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1
关键字: 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S6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节水体系,包括水资源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技术和水资源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用科学的、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不但有利于我国水资源的节约,还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向经济型转变,保护生生态环境,更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体现。
广西南宁市位于我国广西中部偏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南宁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310毫米。但是,南宁市具有季节性缺水等特点,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秋旱和春旱较为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工作显得特别重要。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喷灌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微灌技术及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等节水灌溉的情况做了简要的分析。
一、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
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指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应该进行灌溉的田间里,经过喷头将水喷射到农作物上,水最终均匀的洒落在田间里达到节水的目的。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较好的喷灌技术主要有固定管理式喷灌、半移动式管道喷灌、中心支轴式喷灌、滚移式喷灌、大型平移喷灌、纹盘式喷灌、中小型喷灌等几种方式。使用喷灌技术进行农田灌溉的方法可以使灌溉面十分均匀,由于其主要设备都埋藏于地下,还可以节省部分耕地。针对南宁市季节性缺水情况,可采取此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比较适合南宁市的气候条件,采用这种灌溉模式既保证农田的灌溉面积、满足农作物的生态需水又可节省水资源,最终达到增产节水的目的。
2、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将自然降水通过工程措施,如建地头水柜(池)、塘坝等进行收集、汇流、存储,在需要进行农田灌溉时,将这些积攒的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田地的技术。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灌溉系统。这四个系统整个系统中扮演集雨、输水、蓄水及灌溉的作用。这种技术适用于干旱缺水或季节性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既可以解决农田灌溉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这种新型的灌溉技术让农民从单一的粮食种植向粮、果、花、菜多种类型的种植模式,有效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一般情况下南宁市九月份以后比较干旱,因此,利用5――9月雨水较为充沛的特点进行蓄水,来弥补季节性缺水问题,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已在南宁市有些地区得到运用。可以利用雨水充沛的季节进行储水,到了干旱季节再用来补充所需水源。这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活用水也解决了旱季补充灌溉的问题。
3、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从滴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灌溉技术。其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涌流灌等多种方式。这个系统主要由水源、灌区首部、输配水管网、灌水器四部分组成。这种灌溉方式特别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它具有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溉延续时间较长,灌水周期短,能够准确的控制水量,能把水和养分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去的特点。这种技术的使用能够节省水资源、节省肥料、节省人力、节省农药、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
二、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面介绍的节水技术只是新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的几种,而这些灌溉技术在我国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广西的季节性缺水特点尤为突出,需要进行农业技术的改进,但是农业新型节水灌溉技术还没有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降低节水工程建设成本
这些节水技术在使用前都要进行节水工程建设。无论是喷灌技术、滴灌技术还是雨水集蓄技术都需要一部分投资,而且就我国在这些设备的生产状况下来看,其工程的整体成本还是比较高的。那么,谁先为这个节水工程来“买单”或者是“垫付”呢?让农户毫无心理负担的使用上这项新技术,是目前应该讨论与落实的问题。这些技术的前期投入只是一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投入的回报率。农作物不是灌溉能跟上就一定会增产和增质,进而让农民增收,还有与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作物的种子质量等有关。那么,只是做灌溉上的投入,能否达到较高的回报率,这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进一步健全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体系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因此,在推广的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些农民对技术不够了解,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难题,而这些难题需要有人指导,这些指导人员从哪来,又进行怎样的指导,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来完善技术推广的体系。
3、避免新型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的盲目性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在一些地区的试验中已经取得了成功,节水效果显著,有些地区也已经开始推广使用。但是,节水灌溉技术不是万能的,每一项技术有其适用性。适合于什么地区,适合什么农作物,这都是要进行探索与研究的。而有些地区,对技术的引用与实施情况有一定的盲目性。结果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今后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我国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十几种,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点,但是,这些技术在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南宁市以季节性缺水为主要特点,在进行农业节水灌溉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针对地方性地域特点相应的进行节水措施是保证水资源利用率的一大前提。因此,对于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精准性
