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案范文1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满足幼儿园语言教学需要的重要措施,对幼儿园语言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要想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除了要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和朗读训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能够取得实效,最终达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预期目标。所以,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促进幼儿园语言教学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
为了满足幼儿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结合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只有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才能提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效果。
1.合理性原则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既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同时也要保证教学创新能够在合理范围内,只有在学生能够接受以及符合教学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教学创新达到合理性要求。
2.科学性原则
为了提高教学创新的科学性,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遵守相应的教学规则,使教学过程满足科学性要求,使教学创新满足教学过程的现实需求。
3.适度性原则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既不能冒进,也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接受程度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创新。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积极开展情境教学
考虑到幼儿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只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中,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是重要措施。
1.根据幼儿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基于幼儿的特点,在情境教学中,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降低语言教学难度,使幼儿对语言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2.在活动中模拟特殊情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模拟多个幼儿熟悉的情境,让幼儿从熟悉身边事开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言教学中,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模拟生活场景,锻炼幼儿的沟通能力
除了要模拟特殊情境之外,教师还要模拟生活场景,让幼儿注意总结生活和体验生活,并在生活场景中锻炼幼儿的沟通能力,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进而满足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积极开展分组教学
考虑到幼儿园幼儿的特点以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分组教学是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语言基础分层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教学。
1.了解幼儿特点和语言基础
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语言基础不尽相同,要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语言基础,为分组教学提供完善的信息保证。
2.根据幼儿特点和语言基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在了解了幼儿的特点和语言基础以后,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将特点和语言基础相近的幼儿分到同一学习小组,并采取差异化教学,提高分组教学的整体效果,满足幼儿园语言教学需要。
3.针对不同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语言教学
分组之后,要正确考虑小组内学生的特点和语言基础,在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上,应区别对待,做到每个小组编制单独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提高小组教学的整体质量。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结合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要想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除了要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和分组教学,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能够取得实效,最终达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干预实验[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2]郭建军.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实践[D].重庆:西南大学,2014.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案范文2
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全面开放的过程,一个全体参与的过程,一个平等合作的过程,一个自觉自主的过程幼儿园语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这样一个多媒体爆炸的时代,我们到底要教给幼儿什么?现在的幼儿该怎么教?如何改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成了语言教学教改的当务之急。
我们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便能够彻底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更为开放,更富有创造活力。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全面开放的过程,一个全体参与的过程,一个平等合作的过程,一个自觉自主的过程。 我园是柯桥区主城区幼儿园,教育技术应当走在全区的前列,近年来,随着教育多媒体化的发展,自2012年10月在班级多媒体设备完善情况下和在多媒体化教育的感召下,全园教师明显感觉到:既拘谨又乏味,已经无法吸引幼儿和有效推动多媒体知识的传输;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幼儿知识的掌握和个性的发展;知识的单向流动,养成幼儿被动的学习习惯,抹杀了幼儿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教师的权威式教学,禁锢了幼儿的思维,同时也弱化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因此,本课题研究立足利用幼儿园多媒体设备,摒弃一张图片一块黑板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我们的语言教学,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园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使教师和幼儿在网络媒体化时代快速成长。
一、基于多媒体的幼儿语言教学研究内容
