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工业化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工业化定义

新型工业化定义范文1

循环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对未来的工业化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循环经济,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工业化路径创新。因为,在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之间成正相关。也就是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我国在今后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逐步突破“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探索一条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互动共进、良性循环。本文试对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中所涉及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寄希望于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一、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

1.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加速,面对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人们开始重新检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并寻求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主题。

“宇宙飞船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认为循环经济是指:“人类合理的发展模式应是对自然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使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得到合理和长久的利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相关论述也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这些思想构成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的较早雏形。

循环经济的现代定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对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阶段的中国来讲,意义更为重大。一方面,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t。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例如,2003年我国的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尤其是最近几年,汽车、钢铁、机械、煤炭、电力等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产业链条的过度延伸,使资源需求呈现为一种全面性、爆炸式增长,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局面。此外,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向发展中国家采购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也接受了发达国家对一些非环保产业的转移。这种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在改善我国经济状况的同时,却为生态环境保护蒙上一层阴影。

基于上述分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新型工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理论和众多国家的发展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主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最能体现工业化的本质,不仅工业化本身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而且工业化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评价体系应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仅从资本和劳动资源约束的角度探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例如,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都对经济增长中资本和劳动二要素的循环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自然资源要素循环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和不可再造性的足够认识。因此,早期的工业化必然是那种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换取国民财富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即传统工业化战略。

然而,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后,伴随着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传统工业技术是在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经济指导思想下开发出来的技术。因此,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往往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对于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的中国来说,这种工业化道路不仅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和环境,会直接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用于环保治理的费用年均递增12.7%,德国年均增幅更是高达25%。这种遵循“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所付出成本是巨大的。第二,传统工业化理论中的“发达国家就是工业国家”的基本规律已经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事实相违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正逐渐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多数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发展中国家仍然沿袭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单纯地推行高投入、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化而忽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会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所以,当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第三,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处于工业化进程的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高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影响。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想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的工业化浪潮,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而不能延续过去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老路。

从上述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进人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后,中国的工业化战略选择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为解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途径;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更为今后的工业化战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进而走上一条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循环经济范式下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趋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做出了简洁的表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可以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我国工业化路径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更是经济发展观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从定义上看,它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相辅相成的。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为支撑,遵循“循环经济范式”要求,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一条集约型、开放式道路。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新型工业化定义范文2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02-03

引言

21世纪初中国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为了到2020年能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党的十七大将工业化进程与科学发展观相融合,提高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与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但是,如何才能保证中国能走上“新”的道路一直是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尤其在资源有限、环境已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三次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个棘手、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进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

新型工业化进程也是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条路上“新”在哪里,应该转向哪里,新的产业结构应该是怎样的,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就其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浅析,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论

1.“新”路上是否抛弃传统产业。许多经济学家将工业分为传统和新型之分,但在这个问题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却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什么是新工业、什么是传统产业,即判断“新”、“旧”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认为,“传统工业化是指以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诞生与完成为标志,以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等主导技术为武装,以电能与磁能等能源为支撑的机器化大生产”。新型工业则主要是对应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后发展起来的航天、生物、信息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各个领域,产业融合不断发生,很难将“新”与“旧”明确区分开[2]。这样,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如何对待所谓的“传统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从产品属性、产业存在时间上讲,这是传统产业。但是现代的汽车生产中又引入很多新技术,仅仅是汽车的车门就不知道用来多少电脑程序和芯片。从生产方式上看,汽车产业又算是“新”产业。也许我们应该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验[3]。美国政府无情地看着通用公司等汽车业巨头破产,底特律从繁华的汽车城变为一片废墟,貌似放弃了汽车这一夕阳产业。但是,美国政府仍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甚至将其归入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一味强行地按某一定义进行划分,只会墨守成规、形成误导,影响工业化进程。

2.是否必须经历重工业快速发展、比重提高的阶段。这个问题一直是学界大有争议的,以厉以宁和吴敬琏为代表主要分为两派。厉以宁等人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工业增长加快是国际范围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些观点把实现重工业化看做“各国工业化的必经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门”、“不可逾越的鸿沟”。如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韩国等就是如此,甚至香港、新加坡等小的经济体也靠进口完成通过重工业比重大幅提高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过程[4]。同时,这也符合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和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分别于1931年和194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5]。所以他们认为“重工业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工业化已经以重工业化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新阶段”[6]。

吴敬琏一派则指出“必经之路”派的论证是不严密的。首先,“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重工业化阶段”,不是现展经济学的公认定理。其次,用短时间的数据,即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1.8%上升为2003年上半年的57.5%的短期飙升,①并不能证明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同时,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不能证明重工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他们指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不同,我们工业化时间较短、工业化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潮流,发达国家的经验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霍夫曼经验定理”等传统理论也已经过时,不可以作为理论依据。也有人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分类上讨论,传统的农、轻、重产业理论已经无法准确反映今日的产业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废弃。所以,轻重工业的划分尚不完全清晰。从而证明了,即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由此推出重工业化优先增长的原理[7]。吴敬琏等人提出,以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是与中国资源禀赋状况、环境承载状况相冲突的[8]。

