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的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资源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资源的价值

环境资源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 环境资源配置;工业企业;环境责任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2.2;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074-05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企业环境责任运动,在全球内方兴未艾,学界和实务界的研究与探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英国标准协会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美国环境责任经济联盟提出公司环境报告CERES原则,中国环保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但是,对企业环境责任评价的探索与应用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为数不多的企业环境责任评价的研究成果往往混淆了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1];或者缺乏定量指标提取与环境绩效考察[2],还不能准确、清晰地反映企业环境责任之义。我们认为,在福利经济学的视角下界定企业环境责任,将之与企业对环境资源的配置行为及其社会福利效应联系起来[3],提炼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绩效指标是一个可行的探索方向。工业企业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因此,本文基于以环境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福利经济学视角,研究工业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并寻求应用性验证,力求有所建树。

1 工业企业环境责任的涵义与识别

传统观点将工业企业的环境责任笼统地理解为“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或义务”,包括环境法律责任与环境道德责任。这种伦理学或社会学意义上的责任认知不利于对工业企业的环境行为效应做出综合评价。

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将生态环境视为一种稀缺经济资源[4],从环境资源配置与使用关系社会福利动态增减的视角下,认识与测度工业企业环境责任行为。工业企业环境责任是指工业企业优化环境资源(如碳排放权)配置,在综合平衡工业财富与生态财富增减意义上,推进社会总福利水平提升的行为责任。[5]

工业企业的环境责任在本质上讲并非“不排污”或“少排污”的责任,而是“更经济地使用环境资源”的责任。工业企业创造物质财富除了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外,也离不开一定的自然资源消耗和工业排污。由此,工业企业除了要承担雇员责任、股东责任,也要承担环境责任。工业企业环境责任不完全等同于“节能增效”的经济责任,更应是避免“违反环保法规”、“不计成本排污”的社会责任。工业企业环境责任是一种由社会或政府主导的“激励与约束工业企业,使之追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融合”的公众利益诉求。[6]

工业企业的环境责任具体落实为五大责任。第一,遵守环保法规的责任,这是一种义务性、强制性的环境责任,也是最基本的责任。如,工业企业要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若违法将承受法律责任,2013年10月环保部公布了72家环境违法企业名单。第二,缴纳排污税费或接受环境管制的责任,这也是一种被动性、强制性的环境责任。如,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超过法定排放标准,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赔偿损失。第三,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成本的责任,这是一种具有市场激励性质的主动性、自愿性责任。如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可以降低能耗成本和治污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第四,打造低碳或绿色品牌,多行环保慈善行为的责任,这也是一种具有市场回报激励的自我责任。有研究表明,某些汽车制造企业的环保责任履行明显增进了品牌效应。第五,在特定条件下,工业企业参与“环保技术成果”或“环境权利”交易的责任。比如在某地区碳排放权市场中,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开放易,遵守交易规则,促进环境权利的最优化配置与使用。[7]

工业企业的环境责任行为如何判定与识别?从上述对环境责任涵义的理解出发,是否“有效使用环境资源,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成为工业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根本判定标准。可识别标志有,有无发生“环境违法违规”,是否为污染行为“买单”,是否“清洁生产”以“降低单位增加值排污量”,这些也是企业环境责任的根本标志。“环保公益行为”则是附加标志,不能取代根本标志。

环境资源的价值范文2

基于共生型循环经济思想,从技术、自然、经济和产业组织等多个角度,在更大范围内研究林业和造纸工业复合型循环经济系统。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实际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按照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逻辑线路,依次研究制浆造纸子系统、资源与消费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循环经济核心结构模型及其多层次拓展结构模型。研究表明,资源、生态和价值链的循环运行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共生发展机制:价值链要借助资源链和生态链实现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它又通过资金直接投入、供应链利益合理分配、各类市场交易的利益再分配等多种途径促进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发展;资源链是生态链的生物学基础,而生态链又是资源链持续增长的生态学支撑,两者相辅相成。本文提出的多层次嵌套式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分别为各级和各类管理者提供了分层次的和整体的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型,有助于他们根据各自的具体问题制定局部和全局相关联的科学决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模型;林纸供应链;资源链;生态链;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2-0046-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2.008

造纸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在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而且还在于对林木资源的大量采伐。面对产业与生态相互冲突的重重围困,造纸工业究竟路在何方?有没有一条两全其美的出路?研究和实践表明,从技术的角度看,发展以木材纤维为原料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林业造纸,有利于提高污染控制水平,并且有利于化学品、水资源、热能和电能等回收利用;从自然的角度看,造纸用木材原料具有可再生性、可降解性和固碳功能,可以进行大规模人工培育,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的角度看,推行以造纸工业为核心的林纸循环经济模式,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多重和多产业的回收利用,从而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物的净发生量;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构建绿色共生型林纸供应链体系,有利于实现资源、环境、生态和产业的共生发展[1]。从以上4个角度可以看出,造纸工业的出路在于,在发展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和多方位拓展的循环经济系统。甚至有专家认为,现代造纸工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佳产业[2]。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在经历了诸如循环经济的内涵、思想、战略、路径、模式、评价、政策和对策等概念模型的探讨之后,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模型及其运行机理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在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及其机理研究方面,现有的文献主要聚焦于造纸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某些具体技术问题。例如,国内外学者在制浆造纸闭合水循环系统模型和废水处理技术[3]、利用造纸污泥生产包装板的再制造和再循环系统原理[4]、制浆造纸废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能量回收利用的系统模型[5]、制浆企业热电联产系统结构模型[6]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专项技术研究。但是,林纸循环经济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将这些单项技术联系成一个整体,并拓展到林业等相关产业和自然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应。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更大范围内的林纸循环经济系统问题[7-8]。为此,笔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上述4个角度综合起来,按照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逻辑线路,对先前提出的林业绿色供应链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循环结构[7,9]进行进一步深化,研究绿色共生型林纸供应链循环经济系统的多层次拓展模型及其运行机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造纸工业仅限于以木材为原料的造纸工业部门,文中所提到的造纸企业是单纯制浆、单纯造纸、制浆造纸一体化、林纸一体化和林浆纸一体化等企业的统称。

