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训练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训练方法范文1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语言训练 语言环境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一)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并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来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如:春天,引导幼儿说一说春天的景色,带幼儿去踏青,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丰富其生活内容,开阔幼儿的视野。
(二)为幼儿创设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语言环境。
只有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词汇,获得练习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1.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为幼儿多创造条件。如:在为幼儿讲《春天》的故事时,应先告诉幼儿:“春天来了,人、动物、植物都有一些变化,请你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或去公园玩的时候,看一看、找一找,春天有了哪些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仔细观察肯定会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除了故事里小草、花、小动物的变化,你看到的春天还有什么变化?”“小燕子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大树变绿了、小朋友脱去了棉衣....”
2.多听
培养幼儿有意地倾听,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要学会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懂、听得准确,然后才能正确的模仿——说。我们应积极的为幼儿创设听的环境,如:听故事、儿歌录音、听别人讲故事、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听后模仿、想象,并说一说这些声音像在说什么。这样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声音的结构分析。
3.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还应在发展幼儿听力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说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时机,与幼儿进行交谈。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如:在户外散步时,引导幼儿交流所见的东西,及时丰富幼儿词汇;在进餐时,请幼儿报出餐具名称和菜名;在盥洗时,教幼儿掌握盥洗用具的名称和盥洗动作,等等。
4.多练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幼儿能正确发音、吐字清楚、有丰富的词汇并能正确的运用。这些内容都将在语言实践学习中获得、掌握,这就要求幼儿多多练习,逐渐地掌握。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多练地机会,创造多练地环境。如果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地纠正,这样幼儿才能进步地快、说的好。
(三)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语言教育活动来发展幼儿语言的。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说、读、诵等形式来完成的,但这些不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在教育活动中,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应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并能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此外,还应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回依照原来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诗歌《牵牛花》时,有的幼儿会问:“为什么它爬的越来越低呀?”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知道植物都是从小慢慢才长大的,牵牛花不能一下就爬上高楼的。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二、为幼儿创设与人交往的机会,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一)鼓励幼儿多进行自由交谈。
经常开展谈话活动能较好的促进幼儿语言交往的发展。如?:昨天帮妈妈做了什么事情了?今天和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你们玩的什么?等等。所提出的问题要让幼儿感觉很好回答,又能生发出新的问题。教师还应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边观察边自由交谈,把看到的事物讲给同伴听,幼儿会在自由交谈中不断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最主要的是具有礼貌的语言。如:见到年老的叫“爷爷”“奶奶”,见到年轻的叫“叔叔”“阿姨’等等;分别时应说再见。让幼儿知道在别人谈话时,不应打断、插嘴;别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的听,不离开,不嫌烦。讲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但要让大家都能听见;语速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
三、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语言训练,刺激幼儿语言行为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加强语言训练。
(一)丰富词汇
幼儿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但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掌握知识有限,理解力不强。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我们应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如: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
(二)发展口语
发展幼儿口语有多种途径,如;教室墙上的装饰画就可以让幼儿自由的讲一讲:你喜欢这副画吗?为什么?你能编出一段故事吗?街上的广告画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你觉得画的是什么?它是做什么广告的?总之,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教育契机存在,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并充分利用,就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三)注重条理
语言必须具有条理性,否则就不能准确表达出你的意图。要教会幼儿正确的使用语言,有条理的说话。如:在看图讲述《送奶奶回家》中,让幼儿先观察他们在干什么,后来又怎样了,最后又怎样了,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条理讲述故事。使幼儿不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语言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早期阅读
