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

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动手操作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动手、观察、思维的能力,并获得特殊的劳动技能――化学实验技能,实验有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磨练意志,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科学的态度、扎实的学习习惯。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点,也是素质教育成果的第一次大检测。就初中化学实验而言,针对近几年中考题型和内容的新走向,如何做好应考复习教学,提高考试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近年的实验基本上是主、客观题并存,多以主观为主.因此,搞好化学实验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谈谈对化学实验复习的一些做法与策略。

一、明确考试要求,把握复习重点

中考对化学实验考查的基本要求如下:

(1)熟悉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2)能根据实验恰当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

(3)懂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区别。

(5)运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混合物和提纯物质。

(6)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7)能简单表述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

(8)根据实验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进行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能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研究方案,具有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正确评价的能力。

根据上述基本要求,确定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范围,突出重点,注重查缺补漏、夯实基础。具体的策略如下:

(1)对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和方法的复习,重点是弄清注意事项。

(2)对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用品和仪器的复习,要把重点放在搞清实验装置选择的依据上。

(3)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复习,应把重点放在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上。

(4)对用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的复习,重点应放在对实验过程的叙述上。

(5)对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的表述要求以操作和现象的表述为重点,做到真实、具体、简洁。

(6)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简单实验的基本题型有两种:一种是能根据实验题的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或选择最佳方案;另一种是能正确连接。选择实验装置,或判断已给出的实验装置的正误等。实验设计题就是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去解决一些问题的化学问题,将实验基本操作、反应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这种题型能很好地考查同学们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而成为中考试题的新亮点。解这类题型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验要求选用比较合理、简便易操作的方案,提出的方案应该包括:所依据的反映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并且表述要正确、简洁、合乎逻辑。

二、联系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解答一些具体实验问题

化学实验是在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不仅要知道此项基本操作怎么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算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大试管的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做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时,为什么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导气管要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以上问题都是初中化学实验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中会碰到的问题,操作正确与否关系到实验能否成功,也反应了同学们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在复习阶段,应训练学生多做这方面的实验习题,以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三、注意对实验做类比与归纳,提高复习效率

在化学实验复习中应注意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类比与归纳,以、灵活把握。对于一些较完整的典型实验,应予以全方位的规范复习。以CO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复习内容包括:

1、实验用品的选用;

2、实验的反应原理;

3、仪器的选用及原理;

4、实验条件及其控制;

5、实验现象及其解释;

6、操作注意事项等。

对于一些相似实验,应注意类比,以训练自己思维的灵活性。例如,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与制取二氧化碳两个实验,除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而二氧化碳不能外,整套装置十分相似,两个反应都是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相混合,而且反应条件相同,所以其装置相似。但由于两种气体的溶解性不同,因此实验装制的后半部分,即气体收集部分就不一定相同了。

由于实验内容分散在中学化学教材的各章节中,显得零乱而欠系统,如果复习时不注意实验内容的有序整理而只搞“逐个攻破”,既浪费时间又难以提高效率。正确地做法是:按照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归类、比较、把握住各个实验的异同点及要点,即便事半功倍。

四、认真研究题型,理清解题思路

化学实验题型有多种类型。从答题方式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推断题等;按考试要求可分为了解层次题、理解层次题、掌握层次题等;从考试内容看,可分为仪器使用知识题、基本操作题、气体制备题、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题等。考查气体制取方法、装置选用掌握情况的题型。不同的题型,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不同,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金梅.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J].《新课程(中旬)》.2012年11期.

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范文2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实践应用

如果想要改变课程对知识传授过于注重的倾向,转而强调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作为主流,这样就可以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个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当前课程实践中对被动接受学习,不懂创新,机械式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勇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还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实施者,就更应该将新课程的理念作为其指导和依据,把它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此外,化学学科还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使化学更为立体和真实。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

实验是探究科学的基础,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我们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一)初中化学实验的分类

1.验证性实验

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加强和巩固有关基础知识和内容,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掌握实验的原理作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活动,在化学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占据了实验中大部分的比重。

2.探究性实验

实验者在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和分析等得出结果,进而形成科学概念的认知方式,在化学实验中,这样的探究性实验占据了总实验三分之一的分量。

3.二者的区别

探究性实验是为了通过实验操作来解答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而验证性实验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实践的操作能力,处理数据的技能,学生只要证实其中一个已知结果是正确的,就可以达到实验的目的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步骤,只有达到相应的目的,并通过不同的步骤,才能将实验的教学功能发挥到最理想的状态。

