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1
目前,国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等方面,而对于新型业态农业的研究并不多,目前也仅看到了笔者团队提出了新型业态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我国的复杂地形现状出发,提出了我国临海、山坡、平原区域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从以往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新型业态农业主要特征集中在“新”字上,可以理解为业态的融合创新。即就是对于现在传统农业,通过业态的拓展,而产生一种新的复合产业,例如在商业领域内,通过信息产业与商业结合,运用网络平台,产生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极大了满足了人们消费需求。同时新型业态农业的“新”字另一层含义体现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即就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生产出高品质以及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从而增加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国外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二十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逐渐重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并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本国农业收入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开始探索农业新的发展途径,把主要的方向放在了创新和融合方面,也就是所说的新型业态农业。于是逐渐地在荷兰、日本以及英国等地出现一种创新农业发展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下面以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为对象,探讨这些国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特征,分析其关键所在,以期探索对我国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1.日本模式:多功能环保发展型
当前日本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以“六次产业化”为核心。“六次产业”这一概念是由日本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社团法人JA综合研究所所长、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今村教授批判了原来“农业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概念,指出了农业的“六次产业”应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乘积。也就是说,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任何一次产业产值为零,其农业的总产值为零。即就是只有通过各个产业间的创新和融合,才能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六次产业”就是农业融合了加工业、生产资料制造等二次产业,以及加工完成农产品的流通、贩卖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可以说将三次产业相乘的核心就是“产业一体化”和“产业融合”。通过产业融合和一体化,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从而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计划,到2015年日本将在国内500个产地推广一体化和产业融合的服务战略,实现农产品增收。从日本的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础,通过第二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以及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第二种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促进农业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同时拉动了对农产品以及加工制品进行销售和流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种是举办各种城乡交流体验活动、开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体验农业等三产的活动,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从日本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其开发重点是创造了高效的设施农业、高科技的加工农业、多样的体验型和观光型的休闲农业等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业态农业。其开发特征为利用了农业的绿色和环保功能、拓展了农业的休闲、体验和示范多种功能,最终形成了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
2.荷兰模式:高科技和资源集约发展型
荷兰是低洼之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人均耕地也非常少,只有一亩多。相对较差的地形和农业生产环境,促进荷兰在农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成为了继美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农业贸易出口大国。尤其在花卉和乳制品加工出口方面,紧随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国贸易国。荷兰主要是通过高科技促进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以发达、高效的设施农业和精细化生产农业为基础,重点生产一些附加值较高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集约生产优质的花卉、奶制品和蔬菜,在满足荷兰国内需求的同时,进行大量的出口贸易,使荷兰成为世界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最多的国家,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又一个典范。从荷兰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点是通过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农业。荷兰是一个极其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国家,该国平均每年的费用几乎高达政府总预算的五分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荷兰形成了由农业发展部负责的“OVO三位一体”农业体系。第二点是荷兰的农业以农民为核心,以农场为载体,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这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第三点就是通过全力打造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经营水平,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
三、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些新型业态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各种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我国土地资源情况和以上两个国家基本相似,人多地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劣势,现在急需通过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日本、荷兰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四、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根据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可见,各国政府普遍对农业比较重视,不仅将其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可以获利的高效益产业来对待,并从政策法规、财政税收、金融、公共服务、信息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为了发展我国的新型业态农业,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编制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不管哪种新型业态,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应该起好引导作用,并作好服务和支持工作。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和不同阶段中均有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方向。科学的规划也有助于减少个体在农业经营上的盲目性。
2.实施倾向性财政税收政策
由于新型业态农业一般具有产业融合、效益复合、公共产品等特征。单纯的市场价格、经济收益并不能反映出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全部效益及成本。通常情况下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得到补偿。所以国家应该对新型业态农业实行更多的政策性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
3.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国际上支持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我国各个地方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更多的靠自有资金、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采取其他融资方式的企业非常少。所以政府在金融手段及融资手段中的支持对新兴业态农业发展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新型业态农业融资平台,坚持发展以金融机构融资为主体、以新型业态农业的投资基金以及民间投资与资本市场融资作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体系。
4.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
在新型业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与新型业态农业相关的一切企业或者产业它们的价值链均是由相互关联的许多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组成的,并且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业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创新,形成在空间上优化集聚并且相互协作的创新式链式产业组织模式,从而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同时政府在新型业态农业产业链条中要起到重要的扶持和支持作用。
5.重视农业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新型业态农业经营主体
从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农民的高素质高技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市场化,科技化等特征,这就要求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经营主体需要具备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生产、管理和市场经营等多方面的技能。因此,政府可以从多方面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6.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普及技术推广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2
1.1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界定
“休闲农业”一词源自台湾RecreationalAgri-culture或LeisureAgriculture的概念,引入中国三十多年来,对其准确的概念定义以及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均没能形成一致的观点.文章参考前人关于概念界定与内涵划分的研究成果,结合休闲农业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源利用类型、开展范围以及社会功能属性,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指导,对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如下表述:即休闲农业是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与文化体验与休闲的新型农业业态.并认为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实质相同,而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都市休闲农业相区别.