节水灌溉技术的整本技术要点已经基本得到了验证,但应对技术精准性上应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技术的精准性是指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灌溉的用水量、灌溉定额,用肥量以及对农作物产生的增产、增收、增质,到农民的最后的增收这些性能指标上要更精确,要将这些指标全面量化。科学研究讲究的就是数据的准确性。只有掌握这些数据,才能更好地指导农民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
2、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缺水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和水分的利用效率是发展我国节水农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水分通过灌溉工程输送到了田间里,但是,有多少水分真正的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进而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这就是水分的利用率的问题。而水分的利用效率则是指节水灌溉技术在使用上的投入与最终的经济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水分利用效率高,就意味着农民获得的经济利益越大,反之,则越少,也就是水分的利用效率较低。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用水紧张的问题,更能保证水资源在农业用水上得到充分利用。在广西南宁地区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可以有效的缓解该地区的季节性缺水等问题。
3、地下灌溉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地下管道灌溉技术是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喷灌、微灌技术都属于地下灌溉技术。但是,我国存在着技术推广有难度较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些节水技术的推广难度较大,主要还是碍于技术成本高、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农业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农村现有的体制机制等因素造成的。要想让这些技术有长远的健康发展。国家就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鼓励,还应该成立相关的部门负责这些技术的指导等。
4、随着高效田间灌溉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伴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成熟,新的技术也随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未来灌溉技术中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的发展趋势。低压管道化也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该项技术由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成本较低,节水效果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在输水过程中因渠道渗漏导致水分损失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大国,推广农田水利的节水灌溉技术关系到我国农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达到高产、高效。部分地区较为严重的季节性缺水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应该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广西南宁市是一个季节性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尽管处于亚热带,气候湿润,但是九月份以后的秋旱和春旱较为严重,提高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发展策略。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一手抓节水灌溉技术的成熟与稳定,一手抓新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每种技术都有其适应的条件与环境,应因地制宜的进行技术的使用。针对季节性缺水等问题,应该根据当地特点和季节性缺水的特征进行相应的措施。纵观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只有认清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存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一步的提出解决的措施,才能保证这些节水技术转变成生产力,达到为农民造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学红. 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3:(12):13.
[2] 杨文君.半透膜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6):60-63.
[3] 尹利海. 浅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科技资讯. 2010(11)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资源节约;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1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技术的现状
1.1水资源的浪费
现如今,我国借鉴与创造出很多能够提升灌溉效率和节约水资源的技术,但这些技术还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绝大部分的偏远地区仍然坚持使用最原始的灌溉技术。由于技术传播的限制,绝大部分地区仍有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当地的相关部门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民的农田水利工作进行合理的指导与监督,致使农田得不到充分的灌溉,不仅增加了投入成本,而且还浪费了自然资源,这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节约资源应引起重视。
1.2工作与管理问题要紧密联系
农田水利的建设不能离开与时俱进的灌溉技术,但是若只注重灌溉方面的技术问题而轻视农业产业方面的管理事项,也将影响农业的发展。相关的部门若没有对农田的管理以及农耕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即使农田完成了灌溉工作,没有科学的专业的农业工作指导,农民们所费的功夫只能是大打折扣。因此,专业的科学指导对于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相关部门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对于农田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部门内部的管理存在弊端,相关工作的程序以及管控不够严格等,这些都会大大影响农田水利的建设与发展。各个部门要将实际的情况与工作发展方向相结合,而不是盲目的进行。
