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文化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文化教育

工业文化教育范文1

关键词:产业文化;校企合作;现代产业文化素养;产业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20-02

有研究表明,劳动力市场的评价标准已经在由资历取向优先、能力取向优先向素质取向优先发展,劳动者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也在成为行业企业招工的首要条件。那么,作为培养技能型劳动工人的技工院校,学生价值观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就应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来部署。为了破解新时期技工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新问题、迎接新战挑,笔者认为,将产业文化教育更好地融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是更加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在这里,仅就“技工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产业文化植入”谈一谈个人的浅显认识。

产业文化包括先进企业文化、先进行业文化、劳动者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社会舆论环境。这些文化进入技工教育、技工院校校园和课堂既符合现代产业的发展,又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也是支撑劳动者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作为培养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可谓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培养具有现代产业文化素养的合格人才也离不开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又离不开校企双方共同的文化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现代产业文化。所以,为了提高校企合作成效,助推校企合作模式的良性发展,更好地完善技工教育教学,产业文化应尽快植入技工院校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1充分认识产业文化教育植入技工教育的必要性

技工院校是产业工人的孵化器,在突出技工教育的育人特色同时,更应体现技工学校服务行业企业的全方位、零距离式对接。当前,许多行业企业都有自己丰富的企业文化,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技工教育,其教育教学知识内容应涵盖合作企业行业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需要、更快融入企业行业、能够迅速成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产业文化教育与技工教育的结合,加强对产业文化教育的重视和推动力度。教学部门应认真做好产业文化教育的文章,一方面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措施,充分准备、策划好此项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师生员工的沟通、学习和认识提高工作,因为产业文化进校园,需要全员动员,全流程渗透,即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都要突出产业文化育人。

2 产业文化教育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学校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建设产业文化,以现代产业文化引领校企合作,实现产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校所要融入的产业文化并不是所合作的单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而应该是集先进企业文化之大成的现代产业文化。比如,作为产业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5s、6s管理,甚至于7s管理等。学校要注重选择校企合作中周期较长、规模较大、层次较深的合作项目,比如课程开发、实习基地建设、教师企业培训等作为产业文化的切入点。选择行业文化底蕴深、沟通互动能力强、学结水平高的校企双方骨干人员,组建精干的工作团队(可以考虑兼职)。

3 产业文化教育的开展需要一支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要注重提升教师产业文化素养,特别是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再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包括对教师产业文化素养的要求。要把产业文化列为技工院校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标准,切实提升教师在指导实习、实训中渗透产业文化的能力。要把教师“企业化”实践锻炼常态化,每年定期安排“双师型”教师分期分批进企业、到生产一线,这不仅是教师掌握跟进行业企业技术新要求、生产新工艺、现代新材料的必备过程,也是提高学校整体教研、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必要途径,同时更是教师亲身体验和感受现代行业企业文化最好的方法途径。

4 要把产业文化育人作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特色来开展

工业文化教育范文2

(一)文化为本,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

语言、文字、视频等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它们通过谈话、阅读、观看等方式将文化进行传播。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职工们大多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表演能力,针对这一特点,开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不二选择。活动可以依托于文化而进行,让教职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并通过各种形式将文化传播给教职工之间。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教职工受到吸引,并积极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果实。在文化建设活动初期,各部门应该准确了解他们的活动兴趣所在,并尽量的满足他们的需求;活动确立的过程中,除开要根据教职工的要求进行,还要坚持以文化传播为主旨,保证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落在实处;活动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征求教职工的意见,让他们能够满意,并能够保证教职工的参与率;活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做到知识与艺术的结合。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职工的特色,我们可以开展“中国梦”为主题的歌咏比赛;以“聆听心声”为主题的钢琴演奏会;以“舞动心灵”为主题的音乐剧表演等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符合音乐教育专业特色的活动。同时,为了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更加全面,可以组织相应的体育类活动、谈话类活动等来满足教职工们的需要。

(二)以跟带进,促进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用教职工再教育的手段是切实可行的。教职工再教育是指对教职工进行培训,以及组织教职工茶话会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明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进程、地点等;动员教职工参加是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培训内容的确立,应该根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职工的特点而确立,尽量做到既能够发挥特长又能够全面进步,并要跟上当代思想文化的主题,让培训具有时代性。在落实思想文化教育工作中,需要根据自身校园文化、专业文化,来为教职工们创造一个具有人文风貌的培训环境;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将有关教职工培训学习的考评考核结合制度文化,让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创新文化载体,变传统培训模式为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变传统培训内容为新意出奇的文化内容,变传统讲授教育手法为共同参与的探讨交流模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职工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一定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坚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三跟”原则,即为跟上时代文化、跟上教职工思想、跟上教育需要,才能够落实思想文化教育工作。

