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

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范文1

论文关键词 行政许可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 原则 特殊性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及行政许可原则概述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豍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基于行政权而进行的监管活动,是政府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它是国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行政权力。行政许可作为国家的一项行政权力,同样具有失控和被滥用的可能和危险。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走向腐败豎。据此,行政许可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经济和社会事务由行政机关对其进行实施和管理的行为。二是行政机关通过外部行为进行管理。对于内部的管理行为,其中对于间接管理的行政机关或者内部事业单位的人事、外事等事项的审批,行政许可是没有资格进行管理的。三是行政许可的授予以相对人主动提出申请为前提,无申请即无许可。四是行政许可的内容或者直接后果在于是否准予相对人从事特殊行为。能够从事指定活动或者以独特的身份从事指定活动资格的,行政许可给予准许;仅仅授予个人特定利益,不以个人获得许可后依法从事活动为准绳的,比如,各种规费的减免,不是行政许可。英国行政法学家加纳认为,如果许可机关发放许可证时没有自由裁量权,那么这种许可应归属于“注册登记豏”。可见,行政许可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是政府的行政职能之一,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即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监督和法律责任等起统帅和指导作用的行为准则。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作为行政许可法律规则的依据,是行政许可在设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则。行政许可法在总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相统一的总体思路,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即合法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以及监督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对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制定颁布法律法规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道路运输的杂乱性、无序性、违法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我国的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笔者以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事项、范围为视角,对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原则以及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进行初步的分析,以加强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规范性,保障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范围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指运政管理机关依法准予相对人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理决定。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加强国家对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有效地控制社会生产经营规模(是指符合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有效地利用现有国力资源,避免资源、人力的浪费;保持运输市场的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2.有利于调整运输市场结构,合理分布运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止不法经营,保证运输市场环境的良好状态,维护合法经营。

4.有利于保证运输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取得许可的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5.有利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二条规定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适用范围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

二是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豐。

三、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原则有:

(一)合法性原则

道路运输管理机关颁发经营许可证同其他行政行为一样,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程序上都必须符合法规要求,对不符合条件者发放许可证或越权许可均属无效,并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二)效率原则

运政机关对于许可申请应按法定程序,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审查办理,不得久拖不办或敲诈勒索,也不得借此收取超过规定的许可费用,由于许可行为是依申请进行的被动式职权行为,因此,必须遵循效率原则,对于拒绝颁发许可证或拖延不予答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三)公开原则

许可是对一般人的禁止,对特定人的解禁豑。因此,必须将经营许可事项公开,让社会知道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条件,也允许有利害关系的人提出异议。公开事项应包括:许可事项的名称、内容、期限、审核机关、程序、条件等。

(四)合理裁量原则

运政机关核发许可证时,拥有较大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因而,必须遵循合理裁量原则。包括不侵犯申请人基本权利,拒发许可证应说明理由等。

特殊性即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自身特殊属性,在这里所说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即应理解为是其与一般行政许可的原则的区别之所在。与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相比较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除过具有行政许可一般原则的共性以外,还有其自身鲜明的性质。其表现为:

1.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主要是针对道路运输方面,保证运输安全生产。因为只有在首先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有以下人身的安全、货物的完好,才能进行下一步经济的发展,而这种保证又必须通过科学的道路行政许可的办法来保护和促进。其与行政许可的一般原则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在坚持着行政许可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来针对我国的道路运输现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原则性指导。用更有针对性的原则指导着具体的道路运输活动,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实践应用中也不断完善着自身的不适应经济发展之处。

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范文2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

交通运输作为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 安全始终是其永恒主题和最大效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交通运输行业各级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指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行政管理, 限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断推进“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化、安全监督管理行业化”。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化, 即一方面, 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单位和岗位特点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另一方面, 在行政管理层面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如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和条例避免了作业人员按照规范框架下开展各种工作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同时, 积极改进安全检查的方式方法, 实行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行政领导检查与专家检查相结合、以专家检查为主,增强检查的权威性。按照“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要求,切实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职能。

二、加强行业管理, 限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道路运输管理重点是搞好“三把关一监督”。即严把经营者市场准入关,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准进人道路运输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申请从事客运、货运、危货运输经营的,都必须具备一个共同条件: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客运线路审批过程中,切实把好客运市场准人关,对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达不到行车安全要求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不予审批新的客运线路。

第二,严把车辆技术状况关, 督促经营者加强运输车辆的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通过实行定期维护、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制度,确保营运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因机械故障而引发的事故。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的基本要素,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是影响运输成本、交通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做好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为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三方面人手。一是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提高二级维护企业的服务质量,确保维护到位;二是坚持和完善营运车辆检测制度,规范车辆检测行为,确保检测质量。三是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进出站的检测制度,规范客运安检站的经营行为,确保安检质量。

