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消费市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消费市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消费市场

青少年消费市场范文1

当“送宝贝理财礼物”,成为2007年“六一”儿童节的一个亮点,当金融专家呼吁理财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仿佛看到那些告别儿童节不久的青少年们的会心一笑。

生活在越来越重视理财消费的环境里,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只是被动熏陶,更是积极参与,秀出自己的理财消费方式。而这些方式的背后,是融合他们成长特征的不同于父辈的理财消费意识,这些意识是营销者要赢得现在的他们和将来的他们所必须领会的。

2007年“五・”黄金周期间,国内各家书店最畅销的图书莫过于炒股和理财方面的书。近期社会上的各种理财知识讲座也持续升温,学费标到每小时上千元。理财培训市场的红火程度大有超过传统的各类专业证书培训的趋势。

2007年“六一”儿童节,“送宝贝理财礼物”,教育儿童学会理财消费,成为社会一大亮点。

在中国加入WTO五年后的今天,毫无疑问,“理财”已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的流行语,很多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已从单纯消费向理财消费的方向转变。而在这个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中,有一群小容忽视的群体――青少年。

青少年:理财消费新族群

根据权威定义,理则不等于投资,理财是指消费者如何制订合理利用财务资源以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财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合理配置财务资源的方法和程序,目的是使财务资源成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助推器。显然,理财消费既包括投资型理财,如购买股票、基金、保险、债券、古玩字面等金融性产品,也包括通过合理选择消费方式提高财务资源使用效率的消费型理财。

从营销的意义上讲,理财消费主要是指消费型理财行为,理财消费是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更加理性,更加明智。消费型理财是消费者的一种现代消费观念,在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之前,消费型理财是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基本形态。

在西方,理财消费出来已久。中国自2000年从国外引入《富爸爸穷爸爸》这本算得上理科普教材起,理财就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关注。但是,当时这本书更多的是吸引了服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和部分有能力进行投资理财的成年消费者的目光。虽然这本书在当时也掀起了不小的销售热潮,但与眼下国内火热的股市和理财消费市场相比,这本书就有点“生不逢时”了。

随着理则消费的持续升温,不仅高校的财务管理或理财课程大受欢迎,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炒股的报道也频繁见诸各类媒体,理财消费者出现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理财消费的行列,中国的理财消费市场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小雄是生活在广州的一位高中生,由于是独生子,加上家庭生活条件较优越,他从小就生活在名牌的世界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学会理财消费了,前一阵子他在网上商店里看中一款二手的斯沃琪手表。这款手表的原价600多元,而网上的二手手表只需要240元。

如果按照小雄以往的消费生活方式,他只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到斯沃琪专柜购买这款手表即可,无需征求父母意见,但这一次他决定通过网上购买,一方面节省自己零花钱,另一方面也体验一下网上购物的过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小雄先在网上考察过网站和卖主的信用记录,接下来在网上与卖主商定在某大型商场里的斯沃琪手表专柜附近交货,最后来到约定地点,与卖主一手交钱一手交贷,顺利买到他喜爱的那款手表。

在中国的理财消费人群中,像小雄这样的青少年无疑是最具潜力的新群族,他们的理财消费观念值得特别关注,因为青少年消费者理则消费代表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影响企业营销创新的方向。按照青少年日前的理财消费意识和状况,我们把他们分成三类,并分别来谈可以采用的相应的营销策略。

针对“有财不理”类:布道型理财营销

自从我国实施“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以米,人们很快注意到独牛子女收入的“六个口袋”现象,独生子女可以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得到大量的零花钱。近年来,随着中国老百姓收入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们“六个口袋”的收入也在日益膨胀,特别是大城市的青少年收入更是可观,仅过年时的“压岁钱”就可以进账几千元。

过去,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消费处于“有财小理”状态。孩子们的零花钱大致有两种出路:一是由父母代管,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二是由孩子们自理,大人们的初衷是让孩子们自己购买学习用品,但许多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零花钱挥霍一空,用于购买零食、看电影、上网、打游戏、购买电话卡和Q币等娱乐享受类产品和服务。只有少部分孩子会同意将零花钱进行储蓄,更不用说选择其他的理财方式了。追逐世界名牌的消费理念,使大量独生子女已率先步入小康,甚至开始了奢侈消费。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萌生理财意识,但“有财不理”的青少年仍占不小的数量,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接受理财消费教育。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往往成为城市白领中的“月光族”或城市“负翁”。

对于这样的青少年消费者,可以向他们提供理财消费方面的知识,如通过时尚杂志、专业书籍和专业网站,在提高他们的理财消费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扩大时尚杂志和专业网站的受众规模:也可以为他们营造积分消费、会员制消费等体验环境,提高他们的顾客忠诚度。

针对“有财想理”类:价值诉求型理财营销

据万事达组织的调查,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收入是608元。大约有90%的学生收入主要来自父母的支持。一些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的人学生,在父母的支持下使用相当时尚的手机、MP3、高档品牌电脑,甚至把私家车开进了校园。家庭雄厚财力的支持,使许多青少年消费者意识到自己有财可理。

除了长辈们的财务支持,部分大学生的勤工俭学收入也非常可观。以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在校大学生洪战辉为例,在他带着妹妹上学的动人故事背后,鲜为人知的是他通过力所能及的经商活动,不仅支撑了他全家人的生活,自己也曾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大款”。在广州,每年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就是大学生兼职的最佳机会,许多做兼职的学生收入不仅可以使在校期间的学费自理,而且可以有可观的积蓄。

近年来,有关理财的话题也在不断撩拨着青少年的欲望,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空间里。一方面是理财书籍和文章的大量涌现,使青少年消费者的理财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媒体对理财精英成功故事的大量报道,外国有巴菲特、索罗斯等理财天才,国内有炒股暴富的“股神”。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青少年消费者不甘心追随父辈梦想买彩票而一夜暴富的理财观念,他们希望选择更加现

代的理财消费方式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如果在5年前,在校大学生买彩票是一种常见的理财消费方式,现在使用信用卡、炒股和买基金等都是时尚的理财消费方式。哪位大学生如果于里还握着彩票,恐怕很快会很没面子。