3.新型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指什么:产业间还是产业链。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中,巴格齐这样描述工业化,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现在,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整个人均收入也增加了。”[9]印度巴门拜的观点与之类似。他认为“工业化是脱离农业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份额上升。”以上两种观点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之后的中国,甚至是现在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10]。以致在讲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时,很多人也将范畴过分局限于实现农业向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或仅仅关注如何更好地发展工业体系来促进经济发展。总体说来,这些观点将工业化的阐述偏重于产业间的结构变化。其潜在的逻辑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是产业间结构调整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不断增加的贸易同盟等的大力推动,中国很多年在较大程度上靠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其中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为主,大搞OEM。“两头在外”导致利润大部分在国外,中国只能获得蝇头小利,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很大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走出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核心技术、非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上来。总之,就是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积极发展研发、品牌、供应链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结构的选择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其实,近些年由于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的不断加速,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将视角放得更加宽泛,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诠释也更加抽象化、概括化,总体说来就是整个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农业向工业,工业向第三产业,或者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当然就不会是必须走上重工业化的道路。

2.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调整的标准。至于标准问题,在笔者看来与之前国家提过的“三个凡是”的标准极为相似。在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严重的现状下,不可能提出任何硬性标准。在追求经济效益高的基础上,“新”的三大条基本标准就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凡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应大力发展、不符合的就应改变,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工业行业、无论是产业间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内产业链升级。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得如何、走向何处,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客观地加以检验和评价,而所有检验标准归根结底只有一点: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

3.片面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危害。如果将新型工业化道路片面地理解为只发展工业或其中某一部分,此外对工业化机制和工业化政策底的片面理解,都将会造成不良影响。曾经有人将其可能后果归纳为六个方面:(1)在城乡关系上,重视现有城市发展,轻视农业发展,会造成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二元经济结构强化;(2)在产业资源配置上,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大力发展工业,割裂了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破坏了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3)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偏重发展大企业,会影响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市场结构的发育,不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4)重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轻视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丧失,导致失业加剧;(5)重视物质产品生产,轻视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经济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不够坚实;(6)经济运行过程中,过分依赖“看得见的手”,轻视“看不见的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11]。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情,中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经济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工业化道路。

1.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降低过高的交易成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源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也已经说明,在从早期经济增长向现代化经济增长转变的19世纪,商业、金融、法律等基本服务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降低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整体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2005年,中国的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0.3%[12],该比重已经连续三年下降(2003年为41.5%,2004年为40.7%),与世界平均水平(50%以上)和发达国家水平(平均为66%,其中美国为73%,日本为67%,德国为68%)[13]的差距十分明显。

与国际上以生产业占主体的特点不同,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处于低水平,消费性、传统服务业(商贸、餐饮、仓储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型服务业(金融、电信、保险、信息服务、物流等)发展滞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也已经是我们不得不走的道路[14]。

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效率[15]。较之先行工业化国家,中国工业化有一个较为优越的条件,这就是能够利用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率。由于信息产业创新活跃,发展迅猛,能降低各行各业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这可以说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法中“新”字的重要含义之一[16]。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猛,其产值很快从1993年的913.4亿增长到2001年的6 920.9亿元,是1997年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硬件制造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软件产业。

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ICT在中国各个部门的渗透,降低信息成本,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与工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工商业。对于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业转移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另一重要途径。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亿增长到4.90855亿人,农村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67.2%,而且还以每年1 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在增长[17]。根据富余劳动力定义,传统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所以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相当于多创造出了产值、转移到相对高效部门、提高了国民经济效率。这也有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18]。

4.重视技术创新,发展核心技术,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改进的一个源泉。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正如前面所说,中国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主要从事附加价值和利润率都很低的装配制造作业。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经费投入低,创新的组织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6%,约为发达国家的1/3;而美国为8.3%(2000),德国7.4%(2000),日本8.6%(1998)。加大研发力度已经是刻不容缓的,这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源泉[15]。

但是如何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产业技术含量提高,是否所有企业都应向高端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是企业和产业成长的“自然过程”,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大批新型企业的成长时间都不长,在这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大批在高端领域具备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型企业,反而是不正常的。我们一方面要有紧迫感,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拔苗助长”,是一些企业不仅失去原有优势,新的优势又没形成,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型工业化更多是一个市场问题,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建立一个有效支持这种转变的制度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关键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有限和有效的政府。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建立有限且有效的政府。完善立法、财政、监管体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顺利运行提供服务和帮助。

只有市场和政府系统作用,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

[2]徐险峰.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

[4]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修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16.

