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

高等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信息素养;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18

〔中图分类号〕G254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2-0093-05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odel changes along with the new way of“internet+”thinking coming.The“163-type”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 was built based on“internet+”and the strategies for realiz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were put forword from 3 aspects:top-level design,policy support& user maintenance,which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

〔Key words〕internet+;internet thinking;information literacy;education reform

1问题的提出

信息素养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1]。国内外的信息素养教育均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内容的浅显,学生缺乏主动性[2-3],读者培训内容和形式跟不上读者信息需求和社会的发展[4],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境[5]。2014年8月,国际图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年会的信息素养卫星会议指出: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正在经历一场变革,Web20、移动科技、新媒体等数字信息对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6]。原有的国际性的信息素养的标准hold不住新时代的发展,也随之做了改变: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ACRL)l布的权威一时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如今已被新版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取代,成为国际范围内新Web20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7]。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全民皆网”、“无网不力”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素养必须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当今在校大学生多数是伴随着电脑、网络、pad、手机等数字媒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数字原住民”,是互联网的骨灰级粉丝,互联网应他们需要而存在,他们因互联网存在而精彩,信息素养教育更应改变传统视角,结合“互联网+”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

2“互联网+”与信息素养教育

21互联网思维概念与特征

互联网思维最早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它作为一种更新的思维理念和思考方式,将颠覆人类社会的传统观念,它代表着传统思维范式的转变,它的走强引来了热议,无数精彩分析总结接踵而至。金元浦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真正的“跨界融合”思维[8];谭天认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彰显为充分利用互联网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一种思想[9];刘帅认为它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特征,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并由此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其特征包括便捷、免费、去中心、去层级、社群化,用户体验至上等等[10];陈雪频认为它的本质是发散的非线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式、主动革新、以变化求发展是永恒的主题[11];陈远等指出它是范在互联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可用于重新审视一切活动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思维,更是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应具有的基本互联网素养,它的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已被成功运用在了智慧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研究中[12];黄妍认为它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体现了互联网的技术特征(网状结构,无节点)和平台化、平等化、开放化、社区化等思维特征[13];赵大伟则总结如下:它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9大思维[14]。综上,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一系列特点而发散出的多元思维,让泛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互联网用户“满意”,无论是打造一种产品或者一种服务,它的本质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民主化思维,一切从用户中来,一切到用户中去,让用户时时处处感到满意。

22“互联网+”影响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

“互联网+”是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与融合,通过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来完成原有产业的转型和升级[15]。“互联网+”以“互联网”技术为出发点,“+”不同产业或是融合不同元素实现原有产业形态的互联网化。平等开放、高效互动、方便快捷、用户体验、免费是其主要特征。

“互利网+”使教育环境走进信息化时代,正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范式:合作化、个性化、移动化、数字化等学习方式成为教学常态[16];它给信息素养教育领域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黄如花等以其在爱课程网开设的“信息检索mooc”为案例,进一步论证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应呈现“宽泛化、定制化、碎片化”的特征,教学方式也应在“合作化、混合式、游戏化、趣味化”方面有所创新[17];潘燕桃等指出,传统的信息素养教学形式及内容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并通过对国内外信息素养慕课的调查研究,提出信息素养慕课是信息素养教育大趋势[18];张洁等应教学个性化和以读者为中心的时代要求,实现了翻转课堂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创新性应用[19];叶小娇等为适应个性化、碎片化学习需要,提出构建微课平台来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思路[20];田稷等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尝试构建了多层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21]。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教育已经走进“互联网+”的新时代,要想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具备信息素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因此本文提出,所谓信息素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是指,在泛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特点,基于“用户至上”的宗旨,本着“让用户满意”的原则,以提高信息素养为目标,构建一系列符合用户信息行为偏好的教育方式,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普及化、高效化,信息素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理应包括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流量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痛点思维等。

