实际出发,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一)强化硬件设施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从事相应职业所需的最实际、最基本的知识。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都有会计专业,而且几乎都具有会计实验室,但实训室的使用情况却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因此会计实验室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其实并不多。

在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建设上,应充分考虑会计职业的工作现实和岗位设置,建设良好的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软件设备,配备齐全的凭证、账簿、报表,以及装订用的打孔机,让学生能够全面模拟做账的流程,把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融会贯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训中去,体会会计岗位工作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实操自信心。

(二)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而当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实践能力较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综合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提高会计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学校应当定期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去观摩实习,安排教师去参加培训,建立教师实践基地,估计教师与兄弟学校交流、切磋。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习,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下企业参与实践

中职学校标榜“以技能改变命运”,技能训练在中职学校的份量不容忽视。因此校企合作就成了中职学校的一个常规项目。学校应积极联系会计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设置实习考核标准,把实习项目放到与理论知识学习的同等高度。

(四)组织编写与时俱进的校本教材

随着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不断推新或修订,实训资料也应及时更新,否则会计实训就失去意义。从编写教材到出版教材是需要时间的,更新的内容在教材中不一定能反映出来,而讲义可以随时改动,学校应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及企业会计人员编写实训讲义,合理设置实训背景和课程,加大实训力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会计职业的工作程序和规范,感受职业的严谨和严肃性。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意识上开始重视实训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在会计模拟实训室里能够亲自感受整个会计工作的流程,既增加了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洁.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会计实训的感受范文3

关键词:中职 会计信息化 实践教学

会计信息化,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观念下的会计、财务工作者将同时成为财务信息工作者。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会计理念,将古老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大对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目前,许多财经类学校大多重视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很少建立信息化会计的实验环境,在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环境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单一、陈旧

现有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虽然明确了会计实训的课时比例,但是对每门课程的实训目的、内容、时间、效果没有很好的落实和监督。教师课堂教学感染力不够,多数专业课的授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课方法,教学模式呆板、单一、枯燥,一支粉笔一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传授理论知识,用书本知识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忽视了实践操作,限制了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多采用纯手工方式操作,效率低下。会计电算化教学基本上只进行总帐系统的实验,要求和层次只停留于采用某个会计教学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表的基本训练上,实验内容只选择工业企业中某一时期的几十笔经济业务,仅在财务处理、报表系统上进行模拟实验,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使用很少涉及。

2.缺乏仿真的实验环境及系统的实验教程

目前,中职学校已基本配备会计模拟实验室,并且硬件设施完备,实验教学采用的会计软件大多是单用户版,这就决定学生只能进行单机应用模拟试验,而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试验。会计电算化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与之相适应而用于实验教学的会计软件已经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软件的发展。

3.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结合难度大

表现在仅限于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学生没有深入实际工作中,不便于增强学生对财会部门内部信息及与其它部门业务信息联系的直观感受和消除模拟实验可能存在的不确信感。

4.信息化专业教师缺乏

许多专业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不懂得教学软件的使用。信息化教师在编辑、修饰、处理、存储、使用和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欠缺。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擅长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欠缺;专业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又指导模拟实验,力不从心;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无法保证。目前所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使这一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加强教师信息化实践能力培养,仍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信息化会计实践教学的若干建议

1.创建信息化会计实验教学平台

学校利用自己的校园网,通过媒体文件,Flas、仿真技术等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网上模拟实验提供支撑平台。

(1)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创新财会实验教学环境,建立虚拟仿真实训教室,全真模拟财会工作现场环境,按照公司办公的真实场景业务处理,从办公设备到位置摆放,全面模拟财会实训中心的模拟环境。突出实验教学具备的高度直观性、环境设定的灵活性和充分允许实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特点,并且模拟财会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工作流程和处理事项:真实的单据/账簿/报表、角色/流程,实现对现代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有助于系统化、专业化提升的财会领域实践人才的培养。

(2)选择功能强大的实训软件。能够完全模拟手工实训实验操作,会计实训软件数据应由基础、专业和综合三大类会计实训软件构成,综合类实训教学数据中又包含了特殊行业企业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和理论性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软件应以教、学、练、考为设计依据,满足学校老师教学、学生自学、实训练习、阶段性考试的需求,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框架――基础模拟、岗位模拟、综合模拟

(1)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以当前的课程为对象,按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单元模拟、阶段模拟、综合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是在课程中进行的,属于课程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系统的设计框架以及实施,这是会计信息化其他有关课程模拟的基础。