语言训练方法范文2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在下雪天,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教师也可让每个幼儿在一次性杯子里种上一颗豆子,或其他花的种子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豆子长出了嫩芽”,“嫩绿的叶子。”通过种植与照料,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
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光知道给幼儿买书不成,还要教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看图画书。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三)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还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语言训练方法范文3
一、训练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译是学生和英语交流对象能够进行顺畅表达与沟通的最基本能力。可是一直以来,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听说为先,读写其次”的根本原则,学生只要能够达到听懂,读懂,会说,会写就可以了,对于翻译并无太多的要求,好像翻译似乎可有可无。尤其是最近几年,有些省份的英语高考试题中删除了翻译部分的出题内容,而且新课程标准对翻译的能力没有给出明确要求。这些都直接让受高考作用的英语教学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更加不重视,造成了英语教学看轻翻译能力训练的情况比比皆是。实际情况是,翻译作为一种双语之间的交流能力,同时其还是听、说、读与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听、说、读、写、译这些基本能力的训练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绝不能忽略任何一个。
第一,通过翻译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提升对英文文章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的练习或者在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翻译能够辅助他们最好的理解原文的内容。在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很多教师未能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赋予充分的重视,造成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的时候,经常由于句子太长或者结构过于复杂而未能真正理解句子的意义导致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降低了他们做题的准确性,这样的事情在学生中十分常见。
第二,翻译能力不但和写作能力相辅相成,同时和听说能力也密切相关。翻译虽然并不等于写作,可是由译文的表达立足点来看,翻译能够让学生们对文章的文体、语句逻辑、句子格式、词语选择等有整体的理解与思考,因此掌握英语的写作要求对于翻译的表达十分有利。翻译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将原文和译文与其他各式译文进行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这样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翻译水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翻译的教学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相辅相成。另外,由于我们的母语并不是英语,所以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会习惯性的把听到的内容转变为中文,或者将要表达的内容先用中文进行整理与组织,之后再用英语进行表达,其实这两种过程都涉及到了翻译。即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强调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来写作与听说,但实际情况是,真正的英语思维我们很难达成。所以,学会实用的翻译技巧与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以及英语听说能力。
第三,翻译并不只是简单的语言和语言之间的交流,还是充分理解对方文化的有效方式。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以及跨社会的一种沟通行为,其同文化相互联系与作用,翻译不但涉及到语言还涉及到文化以及习俗等。学生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须对对方的文化背景先做一定的了解,不然翻译出来的东西很有可能会词不达意,甚至扭曲对方的意思。因此,翻译教学不光是对语言知识以及翻译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是对文化背景以及特色的传播。
二、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方法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令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越来越多,因此翻译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怎样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翻译能力的训练就成了高中英语教师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第一,从教学的起点教师必须使学生了解英语和中文在遣词、造句以及语序安排之间存在的差异。遣词的差异:一个句子里英语只会出现一个谓语动词,但汉语可能同时出现很多的动词、连动式结构等,并使用许多名词。所以,学生进行英译中的时候,要把英语里的名词、副词、形容词、固定词组等翻译成中文里面的动词。造句以及语序安排的差异:通常英语和中文的句子主语、谓语、宾语、词序等大体相同。不过英语会有很多的词序倒装情况。另外,英语和中文里的定语位置也不尽相同,中文的定语位置相对固定,一般在名词之前,而英语的定语位置比较多变,有时前置有时后置。
第二,提高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使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训练技能。翻译不但拥有超强的实践性,还拥有很好的创造性,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如果不做很多的翻译实践就想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几乎不可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翻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言训练方法范文4
【关键词】演讲能力;训练;心理素质;思辨;英语基础
一、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拓展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全面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英语演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演讲可以培养交际过程中的各种语言运用能力,如逻辑与创造思维、论据收集、分析、合成、组织构架、快速反应、心理素质、自信心的培养、文化素养、对培养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境的复合性人才有着很大的潜势。