1.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内涵
休闲农业产生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背景之下,是依托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而开展的新型农业形态.地方通过实施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提供发展思路.所以文章在进行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对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概念做了如下界定: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即对于农村、农民与农业所产生的表现在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多维度的综合效果.
1.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支撑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保护国内的稻米市场,增加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在其“稻米文化”中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观点,即农业除在传统生产中具有经济效应外,还具备生态、环境、社会等效益.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遵照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演化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即以农村环境为背景,以农耕文化、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游览观光、参与体验、科普宣教、休闲度假等多种形态的旅游活动.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除拥有一般的经济属性外,在促进农村环境改造、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方面也表现出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特征.
1.4休闲农业综合效益作用机理
通过对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的界定、内涵和支撑理论的分析。
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演化为以农业资源、农事劳作、农业文化为卖点,集游览观光、参与体验、休闲度假等形式于一体的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形态.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形式,而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提供了宣传与交流的平台,为传统农业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社会主义新农建设中“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基于休闲农业的多种功能属性,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三农”视角,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便于清晰的解读休开展休闲农业活动对于“三农”所产生的效益问题,在秉承科学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全面性、代表性与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解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
2.1编制方法
指标体系主要有三种编制方法,分别是系统法、目标法和归纳法.考虑到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指标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文章根据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选用目标法和德尔菲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法和实践经验分析构建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初级指标打分表,向华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从事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经济研究的专家征求意见,请他们从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代表性等角度对各指标进行最高分为10,最低分为0的连续性分值评估,并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其次,计算收回的初级指标打分表中每个指标得分,剔除平均分值低于4分的指标,并汇总专家意见以调整现有初级指标;最后,对得分在4分以上但标准差大于均值一半的指标与专家再做沟通和复议,最终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为休闲农业社会效益,准则层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指标层为18个评价指标构成。
2.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阐述
将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定义为目标层,它由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准则层组成.以下就各准则层所代表的涵义以及对应的评价指标含义进行解释:
2.3.1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随着时代格局的改变,农业在三产中的地位下降,但其产业经济效益仍关乎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适应现代社会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农业,通过开展旅游业促进了地方财政增收和地区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贫富差距现状、社会就业等问题有深远影响.
