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灌溉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灌溉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灌溉技术

传统灌溉技术范文1

【关键词】电子档案 现代化 档案价值 管理措施

一、档案管理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经济结构的出现,传统的单纯以手工检索、人工调卷为主的档案管理方式逐步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要求,更是无法适应时展要求,形成了一套以档案管理理念、信息观念和现代化社会发展观念为主的工作方式。这种档案管理措施和方法是变传统的静态档案为动态档案、变纸质档案为电子档案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搞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现代化管理模式。截至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档案管理事业和管理工作人员为了能够顺应时展潮流,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多个方向去进行教学和归纳,形成了一批有一拼的复合型人才,也是一个坚持不断创新、用于探索和实践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措施。档案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出其重要性作用,是社会各行业在发展中都不可缺少和忽略的工作环节,也是目前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工作环节。截至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综合化、系统化、全面化和合理化的发展流程和发展体系,更是实现了以适应时展和社会经济要求为一体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电子档案的出现与完善,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档案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并形成了一套综合性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成为目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

二、电子档案的管理原则

(1)规范性原则。规范性是开展档案信息电子化最重要的原则,也是确保电子化档案信息可用性的基本条件。规范性原则的要求是:所有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必须按照规定的技术模式、文本格式和工作标准进行,并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因此,对上网档案信息的组织与传递必须采取各方统一认可的规范与标准。这样做,不仅能够减低因存储格式和软件平台的不同而进行转换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信息存储传输的效率,而且有助于选择档案信息电子化的最佳技术方案。

(2)效率原则。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工作面广量大,耗时耗财,必须十分讲究工作的效率与效益。首先,应在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档案信息电子化方案,包括最优化的工作流程、最合理的技术模式(信息存储格式、信息组织模式)和最适宜、先进、高效、经济的电子化加工系统设施。合理的技术方案的确定,是整个电子化工程成败和效率高低的关键;而优良的电子化加工系统,则是档案信息电子化工程的助推器。尽管电子化加工系统的建设配置可能需要较大的投入,但它具有一次性投入而长期受益的特点。构建良好的档案信息电子化加工系统,将极大地提高档案信息电子化加工的速度,加快电子化的发展进程。

三、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其不仅在企业经营和工作中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在国家政府工作中更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成为了整个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就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发现,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档案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并且在工作之中对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素质不够重视,造成管理工作的松懈和不够完善。在档案管理中由于缺乏系统化的管理方式,通过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促进企业工作方式的转变,档案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方式,其在管理和工作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完善来促使档案工作合理进行,并且形成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二是管理人T的素质较低,导致管理力量薄弱。这是目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大缺陷。在档案管理中虽然制定了适用于本单位的、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但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较少,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检查、考核方案。三是档案管理中配套设施不够齐全。力求档案本身不受损坏,尽量延长档案的寿命和保护档案免遭有意破坏,档案机密不被盗窃。是档案管理必备的条件,由于,个别单位没有专用档案室,有的单位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等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有的管档单位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夹,都无法购置齐备。

三、应对和研究措施

(1)档案是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信息是信息资源的主体,开发和建设好文献信息资源,将对社会信息化起巨大作用。已纳入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在管理上必须建立科学的信息接收、加工、存储、输出、反馈系统。档案工作者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变静态档案信息为动态档案信息,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许多电子文献信息已收入数据片中(包括以纸质、磁盘、光盘为载体的文献档案),并已加工上网。

(2)增强经济效益观念。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档案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应用于社会实践,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能够为社会各界进行有效的服务。所以,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为突破口,开展有偿服务,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从开发利用上突破,就是要利用多种办法、形式和手段,实现档案的价值,尽快地把档案信息转化为生产力。

(3)加速观念更新步伐。高新技术推动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高尚的情操志趣,对国家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要有坚实的档案理论基础,掌握多专业、多学科的科学知识,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欲望以及朴实的工作作风,也要有创新思维、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综上所述,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因此,面对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档案管理必须因势利导,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加强档案管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力培养档案管理新型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传统灌溉技术范文2

关键词:水利灌溉 节水措施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0%,其中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严重缺水。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大量增加,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用水,另外绿地等其他方面的用水也越来越多,造成供水紧张。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不可取,许多干旱地区已经采用了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但是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还需大力普及。

