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范文1

【摘要】本文在总结北京城乡一体化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北京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二元体制;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王朝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

作为首都,北京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暴露。由于受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城市差距明显,有些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

(一) 资源由主要向城区集聚调整为向郊区和农村延伸,“三农”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1 年, 北京市人均GDP 首次突破1 万美元,这不仅意味着北京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近8年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向郊区注入的比例逐年攀升,从2003 年的20%、2004 年的40%,到2005年接近50%,而且50%以上的比例已经连续保持5年。其中在2009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0.2 亿元,同比增长63.5%。就收入来源而言,农民收入已经由以前单一的经营性收入拓宽为目前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四种渠道。2009年,北京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86元,增幅13.4%。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首次突破60%。与此同时市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亲近自然、体验生态正在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和休闲度假的现实需求,这种变化直接促进了北京的农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转型,客观现实的需求,引导北京农业形态和功能深层次变革。

从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农村传统产业的提升,城市新兴产业的延伸,城乡人员交流的加速,需要在中心城之外寻找契合点。北京未来发展的潜力将蕴藏在过去被当作城市神经末梢的农村。集新农村建设、生态治理、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统筹7个山区县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70条沟域正在进行或完成整体规划,17条沟域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起到了示范作用。在“乡村旅游改造提升”等工程的带动下,2011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业观光园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1.3%;民俗旅游接待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39.5%。

(二)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向农村延伸和覆盖

2008年北京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提出稳步推进300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完成了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四年规划。2009年北京市新农村“5+3”工程总投资达80多亿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建设,覆盖1700 多个村庄。农村居民参与“5+3”工程达到600万人次,获得劳务性收入5亿多元,12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2008年,出台《关于推动区县合作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顺义、亦庄与生态涵养发展区5个区县及房山区签署了5年的区县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促进区县间的互助合作。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在实现巩固绿化成果的同时农民也得到了经济补助。2011年村庄的街坊路硬化绿化、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等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资金达70多亿元,120万农民直接受益。

(三) 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实行农民转移就业登记制度,将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全部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范围。通过实施再就业援助制度,2009年全年累计转移就业10.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72%。让农民转移就业、有效就业、享有城乡均等就业政策,一直是北京市近年来最为关注的民生大计之一。截至2009年,北京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乡镇100%建立社保所,行政村100%建起就业服务站,京郊163万农村劳动力,已有88.4%以不同形式实现了有效就业。北京市社保“扩面提标”有序推进,养老、医疗实现制度全覆盖,“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8.2万人。在全国率先消除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盲点,实现制度全覆盖。《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办法》全面实施,新农保的实施范围、缴费水平和领取年龄得到规范和统一,实现了“城保”与“农保”的城乡互转。

(四) 公共产品和服务建设向均等化方向迈进

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搭建了“北京市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工作平台”,深入开展了医疗、养老、低保、就业、教育、文化、邮政等民生工程,进一步确立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近郊区低保实现城乡并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7%,门诊和住院补偿率分别提高到32%和50%。2009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基本完成,实现每个乡镇所在地、每个行政村均有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2009年实施了“新四统一”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即全市统一规范“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范围、统一试行乡镇卫生院“零起付”补偿政策、统一住院补偿“封顶线”18万元、统一推行“出院即报和随诊随报”。2009年1月启动了《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新制度打破了城乡户籍界限,将符合参保条件的本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统一纳入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并实现了缴费、待遇等标准上的城乡一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全覆盖和一体化。

(五) 探索建立金融支农联合工作机制,城乡二元体制有所突破

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在农业信贷、保险、担保、投资、信用等方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批准《北京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实施办法》,即将开展试点工作。2011年12月10日,第一家以北京银行为独立法人的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在延庆挂牌开业。在全国率先对种植小麦、牧草的农户实行生态补贴政策,率先构建了农保、农投、农担、农贷、农信、农基、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七农”平台,支持、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修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和费率,承保险种由10个扩大到16个。随着北京村级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也在迅速推进之中,目前全市已有812个乡村的52万农民“变身”农村集体资产股东。合作社法实施一年来,全市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2136个,已覆盖到种植、养殖及农产品销售、加工等多个领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了《北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征地多元化补偿安置指导性意见》。

二、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乡公共服务失衡,生活水平和发展条件的差距不断扩大

由于长期对农村投入不足,且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偏重于农村生产,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城乡不均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差悬殊。远郊区县道路长度、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环卫机械等城市公共设施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近郊区的1/3~1/8。郊区城镇地区污水处理、垃圾清理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限制了其缓解市区人口压力功能的发挥。目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实现城乡统一,而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却按照户籍不同实行分轨运行,因制度分设、管理分离、资源分散形成了二元医疗体制。实行区县统筹的新农合在筹资方式、定点医院、起付标准、报销水平等方面均不相同,政策标准达35 种。原本最基本的、覆盖所有市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却因为居民和农民的身份被区别对待。