2.3.2农村环境效益地方发展休闲农业要注重其核心资源的维护与培育,而其核心资源主要体现在便捷的交通、清晰的空气、安全的人居环境、淳朴的乡土风情和欢乐的农村文化等优秀的农村环境,所以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既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又是产业生存的条件.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市场经济 体系构建原则 创新运作机制 合理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81-02
前言
农业是我国农村赖以生存之本,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全面提高要依靠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农业技术体制已无法满足先进农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现代机械一体化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对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原则,从而理论结合实际,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生态平衡。
一、阐述农业技术推广概念及特征
所谓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使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它以利于农业发展为基本前提,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科研和劳动者有机结合,从而对农业的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农副产品加工及贮运、农田机械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指导和经济后盾,而且它的推广体系受到国家经济组织的扶持,它在我国现有新农村改造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它的实施和推广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农民收入,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分析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构建原则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要求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在满足了自给自足的条件下,逐渐向经济合作性发展,特别是新农村改造后,广大土地和房屋构建由传统的分散型变成了集约、高容积型,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禽类的饲养逐渐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这就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要求,改变过去科研项目与技术指导的脱节问题,将先进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出现问题及时咨询,进一步将技术推广服务落实到实处。其次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和信息传播推广深入人心,使得农业经济逐渐与市场接轨,适应了新型生产组织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生产力为发展依托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初期阶段,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还不成熟,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环境不同,使得农业技术的研发、示范具有局域性和针对性,所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生产力为发展依托,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加强对农户的科技培训,有效的实现技术的科学化和管理的自动化,农业技术得到及时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科技推广制度,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技术革新和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航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农业技术推广要以人为本,以先进的市场经济为导航,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大幅度提升。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业技术服务是由政府直接推广模式构成,它具有以偏概全和实施不彻底性,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两极分化;其次,纵观市场发展规律,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就奠定了农业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价值;再次,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中农业推广的无偿服务逐渐向有偿服务转变,实现了人人平等,勤劳致富的局面。综上所述,在这三者的推动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必须要以市场经济为导航,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三、构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在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原则,了解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和服务对象后,我们逐渐找到了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运行关系(如图1),从而明确了农业市场方向和创新供给内容。所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以人为本,以生产经营者的需要为基础,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体系模式;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把技术推广落实到实处,杜绝咨询服务和先进技术的脱节;再次将政府的直接推广向国家宏观调控倾斜,以市场经济为导航,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市场化、专业化;最后加强农民知识化,从而促进生产高效化,带动经济的社会化,使得农机技术推广更积极、主动的适应时展需要,进一步带动农村企业经济的增长。
四、结束语
分析传统农业发展方向,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农业生产模式;阐述现行农业技术及构建原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团体;研究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为了创新体系模式,从而找到一条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全面构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同时,我们要注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与生态化建设相结合的创新运作机制,它将更好的引导我们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全面经济的增长,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
参考文献
[1]于水,安开根.试析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创新[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9(1).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4
十前后,“城镇化”渐成全民关注的热词。“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表述也开始出现在一系列高层会议中。然而,对于城镇化的具体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有各自的理解。如何摒弃传统城镇化模式的积弊、有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各方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认识。
在戴均良看来,城镇化的定义不论如何阐述,最终均需解决一个最根本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转移人口的真正市民化”。他认为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城镇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作为空间载体的城镇建设。
“只有这三件事同时抓好了,才能实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在戴均良看来,当前诸多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大城市病、拉美化、贫民窟等等,都是因为没有实现“三化同步”。
对于理论界尚在讨论的“新型城镇化”,戴均良立场鲜明:新型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必须走新型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国情的要求。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镇化,就是在协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信息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融入这“三化”之中的城镇化。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对于城镇化的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还并未达成完全共识。在你看来,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
戴均良: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个引擎和两根支柱。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首先是城镇人口,就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所以,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
其次,城镇化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中国过去是农业大国,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是农村型的,和城市不一样。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理念逐步向整个农村地区延伸,这本身也是城镇化的一项附属内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才能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才能引发和推动城镇化。当然,城镇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上讲,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先有工业化,才有城镇化,或者说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发展,而不是相反的。不是说农村人口都涌到城市里了,城镇化就发展了,而是城镇要有发达的二三产业,为进城的农村人口提供饭碗。否则,他们还是留不下。
《财经国家周刊》:“提高城镇化质量”、“人口的城镇化”将成为今后各级政府施政的关键词。你认为该如何确保健康、可持续和有质量地推进城镇化?