1 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人们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系统构建、可持续消费和利益均衡等融为一体。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林纸供应链的循环经济系统本身就横跨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具有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备的独特结构与绿色共生特性。图1表达了林纸供应链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从自然属性看,林纸供应链循环经济系统可以划分为产业和生态两大子系统,前者是人工系统,后者是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既包含造纸工业、营林业、营销业和物流业等纵向供应链环节,也包含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林产化工业等相关产业的横向供应链环节。其中,营林业是联系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的桥梁,是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纽带。

运用共生理论,林纸供应链中产业和生态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可分为共生关系和非共生关系两种模式[1]。共生关系是指产业与生态子系统具有正的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和互利共生等模式;而非共生关系是指产业与生态子系统具有负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竞争、偏害、寄生和捕食等几种模式。其中,互利共生模式(mutualism)是指两个子系统相互促进和双赢的关系,又称为绿色共生模式(green symbiosis),这是林纸供应链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目标。

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模式和一般循环经济有所不同,它具有其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一般的循环经济方式构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保健式”闭合回路,即所谓“从摇篮到摇篮”绿色供应链模式。而林纸供应链的循环经济方式除此之外,还应包含“可再生资源—产品—价值—回馈可再生资源”的“成长式”良性循环,即所谓“从苗圃到森林”的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模式[7]。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可以解决造纸工业原料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森林资源不断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格局,实现我国造纸工业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并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产业与生态绿色共生的目标,不仅要在林纸供应链的核心结构——制浆造纸子系统中构建循环经济系统,而且还需要向资源和消费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拓展,分别形成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系统。通过这三个链条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林纸供应链系统的绿色共生模式[7]。

2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核心结构(制浆造纸子系统)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最基础或核心的结构主要是制浆造纸子系统的循环经济结构。在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已有许多关于制浆造纸企业循环经济系统单项技术的研

究成果。根据对我国造纸企业的实际调研,这些研究成果分别在不同企业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是,由于制浆造纸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投资大、系统复杂,比较完整的集成化循环经济系统尚未建立起来。

循环经济系统不仅仅是经济系统,尤其在核心结构中,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系统。现代制浆造纸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它们所对应的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有较大的差别。选择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常用的碱法制浆工艺为例,对散落在有关文献中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制浆造纸工艺进行了梳理,并进行反复比较、选择和整合。然后,通过相关企业调研,并向制浆造纸技术专家进行咨询,根据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构建了图2所示的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核心结构模型,为造纸企业建设更加完善的集成化循环经济系统提供依据。

在图2中,白色方框表示资源处理的过程,简称为“资源过程”;灰色方框表示资源处理系统(如车间、设备、设施等),其中又包含若干处理过程;联接各方框的有向实线表示资源流,包括物质流和能量流。所谓资源链就是由这些资源过程和资源流构成的顺箭头方向的链条。此外,图2中的有向弧线标示出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径或回路。

由图2可见,木材原料经过备料车间锯段、去皮、除节、劈木、削片、筛选和再碎等工序;送入制浆车间,经过蒸煮、洗涤、筛选、漂白、浓缩等工序形成纸浆;然后进入抄纸车间,经过打浆、配浆、净化、筛选、成形、脱水、压榨、干燥、压光、卷取、裁切、包装等工序,最终生产出成品纸。将这一主干生产流程与原材料回收利用、能源回收利用、“三废”处理等循环经济过程相结合,便可以构成包含多个循环回路和降低污染排放环节的循环经济系统。通过碱回收车间、热电联产设备、水过滤和处理设施等,形成碱回收、石灰回收、水回收、能量回收、蒸汽回收、纤维回收、废料利用、废纸回收等多重循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另外,再通过污水、烟尘和废渣处理设备,对“三废”进行处理,以降低环境污染。

3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资源链拓展结构(资源与消费子系统拓展)

在图2所示的林纸循环经济核心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将视野扩大到制浆造纸企业外部的资源子系统与消费子系统。对核心结构模型的输出物质(如纸产品、废水、污泥、废气、粉尘、煤灰、木质素等)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以构建其循环经济的资源链拓展结构模型(图3)。图2中的林纸循环经济核心结构在图3中被压缩成了“林纸CE核心结构”灰色方框。图3中的方框、有向实线和有向弧的含义与图2相同。