[5]重工业化之争[N].中华工商时报,2005-02-04.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中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N].经济日报,2003-12-01.

[7]李永华.产业高度化不应是由轻向重的过渡[N].南方日报,2003-09-11.

[8]吴敬琏,江平.洪范评论:第2卷第2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861.

[10]张贡生,等.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现实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6).

[11]安果.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特色[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14-16.

[1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13]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5)[Z].

[14]来有为.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中国制造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G]//传统与现代之间――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2.

[15]陈佳贵,等.以信息化推进中国的工业现代化[G]//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现实经济热点问题系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170-197.

[16]姜爱林.21世纪初信息化推定工业化的战略思考[J].经济问题,2001,(8).

新型工业化定义范文3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建设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industrial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nan's industrialization and obstacle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Combining with the condi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new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intellig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进方向。2015年5月我国政府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该规划的核心是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和绿色发展。河南省作为中部经济大省,工业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与变革,工业化进程总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构筑了一定的工业化物质基础。(2)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轻工业得到恢复性发展,带动全省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3)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工业生产导向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换为科技、技术、知识等密集型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并逐步承担起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主角。

2016年6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河南省将坚持制造兴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加快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升级,构建竞争优势明显的制造业体系。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河南省工业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1 河南省工I发展现状

“十二五”建设期间(2010~2015),河南省生产总值从2.3万亿增加到3.8万亿,经济增速年均保持9.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涵盖冶金、装备、能源、食品、汽车、建材、轻纺、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产业;依附中原城市群的构建,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有效整合了区域资源。

2015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37 0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3%,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

16 100.92亿元,比上年增长 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8.1%,重工业增长8.9%。

1.1 主要行业情况

2015年,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速明显,比上年增长11.4%,涵盖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等产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9.9%。以冶金、建材、化学为代表的传统支柱产业增长5.9%,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2.7%。高技术产业增长20.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载能行业增长6.5%。

1.2 工业投资情况

全年工业投资总额17 0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所占比重最大,累计9 315.71亿元;传统支柱产业投资6 021.15亿元,高载能行业投资4 324.87亿元。

1.3 对外经济情况

全年全省进出口总值4 60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出口总值2 68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进口总值

1 9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 729.00亿元,增长27.1%。机电产品出口1 982.12亿元,增长21.9%。

2 河南省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工业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工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是,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的新形势下,河南省工业化建设正在面临传统动力逐步衰竭、发展阻力渐渐增大的困难局面。

2.1 工业化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2015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11.4∶49.1∶39.5,相比于全国9.0∶40.5∶50.5的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保持必要的生产规模,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大情况有可原,但如果深入观察河南省第一产业的内部构成,会发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较低,传统种植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以家庭为单位、低机械化率的传统农业方式依旧广泛存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较低。河南省第二产业占比高出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内部,一般加工品相对过剩,高水平、高深度的加工品相对不足;第二产业的庞大规模,主要基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和原材料的初级加工,产业发展缺乏高新技术的指引和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在第三产业内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比重较高,金融、计算机软件、科学技术等现代服务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

2.2 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

近年来,随着“双百”计划和产业升级工程的实施,烟草、造纸等行业产业集中度得到了明显提高,河南省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大集团、大企业数量较少,大多数行业缺乏领军企业,产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企业核心竞争力偏弱。2010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 57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84 400家,其中,大型企业234家,仅占0.22%。在全国452 8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河南仅占 4.3%,大型企业234家,占全国3 742大型企业的6.2%。2014河南省仅有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一家企业入围世界企业500强,排名328位;2014中国企业500强中,河南工业入榜企业仅有10家。

2.3 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供给不足

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新技术尤其是绿色技术的支持。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最新生产技术、成熟可靠的污染治理技术都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河南省的科学技术供给严重不足,缺乏技术创新理念,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力量不足,研究手段落后,投入力度不够。人才供给方面,目前河南省高等院校数量129所,相比较河南省庞大的考生基数,高等院校数量偏少,教育水平质量较低,顶尖科研人才匮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输出不多,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实现。

3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仍属于工业化的范畴,是对传统工业化的一种延续和升级。在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1)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合理布局。(2)实现新型制造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发展。(3)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强调政府在产业规划和调整方面的主导地位,同时注重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尽可能避免工业化进程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4)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结合,应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体制机制难题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5)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 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河南省“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河南自身的特点,紧紧围绕省情,尝试找出推进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解决对策。

4.1 注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首次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将信息化定义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以往单纯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已不符合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两化融合”是河南省开展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现实选择。

