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范文1

自莫迪格里阿尼(F.Modigliani)和米勒(H.Miller)1958年发表著名的MM定理以来,历经近半个世纪发展的现代公司金融理论已日趋成熟。在此期间,尤其是过去30年,金融学家们不断深入探讨公司金融的各个领域,创建的理论模型精彩纷呈,积累的文献汗牛充栋。

对公司金融领域的潜在进入者来说,卷帙浩繁的文献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不同学者构建的模型尽管本质上相似之处颇多,但形式上却又有较大差异。《公司金融理论》一书的出版,极大改善了这一局面。他在该书中采用激励理论或合约理论构建了统一的模型,以揭示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精髓。

顾名思义,公司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融资。MM理论说明,在无摩擦的完全市场中,融资(财务)政策不影响公司价值。因此,MM理论之后,对公司金融的研究集中于探讨各种市场瑕疵如何导致融资(财务)政策影响公司价值。

在各种市场瑕疵中,信息不对称受到金融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的广泛青睐,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两度授予在信息不对称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众所周知,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后果是成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相关学术研究的中心则是激励和约束问题。过去30年,公司金融的主流是研究公司融资所产生的各种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之间的激励和约束关系。惟其如此,梯若尔才有可能采用合约理论的统一架构诠释现代公司金融理论。

金融学家们把构建公司金融理论模型通俗地称为“讲故事”。故事的源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现代公司金融的诸多故事都是对经济学理论成果的借鉴,这与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地位相吻合。从经济学借鉴过来的公司金融故事,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例如,梅耶斯(S.Meyers)和马基卢夫(N.Majluf)提出的基于逆向选择的优序融资理论。然而,也有些借鉴不那么成功,典型例子是公司金融中的信号模型,这些模型难以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即公司采用财务手段向外界发送信号是否最优选择。

第二,部分故事源于对公司金融的实践。举例来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公司金融理论大多认为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有损于股东价值。然而放眼全球,实践中多元化经营是普遍现象,没有迹象表明该现象呈现出衰落之势。因此,从上世纪末开始,部分金融学家们开始讲述支持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故事。

最后,部分故事源于金融学其他领域的发展,尤其是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虽然资产定价理论起步只是略早于公司金融,但到20世纪80年代就已发展成熟。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范文2

【关键词】金融数学 模型

一、金融数学概念

金融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经济人在空间和时间上分配或配置金融资产的活动。这种金融行为涉及到金融资产的时间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即金融资产的价值和风险问题。处理这种复杂性常常需要引入复杂的数学工具。金融数学是指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金融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其核心问题是在不确定多期条件下的证券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理论。套利、最优和均衡是其中三个主要概念。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资产结构理论在现代金融数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金融数学中的模型

1有效市场理论

市场的有效性这一概念起源于本世纪法国人Bachelier的研究。他首次运用布朗运动模型来导出期权公式是在1900年,市场有效性的起源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然而市场有效性与信息相联系,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Fama指出价格完全反映了可以使用的信息时,这个市场才能被称为是有效的,但是市场是有套还是无套利,是高效还是低效,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程度问题。

有效市场假设一直是激烈争论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无数次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对有效的市场理论的逻辑基础提出疑义:一方面市场的有效性是投机和套利的产物,而投机和套利都是有成本的活动;另一方面,因为市场是有效的,所以投机和套利是得不到回报的,这些活动就会停止,但是一旦停止了投机和套利的活动,市场又怎么能继续有效呢?无疑,投机和套利活动使得价格更为有效。正是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不断变化,才使市场呈现出统计上的周期性变化。

2证券组合理论

金融学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始于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选择理论。马科维茨首先将概率理论与数学规划成功地结合在了一起,把组合投资中的股票价格作为随机变量,用其均值表示受益,方差表示风险。当收益不变、使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问题可归结为二次规划的最优解。通过数量分析得出的这种结论,迎合了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要。随着量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组合理论及其实际运用方法越来越完善,成为现资学中的交流工具。但马科维茨组合理论中的许多假设条件无法满足,使其在现实中失效。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后来发展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证券优化算法。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主要描述了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如何决定资产的相关风险以及收益和风险的相互关系。在均衡的市场中,理性的投资者都会持有市场证券组合的比例。市场证券组合是包含对所有证券投资的证券组合,其中每一种证券的投资比例等于它的相对市场价值,一种证券的相对市场价值等于这种证券总的市场价值除以所有证券总和的市场价值。该模型首先给出了风险资产收益率与市场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同时也给出了单个证券的收益与市场资产组合收益之间的数量关系。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精华是一种证券的预期收益,可以用这种资产风险测度β来测量,既建立了期望收益率与β之间的线性关系。这一关系给出了很好的的两个命题。第一,为潜在的投资提供了一种估计其收益率的方法。第二,也为我们不在市场上交易的资产同样作出合理的定价。比如估计一级市场股票发行价。