3.1 资源链上游拓展

在资源链的上游,该拓展结构模型将森林资源培育业作为造纸工业的“第一车间”,为制浆造纸过程提供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较低的稳定的原料来源;而交易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且稳定性较差的供应链外部市场交易渠道只作为一种辅助的原料来源(木材原料市场交易过程将在下面的价值链拓展结构中反映出来)。为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率,造纸工业的木材原料来源还包括森林“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等。同时,制浆造纸企业及其供应链成员(如木材加工企业)对原料林基地进行营林物资的投入,构成营林循环。

3.2 资源链下游拓展

在资源链的下游,林纸循环经济系统可以延伸到消费环节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即所谓逆向物流业或静脉产业。拓展领域主要包括制浆造纸循环链(化学加工循环)和木材加工循环链(物理加工循环)两个方面。在制浆造纸循环链中,木材原料用于制浆造纸,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加工过程形成了纸产品,供消费者使用。然后,将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纸品回收,经适当处理后再次作为制浆造纸的原料,循环使用。在木材加工循环链中,木材经过机械加工和胶粘等工艺形成木制产品供消费者使用,然后将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木制品回收。经适当处理后,一部分仍可用于其它木制品的加工,形成木材加工循环链;另一部分则作为木材纤维原料用于制浆造纸,进入制浆造纸循环链重复使用。

3.3 资源链横向拓展

从资源链的横向来看,林纸循环经济系统可以拓展到木材加工业和生产过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产业。在木材加工业方面,其加工剩余物可以用作制浆造纸。例如,加拿大制浆造纸业就和木材加工业密切结合, 大中型制材厂把占原木材积25%-30%的加工剩余物削成木片供应造纸企业,而制浆工业所用原料的30%-60%来自木材加工剩余物[10]。在造纸污泥利用方面,可以采用施胶和高压工艺,生产高强度包装板,如塑维板或刨花板贴面[4]等,用于成品纸或其他产品的包装,以节约木材用量。在煤灰利用方面,

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锅炉燃烧后的煤灰可以用来制造煤灰砖(如空心砖)等产品,既可用作建筑材料,又能够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此外,木质素(lignin)是自然界中在总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机物,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大量提供可再生芳基化合物的非石油资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功能性,可作为分散剂、吸附剂、解吸剂、石油回收助剂、沥青乳化剂等,因此在建筑、采油、水处理、农业,以及水泥、橡胶和塑料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1]。但目前,由于技术、经济和循环经济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制浆废液中的木质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4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生态链拓展结构(生态环境子系统拓展)

资源链拓展结构为林纸循环经济系统进一步向生态环境子系统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结合我国生态建设的实践,我们构建了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生态链拓展结构(图4)。图3中的林纸循环经济资源链拓展结构在图4中被压缩成“林纸CE资源链拓展结构”灰色方框,该方框中的有向实线为图3中的主要资源链。在灰色方框外部,各方框表示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过程,简称为“生态过程”;联接各方框的有向点划线代表生态流,表示各生态过程之间的作用力,简称为“生态力”。与资源流不同的是,生态流已超出了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范畴,它通过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技术流、过程流等“流体”,形成生态作用力。所谓生态链就是由这些生态过程和生态流(生态力)构成的顺箭头方向的链条。

在图4中,制浆造纸及其横向拓展的供应链企业(如木材加工企业)通过以下途径形成生态链循环:①在林工一体化战略指导下,进行工业原料林建设,一方面解决企业的原料供应问题,另一方面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做出贡献;②在绿色营销战略的指导下,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实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③经过处理的制浆造纸废水在除去有害物质后,留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可以用于灌溉林地,有利于林木生长;④造纸污泥以及已分离出来的木质素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N、P、K等有利于树木生长的物质,可以用来开发速生材专用复合肥和土壤改良剂等。

此外,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生态环境政策或法规的引导和规制下,一方面通过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生态工业园建设等措施促进林纸循环经济核心结构的建设和完善,进而提高造纸工业的环境友好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育林、生态补偿等途径,为森林培育提供有效的措施、技术和资金等支持,进而促进森林生态效益的提高。同时,森林资源的良性增长可以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和自然界的碳循环效率,进而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要使得一个生态过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不仅该过程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而且还取决于其输入的生态

力。正的生态力输入将起到提升生态效益推进力,反之,负的生态力将起到破坏生态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整个生态链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管理目标。

5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链拓展结构(社会经济子系统拓展)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链拓展结构是将林纸绿色供应链融入社会经济大系统之中,为上述循环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提供经济动力和价值纽带。针对我国林纸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呈现的价值链瓶颈,借鉴国外造纸工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进行推广,我们构建了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链拓展结构模型(图5)。在这一结构中,图4所示的林纸循环经济生态链拓展结构被压缩成“林纸CE生态链拓展结构”灰色方框,其中有向实线为图4所包含的核心结构和资源链拓展结构中的主要资源流。在灰色方框外部,各方框表示促进价值增值的过程,简称为“价值过程”;联接各方框的有向虚线代表价值流。价值流与资金流有关,但并不等同于资金流,它表示价值实现和增值(即价值创造)的运动方向,其中包括单向和双向的价值流。所谓价值链就是由这些价值过程和价值流构成的顺箭头方向的链条。