目前,河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承接国际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的初级阶段,在高端的信息服务业和开发业方面发展缓慢。河南省信息产业不能简单重复电子信息产品代工者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在信息工业的基础上,实现向信息服务和开发业的产业升级,并着力提升三次产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建立“两化融合”统计测评标准和绩效考核制度,保障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4.2 强化工业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涉农工业规模化、集群化和标准化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依托大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从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极为重要,第二产业的发展制约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河南省工业化程度较低,选择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突出工业化带动作用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模式,将更适应于河南省情,有利于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3 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融合

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业化水平。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其整个工业化中期,城镇化与工业化呈现相当显著的正相关性。当前,河南省工业化率高达51.8%,城镇化率仅为38.8%,非农产业就业率高达55.1%。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同时,较低的城镇化率水平,制约了以城镇为主要生产载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削弱了工业化继续发展的动力。

河南省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解决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辩证关系。首先,各级政府应大胆改变和转变意识观念,积极推出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政策,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发展壮大中小城市,进而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和农业人口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是全面建O小康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4.4 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传统工业化模式重视资源简单粗放投入带来的快速原始积累,缺乏对资源瓶颈和环境承载的长期考虑,“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与新型工业化“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在重视环保低碳的新常态下,河南省应以生态工业的理念改造传统工业,将调整产业结构和治理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治理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大量污染,打造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的新方式,使河南省工业化建设朝着绿色化、低碳化和环保化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庄志彬,林子华. 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45-52.

[2] 黎欣.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J]. 对外经贸,2016(8):74-75.

新型工业化定义范文4

一、服务化的概念

关于服务化一词,国外学者使用了servitization、servicizing、tertiarization等词汇。尽管这些词汇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它们在概念的界定上有所区别。

1.Vandermerwe和Rada等学者的服务化(servitization)定义。Servitization一词由Vandermerwe和Rada于1988年最先提出。他们对服务化的解释,简单地说就是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一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这样,传统的产品或者是物品、服务的观念,被物品一服务包观念所取代。作者还指出,服务化是优秀企业全部市场战略的新特征。其后的一些学者(例如Toni et a1.1994;Robinson eta1.2002;Van Looy et a1.2003;Baglin&Malleret,2004)探讨服务化问题时,大多沿用这一概念。

2.White等学者的服务化(servicizing)定义。White等指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按照这一定义,企业和产品都可能处于服务化过程之中。类似地,Reiskin等把服务化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物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现实经济中的Xerox从复印机制造商向“文档服务公司(Doeument Company)”转变、IBM从大型机和个人电脑制造商向信息服务公司转变就是很好的例证。上述定义中,制造业企业被重新界定为“服务提供商”,而不是“物品制造商”,这意味着功能是顾客价值的来源。此外,Fishbein等、Makower认为服务化就是“卖物品的功能或服务,而不是卖物品本身”、“卖服务而不是卖物品,”。而Toffel则认为,服务化是一种与传统销售模式相对应的业务模式,该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制造商向顾客出售的是物品的功能而不是物品本身;制造商保留它所生产的物品的所有权;顾客根据物品的使用情况向制造商付费;制造商维修物品而不向顾客收取费用。针对这些不同的观点,Toffel认为并不奇怪,因为服务化毕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范式。

3.Szalavetz的服务化(tertiarization)定义。Szalavetz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已超过了传统的决定因素,诸如企业技术质量、人力资源质量、运作效率、资产数量。这些内部服务不仅包括产品和过程开发、设计、后勤、扩展训练、岗前培训以及价值链管理,还包括组织开发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及金融服务。简单地说,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来源于内部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并且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逐渐提高。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物品一服务包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作为产出无形成分的服务,提高了物品的价值和销量。

根据上述服务化概念可知,制造业服务化有两个层次,一是投入服务化,即服务要素在制造业的全部投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二是业务服务化,也可称为产出服务化,即服务产品在制造业的全部产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目前来看,后者是学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下文的综述,也主要是针对业务服务化(以下简称为服务化)进行的。

二、服务化的演进阶段

由于不同的学者对服务化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服务化的演进阶段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1.Vandermerwe和Rada等学者的三阶段理论。根据Vandermerwe和Rada的服务化定义,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由物品提供者向物品一服务包提供者转变,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种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造业企业仅提供物品。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把注意力集中于生产高质量的物品上。由于顾客都希望自己购买的物品经久耐用,因此这一思路并没有错,但是它却不能完全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还需要制造业企业提供一止匕相关服务。

第二阶段: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和附加服务。制造业企业提供的典型的顾客服务就是售后服务。例如,物品的安装、维护和修理。显然,这些顾客服务是“伴随着物品的服务”。服务被看作是附加物,甚至是“必要的恶”。