1.落实任务,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以此课题的研究为中心,组织园内教师进行就如何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园语言故事、诗歌教学等专题研究和磨课活动,每个学期推出公开课,请园内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评估。在实施中,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采用团队协作方式,展开全面的实践探索,我们围绕教材情况、幼儿特点作全面分析,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相互说课讨论,确定何种媒体施教,研究媒体的功能优势,探讨相应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强的教师针对教学方案的要求,收集相关的素材,精心设计、制作软件,力求使课件符合幼儿学习特点,体现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最后以试教听课的形式获取反馈意见,从教学过程、方法、操作等方面观看老师教学观念和操作技术;从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倾听、语言表述等方面观看幼儿学习情况,分析讨论多媒体情景的创设对幼儿学习活动带来的帮助,经过课堂信息反馈,再次修改方案和课件,使之成为园本教材资源,并在园内推广应用,教师们在这浓浓的集体研讨氛围中,各显所长,各抒己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逐步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
2.挖掘功能,全面优化语言课堂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幼儿时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而多媒体能以它特有的优势,为幼儿提供大量色彩鲜艳、真实、生动的感性的替代经验,有助于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各种教育媒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教学功能,如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它,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我们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提供协商、会话的环境,帮助幼儿进行意义建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语言故事《三只蝴蝶》中,借助自制课件生动展示三只蝴蝶与三朵花,太阳公公的情景对话,让幼儿聆听雨的沙沙声,感受三只蝴蝶的焦急心情,通过视听媒体的刺激引发幼儿大胆讲述的兴趣。
3.自制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落实目标
一年两个学期的研究尝试,研究的目标为制作幼儿园省编教材小中大年段语言教学多媒体课件,并尝试进行课件的有效应用。我们主要从省编教材语言教学课件园本化、课堂教学层次化二方面来确立的目标,结合省编教材中语言教学教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我们从教材的内容、目标进行分析,按小、中、大年段分类分段实行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逐步完善课件。
二、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让幼儿的语言学习更生动、形象,它能将某些抽象的语言、词汇具体化,将问题情景化,使之更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多媒体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语言学习兴趣的“引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一切基础与动力。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幼儿与教育媒体的互动,使之快速进入学习的意境,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优美如诗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有助于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更增加了幼儿学习的投入度,使幼儿视、听、心、脑得到充分调动,媒体的刺激促使幼儿爱听、想说、乐思,有效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例如,中班散文诗欣赏《春雨的色彩》,欣赏教学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比较抽象,使幼儿难以理解,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细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春天的大门被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盛开了,小草偷偷的从泥土中钻出来,树叶变绿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中,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
2.多媒体是创设语言情境,优化语言训练效果的重要载体
多媒体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幻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态的色彩美、语言表达的音韵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比如:《螃蟹小裁缝》让幼儿认识螃蟹的各种形态,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以及在大钳子钳水草的方法,螃蟹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理解故事,螃蟹的整体形象就在幼儿意识中形成,及大增强了教学的密度,节省了教学时间,减轻了幼儿学习时的负担,优化了教学效果。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换功能,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贮的声音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控、快捷的交换,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录音、录像机因倒回播放而中断教学使幼儿注意力分散、影响幼儿思维等弊端的发生,这就可以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3.多媒体是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创新能力的工具
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提供协商、会话的环境,帮助幼儿进行意义建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发展幼儿语言同时,不仅注重培养幼儿敢于产生疑问、乐意发表自己观点、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经常鼓励幼儿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发展其创造力。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介入,以声音、图像等多种表达形式,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定格,设置疑问,引起幼儿语言学习中的思辨。
如:为什么红花姐姐只让红蝴蝶进来?三只蝴蝶为什么一起飞走了?如果太阳公公没有出来帮忙,三只蝴蝶该怎么办?……问题情景的设置,幼儿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情景资源中,发散想象,预测、猜想事情可能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幼儿思维的兴趣和想象、创造的空间。幼儿的思维在多媒体课件的碰撞和交互中大胆创想,各抒其见,积极争论,发表着自己精彩的演说。多媒体课件的介入,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学、去思、去探索,提示幼儿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考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设疑、猜想、解难,孩子们思维活跃了,语言也得到了操练。
三、小结
经过一年多的认真学习研究,努力实践与反思,我的课题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由于我踏踏实实开展课题活动工作,认认真真进行反思,并和参与人张飞仙老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各类课件比赛,得到了家长老师们一致好评和主管领导的肯定。
1.本人多媒体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会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并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并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己教和幼儿学的工具,幼儿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园内教师通过《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园故事教学》、《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幼儿园诗歌教学更有效》等专题研讨和多媒体语言教学公开课活动,使得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幼儿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案范文3
