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后服务体育计划

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文1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综合施策减轻家长上下学接送难、节假日监管难和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课业负担过重、家长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好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办好办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愿选择。课后服务应充分遵从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必须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参加服务的教师按个人自愿与单位竞聘的方式选定。

2.坚持公益惠民。课后服务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根据课后服务性质,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

3.坚持科学合理。课后服务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4.坚持统筹协调原则。课后服务要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要与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相结合;要统筹校内外道德、体育、艺术、科技场馆、红色教育等各类资源,兼顾学生特长发展,协调开展服务工作。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各学校要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安全保障责任,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三、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为在读公办中小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学习辅导帮助。

四、服务内容

(一)弹性上学服务。各学校应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开齐开足课程的前提下,实行弹性上学,参照《关于调整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午上课时间的通知》(萍教基字〔2017〕37号)要求,适当推迟上学,尽量早开校门,让家长能够从容送孩子上学。实行弹性上学后,各学校要统筹安排好早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实际,组织早到的学生开展晨练、晨读等活动,使学生“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监管”。

(二)在校午餐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应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午餐可由学校食堂统一供应或选择有合法资质的集体配餐企业进行配送。学校没有餐厅供学生集体用餐的,要利用教室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就餐环境,并指导学生做好午餐的自我管理。

(三)在校午休服务。各学校应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休服务。学生午休时间为午餐后至下午上课前,一般安排在本班教室,或经过改造具备午休条件的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室、体育馆等场所。学生午休场所应具备安全使用条件,条件较好的午休场所应优先提供给低年级学生。

(四)课后托管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为有需求的学生家长提供课后托管服务。课后托管服务时间为下午放学后至18时(冬季至17:30)前。课后托管服务内容是:辅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尽量让学生不带作业回家(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3级家庭作业分别不超过30、40、50、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合理安排学生自主海量阅读、体育、艺术、科普及兴趣小组等活动;学校要以团队组织活动为主体,在学校总体服务框架内,制定学校、班级团队活动计划,开展团队社会实践、公益志愿服务、拓展训练、研学旅行活动,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剧等。

(五)课后兴趣活动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利用课后、双休日、寒暑假等假日,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各类兴趣活动。课后兴趣活动服务主要是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拓展训练等。

五、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课后服务自愿公开机制。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公开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并明确双方职责和课后服务有关事项后组织实施。要定期听取家长意见,每学期公开一次课后服务成本、收支、活动等有关情况。

2.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课后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确保课后服务正常开展。对家庭确实经济困难学生应予以适当减免。课前课后托管服务和课后兴趣活动服务作为服务性收费,其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月160元。收费办法实行学期初预收,期末按实际参加服务情况进行结算,多退少补。课后服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收费全额缴入财政专户,由县教育、财政共同监督管理,专项用于课后服务成本开支。学校建立台账,做好课后服务收费日常管理。

3.建立健全教职工合理报酬机制。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正常履行职责和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前提下,参与竞聘课后服务工作。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按照参与课后服务的内容、时间、绩效等因素给予补助,绩效考核办法由各学校制定。基本补助标准为每课时30—60元,特色服务项目每课时增加20—30元。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绩效考核或服务成果展示评比活动,发放等次和标准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报教育局财务股审定备案。

4.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助学机制。确因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但学生有需求的课后服务项目,可以临时聘请退休教师、体育教练、文艺科技工作者、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校外专业人员或机构承担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竞聘工作,临时聘请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并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学校依法规范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按合同或协议支付劳动报酬和保障相关待遇。对于对外购买服务类型的特色项目,支付标准由学校通过公开竞标方式确定,具体管理办法由学校自行制定。

5.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通过学校自查、交叉检查、随机抽查、实地督查等多种方式对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进行督查。坚决禁止学校把课后服务变成“补课班”;坚决禁止、严格查处学校借课后服务之名违规补课、违规征订教辅、违规超量布置作业等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坚决禁止学校借课后服务名义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办班,随意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坚决禁止、严格查处借课后服务之名违规收费,超标收费行为。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有序推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县教育局牵头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协调,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强管理,大力支持,共同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各中小学在2020年秋季开始要因地制宜,全面推进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文2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系统;体育教学;磨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46-02

PDCA循环管理系统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体育教学中磨课的过程简而言之就相当于教师对课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将PDCA循环管理系统合理的运用到体育教师的磨课中能提高精品课的质量,让青年体育教师通过PDCA循环系统在磨课过程中成长的更快。

一、理论:PDCA循环管理系统的概述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即分析现状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计划。

D(Do)――实施。即按制定的计划认真执行、观察和思考。

C(Check)――检查。即总结执行结果,检查措施执行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

A(Action)――处理。即把措施计划执行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把本工作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出现的新问题,提交到下一个工作循环去解决。

