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学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学的起源范文1
一、会计学和金融学进行比较分析的前提
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思考即比较。借助比对的方式,研究分析事物特征,掌握异同之处。根据以往的研究,了解其环境背景与起源,同时借助移植的方式可以更快地推动学科进步、创新。把会计学同其他一些社会科学进行比较分析,能够弄清楚这门学科和另外一些学科存在的差异。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研究对象、研究形式、基础理论、方法体系等方面的比对,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异,把其他学科的优势移植到会计学之中,推动会计学的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跳出会计看会计”、“跳出会计研究会计”。所以说,把会计学同金融学进行分析和比较,正是要将两者进行比对研究,尤其是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基础理论等环节的对比分析,寻求会计学同金融学间的共性与不同之处,把金融学的优势植入到会计学当中,目的是为了推动会计学更快的发展。
二、会计学同金融学比较分析的必要性
之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提出:“比较解剖学、比较植物学、比较语言学等,恰恰是因为对比分析了被比较对象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诸多社会科学的实践表明了对比分析对于学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举个例子,规范会计学派和实证会计学派的出现,起源于经济学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同时这些研究手段来源于哲学中的方法论。把存在差异性的学科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二者的特点、联系及不同。然后,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寻求结合点,追溯起源,挖掘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进而为有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应该为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但与此同时,不少新会计问题的出现都是因此产生的,像产权会计学问题、委托会计原则、衍生会计工具、外币折算会计问题、通胀率问题等。会计学同金融学两个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所以说,把会计学同金融学进行对比分析,寻求二者的不同,把金融学的优势和长处植入到会计学当中,对于会计的创新与变革有着重大意义。
三、会计学和金融学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
(一)健全会计学的理论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会计学这门社会科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变革。同样作为和社会经济息息相关的社会科学,金融学对会计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把这两者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比和分析,寻求经济学的演变历程、理论机制,对于健全会计理论体制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拓宽会计学理论研究的视角要想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会计学的发展就不能只束缚于其本身的内容,这就好比“闭门造车”一样,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这时,就应当跳出会计的视角,把它和金融学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把会计学的优势植入相关学科理论中,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会计学理论研究的角度。
(三)推动会计学知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把会计学和金融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包括两者间理论基础、研究手段、研究对象等内容的对比,根本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具有创新性的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从而推动整个会计学的进步。
四、会计学与金融学的特点对比分析
会计学和金融学均是社会学科,因此两者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现阶段,会计学的演进朝着边缘化的方向转变,加上已取得的成绩数不胜数。因此,两者间更加深入的研究对比是推动会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会计学的学科特征所谓会计学,即能够准确体现会计客体本质、规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学科本身作为其研究对象,分社会功能、根本特性、认知方式及演变规律等角度分析并研究问题。会计令人们在不断认知的过程中关注着自身发展。除了社会学科的共同特征外,会计学还具有其本身的特点:首先,会计学具有体系化的特点。历经许久的发展过程,会计学已渐渐成为一个由多个分支构成的成熟体系。它并不是分析这些分支的细致情况,而是将一切分支串联成一个总体进行特点、功能、发展形势等方面的研究。
其次,会计学具有理论化的特征。在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中,会计学的整体概念占据了主置。因其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成熟的体系,可以将这个体系作为各分支发展的指导。再次,指导性也是会计学拥有的自身特点之一。会计学是一个分析会计工作规律与发展演进形势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指导来自于会计实践又不同于会计实践。对于各分支的理论可以用于引导具体会计工作,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整体又指引着各分支的发展道路。
(二)金融学的学科特征对于“金融学”这一定义,是比较复杂的,相关术语对于此学科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例如,韦伯斯特字典当中提出了“筹集、提供资本”的定义词条。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将市场的运作、资金的定价作为核心。金融学的方法论是借助相似的替代物来达成金融契约及工具定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均作出了自己的考虑:首先,在国内来讲,金融学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两方面内容。究其原因,一是上世纪后期的一些政策使得对外贸易加强,进而令大量的国际收支及贸易中心确立;二是受当前环境的影响,政府主导的金融业间接融资成为了金融实践的核心。
五、结束语
金融学的起源范文2
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因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在美国和欧洲,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应用。个人投资者在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机构投资者也正在以行为金融学的精髓来发展以行为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 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 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金融学的起源范文3