(三)凝聚人心,深入塑造文化内涵

每所高校都具有悠久的校园历史,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让这所学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是需要教职工们在教育实践中传承与发展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职工文化建设,就要发挥教职工的教育使命,拓宽教职工参与文化建设工作的渠道,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与联系,发挥音乐教育专业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发挥音乐教育专业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需要加强于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平等的沟通交流方式,让教职工们能够大胆的发表意见,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建设的建议。深入塑造文化内涵,还需要教职工们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使命。

二、结语

工业文化教育范文3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功利化职业逻辑人的逻辑

一、职业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我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高速发展,至今职业教育规模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规模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实现适应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转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从总体上讲,我国职业教育在过去几年中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的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这种倾向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方面,无视或忽视学生的身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成长轻成人;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商业化、实用化,而职业素养、人文素质养成的课程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或替补;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单纯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忽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在评价内容上,只关注学生会做什么,而不问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其发展质量如何,等等。职业教育的功利化行为,虽然带来了一些暂时的好处,如缓解了办学经费、改善了办学条件、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短期适应能力等,但由于功利化行为的增多,必然助长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会使人才培养活动成为简单的“职业培训”,成为塑造“空心人”(有些科技知识而缺乏人文素质者)、“边缘人”(有些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者)的工艺流程,削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人本价值。因此,职业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是一种潜藏的危机,需高度重视。

二、功利化倾向是“工具理性主义”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审视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显现出的功利化倾向,其原因主要是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

自工业革命以来,理性逐渐成为一种与科技相结合,控制社会和追逐利益的工具,尤其在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的推波助澜下,理性逐渐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支配和主导着人们的生活与观念。其典型特征为:“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实现社会和个人意欲达到的目的,它并不关注目的本身是否合理,不管这种目的是什么,只要手段是有效的,即被认为是合理的。社会和个体把一切都变成了用来制造其他工具的、为固定目的服务的一般工具。”

西方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最早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所谓工具理性,简言之“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认为,科学是工具理性的基础,而科学强调的是事实和逻辑,只能保证手段的正确和高效,但却不能反省与批判所追求的目的与所存在的合理性、价值和意义。查尔斯·泰勒也强调,“工具理性是一种人们在计算最经济地将手段应用于目的时所依托的合理性,最大的效益、最佳的支出收获比率是判定工具理性成功的尺度。”“工具理性的视野里存在的只是物、事实和工具,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种问题由于不具有工具性的意义,无法得以说明和证明,因此被视为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与工具理性相对立,价值理性体现一个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涉及到人们对某些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价值含义、观念的追求。在价值理性关怀下,人性世界被认为是以“合目的性”形式存在的意义世界。工具理性借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大潮,与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特点相结合,日益演变为社会追求经济效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基础。工具理性的核心特征是追求最佳手段、最佳效率的有效思维方式。

功利化指主体向功利状态或性质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说主体必然要发生全面或者整体质变,实际上,多数情况是主体部分地发生量变,并由量变积累而导致质变。换言之,只要主体的本质属性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均可称为本质属性的功利化。可以这样归纳:职业教育功利化就是指职业教育依据功利的原则来完成对自身结构的重新建构过程,其结果是职业教育具备了某些功利形态。我们可以把“功利原则”简单地表述为效益最大化、追求实用性。各种迹象表明,当今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崇尚或者说越来越依赖这些功利原则,并将其转变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从而使得职业教育具备功利形态。因此可以说,功利化倾向就是工具理性主义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休现。

三、对职业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反思

(一)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它应有其特有的发展范式,而“人”与“职业”则是其中两条主要发展逻辑:

1.人的逻辑。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与归宿,也是教育的对象与目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逻辑。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应与接受高职教育的人的发展同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谋求就业的成功。从这一角度而言,职业教育是一种生存教育,是面向人人的全民教育;(2)寻求职业生涯的成功。从这一角度而言,职业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是激发人们学习行为的拓展教育;(3)追求人格发展的成功。从这一角度而言,职业教育是“人的全方位的培养过程”,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以上三个方面涵盖了学生毕业后生活的始点、纵向与横向三个维度,即,就是要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与选择,这是职业教育应具备的教育“通有的本质”。