一 节水灌溉的优势

(一)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

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这种方式使得作物受水量不均匀,另外,传统灌溉导致了农作物不能稳产高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代的节能灌溉技术节约了水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

(二)用水量方面的差异

传统的沟畦和漫灌都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其中造成灌溉水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管道防渗工作,部分灌溉水会在输送的过程中渗漏蒸发,另外,传统的沟畦和漫灌是将大量的水直接浇在农田上,土壤的渗漏和地表水分的蒸发快,使得灌溉水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代的节水灌溉解决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和蒸发,在灌溉的同时水被喷洒的很均匀,不会因为水量过多而使大量的水渗漏和蒸发。

(三)农作物生长方面的差异

灌水量大、灌水压力高的传统沟畦和漫灌造成了土壤和肥料的大量流失,并且作物容易处于水量过多的状态,容易造成根部的腐烂或者病害,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是喷洒灌溉,不会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用水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灌溉出现的土壤板结的现象,给作物的稳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 节水灌溉的相关事宜

节水灌溉的实施因为区域的不同、地形的不同以及土壤类型、作物的种类、环境、水资源的状况、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等的差异而不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应按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施。

(一)水源状况

节水灌溉首先考虑的问题便是水源,水源是根本问题。水源直接影响了灌溉工程类型选择,比如在山区的种植区,水资源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如果在这样的地区推广漫灌是不现实的,水量严重不足,因此,在山区应因地制宜,推广尽可能的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降水、处理水、灌溉回归水等,提取地下水,但应保证不超采,有条件的可以拦蓄河道径流,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持水资源的充足,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发地上水和地下水。

(三)采用节水技术

保护好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最好种植高产耐旱的作物,另外,改进沟畦灌和漫灌技术,改进耕作技术,这些都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实施。

(四)节水灌溉要与当地生产方式相适应

节水灌溉的实施要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化进程相适应。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促使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当地的生产方式为为传统的农耕,或者只是靠天吃饭,不进行灌溉,上来就和当地的人说节水灌溉模式,是不能被当地人接受的,认为不切合实际。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渐的接受现代化的技术。

(五)工程节水技术的实施

现代的工程节水主要有喷灌、微观、管道输水、膜上灌水、渠道防渗等方式。喷灌和微灌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的时间、部位、均匀度、灌水量等能比较好控制。使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利用,减少了浪费,还能更好的与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相配合。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减少了渠道占地和清淤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六)节水灌溉与经济条件

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国家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为了推广而不考虑农民自己的承受能力。可以采用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措施,这样不仅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使水的利用率提高,降低投资,为农民节省资金,便于他们接受。

(七)借鉴成功经验

一些条件相似的地区应采用已成功节水灌溉的技术,按照其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灌溉。采用成功的先例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等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作为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灌溉的相关管理单位考虑的是整体效益,现在的社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关注的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相对节水或者抗旱的农作物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筹措资金也是社会效益的需要。

(八)节水灌溉和农业措施相结合

使用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溉和农业措施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还使农民达到了增收增效。滴灌和地下灌溉的方式可以减少给农作物灌溉时水分的蒸发,这样在作物幼苗时候遮阴率低的情况下减少棵间蒸发量,这样会相应的提高水分生产率。不同农业种植结构要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

三 推广解决灌溉的意义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条件中不可替代的元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节约用水,既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节水灌溉可以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和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的节水灌溉是现代大力推广的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使作物间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建设好节水灌溉的同时要重视其管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好显得更为重要,工程建设好却管理不善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管理好效益才会提高,使农民受益,政府相应的社会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远华,倪文进,张玉欣 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节水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1)

传统灌溉技术范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应用

1.前言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两较大,因此灌溉也就成为了必然。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浪费,不仅大不到应有的灌溉效果,同时也会阻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有必要将这一技术应用其中,以更好的达到提高灌溉水平与灌溉效率的目的,这无论对于我国农业而言,还是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的长远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说,与农田灌溉等有关的诸多工作都可以应用这一技术来完成,这一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范围扩大和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两个方面。总的来说,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如下:

通过对图1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四方面工作当中。首先,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实现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众所周知,渗漏问题的出现是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渠道渗漏问题能够被有效的解决,同时管道输水过程也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这对与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十分有利。其次,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先进的节水方法能够被有效的应用。节水方法存在很多种,其先进性决定着这一方法的使用效果,基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方法相对来说更加先进,因此节水效果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也需要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传统的灌溉方式下,节水工作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制度的建立也就失去了依靠,但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水资源的节约问题能够成为可能,这为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田间灌溉节水处理也能够在这一技术下实现。由此可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了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项较为先进的、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一项技术,将其应用在上述四种工作当中十分必要。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应用于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过程中,同时其对于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也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