4 APT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刻画了在资本市场达到均衡时资本收益的决定机制,他基于众多的假设,而且其中一些假设并不符合现实,在检验CAPM时,一些经验结果与其不符,为此在1970年罗斯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本资产均衡模型即套利定价模型。该模型认为风险是由多个因素产生的,不仅仅是一个市场因素,尤其是他对风险态度的假设比CAPM更为宽松,也更为接近现实。APT的核心是假设不存在套利机会,证券的预期收益与风险因素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APT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对均衡状态的描述。但由于APT理论只是阐明了资产定价的结构,而没有说明是哪些具体的经济的或其它的因素影响预期收益,所以这一理论的检验和实际应用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5期权定价模型

布莱克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的推导建立在没有交易成本、税收限制等6个假设基础上。该模型表明:期权的价格是期权商品市场价格、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期权执行价格距到期日时间的长短以及安全利息率的函数。自从布莱克和斯科尔斯的以后,由默顿、考克斯、鲁宾斯坦等一些学者相继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重要的推广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期权定价模型可用来制定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是各种衍生产品估价的有效工具。期权定价模型为西方国家金融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指导,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6资产结构理论

在现代金融理论中,公司的资产结构理论(也称为MM定理)与有效市场理论和资产组合理论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成果。MM定理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正是因为这些假设抽象掉了大量的现实东西,从而揭示了企业金融决策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该定理公开发表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又对这一定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进一步证明。其中最著名的有Hamda用资本定价模型进行了再证明,还有Stiglize用一般均衡理论作了再证明,结论都与MM定理是相一致的。

三、结语

数学模型已经大量的应用在金融学中,极大的促进了金融理论的发展。金融数学模型都是在很多假设的条件下才能成立,这些假设有些与客观现实有一定差距甚至抵触,因而解决这类问题就不理想,范围也十分狭窄,需要在数学上改进和发展。世界各国金融背景和管理模式各异,需要大量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金融模型和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范文3

【关键词】科研教学金融学创新能力

一、引言

大学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为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一直以来,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突出,如何让科研与教学结合值得探索。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本环节,有着传播并扩展知识的作用,科研则能够有效地拓展知识。高水平的师资从事一线教学是保障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科研训练对于培养高水平师资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还能增强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科研训练不但能够帮助教师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够帮教师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把握相关理论研究的前沿及发展趋势。学科交叉是大势所趋,因此也需要对其他学科有所涉猎,甚至精通。此外,通过科研能够找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发现新问题,改进理论、方法或技术,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有效促进进一步创新。在此,探讨科研对本科金融学教学的影响。

二、主要路径

科研与金融学教学结合有利于金融类本科生拓展、完善其知识体系,尽早知道是否对科研有兴趣,确定职业方向。一般而言,本科教育多定位于通识教育[1],注重基础教育,侧重于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科研的辅助作用往往要求低一些。对有意向进入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训练)的本科生来说,尽早接触科研有利于其学术发展。对普通本科生,则可以通过基本的科研训练,提高提出問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主要通过拓展、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2],达到深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科研对教学内容的影响。常见的金融学教材虽然在体系上较为全面,但主要偏重于基础知识的介绍,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在系统地提出问题方面的训练要求方面往往考虑不足。因此,要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并灵活运用,训练并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能只局限于某个教材或讲义。不同的教科书往往在教学内容方面有所偏重,差异甚大,还可能存在少量内容陈旧过时,甚至错误的现象。如原有的一些不合时宜或有缺陷理论、方法、技术或观点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较长时间才会被发现,对新理论、新技术的更新较慢。因此,授课时可以适度介绍学科前沿,介绍重要理论的来龙去脉,观点或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某个重要理论有何争议,在何种条件下哪一个理论更具可取性。不过,这是以一定量的文献阅读为前提的,因此可以适当地在金融学教材的基础上附加需要课外阅读的文献供学生选读。