近年来为了推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CCTV 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为最权威,全国许多大专院校纷纷举办了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活动与比赛,已成为我国影响最大、范围最广、代表我国当代大学生最高英语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赛事。本项目《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拓展训练与创新的方法研究》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进行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拓展训练方法手册,将对大学英语教育思想和目标的正确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更是推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向纵深发展,使英语演讲教学与实践成为培养和提高我国大学生读、写、听、说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的现状
(一)心理素质不佳
在当代大学生中,用母语在公众场合发表观点已属不易,何况是用外语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并与观众互动。目前大学生存在一下这些心理素质问题:演讲者在创作的心理素质上较差,没有很好的运用联想与想象来创作,以至于演讲稿缺乏逻辑性,不够生动有吸引力。演讲者在表达的心理素质上体现的问题。许多学生由于演讲的经验不足,加上对自己英语水平缺乏自信心,在演讲比赛之前就坐立不安。很多同学赛前已准备充分,但一到最后关头,头脑一片空白,这便是心理素质差的一大表现。因为这些,演讲者一直处于心理紧张状态,导致演讲创作稿不成功,练习演讲时会想到自己登台时的紧张,以至于练习不到位,最终导致演讲不成功。
(二)英语知识储备过少
2006年10月14 第五届“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担任评委的十余名英语教学专家认为,高校参赛大学生整体英语演讲水平较高,但知识面和综合素质却仍有待提高。在即兴演讲时,不少大学生分析问题不够深入,很多学生仅仅是在就事论事,缺乏个人观点,这暴露了当前大学生们,在知识面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在现场问答环节,居然有选手连欧元都不知道。在高水平英语演讲中,英语发音反倒不是影响演讲水准的因素,知识面窄成了我国大学生普遍的弱点,在对我院大学生知识获取途径的调查中,67.13%的学生主要阅读的是教科书和考试书籍,许多学生只学习本专业知识而无心旁顾社会、历史、哲学封学科知识,甚至不看报刊杂志,更不要说英语报刊杂志了。狭窄的知识面导致演讲内容匮乏,引用的事例都比较陈旧,不能引人入胜,在英语演讲时尤其体现在对论题的分析和切入思考不够。而这一“短板”也严重影响到我国大学生演讲能力。因此在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拓展提升中,拓宽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刻不容缓。
(三)演讲的训练和锻炼的缺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教学的不断改进,英语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英语演讲方面的比赛也是多之有多。这也就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有诸多选手多年连续参加比赛,虽然这并不违反比赛规则,且作为高校,当然有自己的理由推选这样的选手参加比赛。然而,这无疑从侧面反映了许多问题,学校缺乏具备演讲才能的选手,后备力量不足,忽略了对其他学生在演讲方面的培养,而只针对部分有经验的学生进行培训,从而违背了举办演讲比赛的初衷。学校缺乏对学生的训练在演讲方面固然是个缺陷,但除此之外,关于提高演讲能力的报告会也是少之又少,很少有关于演讲的报告会为没有没有经验但渴望演讲的学生提供经验指导及专业训练,相关于此的书籍和视频种类也并不全面,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无论是即兴演讲还是非即兴演讲,对大学生在演讲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它与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知识面,思辨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故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四)英语的综合基础薄弱
英语演讲能力并非是简单的口语会话能力,而是一种综合了语言知识技能、临场应变能力、恰当表达能力等各种要求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相对于其他诸如心理素质、思辨能力等,这种综合能力中的知识储备方面往往是其较大的短板。首先,针对于非母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注定无法像母语一样广泛,缺少了所需要的语言环境,即使是在词汇量上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也会因为缺少实际应用而是表达停留在一个比较基础的层次。同样,由于身边没有一个英语环境,对于语音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大学生们往往只能根据老师、录音、视频等方式被动的接受英语的语音,真正与使用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的交流机会十分缺少,这也造成了口语水平的薄弱。归根结底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的英语“输入”太少,这才是直接导致“输出”有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大学生所接触的英语在词汇上往往是比较通用的标准意义,对引申义、俚语等的了解较少,这会使得在进行英语交流、演讲时,虽然用词用句十分标准却不地道,缺少一种亲和感。再次便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习俗、传统等,就如同说话的口音一般,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的机会太少,对它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试问如果对这些文化都不甚了解,又如何能够做出符合英式或者美式思维的英语演讲呢?
(五)思辨能力的不足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简要地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就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成功的英语演讲需要演讲者对主题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是否能准确的的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传递给听众;同时要有明确的思路与条理,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根据相关资料,选取合理科学的论证结合自身的理解,对主题进行剖析、拓展,有条理、有层次、有中心、有重点并连贯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做到从不同角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对于大部分语言类学生的学生来说,英语演讲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使用英语演讲时均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母语或其他语种的影响而不能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不能将思辨能力发挥到最好。其次,大部分学生的想象能力较强,比较善于人文类思辨模式,而分析概括能力较弱,因此在表达上善于叙事而非说理议论。虽然外语专业学生的记忆力受到了锻炼,但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却无形中被削弱了;同时,学生无暇顾及对其他方面知识的吸收,以至于外语学习者普遍知识面窄、思考能力差,无法从多种知识中的交融中,产生创造性思维。
三、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拓展训练方法
(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提高演讲者创作上的心理素质
在演讲创作中需要形象思维和逻辑思想,联想与想象。在演讲创作中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演讲创作者要通过自己的创作说明问题,最后展示给人们一个抽象的道理。联想和想象对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了想象才会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演讲稿。因此,想象和联想会让我们的演讲创作得到升华。