2.职业逻辑。职业教育的逻辑现实与重要参照,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与市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逻辑。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应为职业领域的发展服务。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人力支持。主要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职业人才,这就需要职业环境的营造,要求职业教育尊重市场规律,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与人才培养道路;(2)智力支持。主要指为行业、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指导,这需要服务能力的提升与服务平台的构建,要求职业教育提升教师实践水平,建设产学合作基础;(3)文化支持。主要指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推动职业(技术)文化发展,这需要进行文化建设,要求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复制职业文化,而是成为职业文化的重要引领与建设力量。这三方面是职业教育功能的具体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为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这是职业教育所具备的“特有的本质”。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哲学意义上的根本性转变,即从适应性教育、完成性教育向引导性教育、超越性教育的转向,从格式化教育、功利化教育到个性化、人性化教育的转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未来5至10年社会所需的技能性人才,不能简单地跟着流行的社会风气走。中国社会真正需要职业教育做出贡献的,不是功利化,而是以创新的方式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性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二)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应当说,职业教育注重功利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从个体来看,受教育者由此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获得教育投人回报的最大化与实用知识、技能等;从社会方面来看,正是职业教育的功利(或称实用)功能,社会财物财富的总和不仅比过去大大增加了而且速率更快了,这也正是工具理性影响下的职业教育功利自身的价值所在。笔者所不愿意看到且应该极力反对的是过度追求工具的有效性,使得职业教育本来肩负的解放人、完善人性的功能逐渐萎缩,取而代之是它的经济功能、工具功能的不断扩大,即那种极端追求功利的取向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异化。

其实,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相辅相成的,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动力,而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现实支撑。脱离工具理性,脱离现存的机制与手段,价值理性就好比空中楼阁而无从体现。在实践中,人们一方面依靠工具理性实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在自我意识的更深层面体味着人生价值,为价值理性的升华提供契机。因此,要改变目前职业教育过于追求功利的现状,就要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得到有机的结合,改变教育价值观念,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从本质功能来看,职业教育既指向职业性就业,又指向教育性发展;既要实现社会需求的功利性目标,又要实现个性需求的人本性目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功能指向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需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把“以人为本”融人人才培养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

(三)实现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

在实践层面,要扭转当前职业教育过于功利化倾向,关键在于实现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这方面,美国职业教育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美国职业教育的范式具有典型性,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基本是在美国职业教育范式下进行演绎的。20世纪初以来,美国职业教育一直在社会效率主义范式下发展。其基本理念为:(1〕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工商企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雇主的需要是整个教育设计的基本出发点;(2)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为进人学历要求低于大学程度的工作做准备的人门教育;(3)职业教育的内容是特定工作技能训练,教学方法采取非情境化教学,以就业与获得收人为取向,采取刚性的、预先设定的课程,使用标准化测验评价学生学习;(4)职业教育应独立于传统的公立教育,包括独立的国家管理机构、基金、学习领域与方法、教师教育与证书,以及专业团体与学生组织。直至20世纪末,这四条理念一直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假设,深刻地影响着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构成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范式。

世纪之交,随着新经济在美国和全世界出现,美国职业教育在理论假设与实践模式两方面均出现了重要的范式转变。概而言之,新范式的特点主要有:(1以人为出发点。不再完全依据经济的需要发展职业教育,而是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及适应民主社会生活的需要作为职业教育设计的基本出发点;(2)在多方面的联系中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的对象应当包括各种群体,甚至倡导全民职业教育,同时非常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校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淡化与工作的界限;(3)课程内容凸显普通性。认为不能把职业教育变成特定工作技能的教育,而是要突出普通性,加强可迁移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维等高水平思维技能的培养,并要面向职业群设计课程;(4)强调情境教学。与传统范式着眼于孤立的技能训练不同,新范式非常强调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建构学生的能力。

从上可以看出,传统范式基于一种狭隘的、僵化的、割裂的工具主义思维,非常强调职业教育的“独立”,结果在获得独立性的同时也遭到了“孤立”,其内涵越来越单调。新范式则用完全开放的、包容性的、整合的思维看待职业教育,其视野宽广得多。