在图5中,森林资源沿着价值链方向(其中有一部分与供应链方向吻合)不断提升价值,并通过与上述生态链和资源链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5中,供应链利益分配的优化与协调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价值链环节,是一个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调动循环经济各主体的积极性,进而发生一系列的良性循环过程:①促进价值链自身的协同和有效运行;②激励制浆造纸企业、木材加工企业、其他市场主体、公共财政、社会资本、林场和林农等循环经济主体,对森林资源培育进行持续的要素投入,实现价值回馈;③进而促进循环经济系统的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循环;④资源链和生态链的健康发展又反过来支持价值链的良性增长;⑤最终推进整个循环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

除了价值分配和要素投入外,价值链促进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循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市场交易价值过程。它分为面向资源链和面向生态链的两类价值链环节,前者包括木材原料市场交易、浆纸产品市场交易、木材产品市场交易和林权市场交易等,后者包括排污权市场交易、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和生态彩票发行等。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循环经济系统的再次价值分配,弥补行政管理措施的不足和初次价值分配的不合理,进而利用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实现价值链的进一步优化。

6 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循环运行并不是独立完成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了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共生发展机制。首先,价值链要借助资源链和生态链实现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其次,价值链通过资金直接投入、供应链利益合理分配、各类市场交易的利益再分配等多种途径促进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发展;再次,资源链是生态链的生物学基础,而生态链又是资源链持续增长的生态学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将以上图2所示的循环经济系统核心结构与图3-5所示的资源链、生态链及价值链拓展结构综合起来,不难形成林纸循环经济系统完整的结构模型(由于结构图过于庞大和复杂,这里就不再绘制),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本文实际上给出了林纸循环经济的多层次嵌套的整体结构模型。一方面,整体结构模型使我们对该复杂系统有一个完整和全面的认识,便于在林纸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拓展思路,有利于科学制定国家和区域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分层次的结构模型有利于造纸企业、木材加工企业、营林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决策主体,在制定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决策时,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和关注点,既能够各取所需,又便于理解局部结构与整体系统的关系,而且还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智光,等. 绿色中国(第二卷):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Zhang Zhiguang, et al. Green China(Ⅱ): Mode of Green Symbiosis Supply Chain [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11.]

[2]中国造纸学会. 全国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论坛纪要 [J]. 中华纸业,2006,27(12):19-20 .[China Technical Association of Paper Industry. The Forum Summary of Chinese Pape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6, 27(12): 19-20.]

[3]Karthik M, Dhodapkar R, Manekar P, et al. Closing Water Loop in a Paper Mill Section for Water Conservation and Reuse [J]. Desalination, 2011, 281(17): 172-178.

[4]Taramian A, Doosthoseini K, Mirshokraii S A, et al. Particleboard Manufacturing: An Innovative Way to Recycle Paper Sludge [J]. Waste Management, 2007, 27(12): 1739-1746.

[5]Stoica A, Sandberg M, Holby O. Energy Use and Recovery Strategies With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Sludge Handling at Pulp and Paper Mills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4): 3497-3505.

[6]谭仁力. 热电联产在制浆企业中的应用 [J]. 中华纸业,2009,30(6):67-70. [Tan Renli. Application of Cogeneration in Pulp Enterprises [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9, 30(6): 67-70.]

[7]张智光.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 [J]. 林业科学,2011,47(2):111-117. [Zhang Zhiguang. Symbiosis Mechanism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Supply Chain [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1, 47(2): 111-117.]

[8]刘春平,赖明勇,肖伟.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造纸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对比 [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257-260. [Liu Chunping, Lai Mingyong, Xiao Wei. Contrast of the Pattern of Cyclic Economy in Papermaking Industry based on Systems Dynamics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8,(1):257-260.]

[9]张智光. 实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研究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2):3-10 .[Zhang Zhiguang.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Forestry Green Supply Chain for Mutualism between Industry and Ecology [J].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36(2): 3-10.]

[10]张智光,杨加猛,谢煜,等. 中国林纸一体化进程:实施、研究与政策 [J]. 中国造纸学报,2010,25(3):64-72. [Zhang Zhiguang, Yang Jiameng, Xie Yu, et al.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in China: Practice, Research and Policy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2010, 25(3): 64-72.]

[11]刘飞跃,曹德榕. 制浆废液木质素的利用研究进展 [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8,16(1):65-70. [Liu Feiyue,Cao Derong. Progress in Utilization of Lignin from Pulping Spent liquor [J]. 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6(1): 65-70.]