(二) 城市对农村补偿缺失,导致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利益受损

一是对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的补偿不足。为了减少北京发生沙尘暴和涵养水源实施了封山育林、绿色隔离带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但与此相对应的生态补偿机制2005年才建立。中心城区主要发展二、三产业,中远郊区主要承担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符合区位理论,然而,这也造成了不同区位条件下土地发展权的不公平。虽然近年来北京不断完善土地收储和绿隔补贴政策,但是,现有补偿标准基本只考虑对农业生产直接成本的补贴,且多以专项转移支付形式出现,没有考虑对农地发展权限的补偿,弱化了对农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和补偿效果。二是城市扩张占地补偿机制不完善,区域内价值创造和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失地农民不能获得持续、稳定收益。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不统一,相邻土地的拆迁补偿和安置政策有较大差异,因而引发征地纠纷。由于城市对乡村的补偿不足,相应的补偿缺乏可持续性,使得一些地区在以土地开发带动村庄整理的过程中,整理动力不足,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 未形成城乡产业联动发展趋势,乡村内生发展能力不足

由于北京城市中心区发展吸纳了周边的人才、资金和自然资源,使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限制,缺乏补充产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旅游综合配套能力不足,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一线和辐射景区的联络不通畅,影响了当地农民收入。郊区小城镇发育程度低,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有限,缺乏聚集效应。农业收入在农村家庭平均年收入中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有所下降。转移性收入增加得益于政府近年来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而财产性收入增加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房屋出租收入,这些结构变化反映出乡村内生增长能力的不足。

(四)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倾向

只有更多的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下来,其他农村居民才能够获得更多的人均资源,从而更快地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北京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从总体上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虽然北京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缓慢,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在农村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同时,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了相对稳定,进一步增加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难度。

(五) 城乡管理依然分割,城市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城镇居民管理体制与村民管理体制并存,出现管理“重区”与“盲区”并存现象。二是大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由原集体经济承办的农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居民或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时,由于制度基本构成要素的差异,需要补缴较大数额的养老保险费,由此给集体经济和个人造成巨大压力。三是流动人口和户籍制度需要不断创新。在对流动人口的信息管理、治安管理、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矛盾排查和利益疏导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工作,需要平衡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

三、北京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促进城乡产业联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

1.形成城乡不同产业发展的功能分区,建立城乡产业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空间广阔、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村产业向城市扩展。出台农村休闲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走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引导城乡产业对接,实现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

2.寻求不同产业园区与周边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在生态环境优良的远郊区积极发展大型娱乐公园、主题文化旅游等现代绿色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拉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物业、商贸服务、旅游、物流、保洁、保安等服务业。积极发展具有北京特色、文化品位、历史传统的农村手工业。

3.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进城农民安居乐业工程、山区移民搬迁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社区支持农业工程、景观旅游农业工程、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工程以及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

(二) 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优质公共资源城乡共享

1.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鼓励城镇学校教师下乡进村任教,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进修学习,定期对现有农村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优化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市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郊区布局,重点加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解决设备短缺问题。定期派乡村医生到区级以上医院进行培训,通过返聘、弹性退休等方式鼓励城市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医疗水平的医生到农村工作。

3.推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管理、服务、核算、监管“五统一”,建立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打破户籍界限,做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可衔接,使所有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城乡居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三) 理顺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城乡市场整合,实现资源自由流动

1.全面启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理清资产关系,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民转居和农村城镇化奠定基础,消除农民进城的顾虑。

2.创新征地补偿方式,提供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供农户选择,让农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

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保障机制,不能强行要求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利和宅基地用益物权。

3.加快土地市场的制度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开展村庄土地整理,妥善实施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管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用地的规模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新型村级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公司。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将土地规划直接落实到村。保障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建立农村土地房屋交易中心,建立较为完备的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

4.探索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建设用地指标竞得单位除土地储备机构外,还可有各类园区建设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特指包括农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规定程序批准复垦为耕地后,经过严格验收,可用于建设用地指标。这种用地指标背后所体现的土地流转,需要通过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来完成,具体流程可参考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图(图1)。

(四) 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

1.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农村保险市场体系,创新保险产品,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形成农业灾害风险补偿和转移分摊机制。

2.加大财政资金贷款担保力度,扶持区县开展农业贷款担保,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缓解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难题。

3.拓展农村信贷渠道,建立以财政贴息为主、财政补贴和以奖代补等多种手段为辅的财政支持制度体系,引导金融资本向农业和农村流动。4.开发多元农村金融产品,根据农户借款的用途,设置不同的金融产品。放宽小额贷款的额度,将城市成熟的金融产品延伸推广到农村。

5.创新抵押担保制度,探索以农民的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组织贷款的具体办法。建立专门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从事农业担保服务,可以由政府出资支持成立农村信用担保的基金和机构,也可以通过鼓励措施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和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满足发展农村社区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

(五) 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农村人力资本

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1.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整合城乡教育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2.加强对培训对象的管理,对新型农民培训实行分层、分类、分级统一管理,逐步实现新型农民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鼓励中青年农民扎根农村务农创业,以奖励、担保、贴息等手段留住本地素质较高的农业劳动力,扭转目前农业劳动力素质急剧下降的局面。4.对农村社区实行开放政策,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引导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人才开展农业项目合作,实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以实实在在的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和企业家走进农村当农民,使之成为新型农民的生力军。

(六) 创新农村社区经济组织

1.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把现代文明引向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2.引导和规范行政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农户的承包经营权折股量化到村民个人,在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同时,推进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3.引导和规范行政村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将原有的村集体经营性存量净资产折股量化到村民个人,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取代村民委员会成为村集体的经营主体,使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拥有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载体。

4.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社区化和综合化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分散的、功能单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实现有效的产销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化和综合化有利于地域联合和一体化经营。应该扶持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化和综合化,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联合,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举办联社的方式实行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 韩俊.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二元结构[N]. 人民日报,2010-2-10.