工业文化教育范文4

【关键词】文化 高等教育 功能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它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功能;具有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功能;具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提供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功能等等。从文化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复杂关系及其交互作用,能够使我们比较全面深入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与高等教育

文化是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它是指所有物质和精神的一切能够代表文物存在的表示,其本质是物质与意识的综合体现。而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文化与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习得性,无法以遗传的方式在下一代延续。因此,作为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与文化更是息息相关。一方面,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终方向,使高等教育得以存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作为延续、传播和创造文化的主要手段,几乎与文化内涵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的联系,开辟了文化发展的道路,使文化得以延绵不息,代代相承。

二、文化视野下高等教育的功能

从文化视野下研究高等教育功能,主要也就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传递、传播现有的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得以延续到后代。这些文化是固有的、不可改变的,具有保存性的特点;第二层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校不可避免地担当了创新文化的任务,具有革新的特点。体现在第一层次上的是一切教育都具有的功能,如文化继承和文化传播、文化选择功能。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又有特殊的创新功能,这是其他教育所没有的。这第二层次的功能正是高等教育能够带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所在。

(一)文化保存和继承功能。

文化保存和继承功能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文化保存功能是指以物质、文字、语言等工具为载体,使人类的文化遗产得以存在。文化继承是指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这两大功能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人类的文化是人自身通过劳动实践、学习后的结晶,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三种形态存在。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有人类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一代代传下去的能力决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直接起源与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说,人类为了将维持生命和延续生命的知识、技能、经济和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就必须选择教育作为保存社会文化、传递社会文化的有效手段。社会文化通过教育被下一代接受、保存、积累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学校教育是在教育的文化传递需要下应运而生的,人们不仅仅可以从学校,还可以从其他社会活动机构,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知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学校以其严密的组织机构,严谨的学习计划,严格的学习目的,在社会文化的传递继承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等教育所传递的文化还有着以下的特点:第一,高层次。因为高等教育的内容是基础文化的深化和精粹,并且,高等学校的独特文化代表是社会最先进、最具先导性的文化方向;第二,专业化。高等教育专业化符合社会需要;第三,系统化,高等教育传递的文化是经过选择整理之后的有条理、有规律的知识体系。

(二)文化传播和交流功能。

文化传播指的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扩散过程,具有单向性的特点;文化交流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扩散的过程,具有多向性的特点。历史证明文化传播和交流可以通过如教育、经济、艺术、体育、宗教、战争等许多领域进行。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还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活动。原因有:第一,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播、交流的前提。一种文化要能被另一种文化接受、吸纳,必须让这种文化的语言、文字和内涵为另一种文化所理解,能够在彼此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从历史上看,借助于高等教育工具,人们熟练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从而促进各族文化交流借鉴的例子举不胜举。第二,高等教育是文化传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教育传播、交流文化有多种途径,究其根本,与教育的基本要素密切相关。一是经过教育媒体传播交流文化。教育资料是文化的结晶,它由教育工具的文化、教育材料的文化、教育手段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场地与设备的文化等组成。不同的教育媒体体现着不同的文化,通过教育信息交流,相应地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二是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直接传递学科知识,属于主动者。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又是从事专业科研工作,不可避免地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中介作用。三是受教育者及学生。尽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一般被认为是处于被动的位置,但是作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大学生,其本身就是当代各种文化的载体。第三,教育传播的文化是深层次的文化。高校素来是人文精神的家园,在中国的时期,北大成为当时的文化策源地,令民主和科学两大观念深入人心,便是隐性文化传播的佐证。

(三)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选择是指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接纳或排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文化积累日益增多,使人类学习的相对有限性和文化积累的无限扩大产生矛盾,它只有通过选取需要的文化来解决。从文化本身来说,有本体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区分,从文化内部来说,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差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有价值的文化资料并不一定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料,教育的目的性决定了对教育资料的取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选择过程。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过程呈现出较大的自主性,选择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过程。除此外,高等教育选择还具有时代性以及丰富性。

(四)文化创新功能。

通过传递、保存、选择等方式,教育已经显示出对文化发展的重大影响。但是上述方式主要是根植于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仅仅依靠它们远远不能适应当代世界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与传统教育相比较,高等教育正显示着强大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1.高校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各民族间的交流日益增加,实际上竞争也在增加。各国学者纷纷研究本民族道德、民俗、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体系的优劣之处,促使其不断更新。人们普遍期望,学校尤其是高校应该是新文化创造者的摇篮,用新方法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人能超越他们的前辈。这些新人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能创造性地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2.现代高等教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可以促使文化发生变革