System Models of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Expanded

in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ZHANG Zhiguang1,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

2. System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

Abstract

The compound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of forestry and paper industry is researched in a wider scope from multiple views of technology, nature, econom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ough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logic of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the core and multilayer expanded structure models for subsystems of pulping and paper making, resources and consumpti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are studied successively, 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theoretical analysis, actual investigation, expert consultation, etc.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ycle operations of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are not isolated, but intertwined and synergistic to form a symbiotic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Value chain requires the aid of resources chain and ecochain to realize value add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versely, it also promotes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chain and ecochain by multiple ways such as direct investment, reasonable benefit share in supply chain, interest’s redistribution through various markets, and so on. Further more, resources chain is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ecochain, and ecochain is the ecological support of resources chain. So, both supplement each other. The multilayer and nested circular economy structure models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provide hierarchical and integral structure models of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for various kinds of managers at different levels with their concrete problems to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evance of parts and the whole.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 model; forestrypaper supply chain;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value chain

收稿日期:2012-08-28

环境资源的价值范文3

2. 价值实现不足是造成自然环境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

3. 对策建议

提要 本文从自然环境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以及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等方面论证了自然环境资源具有价值,从而为有偿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自然环境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其价值实现不足。

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获取了“虚假利益”;最后从加强基础理论和宣传教育、建立自然环境资源核算制度、征收环境资源税逐步过渡到环境资源使用费及完善现有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自然环境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的对策措施。

森林急剧减少、土地严重侵蚀、物种及其栖息地迅速消失、能源紧张、淡水短缺、大气与海洋环境污染等现象表明,自然环境资源面临着严重危机。造成目前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是,人类长期以来将自然环境资源视为自然的恩赐,而无偿地使用,甚至挥霍,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然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1. 自然环境资源具有价值是实行有偿使用的基础

环境资源的价值范文4

长期以来,人类在生产经营活动时,由于对资源和环境的价值问题存在着片面性认识,认为资源无价、环境公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同时不考虑外部环境的承载力,导致资源短缺甚至枯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资源的紧缺和环境问题的严重,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的认识问题。本文主要就资源(矿产资源)与环境资源的价值问题以及评价问题进行探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资源、环境的价值与评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理论

(一)资源的价值理论综述目前理论界对自然资源是否有价值的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总的来说是朝着自然资源有价的方向来发展的。主要的学术观点包括:1.劳动价值论观点:配第在《赋税论》中首次提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由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亚当.斯密认为物品的价值就是生产这个物品所耗费的劳动,即劳动时间。2.生产要素价值论:认为人的劳动通过使用生产要素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形态变化,即生产出产品。生产要素和劳动一样参与了产品生产,都为产品生产做出了贡献,也都应该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尼尔、度尔哥和莎伊等。3.稀缺价值论:主张从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出发,结合资源的丰度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来论述自然资源的价值。4.价格决定论:认为有价格的东西必定有价值,自然资源的价值其实就是资源所有者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因此,可以根据收益的多少来确定价值。5.替代价值论:主张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类为了使资源恢复到原来应有水平,投入了必要的社会劳动,资源因此被人类赋予了更新、恢复的价值。(二)资源的价格(资源的定价问题)从上述分析来看,自然资源的有价性已经得到了共识。如何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即资源的价格如何确定,显得至关重要。陶树人认为自然资源的价格应该由市场中交易的双方决定,某一探明储量矿产资源的价格取决于矿产品的市场价格,以及该矿产资源的埋藏丰度(数量、品位)、地理位置、开发条件及开采条件;赵海燕、赵宝刚、胡玉红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构成,提出了以边际社会成本法来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赵军、杨凯对条件估值法(CVM)在国内的应用原则进行了探讨;AMMJamal和JohnLCrain通过利用Hotelling评价准则建立耗竭性资源和它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回归模型来对自然资源价格进行估计;崔万安、覃家君、尹兰提出了自然资源价值总量是资本化的地租及使资源保持一定的质和量所投入的必要人类劳动及物质资料的价值;苏广实对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四种方法(成本核算法、市场价格法、替代市场法和假设市场法)进行分析研究;此外,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一些资源价值评估的新方法,如影子价格法、非平衡经济热力学方法、资源物理学方法等。以上是现阶段提出的各种资源价值的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各有优缺点。如成本核算法中还原率的确定是十分有争议的;替代市场法以可替代资源的市场价格来评估另一种资源的价值,是一种单一的效用价值论,忽视了资源的多重性与资源的价值本质;意愿调查法中,要求被调查者对自然资源价值有较深入了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该方法的使用。

二、环境的价值与价格理论

(一)环境的价值理论综述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环境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分类,都认为自然资源是陆地上对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并不比提供直接产品产生的经济价值少。环境资源的环境效益体现在:它属于外部效应,带来的是工艺效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定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提供休闲娱乐等,属于典型的外部经济效益。二是环境资源属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按照效用论,环境资源对人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必有其价值。环境资源是否有价值,长期争论而不得其解。在实践中,如果我们放任环境资源的滥用,免费任意取用,势必给有限而宝贵的环境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威胁人类生存。环境资源的价值是由其有用价值和稀缺性来决定的。效用价值从本质上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即当人类面对不同稀缺程度的物质资源时,是人们考虑稀缺性时对物的评价过程。(二)环境资源的评估问题环境价值的计量,一是计算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二是分析防治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措施的费用和效益;三是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经济分析;四是进行环境资产和自然资产的价值评估。环境价值的计算方法有:1.收益资本化法:计算环境价值的基本思路是,按照经济理论,环境作为一种自然资产,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物质性产品和功能的价值,即预期的收益或租金,按一定社会贴现率折现为现值后,就转化为环境资产的价值。2.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庇古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外部不经济性对人类福利损失的重要性,应对私人生产产生的外部成本进行等额征税,通过征税的形式来弥补私人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同时对私人生产产生的外部收益进行等额补贴,是私人和社会利益保持一致,从而使资源的配置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环境资源价值进行定价评估。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经济学家克鲁梯拉在1967年提出了“舒适型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在其后来与Fisher合著的专著中,将环境资源分为商品型资源和舒适型资源,并着重讨论了舒适型资源的价值及其评估问题,完善了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不同的学者对此理论进一步完善,先后提出了环境资源总经济价值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组成,使用价值由直接、间接和选择价值三部分构成,非使用价值由存在价值和遗赠价值组成。这种方法分类精细,但在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遗赠价值的鉴定上比较模糊。由此而产生的评估方法包括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价格法。