一、行为金融学在财务管理上的基本含义
(一)行为金融学vs标准金融学
凯恩斯在评论古典经济学时曾说:“如果正统经济学有错误的话,其病不会在上层建筑,而是咋其前提之下不够明白,不够普遍――上层建筑在逻辑上总是很少非议的。”标准金融学的理论基础由有效市场解说等三个不断弱化的假设组成:(1)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准确评估资产价值,市场是有效的;(2)即使有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随机产生,也不会形成系统的价格偏差;(3)即使投资者的非理不是随机的,他们也将遇到理性的套利者,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二)公司财务参与主体的行为阻碍
心理学家通过可控试验研究人类行为特征时发现,在决策过程中,人们的表现往往与传统投资假设相冲突,其中与公司财务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概念:
1、厌恶损失
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总是风险厌恶者,而是损失厌恶者,研究表明,财富损失给个体带来的负面效用是获得相同财富所带来正面效用的2.5倍。当遭受确定损失的同时还有赌博的可能时,即使赌博的预期价值更少,多数人仍然选择赌博。“人们似乎愿意砸糟糕的结果之后扔钱”。
2、口袋障碍引起的次优选择
实验:要求投资者同时做出两个决策:
第一个决策:在A、B中选择:A、确定获得2400元;B、25%的机会获得10000元,75%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第二个决策:在C、D中选择:C、确定损失7500元;D、75%的机会损失10000元,25%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结果大多数人选择了A、D组合。然综合考虑两个决策,人们选择A、D组合会有25%的机会获得2400元,75%的机会损失7600元;但如果选择B、C组合则有25%的机会获得2500元,75%的机会损失7500元。因此,选择A、D组合与B、C组合相比,白白损失掉100元。
这两个决策就好像两个同时存在的“口袋”,人为区分的口袋阻碍了决策的视线,结果人们最后的选择往往是次优的。人们在投资中也常常有两个心理账户,对每一个账户分开进行决策,账户间不透明,这种现象也被行为主义者称为框架依赖。
3、过度自信
投资者当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过分自信。
4、有偏确认
有偏确认是指人们总会有意寻求和强调支持他们论点的证据,而很少提及反方证据。
实验:在参与者面前摆四张卡片,卡片上印着A、B、1、2,已经知道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现在需要在这些卡片中检验如下假设: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那么另一面一定是偶数。观察参与者会翻开哪张卡片做检验?结果,大多数人翻开了A,一些人翻开了2,但是正确答案却是翻开A和1。为什么?因为检验假设的有效方法是翻开最可能假设的卡片。那么依次考虑每张卡片假设的可能性:翻开A,卡片的背面可能是奇数或者偶数,如果是偶数,结果支持假设,但如果是奇数,假设被;翻开B,卡片不会获得任何信息,因为假设中并未提及辅音卡片;翻开1,如果背面是元音,可以得出假设不成立,如果是辅音,不能判断;翻开2,如果背面是元音,与假设相一致,是辅音,与假设不相关,2只能提供肯定信号,因此这张卡片无法假设。所以,只有A和1两张卡片有指示作用。人们之所以选择翻开A和2,因为他们在有意寻求支持他们假设的证据。
二、行为金融学与传统财务管理障碍
对上市公司而言,利用股票的非价值定价而过度实施股权性融资方案,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可以无偿增加企业财富,但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在公司价值最大化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行为学阻碍,一个存在于公司内部,一个存在于公司外部。前者源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经理人和雇员所犯的错误,后者则源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分析师和投资者所犯的错误。
(一)公司价值创造的内部行为障碍
1、内在行为障碍与激励机制
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会导致成本上升,这是毋庸置疑的。股东只有对管理者进行必要的激励和监督,才能确保其作出最优决策。而行为金融学发现,行为心理与现代成本都与公司价值负相关,仅仅依靠激励机制只能降低成本,对消除行为成本作用不大,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偏确认等行为特征会阻碍激励机制发挥效用。
2、内在行为障碍与沉没成本
一般教科书在谈到资本预算是都会警告读者必须忽略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就好像已经倒掉了的牛奶,是不可逆转的现金流。但是在实际中决策者们总是不能忘记沉没成本。如果真的能够忽略沉没成本,管理者的下一个选择一般都会表现为风险厌恶;在考虑了沉没成本后,管理者就会因为厌恶损失而选择赌博决策。在此,口袋障碍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公司价值创造的外部行为障碍
抛开公司的内部行为障碍,假设管理者是理性的,投资者的非理因素会造成公司价值创造的外部障碍。
1、外部行为障碍和资本结构
公司财务的传统方法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就是承认市场的有效性,但是,管理者好像经常表现为市场有记忆,因为在公司股票上涨时,他们喜欢发行股票,当股票价格下跌时,他们更愿意回购股票。行为金融学认为这是管理者对市场错误定价的反应,管理者在通过选择市场时机来反映市场的错误定价。
因此,行为金融学认为,针对投资者错误定价,管理者会据此不断选择融资时机,这种调整的累计形成了企业当前的资本结构。
2、外部行为障碍和资本预算
除了发行股票的时机选择问题,财务经理还关心怎样才能确定正确的最低预期资本回收率。
金融学的起源范文4
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因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在美国和欧洲,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应用。个人投资者在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机构投资者也正在以行为金融学的精髓来发展以行为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曾琪: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及其实际应用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二,动量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间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证券价格下跌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股票投资比例可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Kaheman,D.andA.Tversky(1979).“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MakingUnderrisk”,Econometrica
[2]Baberis.N.A.shleiferandR.Vishny(1997).“AModelofInvestorSentiment”,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
金融学的起源范文5
关键词:教学目标 案例讨论 应用创新