当今社会中,许多青少年拥有的财务资源规模是其父辈无法比的,有了充足的财务资源就有了理财消费的可能。青少年意识到有财可理是中国理财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的标志。

面对青少年消费者“有财想理”的消费观念,商家要重新认识中国青少年消费者的理财消费潜力。并且,不仅要看到青少年消费者巨大的消费潜力,也要看到他们的通过更加科学的理财消费方式使自己的财富产生更大效用的愿望。那种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只强调名牌商品让渡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忽视品牌所产生的理财价值将很难在竞争中立足。例如,多数青少年消费者都会追逐世界名牌服装,但昂贵的价格往往在父母心里产生强烈的冲突,严重的会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如果这些名牌服装厂商在传播其品牌文化的时候,也提示消费者品牌带来的理财价值(保值),就会使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有所缓解,从而促进父母尽快作出购买决策。

针对“有财会理”类:维护提升型理财营销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的奢侈消费势头似乎有加剧倾向,经营奢侈品的跨国公司纷纷觊觎中国青少年市场,特别是名牌服饰、电子产品行业,许多跨国公司牢牢地抓住了青少年消费者的口袋,耐克运动鞋、索爱音乐手机、IPOD音乐播放器等,这些品牌已经渗透到许多青少年的潜意识中,他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国际著名品牌了。但是,中国青少年消费者也并非都是只顾消费不会理财的“啃老族”,不少青少年消费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有强烈的理财消费意识,愿意学习理财消费知识,也愿意实践现财消费方式。近年来兴起的许多新颖的理财消费方式都离不开青少年的推动。

1、网上购物是首先被青少年接受的理财消费方式之一。

他们认为网上商店为顾客创造的最主要利益就是价格低廉。正当许多人还在怀疑网上购物的种种风险时,青少年消费者早已通过网上商店购买书籍、电脑、服装和娱乐学习所需的电子产品了。

面对喜爱网上购物的青少年消费者,一方面,营销者需要让网上购物成为青少年消费者的丰要购物方式之一,这需要扩大网上销售的商品类别,扩大商品和品牌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要让青少年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网上购物为他们带来的理财价值是其他任何购物场所都不具备的,这就需要在网站上设计方便选择和价格比较的功能。

2、信用卡是大学生理财消费的重要工具。

信用卡作为一种银行发行的支付工具,其消费过程为银行、信用卡组织和商家共同创造了盈利机会,消费者也从中获得积分、特约商店优惠、网站会员等促销利益,以及透支消费等融资利益。如果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使消费者得到的利益进一步扩大,信用卡将吸引更多消费者。

万事达对火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79%的被调查者认为信用卡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理则。在大学生中,消费水平越高,信用卡的申请和使用意愿就越强烈。近年来,国内一些银行纷纷推出专门为女性消费者设计的信用卡,如广发银行发行的“真情卡”、“丽人卡”、“瑞丽卡”等。女人学生中,申请女性专用信用卡也是一种时尚,她们被这些女性信用卡承诺的更多的理财消费利益所吸引,同时对这些女性专用信用卡有很高的期待,一旦这些信用卡提供的服务不能超过她们的预期,失望和抱怨也就在所难免。

无疑,信用卡将会成为青少年消费者的必然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信用卡使用者,营销者要认清青少年使用信用卡与成年消费者有所不同,时尚、方便、节约等功能是青少年消费者喜爱信用卡服务的重要理由,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信用卡更有吸引力,为此营销者需要加强信用卡知识和信用卡理财方式的普及和教育,同时,关注这些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抱怨,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曾被评为“深圳十大生活方式创造者”的“壹卡会”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壹卡会”运营的通用积分方式,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商家,消费者无论足现实购物还是在网上交易,无论身处哪个城市,24小时均可以获得积分或兑换礼品。这些措施使消费者的消费产生了理财的效果,很受广大青年消费者的欢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青少年消费者在每次购买名牌运动鞋、时尚手机的时候,还能得到类似“壹卡会”提供的“通积”与“随兑”服务,一定会对提高他们的品牌忠诚度产生积极的作用。

3、“交换空间”是青少年理财消费的新社区。

随着互随网发展起来的“交换空间”,是青少年消费者学习理则的又一创意。传统的二手市场已无法满足青少年消费者的新需要。青少年消费者远没有实现财富自由,没有多余的现金可以自由购买商品,但他们曾经使用的物品却具有交换价值,特别是书籍、电子产品、服装等,这些物品通常是比较时尚、质量较好、功能价值还很大的商品,通过网上的交换社区,青少年消费者可以很快找到交易的对象,并在约定的地点进行实物交换。这种交易方式有利于交换双方在互惠的基础上满足各自的需要,据报道,此种实物交换往往与商品的市场价格无关,只要双方认为合适,交易就可以达成。

对于企业营销而言,在网上开辟青少年消费者喜爱的“交换空间”,有助于追踪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品牌的流通痕迹,这既可以作为竞争情报的来源,也可以从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当然,能够凝聚人气的“交换空间”也是传播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渠道。

4、互联网是青少年理财消费社会化的重要媒介。

青少年消费市场范文2

关键词:现状 问题发展趋势 禁毒对策

中图分类号:DF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58-03

一、我国违法犯罪概述

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本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在本文中,违法犯罪仅指吸毒违法行为及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后果。①基于此,泛滥与环境污染和青少年犯罪并列,被视为当代世界三大公害。

目前,我国吸毒现象有愈演愈烈之趋势。1988年,我国首次公布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为5万人,2000年为86万,2004年则达到114.04万。2009年为133.5万人,其中男性占84.6%,女性占15.4%,35岁以下人员占58.1%。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发现登记吸毒人员154.5万名,35岁以下人员占56.8%。其中海洛因成瘾人员106.5万名,占69%。按照一个显性吸毒者背后有4~7个隐性吸毒这来计算,中国吸毒人口在600万以上。这个数据可以得出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的结论。同时,滥用合成问题更加突出,截至2010年底,仅查获登记滥用合成的就有43.2万名,其中新查获11.94万名,多数是25岁以下青少年。青少年滥用新型合成趋势愈演愈烈,基于此,2011年国际禁毒日主题为“青少年与合成”。

