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1
加强以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为主线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
一是督促各级政府理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深入农村基层,消除安全监管盲区,建成村、乡(镇)、县(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网络。
二是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法规建设。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相关法规与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道路运输和水上运输安全法规和制度建设,同时督促指导地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强地方农村交通运输安全法规建设。
二、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深入开展农村交通运输安全问题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现状,摸清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对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搭乘交通工具的种类和出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出行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当前农村道路、水路及客运车辆、渡口渡船的现状,分析农村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和交通运输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是根据农村交通运输事故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农村交通运输事故原因和趋势的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农村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四是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农村道路客运和渡船渡运发展,妥善解决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安全出行问题。
三、下大力气解决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交通运输网络不健全,道路通行条件较差,车船技术状况差,渡船渡口安全设施缺乏,驾驶人员和渡口渡工等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较低,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多,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
一是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将“安保工程”逐步向农村县、乡公路推进,分阶段重点改造急弯、陡坡、临崖及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增加让行、减速标志标线以及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禁止客车车辆夜间通行的禁行标志等。继续大力开展危桥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已排查危桥的实施改造;对还没有列入改造计划的,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是不断完善农村渡口渡船的升级改造,提高农村渡运安全条件。制订渡口改造和渡船更新计划,积极筹措资金,改造渡运码头,更新老旧渡船,提高渡口、渡船等设施的安全水平。将渡口改造纳入建设计划,改善渡口设施,使渡口与公路技术状况相适应。研究采取中央补助、地方政府配套、经营者自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渡船更新步伐。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水情特点,抓紧研制、优选和推荐一批安全性能高、经济实用的船型,指导渡船改造。加大对义渡、半义渡的资金投入,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撤渡建桥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
三是进一步强化驾驶员和渡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抓好驾驶员、渡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坚持驾驶员、渡工持证上岗制度。
四是进一步引导和扶持农村道路客运和渡运的发展。农村道路客运、渡运具有公益性属性,鼓励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因地制宜研究制订相关扶持政策,保证资金的投入和倾斜,鼓励更多有规模、信誉好、安全水平高的运输企业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保障渡船维修费用和渡工生活补助,从根本上夯实农村客运安全工作基础。进一步调整农村客运管理模式,根据农村客流特点,以片区或者线路经营权为标的,通过服务质量招标确定经营主体。按照以路况定车型的原则,对县到乡、乡到村农村道路客运采用不同的车型。允许经营者根据农村客流变化情况,调整或增加班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督促农村客运经营者按规定落实承运人责任险等各种保险,提高农村客运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落实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责任制
一是加大农村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监管力度。继续开展农村危桥、隧道、渡船渡口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跟踪安全隐患治理落实情况,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二是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规范建设。严把企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准入关口,加强对企业安全评估,强化交通运输工具和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验,继续开展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严查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严格渡口审批和渡船安全检查,重点查禁无证船舶、农用船、渔船等非渡船的非法载客行为,严禁超载和冒险航行,确保渡运秩序良好。
三是建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对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管责任,落实从事农村客运等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群众安全意识
一是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深入农村客运站点、渡口、码头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交通运输安全基础知识,特别是广泛宣传车辆、船舶超载造成的危害。
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措施;完善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中起着纽带的作用,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网络构架,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交通运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以大规模建设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国情,当下交通运输行业正在朝着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如何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运输具有机动性强、灵活性好、中途停靠时间短、直达性好等优点,因此成为当前最为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然而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
1.1 交通运输生产力水平较低
当前在我国以营利为目的的客运和货运车辆数量不足以满足运输的要求,同时大型客运和大吨位货运车辆数量较少,一旦遇到有较大运载要求的情况就可能出现两种不利情况,一是可能出现超载现象,二是满足不了客户的运力要求。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向前发展。
1.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公路交通运输效率高低除了与运输工具有关之外,还与客运、货运的站场等的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有关。当前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在很多地区的站场设施较为陈旧、落后,不足以满通运输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在一些距离大中城市较远的地区,设施短缺的情况极为常见,这些对交通运输工作效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1.3 规划全局性和整体性缺失
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决策层在规划上缺乏一定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意识,因此使得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整体上不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协调发展,因此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另外,在投资的角度上来说,依靠公共投资还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开发较为滞后,使得行业发展动力不足。