第三,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直接从事或服务于运输生产的群体,他们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以及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运输生产安全状况的好坏。凡从事营业性运输的驾驶员, 必须经过交通部门的岗位培训, 培训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四,加强汽车客运场站的现场监督管理。督促客运站管理者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做好监督客车安检工作,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车辆不予发车,对“四证”不全的不予发车;严厉打击客车超员等违法行为,坚决不售超员票;对司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禁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加强客运站“三品”的安检工作,严把“进站关、检票关、上车关”,切实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查堵工作。

三、落实措施,防范安全事故风险

在交通安全人、车、路、现场四要素管理中,除了对人、车、路三者的静态管理外,还要对其实行动态管理,这个动态管理过程就是现场管理。静态管理再好,如果现场动态管理不到位,也会前功尽弃。首先是对人的动态管理。作为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驾驶员出车前要做到一看、二问、三交代。即一看驾驶员的脸色和神色,有的驾驶员玩麻将、扑克到深夜,第二天出车无精打采,疲劳驾车,往往容易出车祸;二问身体和家庭情况,了解是否带病或带情绪开车;三交代是在出车前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做到警钟常鸣。其次是对车的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在驾驶员出车前要做好车辆门检,即车辆的出门检查。检查车辆是否有带“病”行驶的情况,一旦发现车辆有“病”,切记把故障和安全隐患排除后才能放行。再次是对路的动态管理,即对车辆在路上行驶的管理。长期以来,道路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在路上的行车管理都是一个盲区。在“家”是司机,在外是“书记”,就是对道路运输企业驾驶职业的形象概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行车记录仪的应用,使道路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在路上行车状况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成为可能,特别对监视车辆运行状况,抑制超速行驶,掌握事故车辆即时状况,减少事故发生率等发挥着巨大作用。

四、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在重视信誉、技术、质量、效益、制度等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的同时,也开始重视人性化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如重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人文关怀理念,宗旨、信念、价值观的树立,以及员工意识的培育等。我国交通运输部也于今年年初,就关于《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平安交通”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事故预防为重点,以责任落实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为支撑,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牢牢把握安全工作主动权,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严密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安全服务保障。”

与“以人为本”有紧密关系的是关注人的主体性,提出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把握人性化管理。通过“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员工得到尊重,树立了员工的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员工自我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整合能力,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系统中的要素是人、车和环境,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是企业之根本,人是管理工作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

总之,要将“以人为本,亲和管理,安全高效”的思想贯穿运输生产全过程,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性化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人的角色置换,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我们力求做到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全面综合地对事故和人进行分析处理,既吸取事故教训,又使肇事司机和广大员工受到教育。

交通运输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任重道远的一项工作。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在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强化运输安全生产的监管,加强企业职工交通安全教育,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夏国建, 等.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范文3

关键词:长途货运;汽车运输;车型选型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160

0 前言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发挥着张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交通体系主要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等组成的运输体系。其中的道公路运输具有了灵活性、方便性等特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汽车运输的分类

1.1 汽车运输行业的重要性

公路运输行业主要指货物乘客借助一些交通工具沿着公路与某个方向进行转移,从而提高我国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现代运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充实和加强道路运输的战略重点。而交通运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汽车运输又是整个运输行业中的薄弱环节[1]。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汽车运输发展的重视,并将现有的发展现状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

汽车运输行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并实现现代运输行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主要部门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运输行业可以有效当衔接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主要沟通手段。

1.2 汽车运输的含义与分类

汽车运输与其他的农业、工业生产部门相比,可以有效的将原有的劳务对象进行调整,并形成一种全新的实物产品,从而提高我国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汽车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1)适应性强:汽车运输有着多种车辆形式、技术性能强、运行范围广等各点,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有效的将其他运输方式中的不足进行弥补;(2)灵活性较高:汽车运输方式的单位运量较小,方便人员、物品进行集中运输,同时汽车运输具有较强的分散性特点,可以有效的为人类、社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人们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3)直达性较好:水路、铁路、民航的运输方式只能直达港站,要想将其继续运输,就需要在港站的两头进行装卸、运输。而汽车的运输可以做到取货上门服务,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2]。

1.3 长途汽车运输特点与合理使用范围

长途汽车运输的特点主要在城市之间的公路干线客、货物运输进行操作,而长途汽车运输可以以一个独立的形式进行运输,同时还可以和铁路运输以一个平行的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道路运输负担。长途汽车货运与铁路货运相比,还有着迅速、简单、直达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减少货物的装卸次数,减少货物损失与装卸费用[3]。

2 长途货运汽车合理车型的选型

2.1 汽车运输车辆的选型

汽车运输是现代化运输方式,而汽车运输与车辆的设施主要由运输车辆、公路汽车站组成。交通运输线路为了保证汽车可以正常的工作下去,就应该在汽车运输附近设置一些运输技术与建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汽车可以正常的运行下去。