关键词: 幼儿语言 教育教学 实践效果 有效对策
一、幼儿语言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幼儿综合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很多幼儿园,语言课基本上成了品德教育课,甚至包括许多语言类故事也是如此。当前,幼儿语言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把一些小学语文知识变换形式加以灌输,往往忽视了幼儿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一些概念化的理念常常被僵化地“注入”。尽管一些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也有创新,注重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进行了各方面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但是,由于大环境的限制,老师不得不对幼儿审美情趣作表象的感知和引导性培养,没有从幼儿潜力出发,有效激发幼儿的情感动因,促使幼儿在广泛兴趣的支配下进一步领悟生活中的美感行为,以语言交流的方式运用于实践过程中。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们在一些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不能把教育重心放在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方面,造成学前教育效果参差不齐。在幼儿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一味讲解,有时讲得很费力,但孩子们的接受效果却一般,教师出于种种原因,还是依然如此这般地讲解,仅满足于传统的知识性传授,只强调单一角度的正确记忆,却忽视有效感知;只注重幼儿规规矩矩地听老师讲解,却忽视对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激发;只安于把知识传递给孩子们,而不思变换方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每次的语言教学活动后,教师认为教过了幼儿应该学的东西,孩子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心里没底。一些老师命令孩子们反复学习,却不顾及幼儿学习知识的情感动因的触发。当前的幼儿教材很丰富,但对于其中蕴藏的深刻价值,幼儿教师不能用最浅显、规范而艺术的语汇进行简单描述,致使孩子们往往只知道必须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是这样”,很难挖掘教材传递给孩子们的“如何观察事物”,不能正确引导幼儿较好地开发智力,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在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获取新知识,逐步充实自己,勤于锻炼思维,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重点要以无私无畏的精神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幼儿自由想象,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想象力培养的关系。教师要善于做好引导和启发工作,扩大每一个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一定要按照儿童的心理状况和兴趣爱好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就是要依据孩子们的合理需要和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要一切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决不当混饭吃的职业先生,因为这不仅仅是职业道德的问题,如果贻误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展,则必将受到良心的谴责。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幼儿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时刻想着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幼儿时刻在愉快的情绪下产生广泛交流学习的热情,一定要让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得到快乐。当前的幼儿园教师普遍反映,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积极性和幼儿园的环境有极大关系,只要孩子们有愉快的情绪,接受各方面知识的效果就显著,语言能力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收效不是太理想,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幼儿语言教学的最佳途径。总之,随着素质教育意识的强化,社会对人才的基础教育工作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语言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幼儿语言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语言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等角度,广大幼儿教育者应该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的环境问题,以及语言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
三、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案范文4
我园在园本课程开发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作为一线教师,本人积极参与研究中,并在语言领域的园本课程建构中收获着耕耘的快乐和成果的甜美。
一、关注生活、关注时代,选择语言活动内容。
宝应地处里下河地区,土地肥沃,湖荡密布,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县,被国家授予"中国荷藕之乡"的称号,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宝贵资源,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关注社会生活,增强幼儿作为"宝应人"的自豪感,激发幼儿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因此,我们设计了《我知道的家乡名人》、《家乡名胜探访》、《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新区明天更美好》等主题语言活动,这些来自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孩子们相当熟悉,通过教师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加以整理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能引导幼儿去关注社会生活,涵养幼儿的心灵。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让孩子们在感受、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更对科技创新充满了憧憬。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了可接受的科技发展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如《有用的电脑》、《特殊的电话号码》、《家用电器》、《高速列车》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让幼儿感到新奇,同时,活动内容有较大的科技含量,涉及到一些专业用语、专业知识,不仅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运用词语的量大大增加,积累了语言的经验,也培养了他们遇事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得到发展。
二、关注幼儿、关注发展,选择语言学习内容。