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特殊性的主要体现。在过去,农业灌溉过程中所应用的渠道均来源于人工的挖掘,受土质的影响,渠道出现泄漏的现象十分常见,由此带来的水资源的浪费量每一年都有所增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这一技术的要求下,渠道需要以浆砌块石作为主要材料来完成,相对于土质的渠道而言,其防渗效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这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除此之外,利用传统的渠道进行输水,还面临着水份蒸发的问题。根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求,需要以管道的方式实现对灌溉水资源的输送,这样的输送方式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水资源的蒸发量,因此也就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2先进节水方法的应用

喷灌技术是先进节水方法中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的漫灌方式而言,喷灌方式需要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利用喷灌技术进行灌溉需要在固定的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喷头,灌溉水资源会从喷头中喷出,并实现对一定范围内的农作物的灌溉。目前,喷灌的方式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调查显示,相对于传统的灌溉方式而言,这一灌溉方式能够节约30%到50%的水份。

除了喷灌技术之外,微灌技术也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下包含着不同种类的灌溉方式,其中滴灌以及渗灌的节水效果均十分良好。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但其对于灌溉时间却具有较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灌溉工作,达到一定的灌溉效果。相对于喷灌技术而言,微灌技术的节水量更大。在对同样面积的农作物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利用微灌的方式较传统的灌溉方式而言能够节约跟多的水份,节水量处于50%到80%之间。

3.3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

不充分灌溉的方式已经成为了节水灌溉系统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在过去,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灌溉往往秉承着最大程度的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的目的来实现,专家认为,这样的灌溉制度是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充分灌溉方法的提出要求改变原有的观点与目的,在灌溉过程中,需要秉承着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理念来实现,即仅仅以产量的提高为准,而不以产量的最高为主要目标。这样的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的达到水资源节约的目的。

3.4田间灌溉节水处理

田间灌溉节水处理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为了提高灌溉的节水效果,不仅需要从水资源节约的角度入手来实现,同时还可以从土壤水份保持时间延长的角度出发来完成。众所周知,土壤中水份含量的保持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因此,延长水份的保持时间,必定能够达到减少灌溉次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的。土壤中的水份主要通过蒸发而丧失,利用麦秆覆盖的方式能够减少十分的蒸发量,延长其蒸发时间,因此也就能够达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的。

4.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为提高节水效果,必须注意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使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达到更好。具体而言,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4.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均能够实现对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根据种植地区的不同,农作物生长所凭借的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在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灌溉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灌溉之前,要对当地的土壤类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选择最为有效的灌溉方式对其农作物进行灌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除此之外,对技术的应用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针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利用麦秆覆盖减少土壤中水份蒸发的方式能够达到较好的节水效果,而针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则可以利用喷灌以及滴灌的方式完成灌溉。

4.2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

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这是必须注意的一点问题。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水资源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花生等农作物对于水资源需求量较少,因此在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其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延长两次灌溉的间隔时间,从而达到结语水资源的目的。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对于水资源量的要求较高,针对这一类型的农作物而言,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有关人员必须对这一原则加以重视,这无论对于水资源的节约而言还是对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农作物灌溉技术对于水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采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十分必要,实践证明,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农业领域的有关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要加大力度将这一技术扩展到整个农业生产区域内,进而使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传统灌溉技术范文4

关键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56

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农业节水建设在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的作用

由于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结合了当今一些现代化的先进科技技术,并以先进的科技配套设做为辅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新疆地区传统的老式的农业用水方式与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发展。

1.2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方式发挥的作用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农村水利的现代化进程。一些地区通过高效节水技术通过膜下滴灌建立起的节约型种植模式,解除了资源短缺和市场竞争束缚,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与生产潜力优势,如通过先进的灌溉系统,可以使传统的人工作业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升灌溉劳动生产率,使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种植结构得到创新,最终实现新疆地区农田灌溉现代化。

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基于特殊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目前,新疆农业主要靠水利灌溉为典型的灌溉农业作业方式,因各方面重要性的显著体现,受到当地农民的接受和认可,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将会得到普遍应用与推广。