公路运输的车辆主要指汽车运行,而汽车的种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箱式货车:厢式货车自身承载着车厢,而车厢有着防水、防雨、防丢失等特点。常见的厢式货车主要由高有底、开门方式为后开门、侧开门、定开门的形式,可以开展汽车、饲料等方面的搬运工作[4]。但是,这种搬运方式只能在搬运一些特殊的货物,并以单向的形式运输,从而导致运输效率较低;(2)普通载货汽车:该汽车主要对一些常见的货物进行搬运,而这种的货物的运输的重量、大小不同,大型的货运汽车可以承载着8吨以上的货物,中型的货运汽车可以承载2-8吨货物,小型的货物汽车的重量在2吨以下。

2.2 汽车运输设施的选型

道路是汽车运输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实现公路交通运输工作。而公路的使用任务主要分成以下几种等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一级公路对汽车的行驶分向与分车道行驶进行控制,每平均的汽车交通运输量主要在15000~30000辆;(2)二级公路更适合一些折合成中型的车辆运行,并对其中的远景年限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汽车可以在公路上正常运行;(3)三级公路可以为不同的承载汽车的远景年限进行设计,并保证每年平均的交通运输车辆在1000~4000辆;(4)四级公路适合各种类型的车辆运行,并将双道车辆的数量控制在1500辆左右,单车道数量在200辆,对于不同等级的功率,应该做好公路路基质量、路面宽度控制工作[5]。

3 总结

本文对长途货运汽车运输合理车型和的选型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长途货运汽车运输合理车型和的选型工作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车辆可以在道路上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人们日常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王玲.我国公路运输成本结构及驱动因素――基于GTC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7-13.

[2]徐亚华,谢家举,谭小平.美国卡车货运及甩挂运输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03):36-40.

[3]董金松,张红卫,张学礼.《货运汽车列车(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基本要求――半挂牵引车》释义[J].交通标准化,2011(23):119-122.

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范文4

【关键词】超限超载;原因;危害;对策

超限超载运输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之所以久治不愈,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其社会危害十分严重。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一直高度重视,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充分表明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1 出现车辆超限超载的原因

超载超限在我国有着复杂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简言之运力过剩,利益驱动,是超限超载现象屡屡抬头的根本原因。机制落后,管理混乱,是超限超载现象屡次升级的关键原因。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一直高度重视,但是治理效果差强人意。追根溯源,超限超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方面:

(1)我国公路收费站点设置过多,加上其它各种费用,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输业户往往铤而走险,用超限超载赚回的钱补足运输成本。

(2)现行交通方面的法令法规长期滞后,传统的按照车辆类型计收通行费的方式让超限超载车辆有机可乘。

(3)各部门缺乏配合,孤军作战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在一些地方,路政和交警队伍管理不严,执法水平不齐,管控查处不力,存在着重罚轻治的现象。

(4)不同管理部门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惩治所依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尽相同,对此,职能部门往往只能敷衍塞责,不了了之。个别部门的“不作为”,造成了超限超载积重难返的局面。

2 超限超载的危害

超限超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严重破坏了公路基础设施,缩短了公路使用寿命

在超限超载的作用下,沥青路面容易发生结构性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较多,对超载较为敏感,易发生脱空唧泥、裂缝等先期病害,从而导致路面破损。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急剧缩短,导致公路维护费激增。

2.2 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由于车辆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使车辆的制动和操作等安全性能迅速下降,表现为轮胎变形爆胎,刹车失灵等,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事故隐患。因此超载超限运输被称为“公路第一杀手”。

2.3 造成国家规费大量流失,影响了公路建设资金的筹措

由于目前公路养路费、客货运附加费、运管费等大部分交通规费都是以车辆核定的吨位进行计算的,车主为了少缴规费,货运车辆“大吨小标”的现象相当突出,导致国家交通规费大量流失,造成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投入减少,严重影响了公路交通的发展。

2.4 加剧道路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

由于恶性竞争,造成道路运输市场扭曲,诚信水准下降,严重损害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现代化道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2.5 造成汽车行业的畸形发展

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和改装企业为了打开销路,迎合购车者少缴交通规费和保险费用的心理,伪造型号和技术数据,大车小标识,降吨位促销,以谋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这无疑阻碍了货物运输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阻碍了车辆的更新换代和车辆结构调整,使货运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利益难以提高。

3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对策与思考

超限超载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在道路运输秩序上的一种反映,它直接与一些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利益相关,涉及到车辆生产、运输市场、收费政策等诸多环节。要彻底根治超限超载这一顽症,必须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从条文规定上、从机制改革上、从源头治理上,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3.1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抓好治超工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基本要求,健全完善治超领导体制,着力构建政府主抓、多方协作配合、部门联动的组织领导格局,增强治超工作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合力。在治超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确立地方政府治超的主体责任,通过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明确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落实好相关部门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政府主抓、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治超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3.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源头治理机制

要实现依法治超,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国家应尽快出台《公路保护条例》。各地也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争取地方立法资源,推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出台。二是应尽快出台《公路法》实施细则。把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细化相关的处罚条款,制定对卸载货物处理的法律依据。三是应尽快制定《道路运输法》,或尽快出台《道路运输条例》。把安全优质运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四是应尽快制定《道路车辆法》。这既是解决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关键措施,也是我国车辆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五是交通部应修改“不允许在途中检查集装箱车辆和运送蔬菜车辆”的规定,明确所有货运车辆必须接受超限检查,堵塞用集装箱改装和伪装运菜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不受检查的漏洞。