(二)初中化学实验的依据

实验需要的主要条件是氧气,而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关键的物质,没有氧气,我们无法生存,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氧气是进行实验的重要依据,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氧气的收集和氧气的检验,检查气密性,实验仪器的组装,实验的反应过程,都是每一次重点考试考查的核心部分,因此,这些操作步骤一定不能出

差错。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从学生自身学习和实验的角度出发,注意培养学习者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实验情感的培养,从而构建一个初中实验教学目标,这是一个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学习间接经验,不断发展和前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探究实验的过程。

(二)教学环境的设计

环境是决定一个人心理变化的过程,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学习活动的效果和学习过程。教学环境的设计是基于现实环境的基础之下进行的,实验的进行需要较为开放、可以进行计算机学习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有资源、有空间的地方,有利于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出相关的理论结果。

(三)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对于初中实验教学评价也是一样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对实验教学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判断实验教学的合理性,还可以理解学生对目前知识和技能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对理论教学知识和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设计出更符合现阶段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需求。针对设计出的实验教学方案,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记录其实验的全过程,并进行相关实验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主体全面综合性发展,对老师备课也是一种挑战性的工作。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奠定初中化学教育发展的基础教学,也是化学教学设计得以发展的前提,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并论证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合理而科学的实验是取得正确论证结果的关键,也可以达到实验教学先进科学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重要实施者的位置,就应该将新课程的理念作为教学实验进行的指导和依据,把它们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验,更有利于化学实验的进行及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范文3

关键词:基本操作;表达能力;实验操作

一、基本情况

(一)考查方法

1.考查工作以各校为单位具体实施,由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组织化学教师监考。

2.各校应对九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学生认真参加实验操作练习。本次实验操作考查,要求全体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参加,成绩合格作为初中毕业和参加高一级学校录取的依据之一,对不合格的考生要另行组织补考。

各校抽考一组实验(每组4个实验),由考查组提前一天将各校抽查的组别通知该校准备好实验器材。

3.考查当日考生每16(20或24)人一组,在考前临时抽签确定考题,并到相应的实验台前做好准备。每个实验考试时间为10分钟,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完成该实验;监考教师按实验成绩考查评分标准给每个学生评出“合格”或“不合格”等级。

(二)考查内容

按化学课程标准和《2014年南平市初中化学学业考试说明与指导》的要求,结合我县初中化学实验课的开设情况,将7个实验试题分成A、B两组。7个实验试题:

实验试题1:液体药品的取用和加热;

实验试题2: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食盐水;

实验试题3:组装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并进行验满;

实验试题4:鉴别硬水和软水;

实验试题5: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实验试题6:鉴别分别装有稀硫酸、食盐水、烧碱的三瓶未知溶液;

实验试题7:固体药品的取用和加热。

A组:试题1、3、4、5;B组:试题1、2、5、6;

试题突出初中化学仪器使用及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因此试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基本反映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考查要求

考核时从仪器的检查和安装、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完成、现象的记录和分析,到实验结束后仪器的洗涤和整理,每一步都进行具体分解,将考核得分分解到每一个具体操作步骤上,实验考查主要从实验操作、实验习惯两个方面进行成绩评定,重点考查实验操作技能。

1.实验操作:指学生实验范围内的操作技能和观察技能,要求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利用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记录。

2.实验习惯:指学生在实验中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遵守纪律、态度认真、爱护仪器、操作规范、实事求是、桌面整洁等。

(四)全县实验操作考查成绩结果

从以上数据看,全县共有15所中学中的1801位学生应参加测试,但缺考人数就有78人,实际不合格人数只有19人。本年度的实验考查取得的成绩仍是令人满意的,这与各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全县初中化学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与全体九年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

二、学生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成绩

近年我县通过化学实验操作的考试,强化了对实验教学的导向,有效地克服了单纯以理论知识考试来评价学生的不全面性,也促进了学校领导和师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使实验教学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本次考查,各校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较往年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现象的能力、操作仪器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的能力都大大加强了(考查成绩不合格的多数是长期长期请假的学生)。

(二)存在不足

初中生在实验的设计、药品的使用、实验的规范操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基本操作有待提高