2.1 灌区建设方面

农业节水是灌区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根据新疆目前拥有的大小河流是以及河川径流总量,为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提供了应用基础。在灌区建设上,全疆农业总灌溉面积增长近6.5倍,各种配套渠系建筑物如水闸、排水渠均有所增加,鉴于此,大大提高了渠系利用系数。

2.2 水资源利用方面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措施。随着农业需水量和自然生态总缺水量的不断增加的利用现状,以及当地工业化建设与人居、自然环境的需求情况,农业节水建设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保护与合理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农、果作物种类普及性方面

2.3.1 农作物

新疆采用滴灌灌溉的农作物已由原来单一的棉花、葡萄、果树等少数作物扩大到辣椒、番茄、土豆、玉米、甜菜、打瓜等所有特色经济作物。近几年,阜康市、沙湾县、博乐市等地开始了小麦、玉米滴灌试验示范的规模化管理与规划,滴灌技术适应灌溉农作物种类不断扩大。

2.3.2 果树

一些果树发展区如干旱的吐鲁番地区,基于其水资源紧缺、种植作物主要为葡萄、灌溉水平较低等特点,实施并进行了高效节水滴灌技术的试验研究,成龄葡萄的灌溉定额由地面沟灌的1300m3左右降至800m3左右,在保证果品品质和产量的同时,节水效果也非常显著。

3 新疆农业节水技术发展主要模式分析

3.1 以大田棉花膜下滴灌为主导的技术模式分析

膜下滴灌的节水灌溉模式在棉花生产中具有很强的节水增产效果,可有效缓解投资资金短缺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在新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它主要是将传统滴灌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进行的一种有机结合,在配合高密栽培、水肥耦合等农艺技术的同时,用新方式延伸和细化以往的传统地膜栽培技术的另一种节水形式,实现了棉花单产产量的提高。

3.2 规模化的自压喷灌技术模式分析

新疆的自压喷灌技术模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昌吉州的木垒、吉木萨尔县,阿勒泰的吉木乃县,哈密的巴里坤、伊吾县等广泛采用这种形式。基于新疆地区天气和地形优势的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压喷灌运行成本低廉,节约用水量高达30%左右,成本核算后,每667m2可节约50~60元的费用。

传统灌溉技术范文5

关键词:水利灌溉 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1、我们所说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具体指的就是在农业灌溉过程中,通过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使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的措施。这一体系由很多环节组成,包括农业、水资源、工程以及管理等等,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如果我们能够合理的使用这一体系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提高单位农田面积的产量,使我国农业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

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体系。我们在农业灌溉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水资源,即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以及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水。开发水资源合理利用体系需要涉及很多工程措施,比如说机井测试改造技术、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以及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等。另外,在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中有一核心内容,那就是灌溉工程节水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实施也可以提高农业节水的效果。主要包括微灌技术、喷灌技术、膜上灌技术等等。

一、节水灌溉的优势

1、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

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这种方式使得作物受水量不均匀,另外,传统灌溉导致了农作物不能稳产高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代的节能灌溉技术节约了水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

2、用水量方面的差异

传统的沟畦和漫灌都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其中造成灌溉水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管道防渗工作,部分灌溉水会在输送的过程中渗漏蒸发,另外,传统的沟畦和漫灌是将大量的水直接浇在农田上,土壤的渗漏和地表水分的蒸发快,使得灌溉水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代的节水灌溉解决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和蒸发,在灌溉的同时水被喷洒的很均匀,不会因为水量过多而使大量的水渗漏和蒸发。

3、农作物生长方面的差异

灌水量大、灌水压力高的传统沟畦和漫灌造成了土壤和肥料的大量流失,并且作物容易处于水量过多的状态,容易造成根部的腐烂或者病害,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是喷洒灌溉,不会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用水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灌溉出现的土壤板结的现象,给作物的稳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节水灌溉的相关事宜

节水灌溉的实施因为区域的不同、地形的不同以及土壤类型、作物的种类、环境、水资源的状况、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等的差异而不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应按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施。

1、水源状况

节水灌溉首先考虑的问题便是水源,水源是根本问题。水源直接影响了灌溉工程类型选择,比如在山区的种植区,水资源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如果在这样的地区推广漫灌是不现实的,水量严重不足,因此,在山区应因地制宜,推广尽可能的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