环境资源的价值范文5

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应该是反应其合理价值的。合理价值必需替代原有的被低估的价值,实现这种合理价值和激励的载体是市场体系。市场通过价格激励能够与生态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即市场经济可以反映一些重要生态系统的价值[5]。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很多具体要素,例如原始森林、大气、海洋等资源,在长时间内都被人们视为自由物品(freegoods)使用,在市场中被视为没有价值和价格的物品,被认为数量是无限可自由取用的[6]。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下,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已经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将这种一直被视为自由物品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恢复到以前的能够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所需要的劳动耗费是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是最高形态的经济价值[7]。传统经济学中的自然资源的外延已经有了扩大,将大气、海洋等均容纳在内了,认为大气等原生性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8]。这些原生性自然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稀缺性的增加,也有了价值[9]。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在市场中带来净收益可以估算其价值,或者从再生产自然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耗费来看,自然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9]。因此,在市场中必然应该有相应的价格。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仍然是由其稀缺性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是原生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纳污容量资源进行市场交易的前提。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相对价格必然提高,只有通过价格机制的约束和调节,才能使经济行为个体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实际价值。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其稀缺性的凸显,这是其产权建立的基础。当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能将其视为是无主之物而随意取用了,其使用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获取时,其在市场中必然需要有其相应的市场价格。生态环境的补偿分为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实物补偿是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广义上说是资源的再循环,例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11]。在市场体系中,更多的是价值补偿,即通过价格机制的手段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机制的困难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资源配置和优化定价[12]。

2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的建立

经过前面的分析,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自始至终,都实际参与了生产与再生产的全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所在;而且,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的存在,使其具备了市场交易的定价基础。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的明确和细化,使得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交易具备了产权制度基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主要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以国家供给为主,公共组织生产占优势,私人承包及其他的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交易体系[13]。本文认为,结合对原生性自然要素市场、环境纳污容量市场和副产品市场的分析,按照市场体系结构完善的先后次序,可以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组成具体细化为初级和次级市场两个层级的市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数学模型是无法做到恰当而又具有实践性的。这是因为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系统功能所有实质性特征的大数学理论是不存在的[14]。因此,下面仅建立市场结构组成的建议模型进行分析。

2.1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结构模型

初级市场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发展前提。在初级市场中,交易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各种细化的产权,以原生性自然要素资源的使用权、环境纳污容量资源相关的排污权为主。在初级市场中,政府占主导地位。市场客体即交易对象为原生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纳污容量资源,即原生性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排污权,交易的对象是不同的产权形式。在初级市场中,政府将作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交易的产品提供者。即政府作为所有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相关的产权的所有者来加入到市场体系之中来,而不是作为一个行政管理者的身份进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是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的基础。同时,政府作为产权的所有者和资源的供给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15]。

2.2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次级市场结构模型

环境资源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物权法 环境使用权 环境保护相邻权 不动产物权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法律传统的变革和观念的更新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传统的物权法理论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现在人们不仅意识到环境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并且由于人类长期以来对其生态属性的忽视造成了环境资源的经济性与生态性的剧烈冲突。在承认区分公法与私法的前提下,人们不禁要问,对于环境的保护,物权法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物权法应作出如何反应?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环境使用权-环境资源生态属性的物权理论

现代民法的发展,使所有权从绝对走向相对,并产生了各种直接或间接限制所有权的规定,这些变化当然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但是,无论是宣布一切环境资源的公有,还是对所有权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由,附加容忍他人侵害的义务、于一定限度内不行使其权能的义务、为一定积极行为的义务 ,都不能解决物权制度与环境保护的两个根本矛盾:一是所有权对物的私人支配属性与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矛盾;二是所有权对物的代内分配与环境资源代际分配的矛盾。这两个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的确是环境保护能否通过物权制度发挥作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以为,这两个矛盾的存在是事实,但它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无法解决,深入分析,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并物权制度不可逾越的障碍。我在此,仅讨论代内分配问题 .