实验都离不开操作,正确的基本操作是学生完成实验活动的基础,因此,实验基本操作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然而在实验考查具体动手操作时,那些常用的仪器药品的实验操作,如液体和固体的取用和加热、气体的收集、气密性的检验、滴管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等都有不足之处。部分学生的基本操作给人的印象是机械、僵化和不协调,而且错误百出,离基本操作动作要灵活、准确、协调,明白实验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要求相去甚远,而只是为了实验考试而做实验,有的更是背实验。

2.实验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试题4、5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能根据自己的方案写出简要步骤、现象和结论。在考查中,发现能把整个实验过程简洁明了地叙述清楚的学生不多。有的颠三倒四,不按实验顺序写;有的把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有的只是背实验的结论,问其中的原因根本就不知道。我们的学生习惯于做标准化试题,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能力普遍较低,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3.学生实验习惯、实验心理素质仍有缺陷

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实验习惯,如药品用完没有及时归位、酒精灯灯帽乱扔、火柴梗没有放到废液缸中、反应完的药品倒入水槽等等。

(三)实验操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实验一,“液体药品的取用和加热”:(1)液体量取得太多;(2)加热时试管倾斜角度太小或太大;(3)俯视读数;(4)用胶头滴管伸进试管内吸取过量液体;(5)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6)火柴乱扔、灯帽乱放等。

实验二,“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食盐水”:(1)漏斗没有调到一定的高度;(2)滤纸湿润不够,不能紧贴漏斗内壁致使气泡太多;(3)用手或滴管挤压气泡;(4)少数学生没有使用烧杯,直接拿着试剂瓶往过滤器里倒入粗食盐水;(5)滴管的使用方法没有掌握;(6)引流动作不大规范。

实验三,“组装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并进行验满”:这个实验是教学中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因而实验做得比较好。个别学生(1)根本不知道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不明确,双手用力紧握试管中部;(3)导气管没有伸入到近集气瓶底部;(4)直接用手接触药品(石灰石);(5)验满做的是假动作;(6)各种仪器没有拆好放回原处。

实验试题五“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1)各校方法不尽相同,有个别学校不合理;(2)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有待商榷;(3)使用石灰水太多,现象不明显。

实验四,“鉴别硬水和软水”和实验五“鉴别分别装有稀硫酸、食盐水、烧碱的三瓶未知溶液”:(1)实验前,试管未清洗;(2)所取试液量大多数偏多;(3)部分学生将多倒出来的溶液又倒回原瓶里;(4)胶头滴管使用不当,多数学生用两个指头捏橡胶头,使滴管持拿不稳,液滴外溅且滴伸入试管内壁,手拿试管的动作大多数的错的。

三、对实验操作考查的几点建议

(一)部分教师不够重视实验教学

九年级化学课时紧,况且做实验又费时费力,所以做实验还不如讲述实验来得简单,既省事又有针对性。因此,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上,把原本可以探究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对于学生的探究实验,也基本是放任式,忽视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不能按照课程标准处理实验

有些教师在实验中只注重活动用品与过程和方法两个方面,而对于活动准备、问题和讨论、评价与反思等方面却常常忽略。如在实验中强调装置如何安装,具体要求什么,而忽略为什么这样做;强调学生怎样去验证教师曾经演示的结论,而忽略学生的讨论与反思,没有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有效性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学校的教学大纲还是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对于初中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也存在变化.在进行初中化学复习时,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进行化学基本概念以及理论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重在夯实基础.而且,在进行全面复习的同时,一定要综合考纲中的所有考点进行细致复习,切忌出现任何遗漏.尽管如此,全面复习也要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中心,平均使用力量.

一、关于近年来中考化学的相关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考化学命题的方向逐步有所改变,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重点体现“双基要”;第二,题量适中,难度适当,试题覆盖面较大,并且试题基本方向稳定,逐步变化;第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重视对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以及能力的考察;第四,注重对于学生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考察,重视对于一些研究性课题的考察.

针对上文中近年来中考化学的的命题特点,相关研究者把初中化学学习水平要求一共分为三个基本的等级,其中,在一份考卷之中,大约有将近35%左右的试题属于“了解”水平,有将近45%左右的试题属于“理解”水平,剩余将近20%左右的试题属于“掌握”水平.在进行复习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比例分配,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指导学生前后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最后,学生要进行查漏补缺,规范训练.并且总结上述两个复习过程的整体成果,全面把握化学考试的动态和范围,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考试.