1.3技术与实际作物要匹配
现如今,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农民也开始追随现代科技的脚步将农业技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科学高效的灌溉技术不仅能够使农作物的产量上升,而且对于工作劳动力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尽管重视的力度与日俱增,但现实问题依然存在。例如,技术的进步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这就导致一些正在实行的灌溉技术仍在实验中尝试进行匹配,所以关于灌溉技术的选用和农作物的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错位,需要不断的尝试与实验才能得到最佳的匹配关系。
2节约灌溉技术的特点
2.1喷灌的特点
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喷灌技术是中心旋转式喷头机,这种技术操作方便,自动化的程度很高,并且对于劳动力的节省具有很大的贡献。喷洒的效率高,在丘陵地带以及爬行山路时有自身的结构优势,机器体形小,十分节省空间。这种喷头适合露天种植的作物与各种土壤。其喷头节省电能消耗,使用寿命长,一般不低于15年。但其运营的费用较高,使用时需要的功率大,压力的损失大,动力可综合使用,使用的时间一般在10年以上。
2.2微灌的特点
微灌与喷灌相比较,更加节约水资源。但是投资的成本较高,比较适合经济类的作物,才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各种微灌都具有的优势是能够均匀的灌溉和节省水资源。微灌使用的是管道送水,因此在输水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蒸发或者渗漏的现象,对于节能方面有较多的可取之处。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和需求适度调整供水量,并且操作简便,使水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2.3滴灌的特点
滴灌常常用于林业方面以及蔬菜种植过程中,进行滴灌时通常只有农作物的根部得到灌溉,能够使作物精准的得到水以及养分。因此滴灌最大的优点即节省水资源。在进行灌溉时首先根据作物的特点进行事先调控水量,按需供给。但滴灌的缺点是投入高、寿命短,一般使用时间在5年以内。
3关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建议
3.1提高工程管理效益
在使用灌溉的技术中,要增强灌溉工程进行时的工程管理事项。从而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一是要不断完善与更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制度与规范,明确各个部门与各个组织之间的工作联系与各自的工作职能,既要配合好又要各自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各个部门应该将各项任务分配到个人,赏罚分明。以确保相关部门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能为节约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做出贡献;三是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不仅是灌溉起作用,土壤环境以及合适的气候条件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一些盐碱化程度高或沙漠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地方,更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使不同地区的农作物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滋养。
3.2优化配置
农田水利高效工程的实行必须要引起重视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一是农业的发展与资源的结合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在供水总量方面要有先断和预算与有效控制,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二是相关技术部门要做好实地考察,不同的地区适宜不同的灌溉方式,要合理的掌握各个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因地制宜,做好优化配置的工作;三是无论哪一项工作都要以环境为重,不能以发展经济为借口破坏环境。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节水灌溉;发展趋势;新技术
1、引言
据统计,我国水资源量约为2.8万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单位耕地面积的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1600m3/hm,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由此可见,我国的水资源相当紧张,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了缓解和解决水资源的不足,我国采取开源用和节流并重的战略。全国用水近80%的是农业用水,其中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以上。我国的农业灌溉方式基本都是土渠灌溉,且缺乏必要的修缮和维护,这种方法的水资源利用率极低。据统计,全国平均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5%,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2、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方面应用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低压管道灌溉、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并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
2.1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指采用低压力(压力一般小于0.2MPa)技术,利用管道将水送至农田中进行地面灌溉。由于采用低压力进行输送,其开口出水量较大,因此不宜堵塞。其特点是输水效率高、动力消耗低(节能)、节省渠道占地、省工、成本低等,在北方井灌区普遍采用该技术进行灌溉。
2.2 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渠道渗水和渠道粗糙阻水是灌溉节水、节能的面对的一项课题。渠道防渗技术是采用防渗水技术(在渠道底层加防渗水层等措施)加强渠道的过水率,同时降低渠道糙率系数小,目前该技术已成为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该技术具有防渗效果好,提高渠道的通水能力;糙率系数小,增加了流水速度;减小渠道断面和建筑物尺寸,节省运行费用,一次性投资少等优点。相比于传统的"土渠"输水,运用渠道防渗灌溉技术的输水工程,可以将原有的渗漏损失降低80%左右。
2.3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顾名思义是将灌溉水通过压力装置和喷灌头将水喷洒在空中在落在种植作物和农田里,因该方法具有同步冲洗植被茎叶的作用,在城市绿化灌溉中最为常见。喷灌与地面灌水相比,具有节水、省工、省地,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作物的灌溉中,喷灌可以节约40%左右的水。其缺点是受风的影响大、蒸发损失大、动力损耗大、一次性投资高、土壤底层湿润不足等。