1.环境资源物质形态的双重性

经济学上,对于环境资源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较少的条件下,阳光、空气、水等环境要素都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二者之间并不产生竞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清洁的水、空气、宁静和阳光等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特征逐渐显露,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生产利益在对环境的需求上开始产生对立并形成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原有的权利制度已无力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有必要对人类的两种利益作出制度性安排,通过权利的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人与人之间因利用稀缺性环境资源而发生的关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使生存和发展对人类产生的效用总和达到最大化。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其物质性不容质疑。人们通常将对于人类有一定利用价值的物质称之为资源。环境因其对人类的有用性而成为资源也是没有异义的。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环境的资源属性与一般资源的差异性或物质形态的双重性却很少为人们所认识。我认为,环境资源的两种物质形态是民法与环境法得以存在的基础,衡平这两种形态的利益关系则是环境资源的物权保护的实质含义。

(1)经济形态的环境资源。通常,我们将对于人类经济发展有用的环境要素称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这是人们所熟知的理论。在此,自然资源是经济资源,我们对自然资源的理解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森林可以提供木材、水流可以航行、矿藏可以开采加工……,并且这种意义上的资源还存在着稀缺性和多用性。正是由于资源在数量和品种上是有限的,资源在用途上是多方面的,才存在将有限资源如何在不同用途上进行最优分配的问题。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多用性产生了多种利益的冲突,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定分止争,这种“以使互不相侵而保障物质之安全利用 ”的规则就是物权法。

(2)生态形态的环境资源。从生态学的角度,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与人类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构成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在此,环境资源是生态资源,我们对其理解具有生态学上的意义,森林、水流、矿藏都是生物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水流则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境、矿藏是生态系统中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对于生态平衡极为重要。作为生态资源的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和自我调节性。首先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任何人不能独占,也不能进行排他性消费;其次,环境资源系统是一个具有自我更新、自我恢复功能的结构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这一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对来自外界比较小的冲击能够进行补偿和缓冲,从而维持其稳定性。环境资源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它的生态属性,通过建立一定的规则使其得到保护。这种以保护环境资源的整体性、自我调节性为目的的行为规则系统就是环境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资源的双重形态导致了其对于人类的双重价值,民法上的物权与环境法上的环境权分别对环境资源的不同价值予以承认并提供了保护,民法保护的是其经济属性,环境法保护的是其生态属性。过去由于没有认识到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以及保护的重要意义,物权法没有涉及保护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的问题,而是由后来建立的环境法弥补了这一不足。但是,环境资源的双重属性在理论上的分类可能成立,而在现实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民法注重环境资源的经济形态忽视其生态形态是造成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现在虽有专门的环境立法解决对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的保护问题,但它的目的实现,却必须有赖于两个前提:一是法律对环境资源双重形态的承认,二是对两种相互冲突的利益的协调机制。因此,仅有环境法的实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环境法与民法的协调与沟通;也还必须有物权法对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承认。目前,物权法社会化表明它已承认了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在立法上表现为限制所有权行使的消极承认。我以为,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对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承认的积极方式。

2.环境容量的物权性

如前所述,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整体性和自我调节性。在这两个特性中,整体性已为人们所认识,所以通常人们将环境资源称为公共资源或将环境保护作为公共利益,这一认识是正确的。也是基于此种认识,我们认为环境资源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有财产,我们有为世世代代保护好地球环境的义务。但是,我们同样也认识到,保护环境并非是消极的保存环境,而是建立在对环境基本生态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那么,我们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那些内容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开发森林草原、开采矿藏;二是对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的开发利用,如人们所知道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以及采取防污措施等等。前者已由现代物权法加以规范,并且在这方面注意到了通过采取科以特别义务的方法保护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问题 .而后者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环境资源的自我调节性或环境容量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它应该能够为物权法所承认,我在这里用“环境容量使用权”(也可简称为“环境使用权”)来表述这一权利 .

环境使用权是环境利用人依法对环境容量资源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这一权利包含如下特性:

(1)环境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即是以物的收益为标的的他物权,也就是“就物之实体,利用其物,以其使用价值之取得为目的之权利。 ”它包括对环境容量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能。

(2)环境使用权的主体一般民事主体。自然人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中生存,人类既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通过其生理作用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同时也为自身生存和发展使用一定的环境容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要排放一定的废弃物,使用一定的环境容量。

(3)环境使用权的客体是环境资源整体。环境容量是环境资源的整体调节能力,如我们熟知的水体对一定污染物质的降解能力、大气对一定污染物质的稀释能力、树木的再生能力等等,都是整体调节能力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们也将这种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或“自适应能力”。按照生态学的最小限制律 ,环境容量资源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

(4)环境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即无偿取得和有偿取得 .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取得环境容量使用权,一般由环境法加以规定。同时,依法取得的环境容量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5)环境使用权保护的目的是保持环境资源的再生或更新能力。环境资源的再生或更新能力与环境容量两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一定的环境容量是环境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能力的表现,而一定的更新或再生能力则是环境容量得以产生的基础,也是环境容量具有持续性的保证。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生态性的使用是以永续利用为目标的,环境的自适应性和自我调节功能是资源得以永续存在的源泉。所以,只有保护了环境资源的更新或再生能力才能保护环境容量,对环境容量的破坏,就是对环境资源的更新或再生能力的破坏。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环境使用权必须以环境容量为客体,以保持环境资源的再生或更新能力为目的,否则,环境容量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利用的。当然,环境使用权存在的前提是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而这种限度或初始的分配,则是由环境法来确定的。

通过设置环境使用权制度,既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环境资源的经济性价值与生态性价值的冲突,也可以建立民法与环境法的协调机制,在此,我所提出的亦属初步设想,尚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三、拓展物权法-物权法的环境保护制度安排