3.3 建立和完善计重收费机制

目前,当务之急是改革公路收费办法,改按标定吨位收费的老式收费方式,这是控制车辆超载的重要手段。超限超载运输之所以能多挣钱,是因为现行的按标定吨位收费的政策有漏洞。“计重收费”的实质是按照车辆和货物的实际重量实行“少拉少收费、多拉多收费、超限惩罚性收费”的收缴办法,不仅能够抑制超限超载,也有利于解决车辆“大吨小标”问题。

如何处理好计重收费与治理超限超载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布局计重收费站点与治超检测站点,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治超执法监控网络,对进入路网的超限超载车辆实行长期有效的监控和治理。实行“计重收费”是一种公正的计费方式,对超限超载运输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4 坚持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

源头治理主要要做好下面两项工作:第一,强化大宗货物源头管理力度,把住货物装载关。据测算,在超限超载运输中,大宗货物(如煤炭、水泥、钢材、矿石、化工原料等)占30%左右,有的地区达到50%以上。如果加强这些货物运输的源头管理,可以大大减少超限超载运输的比例。同时,加强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对确认的违法超限运输企业和车辆,要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车辆营运证的审批发放等多个环节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第二,强化车辆制造、改装监管力度,把住生产销售关。

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汽车制造和改装的源头管理,严格执法,确保车辆按照国家的法定标准生产、改装和销售。对违反国家的法定标准生产、改装和进行“大吨小标” 以及擅自变更产品合格证的,必须严厉处罚。

4 结束语

总之,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反超限超载专项治理斗争,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治理超限超载运输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只有各部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并且常抓不懈,才能稳定路况,保障公路完好畅通,促进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仙,高伟.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对策与建议.吉林交通科技,2013(1).

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范文5

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运输薄弱环节,加快公路运输基础实施的建设步伐,提高公路运输总体效益,促进农村公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关心“三农”问题,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切实解决农民乘车难、出行难问题,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根据省、市交通管理部门关于加强建设和发展乡村道路、客运站场、运力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县乡村客运市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农村2006-2010年客运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编制依据

1、《关于编制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的通知》(皖交计[205]33号);

2、《**县统计年鉴》(2004年);

3、交通部标准JT/T200-2004《公路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4、(2006~2010年)**县乡村道路发展规划纲要。

二、规划的年限:规划的目标年为2010年。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包括农村客运班线的开发,运力的投放,乡镇及农村客运站点的新建、扩建。

四、规划的目的、指导思想和规划指导原则

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宗旨,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以方便群众出行,服务农村经济为目的,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围绕农村路网上档升级,科学合理设置和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站场,全面实现“把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把车开到农民家门口”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效益,促进本县经济持续、稳定、协条发展。

本规划的原则为:

1、结合本县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城镇发展的布局,与相邻县、市建设相衔接,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

2、适应国家投资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坚持多渠道,多元化建设,多种形式经营的原则。

五、至2010年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分年度目标

1、2010年规划的总体目标

2010年前,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96%以上。

至2010年,农村客运运力全面更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其中中级客车达40%,农用运输车等非法营运车辆全部淘汰。至2010年通公路的行政村居民步行500米能坐上车,班车客运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

2010年,全县所有乡镇均要建成五级以上客运站,60%以上的行政村要建成招呼站式候车亭。

2005-2010年农村客运站点规划明细表

年度客运站停车场停靠点备注

2005四级站1个

19已完工

2006三级站1个217

四级站1个

2007四级站1个133

2008四级站2个240

2009五级站5个540

2010五级站4个440

合计:三级站1个、四级5个(已完工1个)、五级站9个、停靠点179个。

2005年至2010年度开发农村线路及运力投放的分年度目标见下表:

农村班线及运力投放一览表

年度农村班线营运客车

新增总数新增更新保有量中级车率

2004/231480%

2005225261500%

200612374201540%

200774420301745%

20081054303020410%

2009559403024420%

2010/59563430040%

第二章农村经济及农村公路客运发展状况

一、基本县情

全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1个场代队、275个行政村、2967个村民组、9。9万户、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全县通车总里程1008公里,其中国道25公里、省道52公里、县道266.06公里、乡道145.4公里、村道520.3公里,公路网密度0.7公里/平方公里。

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县人民克服种种困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讲究实效,社会经济获得了全面发展。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5.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51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31%和21%。

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二十多年来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急而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和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表2-1、表2-2分别列出了**县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纯收入及消费水平和恩格尔系数。

近年**县国内生产总值情况表2-1

年份(年)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人均生产总值(元/人)人口(万)