3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尽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出现了如上述提及的成功尝试,但是她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具备宽泛化、碎片化、定制化、合作化、动态化、趣味化等特点,急需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理念、内容、策略、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和有机整合。因此,本文根据“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本着《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22]中提高用户“元素养”的教育精神,坚持“创新、可行、高效、开放”的原则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163”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其构成如图1所示。“1”指一个指导思想;“6”指6个维度;“3”指3个技术支撑。本体系的构建思想来源于“互联网+”思维,1个指导思想坚持了“互联网+”思维中的主流思想――“用户至上”,加之《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高用户元素养的教育宗旨作为本体系的主导理念,继而运用大数据思维和痛点思维实现教育需求定位,运用简约思维和流量思维实现教学手段的互联网化,运用基于迭代思维和极致思维的教学策略,站在战略高度从6个维度实现与教学流程的深度融合来完成教育内容的制定及教育行为的落实,最后依托“互联网+”的3大主流技术思维即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作为支撑,分别通过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跨界融合创新、开放共享等路径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实施和推广。

311个指导思想

基于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坚持“一切从用户中来,一切到用户中去”的指导思想。信息素养教育旨在提高和完善受众适应和驾驭信息社会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助力于贡献人类社会。《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主旨即以提高学生即用户的“元素养”为目标,完善用户在学习、个人成长、团队合作中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动态化、灵活化的信息社会的思想与本体系的“以用户为中心”着力为用户量身打造一套致力于提高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批判式反省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326个维度

基于“大数据思维、痛点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6大思维,创设与受众紧密结合的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和模式,打造尖叫产品,实现“为你制造”。

321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教学需求分析

大数据思维主张探索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数据群之间的关联关系[23]。图书馆拥有日常读者访问、借阅、咨询记录等大数据信息,通过采集读者访问痕迹、借阅历史、咨询记录等信息行为数据,挖掘信息需求,分析用户偏好,跟踪服务需要,为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依据。如卧龙岗大学图书馆[23]的“图书馆立方”项目基于大数据思维,将学生的图书馆使用记录与绩效管理中心数据库相关联,评估图书馆在教学活动的影响,同时收集反馈信息为学校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322运用痛点思维建立一套发现需求、喜好和困难的反应机制

痛点思维主张挖掘用户痛点和困难,针对“痛点”对症下药,帮助解决痛苦和困难。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渠道了解受众在获取、辨别、利用信息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提出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教W方案,推送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帮助读者摆脱痛苦和困难。当今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信息素养教学课程[24]中,由学生先自主观看视频、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再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针对具体问题和难点给予“传道、授业、解惑”,此为“痛点思维”的具体应用。

323基于简约思维简化教学程序

简约思维强调比别人更专注,主张“简约即美”,实现“少即多”效果。用简约思维的专注理念,着力建设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简化教学程序,压缩多余劳动量,提高教学效率,将优质资源分享于平台,开辟一站式便捷资源获取窗口,避开登陆多层网页的麻烦,以“最少”的步骤获得“最多”的信息,将简单呈现给用户。

324基于流量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公益化

“流量思维”来源于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以“免费”产品为诱饵吸引海量用户。必须承认“免费”是让互联网深得民心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用户的流量思维不容忽视。借力“互联网+”对教育资源的公开化、平等化、共享化,扩大信息素养教育的免费程度,减少受众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障碍,吸引受众在“免费”环境下畅享信息素养教育学习资源,收获受众感情,增加粉丝量,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公益化。无论是国内武汉大学黄如花开设的信息素养MOOC课程,还是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建立的“可汗学院”均以“流量思维”之“免费模式”成功收买受众,实现了优质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公益性的最大化。

325基于迭代思维的循环递进的教学策略

迭代思维主张业务流程的小处着眼,更迭创新。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细化每一阶段的学习特点和诉求,以专题培训、网络课堂等多元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满足用户诉求的教育服务产品,完成阶段性的循环递进。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研究生信息素养培训工程”系列活动[25],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内容的信息素养教学,实现了信息素养水平从基本能力到专业能力的更迭递进,便是迭代思维的成功实践。

326基于极致思维打造尖叫产品

极致思维注重用户感受和极致体验。在基于大数据思维、痛点思维了解受众诉求的基础上,精心制作“深得民心,取阅民心,正中民心”的教育服务产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受众广泛参与的情景式、探究式,发现式等多元化教学形式,形成受众自主探究式学习,得到极致感受和体验,增加受众与参与式教学的感情和粘性,激发自主提高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兴趣。如武汉大学黄如花在爱课程网开设的信息素养MOOC[26],面向教师、学生、家长、大众等不同对象定制不同课程内容,设立在线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作业答疑等学生参与环节、并根据学生参与度实行“量化打赏”,不仅教学内容精细到极致,学生的参与度和感受也备受重视,此为极致思维的典型运用。