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降水、处理水、灌溉回归水等,提取地下水,但应保证不超采,有条件的可以拦蓄河道径流,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持水资源的充足,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发地上水和地下水。

3、采用节水技术

保护好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最好种植高产耐旱的作物,另外,改进沟畦灌和漫灌技术,改进耕作技术,这些都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实施。

4、节水灌溉要与当地生产方式相适应

节水灌溉的实施要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化进程相适应。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促使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当地的生产方式为为传统的农耕,或者只是靠天吃饭,不进行灌溉,上来就和当地的人说节水灌溉模式,是不能被当地人接受的,认为不切合实际。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渐的接受现代化的技术。

5、工程节水技术的实施

现代的工程节水主要有喷灌、微灌、管道输水、膜上灌水、渠道防渗等方式。喷灌和微灌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的时间、部位、均匀度、灌水量等能比较好控制。使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利用,减少了浪费,还能更好的与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相配合。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减少了渠道占地和清淤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6、节水灌溉与经济条件

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国家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为了推广而不考虑农民自己的承受能力。可以采用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措施,这样不仅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使水的利用率提高,降低投资,为农民节省资金,便于他们接受。

三、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1、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目前的农业节水方式,无法根本改善缺水状况。为了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为此,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因为农业节水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涉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经营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种粮效益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2、合理规划。灌区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过程。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一调度,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地下水位较高,外引水源可靠性低时,当然要发展井灌,以井补渠;若地下水严重超采,就要减少用水或统一控制上游引水,修建当地蓄水工程,利用河流水源引水存蓄或回灌地下水。即使在一个灌区内,地面水、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也不同,或者上游井渠结合,以渠为主,下游井渠结合,以井为主。

3、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现行的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主要靠集体出资,农民筹资,国家补助建设。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国家补助资金却很少,大部分资金需要农民自筹解决。而大部分地方群众还不富裕,很难拿出更多的钱来搞农业节水工程。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农业节水工作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种制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而确立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参考文献:

1 李远华,倪文进,张玉欣 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节水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1)

传统灌溉技术范文6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工程模式

Abstrac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significantly save water and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efficient water use of irrigation methods, whether saving irrigation water, water is high efficiency is based on unit crop yield water consumption is (count from water until tian asked how to measure, or with the unit output value of water consumption has how many will measur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ts efficiency is also improve.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som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engineering model of a simple analysis.

Keywords: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 TU991.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在我国采用过的和正在研究或推广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数十种之多。各种技术都各有利弊,各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只不过有些技术成熟一些,有些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些技术优点更多些,适用范围更广些,而有些技术稍逊而已。 节水灌溉技术大致可分为灌水方法、输水方法、灌溉制度和田间辅助措施等四大类别。

一、灌溉技术。灌水方法即田间配水方法,就是如何将已送到田头的灌溉水均匀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去。按灌溉水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根系活动层,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一)地面灌溉是最传统的灌水方法,一般说来它是作为比较是否节水的基点。但是地面灌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所以最近也有许多比传统地面灌溉技术更节水的方法。

1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灌水技术要素指沟、畦规格、入畦(沟)流量,改水成数。这些灌水技术要素的合理的组合就会得到节水的效果,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畦、沟尺寸,就可以大大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敛率.即常说的小畦短沟畦。至于沟畦尺寸多大为宜,则因不同地形与土质而异,各地要通过试验来确定。

2新的淘畦灌水工具。传统的沟畦灌水是用人工从配水渠开口放水入沟畦,这样既不准确又不方便,而且常因放水口渗漏造成水的田间损失.国外早巳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输水的情况)或闸门孔管(用于管道输水的情况)放水,但这种方法造价较高,在我县很少使用。我们也做了一些试验,证明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5%~10%。

3尾水回收系统在土壤入渗速度较小时,每条沟的人流量大一些容易灌得均匀一些,但是往往使得水已流到沟尾时,沟首还没有灌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沟尾泄水,如将泄水排掉就会浪费灌溉用水.如果此时在沟尾安装集水系统把泄水收集起来用于更低地块的灌溉,或用水泵抽到高处重新灌溉。这也是一种节水的措施。但我地目前还很少采用。

4膜上灌(叉称膜孔灌)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就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渗入土地,这样灌水效率高,一般可节水25%~35%。增产15%~20%,又不要专门的设施。