[2]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1-21.

[3]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5-11.

[4]李永进.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4).

[6]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M]//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分析制度学派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50-256.

[7]杨勇华.当前广东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研究[J].广东经济,2009,(7).

[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农村建设之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范文2

(一)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2以刀年,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3326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65.4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0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5764元,同比增长7.5%。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汇蔬菜、榨菜、蔺草、竹笋、茶叶、水果、花卉、名优水产养殖、生猪、禽蛋等1o大主导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全市目前已有四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25家。么刃3年我市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O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已达到149家。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激发了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加工型龙头企业块状经济加速形成,慈溪、郭州、余姚、象山等农产品加工园区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3.行政区划有序调整,城镇规模趋于优化。(l)撤销郸县设立郸州区,使城区的发展布局有了一个很好的空间条件;(2)至入刃3年8月底,我市已由2(X刃年前的149个乡镇和16个街道及4少协个行政村调整为100个乡镇和47个街道及3843个行政村。余姚、慈溪、奉化、象山及镇海等全部撤销城关镇,成立设街道的中心城区,宁海撤销城关镇改建街道的方案也正在报批中;(3)根据行政村人口过少、面积过小的实际,进行了行政村撤并工作,同时中心城市逐步撤销“城中村”、“城中乡(镇)”,设立相应的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以适应城市建设、管理的要求。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行政区划的调整,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和重点村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心城市一副中心城市一中心镇—般镇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城镇规模趋于优化,人口和产业集聚的条件进一步完善。

4.中心镇改革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各中心镇立足自身的发展实际和功能定位,不断拓展改革领域,针对深层次的体制,加大攻坚克难的力度,取得明显成效:(l)通过加大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人,完善城镇功能,拓宽发展空间。据统计,仅2(X犯年各中心镇城建投人就达5亿元,其中财政投人3.19亿元,占63.8%。一些中心镇还尝试在上级部门授权或委托下实行综合执法,致力于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档次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2)通过政策引导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以刀2年,全市中心镇的工业园区面积达到28.8平方公里,落户企业655家,销售收人154亿元。(3)各中心镇通过对城镇功能的重新定位,建筑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等已经逐步显现。在城镇功能定位明确后,产业特色也更为鲜明,工业品如周巷的小家电、洒门小路下的电线、梁弄的灯具等,农产品如泅门的榨菜、溪口的雷笋和水蜜桃等。

5.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促进农民转产就业。2(X犯年,我市相继下发了《宁波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关于促进市区被征地人员就业的若干意见》,逐步建立、完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促进市区被征地人员实现就业。慈溪、余姚、镇海已列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目前,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已建立了集就业、救助、医疗等服务于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站。在农民转岗就业方面,按照市委今年4号文件的精神,在原安排的培训经费基础上,从市和县级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1%,重点用于对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的补助。凡参加实用职业技能培训的,每人次补助21叉)元;参加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人技术工种资格培训的,2以)元以内按实补助,超过部分补助50%。对就读职校农业专业的学生,一般每人次补助6〕汉)元。此外,为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我市正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6.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投人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九五”期间,市本级财政在以完善水利为主体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投人89650万元,2〔x反年市本级财政投向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以X〕万元,农田水利建设1.9亿元,使我市农村道路、用电、用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农村规模畜禽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园林式村庄建设顺利,园林式村庄累积已达到印余个。“百千”工程开局良好,全市已有74个村开展示范村建设,302个村开展村庄整治。全市通车行政村达86.99%,通等级公路行政村已达79.7%。

(二)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尚存问题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市“三农”问题还在相当程度上长期存在。

1.农民收人增长放慢,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趋于扩大。(l)农民人均纯收人增长趋缓。1982一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人增加了3.6倍,年均增长16,5%;1992一么X犯年,增加了2.5倍,递增135%;1997一2(X犯年,仅增加了0.26倍,递增4.8%,比前1o年(1992一2(X犯)下降了8.7个百分点。(2)与城镇居民收人差距拉大。1982一199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年均递增18%,高于同期农村增幅15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人与农村之比从1.44:1上升到1.65:1,上升了0.21个单位;1992一2仪口年城镇居民人均收人增长17.1%,高于农村36个百分点,城乡人均收人之比从1.65:1上升到2.25:1,上升了0,6个单位,远高于前1o年(1982一1992)。2以犯年我市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之比达到225:1,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

2.农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农地保护难度加大。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有限的农业耕地资源趋于萎缩,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土地尤其是农用地的占用与日俱增。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1995年的86%下降到2以犯年的80.7%,减少51436公顷。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1995年的28.0%下降到2〔X]2年的25,65%,减少了22779公顷。而且由于我市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加大。特别是港口工业兴起,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城市建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农用地的保护难度将越来越大,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势头仍将持续。

3.失地农民增多,农村劳动力转业困难。在现阶段我市农业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最多能容纳5O万左右劳动能力,这样就有4O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有别的就业出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城郊失地农民逐渐增加,使得农村就业矛盾显性化。据统计,我市“九五”期间年均征地5万亩,从1996一2001年,需安置农业人口21万人。“十五”期间若仍按每年征用土地5万亩计算,每年将新增失地农民6万人。从城市劳动力需求来看,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和外来劳动力增多,农民进城寻找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有限。从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来看,全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度放慢,就业数量从1卯5年的143.4万增加到2001年的170.4万,年均只增加3.86万人。农民就业不足是影响我市近期农民收人增长放慢的重要原因。