333个技术支撑

基于平台化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构建信息素养教育生态圈,保障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稳健有序地开展。

331利用平台化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整合

平台化思维主张在开放、平等、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任务由图书馆来完成,这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是分不开的,在现有的图书馆网站上开发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实现“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重组,从线下课堂教学内容的迁移,到线上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预订、反馈等都实现平台化服务,借助平台构建存放信息素养课程授课内容、电子资源利用的网络课件,新生入馆教育指南,名校优质信息素养MOOCs、数据库在线培训等学习内容的教育资源库;同时建立相应的平台反馈机制,以论坛、留言板、QQ、微信等形式与读者互动交流完成意见收集和评价,根据反馈数据,针对性地设计、更新、完善培训内容,优化网络课堂,实现资源整合能力最大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上教育资源或网络课堂等新内容的更新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页公告、微信平台等形式推送给读者,实现平台化服务能力最大化。平台化思维的成功运用案例当属全球开放教育资源最具影响力的产品之一――可汗学院学习平台[27],它集提供学习资源如视频、配套练习、技能测试、学习进展报告,实现互动交流,提供教师辅导、管理学生学习行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和教育服务能力的最大化。

332运用跨界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合作化

跨界思维主张走出固有边界,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跨边界实现合作。信息素养教育使命历来都由图书馆来完成,开放式的互联网环境,图书馆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局限性,受众的多样化需求,迫切要求信息素养教育活动要走出图书馆,打破院系、校际间的壁垒,实现学科、专业、院系、校际、国际之间的跨界合作,实现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跨界创新。比如与院系专业教师合作,设计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精品课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IC2创新学科服务模式的教学实践[28],与院系专业教师合作,参与教学目标制定、课程规划、作业设计等全面融入式教学;与馆际合作开发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平台,如挪威俾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BU)联合挪威经济和商业管理学校(NHH)开发的Search & Write在线信息素养平台;与书商、数据库商合作,开展数据库使用讲座,拓展服务能力;争取国际交流合作,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适当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在线培训与测评,比如可参与美国的“爱荷华课程在线”、“陶森高效信息利用课程”等等。

333运用社会化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开放化

通过社会化平台及自媒体等形式聚集各种社会力量拓展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平台,扩大宣传阵地,提高受众的信赖和认可度,整合社会资源,强化“朋辈教育”效应,提高信息素养教育能力。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是年轻受众主要活跃领域,移有畔⑺匮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日渐势涨。信息素养教育运动嵌入到自媒体平台扩展深入到每一个用户,通过一对一的良性互动实现对教育需求的精准定位,并借力自媒体的交互性和媒介性扩大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知晓率,同时聚集用户群体的智慧和资源使得受众广泛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形成“朋辈教育”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开放性、互动性,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等均实现了将新生入馆教育嵌入到微信平台上,借以推送和培训计划、流程、入馆教育内容提要等相关信息,结果表明,运用微信平台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比传统方式具有显著优势[29]。

4“互联网+”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均始于计划,经过组织、指挥、协调,再到控制。信息素养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同样遵从此原理:①计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让管理活动有一个胜券在握的开始和后续发展空间,遵从本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构建理念,高瞻远瞩地做好顶层设计。②组织――做好本体系各层级、各环节的衔接,做好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策略等环节的人员配备、结构设计,使教育活动的开展秩序化、规范化。③指挥和协调――做好平台建设、协调好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的多方合作比如跨界合作、社会化扩张、资源共享中的版权分配等关系,以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推广。④控制――重视体系中的反馈反应机制,以利于发现不足或获取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本体系。鉴于此,应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41立足最新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立足国家“互联网+”发展建议和战略,广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对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的渗透,紧扣《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高用户元素养、提高用户在成长和多方合作领域中的综合能力”精神,布局信息素养教育工作:①通过对外招聘、对内培训、合作等方式组建有力的互联网技术团队、大数据专业团队、云服务团队,分别负责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开发、信息行为大数据采集分析,教育评价反馈跟踪,确保 “互联网+”元素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持续渗透。②以多种形式调研了解受众信息素养现状水平,结合《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标准,做出准确评估找到“短板”,设计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方案。③组织构建基于“互联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策略有机整合在一起,协调好各环节工作的进行,使教育活动的开展秩序化、规范化。