现代高校之所以具有这种功能,一是因为高校里集中了一批文化创造的主力军;二是因为若把教育与科研完全割裂开来,学生就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并掌握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方法。

工业文化教育范文5

关键词:企业文化;工程文化;职业教育;工程法学教育;高职法律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049—03

一、企业文化与工程文化融合的目标:着重培养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规范、诚信、责任意识

企业文化与工程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历史过程,二者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塑造、引导、规范功能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明确要求和规格,这也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工程文化的塑造能引领职业教育学生规范、诚信、责任意识的养成,引导毕业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建功立业,奉献社会。

(一)企业文化与工程文化的对话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较长时间的成长、建设、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有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群体观念、团队意识以及与之相吻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企业成长、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精神积累与价值观的升华,并且被全体职工所认可、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套行为方式。由于企业负责人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宣传引导和其他职工的自觉践行,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极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提炼升华,目的在于使企业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强大的发展活力、规范的发展流程、浓厚的人文情怀和负责任的社会形象,激励引导全体员工为之勤奋工作、作出贡献。这无论对于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还是对于优化企业的运行效率、培育企业精神和员工思想道德风貌以及工作作风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形态,其核心就是培育塑造员工的规范、诚信和责任意识,引导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章守法、奉献社会。

工程文化是工程事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社会现象,是工程文明的产物,和谐工程文化应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工程学科与人文学科、工程思维与法学思维、工程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融合和相互协调的一种良性有序状态。工程文化演进的过程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织、对话、交融、共赢、和谐运行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法学思维、法学理论应渗透到工程思维和工程理论中,两种思维、两种学科的相融沟通、相得益彰,促进和谐工程文化的不断进化。优秀企业文化与工程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对话,正是职业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必然路径。

(二)工程文化价值与工程法律意识教育

工程法律意识教育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价值教育。工程法学属于工程文化中构建和谐与秩序的规范、标准与程序。没有和谐文化的工程缺少思想内涵与价值。搞工程的人不具备法律知识,更谈不上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这必然会潜伏着巨大社会风险,比如极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工程成本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打折扣。还有很多法科出身的人包括法律职业者在内大多不懂得工程技术规范、标准、流程,法律职业者在涉及工程技术纠纷案件面前,总觉得无能为力,望而却步,丧失了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导致这两种情形的出现的原因在于,在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不重视人文学科特别是法学学科教育的渗透影响,不注重科际资源整合,把法律教育看做足一个附属产品,置其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同样,义科类院校尤其是单一学科院校学生,缺乏工程文化的熏陶、培育,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工程思维的锻炼。工程法学教育整合了工程学科与法学学科的科际资源,开辟了法律教育、工程教育的新领域。由此看来,工程文化教育与法律文化教育应相互融合、充分沟通对话、统筹协调发展。工程文化教育为法律文化教育提供客观的物质条件,为法律教育搭建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法律文化教育为工程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准备,促进工程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文化之期待:职业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过程应体现这样的要求,满足接受职业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职业教育应“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使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还应“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使这一理念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由于培养的人才规格类型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或者理论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具有很多自身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方法和举措,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转型调整,传统高职法律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互动”,“重阐述、轻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愈发不能适应,唯有重新“洗牌”,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科学地设置专业,借助工程学科的平台,与工程学科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寻求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才能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所培养的复合型、实用型法律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才会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工程文化之培育: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变革

(一)工程法学之于工程文化: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1 “专业+产业”教育模式的诞生和发展,正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调整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种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类合格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应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尤其是特色专业,一般要与当地行业、产业特点密切联系。

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的特征,应以一定学科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来设置专业,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则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规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规格不同,同时体现着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的专业规格必须要体现对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工程法学教育实现了法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两大学科的共同繁荣发展,更有利于复合型实用人才的培育成长,使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具有深刻的必要性。

(二)工程法学之于工程文化: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的必然性

1 工程法学的学科属性。工程法学是一门边缘性法学学科,是法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有机融合,是以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有益尝试。这一学科将工程领域中的规范、标准问题法律化、制度化,使各个工程领域都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应是依法治国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工程领域属于经济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规范的范畴,其调整的对象涉及工程领域中多重法律关系。工程法学是各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促使工程思维与法律思维有机融合,整合了工程学科与法学学科的科际资源,开辟了法律教育、工程教育的新领域。