在犯罪方面,2010年,全国共破获犯罪案件8.9万起,其中部级目标案件140起,同比上升288%;摧毁制毒工厂、窝点378个;打掉犯罪团伙27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1万名,同比分别上升14.5%和10.8%;破获10千克以上大案400余起,缴获海洛因5.3吨、鸦片1吨、冰毒及片剂9.9吨、氯胺酮4.9吨、大麻3.2吨,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②

二、北京市违法犯罪现状

对于北京市而言,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

(一)违法情况

1.吸毒人员状况。北京市吸毒人员持续增长,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北京市登记在册2.6万余名吸毒人员,35岁以下的青少年达到2.2万余人,占88%。而实际吸毒人数远远大于此,全市16个区县均有人员涉毒。

北京市吸毒人员成分复杂化,各行业人群均发现有吸毒现象,同时,复吸率保持较高水平,在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的1万余名吸毒人员中,被劳戒或强戒两次以上的占63%。

北京查获的吸毒人员多为外省市籍贯,其中吸食新型的人员比例上升。例如,2009年北京1月―5月查获吸毒人员1674名,北京户籍的占36.5%;查获的吸毒人员中,新发现的918名,其中18岁~35岁滥用冰毒为主的男性吸毒人员占76.1%。目前,北京市传统滥用虽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并没有明显萎缩,同时,合成滥用情况突出。

2.交易和吸毒完全转入地下。2007年,北京市公安局首次公开披露了本市三个主要的市场:丰台区的万泉寺、宣武区的湾子、海淀区的魏公村。警方表示,在持续大规模的打击下,这些地方的交易已不再像原来那样呈半公开化,毒贩和吸毒者在交易时已经完全转入了地下。这意味着,警方打击交易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北京市吸毒、贩毒现象仍然存在,但更为隐蔽,采取有效措施防毒控毒的难度增大。

3.诱发其他社会问题。北京注册的海洛因吸食者为1.2万人,实际上,北京吸食海洛因的人数大于4.8万人。按照一个中度成瘾者,每天平均消耗海洛因为1克,以每克400元的价格计算,他一年用于吸毒的费用为14.6万元。照此计算下来,北京一年消耗海洛因17.52吨,合计费用为70.08亿元,而这仅仅是海洛因的吸食费用,使本该用于拉动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消费资金流入了黑市。

同时,问题还诱发大量违法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以贩养吸、以盗养吸、以抢养吸、以赌养吸、以养吸等涉财型获取毒资的违法犯罪情况日益突出。刑事拘留和治安拘留的对象中涉毒人员比例不断上升,问题已成为影响北京市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犯罪情况

2000年至2003年,北京市共破获犯罪案件5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100余名;查获吸毒等违法案件1.5万余起,抓获吸毒人员1.7万余名;缴获各类1000余公斤。

2006年至2009年,北京市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共破获违法犯罪案件13860余起,抓获嫌疑人16600余名,查获吸毒人员11100余名,查处涉毒娱乐场所38家,收缴各类770余千克。

2011年共破获违法犯罪案件近4000件,同比增长5.8%。破获千克级以上大要案22起,同比增加10%,抓获吸贩毒人员4800余人,收缴各类120余千克。特别是2011年第四季度,北京警方共破获违法犯罪案件460余起,其中连续抓获30人以上吸贩毒团伙6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80余名,收缴各类43.6千克,各类枪支11支,同比均有大幅上升。

三、北京市问题发展趋势

北京作为正在发展的特大型国际大都市,贩卖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即使其违法),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特点,北京市现有和潜在的消费市场,对违法犯罪活动是极大的刺激。随着的全线渗透及北京消费市场吸与贩的相互刺激,问题将日益突出,主要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一)消费趋势

1.北京市吸毒人员将增多,尤其是青少年吸毒人数所占比例将会更高,消费市场将继续扩大。众所周知,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戒毒人员复吸率是极高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一般戒毒人员脱毒治疗后半年内复吸率高达90%以上③(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戒毒成功是指离开戒毒所后10年内不吸食)。按照世界禁毒教育惯例,把毒瘾戒断期定为3年半,换言之,一个吸毒者通过生理脱瘾和心理脱瘾的戒毒治疗后,还必须做到在3年半的时间里完全不沾染任何,才可视为“戒断”。而这3年半戒断期的惯例只不过是一个“平均值”,是人为规定的,实际上,每个吸毒者的毅力、环境千差万别,这些都制约和影响着毒瘾戒断。在如此之高的复吸率下,再加上毒贩为了高额利润而扩展吸毒人群等原因,在没有更好的戒断毒瘾的医学方法下,吸毒人口必然会持续增加,消费市场继续扩大。

2.吸毒人员的年龄会降低,由以前文化低层次为主的人群向学历高层次多元化人群发展,海洛因等传统市场将继续萎缩,吸食冰毒等新型人员增加。吸毒人员在需要巨额毒资的压力下,以贩养吸,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增多。同时,在北京警方严厉的打击下,会出现破案数和抓捕数显著上升的趋势。

(二)过境趋势

当前北京市的问题,主要是本地消费和过境贩毒。

1.境外走私贩毒到北京,“金新月”已成为传统(海洛因)主要来源地,日本、缅甸等国成为新型的主要来源地。由于北京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不少国际毒贩开始通过铁路、航空等途径把目标瞄准北京,试图把北京作为中转站。在北京,跨国犯罪组织已经完成萌芽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将完成发展和恶性膨胀的阶段,很可能在北京利用犯罪取得贩毒收益。

2.就国内贩毒到北京,主要是云贵、两广、新疆、甘肃等地通过公路、铁路、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将运进北京。主要仍是利用车辆、人体、箱包夹层、食物、药物、鞋子、衣物、液体、邮寄特快等方式运输到京。因此,北京的地理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物流,贩毒分子将北京作为销售、运输的跳板,形成立足北京,辐射周边的态势。

(三)犯罪趋势

北京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对犯罪呈现出有效控制的趋势,这是因为北京市对犯罪一直采取“严打”的刑事政策。在未来几年里,北京将重点打击毒枭、首犯、主犯、再犯、惯犯等主观恶性大、危害严重的犯罪分子,严厉打击具有将走私入境,多次、大量贩毒,向多人贩毒,诱使多人吸毒,武装押运,暴力抗拒缉毒等情节的犯罪分子。对实施严重犯罪的犯罪分子,依法应当重判的,会坚决重判。对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多次实施犯罪,犯罪数量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和严重后果的犯罪分子,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会坚决判处死刑。在高压的态势下,犯罪的增长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北京市青少年禁毒对策