第三阶段: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一服务包。在这一阶段,服务被看作是提供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物品和服务构成的完整解决方案,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2.White等的四阶段理论。如果按照Vandermerwe和Rada的服务化定义,那么物品一服务包是服务化演进的最后阶段。但是,White等的“基于物品的服务”(product-based services)概念的提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服务化的演变历程。他们认为,基于物品的服务就是把既有的实物产品作为工具或平台,向顾客提供与物品相关的服务。例如,化学品管理服务围绕着化学品的使用进行,网络集成服务围绕着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进行。据此,服务化的演进应包括四个阶段,即物品――物品和附加服务――物品――服务包――基于物品的服务或功能。在这里,前三个阶段与Vandermerwe和Rada的基本相同,只是在第四个阶段上,White等认为制造业企业向顾客提供完全的服务契约是服务化演进的最终阶段。

3.Fishbein等的物品――服务连续区理论。Fishbein等对物品一服务连续区(product-service contin-uum)的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服务化的演变历程。他们认为,制造业企业能够以多种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既可以向顾客直接卖物品,也可以向顾客提供服务,另外还存在一些中间状态。具体来说,物品一服务连续区中的交易模式包括卖物品、卖物品及附加服务、资本性租赁(租赁期满承租人获得设备的所有权)、维护性租赁(租赁期满出租人仍然拥有设备的所有权)、租赁及附加服务(租赁期间出租人承担物品维修的责任)、卖功能(买方使用设备、维修物品、培训人员时需向卖方付费)、卖服务(买方仅向卖方提供的服务付费)。这些交易模式反映出制造业企业由仅仅卖物品向卖物品所提供的功能或服务转

变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

三、服务化的动力探源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制造业企业之所以采取服务化战略,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满足顾客需求。服务化很大程度上受顾客需求的驱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顾客不再满足于物品本身,而是需要更多的服务,需要与物品相伴随的服务。把提供物重新界定为物品一服务包,符合顾客的期望,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传统的主要通过核心业务活动满足顾客需求的做法不再适用,企业的着眼点越来越多地放在建立和维持与顾客的关系上。此处,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企业通过服务活动向分销链延伸。企业不再仅仅关注分销商和其他中间商,它们日益关注最终的使用者,积极寻找机会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提供服务来提高信誉、创造需求。

2.创造竞争优势。Vandermerwe和Rada同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访谈的结果显示,许多管理者把服务看作是创造新商机的途径,而成熟行业的管理者则把服务作为差异化的工具,延伸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企业免遭淘汰。因此,服务化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它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White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IBM和Xerox这类技术变化较快的企业,服务取向是它们在各自市场上生存的战略,并且领先比跟随更为有利。换句话说,迅速变化的业务环境有助于服务化产品(servicized oroduct)为市场所接受。而AB Electrolux,Coro和DuPont等技术变化较慢的企业,它们实行服务化战略,一是适应了既有业务方式的演进,二是在既有业务基础上寻求新的市场机会。类似地,Robinson等以化学品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传统的成本取向的行业中,服务化战略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手段。

Oliva和Kallenberg指出,服务的可见度低、劳动依赖度高,很难被模仿,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来源。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的提供物更具吸引力,有助于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因此,激烈的竞争推动企业采取服务化战略。

3.增加经济收益。Mathieu认为,与物品相关的服务能够增加收益,同时也可以降低现金流的脆弱性和易变性,有助于提高股东价值。Oliva和Kallenberg则指出,制造业企业把服务整合到其核心产品提供物中的经济理由是:企业相当多的收益来自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顾客群;服务通常比物品有更高的利润;服务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收益来源。从现实情况来看,服务确实为一些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例如,笔者根据IBM和GE的年度数据进行计算发现,IBM自1996年开始,其服务(包括全球服务、软件和全球金融服务)收入就已经超过了物品(硬件)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48.44%,而2004年这一比重则高达66.38%;世界制造业巨头GE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1995年就已经超过50%,2004年则达到63.2%。

4.改善环境绩效。研究发现,有些制造业企业实行服务化战略的重要推动力是改进企业产品的环境性能,例如AB Electrolux。由于服务化战略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因此一些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纷纷采取这一战略。

与企业改善环境绩效内在驱动力相联系的是环保法律的外在推动。像化学品行业,与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大部分国家都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因此化学品管理服务应运而生。许多企业,例如Dow Europe。在遵守这些法律的同时获取利润。

四、服务化的障碍分析

尽管制造业企业采取服务化战略可能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除了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制造商的服务化转变相当缓慢和谨慎,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障碍。

1.与价值链各环节相关的障碍。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服务化战略的实施。这些障碍包括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冲突、顾客对服务化产品的接受程度、顾客缺乏成本结构的知识和缺乏政府采购需求。