19905970034578153129809134544.4

199153700257521591412031119644.9

199267100317961966615674147845.4

199393093443212916419608203745.7

1994126228519444683827446273846.1

1995169989627287047436733364846.6

1996206048762818042049341440346.8

1997225205807868565858761477147.2

19982315358350810538873972489547.3

1999262868795898974462202552247.6

20002739938552310471583755572047.9

20012839968482411038088792590448.1

20022946538665211517292823610048.3

20032905257016412308197280597848.6

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表2-2

年份(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元)恩格尔系数(%)

1990628657

1991473692

1992520485

1993812462

19941061744

19951500930

199618841072

199720541729

19982138155681552.4

19992188155782152.7

20002260153080852.8

20012262153979951.9

20022113132175256.9

20032341154474448.1

三、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县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为辅。境内无铁路运输,已经初步形成了从贯穿全县的104国道、312省道的公路网络。

1、县乡村公路状况

我县县、乡、村公里总量为931.76公里,其中县道:266.0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16.5公里,三级公路59公里,四级公路190.56公里;按路面质量分:水泥路3公里,沥青路162.5公里,砂石路100.56公里。乡道:145.4公里,均为四级公路;按路面质量分:沥青路22.5公里,砂石路122.9公里。村道:520.3公里,按质量等级分:四级路59.6公里,机耕路460.7公里。

2、**县公路运输状况

2004年,全县共有各类客运客车292辆,客位3420座;货车1600辆、农机1000辆、大小四轮1200辆、摩托车2万辆,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辆450万人次,周转量9000万人公里,货运量72万吨,货物周转量7700万吨公里。

四、农村客运量现状及预测

2004年全县农村客运量约26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约9000万人公里,预计到2010年,全县客运量约为5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约10000万人公里。其中农村居民客运量将达到35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8000万人公里。

五、农村公路建设状况及规划。(略)

六、我县农村公路客运班线、运力、客运站点状况及存在问题。

1、班线及运力

**县共有班线52条。其中县内农村班线23条,其它班线经过本县农村地区时均有停靠,但沿途停靠点不明确,无明显标志。全县有148辆客车跑农村班线,但车况差几乎无中级客车,技术等级达到二级的不到10%,日发班次460班次,但实载率不高。

2、客运站点

全县共有客运站8个,其中二级站一个(滁州市公路运输总公司**汽车站)、三级站1个(**县运输公司车站)、四级站1个(来城东门客运站)、五级站5个(北门客运站、水口客运站、大英客运站、施官客运站、半塔客运站);在建的四级客运站有一个(汊河客运站),其余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只是招呼站、发车点,沿途的停靠点均无候车亭,也无明显标志。

3、行政村班车通达情况

全县共有275个行政村,一个国营农场,虽然各个村都通路,但因路面等级低、客流量小等原因,仍有11个行政村通公路未通班车,60个行政村公路损坏或路面状况差未通客车。

4、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农村客运市场的需要和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农村客运站总量不足,总体发展水平低。18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没有等级客运站,即使简易站也只有40%的乡镇有。

(2)重视程度不够。对“公路是基础,运输是目的”认识不足,对站场建设重视不够,兼之乡镇客运站公益性强,投资回报率低,各方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3)缺乏稳定的农村客运站建设资金渠道,资金投放严重不足。由于经营农村客运经济效益较差,运输企业对投资建站的积极性不高。

(4)我县客运站的行业管理相对较弱,投资效率不高。

(5)鼓励和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村客运经营效益差,农村班线缺少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

(6)三轮车及其它未经许可的车辆从事客运,这些车辆存在着安全隐患。

第三章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第一节农村客运线路、运力规划

受农村经济水平、农村客流季节性的影响,农村客运具有客流量小、经营效益差、利润薄的特点,从事农村客运的经营者普遍经营困难,我县运输企业不愿意车头向下开辟农村客运班线,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客运积极性不高,农村客运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但是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农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农村客运网络的发展成为道路运输业的重头戏,为此,制定农村客运线路和运力规划也是势在必行。

一、规划目标

1、2010年前,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

2、到2010年,农村客运运力全面更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农用运输车等非法营运车辆全部淘汰。

3、2010年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车客运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农村客运线路、运力规划内容

见附表五

三、客运线路经营模式

农村客运班线的发展必须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才能保证班线开得起、开得稳、开得久。我们可以选择以下三种农村客运班线的经营模式:

1、定线、定班经营模式。在运输经济效益较好的是县城至乡镇之间、经济发达乡镇之间、经济交流频繁地区之间,通过鼓励运输企业车头向下,开行定班、定点的农村客运班线。

2、定区域、不定班经营模式。在经济欠发达的乡镇、村之间,采取划定一个运行区域,不定起止点、不定班次的循环运营。

3、季节班车经营模式。根据农民出行习惯,开通季节性班车,采取包车、出租形式经营。

第二节农村客运站规划

一、客运站布局规划的原则

客运站布局规划应做到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分工实施、方便旅客,充分满足该地区社会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基本这个目标,在进行网络布局规划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县农村客运站网络布局要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适应农村客运发展,充分满足农村人口出行要求。认真贯彻农村客运站布局的指导思想,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原则,使客运站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立足现实、适当超前