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北京无毒化城市这一目标的。目前,北京市违法犯罪行为低龄化日趋严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环境越显宽松及法制管教倡导人性化的背景下,有什么方法能令主体的人对客体的以及的利润产生拒绝,这是关键更是难点。那么,仅就禁毒对策而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正如古人所说:“同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④由此可见,预防为治本,但同时不要忘记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戒毒工作合理有效,此为治标,标本兼治才能产生有效的禁毒效果。笔者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北京市青少年禁毒对策:

(一)强化禁毒机构建设,加大禁毒资金投入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禁毒工作高度重视,下属单位北京市禁毒委员会承担着打击犯罪,严格执行禁毒法律法规、有关禁毒行政管理、禁毒宣传教育等职能。但是,北京市禁毒委员会,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组成领导机构。这个机构是松散、非常设的机构,领导的方式主要是会议形式。具体办事机构设在公安部门,大量的禁毒工作实际上就落在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身上。对此现状,笔者作如下建议:

1.禁毒委员会为常设机构,强化禁毒主管机关职能。笔者建议将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升格为北京市政府专门委员会,正厅级单位,北京市财政拨款,下辖缉毒公安处、禁毒处和禁毒决策办公室这样的正处级业务部门。

(1)缉毒公安处。作为北京市公安局的派出机关,负责领导北京市缉毒、打击犯罪工作,这项工作也要求边防、武警、海关、铁路、民航等部门的配合。缉毒公安处人员编制由禁毒委员会来确定,业务由市公安局统一管理,警衔的评定由市公安局审核,工资由禁毒委员会负责。他们与森林、铁路、海关等公安一样,同属于专业警察编制,是人民警察的一个专门警种。

(2)禁毒处。除缉毒外,负责所有禁毒业务,负责打击吸毒违法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禁毒宣传、统一戒毒机构设置与隶属、加强戒毒管理等工作,承担着指挥、统筹、协调司法、科教文卫等职能部门在禁毒方面的工作职能。

(3)禁毒决策办公室。负责制定禁毒对策和禁毒经费计划。明确三大业务部门职责,减少交叉重叠,就会在实践中既重视打击犯罪,又重视戒毒工作的展开。

2.在人员构成上。目前,北京市专业缉毒人员少,而禁毒工作量大,缉毒人员疲于奔命。因此,笔者建议,北京市禁毒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上,不宜再从其他单位抽调人员或身兼数职,应有固定的人数较多的成员,例如要增加缉毒民警的编制,提高缉毒民警执法素质、年龄结构要合理。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与要求,经过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议,通过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来确定禁毒委员会的组织机构设置、行政级别、人员构成及数量。

3.在禁毒经费划拨方面,北京市虽然有一定的禁毒经费投入,但对于禁毒工作所需经费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甚至部分基层公安禁毒部门经费无法得到保障。而北京的经济形势良好,因此,加大禁毒经费投入是当务之急。

(二)完善举报违法犯罪奖励制度

笔者建议,设立禁毒奖励制度――这也是“群众路线”的表现形式。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禁毒工作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违法犯罪行为隐蔽性强,且都是在违法犯罪人员圈内进行,侦察很难进行,信息情报难以获取,严重地影响了对犯罪的打击力度。禁毒举报奖励制度的设立,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规则,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这一措施,如俄罗斯设立了吸毒举报办公室,韩国、菲律宾制定了对提供情报人员给予现金报酬的制度。北京市虽然已经在2005年6月,规定了吸毒举报线索一经查实,举报者就将得到北京警方的奖励的规定,并在2008年《北京市禁毒志愿者激励和表彰奖励办法》第7条也规定了:“禁毒志愿者参加毒情调查,通过查访,上报毒情信息,经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查证,根据信息的价值,对有功人员给予1000~10000元的奖励。”但是,北京市的举报违法犯罪奖励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何谓有功,怎样量化,如何保护举报者等问题都未明确规定。限于篇幅,在此不作展开。

(三)北京市禁毒教育宣传应落到实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在禁毒宣传教育中开展了大量工作,禁毒教育宣传不断深入。以北京禁毒教育基地为依托,以北京禁毒教育在线(网络)为载体,禁毒教育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农村、流动人口聚居地、城市娱乐场所等区域,采取立体式的宣传模式,全方位的落实禁毒教育宣传。北京市禁毒志愿者已经达到2万余人,可以说,北京市在青少年禁毒宣传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也存在着宣传缺乏力度和深度,受众面不够,特别是对青少年缺乏直接教育的缺陷。

学校教育是预防吸毒最为重要的一环。笔者建议,要与北京市教委做切实沟通,强化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将预防教育作为所有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之中,编写与年龄智力相当的禁毒教材,聘请专业师资队伍,落实禁毒教育进课堂,要有课时量,要有考核测评机制。建议北京市政府应把对中小学生的禁毒预防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基础工程。

(四)严厉打击犯罪行为

北京警方应一直保持对犯罪的严厉打击的态势。北京警方要正确适用法律,创新侦查模式,完善侦查机制,通过开展涉毒重点地区专项整治、娱乐场所问题综合治理、堵源截流、省际禁毒协作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以有效遏制犯罪迅速蔓延的势头。

(五)加大对戒毒工作的投入力度

北京各区县在未来几年内,将按照“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探索以向日葵社区为载体,以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社区戒毒(康复)为平台,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融入社会为一体的戒毒康复体系建设。

综上所述,只有形成全社会禁毒的共识,通过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将禁毒工作如同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样纳入到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到综合治理整体工作体系之中,才能达到良好的禁毒效果。

五、结语

猛如虎。禁毒是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北京市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关注,积极有效地开展预测预防,仍是今后北京市禁毒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注释:

①魏平雄、赵宝成、王顺安.犯罪学教科书(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②公安部.2011年中国禁毒报告

③孙步青,叶显高,秦领军.615例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20051(10)