金融学教材中关于市场有效性的检验这部分内容,提到了序列相关性检验、游程检验、过滤法则、公司特征与收益率的相关性检验等方法,适当补充若干文献以及实现的程序供学有余力且有兴趣的同学拓展视野。将文献资料作为教材或讲义的补充,充实教学内容,也涉及到理论是否成熟,是否有错误等问题。科研成果出现错误还是比较常见的,即使是sciENCE或NATURE等杂志,经过实验或实践检验,其中也有一些论文的方法或某些结论也会被发现是错的或有缺陷的。因此,将科研成果写进教材应慎重,尤其是纳入本科生教学内容时应该慎重。金融学里的经典IS-LM理论,常用于货币政策分析,由于其天然的缺陷,被指出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分析的工具,需予以修正。

向量自回归是最常见的经济、金融应用工具之一,无论是教材还是期刊上,应用非常广泛,但几乎没有人提到这个模型有先天的局限性,建模后很可能会出现模型解释与常识不一致的现象,随着变量的变化,还可能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部分内容中的一些理论或观点,有些就用到向量自回归以及由此产生的所谓格兰杰因果这个工具,中外教科书对这部分往往语焉不详,或根本没有表述清楚,许多参考文献作者自己也没有搞明白到底格兰杰因果与逻辑因果有何区别,容易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学生往往容易犯一种把格兰杰因果等同于逻辑上的因果的错误,或者知道格兰杰因果并非逻辑上的因果,但在毕业论文或者发表的论文上前后不一致,前面还在说的是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后面却默认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这种错误不止是在教学中容易出现,即使是国内的顶级期刊也经常刊登犯此类错误的文章。因此,通过强化科研完全可以避免上述人云亦云或想当然的错误,以免教授错误的内容给学生。

科研对教学方法也有显著影响。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举足轻重[3],金融学知识点较多,知识点之间虽然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但限于教学目标、课时、软硬件等各方面的限制,难以深入展开探讨,因此需要适当的教学方法配合。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往往不宜过于简单机械,需要根据金融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基础等因素灵活调整。如,交互式动态教学与传统灌输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配合。既不能简单否定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也不应一味地机械地采取这种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章节,理论偏深,知识点偏多的内容,如果展开讲解,容易超过课时等教学要求。适时、适当地采取传统的纯粹讲授的教学方式,辅以适量的文献,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确实较合宜。若选课学生的基础较好,某些章节或知识点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不一定一味以让学生在课堂完全弄懂为目的,适当在课堂预留疑难,留出一定的发挥的空间,或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让其课后花时间自行解决,也可在以后授课的时候予以解答。这样既巩固了知识,摆脱了机械地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弊病,又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除采取课后阅读材料的形式辅助教学,金融学的教学还可以多种方式引入课堂,如以案例的形式引入课堂讨论,拓展对教材中的理论,加深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结论

科研中培养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素养可以融入教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及科学素养。将基本的科研训练融入金融学教学,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结合,教材与论文文献相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本科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主动获取所需的知识与工具,弥补不足,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实事求是的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在学术上不迷信权威,不唯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有利于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对现实中、科学中、经济中的问题勤思考的习惯,增强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过程中的协作关系还可以增进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融入教学除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外,还有利于营造浓厚且健康的学术氛围,积极向上的学风和校风,形成求真、务实、执着、进取、止于至善的校园文化[4]。因此,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值得持续探究。

参考文献 

[1]Kenneth Bartlet.多伦多大学的OTA:历史及一个核心问题的讨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2):9-12. 

[2]郑书深,冯晓勇.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07,6(2):128-129. 

[3]白华,兰玉.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54-57.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范文4

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要求其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培养方案需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而展开;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考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重于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其培养过程需要立足于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更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现象正日益严重,依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10-2020年)》,未来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人才占比将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对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市场追逐的焦点。金融专业硕士理应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从现实看,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供应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错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并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反映于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金融市场操作实践相脱节;也体现在无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性,无法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本地实际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更体现在无法围绕金融市场创新加速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无法培养出涵盖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与理财、信托与资产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技术人才。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并成为国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颈。