2.4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目前为止节水效果最好,灌溉质量最好的灌溉技术。该技术根据不同的种植作物通过计算作物生长周期及所需的水和养分,利用输水系统控制一定的输水压力,在输水管道延伸出末级毛管,在毛管末端配置孔口或灌水器,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直接送到作物根区附近,均匀、适时、适量地在作物根层所在区域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显而易见,该方法工程造价高,系统维护难度大且极易发成管道,特别是末端毛管的堵塞等问题,才外该方法可能会限制根系的发展。因此该技术不适宜于大范围种植作物灌溉。
3、非工程节水技术
上一节介绍的均为工程节水技术,节水技术还包括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水管理节水技术,为非工程措施。
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耕作保墒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田间灌水技术: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沟灌(分根交替灌)等,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含水率等,减少土壤渗漏,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生物节水技术: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选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选择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等。
管理节水技术:通过加强与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应用水权理论,改革水价核定办法,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广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缩小计量单元,吸收用水户参与管理,改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管理办法等措施,从技术上、政策上、经济上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
4、节水灌溉新技术
我国的农业灌溉技术由最初的土渠灌溉到后期的管道灌溉、渠道防渗技术、喷灌以及最节水的微灌技术的应用,灌溉及方式的变化和节水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是,随着人口压力以及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水资源匮乏仍然是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条件,如何进一步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我们今后面对的一项课题。从实际来看,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正朝着更加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
土地平整度以及地势条件是制约现在灌溉技术的一项先决条件。所以,结合我国现有耕种土地面积广、需水量大的特点,应借用其他领域相关技术,改进当前地面灌溉的现状,优化种植土地的平整度。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土地平整技术,而基于该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水平畦田灌水技术,对种植土地平整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灌溉效果良好。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而且进一步推进了灌溉的精细化发展。
4.2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
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并用于灌溉是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突破。德国、智力等国家在该技术领域均进行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中,通过凝结空气中水分进行灌溉也将是我国在节水方面的一个发展方向。但该技术受气候的形象较大,在空气干燥的西北地区由于空气湿度本身较低,应用将受到很大限制。
4.3"3S技术"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基于RS、GIS、GPS技术的农业信息技术在国外的农业发展中也已经具有实际性的应用。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也势必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在"3S"技术的实现了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但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3S"技术将会有效地应用于我国的节水灌溉领域,实现我国灌溉管理的精确化与科学化。
5、我国节水灌溉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工业、农业用水需求也不断增加,在当前资源紧张的局面下,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尽管我国对部分新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整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对以上技术的逐步应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种植业灌溉工程配套建设逐渐发展,不断提高配套建设程度,逐步淘汰落后的灌溉方式;二是种植业灌溉将逐步采用信息化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将逐步应用于灌溉技术,从而实现灌溉用水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三是将工程领域技术和农灌技术结合,发展灌溉节水的综合技术。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干旱缺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传统灌溉用水模式仍具有极大的节水潜力,只有把节水灌溉当做一项重大的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力推广成熟技术,努力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才能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克服水危机带来的巨大困难。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以节水灌溉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经济工作,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参考文献:
[1] 常立峰,马哲理,张来文.节水灌溉方式的优化选择[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01):64-66.
[2] 王新泽.喷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林科技,2007,(02):74-75.