4.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在全市1277家年加工经营产值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中,上亿元的只有25家,占总量的2%以下,真正能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的企业为数不多。(2)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率发达国家为so%,我国为45%,我市2001年为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人会(社)农民占全市农民的比重不足2%,低于全国2.5%的水平。(3)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农产品还没有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还有不少距离。(4)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步伐滞后于市场的发展要求,农业龙头企业开发研究力量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亚待加强。(5)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约束较大,税收负担较重。银行信贷部门对贷款企业有严格的抵押条件和审批手续,在利率上没有任何优惠。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过重,出口退税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资金周转。

5.农村工业发展与城市化相脱离,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使得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严重脱节,农民就业的变化没有带来身份的变化。总体上,农村城镇化进程依然缓慢:(l)工业园区建设趋于分散化。目前全市有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127个,面积35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20平方公里,开发率仅36.4%。工业园区配套设施投人不足,过多过散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业的聚集。(2)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脱离,园区产业的聚集没有带来人口的聚集。(3)农村工业和人口聚集的载体—一中心镇建设滞后。中心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接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又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增长极。我市早已确定巧个中心镇,但没有足够的优惠政策支持,中心镇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6.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滞后于城市。(l)教育水平的差距。城市拥有良好的教育设施和软件条件,城市高中教育普及率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等要远高于农村。教育水平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农村发展的后劲。(2)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我市农民个人对社保的意识不强,造成农民社会保障低水平;加上农村人口众多,不仅存在大量的需要社会救济的“三无”(无收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对象,而且仍有许多农村贫困人口,各级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险和大病统筹等,使得农民的社保覆盖面不大,这些都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推广。此外,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也是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突出问题。(3)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差距。目前全市范围内仍有774个行政村没有等级公路;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也不理想,镇区和部分村基本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但全市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几乎为零,自来水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仅为82.3%,还低于19以〕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安全卫生水85%普及率的要求,部分地区水质情况不容乐观;到2《X)2年底,全市城乡用电同价覆盖率达料.72%,已完成农网改造的行政村数2831个,占总数的74%,仍有637个行政村未进行农网改造。

二、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按照市委九届/、次会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今后五年(2003一2之X)7年),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产业集聚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为保障,提高农民收人,增加农业效益,用城市化和工业化联动农业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到2《X)7年,我市农村基本建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农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在经济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人口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农民收人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就业比较充分;农户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和文化上,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秩序良好,农民安居乐业;农村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卫生、文化等设施比较完备,农民享有较好的卫生保健和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整个农村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1,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达到so%。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以X刃元以上,争取达到10〕仪)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人差距不再进一步扩大。

2.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村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大于7O%,转移农业人口巧万人左右。城镇常住人口比重超过55%。

3.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顺畅、通讯便捷、水电供应充足,自来水普及率卯%,平原地区100%。农村用电与城镇同网同价。村村通等级公路,达到“标准化”,大部分农村道路实现“硬化”,构建县、乡、村公路运输站场网络系统。在有线电视网进村到户的基础上,公众信息互联网到村,电话普及率55%以上。

4.农村生态环境优美。继续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镇区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垃圾集中处理到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O%。

5.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85%。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高中以上学历比例超过35%。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达到高中阶段水平。农村劳动力人人享有职业教育机会。6.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全市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达到so%以上。

三、今后五年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构筑都市型农业框架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等特色效益农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创汇蔬菜、草食禽畜、名优水产和林特花卉四大区域化特色农业产业带,培植十大主导产业,形成水产、蔬菜、禽畜、茶叶、蔺草、榨菜、饲料和林特产品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创立一批农产品名优品牌。拓宽都市农业功能,强势打造绿色农业、创汇农业、海洋生态渔业、生态旅游农业等成长性的现代农业产业。

1.绿色农业。顺应“绿色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重视农产品安全生产,加快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重点在余姚、慈溪、奉化、宁海等县(市)区为主的笋、茶叶、花卉苗木、水果等产业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以推动全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2.创汇农业。以创汇蔬菜、水产品为突破口,通过发展一批专业生产、出口基地,扶持若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加快创汇农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中创汇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加大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等措施,扩大基地规模,形成余姚、慈溪、镇海、北仑等北部为主的花菜、豆类创汇蔬菜生产基地;以象山、宁海、奉化等东部为主的花菜、块茎类创汇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以依靠科技投人扩大养殖规模,发展水产品加工,提高水产品附加值为目标,通过技术引进、产品开发,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鲜活水产品出口基地。

3.海洋生态渔业。把开发海洋资源放在突出位置,确定发展主题,以建立蓝色经济为目标,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深化水产品加工业,开发海洋生物、海洋食品业,发展海洋旅游业。其中海水养殖业以象山港、三门湾、东南沿海、杭州湾为主,建立贝类、渔虾蟹类及坛紫菜等养殖基地,逐步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产业一体化。

4.海洋旅游。以象山为重点,拓宽发展思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及特色旅游项目,使之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5.生态旅游农业。加快生态旅游农业建设,建立“山、河、湖、江、田”等生态旅游农业基础框架。尤其发挥河姆渡文化遗址、四明山区革命传统教育等项目,实现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相互渗透、协调并进,相得益彰,推动生态旅游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有效载体。要积极落实市里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1.抓龙头企业的发展。继续扶大扶强2O家亿元骨干企业,重点培育3一5家5亿元以上的加工企业集团和百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优势龙头企业的技改投人贴息,适当减轻税负,增加信贷支持,开展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要与带动农民就业和致富结合起来。政府应集中财力,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抗风险能力强、带动农民就业作用大的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尤其是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也要与创建和发展龙头企业的知名品牌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促使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向优势名牌企业集中。