2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相关措施
2.1 提倡管理创新
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法不利于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倡思想和方法上的创新。首先,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淘汰或整合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同时通过科学的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促进交通运输市场健康快速的发展。其次,将交通运输管理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不断完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实际工作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为交通运输的组织协调以及调节客运、货运车辆的实载率等,使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大幅提高。
2.2 重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充分重视各样基础设施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根据交通网络的分布情况,对客运、货运站场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加快对远离城市的边远地区进行客货运站场的建设,使之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交通网络,同时要加快站场内部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工作,将落后的设施及时淘汰,用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设施取而代之,从而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根据对运载数据的统计结果,对于一些对客货运需求较高的应当适当增加大容量、大吨位车辆的数量,防止超载和运力不足的现象。
2.3 建立健全协同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
建立具有协同功能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是为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充分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从而满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协同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由于各子系统相互配合组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因此只有各子系统之间可以相互协调、配合,围绕统一目标运行时才会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的整体优势,使系统处于有序的工作状态中。其二是交通运输系统与资源、政策、市场等各种外在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外在因素如果与系统不协调就会使系统孤立起来,没有外在的支撑,因此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只有内外部因素相互协调,才能使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2.4 强化交通运输监督管理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实际工作中应当建立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建立专职安全监督管理队伍以及健全安全责任制度等,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应当努力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使之能够胜任并履行好应有的职责;其次,对于运输车辆要贯彻安全检查制度,对于经技术检测不合格的车辆严禁运输,同时对旅客的托运和随身行李要严格例行安检制度,严格杜绝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对于危险品运输要求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揽业务,并在危险品运输车辆上安装行车记录仪等设备,对于违法违规载客运货等经营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最后,强化交通运输监管还应当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灵敏、可靠性强、反应迅速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路况或车辆等大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可掌握第一手动态资料,对于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作用重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管理对于提高交通运输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虽然已经处在改革的过程中,然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就必须从思路、制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打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服务水平,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45.
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问题;对策;国民经济
随着交通供给能力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提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进入一个"供需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供给能力明显滞后于需求增长的状况正逐步得到缓解,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旅客运输量增长了8.6%,货物运输量增长了9.2%。我国交通运输在供给能力基本上能够满足需求,供求矛盾得到一定缓解的同时,交通运输业的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1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对公路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门对门的运输方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运输业也已经处在一个大规模建设的黄金时期,交通运输的服务能力提高,是公路运输企业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开始。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国际国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从我国的国内环境看, 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比较旺盛。
2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保障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公路建设与运输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我国政策力度在经济形势转变后出现了倾斜状况。现阶段,我国交通基础设计的建设还处于紧张阶段。从目前公路工程建设来看,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造价提升,导致建设成本的极大提高,但现阶段银行信贷政策与地方融资政策的改变,地方、国内外经济组织正处于恢复期,致使严重限制了银行投资,减少了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
(2)城乡公路建设进度不均衡
我国地域广阔,进而增加了公路建设的难度。同时又受到施工条件、地方配置及资金等问题的限制。目前在交通运输经济建设中我国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差距。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可以有效缓解城乡的供需矛盾,实现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才能充分发挥路网的功能。但农村公路因其具有较低的技术标准、较差的路况质量及较低的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导致城市与农村公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严重制约了公路网的完善和农村的发展。
(3)运输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日益增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求道路运输必须提升其安全性,确保在乘客、货物空间位移次数与范围增加的同时,加大其安全保障措施。造成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运输单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制度不健全,对安全运输重视程度不足,无法真正做到安全行驶。第二,客货运站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为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客货运站安全管理如无法达到管理需求,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第三,道路客货运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现阶段,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普遍存在客货运输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低,安全服务意识低等。在执行运输任务时部分驾驶人员存在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大量出现,将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机率。