现代社会,传媒技术发展迅速,加之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表现出现代的孩子能说会道,运用语言的大大增强,以往的一些语言教育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幼儿选择的活动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适当的难度。如对于幼儿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比《小兔乖乖》更有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小兔乖乖》故事陈旧,情节简单,而《喜羊羊与灰太狼》情节诙谐幽默,想象力丰富,加之动画片的影响,使幼儿对人物的语言、情节的发展更充满了期待和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 ,不但有利于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又发展了幼儿用语言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语言能力存在着差异,对语言学习也有所侧重点,因此,活动的选择和设计应当注重循序渐进及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能力和需要,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还可以为幼儿选择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阿力的红斗篷》、《可爱的鼠小弟》、《伊索寓言》等这些外国作品的选择,使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对于幼儿气质的养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三、关注传承、关注创新,选择语言教学内容。
我园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中,形成了绘本阅读教学特色。绘本是用绘画与文字的形式共同讲述故事,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母鸡罗丝去散步》等一批绘本阅读活动,起初只是骨干教师赛课和开放活动时尝试的活动类型,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案和丰富的教学策略,在园本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另一方面,将好的教学经验进行传承,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这些来自于本园教学实践的活动,是幼儿园宝贵的财富,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文化的传承更能带动精神的传承,使幼儿园园本文化之旅越走越远,使园本文化散发持久的芳香。
不管是文化的传承还是创新,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园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在选择与实施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选择、大组交流、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题组、备课组等研讨活动,使教师的自主开发与专业引领相结合,提高园本语言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四、关注能力,关注习惯,完善语言活动内容和方式。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因此,除传统的集体活动,我们还开辟了"晨读"活动――晨间阅读交流活动;"课间播报员"――讲述身边发生的事件;"午后故事会"――讲述自己习得的故事;"阅读时光"――离园前二十分钟集体阅读活动……这一个个固定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给幼儿提供了充分表达、表述的机会,体现了生活中学语言的观念,将语言学习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还强调多样化,如:语言游戏、听说游戏、文学作品欣赏、猜谜等,尝试将漫画引进语言活动,如《父与子》、《雅各布与矮个先生》,这些经典的漫画作品不但能培养幼儿看图讲述、表达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幼儿想象力和幽默的性格。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案范文5
【摘 要】幼儿的口语运用能力,主要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运用多元化的活动方式,是提高幼儿口语运用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口语能力;语言环境;多元化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的趋向。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提法明显地淡化了纯粹重视学前儿童语言形式学习的要求。强调语言教育过程中重视语言交际的功能,重视学前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针对这种对学前期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幼儿园选取了“能说会道”作为本园的实验课题,并且研究出台了系列行之有效的课题实施方案。
1. 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 丰富幼儿生活,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是《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与幼儿园的语言环境和家庭环境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幼儿园的语言环境和家庭语言环境的创设,从幼儿园、家庭两方面共同营造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1.1 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环境。(1)“每周一个词,每天十分钟”说话活动。为了拓展幼儿口语能力,我园每天早晨入园晨检后,利用十分钟时间开展“说话活动”,让每个幼儿用本周词语进行说话活动。比如,我们班的孩子从周一、周二的说一句话,到周五的二句或三句话,一些能力强的幼儿甚至可以说四到五句话。在“十分钟说话活动”中,我对幼儿的口语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孩子们的“说话”变成“交流”,使每一个孩子在每天的展示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正如《纲要》中所指出: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正课、室内的集体活动,要时时、事事、处处为幼儿创造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2)主题谈话活动。近年来,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理论又有一个新的观点: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在这个新的语言教育观念下,教师和儿童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而在主题谈话活动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也是平等的交流者。比如在“爱家乡主题谈话活动”中,让孩子们把亲身获得的经验与大家交流,我这时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在孩子们的“七嘴八舌”过后,我也把“自己的蟒河之行”与他们分享,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索性把自己的照片也拿出来“一起晒晒”。(当然这是事先有准备的)。听听孩子们饶有兴致的讨论,“呦!好可爱的猴子啊!”“看啊,清清的小溪水!”“调皮的小猴子吊在树上,真有趣!”……瞧!孩子们真是妙语连珠。
《纲要》中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样,就有了与幼儿一起分享的协作过程,让幼儿真正发挥“主体性”地位,有了这样生动丰富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口语能力即是一个充满兴趣的探索和提高过程。
1.2 家庭语言环境。家庭中语言环境的创设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能激发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兴趣和爱好,能使孩子产生积极、好学、求知的心理。
(1)家长注重与孩子间的谈话交流。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语言,谁带他最多,他说话就像谁,有时连口气都很像,所以在平时与家长交流时,提醒家长注意和孩子说普通话、规范话、文明话,说话完整流畅,吐字清晰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每天在离园后,和孩子交流幼儿园生活中有兴趣的事情,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去讲述一件事情,提高口语能力。