2.大力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的支持力度,把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民收人的主要途径来抓紧抓好。安排一定财政资金用于骨干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外向型经济的扶持,对龙头企业的出口退税优先到位。结合重要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先安排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资金,对重点农业加工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加大支持。

3.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农村服务社会化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是健全和完善五大服务体系:(l)信息服务体系,市里建立联系各县(市)区、有关镇(乡)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为广大农户、龙头企业、基层政府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2)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协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普及网络;(3)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的能力。(4)物资服务体系,实行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购销、运输和送货服务一条龙;(5)运销服务体系,以各类流通企业、经销公司、供销合作社、专业购销合作社为主体,扶持发展农民购销队伍,形成农产品流通、运销服务网络。

(三)推进园区化,促进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小城镇工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也是在经济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市农村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工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带动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因此要以各类园区作为小城镇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科学认证,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1.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镇的特色工业园区。加大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投人,园区建设要走市场化道路,多渠道筹资,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规划建设慈溪、郸州、余姚、象山等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块状经济加速形成。

2.加强园区产业集聚。吸引企业向园区迁移落户,引导分散布局的企业向园区集聚,有条件的项目都要进人园区,并适度控制园区外企业的建设,严格限制农村工业新的零星布点。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聚群和块状经济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挥产业的人口集聚效应。推动乡镇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管理、技术创新,着力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政府有关部门对小城镇发展的计划、土地指标等要给重点镇开绿灯,在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要树立全大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全局观念,适当优先考虑小城镇的园区发展,并对小城镇园区的招商引资在信息渠道、业务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协助。

(四)统筹城乡规划,加快中心镇的建设

统筹城乡规划,加快中心镇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统筹城乡规划。根据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抓紧修订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小城镇发展要按照“聚、细、严”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则,从区域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科学规划,即按照集中紧凑、功能完备、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增强城镇集聚能力为重点,高起点规划布局,推进城镇建设格局创新;围绕集聚功能的配套完备,对重要地段、重要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把规划落到实处;围绕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村城镇的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的对接,加快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城市的对接。同时做好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工作。在新一轮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把城乡一体的要求体现进去。

2.进一步突出中心镇在整个城市框架中的地位。明确发展方向,按照现代化小城市的要求来定位,并布局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由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到中心镇的快速交通,完成中心镇的上下水管网与主干管网的连接。加强中心镇的统一规划。在遵循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加强对中心镇规划体系的修订完善,围绕集聚功能的增强,对重要地段、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提高中心镇规划的前瞻性和权威性。

3.加强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力度,对中心镇的用水、电网、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倾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重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对中心镇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项目给予支持。

4.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增强中心镇的自我发展能力。着眼于全市的发展大局,建议给予中心镇必要的调控手段。市级财政应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划出一块,作为中心镇建设的专项资金;确定中心镇的财政收支基数,其超收部分应大部分留于镇级财政;按照分税制和调动县、镇两级积极性、财权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收支范围;可考虑对重点中心镇扩大财权试点,通过少取多余或在未来五年内财政单列的办法,促进重点镇建设发展。

(五)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保护基本农田

在土地制度方面,遵行“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认真落实“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树立科学、合理、依法、节约用地的观念,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管理的方针。确保耕地保护责任、措施、投人三到位,达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三方面的协调统一,不断增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1.拓展发展空间,缓解用地矛盾。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根据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增加投人,加快海涂围垦、农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居民点整理步伐,提高农地质量,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同时,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规划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合理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对以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防止水土流失、土地盐演化和土地污染,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地产出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保持85%基本农田保护区率,并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划区界定,即把符合质量要求的农田以落实到地块的方式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其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实行“定位、定量、定质、定档案、定责任、定措施”的“六定”政策,进行特殊的有效保护。

3.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l)努力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认真执行省关于《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要求,强化投资密度和容积率的“双控”。严禁低价协议出让土地,协议供地要提前公布供地方案。同时调整工业绿化用地比例,促进我市土地资源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抓好闲叠土地的处置。认真抓好我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加强建设用地批后跟踪检查,切实加强对开发区建设用地的整顿,对少数开发区的闲置用地或违法用地行为,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3)撤并小自然村,逐步消除“空心村”,引导镇、村走村庄整治、旧村改造之路。此外,对于确认征用的农用地,在征地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六)加强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转产就业的水平。我们认为宁波农村劳动力转移应明确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从近期来看,工作的重点是研究被征地人员安置办法,从长远来看应该逐步建立起一个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自由转移的新型劳动力就业机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加强对被征地人员培训。要根据被征地人员的不同情况,加大投人。加强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以上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就业创业能力,使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不能让失地农民再失业。鼓励失地农民采取各种途径实现再就业。