戴均良:我们常说,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引擎。但不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消费水平提升的动力还是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康的城镇化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抓城镇的二三产业。城镇的本质特征就是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以同志在省部级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讲话强调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当前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西方工业化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形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更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从我国城乡需要就业人数数量巨大的实际国情出发,我们也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有些行业企业,既是知识型技术型,也是劳动密集型。所以,要善于统筹发展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是要抓好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副产品的供给力,这是支撑城镇化的又一个基本保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只有把农业搞好了,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心里才有底。否则,大量农民进城了,却要靠从国外进口粮食,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就难以保障。所以,一头要抓城里的二三产业,一头要抓农村的生产经营。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形成两个产出:一个产出农副产品,一个产出可以进城的富余劳动力。当然就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则不只是农业生产,还有文化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城镇化、现代化,绝不能出现繁荣的城市和衰败的农村那样巨大的反差,所以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是要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就是城镇化还需要有一个载体——农民进城了,城镇人口增加了,产业发展了,需要有足够的地盘来支撑,需要有足够公共服务。现在很多人批评城镇化中摊大饼,盲目、低效地扩张地盘。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我看到一个数字:近十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城镇地盘扩张的速度大约1:1.5的关系,也就是说,城镇人口每增加100%,城镇地盘就扩张150%。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很明显这不符合节约资源、节约耕地的要求。所以新型城镇化第一条要求是“集约节约”,要大力提高城镇化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
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这方面配套措施,进城农民难以真正市民化,城镇化进程难以顺利发展。
所以,只有城镇二三产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建设与管理这三件事抓好了,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的现代化这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如果三化不同步、不协调,城镇化很难健康发展。比如拉美很多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等大城市病,就是因为三化没有协调和同步。最典型的就是墨西哥,大量人口都居住在墨西哥城,但城里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远远不够,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发展起来,城市建设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就造就了大量的贫民窟。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最近在高层会议中屡被提及。但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是连续的过程,不存在新旧之分。你怎么看?
戴均良:我认为现在提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要求四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个信息化。信息化要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这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新”要求。而且当今的工业化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本身就对城镇化有新要求。
第二个“新”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的全过程。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本”总体布局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而生态文明则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城镇,难点在工业,推进靠制度,关键靠技术,既要有独立的部署和要求,更要把它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虽然现在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没有提出完整的定义,但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八个字揭示了本质特征:一是集约,二是智能,三是绿色,四是低碳,即“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为什么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不是头脑发热、追求时髦,而是客观形势的紧迫要求,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发展效率的必由之路。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粗放的、消耗资源型的城镇化模式发展下去,那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福祉,用不了多少年,不用说发展,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成问题。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虽然城镇化是个连续的过程,但跟过去比,就是要有新的内涵,新的要求。什么是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呢?就是刚才说的,主要是两新:一个是信息化,再一个是生态文明。这两个新东西,可以说是时代特征的要求。十八九世纪欧美城市化时期这两个任务不明显,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城镇化中这两个任务也不突出。当然新型城镇化应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式,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集约发展的要求。因此也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理念很好。但是在具体推进落实层面,该如何摆脱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路径依赖,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戴均良: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我想作为政府部门,在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二是完善政策,三是抓好市政建设。
一要搞好规划,不能无序发展,包括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化的总体规划、产业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等。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既要搞好一个一个专项规划,又特别要注意几个规划的衔接。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无序和粗放问题,主要在市县两级,因此这两级更要搞好规划,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从本市县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坚持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二要完善政策。中国转移进城农民总计可能高达6亿多,城镇化任务之重、规模之大、人口之多在世界上目前绝无仅有,必须加强引导、循序渐进,坚持政府组织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否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动荡。要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现农民向城镇的转移。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超过7亿,到2035年前后,中国要实现75%的城市化率目标,还将会有好几亿农民要向城镇转移。政府引导重点是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特别是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要制定完善农民工进城及其子女落地生根的就业就学、入户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
三要加强市政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既为了满足市民和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需要,也有利于拉动和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的市政建设,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建设生态城镇。在信息化新时代,市政建设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城镇智能化水平。
《财经国家周刊》:在现实中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地方借推进城镇化之名圈地,建开发区。但是这些开发区存在土地闲置和浪费问题。如何扭转这种“伪城镇化”的局面?