相对于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其创新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变迁,都会深刻影响其教学培养内容,也使得其培养过程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积极的互动,更由此使得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区别。如何基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既符合金融业创新趋势,又符合金融发展的现实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始于2011年,总体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现有的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王琦(2011)对中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曹伟(2011)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进行了初步探讨;吴晓求(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思考;孙龙建和辛清(2014)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无法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李国义(2015)认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未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清楚明确的区分。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体系和金融实践体系的相对隔离,使得当前国内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而因为金融学本身的应用性学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较强专业性和较高变化性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造成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由此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滞后于实践变化,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虽然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要求,现有培养方案都进行了相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但各培养单位在师资使用上基本都和学术型硕士存在明显重叠,由此导致相应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较长时间前的通用教材,不仅无法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实践要求,也与金融市场最新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或滞后。

二是培养方案的体系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理应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突出以下实践性内容:第一,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介绍;第二,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第三,对ETF、REITS、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等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第四,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学习了解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观市场结构认知。但是,现有培养方案在这种整体性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介绍总结,也无法通过DD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运行的本质,进而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师资力量的背景约束,现有的金融专业硕士教学更多聚焦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而针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介绍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实际案例与金融市场最新实践存在明显的时间差,也缺乏组织学生形成有效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实际利用明显不够。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的培养单位均已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引入了外部导师制度,但现有的外部导师选聘更多只是考虑声誉因素,而没有考虑其对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实际投入能力;外部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多数限于面上的一对多交流或是偶尔的公开讲座,在教学环节的融入度明显不够,且缺乏明确稳定的机制保障;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的实际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为了选聘的门面工程,由此影响到外部专家资源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培养单位已开始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我国金融体系的特色及金融实务的创新方向,通过开设更多的讲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也引入“双导师”制度,为学生同时安排校内导师和外部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并依据教学过程的互动需求设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以此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等等。但总体看,这些探索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趋同性问题。完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目标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综合性,需同时考虑金融市场的现实变化以及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就时效性而言,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当有更高的更新频率,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尤为必要。就综合性而言,强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就必须在教案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外部资源的导入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依据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变化,在时效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重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内涵,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多地与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相对接,更多地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进而推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践需求变化的真正互动,全面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完成以下几项目标:一是依据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契合于现代金融市场实践变化的课程体系,使得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二是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对相关教案进行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案内容,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教学实际寻找到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外部导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专业硕士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的门面工程,使外部导师能够更多参与到培养的过程和实践当中,并对整个教学培养过程形成良性驱动。

四、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述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变化完善现有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第二,让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满足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导师更多充当门面工程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

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金融机构业务类别的动态调整,对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对专业必修课和共同选修课进行相应的优化,同时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建议增设《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重点介绍金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以及资产定价和资产配置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设《微观市场结构》的必修课,了解微观市场结构变化以及交易制度设计对于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增设《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品》三个专题课,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体系的现实变化,并由此提升实践能力。

(二)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

为满足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对当前培养环节中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重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教案更新,使理论传授更符合现实变化。建议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进行重点介绍;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别及其角色差异、金融机构的混业分业模式、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模式进行重点讲解;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背后逻辑、基础方法论、现实变化趋势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

(三)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

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专家讲解等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机构路演、公司交流、投价分析等金融实践的日常情境,并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时间设置,适当安排对应实务界人士的对流,包括到对应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观摩等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现实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导师的筛选环节过多注重岗位和职位,而缺乏对其覆盖领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不尽合理;第二,外部导师更多只是挂名,而缺乏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参与。建议依据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岗位,对外部导师资源的配置进行系统研究,并由此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外部导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在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不仅关注岗位和职务,更多关注实际的参与程度。

五、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变化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现有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应用导向的实践需求,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显著区分;二是让教案更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三是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拓宽外部导师选聘的范围,而不限于面子工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外部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范文5