《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其中有大量的理论、公式、数理模型,若只按照教材讲授理论,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加强金融业务的理解和掌握,有必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1 案例教学法及其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在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由教师组织策划、指导,将与相关理论相联系,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是1870年由当时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后应用到工商管理学院,随着应用效果的显著,逐步在西方国家得以广泛采纳。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除了教给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性、形象性、互动性的特点,其首要问题在于案例的选择,所选的案例尽量是学生身边的,是学生熟悉或了解的。其次,案例教学法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在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参与,在教学中可以采取陈述、讨论、辩论、模拟等多种方式进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地投入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对课本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金融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紧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备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条件。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应用,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金融学》教学使用案例教学的较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政策与业务背后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好的学会经济分析工具,因此,我们认为,在《金融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 案例教学法应用案例的类型
通常根据教学环节,可将所应用的案例分为三种:
2.1 《金融学》基础理论案例。一般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主要适用于基本知识点和基本原理及方法,此类案例的应用重在培养学生学习《金融学》原理的积极性和兴趣。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中所学的基本知识。
2.2综合讨论案例。在几章的内容系统讲授以后,选取的案例涉及讲授章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此类案例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目的在于评价和培养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课外思考案例。由教师给出题目或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构建案例,此类案例以学生自我研究为主,重在应用,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为作用。此类案例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能所用。
3 当前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本质在于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型教育观念,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金融学》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人才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比例太低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的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授性的、灌输教学为主。在各类职业教育中,讲授型的教学方法依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式,案例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比例偏低。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目前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和西方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由、民主,注重个性,鼓励竞争密切相关。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秩序、服从权威的基础上,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目标,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更容易接受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述型的教学方法为主的知识传授方式。
3.2 对案例教学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到位,师生角色异位 案例教学法的本质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实际的《金融学》案例教学中,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进行,以传统的引导教学为主。还有一些教师把案例当作例子,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用事件举例佐证某一个原理或用某一理论,点评事件,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被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案例提问。
事实上,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需要策划和设计案例。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案例将学生带入案例事件的“现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以学生为“主角”,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充分交流与良性互动,以实现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主导和控制着从案例背景资料介绍到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结论等案例讨论的各个环节,而缺乏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无法真正实现。
3.3 所选取案例的实践性不强 现有的《金融学》理论主要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货币金融部分,这些《金融学》理论及其结论主要是在总结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货币、银行及金融市场运行的实际而产生的。教材中的例子、教师所选取的案例主要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案例,能结合我国目前的金融业务实际状况作出理论上和应用上的创新案例很少,离学生较远,学生难以理解,因而课堂案例讨论时学生之间的讨论、辩论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出现无人发言的现象。
