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教育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教育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教学特点
引言:通常来说,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是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启蒙阶段,这一学期的语言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语言教育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言交际等等这些能力。可以说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小学生们基本的认知能力初步形成的阶段。在小学阶段,同学们的语言能力发展是迅速的,我们老师应该牢牢把握学生成长的这个特点,好好的把握这个时期,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在学生语言学习方面给予足够的指导,更好的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巨大进步。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会严重的影响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如果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的教师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幽默诙谐、自然得体、悦耳动听,这样的语言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接受信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更有甚者,这样还可以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不断地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总之,语言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特点。老师教学最为主要的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所以,语文老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师语言的特点来激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其中,老师说话时抑扬顿挫是很重要的。老师上课的语言要想做到抑扬顿挫,最为主要的是要通过句式的整散长短,语言的高低起伏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达到目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不断加强老师语言调控,老师要更加注重对教学语言的巧妙编排和组装合理。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主要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体现:老师在讲授到重难点的时候要加强语调,一字一顿,声音响亮;过度语言还有一些讲背景等知识的话语我们可以稍微的加快语速,音调也可以变得低缓一些;在表现一些较为强烈的心情和反应的时候,例如:兴奋、壮烈、激昂等可以用快结构的语言,慷慨激昂。然而,当表达宁静、优美、悲哀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慢节奏的语言,温情脉脉。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安排有一些安静的场景,这样甚至可以达到此时无声甚有声的效果。当这节课的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所讲的故事或者是文章,可以尽量用设问的形式,这样可以为本节课留下较深的疑问,从而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课堂的印象,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的理解。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舒缓连贯,疏密相见的特点。懂得教育艺术和教师语言技巧是对老师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老师必须要具备的素质。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句子连贯和拘役清晰、逻辑合理,然而,在说话的时候也不能够紧锣密鼓没有停顿。老师在上课时他所说的语言必须要流畅,并且老师的语言不能够没有任何的起伏,语调平淡无奇,这样容易让同学们失去兴趣,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语调的高低起伏变化,而不能够一直使用一种语调。还有,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的调配信息,进行合理的安排讲课的重难点,对于不同程度的知识应该要注意语调的有所差异。老师上课的过程中要让同学们在紧张中拥有松弛,在激动之中也要有舒缓,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同学们才可以张弛相继,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可以更好的更加愉悦的学习,从而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更加多的知识。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都会需要有一些的导语,其实在导语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稍作休息,然后让同学们逐渐进入状态。老师在进行讲述的时候要不急不缓的讲述这节课需要讲授的问题,还要先让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进行合理的组织语言,从可以不断地加强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最后,小学教学语言还具有言为心声,饱含真情。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用心去上课,老师讲课应该是带有丰富的感情,老师应该理解、感悟、合理的运用语言,更好的挖掘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潜能。不断地激发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源泉,不停地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兴奋点,从而可以产生有效的、积极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将自身需要讲授的知识熟记于心,只有在老师在清楚和熟悉的掌握自身所讲的内容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运用具有情感的、完整地、绘声绘色的讲授这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老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言尽量的做到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深情饱满、声情并茂、和谐动听,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让同学们听得更有趣味,更有激情,更加津津有味,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语
教师语言的特点在上课的时要更好的运用,不断地促进老师对教师语言的把握,更好的提高课堂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郑彬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06):6
[2]严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D].浙江师范大学,2010
语言教育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学生 语言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06-01
一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众所周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这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当前,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基础有严格规定,对语言学和教学有明确规定,教师要严格根据规定开展教学。对于教育事业而言,教师是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是神圣的。而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智慧的化身,他们无所不能、无所不晓。小学生很崇拜、敬佩教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影响学生,随着时间推移,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考虑到教师是小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组织者,因此教师的语言会直接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保证语言的规范性,这样才能展现出教师的榜样力量和示范效果,从而达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论是从智力发展上看,还是从心理上看,小学生都会表现得不成熟。教师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规范性。这个时期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有时模仿能力甚至超出思维能力。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以及知识学习就是一个模仿阶段。因此,教师要明确自身的重要性。不论从哪个方面和角度出发,小学教师教学时,都不能影响课堂质量。从教学经验来看,教师的课堂质量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进行教学时,应从语音、词汇等方面来分析,慎重地进行选择,努力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 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时,除了使用规范性语言之外,还应该保障语言的可接受性。小学生的思维还属于开发阶段,教师在选择教学用语时,应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理解的语言。学生感受到这些语言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从身边例子感受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接受语文知识。从实际上看,教师在选择语言时,应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风格。另外,鉴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不突出、形象思考较为发达的情况,所以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等到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采取严谨的语言进行教学。
三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小学语文教学规范性要求比较高,语言使用比较有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点:(1)要充分考虑语言使用的明确和规范。语言规范主要是语调规范以及读音规范,词汇搭配准确,能够符合逻辑思维。在小学阶段,语言学习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使用标准的发音和规范化的语言,这样学生在模仿时,才能保障语言学习的准确率。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教学的情感因素,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成分,使用准确的表达,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能把握词语的含义,在日后学习中能灵活运用。(2)应充分考虑教学的主体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是小学生。因此,教师使用的语言也应符合学生需求,且是学生能接受的语言。教师开展语言教学时,尽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最好是接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可以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还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丰富的词汇,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语言学习,实现教学目的。