(2)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实习阶段完成的。岗位模拟针对企业财会实际岗位分工,分组进行实习,对不同岗位重点实训,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各项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深入了解各岗位的区别与联系,更好的掌握整个业务流程。如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同时,软件中融入多媒体技术,Flas、音视频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高深的会计知识、提升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课程基础模拟与岗位模拟不是独立的两个过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财会专业实践的重点。学生从建账套开始,完成初始化、输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操作。

(3)会计信息化综合模拟。依托ERP沙盘建立一个微型的市场环境,创造一种职业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市场交易和参与主体,直面各种业务,借助实物及模拟沙盘完成相应业务处理,并直接为企业(个人)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决策提供必要信息。通过各类行业不同角色的扮演及近乎真实的市场行为,让学生体验到工作中信息的集成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动态化,从真正意义上接近了信息化实训的目标,提升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效果。

3.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和顶岗实习

(1)实习基地实践。选择会计信息化比较规范、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分批分期到会计信息化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施信息化会计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得到针对性极强的业务技能训练与感受。

(2)顶岗实习。结合毕业实习,安排一定时间的顶岗实践。将校内模拟实践课运用到岗位实践中,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上仅仅对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以及实践教学基本框架进行粗浅探讨。在整个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师资培养问题,会计实验数据传输、信息化软件问题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创新势在必行,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职会计专业重点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

会计实训的感受范文4

[关键词] 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综合模拟实习

当前,会计人才市场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求才难”的“两难”现象,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多方寻觅合适的会计人才,另一方面,大批的会计毕业生找不到会计岗位就业。其原因是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都非常务实,他们要的是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员工,所以不少单位对会计招聘提出要有“两年以上会计工作经验”的条件。之所以要求有“两年以上会计工作经验”,是因为绝大多数刚毕业学生对会计实践工作一头雾水,对着一大堆单据、账本无从下手;拿到从未见过的原始单据分析不出会计业务的实质;对老总交代的工作不知如何完成;即使“账”做出来了,也是很多数字不靠谱,只会感慨“学校所学的跟实际工作完全不一样,很多东西没接触过。”

人才市场出现的供求“两难”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传统的实践性教学不够深入。为实现培养合格一线会计人员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会计从业经验和教学经验对“关于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研究”这一课题作了深入的探索。通过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实践性教学服务的教学体系,完全能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达到企业“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要求。

一、 借助多媒体加强课堂的实践性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用抽象的文字描述经济业务,用会计分录代替账务处理,学生大多只会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知识死记硬背,而对会计账、证、表数字之间的脉络肌理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学起来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笔者认为会计的实验教学可让学生可以感觉、接触到并具有趣味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引发学生思考。近年来,我们正逐步让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借助于多媒体把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变为实训教学课堂。具体做法是:

1.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账务处理过程。在课件中,可用仿真的原始单据、记账凭证、账页取代会计分录和“T”型账,动态演示制单、汇总、登账、对账、编表的过程,利用链接功能反映账与账、账与表之间数据的勾稽关系,以此完全模拟真实的账务处理,使乏味的会计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以实实在在的做账取代分录练习。给学生配备随时用的模拟用会计凭证、账册和表格,上课前,分发相关章节的仿真原始单据,如讲解存货业务前,发放购货发票、收料单、领料单、产品入库单、销货发票等。教师演示后,让学生自己根据案例资料进行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是“会计”。 教师可根据情况任意变更案例条件或提出各类问题,通过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思考,学会变通,培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变集中实训为分散实训

各院校会计专业一般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理论课程结束之后要集中进行相关课程实训,但该实习方式显示出了理论教学与实习衔接不够紧密、时间仓促、实习资源因集中使用不够用、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缺陷。因此,我院已将集中实习改为与相关章节教学相结合的分散实习,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实训效果大大提高。具体按排如下:

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配套开设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两门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如基础会计课程前半部分主要是会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操作性不强,因此,前半学期可全部安排理论课,后半学期为每周4节理论课,4节实训课,实训课配合理论课进行,相关理论讲完后,紧跟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每2周安排一次,时间为半天,每次安排一个岗位实训,与理论教学配合,如货币资金课后安排资金岗位实训;应收款课后安排往来岗位实训。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根据具体情况同步安排实训。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单独考核。实训强调过程,课内完不成实训内容的学生课后补,让学生有缓冲、思索的余地。

实训与理论同步,让理论指导实训,为实训服务。既可以避免学生全上理论课的乏味,又可以缓解集中实训使实验室及实习指导教师等资源集中使用的矛盾,消除师生因集中实训容易疲乏、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弊端,提高实训效果。