任何一个有目的有过程的活动都可按照这四个阶段进行。PDCA循环法具有对质量全面管理、全部过程管理,由全员参加和全社会推动等特点。在企业生产经营全面质量管理中,涉及市场调查、产品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服务等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同时也适用于精品课的磨课过程中,进而有助于提高课堂的磨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实践:PDCA循环管理系统在磨课中的应用

1.磨课中的“P(计划)”阶段

PDCA中的计划阶段,重点体现以企业获取利益为目标,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来确定产品开发的想想,他强调工作计划和人员安排,每个参与项目的人员都要列出自己的工作计划,每个事项都要有相应的负责人,并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体育教学的磨课实践中,“P”阶段主要包括分析现状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计划:现状分析主要包括对教师自身、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分析。对于教师的自身问题分析主要通过分析教师的专业技能,找出教师准备精品课存在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的分析主要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确定精品课的课次,分析通过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此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的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体质、体能现状等。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由任课教师初步制订精品课的课时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计划(P)的制订需要通过任课教师自身的计划、体育教研组的组内研讨、名师专家的指导帮助三个环节完成,而在这三个环节过程中需要一次又一次的PDCA循环管理。例如,教师备好课后进行课堂实施(D),再组织组内教师听课检查(C)一下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后通过课内的教研为课上的问题提出处理(A)意见,最后形成一定的较为合理的课时计划和单元计划(P)。通过上述的管理流程还可以邀请专家和名师对上面的课时计划和单元计划再进行一轮或者多轮的PDCA循环管理,从而制订出优质的精品课计划(P)。

2.磨课中的“D(实施)”阶段

PDCA循环中的执行阶段,重点强调计划的实施、措施的执行和组织的高效。这一阶段除了一般的实施以外,还应该对过程进行观察、统计和测量,以确保各项进度的实效性,管理者要对下属的工作进程进行观察,了解各个工作人员的完成状态,了解各个环节的实际执行情况,然后具体情况来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 在体育教学的磨课实践的“D”阶段,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制订好的课时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执行,充分准备好上课所需场地器材、做好组织队形的调动和变化、讲解语言的组织,同时邀请组内教师或名师团队专家听课,听课教师专家和任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每个教学环节的实际执行情况。课时计划实施(D)教学效果的好坏严重影响PDCA管理的整个循环系统。任课教师的执行力和应变能力将在此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磨课的这个阶段也能很好的锻炼一位教师的计划执行力和课堂实践应变能力。

3.磨课中的“C(检查)”阶段

PDCA循环中的检查阶段,实质上是一个检查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其中包含日常工作质量的检查、目标达成验证和管理绩效评估等,最终确认计划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体育精品课的磨课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设计实践后的检查阶段,即PDCA环节中的“C”阶段,检查(C)课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体育课堂教学规律、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D(执行)”阶段后的反思、组内研讨以及专家的指导。而磨课中的反思应包括教师的教姿教态、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解决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每个练习手段的设计、场地器材的充分利用等。任课教师在磨课执行后应及时进行组内研讨及专家名师点评活动,及时将课堂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检查讨论。在实际的磨课检查(C)过程中应进行逐层的检查,首先是任课教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查(1C),其次是组内教师的听课检查(2C),通过评课肯定成功的地方,对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建议,最后再通过专家组或者名师团队的一轮或者多轮检查(3C),最终将完整的优质课堂呈现出来。

4.磨课中的“A(处理)”阶段

PDCA中的处理阶段重点体现在两层内涵:一是对好的经验加以模式化、标准化,对错误、失策的行为加以否定;二是总结问题,以发现在本轮PDCA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新出现的问题,留待下一个PDCA循环去进行修正和优化。在此同理,优质的精品课也需要体育教师的“处理(A)阶段”,磨课的“检查(C)”阶段只是一种教研形式,对“处理(D)”阶段的处理才能达到提高的目的。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人力资源,如自身的智慧、组内教师智慧以及专家名师智慧,物质资源如对学校的场地和器材的利用和改造达到学生学习的目标。磨课中的处理阶段是体现教师智慧的最直接表现,也是教师在磨课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的宝贵财富。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检查,在检查中不断的进行处理再实践,才能真正提高精品课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甚至学科研究水平。

三、思考:磨课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系统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及整个教研组团队的的快速成长

磨课时,每位体育教师都必须站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及听课老师的检阅,沉稳、有序、巧妙地把握好课堂,把自己多年的教学成果展示在同行们面前。每位体育教师的成长都是由稚嫩到经验丰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课堂的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更离不开对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而体育教师磨课的过程正是不断解决问题、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PDCA循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形成很好的磨课模式,让体育教师在磨课中不断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从而促进体育教师及整个教研团队的快速成长。

2.有利于拓展日常体育教学研究

教师或者一个教研组磨课的过程,是对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面分析和思考过程,可形成自己的一套优质教学设计,从而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通过PDCA循环管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析的更透彻,练习手段更加精练,教学设计更加完善。久而久之,通过不断开拓,各个教研组团队将磨课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各个教学内容的单元计划,从而为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服务。