(4)道路运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尤其进入二季度以来,各地上报的道路通行受阻突发事件中有76.8%是恶劣天气造成的。上半年全国共经历了9次大范围的集中性降雨过程,暴雨导致数十条国道及省道出现严重交通中断,公路水毁造成1.1万公里路基、1.7万公里路面及数千座桥梁被冲毁。综上所述,自然灾害对道路运输的稳定运行有着巨大的不利影响,会造成国民财产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加强我国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提高运输行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势在必行。
2 应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1)资金多渠道筹集
建立稳定的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是解决公路发展资金问题的关键。政府在这个环节中必须明确责任,进行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的专项制度,以此对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公共设施,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以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主体,担负着公路投资、建设及养护的主要责任。为此各级相关部门必须承担其自身的职责,完善公路网体系,确保道路畅通。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投融资环境、体制加以改善,确保社会各方力量都能充分参与到公路工程投融资体制中。为实现公路建设资金多渠道筹集,必须对社会捐赠、企业捐赠及个人捐赠加以鼓励,并对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收费性公路积极引导,确保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之间处于均衡的状态。
(2)加大综合管理力度
现阶段我国公路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状况,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等。在决策部署中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东西部、城乡地区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对公路工程、车辆等进行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交通运输市场的管理水平。基于此,应进行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的设置,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对特级、一级市场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服务等负责,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对一级、二级市场规划、建设等负责,以此类推,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公路工程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
(3)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意识
在做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对违法运营行为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对驾驶人的资质进行审核,对营运车辆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严格监督,完善公路安全设施等。②对危险货物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意识,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其运输行为加以规范,提高应急与防护能力。③实行合同运输。对《合同法》中的相关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将合同运输广泛应用到交通货物运输中,这也是对交通运输市场进行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合同运输的实行可以对运输人员的责任心进行有效增强,为货物的安全到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有利于实现运输市场的有序性。
(4)加大科技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各种新型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也不断产生。为加大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力度,相关部门必须对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并快速模拟分析经济信息,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以此提升工作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事业的不断推进,运管部门和运输企业仍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既要培育、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又要考虑部分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交通运输发展滞后的情况,只有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规划,才能不断提升道路运输能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丽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区域因素分析[J]. 现代商业,2013(30).
[2]侯永慧.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12).
[3]连凯.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国城市经济,2011(30).
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4
0 引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工作前进的步伐。目前,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系统,公路、铁路、水路三方面的建设都有了飞跃的发展,一个庞大的运输网络覆盖了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交通运输工作,不但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因此,交通运输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这项重要的工作如果管理不好,影响到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因此,在新时期做好交通运输的管理工作就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首要任务。在现行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尚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存在的不足阻碍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建设,更影响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和品牌打造,其中交通行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需要改善的问题。
1 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
行业之间的特点是不同的,交通运输行业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抓住行业特点,去设计管理方案,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作为交通运输工作,具备以下特点:
1.1 公共性
作为我国服务行业的交通运输行业,它广泛的覆盖面,为我国各个地区的人们日常生活提供者生活的便利,首先是人们的出行,现代交通的发达,应经让人类从过去的遥远不可及的感觉中冲了出来,日行千里早已不是夸张的说法,从北京去香港吃早餐的故事也不是空穴来风,交通的便利给所有人提供了出行的方便;另一方面,运输的畅通,同样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人们不再为购买了物品如何弄回家而发愁,经商者跟不会再为如何运输货物而头疼,可以说对于所有的人来说,没有不和交通运输扯上关系的,这决定了交通运输这一服务行业的公共性,因此,作为具有公共性的交通运输行业就要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就不能把盈利作为第一目标,而是要把服务人民放在第一位,作为本行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去为每一位需求者排忧解难,否则就背离了行业要求。
1.2 强制性