青少年消费市场范文3

201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5亿美元,分析机构预计,今后五年将以13%增长率成长,到2020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近160亿美元。而作为服务型机器人重要分支的教育机器人,2015年全球市场总额为1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4亿美元,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的教育机器人市场起步稍晚一些,但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重视教育是中国的传统,在北京,平均每个家庭的教育投资占全家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好的教育产品在我国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二孩政策的放开,将带来每年500万~600万的新增出生人口,这背后是2000亿元的消费市场,而且我国儿童消费占家庭总体消费的比重也在不断攀升。

在儿童经济日益盛行与父母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殷切希望共同作用下,教育机器人市场开始活跃起来。目前,全球高端教育机器人的主要产地仍在美国、欧洲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我国高端教育机器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整个教育机器人市场开始呈现出两大市场分支:一大分支是以乐高为代表的“硬件技术”派,主要偏重于机器人硬件技术,关注的重心在机器人本身的构造和组装上;另一大分支是以美国Wonder Workshop为代表的“教育功能”派,主要偏重于机器人的教育功能,通过将机器人硬件和丰富有趣的学习软件相结合,训练用户编程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国内教育机器人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中低端教育机器人,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教育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国内品牌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市场上还是国外品牌占据重要地位。

2015年国内市场中,乐高教育机器人市场占有份额约为12.5%,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市场份额约占9.3%。此外,乐博趣教育机器人、好小子教育机器人、深圳优必选、南京紫光科教、哈尔滨工大服务机器人等企业也占有了较小的市场份额。行业内前四位企业品牌市场份额之和约为25.1%,所以国内教育机器人市场还是低市场集中度行业。各方面综合来讲,目前我国本土教育机器人规模较小,企业市场占有率较小。

青少年消费市场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市场现状;开发策略

世界就像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其中第一页。中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说过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喜爱旅游的中国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青少年学生来说,行万里路显得尤为重要。外出旅游不但满足了他们接触自然和开阔视野的需求,更为旅游业培育着未来的潜在客户,为带动中国整个旅游市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现状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特点分析

1.青少年学生数量大,需求多

(1)我国青少年人群数量巨大。青少年群体拥有5亿左右的庞大人群。他们由于自身年龄的限制,与社会接触不多,对精彩纷繁的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借旅游学到新的知识、开阔视野,到异地欣赏美、体验美。据本人对旅游学院近百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对旅游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有93%的学生回答赞成。即使是尚未外出旅游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对旅游的态度也是非常肯定的,有近91.6%的人回答准备在求学期间外出旅游。这充分表明了青少年学生这个群体具有强烈的旅游需求。

2.青少年学生旅游消费的潜在经济能力强,出游时间充裕

(1)旅游作为一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纷纷鼓励孩子们外出旅游。此外,高中及大学生利用勤工俭学和社会兼职(包括家教、公司打工等)赚取一部分费用用于外出旅游,使得他们外出旅游的经济基础扩大。

(2)学生出游的一大特点就是闲暇时间多。只有同时拥有足够的可支配收入和充裕的闲暇时间,一个人才有可能外出旅游。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时间不成问题。我国大中小学生每年都拥有充裕的假期,仅寒暑假就有三个月,加上五一、十一、周末等,大概一年中有160天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约占全年时间的47%,学生们都可利用这段时间分别进行长途或短途旅游。

3.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供给严重不足

学生旅游市场因为其利润较薄,长期以来很少有旅行社问津,传统教育观念和产品还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要求相差甚远。市场供给不足使学生的潜在旅游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是阻碍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旅游产品过于单一、趋同性强、市场针对性差,政府很少有相关政策出台,产品价格不合理,仍没有得到旅游企业的重视等[1]。

1.旅游产品供给过于单一和个性化趋势的矛盾

目前有的旅行社尽管开办了青少年学生旅游项目,然而旅游内容也仅仅是到一些景点参观,很少融入知识性、文化性、参与性,与传统的成人旅游项目相比可谓换汤不换药。真正的学生旅游产品并不多见,针对学生特点的具有教育意义又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的内容并不多,故此难以引发学生及其家长的兴趣。

2.旅游企业操作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

虽然现在很多旅行社推出了青少年学生专项旅游产品,但由于市场开发时间晚,还不成熟。他们只是在短时间内仓促上马,并没有经过对市场的认真考察。一拥而上必然导致质量的良莠不齐。旅行社无论是在线路设计还是在人员配置、服务流程上都不完善。更有甚者,完全不顾青少年学生这一市场的特殊性,在旅游过程中为了赚钱,进店烧香一样都不少,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了很大伤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市场的混乱。

3.政府缺乏相应的鼓励措施

学生游的公益性突出,它属于特殊“产品”,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还是社会公共服务活动,必须注重它的社会效益,不能仅仅作为产业来发展。当然,也不能仅仅依靠旅游企业的力量来发展,毕竟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对于学生出游并无多大优惠出台,开发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旅行社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上的支持,市场秩序也没有相应的维护。

4.产品价格不菲

青少年学生出游最大的制约因素便是经济因素,而有些旅行社不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纯粹以盈利为目的,涉及的一些旅游产品价格高得离谱。如一些出国游、休学游动辄在万元以上。再如一些大学游,两、三天的行程,吃、住在校园,竟收取高达上千元的费用,令广大青少年学生望而止步。

二、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

针对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重视我国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加强宣传的广度和力度

通过对学生进行旅游宣传,让他们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激发他们外出旅游的激情,使之产生旅游的欲望,扩大学生旅游市场。

(1)加大传统媒体宣传力度,制定针对学生市场的引导政策。目前,主要的媒体宣传手段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形式,对学生进行旅游宣传要有针对性,要遵循学生的旅游需求规律。

(2)完善营销渠道。如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在各个学校聘用一些学生业务员,在各自的学校进行宣传,开展业务,但要避免过重的商业性质,应该体现出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有所收获[2]。

(3)发展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是旅行社的发展方向,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河南省省内旅行社对信息技术利用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而我国与世界上旅游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国内各旅行社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提高竞争力。

2.加强品牌建设

学生市场作为旅游业未来的高消费市场,对于旅行社来说,要想长久的拥有固定的学生消费群,就要加强旅游产品和旅行社企业品牌的建设。品牌的创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要差异化开发,设计旅游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具有自己的特色,设计合理、符合学生需求特点的线路。同时,也要不断提升旅行社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让旅游者满意。