四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语文教学不应是无趣的,语文是一门美妙的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更加浓厚。其中语言的描绘更加精准,文采奕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趣味性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见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词汇,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要灵活使用比喻手段,恰到好处的比喻促使学生更易理解词汇。学习课堂被激活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得以提高,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时,应保证语言的趣味性。但是把握好趣味性有一个难度,教师在提升课堂活跃度时,还需要保持严肃性。做到活跃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好奇心被激发了,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他们乐意参与课堂学习,投入语文学习活动。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其思维得到了训炼,提高了学习质量。
五 结束语
小学教师身负重任,小学正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进行教学时,要使用正确的发音,要吐字清晰。进行词汇知识讲解时,善于使用比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会影响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应做好知识储备,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语言教育的特点范文3
一、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特点
(1)符号化。学生对教师的专业化语言一知半解,而且每天都在讲新课,学生还没有将前一天的知识完全吸收,又接受新的知识灌输,加上教学语言的不理解,很多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成绩并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符号化的特点。所谓符号化,就是通过数学中的特有符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记忆符号来了解知识。
(2)简洁性。从学科的角度来说,数学的教学语言具有很强的简洁性。比方说在例题中,不会渲染环境和一些不必要的因素,而是直接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求解。教师在利用数学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渲染环境之类的语言,直接告诉学生已知条件有哪些,通过哪些计算能够求得想要的结果。如此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在客观上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直观了解。
(3)通用性。数学是一门非常普通的学科,相对于语文或者外语来说,数学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为任何一个地区或者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但是在数学面前,所运用的符号、公式、定理、公理等等全部统一,即使在国外也一样。因此,通用性的特点,可以让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而且不会产生学生理解不了的情况。
二、案例分析
在本文中,主要以苏教版的教材为例,对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进行一定的分析。在讲解正方形周长计算以及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讲解。讲解周长的时候,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有些学生会回答将四条边长都加起来。教师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在黑板写出四条边长相加的情况,即:a+a+a+a。当学生发现四个a 都一样的时候,一定会有疑问。教师随即给出讲解: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长相同,因此周长公式为:a×4。当学生了解周长公式以后,教师可以顺势拓展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思考后就会发现,由于正方形四条边长一样,因此边长既是底,又是高。所以得出面积公式为a×a。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教师在讲解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时,运用了一定的符号语言,让学生对边长有一个固定的了解,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就能有效避免一些其他符号的介入。另外,在拓展学习正方形面积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语言来叙述,直接给出一些固有的条件让学生思考。如此一来,就避免了繁杂语言所带来的影响。在有效运用小学数学语言之后,学生会对书上的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三、数学语言与小学数学学习
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教师会应用语文语言的丰富性以及广阔性等特点,将山川景象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展现得非常清楚。同样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应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有一个更好地发展。
(1)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数学语言,学生也要懂得这门语言。否则,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非常吃力。小学的知识在后半段,会向综合性发展。如果教师提问正方形面积如何计算,多数的学生会说a×a,只有少部分会说边长乘以边长。而后来的圆锥知识以及方程知识中,数学符号会越来越多。良好地掌握数学语言,才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2)数学语言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难点。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并且它又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所以,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分出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数学语言。
语言教育的特点范文4
教育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简称研究,是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广义的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狭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研究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科学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科学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后者使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它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则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会得到出同样的结论。尽管科学是对普遍规律的说明,但是科学研究却是具体的、分析性的。研究通常是将是事物分解,然后对具体问题做出独立的分析,最后才加以综合、概括。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例如,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爱好、价值倾向、世界观等的影响。此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活动,通常它是许多个人的有组织的专门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组织管理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规则。
科学研究过程并不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要求认识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发现新对象,新领域,科学研究过程终了的时侯,不是要求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要求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将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推向前进,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宝库。科学研究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形式和特点:
①、科学研究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的假设的正确性,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虽然也用某些概念或假设,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周密性,也不可能严格检验各种观点和想法。
②、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中,人们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总是设法恒定或排除某些无关的因素,以便着重观察与分析有关对象的关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人们在一般认识过程中,很少会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和系统地解释各种现象。
③、严密的分析。科学研究中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象做出严密、深入的分析与解释;而一般尝试中对于某些关系的说明,往往是松散的、缺乏系统和比较表面的。有极强的探索性。科学研究是要认识未知世界,认识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因而决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有成功也有失败。
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必然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有些研究课题是在一般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这就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特点采用一些特殊的观测、调查手段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有些课题只能先在实际社会和生产过程以外的科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即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是从生产与社会斗争中分离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科研任务而进行的特殊的观测、实践过程,既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又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途径与手段。