1.环境保护相邻权

现代各国民法中,相邻权制度也在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在大陆法系国家的“不可量物侵害”,英美法系的“法定妨扰”制度 .我以为,在确立环境使用权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相邻权,使之从传统的相邻权制度中独立出来。

环境保护相邻权是指基于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而发生的一定范围内的相邻关系,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具体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相应义务。具体而言,是“就环境污染和破坏而言,权利人因行使企业的营业权,利用自己或他人的土地经营或从事开发建设活动而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辐射、噪音、热量、振动、地面下陷等侵害,危害邻人身体健康和财产的,如果超过社会容许限度,则构成权利滥用、环境侵权 ”。环境保护相邻权是一种邻地损害防免权。它有如下特点:

(1)相邻范围扩大。传统的相邻权是以不动产的相互毗邻为前提而存在的。环境保护相邻权则不一定是严格的土地的连接,而主要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基于环境的生物性、地理上的整体性、生态的连锁性和环境影响的广泛性而发生的更大范围的“相邻” .这种“相邻”意味着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都可称之为“相邻” .

(2)内容的广泛性。较之于传统的相邻权,环境保护相邻权的内容更为广泛。传统民法上的相邻防污、防险关系,指的是一次污染(或直接污染)或直接危险;而环境保护相邻防污、防险关系还包括有间接污染(二次污染或复合污染)及间接危险。

(3)客体的生态性。法律关系的客体与自然客体不同的是,不因为是人们作用的对象而成为客体,而因为对人们有用、能定分止争才有成为法律客体的必要,因而判断法律客体的条件即是否对主体有益。所以我们说,法律上的客体本身就是一种利益,而物、知识产权等不过是这种利益的载体 .就环境保护相邻关系而言,其客体当然也不能例外,即相邻主体为充分利用其不动产所享有的利益。只不过这种利益具有生态属性,是因为各种环境要素对于主体的一种特定利益。也是因为环境保护相邻权客体的这种属性,才产生了“相邻”范围扩大的特性。

(4)利益的多元性。传统相邻关系是一种利益衡平关系,但它所调节的主要是相邻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建立该制度的目标在于追求效率的最大化。但是,经济因素只是界定相邻权的一项内容而非全部内容。在环境保护相邻权中,主要考虑的不是怎样利用环境要素才更具有经济效益,而是怎样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如在房屋相邻关系中,如果从经济角度出发,可以考虑怎样利用房屋才更具有经济效益,也可以考虑怎样使用房屋才能让居住者舒适、安宁。对于舒适、安宁的考虑不仅是一种比人的物质生活需求更深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而且还包括有深刻的道德价值 .因此,可以说环境保护相邻权是财产性因素与人格性因素的复合,是法律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双重体现。

(5)权利的复合性。环境保护相邻权与一般相邻权一样,是相邻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的经济权利与消极权利的复合。同时,它还具有基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而出现的特殊权利的复合。其复合性可以归纳为:第一,物权调整规范与行为禁止规范的复合;第二,私法权利形态与公法权利形态的复合;第三,财产性权利与人格性权利的复合;第四,法定性与约定性权利的复合 .

物权法上规定环境保护相邻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处于环境保护相邻关系的主体间的互相制约来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减少环境纠纷,和睦相处;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

2.不动产物权法制度

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土地是环境资源的载体,为利用土地行为确定范围和条件则是物权法的核心内容。迄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还必须以土地为基本场所,人类的生存也还无法离开由土地所提供的各种动植物,关于土地资源配置的法律制度仍然是最基本的法律制度。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它理所当然应成为不动产物权法的终极关怀。

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

目前,我国民法理论与日本民法在不动产物权关系上采取了相同的观点,都承认房屋相对于土地具有独立性,认为房屋具有独立的交换价值,能够单独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因此,在不动产的诸多定义中,我们通常使用《日本民法典》第86条的规定,即不动产为土地及其定着物。而在《德国民法典》中,第94条规定与动产相对应的概念是土地,建筑物以及尚未与土地分离的出产物都是土地的组成部分。在这里,土地的概念是抽象的,既包括土地的物理成分,又含有法律权利。这与英美法中的关于不动产的定义相似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物权法应采用德国法的规定,因为这种物权制度的设计突出了土地作为自然资源的主导地位,并使土地所有权人的意思成为决定土地利用方式的关键因素 .

从土地的抽象概念中,还可以引申出另一个广义的概念,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包括地下资源(地壳资源)和地表资源(生物圈资源)两大部分,前者属于不可更新资源;后者属于可更新资源 .土地是自然资源的载体,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也是利用土地的过程,对土地的利用必然会影响到其它自然资源,也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不可更新资源是没有自我恢复和增殖能力的资源,对其不加限制的使用将导致其枯竭;可更新资源则是在生态系统的平衡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和调节能力,得以更新,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更新能力不复存在,地表资源就会逐渐退化,直到灭绝。因此,在物权法中确立一种环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质量的差异性决定了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根据各国经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建立在严格执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物权法作为强行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应该将土地利用严格控制在遵守包括土地规划在内的环境保护规划的范围之内,将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规划作为确定是否构成“权利滥用”的标准。传统民法理论中关于不动产的概念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