二、提升初中化学复习有效性的具体操作策略

1.坚持以教材为核心,夯实基础

仔细分析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可以发现,我国属于应试教育,因此,各个学校以及大多教师为了提升升学率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喜欢大搞“题海战术”,这就导致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大量进行机械的解题训练[1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学生在做过大量难题之后,可能会形成固定的思考方式,导致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出现认知层面的生疏.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初中化学复习的时候,第一阶段一定要坚持以教材为核心.仔细阅读和理解教材,然后重点进行掌握教材,并且进行有效的训练.整体的复习流程可以分为首先逐章疏理,然后进行全面归纳提炼.

2.根据学科特点,增强化学学科复习的实验性

一直以来,化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在中考的过程中,关于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也在慢慢增大.在每一阶段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生要熟练掌握各种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主要包含有气体的制取,物质检验等.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分析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也要强化对于有关实验研究性课堂的探究.同时,在经过新课改之后,实验题主要是以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具体的实验过程分析为主的,并且辅以实验设计的评价.因此,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以及评价时,一定要坚持可靠性和简捷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同时要坚持安全性和环保性.另外,学生也要坚持以创新为出发点,适当拓展视野,敢于走出趋同,超越常规,利用分散思维进行思考,综合学科之间的联系,异中求同,真正实现开放思维,在实现“因地制宜”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

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

在初中化学复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学生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以致用的思想,通过生活环境以及最新的科技和材料信息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对比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寻求那些不太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近年来,中考化学试卷之中关于“化学与STS”方面的试题在慢慢增多.因此,学生在进行总复习时,一定要认识到化学对于人类命运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体会学习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另外,分析历年的化学中考试题,一些基础性的试题都带着简单的情景运用.比如历年的化学试题都会关注到环境污染以及环保的相关知识,但是体现的类型却是各不相同.例如,水体污染、白色污染以及酸雨等的相关问题.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等的处理等.同时化学和时事政治相结合属于一大亮点,也是命题的一大特点.例如,历年高考中考花絮试卷中“禽流感”、“非典”以及“奥运会”等相关问题.所以,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一方面要认真复习教材,多做训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增强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

综上所述,关于初中化学复习一定要讲究有效性的策略,坚持从复习的基础入手,不忘理论联系实际,不忘创新能力的运用和提升,切实让化学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另外,化学教师也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继续寻求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范文5

在经过对海门地区多所城乡初中调研的情况下,笔者对目前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普遍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总结出以下四个问题。

1.1教师缺乏主动研究的意识

重点中学对优等生“白热化”的争夺,导致了优质生源的两极化,留在农村初中的基本上是一些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接受和领悟能力也相对较弱,由此导致了农村初中教师大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没有时间去研究实验,由于我市教育部门重点扶持市区学校,对农村教育很不重视,在农村初中普遍存在化学教师不足的现象,有些学校化学老师甚至教三、四个班级,这样就造成了化学教师每天都忙着备课、上课,教师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主动研究实验。②不想去研究实验,觉得研究实验就是浪费时间,对于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已经习惯了照本宣科。③想去研究实验,但找不到研究的方向和方法。④有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但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拖了研究的后腿。如何转变上述局面呢?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如果教师年年都在重复那些教材中相同的实验,缺乏创新意识,那么,他的教学生活就注定是枯燥无味的。正如一位学者说过:“如果一位教师刚毕业的时候教学生小猫钓鱼的故事,快退休了还在教小猫钓鱼的故事,没有创新意识,那么,那位教师的教学生涯注定是失败的”。其次,教师平时要多看一些与化学相关的核心期刊,如订阅化学类的三大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学》是必须的,这样就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可以选取初中化学实验中值得去研究的方向,重点研究,力争有所突破。

1.2实验仪器与药品使用不便利

导致仪器与药品不够用的很大原因是教师怕麻烦,这里说的怕麻烦就是教师怕由于做实验的原因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此外,在实验室里的有些仪器甚至连教师自己都不会使用,因此就造成了这些仪器常年放在实验室里“睡大觉”。要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首先要解决教师的思想观念。其次,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教师进行培训,教会教师使用一些先进仪器。最后,教师要学会统筹规划,尽一切可能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例如,凡是涉及到化学实验的课,争取让学生都在化学实验室里完成,有些班级多的市区学校,可以与其他学科通过换课的形式来完善实验教学。