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理论。影响教育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条件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所以,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对人的内部世界无法向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对教育现象达不到自然科学那样,在有效控制或隔离某些相关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实施研究活动,因此,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教育存在的异质性也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自然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或一个物体的研究中概括出普遍的定律,而教育科学则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研究中,得到普遍适用的结论。这意味着,教育研究要抽取更多的样本,它的研究结论的概括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
语言教育的特点范文5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相应的语文知识也在不断的扩展范围和深度,所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对教师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表达效果有着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都在对小学生渗透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道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对于这些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小学生肯定是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透彻的掌握教材中课文内容的内涵,还有在表达的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改变,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小学生真正的了解文章的内涵,使语文教学更具有美感,以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这一学科的有效实施一定要建立在规范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这是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所应该具备的特点。只有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了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实效性才能够真正地得以发挥。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要符合语言的基本规律,语言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师语句和词语运用的科学、正确上,只有语言是科学的,教师在教学中所传达的思想才能够保证准确无误。
三、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语文教材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最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让学生在形象的意境中去切身感受体会,去解其惑,得其道,感知教材,理解作品,发展形象思维。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得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为风趣。小学语文月光曲中有幽静一词,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词典解释为幽雅安静,尽管十分准确,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与意境。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这样阐述: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境界。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幽静的氛围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幽远静谧的意境。特级教师于漪讲春时,用这样一段话导入: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情有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学生也会感到春意融融,眼前一片勃勃生机。生动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语言教育的特点范文6
论文摘要: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首先阐述了汇编语言课程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汇编语言的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对策分析。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类专业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好徽机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的知识准备。它能充分发挥和利用计算机硬件特性的语言,能够完成高级语言难以胜任甚至无法完成的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及教学方法做以下探讨。
一、汇编语言课程的特点[1]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提供给用户的最快而又最有效的语言,同时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所以高级语言简单、易学且开发效率高,而汇编语言复杂、难懂、开发效率低。对汇编语言的课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汇编语言的优点
主要变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用汇编语言容易得到高时空效率的程序。由于汇编语言本质上就是机器语言,可直接、有效地控制计算机硬件,因而与高级语言相比,容易得到运行速度快、执行代码短、占用内存空间少的高时空效的目标程序。
第二,用汇编语言能设计出高级语言无法实现的程序。正是由于与机器的密切相关性,使得汇编语言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硬件特性,编写出与硬件紧密相关而高级语言又无法实现的程序来。
(二)汇编语言的缺点
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汇编语言难学、难理解、难调试难维护等。第二,汇编语言程序可移植性差。
二、对汇编语言课程教学内容认识
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对汇编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经验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于十六进制的加减法运算、有符号数的补码计算要充分了解学生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复习巩固。
第二,对处理器中寄存器的介绍,存储器的组织结构,操作数有关的寻址方式这一版块的内容,建议不要介绍与转移地址有关的寻址方式,因为相关知识还比较少,学生很难理解。
第三,就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和逻辑指令、系统功能调用简介来说,应该重点介绍这些指令,而其他指令分散到后面章节中或者舍去。而且每种指令也是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指令进行介绍,如传送指令中只介绍mov、xchg、push、pop、lea、lds和les指令,力争讲过的内容精通,课堂没有介绍的可以触类旁通。
第四,伪指令用于辅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不作为重点,使学生可以理解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即可,不引申不常用到的伪指令和不必要的细节。
第五,分支、循环和子程序设计版块的内容,介绍用到的一些指令及程序设计方法,采用短小精悍的程序训练学生,培养汇编程序设计的基本功能。
第六,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模块化程序设计、混合编程等高级汇编语言技术内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扎实的汇编语言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程序设计,引出实用技术,可以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提高汇编语言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
(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汇编语言由于其基础性,而又它不同其他基础课一样以实践操作为主,体现着它的比较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特征。如在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以及源程序结构都比较抽象、复杂、难于理解。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内容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计算机科学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最初愿望和最终目标都是模拟和实现人的思维过程,体现出计算机系统成为人的思维的延伸。因而它的许多理论与算法本质上是在人的思维基础上获得创建与发展。基于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就可以将课程中有关难于讲解和难于理解的原理、算法,和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处理方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联起来,结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列对原理与算法进行讲解。
第二,要利用功能程序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指令系统。微机的指令系统的指令多达上百条。进行机械地记忆会很枯操,学生往往难以掌握和运用。但程序设计又需要熟练掌握其中的部分指令。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指令系统,可借助各种程序范例来理解相应的指令。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够知道如何在程序中具体应用指令,而且对以后的程序设计也有帮助。
(二)强实脸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专业的两个最基本教学目标是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科学主要是传授学生计算机有关的专业知识,对计算机系统要进行深人了解,强调计算机的学术价值。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理论及算法的学习和研究。而计算机文化,它的含义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操作和程序设计的能力,它十分强调实践,即上机操作。对于任何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来说,上机实验操作环节都是不可或缺重要环节。
(三)发挥现代教学媒介的优势
按照任的认知规律,人的认知活动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筛选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以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短时间内准确理解。我们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使教师脱离繁琐的推理、论证、讲解,使学生在适中的教学时间内理解、掌握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质量。
四、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课程特点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因而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改革,对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与丰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