3.有利于提高磨课的质量和效率

PDCA循环是一个动态、螺旋式不断上升的循环系统。磨课是为了得到一个优质的课堂,而PDCA循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产品或经济成效,两者的目标都是得到更好的“产品”质量,所以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到磨课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磨课模式,能有效地提高体育精品课质量和效率。

四、PDCA循环管理在磨课中的实践建议

(1)对精品课的结构进行逐个PDCA。要想上好一节优质的精品课,以上的磨课过程只是一个简单的概括,实际操作时需要对体育课的结构进行逐个分解,如课的开始部分作为一个PDCA循环进行,准备部分作为以上一个PDCA循环,基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和辅助内容可分别作为一个PDCA循环,最后课的结束部分作为一个PDCA循环,当然课的各个结构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符合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最终将磨好的课的各个结构进行有机合理的整合,才形成一节优质的精品课。

(2)在磨课的过程中不能机械的重复进行PDCA,应抓住磨课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对已经解决的问题不再重复循环。

(3)为了防止学生对磨课环节的程序化,对教学内容产生厌倦,上精品课的班级尽量减少磨课的次数,可以通过利用其他班级进行各个结构的PDCA循环管理。

五、展望:灵活运用PDCA,让体育教学活动更科学、高效

PDCA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管理理念,它可以运用到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管理、日常教学工作等多方面的管理中。在体育精品课的磨课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一方面优化了精品课各个环节的教学细节,有效解决精品课的重难点,另一方面帮助体育教师摆脱日常体育课各环节的惯性思维,让教师以学习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和发展的思想来理解PDCA循环管理,从而更好地为日常体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顾平.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刘宁杰.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沈明芳.PDCA循环在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排球专项团队管理实施方案[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4]陈晓静.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信息,2008(16).

[5]李国东.TQM运用PDCA运行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06-15.

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文3

关键词:教育实习 教学水平

前言

体育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教育实习不仅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体育教育教学情况,接触和熟悉教材、教法的特点,同时也直接反映出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历年出版的体育理论教材中均未对如何指导实习生这一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的工作进行阐述,因而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行指导,许多指导教师只是凭借着过去自己实习时的经历和现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指导。近年来,我们在指导实习生的教育实习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和研究,并对此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旨在为使实习生今后走上教育岗位,尽快适应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1 教育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习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近年来的教育实习中我们发现,实习生在书写教案、预讲和组织教学等方面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很不尽如人意。有些实习生由于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而影响教学效果。尽管在实习准备阶段,对实习生的各项教学技能如教案编写、组织教学形式、教法实施、教学要求、教材安排及时间分配等都作了专门的指导,但实习期间仍不断出现一些与其专业能力有关的问题。如有的实习生怕上理论课,担心语言、板书过不了关,有的实习生在试讲阶段就感到胆怯,对自己的组织能力缺乏信心,还有一些实习生在需要变换队形、讲解技术要领和要求时常常用手势和动作示范替代必要的组织教法。

1.2 教育实习时间偏短,授课节数偏多,备课不充分,收效不大。备课和上课对于实习生来说是头一回,虽然在理论课程里学习过,但真正做起来毕竟还很吃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求他们在短短的几周(含留校准备、试教一周)时间里认认真真备好上好8―12节课,且要求实习生尽可能完善地实习课堂教学的各种类型的课程,这的确不太容易,必然造成他们在匆匆忙忙之下马虎应付。这样的备课,考虑问题不周全、不详细,只强调任务,不讲究质量,感受不深,收效不大,实习生得不到锻炼。

1.3 只重视对备课、试教和上课的指导,不注意组织听课、评课和总结提高。在实习中,教师花大力气指导实习生备课、试教和上课,但是一把实习生“扶”进课堂,就完成了任务,很少指导实习生进行课后自我分析和组织听课者进行评课。因此,实习生上完课后不知道自己上的课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很难总结、积累、借鉴和提

高。

2 提高实习生课堂教学水平的途径

2.1 加强实习前的训练和演习

2.1.1 培养学生理论课的讲授能力,在体育教法课中可采取两项措施:第一,变学生回答问题为讲解问题。原来教师提问问题,学生都是在座位上起立回答,现改为学生到讲台上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所提问题。第二,给学生创造讲课的机会。教师可选择学生平时接触多、较为熟悉的教材,分配课题,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均可)备课,轮流上讲台进行讲课,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评。这两种方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钻研教材的独立思考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理论课的讲授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用学生的话讲,“既练了口,又壮了胆”。