价值链中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服务化战略的重要障碍。首先,由于服务化通常降低了物品的销售数量,因此靠卖更多物品赚取利润的零售商的利益受到损害。其次,顾客难以接受服务化产品是最经常提到的障碍之一。从Xerox的案例可以发现,有些顾客愿意租赁物品,而有些顾客希望购买物品。为了使顾客能够接受服务化产品,企业需要提供更富吸引力的解决方案,或者提供至少与物品相当的功能。再次,许多顾客不了解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因此不愿意接受服务化产品。据估计,企业花1美元购买化学品,就需要花6美元对化学品进行管理和处置。只有企业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成本结构,才会毫无疑问地购买化学品管理服务。否则,就会购买化学品。最后,政府部门采购新产品而不是再制造(remanufacturing)的产品也阻碍了租赁活动和再制造活动。例如,美国有26个州的采购法规限制购买由再加工零部件(reprocessed parts)组装的办公设备。这样的规定,抑制了企业开发更加环保的解决方案。

2.生产和经营成本障碍。制造业企业开始为顾客提供服务,意味着它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服务把制造业企业带入新的竞争领域――服务领域。这一领域存在着许多竞争者,包括服务提供者、分销商和顾客。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制造业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实行服务化战略会产生竞争成本。潜在的竞争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采取服务化战略。

此外,相对较低的资源价格阻碍了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实施。例如,Interface公司的地毯再循环活动并不盈利,因为生产地毯的原材料不贵,相比较而言地毯再循环的成本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使用未经加工的原材料生产物品越来越便宜,降低了再制造活动的成本优势。同时,较高的劳动力价格进一步阻碍了企业提供劳动密集型的维修服务。因此,确定合理的生产要素价格是采取服务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3.企业对风险的担忧。实践中,消费品的生产者往往把服务化产品的风险看得比实际的要严重得多,因此生产者有时不愿意把产品的使用成本内部化,特别是在他们不能够控制消费者以及对消费者的使用行为不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此外,企业对来自于从销售物品获得短期利润向提供服务获得中长期利润转变的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也形成了服务化的障碍。这样,企业不相信产品中服务成分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或者尽管企业相信提供服务会获得收益,但是提供服务可能会超出其能力范围,都会阻碍服务化战略的实施。

4.组织对变化的抵制。组织对由销售物品向提供服务转变的抵制是服务化战略的重要障碍。在许多销售物品与提供服务并存的企业中,业务模式之间的冲突经常存在。对此,Mathieu给出解释,认为服务化战略的出现、采纳和实施会给某些组织带来威胁,也会给其他组织带来机遇。当组织感到服务化战略可能会改变其权威、专有技术、职责或资源时,它就会反对服务化战略。因此,研究实施服务化战略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过程,这种政治过程产生了政治成本。换言之,为了有效地实施服务化战略,

组织不得不应付这些冲突。

五、服务化的环境效应

制造业企业由卖物品向卖服务转变,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外有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White等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服务化战略在许多情况下都能带来环境收益。服务化可以促进企业采用耐用的原材料和设计,延伸物品的寿命,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可以促使企业改进物品的维护和操作,或者进行更有效的设计,优化物品的利用;可以通过回收活动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简单地说,服务化可以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Fishhein等也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在服务化模式下,制造商以卖物品的功能或卖服务取代卖物品获得收益,能够鼓励耐用设备和物品的生产与使用,这有助于改变以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作者还对Xerox、Pitney Bowes、Interface和Electrolux进行案例研究,得出结论:服务化确实可以降低资源的耗费。

Reiskin等以在汽车和电子行业中不断扩大的化学品管理服务为例,阐明了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化学品管理服务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在提高化学品效率和减少化学品消耗基础上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而对服务往往采取固定的价格。他们认为,这种服务化模式的推广对于减轻制造商的环境压力具有很大的潜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许多电子产品在报废之前就被消费者扔掉了。有些被扔掉的电子产品很少被用过,甚至根本就没有被使用。结果,大量的资源被浪费,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种情况,服务化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Plepys在其博士论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以计算服务外包为例,探讨了服务化的环境意义。实证分析显示,对于使用者来说,买物品与买服务即购买计算机与购买计算机提供的功能或服务的效用是等同的。而比较研究则表明,服务消费模式有助于降低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冲击。

六、服务化对中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制造业的业务服务化就是制造业企业由提供物品向提供服务的转变。尽管这种转变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但它所带来的收益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是企业收益,服务化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是环境收益,服务化战略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国新型工业化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考虑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可以预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会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服务化。

从信息化的作用看,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在工业化后推行信息化的,工业化过程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相对弱;新型工业化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子,要求工业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提高,这将引起工业对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强烈需求,推动第三产业中的通信、信息、计算机网络服务、科研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作为信息化的后发展国家,信息业的发展起点虽然低,但在信息硬软件升级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就决定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相对加强,引起提供信息含量高的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部门的大发展,引起制造业在信息服务投入方面的服务化。