[3] 吴普特,牛文全和郝宏科.现代高效节水灌溉设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微喷灌技术;微喷灌系统;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F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l/4,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年均受旱面积达2000万hm2以上,黄河断流的问题日益突出,干旱缺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在中国,目前采用微喷灌等节水措施的灌溉面积仅占总灌溉面积的2%左右,而发达国家已增至80%以上。据国外灌溉经验,采用节水灌溉都有十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所以节水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微喷灌的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无疑是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1 微喷灌技术的发展概况
西方国家采用微喷灌设备灌溉作物,始于庭园花卉和草坪的灌溉。在30-40年代,这类设备因其节省大量劳力,灌溉水量均匀,增产显著,在美国干旱的西部17个州得到广泛使用,微喷灌面积占全美国灌溉面积的43.88%。与此同时,微喷灌系统在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也得到较普遍的使用。
1.2我国微喷灌发展的概况
为了进一步开展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50年代末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如前苏联的涡轮涡杆喷头、法国的薄壁铝合金移动管道成套系统。
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比较漫长,在早期的老灌区就在优化地面灌溉技术要素方面作了许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部分地区开始进行微喷灌的研究和试点。到20世纪70年代微喷灌技术受到普遍的重视,相继召开了几次全国性的技术研讨和推广大会,不管在交流技术经验,还是在舆论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到1977年全国微喷灌面积已达290万亩。到了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在微喷灌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整套设备和技术,为微喷灌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现在全国微喷灌面积达到1300万亩左右。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地下输水技术又得到了新生,发展成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推广面积超过333万公顷。近几年来,各级领导对节水灌溉日益重视,各种新闻媒体也加强了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一个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新已形成。
2 微喷灌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2.1 微喷灌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微喷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省水、省工。微喷灌比漫灌省水30%~50%,微喷灌的应用提高了灌溉机械化程度,大大减轻灌水的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
(2) 增产。由于微喷灌便于控制土壤水分,保持土壤肥力,利于利用土壤表层肥分,并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近地表层空气湿度,利于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达到增产的效果。
(3) 适应性强。微喷灌是通过喷洒的方式灌水,不受地形坡度和土壤透水性的限制。
微喷灌不仅可以用于农作物灌溉,现在大量用于园林草地、花卉灌溉,同时可兼作喷洒肥料、喷洒农药、防霜冻、防暑降温和防尘等。
2.2 微喷灌系统的分类
微喷灌系统的形式很多,在我国用得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1.固定管道式微喷灌 干支管都埋在地下,这样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只是设备投资很高,目前使用塑料管道的系统单位在1500元/亩之间。
2.半移动式管道微喷灌 干管固定,支管移动,这样可大大减少支管用量,从而使得亩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
3.滚移式微喷灌支管 是将微喷灌支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个喷位。
4.时针式微喷灌机是将支管支撑在高2~3米的支架上,全长可达400m,支架可以自己行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源处,整个支管就绕中心点绕行,象时针一样,边走边灌,可以使用低压喷头,灌溉质量好,自动化程度很高。
5.大型平移微喷灌机 为了克服时针式微喷灌机只能灌圆形面积的缺点,近代在时针式微喷灌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使支管作平行移动的微喷灌系统。
6. 绞盘式微喷灌机 用软管给一个大喷头供水,软管盘在一个大绞盘上,灌溉时逐渐将软管收卷在绞盘上,喷头边走边喷,灌溉一个宽为两倍射程的矩形田块。
7.中、小型微喷灌机 这是我国早期的一种微喷灌模式,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农场和田块,投资较低,使用灵活机动。
以上各种微喷灌溉形式各有利弊,各自适合于不同的条件,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地决策选用
2.3 微喷灌喷头、管道和灌水器及技术参数
(1) 喷头:分为固定式喷头、旋转式喷头和散射式喷头三类。
(2) 微喷灌管道及灌水器:固定式管道有铸铁管、普通钢管及PE管和高压PVC管等;移动式管道有镀锌薄壁钢管、铝合金薄壁管和塑料管等;常用管件有双挂钩球形、单挂钩承扦式、S形连接管、给水栓、快速取水阀等成套附件等。
(3) 微喷灌系统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灌溉水利用系数、组合微喷灌强度、微喷灌均匀系数和雾化指标
3.发展趋势
微喷灌技术向下列几个方面发展:①提高微喷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除喷水灌溉外,还用于施化肥、洒农药、防霜冻、夏季降温、环境卫生等。②提高微喷灌均匀度和降低微喷灌强度,降低能耗。如采用压力为 0.2~0.25兆帕、强度为2~5毫米/小时的喷头作微喷漫灌。③实现微喷灌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如利用土壤湿度计和传感器系统,在土壤湿度变低或超过预定范围时利用电磁阀自动开动或关闭微喷灌管道开关;根据系统内发出的故障信号使供水设备自动停机;固定式微喷灌系统由程序自动控制仪操纵,实行编组轮流微喷灌等。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意认真做好微喷灌发展的规划工作,按照经济规律发展微喷灌,积极稳妥地引进国外先进的微喷灌技术和设备,加快我国微喷灌设备的产业化,并加强微喷灌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
4 结论
我国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巨大,我们在了解微喷灌工程技术的同时也应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水管理技术及节水农艺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本地区微喷灌工程的工程设计、设备选择、实施步骤、施工质量控制和运行管理等技术方法。发展节水灌溉,节约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灌溉排水工程学/史海滨,田军仓,刘庆华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周春霞.简述微喷灌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8).