2.1.2 增添教法见习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只靠理论上的学习远远不能真正解决。为此,在讲授教法课的同时,可每周安排一次教法见习课,具体做法是学生2―3人为一个见习小组,担任公体课教学的教师为主讲教师,每位主讲教师带一个教法见习小组。教法见习共分三步:第一步,学生看主讲教师上课,以达到熟悉教学环境、了解教学过程之目的;第二步,由见习学生带准备活动,到基本部分教学时协助主讲教师进行辅导;第三步,见习的学生根据教学进度编写教案,经主讲教师审阅、批改后,在主讲教师指导下完成全课的教学过程。每次课后,主讲教师要对见习学生的学习态度、教案、口令指挥、组织教法、教学效果进行讲评总结。

2.1.3 组织好观摩分析课。为了使教学更接近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实习前要组织学生到中学去观摩,分析有经验的体育教师的课,以吸取先进经验。课前拟好看课提纲,课中认真记录教学情况,课后写出分析报告。通过分析老教师的课,学生可学到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高尚的职业道德、灵活多样的组织教法等,这对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提高教学能力大有益处。

2.2 精心“备”好一节课

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指导实习生课堂教学时,特别重视备课,要求实习生精心“备”好一节课。

2.2.1 要求实习教师精心制订教学目标。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实习教师要深入钻研大纲,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教学要求,用以指导备课的全过程;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确定一堂课的知识点、智能点、德育点以及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学生水平的目标。

2.2.2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求实习教师在备课中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精心搞好如下设计:一是课的导入,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明确学习目的,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设计教学提问,畅通信息反馈,注意知识消化,适当进行调控,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三是设计讲解、示范,通过讲解对所学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剖析和揭示,示范动作要求准确、规范、优美,并要注意角度、方法;四是设计场地器材,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任务和教学方法,合理地设计好场地,布置好器材;五是设计结束语,对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技能进行及时地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2.2.3 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主要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并用。教师不必拘泥于一式一法,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灵活应变,匠心独用,提倡“启发式、开放式、多样式”,重视学法指导,使学法科学化,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掘学生的能力。

2.3 认真抓好试教环节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实习生来说,上课是头一回,缺乏上课经验。因此,上课之前做好认真的试教是保证上好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我们成立了试教小组,由原任教师和同一个教学实习小组的学生组成。试教时,要认真做好试教记录,然后进行评议总结,好的地方给予肯定,不够的地方提出讨论,一一纠正。对于试教中出现思想性、科学性错误者,明确地规定不准上课。要求实习生人人争取早日过好“试教”关,并争取做到引入新课自然,讲解善于启发引导,创设学习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达到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和培养“观点”的教学目的。

2.4 重视课后小结

课后认真进行课堂教学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些人认为上完课就完事了,很少及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做法,不利于总结、积累、借鉴和提高,势必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育实习中,我们要求实习生每上完一堂课,都必须及时进行自我分析。即上完一堂课后,都要及时回顾备课和上课的过程,分析在本节课中有哪些较好地实现了原订计划,还有什么不足;哪些没有实现或实现不好,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待练习内容的反映,上课情绪,以及学生运动后自我感觉如疲劳程度、恢复情况等等。将分析的结论记录下来,作为下阶段备课和上课的参考。这样做的同时,也积累了教学经验资料,为日后进行教学专题研究准备材料。在教育实习期间,教师定期检查课后小结,以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2.5 建立“听”、“评”课制度

要学会上课,首先必须学会评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教师一堂好课就是实习生最好的活教材。为此,在教育实习期间,除了正常的见习之外,我们还有目的地组织实习生多听课。不但要听比自己课上得好的教师的课,也要听比自己上得差的课,弄清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何处,以便教学时作为借鉴。并要求听课者记好听课记录。根据我们制定的评课标准:①教学目标是否达到;②教态和教案执行情况;③掌握课中各部分的时间、内容、练习密度、运动负荷以及运用组织教法的情况;④学生参加练习是否积极,课堂气氛是否活跃;⑤讲解、示范是否清晰、准确;⑥是否重点突出、难点准确突破;⑦是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⑧课后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听课、评课记录。此外,我们还把以前“学生上课、教师打分”的评分方法改为“教师、学生共同确定分数”。即由指导教师和同组学生按我们制定的评分标准的项目和要求,当堂打分,然后送交实习小组按一定的权重计算上课得分。这样,学生参与评课打分,大大调动了他们听课、评课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学会了怎样评课,也学会了怎样才能上好课。对培养提高实习生课堂教学水平大有好处。

结束语

我们运用上述做法指导近几届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收效显著。实习生教学水平提高很快,来校实习的实习生,绝大部分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我们认为,只要重视对实习生课堂教学水平的培养,方法对路,加快提高实习生教学水平是轻而易举的。

参考文献:

[1]万丽丽.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J].体育教学,1994,(3).