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科学分析,精确预测,远近结合,市场需求与现实可能可协调,分轻、重、缓、急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适当超前。使之与**县农村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县乡(镇)体系建设规模和总体规划相配套。

3、依托路网、骨架优先

**县农村客运站的分布应依托G104、S312公路干线和即将建成的蚌宁高速,与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特点、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辐射方向及范围、现有道路旅客运输基础设施的适应性等相适应。并使农村客运站的功能、数量、规模等城镇社会经济、工农业生产、城镇规划等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我们进行我县农村客运站网络布局规划时,始终坚持以该地区公路网的布局与建设规划为依据,优先在经济发展较快主要乡镇及主要出、入口布点设站,使公路客运站的功能得到最好、最经济的发挥。

4、运输方便、安全经济

道路旅客运输客运站的布局,要与旅客运输、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以及安全方便、经济高效的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农村客运站成为道路运输及交通运输沟通城镇之间及城镇内部旅客位移及相关服务的重要设施。客运站址尽量选择在位于客源分布的中心位置,靠近公路干线,使旅客换乘方便,费用最小。

5、新旧兼容、节省投资

农村客运站网络要与农村客运站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现状统筹起来考虑,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公路客运站设施和基础条件,挖掘潜力,发挥其功能与作用。在网络布局时,要将改建、扩建与新建等方式结合起来,做好客运站的新旧兼容、功能完善工作。同时,尽量减少或避免拆迁工程过大,占地面积过多,补偿费用过高及其它用地,以节省投资。

6、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农村客运站是运输车辆、旅客集散的场所,其建设与运营过程均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运输车辆的噪音、废气、作业过程引起的灰尘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等。因此,在进行客运站选址布点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或最大程度地降低其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二、规划总目标及分期目标

**县截止到2004年共有8镇、10个乡和275个行政村,农村客运网络规划范围内尚有15个客运站、179停靠点待建,建设任务艰巨。

2006年,全县总共将新建、改造1个乡镇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2007年新建、改造1个乡镇客运站;2008年新建、改造2个乡镇客运站;2009年新建、改造5个乡镇客运站;2010年新建、改造4个乡镇客运站,每年建设乡镇客运站数量和等级情况详见附表6。

三、站场功能

规划中的农村客运站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旅客运输组织

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法规、进行旅客运输生产、客流和客运车辆的运行组织,实现道路旅客的合理运输。其内容包括:运输生产组织、客流组织、运力组织、运行组织等。

2、提供班线到达及始发班车情况,为农村人口出行提供帮助。

3、提供足够的停车场地。

四、规模及标准(见附表6)

五、建设模式

考虑到全县乡镇的情况千差万别,乡镇客运站建设模式要灵活多样,采用最适宜的方式建设。主要有如下两种建设模式:

1、“前客运站,后交管站”模式

对设有交管站、有条件进行站站合一改造的乡镇,将采用此模式建设客运站。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现有乡镇交管站的办公设施和场地,设置停车场、候车室、旅客换洗室、汽车检验台等设施以及必要的安全消防设备,改扩建成“前客运室,后交管站”的乡镇客运站。采用“前客运站,后交管站”模式有利于从源头上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并为将来交通税费改革的人员分流等创造良好条件。

全县共有4个乡镇设有交管站(水口站、大英站、半塔站、施官站),建议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按照“前客运站,后交管站”模式进行建设。

2、客运站模式:对社会经济和运输市场比较发达,客流量较大,营运班车数量较多,始发班次比较密集的乡镇,建议采用单独建设客运站模式。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客流量情况可以建成五级或其它级别的汽车站,以满足市场需要。

3、客货一体站模式

我县其它待建的客运站,因人流量较小,货流量较大,建设客运站时,可以考虑将客运站、货运站合并建设,形成集客运、货运、甚至维修等运输相关业务为一体的客货中心,便于货运运输和旅客出行。

第四章投资估算与经营管理

**县农村客运规划从2006年至2010年,在这五年的时间跨度里,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分期实施的原则作出下列的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1、土建工程造价参照2003年同类项目单位造价和指标定额消耗量进行预测。

2、规划的客运站场均用面积,根据国家标准GB-T12419-90和交通部JT3134-88及JT/T200-2004确定。

3、在土地征用上各级政府将按优惠政策和土地征用有关规定给予购置,以每亩平均市场价计算。

4、所购客车按市场价计算。

二、投资估算

1、客运站点

2005至2010年共需建二级站1个、四级站4个、五级站9个,停靠点179个、需投资2000万元,征用土地62亩。

2、乡村道路

2006至2010年共需修乡村油路(水泥路)648.7公里,需投资12974万元。

3、更新、增加乡村班线客车

2005至2010年共需新增农村班线客车150辆,更新150辆,共需投资2000万元。

三、运营方式

为使**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有效实施,需制定和完善客运结构,乡镇道路和营运车辆投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对目标的进度、技术质量标准、责任人、检查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以确保规划项目逐步完成。