强制性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又一个特点,交通运输的调度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为了安全,也为了交通运输的畅通,往往时间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时间就是一种强制性的体现,其次是交通运输的价格,价格的制定是由交通运输部门统一制定的,因为这个价格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均衡,以此调控经济发展。这种强制性往往纵容了交通运输的管理人员,使他们借助权利,以权谋私,而丧失了应有的道德标准。
1.3 国际性
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使地球上的人类互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尤其是从经济方面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提出,“地球村”这个崭新的名词的出现,都让我们看到了全世界大融合的前景,在这种形势下,各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经济和科技交流开始频繁,各个国家都希望通过互相的优势借鉴,在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这种经济发展的态势,把交通运输行业同样推向了一个全球化的地位,这种地位,让交通运输增加了和其他国家接轨的机会,交通运输行业跟随者经济的发展走向了世界。这中国际性,更要求交通运输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这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形象。
2 交通运输管理中的问题
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给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中规定了“道路运输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它规范着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行为,也规范着他们的工作态度。然而,一些管理人员不能摆正工作态度,无视规范的要求,我行我素的做出了一些有悖规范的事情,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
2.1 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要求
近年来,素质低这个话题不单单指向交通运输管理人员,而是针对了整个国人,我们曾经批判过这种说法,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中国人确实存在一些素质低下的人,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人员也不例外,他们不够按照《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中的那些文明礼仪去做,表现出来的是对代工作的不负责任、对待乘客的粗暴态度、性格的暴躁、语言的粗俗、处理事务的拖沓,等等这些现象造成了服务质量低下,损害着交通运输部门的形象。
2.2 在管理交通运输时出现执法不严的情况,
交通运输的强制性给了交通运输管理人员一定的权利,在物欲最大化的今天,一些管理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为一些违法行为开绿灯,这些行为损害着国家的经济利益,也损害着交通运输部门的形象。民众最为关注的是超载问题,这种不顾物质与人身的行为,埋下了极大地安全隐患,市交通运输部门必须要治理的问题。
3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措施
对于交通运输管理人员存在的工作态度问题,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够使交通运输部门的工作适应新形势,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
3.1 以新理念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现代社会,人性化思潮正在统领各行各业的观念,交通运输部门也要站在新形势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事物,居于国家的角度去处理事物,就能够自然的转变工作态度,成为新形势下合格的交通运输管理人员。
3.2 以政策为依据,强化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工作
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很完善,要认真学习这些政策和规定,要求员工严格按照这些中策和规定去工作,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对于工作中表现的实施奖励,对于那些不能自觉遵守的员工,通过考核评议等手段,实施一定的惩罚,并辅以管理文化的熏陶,利用培训学习、利用榜样的力量等等方法,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以不断改善工作态度。
4 结语
交通运输行业有自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这是本行业的法律依据,对于一些思想不端正,无视法律的违反规定条例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制裁,用法律去规范他们的行为,以此摆正他们的态度。
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县级交通;管理体制;问题与对策
一、县级交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运输部门统筹协调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县级运输体制的发展过程中,2011年各县市根据国家以及省交通运输部门的具体要求,基本上编制了“十二五”规划。规划将公路、水路、城市交通以及物流等纳入到县级交通运输的整体规划之中。各行业根据自己的行业要求,从本行业、本部门出发制定政策、编制规划,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各行业、各监管部门各自规划、建设和运营的模式,缺乏部门之间有效的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配合。这不利于按照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要求对县级交通运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一县级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形成全县统一的交通运输市场,难以形成统一、高效的交通运输体制。既使在部分县域各部门以及各行业融入到了全县交通运输统一规划之中,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难以监管公路、海事等部门的工作目标,形成了“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局面,出现了监管层面的缺失。
(二)执法部门难以做到依法行政。在人情社会中,公路交通执法部门在进行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受人情因素干扰难以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在县域交通部门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人情关系复杂,执法工作难的现状。例如在交通管理的过程中,依法扣留的车辆。相关涉事人员,通过招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员、甚至是政府相关领导,就可以很快将扣留的车辆取走,导致县域交通管理部门执法难。除此之外,部门领导亲属依靠裙带关系,客运市场欺行霸市的情况在所多见,扰乱了县域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经营,这一方面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另一方面为不利执法人员形象的树立。
(三)权责不统一。县级交通部门权责利不统一,不对等县交通运输局是县政府主管辖区交通运输事务的职能部门,其职责范围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县域内无论是省道还是水路交通那一方面出现问题,县级政府部门都需要首先问责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县级交通管理运输部门管理范围以及管理权限上,由于县级交通部门都是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机构,导致了可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省道和水运事务管理、监督不到位。在部门县域不同的交通主管部门相互推诿责任,存在着好事抢着办,难事无人办的现状。目前,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任大、权力小,无法对县域交通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二、县级交通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交通部门管理体制实现“大部门制”。目前,由于县域交通管理主管部门各行其是,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导致县域交通管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导致了交通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统一对城市道路运输和城市交通进行管理。建立统一的交通主管部门可以负责交通运输事业的宏观决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以及综合协调。统一的交通主管部门主要有四大功能。首先是宏观决策职能,包括限于交通发展站略和发展策略的制定与修正,县域交通法规的起草、制定。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严格交通运输行业行为,破除人情关系对依法行政带来的阻碍。其次是县域交通公共服务,包括限于交通基础设施,县域交通运输产品服务、县域交通公共信息服务以及公共安全服务等等。再次是县域交通市场监管智能,包括交通建设以及交通运输的市场准入以及市场行为的监督和检查。最后是综合协调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了县域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突发公共交通事件处理与协调;交通安全与交通环保相协调等诸多领域,诸多层面。
(二)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对当前的县域交通体制进行改