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文4

2尽快转换角色现念,做好实习前期准备

实习期独有的双盆身份,通常会给实习教师带来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如果不能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实习教师就无法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去,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无从谈起.教师是教学的指导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堂体育课效果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在当前大力提倡家质教育的形势下,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职业录养、事业心、贵任感等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外,还应水着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瘾业业,实现自身的价值.为迅速过渡到教师角色,实习教师思想上首先要其备一名教师应有的高度贵任感,要以传授学生运动技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时时处处不忘以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教育实习前期准备工作相当重要。

在正式实习工作斤始前,各体育院系一般都会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观和见习中学体育课.尽管见习时间长短不一,但实习教师基本上都能取得对中学体育教学全面、大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工作进行实习前期准备,也就显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实习教师对教学工作要进行全面、周详的计划和安排.实习工作前期,要积极主动地与指导教师、班主任进行交谈,全面了解授课班级的学生人数、体质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对体育课的态度、学习风气、组织纪律等情况,从而保证在布置教学任务时既能统一要求,又能因材施教,充分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3皿视第一堂教学谋,初步树立教师威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教学课关系到实习教师威信的树立,教师的威信在顺利进行教育活动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在学生中树立终声的教师有着强烈的教育影响效果,而实习教师在学生群体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对于树立威信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第一印象能使人在认识上发挥重要,并可延续较长时间.

为了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实习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首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从教材内容的选取、组织教法的运用到场地器材的安排均需深思熟虑,切忌脱离教学实际、随意应付.课前及时了解班级出勤人数,同时通过与其他体育教师的文流,掌握与本班同时上课的其他班级及场地器材占用情况,并据此对可供本班使用的场地器材进行统筹安排。甚至小到一些口令问题课前都要反复练习,以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桩尬局面,影响教学效果。只有课前准备工作做得译细周到,一丝不荀,内心才能充满自信,良好的第一印象自然能在流畅的教学课中形成。

其次,实习教师在与学生初次见面时,其仪表、风度乃至服装等外在信息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与其教师身份相符、有的实习教师往往由于角色转换时间短,对教师的教态向题重视不足,难免给学生留下消极印象,不利于威信的树立.教态做为考评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万面,实习教师应刻意在这方面下工夫.除此以外,教师优美规范的示范动作、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在学生内心产生展慑力和饮佩感。实习教师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对此基本上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由此而产生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能在学生中树立牢固而长久的威信.

最后,要以严师的形象教学.良好的课童秩序对顺利买施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少数学生在实习教师的第一党教学课上,往往通过其语官和行动表现出对教师的不敬.课堂上自由散漫、对所布里的任务不展一顾,甚至与教师针锋相对,对此,实习教师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时刻保持浦醒的头脑。既不能感情冲动体罚学生,也不能听之任之,无原则地退让,以致无法控制课堂秩序.实习教师通过一定的组织教法,引导学生按时按t地完成课堂任务,对学习态度认真,任务完成出色者予以口头表扬,而对违反课堂纪律、思想不端正者需及时进行公开严肃的批评。对个别情况恶劣者,可采取课后单独谈话的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达到端正其学习态度的目的.只有运用奖惩结合的手段,才能在第一堂教学课上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为日后形成正常的教学秩序创造条件。

4密切联系指导教师,傲好课后总结工作

指导教师大多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实习的整体工作情况能给予必要的指导.他们一般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实习工作包括编写教案,如何备课,如何形成触洽的师生关系等一系列向题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实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向指导教师虚心学习.唯有如此,才能少走弯路而多几分自信,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总结是一次完整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实习教师要善于从指导教师对每一堂实习课的评价和反馈信息中发现间题。课后评价可以帮助实习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过程,掌握体育教学规律,有利于肯定成绩,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t。实习教师对裸后评价应以书面形式逐条记下每一具体细节.细心的课后总结能保证每次教学课都有所获益,教学水平每一次都有所提高,从而为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划上圆满的句等.

5加强师生交流,建立民主平等、互相草,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既能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又有助于加强师生双方思想感情的沟通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实习教师欲在较短的实习阶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主关系,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思想感情,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实习教师与学生相对较小的年龄差距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有利条件。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创造洲个安全稳定的练习环境.学生农进杆高难度动作练习时,要对其提供必要的保护手段和措施,以消除学生心理上对动作的恐惧感,对少数体育墓础差的学生应予以适当的鼓励。在班级内提倡先进带动后进,后进赶超先进,树立集体荣誉至上的观念,实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重视认知和情感体验,培养体育兴趣,增强体育意识,努力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文5