2.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劳动力,让他们通过成人教育等方式继续接受高中或中专的学习;掌握更高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开展职业中等、高等教育,使他们在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再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其他的社会劳动力则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多开办一些短期培训班,对申请就业者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要切实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根据市场需要,定期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民学习,增强农民适应转移的能力。要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岗中职业技术培训,帮助企业和农民工建立长期化、稳定化的雇佣关系,使农民和企业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3.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原有农技力量和农技校的作用,利用好可以利用的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和培训,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4.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要把绿色证书培训作为农民科技培训的基本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为基础,继续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启动“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从绿证学员中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启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提高就业率;实施“农业远程培训工程”,运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扩大技术传播援盖面,快捷有效地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加强县、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对重点农业中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绿色证书培训教育设施建设进行引导性资金投人,整合资源,改善农民培训条件和手段,建设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七)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保障水平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低水平是导致农村农民无法转为市民和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当前抓紧建立“低水平、广覆盖”、“低进低出”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1.逐步推广以医疗、养老、失业保障为核心,通过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保办法。经济发达的中心镇要根据“低门槛进人,低标准享受,低水平保障”的原则积极探索研究土地征用后的农民和“撤村建居”后农转非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养老保险问题。可考虑镇里或村里建立养老基金,实行“三个一点”(镇里、村里、后代各出一点)的办法。农村社会保障逐步纳人城市社会保障范畴,增强保险的包容性,让农民真正无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中心镇和重点镇可考虑建立大病救助基金或实行大病统筹,努力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打破农与非农的户籍界限,允许农民以自由职业者身份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不论所有制一律参加社会保险;进城农民可参加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建立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对经济发达的城郊城镇,对广大农村要积极探索新办法,出台相关政策,分批分层实行农村养老保险。3.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转人城镇后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逐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最低生活保障;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做到扶贫帮困到户,保障城区和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逐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

(八)加强农业墓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到2以刀年,实现滩涂围垦19万亩。加大流域治理力度,重点建设郸东南甭新河工程和溪北排杭州湾工程,完成平原河道整治1(XX〕公里。加强防洪防涝体系建设,重点完成市区“三江六岸”及宁海、奉化、余姚防洪工程。完成中尺度天气预警系统和区域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

2.实现农村交通顺畅、通讯便捷、水电供应充足。进一步加大自来水管网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实现农村用电与城镇同网同价。构建县、乡、村公路运输站场网络系统,实现村村通油路。在有线电视网进村到户的基础上,加大公众信息互联网到村的力度。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范文3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对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的经济迈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的发展目标也有了飞跃的改变,渐渐朝着城乡建设及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前进。农村当今的发展模式为农民将居住地逐渐朝城镇靠拢、朝着乡镇工业园区及农业生产经营靠拢。要严格执行创新精神,解决散户经营模式,合力集中所有力量,将农村经济有效的进行组合。农村经济组织在创新方面大力推广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基础。由于趋势的转变,培养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也成为推广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业跨国合作的规模和程度来讲,以我国当今的竞争实力是完全不够的。固有的农村经济组织无法胜任跨国合作的方式。由于生产能力的缺乏,使得资金和技术无法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成的经济效应,完全可是实现农村经济国际化竞争水平和降低经济成本的能力。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中的不足

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相对比,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是落后于当代农业发展进程的,本质在于组织创新的主体。经济组织创新结构上明显的表现出了其结构层次的不足。对于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管理上出现错乱,延误了农民对于经济组织创新的改革。再说到规模性,因为农民的平均资源少,成本高,资源产权模糊、资本缺失大、区域封闭等特点,当前农民经济组织创新的范围小,资源单一。很多经济组织因为由当地较少的农民构成,活动范围和资源表现都是小范围内的,缺少适应能力和拓展市场的能力,大批组织长时间在小范围、低档次中服务,而想得到农户形成持续吸引力和获得农民认同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对于创新性来讲,不足的方面应当是很多地方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因此顺应出来的农业创新实际是一身空皮囊,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主导现在的运营模式,新的个人合作机构是由国家政策等总舵因素共同构成,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缺乏表明了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不足。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思考

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中心是遵照市场规则将农村所有组织进行合理创新,将农民作为主体,开发农村市场经济。我们应当以主体创新来加快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顺民意,随民愿,为民办事,将这些真正落到实处,国家应当降低农民的税收制度和财政补贴等方式来给予农民应有的支持,让农业处于更加保障的地位。我们应以结构创新来进行农业经济建设的能力完善农村经济组织结构。加大了政府和百姓的连接纽带,提升了农村关于组织化进程的完善,经过结构组织化提高农户之间的联系。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不断培养和创新多种新颖的专业新型合作机构。由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的不断提升,农民越来越热衷于开展农业,热衷于其他人的新型事物,激励农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联合创作,创办和实施各种样式的合作,让组织与组织之间可以更紧密的联系,更有利于工作的提高。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 民营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人本管理

一、引言

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出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经济现象。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近些年中国增长最快的经济成分。但是,由于诸多问题如战略定位、融资困难等,民营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并不等于它的潜在增长速度。因此,本文通过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经济的非国民待遇问题

1.银行贷款方面的非国民待遇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这种融资状况在融资规模上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当民营经济发展进入资本与技术密集的产业提升阶段后,这种融资状况与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

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源于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依赖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信贷资本化。然而,在国有金融机构有大量资金贷不出去,而在具有明晰的产权、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良好的经营业绩的民营企业方面又有许多好的项目融不到资。民间投资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筹资困难;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信贷考核的利益激励机制与风险约束机制不相称,贷款审批环节过多,均不利于民营企业贷款融资;在直接融资上,民营企业也受到歧视,政策缺乏公开性,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导致民间投资项目的发展空间十分狭小;民间投资用地受到限制,不少民营企业用地不够规范,土地产权关系不够清晰,难以办理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无法提供贷款抵押。“融资难”瓶颈明显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2.税赋和法律方面的非国民待遇