三、 用综合模拟实习取代传统毕业实习

在所有的课程教学计划完成后,学校都要安排综合实习。综合实习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零距离上岗”,达到企业“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要求的关键。

传统的方法是联系实习单位,外派实习,“身临其境”当会计,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实习很难取得成效。首先是因害怕商业秘密被涉露或假会计信息被曝光,实习单位越来越难以找到;其次是去一个单位实习,接触的业务面很窄,开几张凭证、登几笔账,不可能涉及全部会计业务,更谈不上业务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传统的外派实习,看似 “身临其境”,实则只能接触到点皮毛,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如方法得当,软硬件配套完善,校内综合模拟实习完全可以取代“外派实习”。

近两年,我院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允许部分能联系到实习单位上岗实习的学生去单位实习,留下人员进行校内综合模拟实习,对实习效果分析发现:外派实习学生实习效果反而不如留校模拟实习学生,外派实习学生感受基本相同:“做了几张凭证,登了几笔账,很多东西都不让我们接触”、“没学到什么东西”。原因是缺乏系统的实践,缺乏老师系统的实习指导,给李会计做几张凭证,给张会计打张表格,很多时候是打字员或勤杂工。几个月下来,看似热闹,实则只接触到点皮毛,对整个的会计处理流程、关键环节的处理缺乏实践的机会,找到单位上岗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而接受校内综合模拟实习的学生,因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实习,基本掌握了整个会计处理流程、关键环节和操作技巧,找到工作单位上岗后,对常规业务能很快进入角色,感觉“跟学校学的一样”。

其实,日常的课内实训或实训课程就是试做会计零件,综合模拟实习是又一次做好零件并把零件组装成产品,有了往常试做零件的成功经验,要做出合格的成品并不困难。

综合模拟实习要取得成效,需注意以下问题:

1.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模拟实习资料应尽量逼真并紧跟行业变化;实习内容应涉及企业会计业务的方方面面;实习指导教师应有相当的实践经验。专业教师是实习取得成效的关键,而很多专业教师自身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全凭理论知识想象,只会简单的填制凭证、登账、编报表,而对指导学生分析、识别原始凭证;认识经济业务的实质;分析掌握证、账、表数字之间的脉络肌理;错账的查找技巧;实务处理的灵活性等不能完全胜任。因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让专业教师接受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做兼职或者脱产会计,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2.注重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实习过程中,可任意模拟会计场景或由教师穿插些突发的、非常规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达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实习指导教师分别扮演银行信贷员、客户、供货商的身份,让学生以企业会计的身份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并进行整理、作出分析,同时双方就相关数据和资料从各自立场出发进行互动,启发学生思维,领悟会计数字经济含义的实质。

3.强调过程第一,结果第二,注意培养隐形的技能。综合模拟实训是培养和训练学生会计技能,熟悉会计操作流程的来龙去脉。其中的汇总、对账、成本计算过程、业务的分析判断、会计方法的选择等是隐形的技能,也是重要的技能,如果重结果,不重过程,这些往往不被学生重视,指导教师也容易忽视。

4.两种实习手段紧密结合。综合模拟实习,既要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又要进行电算化模拟实习,一般先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后对同一资料进行电算化模拟实习,两种实习紧密结合并相互对照。实际工作中,手工做账的单位越来越少,但在实习中,其重要性却应放在第一位,因只有通过手工实习,学生才能真正知道会计数字的来龙去脉,才能在电算化中正确设计报表格式。

此外还可以将各类单位实际的会计工作场景、会计到银行或税务办理业务的场景都录制成视频资料,让学生观摩、感受。

参考文献:

[1]滕为: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2006,5

[2]王晓薇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5期

会计实训的感受范文5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设想

西部大开发使得社会上对直接应用型和动手能力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长,而我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则承担着这样的重任。

如何提高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效果,让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手能动起来,活能干起来”呢?笔者从自己多年教学经历感受中谈几点看法。