【关键词】体育游戏 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4-01

1.前言

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基本解决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矛盾,满足了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选课需求。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仍有两类学生在体育选课中存在困难:不想选,没得选。一类学生不喜欢任何项目的选项体育课,不想选课,被迫选课。究其原因主要是身体素质差、运动项目技能基础羸弱、体育意识谈薄等,这部分同学从体育教学过程中享受不到乐趣,对体育缺乏兴趣,导致厌学。而另一类学生,如高职学院的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急于想通过与本专业有关联的体育项目的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目前我校开设的体育选课项目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常规项目的体育课对这类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针对性不强,帮助不大,他们被迫选课后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学习效果不好。体育课开设的常规项目也不利于以上两类人群实现体育课程锻炼身体、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培养健全人格、培养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为提升职业素养服务的教学目标。针对此,设计了《体育游戏》课程供学生选择。目的是通过游戏的趣味性、竞赛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运动兴致,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运动兴趣,锻炼身体;通过游戏的组织的繁杂特性和游戏过程要求纪律性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规则意识,提高相关专业学生专业素养。通过游戏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让学生了解体育游戏运动项目,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在学习、练习及各环节的体验和竞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规则意识、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体育游戏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调查与分析

对选课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反馈课程教学研究。

2.3实验法

自2013-2014学年开始开设体育游戏课程,边实践边研究。

3.研究基础

3.1 “三自主”教学模式及现状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选择任课教师、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1]即“三自主”教学模式。实施“三自主”是改变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刚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锻炼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激励体育教师奋发向上,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2]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三自主”中牵涉面最广,对学生的锻炼有着最直接影响的因素。

3.2教学实验

自2013年开始开设了体育游戏课程,两年半来,《体育游戏》共由4名教师开课5学期130个班,上课人数6500余人次,现已是《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欢迎。课程由田径、球类、体操等游戏及户外拓展等内容构成。现已编写了完整的教学大纲、计划、教案等教学资料,还进行了学生座谈与调查。

4.教学文件

4.1“体育游戏”的概念、内涵、作用及意义

4.2“体育游戏”教学大纲

4.3“体育游戏”考纲

4.4“体育游戏”教学计划

4.5 “体育游戏”教案

5.研究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基本解决了部分体育基础差的同学的选课问题,通过教学培养了运动兴趣,提高了体质测试成绩,加深了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对他们学会一至两门运动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选该课的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加深了他们对体育游戏项目的了解,初步具备了创编、组织、评判体育游戏的能力,对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

6.研究成果

6.1建立了完整的体育游戏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大纲、计划、教案等文件资料

6.2体育游戏成为《公共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欢迎

7.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课题对于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研究还不够深入,教学内容不能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教学属性,导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内容娱乐有余锻炼不足的情况,出现了教学组织过程繁琐,练习时间下降的情况。在后续研究中,应加强体育游戏内容的研究,游戏要重点强调体育属性。

参考文献:

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文6

要:依托Web2.0和云计算技术、以打造全球一体化远程教育互助平台为目的的世界大学城,为应用主导型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全新变革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作者旨在以树立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实际应用带动发展的宗旨,将信息化建设融入体育教育教学的一切方面。通过对“云计算”、“云平台”、“云空间”等概念的阐述,从“管理间”、“课程航”、“资源库”、“教师展”、“学生单”、“交流链”、“直播台”、“特色栏”等方面,构建基于“云计算”的体育教学“云空间”,实现体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资源建设动态化、师生交流常态化、学生学习终身化的可能,实现传统体育教学与信息化“云空间”的完美结合,使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关键词:云计算;体育教学;云平台;云空间;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88-05

依托Web2.0和云计算技术、以打造全球一体化远程教育互助平台为目的的世界大学城,为应用主导型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全新变革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云平台”、“云空间”就是世界大学城为一场新的教育教学革命提供的利器,它是信息化时代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的载体、工具、平台、窗口和纽带,“云空间”教学的实现前提是师生个人“云空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是“云空间”功能的充分开发与挖掘。体育教学“云空间”是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学的有力补充。

一、“云计算”、“云平台”、“云空间”

1.“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为互联网上的外部用户提供一组抽象的、虚拟化的、动态可扩展的、可管理的计算资源能力、存储能力、平台和服务的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聚合体。[1]云计算技术具有高稳定性、快速部署动态扩容、按需服务等优势。[2]

通俗的理解,“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为你提供需要的资源并将返回到本地计算机。[3]

由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办公室、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校园卡标准化研究所、北京禾田雨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世界大学城”就是一种依托“云计算”技术的云服务。

2.“云平台”

“云平台”(cloud platforms)提供基于“云”的服务,这种平台允许开发者们或是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使用“云”里提供的服务,或二者皆是。

湖南省教育厅为了加快湖南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而着力打造的“职教新干线”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服务、覆盖全省职业院校、以个人空间为基础的实名制、开放的网络学习互动交流平台。[4]

目前,全国有20个省、直辖市利用世界大学城云计算技术建立了386个机构“云平台”,其中,湖南省已建有机构“云平台”266个。[5]

3.“云空间”

“云空间”(Cloud hosting)即个人空间又叫个人主页,是借助Web2.0和云计算技术,依托 “云平台”,根据个人有效身份信息派发个人电子身份证号,并按照电子身份证号配发基于实名的个人学习空间。“云空间”具备强大的资源储备功能,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个人空间实质上是一个强大的、海量储存的信息储备库,它已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介乃至单个信息终端对信息储备的有限性,为个人信息(资源)的储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现实性和便捷性。