许凤娇(1989-),女,汉族,安徽池州人,金融硕士,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与物价水平的现状,阐明了有效预防CPI剧烈波动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以M2和CPI的1996年1月到2013年12月月度数据为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发现M1与CPI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减缓物价水平剧烈波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CPI;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货币供应量是影响CPI的诸多因素之一,而且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货币供给对物价的影响研究不仅是货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热点问题。伴随着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的逐步退出,中国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同时,负面作用也逐渐显现。自2010年入冬以来,物价指数增长势头迅猛,其中农产品价格表现尤为突出,在其带动下物价又进一步攀升。根据官方数据,2010年10月的CPI数据同比上涨高达4.4%,环比上涨0.7%。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以及生活的现实压力,当局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在抑制通胀,保障民生和保证增长之间实现平衡至关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也空前发展,但仍处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尝试阶段,本文就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中货币供应量对CPI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能从定量分析中得出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对CPI增长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对我国在现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和改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国内研究方面,王璐(2010)对CPI、GDP和M2的增长率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由于宏观经济的调整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货币政策则相对灵活,因此两者在对CPI的影响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她指出由于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易导致跟风等羊群行为,建议当局及时进行干预;此外由于存在通胀预期的自我实现问题,适时适度释放信号非常重要。王少平、朱满洲、胡朔商(2012)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物价水平变动,并对各个时期通货膨胀的特点进行阐述,结合当时的经济环境,深入的进行了原因剖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文章指出,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同样的货币政策,效果却相差甚远,应该把握好时机和力度,避免货币政策过紧或或送,给经济带来负面冲击。

二、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本文的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货币供应量M1与CPI两个时间序列数据,样本区间为1996年1月到2013年12月,所有数据均为月度数据。因为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对于时间序列计量分析有效性的基础。因此首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在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后采用ADF检验。LNCPI、LNM1序列在1%显著水平下均不平稳;但两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在1%的水平下均是平稳的,即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进一步探究两者的关系。

(二)协整检验

接下来建立我国货币供应量M1与CPI的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Johansen方法检验两者的协整关系。根据协整检验结果,将迹统计量和最大迹统计量,分别与5%临界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原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的条件下,两个统计量均拒绝,但在原假设为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条件下均接受,可以看出LNM1与LNCPI之间有一个协整关系存在,即说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与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标准协整方程分别为:LNCPI=0.364846*LNM1,由上式可得因为LNM1前系数为正,说明M1对CPI具有具有正向效应:货币供给量M1每增加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增加0.36%。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上一步的协整分析说明M1与CPI存在协整关系,即说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1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并不能说明两者具体的因果关系。为了更进一步探究CPI与M1的因果关系,本文将对两者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在对CPI是否为货币供应量M1的格兰杰原因分析中,P值0.0044小于0.01,表示在1%的拒绝原假设,表明货币供应量M1是CPI的格兰杰原因。而在对货币供应量是否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中,P值等于0.2231大于0.1,表明货币供应量M1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因此M1与CPI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M1的历史数据能够CPI起到预测作用而反之不能。

三、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结论,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联系密切,为了能有效防止物价水平出现大幅波动,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对货币量的管控是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我国具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及中国国情,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1.坚决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找到适度的平衡点。充分发挥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措施的灵活性,结合具体的经济形势进行预调微调,保证市场流动性的总体平稳。

2.加强流动性管制

加强流动性管制尤其是是对境外资本的管制,首先对于外来资本应该进行科学引导,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加大投机资本的打击力度,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对境外资本惊醒限制,防止热钱快进快出,扰乱价格体系,使人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3.进一步规范银行外融资平台

重视并严格监管银行体外循环资金,对于民间借贷等情况相关政策法规要及时跟进,对于违规吸储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净化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减缓由于成本推动而造成的价格上行压力,起到物价平稳作用。同时,要全面清查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对于那些不符合政策规定或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资金及时进行清查回收,这既能减少金融隐患,维护金融安全,同时也能为真正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来源,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范文6

【关键词】亚投行;国际金融;金融安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希望能够在国际和地区金融事务中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借此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在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发达国家对金融组织的垄断让发展中国家对自身的发展难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因此中国经过多方面的考量,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建立一个以新兴国家为决策主体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服务。在此背景下,中国在2013年10月2日向世界提出了筹措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议。

一、亚投行的概括和运作过程

亚投行全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银行总部设立在中国北京,银行业务范围包括亚州、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银行建立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出资额占50%,是亚投行的最大股东。亚投行由57个创始成员国共同建立,该57个成员国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以亚洲国家为主。亚投行的建立主要是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进行的,建立亚投行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推动亚洲经济的发展,带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目前亚投行主要关注的方向是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设施、民用居住设施、邮电通讯设施、商用建筑设施等等。亚投行的运作除了为成员国提供贷款之外,也可以根据申请国信用担保的情况来选择是否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进行运作。