一、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和灵活组织教学模块

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将就着。目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被认为是实训课或实践课的教学任务,或者由最后的毕业实习阶段完成,理论课程与动手能力无关,这样做的教学效果不好。以前,会计专业学生可到企业实地实习,但现实是大多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这就使会计专业实习由模拟实训来代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环节孤立化,学生只能为填凭证而填凭证,为登账簿而登账簿,为编报表而编报表,少部分学生能在做完一套账后有所收获,其他学生不知所以然。学生以为没钱就可开支票提款,生产产品就可叫人送来材料,而不懂计划、审批、内部控制等等诸如此类的管理制度。模拟实践被理解为一门作业课,白纸黑字,跟其他教材没有区别,看不到企业经营的鲜活性,失去了模拟实践的原意。其实,动手实践最好应该贯穿于所有教学环节中,理论知识讲到哪儿,实训就做到哪儿。采取“学中做,做中学”,刚开始可以只做某种业务专门的模块,最后做综合业务的完整模块,造就一种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时时熏陶,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理论和实践始终不分家,知识构建由点到面,牢牢搭建起实践能力的平台和向上继续深造的基础。在实训中,为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提高独立处理业务的能力,建议实训资料的金额采取“学号金额”或其他有效的手段,保证每位学生的答案是唯一的,防范学生抄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实践能力,还可以打破教材的固有组合,优化技能模块组合,岗位需要什么技能,在培养过程中就加入什么特定技能模块,让学生练就什么专业技能,拓宽就业岗位渠道。比如:规范填制原始凭证,各种发票的鉴别技能,点钞验钞技术,计算器、算盘的使用技能,开设银行帐户的具备条件、会计基础工作达标规范具体细则的实施等。这些技能要任务化标准化,可通过经常举行技能比赛达到提高和强化,要求本校会计专业出身的学生一律有训练和比赛的经验,毕业上岗后,一出手就不凡。

二、提高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情景模拟教学,采用演示教学来克服会计教材缺少生动性的弊端

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优化、细化,针对中职学生的接受方式特点,教师可从交易的结算、原始凭证的取得,到账簿的登记、过账、结账,把一个会计主体某一期间的经济业务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故事化,对于初学会计的人来说,类似亲临现场,会对企业经营活动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

比如《基础会计》,这门课是基础,但对初中刚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讲,很难想象,若能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案例的教学光盘,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进行演示,能使学生直观地融入到会计业务的职场氛围中。如:在学习会计要素时,显示企业拥有的资产:厂房、机器、材料等等,告诉学生这就是资产的具体形态,再从资产的形成中让学生明白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等;又如,讲到资金筹措业务时,播放企业设立的程序,须具备哪些条件、需到哪些部门办手续,提交哪些材料,应遵循哪些法令法规,什么样的人不准许设立公司等等,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再如,做会计实训,第一课就是填制原始凭证,利用配套光盘展现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情景,买进材料,需有什么样的审批过程,最后怎么买进来的,款项支付的过程,入库的手续、共有哪几张凭证,怎么审核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应作哪些账务处理等等,将普通的业务鲜活起来,接下来再动手填制原始凭证,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知道会计业务的开展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着丰富的前提条件的,当学生看到了学到的会计知识为什么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那么学生的学习会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容量增加,时间压缩,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

(二)更新完善传统的会计实训基地

建立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实施任务型实践,完成角色型扮演,引导学生真正入戏。可仿照中小企业内部结构,建立最基本的职能部门,配备多媒体、电脑等设备,每科要有明确的职责,每个岗位也订有职责,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另附设银行、税务、工商等虚拟会计实体,力求实训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办理业务。根据企业经济业务内容合理设计实训内容,做到详细、全面、真实、可操作性强。所有实习用品均采用标准会计用品,模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可选用实训专门用品,各种发票都与实际工作中用的一样,加盖“学生实习专用”字样,支票、汇票、现金参照点钞纸制作。既然力求仿真,每一经济业务都应按企业实际管理程序处理,真戏真演。指导老师由专业老师和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担任。如,领用材料,班组长要有生产计划,找分管领导审批领料数量,到仓库领料;仓管员审核后填写发料单,班组长签名,仓管员签名,发料单一式三份,仓管员一份,班组长一份,会计一份。班组长从仓管员手里接到实实在在的材料回车间,用于生产产品;又如在采购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中,采购员首先应说明其借款的程序:先填制一张借款3000元的借据,经有关领导审批签字后,交出纳员,出纳员审核无误后,方可将款项借给采购员,出纳员将款项交给采购员时,要在借据上加盖“现金付讫”戳记,据此原始凭证制单员或记账员制作记帐凭证如下:借:其他应收款——X×采购员3o00贷:现金3000,再根据记帐凭证,出纳登记日记帐、会计登记相关总帐、明细帐。各岗位学生实行轮岗,每岗一评,最后综合作为实训成绩。所有岗位循环2—3回,学生才会真实感受到工作的责任和办事程序、生产流程,将知识点消化、理解,加深了记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扩大校企联系,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从情景演练到仿真模拟,学生对企业经营环节熟悉多了,这时如果到企业见习,实打实地帮忙或顶岗,在实践中检验动手能力,会很快融人到角色中去。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要特别注重校企合作,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中职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在企业建立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直接让学生到企业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实务工作,以消除他们无法真正到一线财务岗位工作的苦恼。这种校外实训一般属岗前练兵性质的综合性实训,是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实习内容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金融等诸多方面的业务,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强化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培养。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实习单位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也涉及到毕业生自身的利益,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考核及实训安全都是大事。为此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建立政府、学校和实训单位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训体系,以保证学生实训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多样化,科技化