二、构建体育教学“云空间”必要性分析

1.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正在推动全美学校采用电子教科书,建议州级政府修改教科书采购程序,允许中小学用购买印刷教科书的经费,购买iPad、Kindle等平板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并计划在2017年之前普及到每个学生手中。[6]

2011年7月1日韩国公布“智能教育”计划,计划于2015年前将使用的教科书数字化,使教学内容可以呈现在计算机、互动黑板、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机上。[7]

新加坡也大规模使用电子书包。电子书包能够储存学生现在所有的课本、笔记本和作业等数据。这一电子书包计划已于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日本通讯部已于2010年10月开始在日本的10所小学进行电子课本试用计划。这项试验性计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日本全国的中小学生每人都配备一台电子课本。 [7]

2.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8]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9]

3.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学本身发展需要

(1)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

第一,传统体育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缺乏主动性;第二,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以体育教材为主,学生选择性小,缺乏个性需要;第三,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简单以传授式为主,多媒体、互联网应用较少,学生缺少积极性;第四,教学互动,除了体育课堂上简单的交流外,基本上没有互动,教学过程沉闷。

(2)学生学习的需要

21世纪的学习意味着学生在精通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以一种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方式,制造、整合、评估各种信息。学生不仅要掌握3R(读、写、算),而且要掌握3C(创造、交流和合作)。虚拟的工具和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没有疆界的学习世界,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是学习无处不在。[10]2011年1月14日,2010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在京召开,据2010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集中在4个小时以内。其中,上网时间集中在4个小时以内的,占到76.8%;上网时间在1至2小时与2至4小时的大学生所占比例都在30%左右。另外,超过九成(94.5%)的大学生使用电脑上网,有60.2%的大学生的使用手机上网。[11]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3)师生交流的需要

21世纪的教室没有围墙的限制,学生们通过网络、手机、聊天室获取信息。同样,许多教师也通过虚拟教室检查作业,并和学生展开讨论。[12]

职教新干线“云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产物,是教育信息化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其平台整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线服务系统,已将技术化为服务,资源整合度将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网络与多媒体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职教新干线对信息时代的职业教育研究和发展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它带来了新的学习理念和高效的学习效果。[13]

(4)“云空间”教学的优势所趋

首先,利用空间教学,有效推动了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一是推动了师生即时互动;二是推动了教学组织方式创新。

其次,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一是极大地丰富了动作技术案例、教学素材;二是实现了运动技术流程情景再现;三是大大促进了体育课程体系的解构和重构。

第三,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有效延展了师生教学时空。开展空间教学打破了体育课教与学的时空局限,体育课堂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师生教与学的交流由围墙内扩展到围墙外,已开始引发学生学习的革命。

第四,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有效促进了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开展空间教学,实现了由终结性评价向全过程评价的转变,实现了由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向师生相互评价转变。[14]

三、体育教学“云空间”设计理念解析

1.办公无纸化

利用现代化的云计算技术,融管理系统或平台于“云空间”中,在“云空间”里实现体育课程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等,真正做到无纸化管理。

2.资源动态化

打碎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也包含学生)将所有课程资源逐层分解至最小“知识包”,并利用网络、工作、学习等途径收集、整理成最新最有用的课程资源,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媒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建设动态的包括动作原理、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与手段、体育知识窗等在内的丰富的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库,特别是视频资源库,实现体育教学资源动态化管理。

3.交流常态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首先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云空间”作为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的教学与学习活动的工具与载体,交流互动与展示是它的自然功能所在。[15]

“云空间”是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这种交流互动既包括本校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交流互动,更超越时空,打破边界,发展到校校(际)之间的师生、师师互动交流。大学城空间里,出现了跨校跨省之间的师生互动,出现了湖南偏远的湘西某校与浙江某校教师就体育教学模式的交流讨论,这将成为大学城居民学习交流方式的常态,也是互联网时代交流互动的一个显著特征。

4.学习终身化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的国际发展潮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是学习之人,处处都是创新之地,天天都是创造之时。有人将之形象地称为“打开二十一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体育教师亦如此,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为了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必须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云空间”体育课程资源库里的动作原理、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与手段、体育知识窗等等视频资源都是共享的,学生不仅可以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乃至工作后的再学习。

“云空间”将为学生(也包括教师)提供一个没有疆界的学习世界,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终身化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社会实践。

四、体育教学“云空间”实践性研究

1.管理间

利用超链接技术链接OA办公系统以及正方教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教学周志填报系统等系统或平台分别进行体育文件收阅、制度公示、通知等体育行政管理和体育课程维护、排课、课程任务、授课计划、选课、调课、成绩录入、信息维护、信息查询、质量评价、课时量填报、课堂考勤、教学建议等体育教学管理。