在税赋方面的不平等主要反映在严重的所得税重复计征,法律方面主要是民营企业在各类产权和产权关系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往往在事件的裁判上更多地被歧视。这些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民营经济的发展束手无策。

(二)某些产业领域内的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落后,过度和不当竞争严重

由于民营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之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产业领域的退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广大竞争性行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这些行业的进入壁垒多数比较低,造成大量小型民营经济的进入,并形成互相残杀的恶性竞争局面。适度的竞争对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是必要的,但无限度的恶性竞争则会使本来就弱小的民营资本遭受致命打击。这种情况在某些地区和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前几年煤炭行业中出现私营小煤窑遍地开花,造成煤炭行业因恶性竞争的全行业亏损以及引发后来的一系列小煤窑伤亡等安全事故频发等的现象。所以如何组织民营经济的生产经营,形成合理规模和有序生产,已成为解决这些产业领域或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民营经济的信誉度差

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誉问题也很严重,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已形成的“开门迎客,关门打狗”的短期行为,对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伤害。这主要是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所造成的,其一,一些民营企业的纳税意识差,为了偷税漏税不惜违法做假账,使财务报表、会计表册失去可信性,致使在一些地方“民营经济”=“违法乱纪”=“弄虚作假”;其二,民营经济法律意识差的问题较突出,短期行为严重,一些企业为了获得短期效益或不义之财,大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从而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有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往来中长期拖欠贷款或拒不付款,失去了供应商的信用;其三,民营经济内部出现信用危机,一方面个别业主不守信用,如许诺给职工的工资待遇不能兑现或者百般克扣,从而失去职工的信任,另一方面,个别职业经理人不守信用,如携密跳槽、吃里扒外等。由此造成社会对民营经济认识上的偏见。

(四)民营经济结构不合理

1.民营企业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

传统产业产品比重过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慢,比重过低,区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

2.一些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尽合理

民营经济的治理结构理论上讲能够做到合理,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些民营企业采取了家族式治理模式,而一些民营企业则采取了两权分离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

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确立以发展民营经济为基点,联带其他经济(包括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统一的;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长期发展的,而时间的长短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确定的。然而,我们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仍然是集中力量改革旧有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以图实现原有体制的逐渐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渐进式“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我国早期改革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我国微观经济已经转换到按照市场原则运转的今天,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仍然在“破”而不在“立”,至今没有实质性调整,就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本人的观点是:以发展民营经济为战略和政策基点,以市场化为基本原则,把重点转移到加速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建设上来,旧体制的改革要在新体制的塑造过程中逐一解决,但新体制的塑造一定是第一位的。如果这一模式能够被确认,那么,民营经济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良好战略环境。

(二)促使民营经济自身的制度改进,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多数是由出资人实行家族式管理。这种方式在起步阶段具有凝聚力强等优点,但它的局限性,如家长个人决策、接班人世袭、任人唯亲、产权封闭等弊端,已经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根据世界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法律的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也会走向现代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

(三)民营企业要重视自身信誉的塑造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注重声誉,诚实守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交易的多次博弈中获得最大利益。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曾有过不守信用的短期行为,败坏了民营企业的声誉。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求民营企业家们在重新塑造自身信誉上作更多的努力。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契约履行等方面着手,逐步取信于客户、取信于消费者。

(四)为民营经济筹资和投资在制度和渠道方面上创造条件,支持民营经济积极开展资本运营

1.民营企业融资法律制度

完善间接融资法律制度。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建立以非国有经济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入股方式的合作金融机构。扩大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配额,并成立专门的贷款担保机构。建立非国有经济信用评审体系,规范其财务管理,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相衔接。

健全直接融资法律制度。增加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改变现在的股权结构,打破国有股与法人股不可流通的局面。建立多种合法的交易组织形式。设立二级市场,拓宽非国有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

2.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商业银行。地方性中小银行应以民间资本构建的股份制为主,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风险管理制度、竞争规则以及监管办法,对所有出资人一律给予国民待遇,保证中小银行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公平竞争。

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中小资本市场体系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二级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就其分工来看,二级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级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

(五)在人才方面要树立“人本管理”的现代管理思想

民营经济发展也要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人才意识,注重对人才的尊重、培养和激励,想方设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利用企业自身的环境优势,帮助员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不断增强“人才”与“工作”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其次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1.在民营企业内部建立职工入股制度。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鼓励他们以资金或自身的人力资本入股,通过适当分配股份使人才与企业利益共享,把人才自身的利益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

2.合理确定人才的薪酬结构,不能把他们和一般人员等同对待,要使人才的收入与他们的实际贡献相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才努力工作。

3.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在于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更重要的在于不断创造人才。为此,建议民营企业要把人才的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体系,实现教育培训的制度化。

[参考资料]

[1]蔡继明,刘俊民等.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2]杨叔进.中国:改革、发展与稳定.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编:西部大开发与非国有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5]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蒋伏心,潘阱力, 储小平.2002.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管理世界,第4期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城乡经济发展;“城中村”失地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一、“城中村”失地居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

(一)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差别大

在我国,城乡居民在拥有社会保障等一些基本的权益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因为城市户口,他们享有基本的“三险”,这“三险”就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而除了这三种保险以外,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还享有其他众多的保险以及补贴。但是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因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就导致了大多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只能依靠于国家平均分配的土地。