(二) 喷灌式灌溉。喷灌技术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水加压或是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道空中散成细小德水珠均匀的洒在农田上。适合灌溉所有的旱作物,粮食、蔬菜等。适用于气候温暖的平原和山丘。也适用喷洒农药,但在北方很少使用。一是北方土地少,而是造价高。现在我国已有喷灌面积80多万公顷。喷灌系统的形式很多,其优缺点也就有很大差别。

(三) 滴灌这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由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真正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这种方法也多在南方和大面积土地上使用。此法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既省水又增产,我国现有面积34万公顷,但其最大缺点就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因此堵塞问题严重。对灌溉水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过滤和处理。

1固定式地面滴灌一般是将毛管和滴头都固定地布置在地面(干管支管一般埋在地下),整个灌水季节都不移动,毛管用量大,造价与固定式喷灌相近,其优点是节省劳力,由于布置在地面,施工简单而且便于发现问题(如滴头堵塞、管道破裂、接头漏水等),但是毛管直接受太阳曝晒.老化快,而且对其他农业操作有影响,还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坏。

2半固定式地面滴灌为降低亩投资只将干管和支管固定埋在田间,而毛管及滴头都是可以根据轮灌需要移动。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这样就增加了移动毛管的劳力,而且易于损坏。

3膜下灌 在地膜裁培作物的田块,将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下面,这样可充分发挥滴灌的优点不仅克服了铺盖地膜后灌水的困难,而且还大大减少地面无效蒸发。

二、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为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各地结合自身的特点均采用了不同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为了使这些模式更加完善,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1.城郊设施农业节水高效工程技术模式。设施农业栽培也称保护地栽培,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棚等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其生产对象是高附加值的供城市居民消费的蔬菜、花卉等价格高的作物。

郊区是发展设施农业节水高效工程技术最理想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滴灌技术为最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这种工程技术模式一般包括:水源工程、日光温室(或塑膜大棚)、灌溉首部枢纽(水泵、控制设备、施肥设备).输水管道、灌水器。灌水器常用滴头、滴灌管(带)、涌水器,还可结合覆膜进行膜下灌溉。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装备应立足于国内。尤其在现阶段,应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的设施农业装备。在设施农业用的节水灌溉设备方面,应重点解决适合普通温室应用的成套微灌设备的材料配方、生产工艺问题,降低销售价格、提高可靠性和耐久性。为最大限度发挥微灌设备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优势,应花大力气解决利用微灌设备施肥的技术落后和装备不过关的问题,研究生产适合设施农业各种作物在各个生育期使用的可溶性肥料,使灌溉时能做到水肥同步,发挥最大的水肥综合效益。

2.纯井灌区生态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目前,纯井灌区大多存在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在这类灌区,减少灌溉用水量的主要目的应是改善水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灌区内的作物灌溉用水量,应按生态要求可供给的地下水开采量来确定。在这种前提下,当前这类灌区大多数已不能对全部灌溉面积上的作物实行充分灌溉。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减少灌溉面积,在余下的灌溉面积上,仍采用追求最高单产的传统充分灌溉方法,其他面积则发展“雨养农业”,二是仍维持原来的灌溉面积,对作物灌溉则采取非充分灌溉方法,即在水分对作物产量形成的最敏感时期实行充分供水,而在其他时期实行少供水甚至不供水,不追求作物单产最高,而追求总产最高。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方面,一般对大田作物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对经济作物可采用微灌。

3.引河补源渠井结合渣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在小型河道较多地区,渠井结合灌溉也是一种较好的灌溉模式。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灌区上游用引河水灌溉.下游用井水灌溉,采用渠灌和井灌两套灌溉工程系统-另一种是灌区内同一地块既用河水灌又用井水灌,共用一套灌溉工程系统。在这类灌区发展节水灌溉时,既可以采用渠道防渗和先进的灌水技术减少渠道输水损失和田间灌水损失的工程技术措施,也可以渠道不防渗,田间灌水仍用传统方法,而采用相应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量。

三、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节水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临沂市近两年结合实际情况,正在认真编制《临沂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此,要求地方,如乡镇、村一级在拟建五万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乡(镇)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质,因而不能以偏盖全的按一个模式或经验进行水利建设和监督管理,而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地质、气候和人文环境,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日常生活服好务。

要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1 郑文群.渠道防渗措施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0(16):120-121.

2范晓阳,唐莉.渠道防渗工程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07(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