利用超链接技术链接教练员、运动员的个人“云空间”和学生体育竞赛管理系统以及体育场地管理系统分别进行运动队人员管理,运动员注册、报名、参赛等竞赛管理和体育俱乐部、体育竞赛规程、体育活动计划等阳光体育管理以及体育场馆使用申请与维护管理等。通过资料上传手段对运动队、阳光体育、体育场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建设与管理。真正实现在“云空间”进行体育行政、体育教学、阳光体育、运动队、体育场馆等管理,实现办公无纸化。

2.课程航

按照“云空间”体育资源课程的课程简介、课程建设任务书、授课计划、空间资源库、表格化教案等栏目,把所有体育课程用一个表格汇集起来,并一一加上超链接,以课程导航的形式呈现,“课程航”展现了体育空间资源课程建设情况,也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选取与学习课程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资源库

按照“打碎、建设活的资源”的思路,建立运动术语、运动技能、教学组织、运动视频、赛事风云、竞赛组织与编排、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健康管理等资源库,然后将体育课程资源逐层分解至最小“知识包”,分别放入各自资源库,便于学生学习,也方便体育教师撰写表格化教案。表6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云空间”体育资源库建设、应用情况。

4.教师表

把体育教师的信息分为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验、研究领域、科研情况、专业特长等栏目,以姓名加图片的形式进行了超链接,以表格的形式予以呈现,方便学生、同行、体育爱好者的相互学习、交流,同时为学生选择不同课程、不同教师有目的的学习提供方便之门。

5.学生单

按照体育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专业班级、上课时间等栏目,利用超链接、嵌入式技术把上课的学生“云空间”集成多张名单,方便教师管理学生考勤、布置/查阅作业、考核评定等。目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云空间”制作了400余张20000余人次学生“云空间”名单,随时可以查看、了解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情况。

6.交流链

个人可以在“云空间”里以留言板、私信、群组、通知、跟帖、微博等方式进行互动。其中留言板是一个公开的师生交流平台;私信相对而言是一个隐秘的私人交流平台;群组包括了自己建立与参与的群组,就某些共同话题集体进行讨论、交流,跟帖是群组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由机构对个人、教师对学生告知或者转达事项以及某人或者机构在本人“云空间”里留言、评论、发信、跟帖等互动交流的提示所用;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一般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心情或者对于某事的看法等。

7.直播台

直播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视讯方式进行网上现场直播,可以将体育竞赛、阳光体育活动、运动会等现场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加强体育活动现场的推广效果。现场直播完成后,还可以随时为读者继续提供重播、点播,有效延长了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发挥直播内容的最大价值。另外,在“云空间”里发表的、或者是共享的视频资源都可以利用“直播台”进行播放,给学习者以视觉上的冲击,使学习的内容更加直观。

8.特色栏

每一个“云空间”所有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建立一个非课程资源的特色栏目,也就是所谓的拓展栏目,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源,发表相关的评论,供有兴趣、爱好者共享,数年后就是一个丰富的专业资源库。

五、结语

“云空间”带给我们很多不曾有过的惊喜:诉求回应、服务迅捷、查询准确;与上级主管部门交流、与校长交心、与同行交流、与成千上万的学生交友;大学之大超乎想象、校友之多超乎想象、知识量之多超乎想象;生活方式悄然变化、学习方式悄然变化、社交方式悄然变化……。“云空间”让信息交流、心灵沟通更便捷自由,她拉近了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云空间”让资源无限,学习无限。正如比尔盖茨所预言:“未来五年,最好的大学都在互联网上。”?筅

参考文献:

[1]申丽君,杨兰娟等.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的比较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7).

[2]刘洋.浅析云计算及其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7).

[3]斯琴其木格.云计算概念的产生、定义、原理及前景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12).

[4]湖南省教育厅.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深入湖南考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EB/OL].,2012.3.21.

[5]世界大学城[EB/OL].http:///index.aspx.

[6]奥巴马.力推全美教科书电子化[N].今日美国,2012-2-2.

[7]日本的电子课本试验性计划[N].上海教育,2011(4A).

[8]李天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任务[R].第十一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2011-12-9.

[9]杜占元.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第十一届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的致辞[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17).

[10]巴奈特,白瑞.21世纪的学习是什么样的[N].中国教师报,2011-8-31.

[11]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0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C].2011-1-14.

[12]凯斯.摩尔. 21世纪的学习是什么样的[N].中国教师报,2011-8-31.

[13]吕辉.基于“职教新干线”空间平台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C].高校体育科学(第一册),2011.

[14]湖南省教育厅.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深刻变革[R].湖南职教新干线网络平台建设成果,2011.

[15]陈鸿俊.论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的六大功能[EB/OL].http:///blog.aspx?bid=3493754,201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