2.提高演讲者表达的心理素质
(1)鼓起勇气登台克服怯场。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曾在一次演讲后说,”演讲一开始,我就感到自己面色苍白,四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后来他成为著名的演讲家。鼓起勇气登上舞台,成功已离你不远了。
(2)从心理战术鼓励自己登上舞台,演讲者应该情绪饱满的登台演讲,因一定要想法设法在登台演讲前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上,以饱满的情绪登台演讲。饱满的情绪可以吸引观众,感染观众。因此,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积极向上,欢快饱满的情绪登台,给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听众对你的演讲充满信心。
(3)演讲者还需要提高与观众沟通的能力。演讲是一种双向交流,是由演讲者与听众互相配合的活动,所以演讲者必须学会与听众交流,并随时注意听众的反馈信息,必须根据这些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演讲内容,因为听众的反应便是听众有没有听懂并被演讲者所吸引的反射,而只有适时并得体的与听众互动,你的演讲才是成功的。
(4)演讲者可以通过生活提高心理素质,演讲者应准备充分,一人出声的念讲稿,当达到流畅的如聊天一样时,再以家里人,朋友,为听众练一遍,听众的组成由熟人到不太熟,最后以完全陌生人为听众,逐渐树立信心。
(二)增加英语的知识储备
1.博学
(1)读书。除了专业类和个人兴趣类,其他类别,比如生物,电子,化学,经济,医学,心理,时事等也要广泛涉猎。先从感兴趣的书看起,最好一次性看完,再阅读下一本。阅读较之其它方法更系统,不仅增加知识面,还可以锻炼思维。
(2)网络搜索。这个时代网络发达。遇到陌生的词汇和事物,不管是任何领域的,只要稍微感兴趣,最好在第一时间去网上搜索,这样就会对其有大概了解。与此同时,搜索出来的内容中又会出现其他的知识点,再挑一些感兴趣的去了解。滴水成渠,有较长的时间积累后,你接触到的知识点,基数就会比别人大很多。
(3)百科日记。由于有些知识是难以一次性记住,建议建立“百科日记”,即把新接触又不易记的知识,挑重点记录下来,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引擎搜索能帮住人们记住2%左右的知识,那么百科日记可以把这个比例提高到5%左右。
(4)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多问自己“为什么”。因为没有自我的思想,你有再多知识都难以运用。在即兴演讲中切记不可就事论事,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多思考有助于获得这样的能力。
2.社交
古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要抱着学习的态度与人主动交往,在交谈中把各自的面重合,潜移默化的从不同人中学习,汲取各自的养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扩充知识面是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养成博学与社交的习惯,这样才能拓宽知识面,并将储备的知识适当的运用在英语演讲中。
语言训练方法范文5
【关键词】体育教学与训练 体育探究思路 探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38―01
1、体育教学与训练探究性学习理念
探究学习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学生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在学习中去发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特点通过身体活动发展学生的感知,运动技能、体能为载体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在体育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活动,都在身体练习中完成的;拓展认识,理解,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式:个体化学习为主要功能,科学的人文价值、学生的个体成长和主体精神得到尊重;从各环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感知:探究之内容须通过同学合作才能完成,他人意见,团队精神、合作技巧、交往能力明显受益。认知科学的真正实质,尊重现有的知识;勇于探索、质疑和创造。接受性与创造性统一的学习过程之结果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结合模式。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师将教材系统的定论性知识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之中。结果是学生通过取得创造性成果,取得发现问题的喜悦感,体验创造的乐趣,成就征服命题的,获得体育之学习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就掌握一定的方法后,去大胆突破,最终产生创新的激情和动力,成就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意识 体育教学令人尴尬的问题:为了应付考试,课堂上,老师卖力地讲,学生费力地听和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差。
2、体育探究思路
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体育探究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合作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可见探究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探究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观。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主体,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主体,师生平等合作。
探究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材观,教材不再“唯书”,“唯纲”,而是突破教材范围,取材于社会生活,取材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选取兴趣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勇气。
探究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局限于场地、教师、而是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素质教育重在把眼光放在培养学生现代生活意识以及态度、决策、交往、创造、应变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且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应根据大学生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探索,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2.1、指导学生开展探究
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营造探究学习情境,虚拟情境,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教师借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提高探究能力教学与训练探究式学习研究 分析评定,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教材的定性结论,结合知识展开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辩论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画龙点睛,做出极时评定。研究目标:教学探究性学习以“学懂”和“学乐”,变学会为会学为主要目标,能更好地进行集体思考,提高教学的探究性与创造性,更好地发扬教学民主.