(2)“每周一个词,每天一句话”活动。我们幼儿园设计了“能说会道记录卡”,每周学习运用一个词语,幼儿每天用本周词语说一句话,家长帮忙记录下来。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把自己当天在幼儿园里发生事情用本周好听的词语说出来,还可以让幼儿说说最近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并且运用本周的词语进行说话,这种活动也是家园交流的一个侧面。比如,在10月份第二周的词语“特别”说话时,王俊博说:“我特别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张晋斐说:“我特别喜欢吃幼儿园食堂阿姨做的西红柿鸡蛋面。”张宸若说:“我特别喜欢和郭亦菲一起玩。”……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家长们帮他们作了书面记录。每周一发记录卡,下周一入园时孩子们就会把自己这一周的生活情况在家长的帮助下带来与大家分享。我们教师会把孩子们的记录卡张贴在展示栏内,一周一换。
2. 多元化活动形式提高口语能力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为了给幼儿提供多元化的、丰富的语言活动平台,提升幼儿的口语运用能力,为我们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2.1 各种展示活动,促进更好的交流。在每周的“能说会道记录卡”中,我们筛选出部分精彩句子,在“家园联系栏”进行展示,促进分享与交流。
“小记者活动”、“成语接龙”等活动异彩纷呈,将孩子们的口语能力用多彩形式展示出来,让同年龄段,全园各班之间进行交流,促进发展。
2.2 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促发展。依据“多元整合”的理念,我们在“语言课赛活动”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幼儿口语能力,在“区域活动观摩”中,各区域体现“幼儿主体性”原则,让幼儿在自主、积极的氛围中,区间互动,展现自我,在交流与分享过程中,拓展语言运用能力。
“儿童语言运用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儿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建立起与他人的交流情境,产生社会往和互动过程,也就学到了更多的真正有用的语言。”因而,我们在“能说会道”的实验课题实施过程中,旨在提升幼儿的口语运用能力,这将是一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发展儿童口语能力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案范文6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 农村本土化课程
我园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了有关的课题活动,在课题研究中发现走出幼儿园,开展多种多样、富有农村特色的活动,对开发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潜力,开拓课程改革思路,促进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实践课题研究成果,凸显农村自然资源特色
独特和丰富的农村资源为我园的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是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如稻草、泥巴和农村丰收的农作物(玉米、小麦等)。二是农村丰富的自然环境,如田野、树林、溪流等。为此,在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们精心构思,在活动区域放置了泥巴、稻草、玉米皮等各种自然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制作;在各个活动室中,开辟了生活区、艺术区、科学区、健康区等,让幼儿通过与自然材料的互动,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各个活动区内,展示着由教师和家长制作或收集的各种手工制品,启迪着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进行创造。小班“亲亲泥巴场”,中班开展的活动“认识小草”、“有用的石头”让孩子融入大自然,与小草亲密接触,采摘自己喜欢的野花、野草进行串花环、做帽子等游戏。
同时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环境:溪流、田野、农家小院……把孩子带到小溪边,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寻找各种各样的石头,在小溪边采集石头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石头是从哪里来的?”“石头在水里和在沙地里有什么变化?”并把石头带回幼儿园进行“拼、画、变”,把石头变成各种有趣的图案。在主题活动“地瓜”中,老师带领孩子们到农家小院观赏各种各样的农具,再到田野里用不同的农具挖地瓜,其乐无穷。利用本地的稻田,大班的孩子们到稻田认识水稻,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拾稻穗,体验到粮食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利用“稻草”这一资源,体验用稻草做游戏的乐趣,初步学习用稻草进行一些小制作。这一切都凸显了我园富有浓郁的农村环境特色。
二、依托教师个性才能,丰富课题活动中的乡土文化内容
每个教师都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思想,都有自己的特长所在。年长的教师对社区资源有着更多直接的感性经验,能对具体的操作提出改进方法;年轻的教师能通过现代化的设备获取大量信息;骨干教师对主题活动能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对于本土文化资源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社会渠道。在教研中,我们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构建起合作研究、互动学习的共同体,充分发挥各教研组集体的智慧,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发展,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以课题研究为支点,形成美术活动、科学探索、语言发展等特色教学,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我们从教师的个性才能出发,比如像莲英老师有语言方面的特长,就让她负责编写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方案,在“有趣的米粉”活动中,莲英老师自编语言故事、儿歌“米粉怎么来”,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语言教学活动。这样将已有的教材与本土特色联系起来,做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三、实践园本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个人能力发展
农村幼儿园在缺少相关的资源和理论获得渠道的现状下,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将是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手段。教师通过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教育水平并丰富了自己的学科知识。
我园开展的研讨观摩活动“有趣的米粉”,刚开始接到这个主题的时候,觉得这样一个主题很难实施,缺乏开展相关活动的动力,经过课题组活动,大家共同商议、讨论,“有趣的米粉”的几个活动方案形成了,并进行实践教学研讨,从中发现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再进行整合改进,最后形成这个活动方案:让专人去米粉厂现场拍摄录像,制成碟片、幻灯片供组织教学活动使用。然后园领导及老师们参加听课活动,进行点评,又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各个活动再分析,教师们对“有趣的米粉”活动的实施设计分析透彻,执教老师对方案做修改并对自己设计实施的活动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教师们不仅体验到新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在于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发掘中,还学会了拍摄录像、制作幻灯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一个课题方案的初步设想到生成,形成较完整的活动材料,都要经过教师反复的商议、讨论、修改,然后使主题活动逐步趋于完善。教师在不断的揣摩、思索中创新着自己的思维,寻找各自的教学特色,教师们的业务能力、教科研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高。
在课程研究的背景下,教师由课程变革的“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在我园课题活动研究中,幼儿园放手让教师们实践,教师们用心参与了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园本课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推广乡村幼稚园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农村幼教改革的十年探索[EWOL].,200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