1.3教师自身实验基本技能不过关

今年9月份海门市曾经组织一次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每位教师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初中化学中的四个主要实验。最后,教研员胡裕新老师做了如下总结:①有些老师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由于采用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氧气不纯,最后导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很不明显。②在做粗盐提纯实验时,有些老师甚至还在蒸发皿的底部垫石棉网。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个别老师居然先用手握住实验研究试管,再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以上问题,尽管是从我市的一次实验技能大赛中暴露出来,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市化学教师实验基本功不够。要提高教师实验技能,方法有三种:①化学教师本身要把实验技能摆在与备课、磨课、评课、批改作业等更高的位置上去,积极而又主动地去练习实验基本操作。②在备课期间,遇到本节课相关的实验,教师都应该在实验室里把该实验预做一遍,必要的时候可以多次演练,反复操作,争取将课堂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事先解决掉。③教研部门要经常组织各个学校参加与实验比赛相关的各类教学活动,就如前面所说到的我市举行的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

2关于教材中的实验教学问题

关于教材中实验的教学,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如何做好教材中的实验

这个问题包含几个方面:如何确保实验成功?实验中万一遇上突况,如何处理?如何改进实验的装置或者操作方法?等等。如人教版对于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一直认为是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但是,通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以及与水反应的速率比二氧化碳产生的速率要小的多,因此,沪教版已经开始采纳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了。又如对于探究二氧化碳密度实验,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将CO2倒入过快很有可能出现上面的的蜡烛先熄灭或两支蜡烛同时熄灭等现象。为了确保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笔者做了略微修改。如图1所示:在一只大烧杯里放置上下两支燃着的蜡烛,打开弹簧夹,移开集气瓶上的玻璃片,可以看到烧杯里面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形象而生动。2密度实验

2.2如何正确处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正确处理实验内容需要教师在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加工、整合、完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2.2.1运用层层深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整个实验内容分成几个小块,各个小块之间紧密相连,层层深入。这种处理方法,很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相信你还记得]实验室制取CO2的时候反应物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选取发生装置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相信你能行]从给出的实验装置中,选择一套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图略)。[相信你能灵活运用]长颈漏斗可以由哪些仪器代替(给出分液漏斗、注射器等仪器),锥形瓶可以用哪些仪器代替(给出大试管、圆底烧瓶等)。[相信你能成为科学家]例题展示: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FeSO4),请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给出相关仪器)。以上几个教学环节是经过笔者认真思考的结果。“相信你还记得”考查了学生原有学过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信你能行”要求学生能根据已有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选择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相信你能灵活运用”要求学生对仪器的使用能够灵活变通;“相信你能成为科学家”把中考中常见的例题让学生做,使得学生能够提前适应中考要求。四个步骤采用的是层层深入法,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最终达到举一反三。

2.2.2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教学实践表明,切实加强实验的趣味性,往往能给教师的教学效果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如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设计的分子运动实验,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药品的用量也较大,笔者做了如下改进(如图2):在小试管中放入用酚酞溶液润湿的滤纸,在大试管的底部放一小团棉花,把小试管倒插入大试管中,分别向两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浓氨水,塞上橡皮塞,另外一组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最后,笔者惊喜地发现:滤纸条从下往上逐渐变红,而且温度越高颜色变化越快。这种处理方式,药品用量少,对环境无污染,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能说明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又达到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目的,妙不可言。

2.2.3化“繁”为“简”

无论是2001年的人教版,还是2012年的人教版,教材中都在教材后面的附录中列举了初中化学常用仪器,以及仪器的用途和注意点,教师也往往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死记硬背。其实,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过于机械化、过于繁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新老教材中一直规定不可直接去闻气体的味道,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分中规中矩,过分强调了化学实验的危险性,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感,毕竟在初中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还是比较少的。再如实验室以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简易装置,很多教师总认为一定要按照教材中所要求的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实只需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即可,简洁明了。

2.2.4做好现象不明显的实验

教材中讲到碱的化学性质的时候,学生都知道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是因为产生了明显的白色沉淀现象,但是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吗?如果能反应,那么如何判断反应的发生呢?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在教学大纲中也没有要求做这个实验,教师往往让学生把它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做对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对该反应的认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时间一长,学生就没多大印象了。为此,笔者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方案:2与NaOH反应实验装置取两只相同的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分别向两只集气瓶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立即塞紧带有U形管(U形管中装有品红溶液)的橡皮塞,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现象。此方案的优点是:都是采用的实验室常见仪器,操作简单、方便,绿色环保,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于压强知识的理解。