[3]崔毅主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联系方式:
贺财,1984.05.17,大学本科,工学学士,助理工程师,设计师,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农村节水;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率;灌溉新技术;应用推广
节水灌溉新技术与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能够在改进灌溉方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农村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形势下,也能够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很大的改进作用,这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缓解农业生产污染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村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当前,我国农村在灌溉水利用效率方面普遍较低,也正因如此,在输水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巨大的节约潜力和空间,通常使用的措施有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两种。在渠道防渗的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多,一般需要用到石头、混凝土预制块、土工膜等等,而当前农村较为普遍使用的渠道便属于一种特殊结构的渠道。当在灌溉工程中使用混凝土保护面时,可以根据渠道的大小来确定混凝土灌渠的形状和位置,这样便能够对水流的断面进行控制,以此促进输水量的提升。除了基本的渠床渗透之外,也有水面蒸发与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而用管道输水则可基本避免这些输水损失。对于喷灌、滴灌和微灌要求高压输水(300~1200kPa),而对于地面灌溉可用低压输水管(小于200kPa)。
2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形势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的的趋势:
2.1仍然以喷灌技术为主。喷灌技术仍然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灌溉技术,而且也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一种,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如何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在喷灌技术中,根据不同的喷灌机械设备类型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灌溉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2.2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效率越来越高。虽然在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人,但是随着其关键技术的逐渐完善,这一灌溉技术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公认与应用。
2.3地面灌溉技术成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随着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输配水方面日渐成熟,而且呈现出向低压管道方向发展的趋势。
2.4农业灌溉技术管理水平逐渐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家应用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在灌溉技术的管理水平方面也获得更大的提升,这也是农业灌溉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内容。
2.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了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这也是节水灌溉未来的发展方向。
3农业灌溉新技术的推广
3.1推广发展灌溉新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科学的灌溉方法,也可以几种灌溉方法共同使用,其根本的目的在于节约水资源、促进灌溉水利用率的提升。一方面,要选择投资少而又能够取得较好节水效果的灌溉技术,这样才能达到节水的目标。我国的灌溉水资源并不充裕,所以为了实现有效的节水,我们在灌溉技术的选择方面应当以地面灌溉的方法为主,并且积极的推广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平整土地促进管道输水效率的提升。而对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来说,则需要积极的推广具有浅、薄等特点的灌溉技术,尤其是对于水稻种植等地区则十分适宜。
3.2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加大对地面灌溉技术的改进,对于传统的灌溉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时间长、用水量大等弊端进行彻底的改进,因为这些弊端的存在不仅影响灌溉效率,同时对作物的生长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对传统灌溉技术的改进,促进新技术的大力推广。
第二,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技术。传统灌溉技术受到地面平整度、沟渠等形态的影响,在灌溉节水率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喷灌、微灌技术则能够在不同的沟渠或者畦灌等形态下实现有效的灌溉,并且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方法,这在促进节水效率的提升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第三,促进废水、咸水等资源的利用。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的水资源主要以淡水资源为主,但是我国淡水资源较为不足,因此要能够在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对废水、咸水的利用,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将这些水资源转化为可以进行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同时也能够减少废水、咸水等对于土壤资源产生的破坏作用。
灌溉技术的特点范文6
随着人们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水资源出现了严重匮乏的现象。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节约水资源,同时要加强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力度,引入先进的水利灌溉设备和节水技术,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1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的特点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的优势。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紧缺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1]。我国有75%左右的水资源都用于农业生产,但是只有35%的水资源被真正利用,其余的水资源都在灌溉过程中蒸发了。实施节水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蒸发量。因此,要加强对节水技术的有效利用,确保农业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大力发展和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当前农业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一些种植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给实际工作造成了诸多问题。地表水多的地方会忽视地下水的合理运用,地下水多的地方又会忽视对地表水的运用,使得农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单一。如新疆地区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水资源利用模式,已经限制了农业的持续性发展[2]。新疆地区的地下水开采率仅为6.5%,如果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运用新的发展模式和先进技术,地下水的开采率会高达45%。但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模式。同时,部分地区节水技术的有效实施缺乏先进的设备,严重影响了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的有效实施。当前农业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若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及优化配置,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应用
3.1喷灌技术
农业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喷灌技术。固定管道喷灌要在种植前设置好喷灌区域,确保喷头可拆卸、其他装备固定不移动。该灌溉技术的应用非常便捷,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但前期投入较高,还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多方位的巡视及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平稳运行[3]。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移动式的管道喷灌方式,该模式和固定式的工作模式是相反的,管道和喷头都是可以移动的,不仅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还可以在多个地区循环使用,但只适用于小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此外,还可以采用半固定式喷灌,将前两种技术和设备有效结合,喷头和竖管都是可以拆卸的,结合了移动式和固定式喷灌技术的优点,实用性较强。
3.2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节水效果比较好,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可将水直接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水资源利用率较高。但实施该技术时要考察周边的地形,只有在符合滴管技术的要求和标准时,才可以进行网点布设。管道设置要整齐,以聚乙烯管为地下管道。
3.3渠道灌溉技术
渠道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工作中,该技术在传统灌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技术改良及优化,通过防渗技术防止水资源流失和蒸发。在修建渠道时要使用混凝土,以防止水资源在后续使用时出现流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