目前,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因为存在的问题众多,面对的压力也较大,就导致了工作的进展并不大,成效也并不明显。据广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490.29万人、961.03万人、239.99万人、273.27万人、242.71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05%、97.86%、99.58%、91.09%、99.07%。而针对农村居民来说。从2009年9月国务院正式启动新农保试点,到2010年,试点覆盖面由11.8%扩大至23%左右。虽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在不断的建立完善中,但是与城市的保障体系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而正是因为这种严重的不对等就使得城乡矛盾的升级,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国家政府可以在规范自身权益以及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促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基本的保障,还可以在对土地价格进行合理评估的同时,完善其补偿制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对失地居民的利益补偿。

(二)失地居民缺少基本的社会保障

经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适合城乡共同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建立。特别是对于失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政府还没有形成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是因为城市化依然在继续,加上失地居民不满情绪的高涨,这就导致了众多矛盾以及争议的产生,而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仅会给城市化进程造成了很多的阻碍和压力,还会给政府的工作带了众多的考验和挑战。

在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小部分失地居民并不赞成城市化,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之前的生活方式是他们所熟悉且喜欢的,而城市化就意味着农民要脱离生活多年的土地,再加上农民融入城市保障体系具有一定的困难性,这就使他们连最后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二、加强“城中村”失地居民社会保障的相关对策

城市化趋势是必然的,但是城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化进程应该从人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然而本文探讨的失地居民社会保障的问题突出的原因就是因为政府没有探索出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力度,这样才能使“城中村”失地居民的社会权益得到基本的保障。

(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生存权是他们最基本的权益,然而因为受到自身种种条件的限制,就使得许多公民的生存权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了解决人们生存方面遇到的困难,政府就应该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最低生活保障的概念就被正式提出。

所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政府为了解决公民的温饱问题,而为他们提供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城中村”失地居民是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而存在的,在城市化之前,他们拥有保障自己生活的方法,但是城市化的进程带给他们不仅是基本生活保障的失去,还有相关权益的损失,因为他们属于市民但是一些市民的权力他们并不享有。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就应该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在为公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使失地居民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政府可以通过拨出一部分款项用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只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健全,才能更好地解决失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时间较晚,其中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经由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体系现已逐渐地在走向成熟,但是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依然处于传统、落后的家庭式养老。而因为“城中村”失地居民也是属于传统农民中的一列,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养老思想还有待改进,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地调动失地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此外,针对失地居民要建立严格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方面,就业的失地居民应该被纳入到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一类中;另一方面,失业的失地居民可以重新建立一种不同于城镇的养老制度。缴纳养老保险费以及发放养老金的标准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定,这样就能保证“城中村”失地居民在履行其基本义务的同时,也能享有社会的权益。对于有些超过或接近养老保险办理年龄的公民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其所在的村组织每月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积极落实就业政策

解决失地居民基本生活困难的根本途径就是就业。然而,因为失地居民的知识水平以及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不仅参与竞争的能力较弱,而且还很难融入到现代化、科技化的社会中。对于一些年龄大的劳动力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也在逐渐的下降,这样在城市中生存就显得更加困难。而对于得到“再就业”机会的失地居民来说,他们的工作范围也限制在体力劳动以及服务行业中,这就导致了失地居民的工作环境、工作收入的不稳定以及经济条件差、生活缺乏基本保障等情况的出现。

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深入调研活动,大力发展各地的第三产业链。然后,进一步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以及有序进城务工。最后,加大对“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培训,在推进素质就业、技能就业的同时,提高失地居民的就业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城市化在加快进程的同时,也要加强完善“城中村”失地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以及就业等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失地居民的基本社会权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薛亚娟,张骥飞,刘英.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中村”失地居民社会保障问题[J].研究农业经济,2012(02)

[2]刘英泽,王慧,赵艳芹,孟文静.城中村失地居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1)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范文6

一、村级集体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规范。个别村组集体经济的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发包费、租金回收不力,造成集体虽有经济收入,但收入太低,有个别承包者长期拖欠承包费,村、组收取承包费困难。个别村委会只考虑当前,对长远发展考虑不够,土地低价出租等资源长期发包、收入提前消费等情况突出,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集体经济项目、收入,造成后来班子无可开发利用资源的被动局面。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近郊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村办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远郊的多数边远乡村,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含水面)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

3、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集体资金使用不当。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有少部分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委会不把资金合理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而是用在吃喝玩乐上,致使集体经济无从发展。

4、思想落后。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忙于“中心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

5、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

6、整体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我县大多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高,村委会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各乡镇普遍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委会收入高,发展较好,偏远乡镇发展滞后。

二、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区乡村组各级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尤其是乡(镇)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把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资本积累、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作为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通过抓创新、抓发展、抓项目、抓效益,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并从信息、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真正实现农村基层组织“有钱运转、有钱办事”。

2、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一方面是由于昭苏地处偏远,气候条件恶劣、信息闭塞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村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眼界不够宽阔、观念陈旧造成的。因此,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村干部思想认识偏差的问题,要努力使村干部牢固树立四种思想观念:一是树立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思想观念;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观念;三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市场经济观念;四是集体主义观念。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等各种渠道,提高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继续深化和实施“三百工程”,加大乡村干部“走出去”的力度,通过到发达省市学习观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