3.加强政府对青少年旅游市场的指导

首先,政府采用鼓励的优惠政策,要为学生出游提供优惠措施。如交通部门应开放政策,对学生假期旅游实行全面打折优惠,鼓励餐饮、旅馆、景区景点等在青少年学生住宿、餐饮和门票上收取较低的费用。其次,要加强宣传。不仅要针对青少年学生,而且要针对家长进行宣传。第三,还要发挥政府“公众服务员”的职能,密切与旅游企业、各类院校的联系。

4.开发适销对路、个性化的产品、线路,制定合理的价格

青少年学生属于非生产者,其日常的花销都来自于家庭,旅游开发商在开发这一市场时,必须认真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基本特点,设计出合适的产品。如在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应选择长途汽车、火车等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而非飞机、豪华巴士等豪华交通工具;旅游住宿方面则尽可能不选择星级宾馆,而选择干净且廉价的旅馆或经济性酒店;饮食方面更以简单、便宜、干净、实惠的快餐、农家小菜为主,以填饱肚子为准则。在设计线路时,对于中小学生,应以中、长途旅游为主,组团形式以综合包价为主,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而大学生则应采取松散的小包价旅游,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

5.发展青少年学生旅馆

学生旅游市场的启动,首先应以从提供便宜的食宿开始。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经济不独立性,要求旅游业我国青年旅馆提供经济、安全、卫生的食宿条件。今后应在国家的支持下,继续大力发展青年旅馆,推动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青少年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极富增长潜力的市场,对旅行社来说,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开发学生旅游者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旅行社开展学生旅游应突出自己的特色,符合青年人的需求特点,有一套规范的服务体系,刺激潜在的旅游需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引导健康的旅游消费模式,培育一个有规模、有潜力并稳定增长的客源市场,实现这一特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发展好学生旅游不但能给旅行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能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带动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前.学生旅游热羊城[N].中国旅游报,2007-07-07.

青少年消费市场范文5

在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河洛文明是中原文明的代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占有重要的地缘位置。当代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依托河洛本土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已形成以洛阳等城市为重点,辐射农村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生产体系,知名文化园区建设成熟,打造的洛阳牡丹花会、洛阳龙门石窟、洛阳水席、关公信俗、少林寺等品牌民俗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声誉,节庆假期旅游产业市场完善,为河洛地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在进行深入创新发展中,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与规模调整,完善生产业态和日常市场等。

(一)优势(Advantage)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河洛地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区域,黄河与洛河在此汇流,以洛阳为主体,泛指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限定,目前学界的一种普遍看法认为:河洛地区以洛阳为轴心,包含区域东至郑州、开封,西至潼关、华阴,南至汝州、禹州,北至济源、晋南。这种地域划分,使河洛地区的涵盖范围更加广阔。河洛文化是产生发展于这一地区的中原地域文化,它孕育于史前时期,生成于夏商,完善于周,繁荣于汉魏唐宋,延续于今。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河洛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意义,还是千年文化的载体,是河洛先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因此,河洛文化是具有原始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古今中外文化影响深广。2.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河洛先民长期生活于河洛地区,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流传于口头的民俗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和民间歌谣,与河洛中原地区的农耕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相适应,其中的农业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如农谚“枣芽发,种棉花”,“月亮光再亮,晒不干谷子”,“春天孩儿面,早吓天就变”;俗语歇后语“翻拙弄巧,袍子捣个大夹袄”,“噙着冰凌倒不出水”,“家有三担菜,不怕年景坏”等;商业民俗中的“会”、“场”具有商贸交易功能,是民众进行生产和消费互动活动的主要桥梁和渠道。与河洛民众生存状态和娱乐活动相一致,风俗民俗中的民间游戏,民间节日,人生礼仪,民间舞蹈和民间戏剧各自具有不同的河洛地域特色。如河洛民间青少年流传的摔跤、叼鸡、推筒箍、蝎子粘墙、踢方、踢毽子、荡秋千等有趣的健身游戏;民间庙会和节日习俗活动中的舞龙狮、踩高跷、划旱船、霸王鞭、三眼铳、河洛大鼓、吹唢呐、说快板、坠子书、锣鼓书、皮影戏、地方豫剧和民间马戏等。与河洛民众的审美情感和精神旨趣相协调,物质民俗中的民间美术、民间美食和民间建筑带有鲜明的河洛地域色彩。如剪纸、贴画、木板年画、面塑、泥塑、糖塑、雕刻、唐三彩、草编、香袋、宫灯等民间美术种类众多,手工艺品精美;洛阳水席和老城小吃名闻遐迩;二里头夏王朝遗址、汉魏故城、隋唐遗址、明清民居村落、白马寺、少林寺、龙门石窟、千唐志斋等建筑显示出河洛民众的建筑理念和人文思想。河洛民俗文化资源涵盖面广泛,反映了河洛地区劳动人民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节日习俗、庙会祭祀以及手工百业等层面的内容,为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价值资源。3.民俗文化市场空间广阔。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空间也逐渐扩大。面临全球化时代趋势和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背景,民俗文化产业在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持、传递、延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河洛文化作为拥有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根文化,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优势,而植根于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更是民族个性文化的一种体现。从时代趋势、经济发展、文化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等方面来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巨大。4.先进文化战略理念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明确指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五个发展战略定位之一。具体战略部署包括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河洛文化在华夏历史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延续到当代的河洛文化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而河洛民俗文化最能体现中原地域文化特色。这一文化战略定位把河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显示出来,同时也为河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方向导航。

(二)劣势(Weakness)