戴均良:在欠发达地方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搞一大片开发区,盖两三栋厂房,里面却没有什么工厂和企业,就是一个空壳。没有产业支撑,农民到城镇就没有固定的饭碗,就难以实现市民化。这就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不但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还要走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形成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不能所有的城镇都搞大工业,这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比如,东部地区可能搞高端制造业,西部地区可能搞绿色食品加工、深化产业链条。
我前面强调,推进城镇化重中重要抓好二三产业,这样才能避免城镇“空壳化”问题。产业的概念,既包括工业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也被中央文件反复强调。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戴均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一定要发展产业,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抓好三件事:
第一是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农民工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镇中立足、生存下去。特别是现阶段正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有更高技能的农民工。所以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鼓励企业定向培训。
第二是改革完善刚才讲到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农民工进城后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住房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是解决进城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问题,既要让农民进城落户无后顾之忧,又不能浪费农村土地,影响农村规模经营,影响城镇化进程。
《财经国家周刊》:对民政部门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戴均良:新型城镇化对民政部门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新要求:第一,民政部门作为负责行政区划、城镇建制工作的职能部门,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多、规模的扩大,适时调整和完善市政体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增设市镇和调整完善大中城市结构。
第二,对民政部门来说非常重要的要求,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城镇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比如说,大量的农民进城以后,特困救助、城市低保、社会福利服务等社会保障需要及时跟上。这是需要我们做的重点工作。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5
7月5日,本刊记者就洛阳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对该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进行了专访。
记者: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您认为应该是怎样一个概念?
归宝辰:新型职业农民是今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所谓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有较高知识、有现代技能的农民,是复合型农民,他们不仅要有市场的分析、预测、驾驭、管理能力,还得有农业生产经营的指导、管理、技术应用这样一种能力。
记者:为什么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要想发展壮大,必须以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核心和支撑?
归宝辰:我国农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不走这样一条路,中国的传统农业从根本上就进入不了现代农业,中国农业发展的效益也就进入不了高收入高效益的状态。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人才支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新型职业农民不是过去“老把式”普通农民,而是有知识、有技术、有头脑、有远见的新型农民,他们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决定因素。
记者: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归宝辰:目前来看,现在愿意从事农业、真心热爱农业、真正懂得农业,能把农业搞出“花样”的人不多见。具体可以从两方面讲:一方面,经过科研院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能说他们不懂农业,但是这些人又不是真正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另一方面,现在农村也涌现出来了一些生产能人、经营能人,他们包括种植、饲养方面的,也包括农业经营方面的,但是这部分人当下还太少,具体表现为财弱、智弱、体弱,因此可以说现在的农业生产主体队伍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状态。
记者:对于我国农业生产主体的现状,国家找到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方法予以解决,但这些生产主体的来源是什么,在哪里呢?