2.2.5发挥问题在实验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考查方案范文6

然而,分析四川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得分率可知,学生在化学实验部分的得分率并不理想,一般都只有30%~40%。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尽人意的结果呢?笔者通过对中学师生的调查访谈得知,主要是由于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繁杂无序、高三复习时间异常紧迫,加上教师对高考化学实验的考查方式也不甚明确,因此,教师一般未对化学实验进行专门和系统地复习,即使复习,也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背”的方式,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大量化学实验方面的针对性练习。这些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在考试时不明确实验目的、不了解实验装置的作用,更不会评价、改进和设计实验,因此,答题时不易答准要点,语言表述也不够规范,甚至不认识和不会写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从而导致实验题失分严重。 

那么,在时间异常紧迫的高三复习阶段,该如何复习化学实验部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结合自己从教近20年和带过七届高三的实际经验,以四川省高考化学为例,总结出了如下几条策略与建议,以期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策略与建议 

1.研读《考试说明》、找准复习方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法如此,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想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首先得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才能充分知晓高考化学实验的考核目标与考试内容,才能保证在具体的复习教学中把握明确的方向,以便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通过对近几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实验部分)的仔细分析发现,四川高考化学试题具有与《考试说明》高度吻合的特点。以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题第9题为例,试题满分共13分。其中,“实验步骤”部分的第(1)小题中“仪器a的名称”属于《2014年四川省高考理综化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为《考试说明》)中“(五)化学实验”部分的第8条第4点“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而“E中的试剂是,”则属于第4条中的“了解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第6条中的“掌握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3)等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 (填写操作名称)……”和“Ⅲ. 

【探究与反思】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则属于第3条中的“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由上可见,四川省高考化学试题的实验部分与《考试说明》是高度吻合的,这无疑为教师指明了方向,使其在教学中有章可循。因此,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是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首要环节。 

2.分析历年考题、熟悉考查方式 

只有对历年考题进行认真分析后,教师才能熟悉化学实验部分在高考中的具体考查方式,也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通过对近4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笔者发现,化学实验部分的试题题型和分值都相对稳定。其中,试题题型主要分为两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而非选择题则主要以填空题形式呈现。具体而言,历年试题的题型及分值如表1所示。 

表12011年~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实验部分的试题题型、分值及所占比例 

年份选择题填空题合计比例 

20146分(第4题)13分(第9题)19分19%(19/100) 

20130分15分(第9题)15分15%(15/100) 

20120分17分(第28题)17分15.7%(17/108) 

20116分(第11题)16分(第27题)22分20.4%(22/108) 

知晓这些考查方式和考查规律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复习也才能卓有成效。 

3.重视基础知识、回归整合教材 

纵观历年考题,笔者还发现,四川高考化学试题的实验部分大多非常重视基础。其中,选择题主要是考“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与考“实验目的和方案”相结合,以化学基本原理和典型的物质性质、制取、检验等为知识载体,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对实验的评价等。其选项一般源于教材实验和科学探究,是教材内容的重组和演绎。而非选择题的“实验题Ⅰ”则是教材知识的再现和重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仪器、基本装置(装置的名称、作用等)、基本操作、基本原理和基本现象”的掌握情况。例如,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第9题第2问“装置B的作用是 ”和第3问“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这两问都非常基础,尤其O2的验证方法更是初中化学的内容,其基础性不言而喻。此外,这些化学实验题的选材源于教材,大多是对教材实验的再现、重组、改进和演绎等,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思想。而试题中出现的实验装置则是教材中的常见仪器和装置的重新组合。例如,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第4题,其选项设置和教材出处如表2所示: 

表2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第4题及在教材中的出处分析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教材出处 

A检验CH3CH2Br在NaOH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将 

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HNO3酸化,滴入AgNO3,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选修5》科学探究 

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必修1》Fe2+被稀HNO3氧化  D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选修4》实验3-5 

同样,2013年的高考试题也大多源于教材,分别如表3和图1所示。 

表3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第9题 

(1)及在教材中的出处分析 

操作现象结论教材出处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① 存在Fe3+《必修1》实验3-10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②,振荡 ③ 存在Fe2+《选修4》科学探究 