从能源消耗和环保看,发达国家以传统工业化方式实现快速发展时,大多以能源高消耗、污染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形成很大的社会成本;中国新型工业化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这意味着:在工业的中间产品投入结构中,非再生性资源耗费比重将会下降,再生性资源耗费比重将会上升,将导致制造业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强的实物资源,如能源、钢铁、石油、原料的需求相对下降,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相对弱的服务资源,如环保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通讯服务等第三产业资源的需求相对上升,这将引起制造业在环保、信息、科技、通信服务投入方面的服务化。

从就业状况看,传统工业化在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同时出现失业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这就要面对中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就业,主要靠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劳动力随产业结构调整的再就业来解决,这将引起就业和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交通服务等第三产业部门需求增大;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所需的就业,主要靠培养和引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来解决,这将引起高等教育、科技、信息、文化、娱乐、卫生、保健、体育、旅游、休闲服务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引起制造业在居民素质服务和科技文化服务投入方面的服务化。

因此,我国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推进我国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引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应该看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还处于依靠廉价的土地、能源、廉价优质的劳动力取得竞争优势的阶段,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依靠低廉的生产成本进行竞争的模式。在世界产业的信息化、全球化、环保化趋势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制造业企业采取服务化战略,依靠完善的服务进行竞争,甚至以出售功能、出售服务取代出售物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当然,制造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服务化战略、如何采取服务化战略,决定是出售物品附带一些服务、还是出售物品一服务包、或出售物品的功能。

新型工业化定义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业时代;电气自动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脱离原先的传统模式,不是只顾经济的发展,而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绿色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市场上蔓延开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地方注重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能源的使用,尤其是在告诉发达的一线城市。低碳经济的出现为工业化建设打造了一个新的起点,在不断的发中中,低碳经济模式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低碳经济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方向主要是围绕: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研发利用,波及范围大、行业广、类型多。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用资源。低能消耗。在未来的发展中,任何行业都会受到低碳经济带来的影响,尤其是电气行业的发展。谁掌握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技术,就相当于直接领导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低碳经济和电气自动化的关系

电气自动化一方面适应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智能化的产物,是时展的产物。低碳经济的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能源的效率的高度利用,低碳能源是作为一种新的绿色能源,始终追求绿色发展。通过改进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地毯经济还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制度进行了革新,同时提出转变发展理念,改变生存观念,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取利益。实践证明低碳经济是符合绿色发展观的经济模式,是值得信赖的经济模式。我国正在努力建立低碳经济循环模式,主要表现为工业电气自动化项目的启动。通过利用智能化电网,结合能源市场的发展态势,发展节能机电、无线通讯、智能化操作。电气自动化是电子信息行业的又一次革新,是21世纪新兴学科兴起的代表。主要是用于产品的加工,让整个过程走智能化、机器化、简单化之路。在生产的过程中,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所有的操作以机器为主,员工为辅。利用仪器进行产品的操作、控制和监视。虽然减少了工业操作的人员,但是产品生产的过程并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产品形成的速度。这就是无人或少人的工业化生产。也是自动化生产。这种自动化的生产模式相比人工来说工作时间更长,而且精确程度更高,所耗费的生产成本相对来说较低,而且发生的安全意外事故的几率低。所以总的来说,电气工业化作为新生的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的需求越强烈。人们对电起自动化的应用就更加广泛。这种就是电气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是绿色低碳经济的产物。自从进入工业电气自动化时代,人们拥有更对应对生活的能力,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人们不再是一味的完成工作,而是寻找更加先进的方法来完成工作,创新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满足工业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在工、农、国防等诸多的领域,都可以看到电气工业化的身影,由此可见,电气工业化已经成为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部分。

三、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时间已经向我们证明,电气自动化集信息化、机械化、电气化于一身的经济发展方向之一、不仅可以实现高增产,而且可以损耗能量较少,排放的污染低。电气自动化就很好的证明了低碳经济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实践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低碳经济将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电气自动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制造技术、计算算机技术、集成系统、自多种信息整合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化程序。所以说电气自动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产物。我们知道电气自动化已经不仅限于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延伸到其它的行业,最主要就是因为它具有节能的特性。电气工业化发展越快就意味着会有更少的电能被消耗,会有更多的电能区支援电力贫乏的地区,就多一些地区受到国家的政策照顾。像是这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工业化方式,不仅为减少成本,谋取经济效益,而且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型工业化定义范文6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化融合己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抓住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本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工业不断由大变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涵义

讨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首先需要对信息化、工业化以及两者的融合有基本统一的理解。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工业化是指以工业为主导型经济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轻纺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初始工业化阶段;第二个阶段以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个阶段以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且表现出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技术特征。