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应更新,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导入问题要形象;学生动手操作时,引入角色法、任务法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斗志。教学手段上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如果说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那么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的模拟实训则是对手工模拟实训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各类企业中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学校应该考虑到企业的这种需求,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就发现,学生利用会计软件做会计作业的兴趣要远远大于用作业本写呢。

(五)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改变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实践学习的环境氛围,是实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所以应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例如:在模拟销售库存商品10000元的经济业务中,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设计在模拟实验中需要的角色(销售人员、出纳人员、库存保管、记账人员),然后根据学生在模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作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目前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数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担任,他们对于具体的经济业务环境一般也未亲身经历过,在指导实验过程中,他们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而往往理论知识与实际会计操作又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指导教师的解释不够准确,脱离实践,缺乏权威性,不具说服力。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纸上谈兵的状况,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一线专家达成协议,建立一个优质人才储备库:选择那些既有扎实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除此,学校还可以聘请在职的优秀会计人员来校兼职任教实践课程,他们丰富的实践经历既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最新的会计发展成果介绍给学生,将最实用的会计技能展示给学生,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增加学生实训的真实感,现身说法给他们生动展示职业生涯的未来,这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优秀兼职教师,学校可通过提高报酬等手段与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会计实训的感受范文6

(一)构建课程实训、阶段实训、综合实训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学校应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上增加或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逐步建立课堂实训、阶段实训、综合实训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实训。主要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必需的理论知识讲授外,重要的是根据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学生根据所给实训资料亲自动手操作。包括会计基础实训、财务会计核算实训、成本核算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纳税会计实训、出纳业务技术实训、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训。第二,阶段实训。指相对复杂的实训课程。如完成一门课程或项目的学习后,带有总结性的实训。比如,在财务会计学习结束后,留出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本课程的阶段综合实训,对整个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实训,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把相对分散的知识和技能利用阶段实训串联起来。第三,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可以利用4~5周的时间在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室进行综合实训,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分组实习,内容涵盖整个财务工作流程。完成综合实训后,同学们从心理上应该对会计工作不再畏惧,而是充满信心去实际工作岗位迎接挑战,进行顶岗实习,从而顺利地完成从学校的学生到社会的员工的角色转换。

(二)提高专任教师实践能力,聘请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第一,加强对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现场实习,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参观学习,参加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建设真正的“双师型”队伍。另外,减轻会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建立会计教师定期到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实际锻炼和调研的制度,作为教师考核指标之一。在培养年轻教师攻读更高学位的同时,鼓励他们在企业界兼职。第二,根据实际情况,把职业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请进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既让他们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把企业中的实际业务带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说服力和实践指导性,以弥补在校专任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三)进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形式与方法

第一,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即把课程按职业岗位划分成若干单元,对每一个单元实施教学时,都要进行单元设计。首先确定能力目标,然后由教师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根据能力要求分配布置若干任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训练习。教师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并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同学们在不断的操作中提高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最终达到能力目标的培养。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单元布置的任务,教师必须亲自做过、体验过,否则,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对学生操作中提出的问题也无法解决。第二,观摩教学。观摩教学指带领学生到企业、银行等单位参观,了解有关会计业务的范围、内容、流程等内容,使学生切身感受实践的生动性,并从实践活动中回顾所学的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达到好的观摩学习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观摩学习要有计划。包括了解被参观单位的单位性质、机构设置、所属行业、业务规模、经营状况、财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分工、相互牵制制度及业务流程等。重点放在原始凭证的认知以及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依存关系。二是学生提前阅读观摩学习指导,了解观摩学习的有关程序、内容和应注意的事项,有助于提高观摩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达到缩短在被参观单位停留的时间,减轻被参观单位及有关岗位人员负担的目的。三是教师要对观摩学习进行适当指导。指导教师应对整个观摩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适当的指导,确保观摩学习活动按照计划的时间和缓解顺利进行,完成观摩学习计划所确定的学习内容,实现观摩学习的目标。第三,演示教学。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