1.民俗文化产业结构需要完善。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城乡空间结构分布差异明显,城市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意识和力度要高于乡村;一方面体现在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域及世界民俗文化产业的结构互动。从文化产业结构发展本身来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中的休闲、娱乐、艺术演出、饮食、广告、文化产品等项目得到了开发利用,但是各个项目之间的发展比例不协调,较为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网络传媒的高效运转,河洛特色文化产品的品牌产出种类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开发。2.民俗文化产业规模需要扩大。近几年,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规模,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如民俗雕像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洛阳唐三彩和真不同水席,年节习俗中的关公信俗和洛阳牡丹花会等,但是这些传统文化产业的规模仍有可挖掘的巨大空间。另外,河洛地区中的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多种民俗文化项目,如传统医药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传统美术洛阳宫灯等,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此外,从河洛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转化成的产业规模来看,有些民俗文化项目处于待开发转化状态,有些项目产业经营模式和参业人员比例较小。3.民俗文化市场要素需要提高。目前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市场生成空间和消费群体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市洛阳,对于广大的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市场要素的培育力度不够。同时,在民俗文化产业市场运行过程中,生产者的市场营销理念需要更新,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需要保障,市场规范和文化产权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融入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以凸显河洛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4.民俗文化产业创意需要创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的有效转化和深度使用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民俗旅游产业较为成熟,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和影响力。相比之下,民俗旅游之外的其他民俗产业发展链条不足,民俗文化产业推广的时间和地域有限。尤其是在新世纪高科技信息时代和知识文化经济背景下,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和体系,都离不开文化产业创意发展思维和路径。

二、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路

“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转变。”[2]针对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对全球化冲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挖掘促进民俗文化产业深度发展的创新途径,可以从河洛地区城市和地区所属农村两大模块着手。

(一)均衡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市场销售

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明显现象。因千年的历史际遇,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力度大,知名品牌的文化园区建设逐步趋于成熟,与其相联系的文化消费市场也主要集中于这些区域。据笔者调查,外地普通游客到河洛地区进行民俗旅游活动,一般首选时间是每年四月中旬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多去之处有洛阳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以及市内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建筑等,多品民俗饮食是洛阳水席和老城区街区小吃,选购的民俗文化产品大多与这些活动项目产生互动,它们已经成为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打名片,构成河洛地区民俗旅游产业的龙头。相比之下,河洛地区农村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较小,政府投入资金较少,民俗文化产业链条薄弱,文化消费市场冷清,除了民俗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之外,外地人员主动问津者较少。显然,这种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城乡失衡现象与河洛地区存在的充沛民俗文化资源不相称,与全面协调发展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差距。“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机制,首先与乡土社会自身的文化逻辑有关。”[3]历史久远的乡村原生态民俗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大多源自于民间的自发沿袭,也最能代表底层先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思想与智慧,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并使之转化为现代先进民俗文化产业,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平衡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城乡不均问题,在保障优化原有城市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消费市场前提下,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扶植培育力度。除了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之外,当地部门要打通河洛地区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区域壁垒,把具有类和属性特征相似的民俗文化产业进行一条线生产经营,引导城乡民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一体化,实现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共赢。如洛阳市民俗博物馆为给每年度的洛阳牡丹花会节庆助阵,在市内花会期间同时举行几天盛大的民俗文化庙会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到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庙会活动中倍受观众喜爱的火爆艺术展演项目大多来自于县城或者农村,一旦几天的庙会活动结束,民间艺术演出团体便返回县城或农村,在较长时间内中断了与洛阳市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衔接,洛阳市内居民或外地到洛游客也就无法再观看到这些民间艺术项目。如果洛阳市内和市外的县城农村同时设立规范的民间艺术展演示范基地,为民间艺人和艺术团体搭建便捷的演出渠道,使他们能够自由进行城乡巡回展演,不受节庆时间和城乡地域限制,那么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开发利用效率就会得到极大提升。与此相同,城市先进的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管理经验和企业模式可以运用于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建设,农村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可以融入城市民俗文化产业轨道,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实行本土区域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不局限于核心城市和个别文化名区民俗文化产业的生产开发和市场销售,消除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失衡,从而使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得到整体地域性纵深发展。

(二)开拓民俗文化产业生产多元业态模式

日益趋于成熟的民俗旅游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的主要业态模式,城乡各级政府和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其在文化产业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支持。如河洛地区的民俗旅游品牌意识较强,民俗节日中的洛阳牡丹花会,民俗雕像中的洛阳龙门石窟,民俗饮食中的洛阳水席,民俗信仰中的关公信俗和少林寺文化等,已成为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旅游名片,以此为契机的民俗旅游业态较为繁荣。与河洛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相比,除了民俗旅游之外,其他的多种民俗文化产业生产业态模式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从而使本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模式获得全面发展。“要想真正改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尴尬生存现状,当然需要我们在很多方面持续的探索努力,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认清形势,并坚定地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探索。”[4]为避免形成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业态的单调模式,在保障民俗旅游名牌地位之外,文化产业部门首先应该科学分析河洛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点,发挥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其他文化产业生产业态,产生更多更好的民俗文化产业名牌,形成生机勃勃多元互补的民俗文化产业格局。其次还应该强化文化思维模式,挖掘民俗文化产业中的自身文化元素,注重产业生产业态模式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文化转型中成长。如河洛地区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民俗影视剧的利用率偏低,除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根据少林寺文化拍摄《少林寺》、《新少林寺》、《少林寺传奇》等影视剧取材较多之外,其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改编拍摄成知名影视剧者偏少。因此,开辟河洛地区民俗文化影视品牌产业是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可以考虑从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资源切入进行开发利用。如河洛作家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方面,当代河洛作家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充分展示了河洛地区黄河岸边农村生活的风土人情,铸就了河洛中原人的精神文化形象。当代其他河洛作家阎连科、张宇等的文学作品同样蕴涵着浓郁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是民俗文化资源转化成影视产业的有效载体。又如民间医学的影视剧制作方面,根据郭氏平乐正骨二百余年的行医史改编的影视剧《大国医》,反映出河洛地区传统正骨医术中的德高医精。这就证明了河洛民俗影视产业生产渠道潜藏有巨大的张力空间,需要借鉴不同民俗文化视角进行创新发展。河洛地区民间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口头民俗文化资源,这些民俗资源有谚语、俗语、歇后语、民歌、民谣等多种形式,是河洛先民生存民俗文化的结晶。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体系中对于这些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有些民间语言和歌谣甚至面临失传的危境。为此,当地部门需要组织专门人员收集、整理、编制河洛地区流传下来的口头民俗,并使之实行当代民俗文化产业体系转化,与企业生产链接,融入市场经济的商业轨道。如广告语、新媒体语、网络语、文学艺术创作语等文化产业领域都可以使用口头民俗,既扩大了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范围,又增加了商业运营的文化含量。河洛地区的民间青少年游戏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民俗文化,是民间最常见、最易操作的趣味性活动,对于青少年的体能和智能锻炼、身心娱乐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当代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时代冲击,民间游戏渐行渐远。鉴于这种现状,可以把民间青少年游戏纳入产业生产模式,城镇设立可供青少年日常消费的民间游戏市场,通过简单易行的传统民间游戏项目改造升级方式,满足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和健身体验,调动普通青少年民众在民俗文化产业消费中的受众面。