二、国际金融安全

所谓金融,广义上来说包含了与货币、信用等一切相关的经济活动,金融行业的主要机构一般有银行、证券公司、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等。金融学是一个包含范围十分广泛的学科,其中财务学、会计学、银行学、投资学等学科都属于金融学的范畴。金融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就是金融安全,一个国家的金融是否安全对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广义上来说,国家金融安全意味着国家在面对内外经济风险和冲击时能够使国内的货币流通和信用业务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上,使国内的金融体系不被风险所击垮。所谓的金融安全,不仅仅代表现阶段的金融安全,也同样表示国家对未来的金融发展有较好的预期和积极的心态。因此金融安全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金融安全。金融安全的保护工作就是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但是金融风险是固然存在的因素,因此只有当金融风险在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界限后,才能定义为金融安全问题。金融安全问题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了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两个方面,一旦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金融危机,最终导致金融安全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币流通和信用业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国际金融组织的建立虽然有助于世界范围内的货币迅速流通,满足国家建设和投资需要,但是同样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国际金融安全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固的状态上,使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流通和信用业务能够正常运作。储备货币是指一个国家所持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通用货币资金。非储备货币的国家在进行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时,一方面过度依赖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另一方面又对国内的货币储备状态产生担忧情绪,加上国际范围内频繁变动的汇率,这就使他们对未来的金融环境产生了担忧,从而对未来金融安全问题持有怀疑态度。20世纪中后期,频繁爆发的债务危机给国际金融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不利于国际金融环境的健康发展,给世界范围内的国家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金融损失,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国家内部的金融安全,使国家从容应对金融风险,才有利于维持整个国际社会的金融环境稳定。

三、亚投行对国际金融安全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自1976年建立了牙买加货币体系,国际金融体系在此基础上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国际金融体系不推行固定的汇率,而是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使各国汇率在合理地范围内自由的涨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市场调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金融市场交易的自由性,但是同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过于自由的市场环境使国家之间的汇率变动更加频繁,由此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货币危机。而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倒闭,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无法再用美金直接兑换黄金储备,而西方国家进行货币流通时主要依靠大量发行的债权和纸币,这就大大降低了硬通货的比例,给国际金融带来了更大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共同积累作用下,2008年爆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害,由此敲响了国际金融安全问题的警钟。(二)亚投行的建立对国际金融安全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国家进行,每个国家的经济、货币流通和信用业务都在相互影响和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发展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而目前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着弊端,全球经济的复苏举步维艰。目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亚洲大陆同样面临着经济发展的瓶颈,除此之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落后水平,不利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的暴露对国际金融的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长期以往势必对国际金融安全造成更大的危害。而亚投行的建立打破了这种疲态发展的状态,亚投行以亚洲发展中国家为主导,使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环境发生了变化,有利于平衡全球的金融格局,从而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金融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打破西方垄断的局面,也降低了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给全球经济带来风险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维持国际金融环境的稳定。(三)亚投行完成了对国际金融体系的补充。建立亚投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完善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亚投行帮助这些国家更快、更好地筹措资金。从亚投行的运行方式来看,亚投行的57个创始国包括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整个机构的运行公开透明,没有区域歧视和国家歧视,也不存在一国或多国垄断权力的问题,这与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金融体系在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打击和压迫问题上截然不同。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打压,导致国际金融机构的话语权和威信力不断下降,在发生重大金融安全问题时难以采取有效地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在面对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时,亚投行的开放性举措也有利各国进行共同协商,积极寻找承担风险、解决危机的方法。(四)亚投行有助于维持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发展中面临的一项核心问题就是国家储备货币的问题。由于自身发展不够完善,在面对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时,这些国家和地区难以施行有效的应对措施,外来的金融风险和危机极易破坏其国家内部的金融结构。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推行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就使得大量的廉价资本进入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市场中,这样不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转型,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为世界货币储备提供了一项新的选择。通过人民币国际化,世界外汇储备市场的多样性更加丰富,打破了原先发达国家四大储备货币对货币市场的垄断,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选择,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金融安全,从而为消除金融霸权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在国际金融社会中获得话语权,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遗留问题使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仍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在这种背景下,亚投行的建立符合国际社会对于维持国际金融安全的要求。亚投行的建立有助于维护国际金融安全,它既不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形成对抗格局,也不破坏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而是与之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从而有效地控制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外汇市场的多样性发展,帮助提升发展中国家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冰.论亚投行的创立与对世界金融秩序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6

[2]漆彤.论亚投行对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