(一)客运站的经营管理

1、规划建设的农村社会客运站场为公用型车站,具有相应的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社会化管理,公司化管理,全方位为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站务服务,行业管理由县运管所实行管理。

2、规划建设的停靠点全部由经营线路公司联系所在村或委托附近住户确定专人负责看管和卫生保洁,保证停靠点的正常运营和使用寿命。

(二)乡村道路的经营管理(略)

(三)农村班线客车的运营管理

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班线及客车实行联户捆绑经营。即同一班线的业户组织起来,组成一个联组,并推举生产组长,由联组共同开展这一班线的客运经营活动。

第五章发展农村客运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加强农村客运班线和运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有增加农村客运市场的运输供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客运的积极性,确保现有运输经营者经营得长久,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县(市)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采取降低乡村客运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乡村客运税费负担、改革乡村客运班线审批方式等若干措施,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引导农村客运朝良好的态势发展,最终实现农民满意、经营者满意、政府满意。

一、降低乡村客运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规模化、公司化经营是乡村客运发展的最终方向,但目前相对于尚处在萌芽发展期的乡村客运经济来说,现行市场准入标准相对太高,导致愿意参与乡村客运经营的进不来。对此,要打破现行“新申请进行道路客运市场的客运业户,必须是公司制企业,经营规模必须具备5辆车客运经营规模”的政策束缚,必须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政策来明确规定:申请从事乡村客运经营的,只有申请人拟投入车辆的技术状况符合条件、拟聘用的驾驶员符合条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一律予以许可准入。

二、实行乡村客运班线核准制。改革现行乡村客运班线审批方式,实行乡村班线许可核准制。即只要经营者申请的客运班线符合乡村客运线路发展规划,拟投入客车技术状况、拟聘用驾驶员符合规定的,一律予以许可。

三、我县应积极争取成为实行乡村客运税费改革试点县。在培育乡村客运市场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如:花大工夫组建起的公司因经营收不抵支退出农村客运市场,下大气力取缔的农用车、简易车,因客车跑不起来,非法载客车辆又死灰复燃等。究其主要原因是现行的乡村客运税费政策不合理。乡村运输经营者税费相对过重,导致现有乡村客运经营困难、农用车退市难、老旧车更新难,乡村客运经济发展疲软。我们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实行税费减免,将从事乡村客运车辆的客附费征收标准适当降低。同时,联合工商、公安交警、税务、保险等部门,制定执行乡村运输优惠后的税费标准,实行收费明白卡制度,切实减轻乡村运输经营者负担。

第二节农村客运站建设实施对策

一、整顿运输市场,建议健全车站运作机制

要使我县农村公路交通面貌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必须在道路客运站规划与建设的同时,治理整顿运输市场,解决道路运输市场中车辆乱停乱放、客运量与车站设施不相适应等突出矛盾。建立起有序的道路客运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客运站运作机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车站运作机制;

2、建立具有职能合理、层次清晰的车站组织与管理体系;

3、建立具有公平竞争的经营机制;

4、建立具有健全规范的车站监督联系。

二、均衡投入,确保资金供应

规划方案中的车站建设是逐年安排的,其建设序列是遵循适应我县各乡镇道路客运市场的需求,因此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在安排我县道路客运站投资计划时,要依据规划,确保资金供应。

三、保障措施

1、建设资金的筹措新晨

我县道路客运站总体布局规划方案所需建设资金量大,但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当前国民经济腾飞阶段,各行各业、各种建设项目都需要大量建设资金的情况下,单靠国家或建设单位拿出全部资金都是困难的。因此,筹集道路客运站建设资金时,要充分考虑我县的各个乡镇财力的实际情况和道路客运站属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特性。规划方案所需建设资金,可以采取争取国家投资、地方自筹、银行贷款、合作、合建等多种方式的筹集方案。实施期间主要采用“四个一点”的方针解决。即省交通厅补助一点,县政府资助一点,经营者筹集一点,以合作、合建等方式筹集一点。这样,上下结合共同努力搞好我县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以促进我县公路交通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村客运站人作为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城镇的“窗口”,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除各乡政府与交通管理部门严格按资金筹集方案供应或筹集建设资金,确保资金按时到位,还应争取各级税务部门给予减免税费的优待,银行给予低息贷款,予以扶持。

道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思路;技术要点

城市道路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由道路工程设计以及市政工程和景观设计等所组成的,其设计内容表的广泛且较为复杂。但是,通过对于目前的城市道路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仅仅只是考虑了机动车的需求,忽略了人对于交通的实际需求。对于这样的问题,对于城市道路设计思路及其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思路