而上题中的实验装置则是教材中部分装置的重组。如图1所示: 

图1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第9题的实验装置图 

其中,装置A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装置,也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装置C是实验室制取氯气和二氧化硫的尾气处理装置;装置D则是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这些实验装置也都源于教材,只是对装置进行了重新组合。 

上述例子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复习时要“重视基础、回归教材”的必要性。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教师需重视教材,并指导学生找到每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出处,以使学生明确试题来源,避免眼高手低、不落实处;同时做好教材中基础知识的 

练习,以达到夯实基础、避免基础知识丢分的目的。另外,要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避免杂乱无章,增加记忆负担。例如,常见的实验仪器有哪些,其形状、名称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主要有哪些;酸性、碱性和中性气体的检验方法和尾气处理方法分别是什么;常见白色沉淀有哪些,等等。只有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后,知识才会有序存放于学生脑海中,以方便考试时快速准确地提取,从而提高答题效率和效果。 

此外,对学生易于混淆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专门开放一个实验室,以供高三学生认识和组装实验仪器。这不仅利于学生认识常见的、重要的实验仪器,更便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组装和改进实验装置,从而提高其实验探究能力。 

4.重视实验探究、熟悉思路方法 

通过试卷分析可知,高考化学实验题通常是在非选择题的第二部分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例如,2013年四川省化学高考试题第9题的第4问和2014年第9题的“Ⅲ.【探究与反思】”部分。其中,2014年第9题首先考查了考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力求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做过实验和未做过实验的考生,以引起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化学实验的重视;而第2问的设计反思环节则要求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改进,这充分体现了实验方法与过程的统一,注重了对学生的实验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的考查。 

然而,很多学生对实验探究题通常望而生畏。究其根源,除了化学基础知识不过关以外,还有很多学生是因为不熟悉实验探究题的基本思路和答题策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先将教材中的“教材实验”、“科学探究”和考试试题(高考试题和模拟考试题等)对学生进行分类练习,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题解题思路和答题基础后,再对其进行实验探究题的专项训练,以使其掌握较为娴熟的答题技巧。 

例如,2014年四川省化学高考试题第9题“Ⅲ.【探究与反思】”部分的“(2)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讲解此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出如下解题思路:先利用题目所给“Na2SO3易被氧化”的信息,得出“2Na2SO3+O22Na2SO4”的结论;再结合题目中要求的“减少Na2SO4的量”分析可知,减少装置内的氧气即可减少Na2SO4的量;随后,结合平时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得出:改进后的操作需先产生SO2并用SO2排除装置内的空气(氧气);最后,通过对题目的综合分析,得出“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的改进措施。 

学生通过大量类似的训练后,必然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同时提高了获取和加工新信息并根据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实验探究题将不再是学生化学考试中的拦路虎。 

5.注重语言表达、形成规范模式 

通过试卷分析可知,高考化学实验部分还十分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考生考试后自我感觉较好但最终成绩却不太理想的原因。仔细分析其试卷就不难发现其共同点:除去粗心大意丢分的题目外,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语言表述不够规范、实验操作现象等描述不够完整”的毛病。例如,2014年四川省化学高考试题第9题“(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这是初中化学就要求学生掌握的氧气的验证方法。初一看题,学生都觉得此空太过简单,谁不知道是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啊?然而,此空得满分的同学却并不多,因为很多同学就只写了“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事实却是,完整的验证方法需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三部分。因此,此题的完整答案应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无色气体为O2。”所以,学生在此类问题上的丢分也自然是情理之中了。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总结出较为规范的实验题答题模式,即“操作+现象+结论”。其中,“操作”需有动作和仪器,有药品及用量;“现象”需有对象及对象发生的明显变化;而对“结论”的表述则要求准确规范且紧扣实验目的。而语言的总体表述则需规范、简洁。形成这种较为规范的答题模式后,学生的得分率方能得到较为有效地提升。 

二、高三化学实验的复习效果与反思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始终坚持上述方法对学生进行复习,且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所任班级的化学成绩(尤其是化学实验部分)一直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反思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此类复习方法既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又有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明确自己该怎么学。所以,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基本都能落到实处,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充分的暴露,从而便于学生查漏补缺,以利后期改进。 

当然,各省的高考模式或许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本文的方法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省份的化学实验复习问题。笔者撰写此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得到更多同仁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