革,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要努力实现对县域交通运输事业的统筹规划,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统筹全局,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够进行有效衔接,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使县域交通运输体系能够高效率的运行,能够有效节约各种社会资源,优化县域交通布局。对县域交通结构进行有效优化,能够有效利用县域与的土地资源,满足县域交通运输事业集约化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除此之外,要对现代交通运输行业进行职能优化,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用以管理,协调分配。
结语:加快推进县域交通体制改革是当前县域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各县域在进行交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以国家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作为指导,利用当前改革的大好时机,加快推动县域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度,针对县域交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作出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个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69
[中图分类号] F5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112- 02
交通运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总体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就具有制约作用;如果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快于国民经济发展,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制约阻碍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1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
1.1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问题非常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不论是企业经营规模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却始终没能跟上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存在道路交通网设计不科学、运力规模不足、运输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管理水平欠缺的问题,直接造成了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虽然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和使用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运输压力。
1.2 缺乏资金投入
交通运输压力大,就意味着要兴建更多的道路,然而资金不足是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原因。首先,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经济活动市场竞争激烈,从而导致建设材料等物资价格大幅上涨,人力资源紧缺,同时费用也逐年增加。受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交通运输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有限。其次,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各地交通运输资金投入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各个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状况参差不齐。虽然我国交通部门对交通运输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1.3 交通运输网设计不合理
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交通运输网设计不合理。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的生产需求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都和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络息息相关。但是从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网络来看,很多一线、二线城市都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输的速度,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限制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脚步。
1.4 交通运输缺乏个性化服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对交通运输工具及交通运输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受到资金和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不高,导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在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加剧了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服务同质化的趋势,导致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下降。
1.5 安全保障不足,管理体制落后
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危害社会和人身安全的隐患。受到经营管理方面的影响,铁路、公路交通事故频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服务的信心,从而影响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然而事故的责任并非全部来自当事人,也有部分原因来自交通运输管理的松懈。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落后,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所以,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经济能够跟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必须加快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
2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对策
2.1 明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目标
要想有效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切实实现合理的统筹规划,明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目标,并通过科学政策的指引,完善机制的管理以及丰富经验的优化来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2.2 加大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
交通运输建设及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资金始终是制约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政府需要重视交通运输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广泛吸收社会投资和国外投资,扩大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来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3 控制行业成本
资金是限制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交通运输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成本控制是关键。首先,需要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各个相关行业也必须投入到成本控制当中。所以,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以成本控制为目标的财务管理和联动机制。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就是成本控制中心,通过对建设资金的分配、预算、效益等进行评价,全面实施成本管理,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全面发展。
2.4 适度开展个性化服务
交通运输经济同样处在消费领域,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希望享受到同消费价格相等的服务。所以,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要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力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是,服务的水准还要掌握好适度原则,因为我国现阶段交通运输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大规模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娟,周健,武丽.对部级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