1.1设计思路

城市道路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起设计思路又会直接的影响城市交通的发展。因此,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起设计思路进行重视。当前,我国的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其设计思路的不完善所导致的,其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很多的道路设计并没有关注到道路的宽度设计,且没有重视道路的空间设计。②从片面上说,城市的道路交通具有较强的安全性高,机动车行人以及非机动车都有专门的道路,但却忽视了交通的完整性和通畅性。导致道路的交叉口处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这种背景下,就需要对线性设计进行充分的重视。而线性设计其实就是对主干路所进行的线性设计。通过对其所进行的有效设计,则能够极大程度的保证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通畅性。另外,在对于城市道路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关注到道路两旁的景观设计,避免出现阻碍司机视角的情况。此外,在对于主干道进行设计时,还需要的问题是,除非是必要的,要尽量的减少分岔路口的设计,从而保证主干道是通畅的,并将主干道的道路进行有效的拓宽。在较长距离的道路设计过程时,可将其设计为舒缓的曲线形,可以避免司机出现严重的视觉疲劳感。③还应该对城市道路进行一定的空间建设设计,比如通过对过街天桥、通道以及高架桥的有效设计,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性。

1.2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要和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对其设计也存在着较多的基本要求。①要保证保证用地的要求。科学的道路设计往往和当地的城市用地及其功能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而对于不同的城市用地则要进行不同的道路设计,并使道路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②要保证空间的要求,也就是要对地面、地下、空中等立体的空间进行综合的使用。由于城市的地表空间往往存在局限性,所以需要通过对多层次的跨空间的道路进行科学性的设计。同时再起设计时,还要进行有效的路权分配,也就是将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自主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规划,保证道路畅通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需要重视对于周边的风貌设计,城市道路作为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需要在其设计的过程中,将道路的设计与周边的环境进行融合,提升城市的美观感。也就是要将空间组合、景观风貌以及人文文化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对道路的主题、照明以及道路周边的绿化进行确定。同时还应该做到精细化和人性化。使其为城市居民进行充分的服务,便捷人们的出行。还可以在道路上增添盲人的专用通道,以及行人的二次过街等多种设施设计,使城市道路做到功能和环境景观性融为一体,满足人们对于出行的实际需求。

2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技术要点分析

2.1重视道路路肩的设计

路肩呈带状,并在车行道的外缘位置至路基边缘设置,主要有土路肩和硬路肩两种不同类型。道路路肩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保护车行道的功能,另外,还能够起到临时停车以及路面横向支撑的作用。由于其所具有的功能,就要求其铺面的结构要能够满足其实际的承载能力。首要的工作,就是对结构导线的组合方式以及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从而保证路肩以及行车道路面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协调,从而减少由于降水所造成的影响。此外,还要求路肩有良好的排水功能,从而保证路面结构的存水得到及时的排除。通常视情况下,主要使用水泥混凝土以及沥青面层进行施工,提升路肩铺面的强度。而在使用水泥混凝土的情况下,则需要路肩面层以及基层的厚度和行车道的面层以及基层基本保持为一致。而在使用沥清的情况下,还要通过对密实型的混合料的使用,主要则是基层材料、配粒料或者无机的结合料最好。而如果在行车道路面没有设置排水设施,则沥青面层和不透水基层总计的厚度,则不能高于行车道面层的厚度,另外对于基层一下的填充料则应该使用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的粒料进行施工。

2.2道路绿化的相关设计

由于道路绿化也是其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要根据道路的性质及其具体的情况,对植被的种类及其分布的密度等,进行合理的设置,在满足基本的绿化和美化功能的同时,保证道路运输的安全性。

2.3进行道路纵断面的有效设计

人们对道路沿线的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主要则是通过道路纵断面所实现的。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首先则需要对当地的路网规划以及设计对象的道路使用要求进行确定和掌握,从而对道路设计的性质以及等级进行确定。而纵断面主要则是通过直线以及竖曲线所构成的。在其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使用遵循以下原则:①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②对于较为复杂的水文条件以及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情况下,要将路基的高度进行提升,减少路面积水的发生几率。③还需要对道路途径地区的内外地块标高进行差异性设计,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2.4做好道路的平面设计

道路的平面设计就是要对道路的中心线和边线之间的垂直投影,道路平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则是直线、曲线以及加宽、缓和曲线等其他因素所构成的,主要是地面道路形状以及沿线地形的直接体现,另外,也有地物的具置以及人工构筑物等的信息。道路平面的设计中则作为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忽略。在进行道路的平面设计时,则需要对平面线形设计的实际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在满足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的进行设计工作。另外,在道路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始终坚持以下几项原则:①要对道路沿线周边的环境以及地形条件进行掌握,将其而这进行良好的契合。②则需要对纵断面以及横断面进行了解。③就需要避免有大角度急转弯路段的设计,对弯道的设计则需要使其转弯变径增加,且具有良好的平缓性。④则需要在道路平面设计中使用复曲线以及断背曲线。⑤在对于高填方路段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使用直线以及缓弯的设计原则。

3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化的重要要求。但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出现了严重堵塞的情况,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并且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由于城市道路设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所以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的设计思路,并对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进行充分的考虑。此外,还需要对路肩以及路面平面和纵断面进行有效的设计。但还需要重视道路绿化的工作,保证城市道路设计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惠茹.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32.

[2]冯爽.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