信息化是这样定义的: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的进程。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生产技能以及生产工具的变革。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应用的范畴,而是一个社会演变的过程,信息化不仅具有生产力发展的内涵,更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信息化多产生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或者后期。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本身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二是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不断的提高效率和效益对策,以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并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信息化是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信息技术不仅要在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中发挥作用,而且要广泛应用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以信息化、工业化作为基础,是信息化、工业化之间的渗透和交互作用,即工业化逐步与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手段相结合。两化融合的过程是以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工业产品的融合、信息产品与工业产品的融合、信息产品与传统工业业务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业务融合为过程,并促生产品边界模糊,业务边界模糊,进而导致产业融合、新产业衍生,并由此引起了社会价值模式、经济运行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等发生变化论文格式范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只可能产生在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融合也是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容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是全方位的、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动态性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交互作用,两化螺旋式的向前发展方式、递进式向前演进的动态模式。就融合层次来看,两化融合按照以微观企业个体为行为主体,以技术、业务、产品、资源融合为主要内容,通过技术、业务、产品以及资源边界模糊引导经济社会层面的运行方式、社会价值模式等发生变化。

技术融合主要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技术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工业控制技术、IPV6技术、银行系统的自动终端机等。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能不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方式,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推动工业企业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所谓产品融合是指直接将信息产品如电子芯片、ERP系统等加入到传统的工业产品中去,增加产品的功能、扩展性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就变成了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变频空调等),普通汽车增加电子设备可以提高汽车档次。

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几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通过网上订购系统对策,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订单;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并达成交易。

资源融合,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信息技术、信息产品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加入生产要素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金等配置方式发生优化的两个过程。例如,材料能源的融合是指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融合,极大的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例如在风能发电系统中,利用流体动力学分析技术优化叶片的形状,可以使风能更高效率的转化为旋转机械能;利用电磁分析技术优化发电设备可以使旋转机械能高效率的转化成电能“等等。另外,技术融合要求人力资源掌握更多的信息开发和应用技术,要求生产工具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资本的形式也由原来的资金形式扩展为信息技术资本和资金资本,同时,在生产函数中信息技术所占比重逐步提高,资金、技术、人才的配置比例也逐步发生变化。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表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工业经济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工业化长期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难题,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两化融合也是应对全球科技经济竞争、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一)现阶段我国国情需要两化融合

我国长期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面临着一些难以跨越的问题。如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制造业技术水平低、服务业规模小质量差、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大等。这就需要在发展建设中借助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促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模式的推广、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拓展和丰富工业化的内涵,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两化融合是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既是发展工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信息化的正确途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仅是在工业部门应用信息技术,而且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工业化不仅是发展工业的问题对策,它是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全面转变的过程。因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而且也发生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两化融合既可以带动工业化,又能够促进信息化,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另一方面,两化融合是实现绿色环保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走的仍然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道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新能源开发缓慢、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开发生产、流通和其他领域的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降低自然资源消耗水平,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开拓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格式范文。

(三)两化融合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趋向的发展,信息化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所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促进了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相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与行动计划,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而转变成了供应链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标准的竞争。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我国正处于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借助信息化的强大力量,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使企业的信息技术得以高度提升,增加国家综合实力,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四、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相关新兴产业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项长远的、重大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的地位。首先,要聚焦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在集成电路、通信制造、新型显示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提升工业生产信息采集、自动控制的自主研发水平;要逐步增强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其次,要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技术和应用,支持和鼓励工业软件研发设计和应用实施,推进软件技术与整机制造的联动;支持国产软件在政府、卫生、文教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鼓励软件企业增强集成服务能力,促进有条件的软件服务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最后,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太阳能光伏、纳米技术、生物计算机等技术的产业化。

(二)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是倡导利用ERP对企业进行管理,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统一管理、预警管理对策,形成资金流、物流、仓储管理、成本管理的数据高度一体化处理方案,使数据在各公司、部门进行“透明沟通,实时传递”,保证帐实相符,避免资产灭失。

二是要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完善企业信息化应用环境,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体系和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业自动化系统,加快推动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是要提高信息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率,支持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重点支持化工(含石化、橡胶)、机械及装备制造(含汽车、造船)等工业自动化产品和装备的研发、应用与发展。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信息安全一直是信息化建设中的瓶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将使企业大量的内部信息储存在信息终端,也就会随时存在着泄密的风险。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必须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黑客闯入网络盗取信息;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于威胁网络安全的人或部门,由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配合,依法严惩。

参考文献

[1]何锋.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假日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南论坛,2007,(4).

[2]邹生.信息化探索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徐长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1,(31).

[4]周宏仁.信息革命与信息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陈佳贵.经济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宋海龙,李武军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