归宝辰:对于农业生产主体的来源问题,我认为,第一是国家已通过一定的技术、知识教育培养的青年群体,他们包括各类大学生,而不仅仅是农业专业大学生。第二是对土生土长“农村能人”的培养,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把泥腿子培养成农业通”。这部分来源,一个是返乡农民工。二是我自创的词:“非二代”,意思是说,农村早年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他们经过多年打拼有了自己的企业和原始积累,现在都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时期,这部分“农民工”也在转向农业领域。这些人有的是资本进入,有的是产业进入,并取得了农业的成功经营。他们的孩子,也“子承父业”,可说是“非转农”第二代。第三是农村毕业的高中生、中专生或是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等。根据实际调研和观察,他们所学的专业与市场结合度并不大,但这些人经过大学的熏陶,他们的智慧得到了开发,农业又是最有作为的“双创空间”,他们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自然会有新的思路和理念,是农业生产主体的新来源。
记者:您刚才讲到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在于三类人群,那么在这三类人群之外的人是否需要培养?如果按照年龄分,对他们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归宝辰:刚才我们提到的三类人群,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对于这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能与市场对接,处在高端的位置,就像现在的白领、CEO。而对于“70后”“60后”,甚至年龄更大的农民群体,也是需要培养的,从客观上讲,他们是现在的从业主体,也必须懂农业。但是,由于这些人普遍受到自身内在文化的制约,因此只能教他们基本的技能,力争把他们培训成为生产技能型人才,具体讲就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类技术员,如整枝修剪、检验检测、农机手等直接去操作的主体。
记者:为什么说“精准培训”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归宝辰:河南省每年大体要培养20万新型职业农民,重点要培养的是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家庭农场的经营人员、农业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等生产主体经营人员。对于这部分人的培训,我们称为“精准培训”。通过培训这些高质量、高素质的“农业精英”,就可以影响一大片、辐射一大片、带动一大片。所以,它是整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记者:通过上述交流可以看出,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数量化的培训还是占主要投入比例,那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不会最终流于形式呢?
归宝辰:这个问题可能会存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咱们中国这种文化观的影响,中国人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说,在农业上,农业的补贴都是普惠制,普惠制从理论上讲是调动所有农民的积极性,实际上对于基层来说,效果未必好。从这个角度讲,是会存在流于形式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想办法、搞创新。如我们搞了个“CEO培训计划”,就是着重要求农民质量的培训,这一计划是着重培训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人员。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只要善于钻研、善于创新,立足农业产业需求,培训也就不会流于形式。
记者: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您有哪些心得体会?
归宝辰:心得谈不上,讲几点实际感受。一是在选学员、搞培训前,一定要做好认真细致的调研,要把真想学、积极性高的学员选出来。二是不要忽视“土专家”,一些土生土长的“农村工匠”,他们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采取实用性很强的方法,更易让农民接受。三是要顾及农民的情绪,要及时察觉和了解他们的切实需求在哪里,想方设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培训要带给农民新理念、新观点,这样才能抓住农民的心理,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在实际种植、饲养过程中起到好的作用。
新型农业的概念范文6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支撑。文章指出我国当前应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形成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同时,必须注重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思维来指导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农业产业化 互动机制
自2002年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都在不断进行新型工业化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认识到,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农业产业化无疑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之一,离开了农业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同时还应看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远没有达到新型工业化的标准和要求。鉴于此,本文在探究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之上,提出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关概念阐释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先行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以及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其“新意”主要体现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根据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其发展水平的度量应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综合权衡:工业化进程、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社会协调发展等。工业化进程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经济效益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科技创新反映技术创新的实力和水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协调发展反映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城乡协调发展状况。可见,新型工业化是新时期反映一国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系列指标的集合体。因此,新型工业化的推进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会影响其发展水平的实质性提升。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具体说来,就是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起来的一、二、三产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是对农业及其产前、产后相关产业部门,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互惠互利原则进行适当组合、改造、拓展,形成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利益共同体(杨文钰,2005)。农业产业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农户分散经营、农工贸相互割裂的生产经营模式而言的。在一个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框架之下,一般应具备五大要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协调、有机组合,同时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的链接之下,各参与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机理
(一)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
农业产业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1.农业产业化可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社会协调发展状况。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新型工业化道路致力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的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只有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工业化”。而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有效改善传统农业格局下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虽然产业化的具体组织模式多样,如“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让农民的收入增长有了更好的保障和更多的来源。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例,首先由于龙头企业的管理能力较强,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及市场化运作,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拓展市场空间,让与之有契约关系农户的农产品销路有了更好的保障;其次“保护价格”制度还可以避免因为市场行情低迷而使农民收入受损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市场风险;此外,龙头企业往往会以优惠价格为农民提供种苗、生产资料以及免费的技术指导,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还会将加工环节的部分利润反馈给农户。