3、体育探究方法
(1)问题的提出(2)教学与训练探究性学习理念研究(3)教学探究性学习理念的内涵(4)教学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学习过程特点(5)教学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式;(6)教学生成性和发展性的学习内容存在方式;(7)教学接受性与创造性统一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8)教学情境性和开放性统一的课堂教学(9)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0)问题性(11)实践性(12)参与性(13)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目标(14)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特征(15)教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功能(16)教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步骤(17)提出问题(18)分组讨论(19)验证假说与方案(20)评价与提高(20)教学探究性学习在高校的研究。22)教学开放式的“六自学练”学习模式(23)教学自选学习内容
3.1、研究主要观点
体育教学与训练探究学习研究对受教育者要求是学会,重点是会学。教师的使命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探究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之创新能力。探究教学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活动,培养搜集、精加工需要的新资料,以次获得在体育运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方法,把体育系的学生教育为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传统教学模式与探究式 教学模式比,探究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即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突出学生主动性、生动性,亲自感悟性,多向思维性和学生个性。篮球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教学与训练改革的目标指向,使师生焕发出生机勃勃研究精神,使学生由传统模式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学习过程感觉主体。
语言训练方法范文6
关键词:高校篮球; 教学与训练;新方法
一、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背景分析
高校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重要内容,它本身所具有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它成为大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高校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拼搏互助精神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因此,重视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对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意义重大。
目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篮球运动在高校中也得以迅猛发展,然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成为严重制约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瓶颈,也影响了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以及阻碍了高校体育素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样不仅不利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顺利进行。
在此背景下,要想改变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需要对其问题进行现状分析与研究,以便改善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旧的方法与模式,从而增强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主动性,促进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方法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但是,随着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的的逐步确立,当今的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方法还远远不能满足体育素质教学的需要,其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暴漏出了很多弊端。以下通过对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法陈旧单一
在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一直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制约,使得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按照基本姿势和步伐、控球、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单调乏味。教师一般都会采用先示范、后练习的套路,强调技术的规范性与系统性。这样往往只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巩固性、循序渐进性等原则,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使学生长期的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一陈旧单一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在学习篮球过程中健身娱乐、陶冶情操、终身体育等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以及由此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已经成为阻碍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创新的主要因素,想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落后的现状,就需要对传统篮球教学与训练方式进行全面改进和完善。
(二)强调单向教学
在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教学内容一直以讲解、示范以及教师命令学生做大量重复的训练和练习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虽然有助于高校学生快速掌握篮球的基础技术,但是这种方法,也造成了大量时间花费在学生重复做技术动作的环节上, 忽略了篮球教学与训练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也就是篮球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术动作,还要求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实现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自身素质的提升。
这种一味强调单向的教学方式,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娱乐身心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加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对篮球技术的灵活处理与运用。
三、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研究与分析
通过对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分析可知,目前篮球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方法的使用不当以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一问题着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总结出了几个有利于篮球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实用新方法。
(一)领会法
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与传统篮球运动的教法不同,领会法是把篮球运动的特性和篮球的战术意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强调把篮球动作技术转向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上,而不再是把篮球的技术动作作为教学重点。另外,在运用领会法教学时,教师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培养,而不是从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开始教。由于领会法淡化了篮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使学生打破了规则和技术要领的限制,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篮球战术意识的理解和领会, 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逐渐提高和改进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运用领会法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篮球运动的整体特征入手,再回到具体技能的学习,最后再回到整体运动与训练中;二是从战术意识入手,并将战术意识贯穿到篮球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三是突出主要的篮球运动技术;四是注重比赛的形式,并强调在比赛和实战中,加强学生对技术的理解。
(二)游戏法
在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游戏法教学是指把篮球运动技术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则编成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来达到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竞争氛围中体验一种愉悦感,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符合高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此,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小游戏,将篮球的教学内容与游戏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篮球教学游戏法的运用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内容:第一,要准确的讲授篮球技术的方法和进行基础训练,再将各种技术的训练方法按难易程度编排成具有竞争性的游戏,这一可以培养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并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掌握篮球技术动作。第二,学生要在对抗的游戏氛围中尽快适应和接受这种游戏性的比赛方式,更早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迎战能力和技巧,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运用对抗性的游戏时,对学生要有激励作用,并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游戏法的运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融洽了师生关系,也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还在游戏比赛的竞争与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有利于篮球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意识训练法
"意识训练法"主要包括"心理意识训练"和"战术意识训练"两方面。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意识训练法是指充分发挥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主动性,对所学技术进行积极思考,教师的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示范、讲解,而是通过概括、分析、比较、等一系列系统化过程,对篮球动作概念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篮球动作技术的真正含义。
心理意识训练,能帮助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与训练工作的效率,可以提升学生适应竞争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竞争意识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成绩,但对比赛来说,却是不利的。如篮球比赛是五个人上场,如果场上队员之间、替补队员之间配合不默契,单靠个人技术就难得打出好成绩。因此,在篮球竞赛场上,一定要注意队员间的默契配合,个人不能过于急燥。教师要特别注意队员的心理意识训练,在比赛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为学生营造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环境,只有这样,学生在比赛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综上所述,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传统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篮球运动的教学内容。因此,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摆脱陈旧教学方法的束缚,就要研究和创新出适应现代篮球教学的新方法,提高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京松.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