2 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弊端。科学发展观是工程法学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谋求法律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法律教育要是钻在象牙塔里搞“经院哲学”,或者只搞理论上“空对空”的烦琐论证,注定不会有大的作为。工程文明的兴起以及工程文明的繁荣、健康、和谐发展,呼唤传统法律教育与其同步伐、同进程、同发展,要求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更新换代。在工程文明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工程法学教育自觉地适应了社会条件发展变化,一方面,在工程法学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一专多能、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满足了工程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促进了我国工程事业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实践证明,法律教育只有与具体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与工程事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健康、科学、和谐地发展。高职法律专业建设亦应摆脱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束缚,自觉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自强图新,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四、企业文化与工程文化融合共生的社会理想:职业教育之历史使命

(一)和谐社会亦是法治社会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民主法治中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应是工科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工科各个领域都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开展法律意识培养与教育,法制建设是工程事业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就要大兴土木工程,筑楼、建桥、修路等各个工程领域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以公路交通工程为例,公路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它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管理各环节,都有自身的质量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通晓这些规范和标准,保证公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由此看来,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规范标准的设立和法治文化的培育。

(二)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定

工业文化教育范文6

【关键词】“华峰班” 化工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05-01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化工园区及延伸产业链的发展,以及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大量化工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化工人才要更多地贴近石化行业。而目前的化工教学乃至专业实验过于通识化、程序化、模型化,学生通过化工专业的学习,无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总结了温州大学化工专业教师近几年来的科研方向,并对“华峰班”的3+1教学改革试点和对温州大学化工专业的教学和实验进行了一些创新,提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教学和实验思路。

一 构建以知识群落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体系,切实推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

化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六门课程组成,构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专业课的主体。化工专业实验是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从工程与工艺两个角度出发,既以化工工艺生产为背景,又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共性工程问题为目的。现行的化工专业实验过于简单模型化,学生很难通过实验锻炼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进计算机仿真技术与现行化工专业实验结合,虽然拓宽与发展了工程实验的内容和可操作性,但工科学生真正的实践动手能力却得不到锻炼,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本次改革的尝试从整合教师科研室、化工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硬件与软件教学资源开始,逐步建立理论教学与课内外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和平台。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把部分课堂教学移入科研室进行,面对正在运行的科研装置进行现场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将科研中涉及的化学工程基本原理,通过设备运行、教师讲解、学生操作这一过程,实现教师、设备与学生对话,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对化学工程原理的理性认识,并且对化学工业的科学研究前沿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将工业催化中“固体催化剂颗粒内的质量传递”的教学内容与反应工程中“固定床反应器”一节的部分内容进行融合,以“固定床反应器及催化剂颗粒的内、外扩散消除”为教学内容,带学生参观并操作正在运行的固定床反应器,现场对学生进行讲解高压固定床反应器的内扩散、外扩散的消除方法,并让学生利用高压固定床进行石油化工的加氢脱硫实验研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一些基本的化学工程原理。回到课堂上,再结合文献,系统地讲解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消除内、外扩散的几种方法。这一教学和实验过程的统一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接触到了科学研究的前沿内容。

第二,利用参观见习、生产实习的良好机会,在车间装置上进行现场教学。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化工专业教师的部分科研设备用于专业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内容部分纳入专业实验课教学内容,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高度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二 温州大学特色的“华峰班”化工专业教学改革

作为地方院校,温州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提高学生在工作方面的能力,温州大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基于企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探讨并实现了“华峰班”学生教学与上岗实践的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了校企合作办学,基本实现了“双赢”和共同发展。其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华峰班”模块课程。在工程专家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培养方案进行部分修改,增设华峰提出的部分课程,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更贴近于华峰实际的应用。在这种战略方针下,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中真正做到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无缝连接,缩短了岗位过渡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第二,丰富“华峰班”的内涵建设。明确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细化学生在每个环节、每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明确入驻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具体任务和职责。企业专门派一位工程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两者相互合作交流,并定期将学生的进展情况作阶段性总结,明确下一阶段的任务和职责,并对学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2005(1)

[2]高璠、高鑫等.将科研项目引入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6)

[3]张林香、王俊文等.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7(2)

[4]段东红、刘世斌等.化工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