2.农业产业化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可形成新型工业化的直接动力。发展工业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来看,产业化组织不满足于仅从农产品的直接生产中获取利益,而会追逐更高的利润和附加值,将传统农业向下游拓展,即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可以说一直是 “朝阳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约为3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90%-95%,可见我国在农产品加工领域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在农业产业化的思维之下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增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能力,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水平。因此,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一体化对接,将农业延伸至工业领域,可直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3.农业产业化可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如前所述,“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是新型工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农业产业化在这方面正好大有可为。农业产业化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于产业化链条的各个环节。农业产业化通过引入合理的组织机制、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可有效打通并激活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高一体化组织的经济效益,从而刺激就业的增长。尤其是通过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将原来单纯的农产品生产拓展至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领域,可直接创造出很多新的就业机会。二是与农业产业化相伴而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可成为吸纳就业的一个间接渠道。作为第三产业的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产前服务(如提供生产资料、工具和设备等)、产中服务(如提供技术方案、机械作业服务、排灌服务等)和产后服务(如提供包装、储存、运输以及销售服务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日益减少,人们将更多专门从事社会化服务。因此,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农产品加工及社会化服务将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助力新型工业化的实现。
(二)新型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保障
1.新型工业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科学而明确的目标导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该战略导向充分说明了新型工业化道路显著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粗放型增长路径,其不仅关注经济的外延式扩张,更注重经济的内涵式增长。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各行各业的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新路子。这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同时,也只有积极贯彻执行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才能够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为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推进作出更大的贡献。
2.新型工业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坚实的发展支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工商资本向农业和农村的反哺和渗透。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和协调,社会的物质财富出现极大增长,这为社会资本尤其是工商资本向农业产业化链条各环节进行“输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内容,它的成功推进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经济体制更为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大量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便于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良好人文环境和创新文化等(李阳等,2007),从而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人才保障和发展空间。
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格局,推动规模经营
是否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是判断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加大规划引导力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化生产格局,走“一乡(镇)一品”甚至“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从我国实践来看,有两种模式对推动规模经营较为有效,一是由政府牵线和提供担保,将分散农户的田地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向龙头企业集中,企业优先雇用供地农民就地参与劳作,农民可兼收地租(分红)和劳动报酬,而企业则可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实施标准化生产;二是农户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集合资金,采用统一的技术和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并以合作社的名义申请、注册统一的品牌和商标,统一管理和销售,利用规模优势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议价权,保障农户的利益。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业化经营经济效益
近年我国频频出现农产品滞销事件,除了与农业的天然弱质性及物流、信息不畅等因素有关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农产品加工率低和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农产品尤其是土特产品经过深加工,特色的使用价值显现出来,可以实现数倍于原始农产品自身价值的价值,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孙元敏等,2001)。目前,我国每1元初级农产品加工后的增值仅为0.38元,而美国是3.72元。因此,我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必须努力延长产业链,在下游创造效益,以此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价值,增加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
(三)加强技术研发,走“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严重不足,农产品生产主要追求的是增加产量,而如何严格地根据技术规程来组织生产,并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则一直被忽视,因而有关的技术研究与储备、标准化管理显得较为薄弱(杨文钰,200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注重食品安全以及营养健康,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迎合这一趋势,对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这需要相关企业和部门积极开展实用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实验,如病害防治、品种改良、种养和加工技术等,并加强农民培训,将技术运用于产业化各个环节和领域,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农业产业化提出的内在要求,而且循环经济理念对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首先,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已无力承受传统粗放增长对其所施加的压力,以循环经济思维来引导产业化经营可从根本上化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同时取得农村经济的增长;其次,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展循环经济可有效降低材耗能耗,并通过搭建循环产业链提高资源和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及农民的获益程度。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力求在各种产业化经营中构建出贯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等诸环节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在低消耗、低污染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文钰.农业产业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