42提高社会认同度,营造有利环境

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是一场教育模式的深度变革,加之系统化、工程化,实施过程复杂缓慢,需要多方支持。①加大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争取获得政府的制度、政策、资金支持。②通过培训或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教育者的版权、著作权保护意识,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确保健康的资源利用环境。③针对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相关立法部门急需建立完善的版权服务体系,制定适合“互联网+”环境的版权制度,降低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与版权冲突概率,为信息素养“互联网+”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知识产权政策环境。

43坚持“用户为王”,扩张粉丝团队

在“得粉丝者得天下”的时代,任何一场“互联网+”行动的成败都取决于“拥有多少用户”,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参与、用户感受、用户评价等大数据信息决定了“互联网+”行动的输赢,要想成功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必须坚持“用户为王”丰获“粉丝量”:①“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为用户量身制作信息素养教育方案,强化用户对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的依赖性。②重视每一个用户对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的评价和感受,让用户对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内容有极致体验,了解用户期望,打造尖叫产品,收割受众感情。③以年轻受众为切入点,将信息素养教育产品输送至自媒体平台,借力年轻的“生力军”队伍和“朋辈教育”效应,以点带面,蔓延扩张到每一个受众的同学圈、朋友圈等人脉圈,扩大信息素养教育对象范围,壮大粉丝队伍。④打造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产品,利用受众青睐的网络媒体平台开展教育活动,稳固粉丝忠诚度。

5结语

“互联网+”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方向,这种思路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元素嵌入到信息素养教育中,而是坚持以“用户为王”,“一切从用户中来,一切到用户中去”的“互联网+”理念来重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打造成一种服务产品,促进互联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而“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成功实现也是对“互联网+”的实践体验和论证,两者相得益彰。本文综合上述理念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163”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提出了建设信息素养教育“互联网+”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互联网+”下信息素养教育行动的一系列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必兰,吴诗贤,吴华安,等.城市新市民信息素养问题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02-106.

[2]彭芸.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7):63-64.

[3]翟莹听,刘晓峰.基于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17):144-145.

[4]麦淑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高读者培训工作质量的新思路[J].图书馆学研究,2008,(9):99-101.

[5]周建芳,刘桂芳,沙玉萍.“互联网+”视角下基于微视频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19-25.

[6]IFLA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a Changing Landscape[EB/OL].http:///,2014-10-21.

[7]刘彩娥,冯素洁.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解读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5,(9):16-18.

[8]金元浦.互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J].福建论坛,2014,(10):42-48.

[9]谭天.互联网思维深受推崇背后[J].人民论坛,2014,(6):54.

[10]刘帅.什么是互联网思维?[J].红旗文稿,2014,(17):38.

[11]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18):70-71.

[12]陈远,蔡金奎,许亮.互联网思维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5,(11):38-42.

[13]黄妍.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J]:中国财政,2014,(24):44.

[14]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5]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16]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13):72-75.

[17]黄如花,李白杨.MOOC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15,(4):14-25.

[18]潘燕桃,廖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4):21-27.

[19]张洁,王英,杨新涯.翻转课堂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1):68-72.

[20]叶小娇,李检舟,郑辅伦.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平台的构建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4):70-74.

[21]田稷,李懿,钱佳平,等.探析多层次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5,(10):55-59.

[22]韩丽风,王茜,李津,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6):118-126.

[23]和婷.大数据思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1):64-68.

[24]隆茜.“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97-102,96.

[25]宫平,杨溢.基于需求的阶段式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7):5-9.

[26]信息检索[EB/OL].http:∥/course/whu-29001#/info,2016-07-18.

[27]方圆媛.翻转课堂在线支持环境研究――以可汗学院在线平台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