金融学的起源范文6
一、标准金融理论的构成
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著名金融学家米勒将有效市场理论、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理论列为标准金融理论的五大基本学说。
1.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最早是由罗伯特提出来的。罗伯特认为有效市场是指价格能够同步地、完全地反映全部有关的和有用的信息的市场结构。市场是有效还是无效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只是程度问题。1970年,为了便于进行分析和理论上的验证,法玛将有效市场分为程度不等的三类,即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2.组合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又称为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券组合理论或投资分散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化解投资风险的可能性。该理论认为,分散投资对象可以减少个别风险,由此个别公司的信息就显得不太重要。个别风险属于市场风险,而市场风险一般有两种: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前者是指围绕着个别公司的风险,是对单个公司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后者指整个经济所生的风险无法由分散投资来减轻。虽然分散投资可以降低个别风险,但是,首先,有些风险是与其他或所有证券的风险具有相关性,在风险以相似方式影响市场上的所有证券时,所有证券都会做出类似的反应,因此分散投资并不能规避整个系统的风险。其次,即使分散投资也未必是投资在数家不同公司的股票上,而是可能分散在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多方面。再次,未必每位投资者都会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因此,在实践中风险分散并非总是完全有效。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于1952年创立的,他在原创性论文《组合的选择》中发展了资产组合理论,奠定了现代证券理论的基石。马科维茨把组合选择归结为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即投资者可用方差和组合收益来度量预期组合收益和组合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选择,从而实现风险一定时的收益最大或是收益一定时的风险最小。
3.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一般所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由威廉•夏普提出的。CAPM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刻画所有投资者的集体行为,揭示了在均衡情况下证券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经济本质,即风险报酬是影响证券收益的各相关因素的风险贴水的线性组合。而各相关因素的风险贴水是证券市场对风险的报酬,它们只与各个影响因素有关,与单个证券无关。
4.期权定价理论经济学家布莱克和斯科尔斯于1973年开创性地运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推导出了期权定价模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不用考虑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也可以得到定量的结果。因为在所有的参数中,只有一个是需要用历史的时间序列来估计的,即股票价格的方差,其他的参数如无风险利率等都可以从观测值输入Black-Scholes模型。对于时间比较短、没有太大波动的期权交易,期权定价公式的误差可以达到1%,而一般估计的误差达20%-80%是很常见的。期权定价理论为西方国家金融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指导,是标准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5.理论所谓关系是指一份契约,其中一个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雇佣另外一个人(即人)并授予后者作出某些决策的权利,使他们依照委托人的利益去完成一些服务。按照詹森和梅琳的研究,问题来源于各自利益个体协作活动中所产生的利益的冲突。债权人与所有者即普通股股东之间也存在着冲突问题。因为股东能够通过管理者举债进行融资,并用契约的方式将债权人的权利固定下来。但在资金的具体营运过程中,却将负债资金用于风险较大或极大的投资项目上,从而以减少债权人利益的方式来增加自身的财富。理论为研究企业资本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标准金融理论五大基本学说构筑了标准金融理论赖以发展的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对标准金融理论产生基础性影响的学说还有默迪利亚尼与米勒所提出的MM资本结构理论,以及乔•迪安所倡导的折现现金流量模型。但是随着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标准金融理论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二标准金融理论的缺陷
标准金融理论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第二,通过实际决策模型讨论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方面标准金融理论所取得的成就是无可置疑地,而且,如果人们的实际决策过程就是最优决策过程,则标准金融理论也同时提供了一个关于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的很好的描述性模型。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按照理性预期理论所描述的方式行事,他们也许不知道如何解读所有己知的信息,也没有证据支持人们作为总体比作为个人更理性的观点。因此,“经济理性”的决策模型基本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方面,在理论上,两大理论支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存在着“联合假设”问题,即两个假设互相依赖,使得它们实际上不可检验;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出现了大量标准金融理论尤其是有效市场假说(EMH)所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如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与股价泡沫,股价对市场信息的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超额非市场收益率的存在,β风险与股票回报仅仅弱相关,股票回报似乎是过分易变并且易于产生泡沫,投资者被显示没有对新信息“合理地”反应等等。这使人们对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假设产生怀疑。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使标准金融理论寻找有效的替论,随着心理学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研究引入金融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噪声的概念被引入到金融市场分析上来,随即产生了行为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