(三)提高民俗文化产业对现代科技和传播媒介的使用率

“由于经济的需要与文化的刺激,弘扬和开发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整个中国民俗的体系,正在经历急剧地引进、斗争、分化、改组、融合等过程,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5]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使民俗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社会文化衔接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提高现代科技的使用率,以高端技术手段对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如使用先进设备仪器,高端纳米技术,动漫技术,网络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高端光电技术等,生产出既符合历史传统的文化产业品牌,又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化精品,还代表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对话交流。如河洛地区富有特色的民俗饮食洛阳水席,从原料的选择到烹饪的完成,在遵循传统制作技术前提下,对水席菜肴的种类、调料、颜色、味道、工序等制作过程,加入了现代高端烹饪器具和技术的使用,使水席菜肴得到更新改进,实现了传统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当代文化产业转型,极大地促进河洛地区民俗饮食文化产业的利用率与知名度。当代文化产业创新,需要传播进行延续和发展。“在新世纪,通过传播认知文化、认知社会和人类自身,将成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变革。”[6]促动现代传播媒介的广泛使用是提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另外一种途径。当代社会信息交流快捷便利,方式多样,媒介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围绕着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传播渠道,微信、微博、QQ、论坛、网站、广告、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方式发达,报刊、手机、电脑等传播工具普及。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已运用到这些媒介传播路径,但是利用率和普及范围较低,尤其是普通民众使用频率较高的手机和电脑,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利用率和普及率并不成正比。民俗信息及时传播是推动河洛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活跃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民俗文化产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民俗信息传播媒介平台建设,完善常用传播媒介与普通大众的沟通,凸显民俗文化产业信息日常化交流方式,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提供宣传窗口,为普通大众日常消费民俗文化产品提供便利条件。如对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除了设立专门的网站网页外,还可以制作精美的电脑和手机墙纸供大众选用,为大众手机设置民俗文化产业信息短信提醒业务,制作不同种类民俗文化产品媒体广告,塑造特色各异民俗文化宣传街景,建立民俗文化产业信息日常宣传平台,让民俗文化产业信息走入大众生活,引导大众主动参与民俗文化产品互动活动,以浓重的民俗文化氛围带动河洛地区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四)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日常消费经营的多种渠道

民间节日和大型活动是拉动当前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消费的主要渠道。举河洛地区盛名的龙门石窟雕像文化来看,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龙门石窟雕像文化园区参观的游客大多集中在每年的四月中下旬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期间,由此带来的民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会出现暂时的繁荣。又如河洛地区种类多样的精湛民间艺术演出,大多局限于年节庆祝和大型活动,观众只能在特定时期欣赏到民间技艺文化的艺术魅力,产业市场消费运转期更加有限。再如河洛地区的面塑、泥塑、糖塑、唐三彩、草编、香袋、宫灯等民间工艺品,大多在指定的专门销售地点才能买到,市场消费渠道较为狭窄。无论是参观性的消费市场,还是购买性的消费渠道,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距离日常消费尚有距离,即使河洛地区本地城乡居民进行民俗文化产业方面的日常消费,也存在消费场所、消费时间和消费产品上的缺憾。“日常消费文化以人的生活领域为背景,由人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取向、消费内容、消费行为、消费结果所构成。”[7]民俗文化来自于民间生活,广大城乡居民的民俗日常消费市场应该是民俗文化产业的主要销售形式。“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8]不可否认,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在节日庆典和大型活动中的规模超出平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大。但是从整体发展角度衡量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最富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模式是民间的日常消费。“文化产业要获得比较好的效益,就必需在一个产业链条上获得回报。”[9]当地主管部门应该创新思维,注重民间市场的日常建设与完善,设立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民俗文化产业日常便民场所,改变现代普通民众只能在特定时间地点抱着好奇心理进行消费的局面,让民俗文化产业产品方便受惠于民间大众。如河洛地区的民间艺术演出,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很受老百姓的青睐,成为民俗文化产业的易销市场,然而其展演的时空局限明显。如果在城乡的普通休闲场所加入此类民间艺术演出,把它作为日常娱乐项目进行规范经营,那么既使普通大众可以随时获得审美享受,感悟传统民俗文化的表演技巧,又能够满足普通大众的民俗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再如河洛地区的各种精美民俗工艺品销售,需要经营者转变理念,变景区销售为日常销售,使购买者不仅在旅游景区可以买到,也可以在普通超市或日常购物点买到,为民俗文化产业消费者增加多种消费渠道。

三、结语

青少年消费市场范文6

关键词:动漫产业 ; 消费市场

2004年后,我国出台了一些列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的政策。在一些列扶持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动漫产业进入了扶持发展和快速成长的新阶段。据国家工商总局对27个省市区的统计,目前全国动漫制作机构己有5473家。与此同时,国产影视动画播映体系初步形成。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5家少儿频道,4个卡通频道。根据广电总局公示2007年12月份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提供的数据,2008年,广电总局累计备案公示剧目数量达30万分钟,平均每月备案制作电视动画片 2.9万分钟。

一、动漫产业消费的现状

我国有3. 87亿青少年,动漫画受众则在4亿人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电视动画片每分钟制作费一般为1. 4万元左右(中央电视台制作费己达每分钟3. 36万元,而国际通常平均制作费每分钟为1. 2万美元),如果以此标准计算,每年我国动画制作市场商机就达37. 4亿元。同时,如果国产电视动画片在创作、制作运行机制上与国际接轨,将有三分之一的片子可出口,这一块又将会有约6亿多美元的外汇收入。也就是说,我国动漫业存在着每年总计200亿元的庞大市场。卡通衍生产品的消费市场也大得惊人,国内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每年由14--30岁的年轻人所完成的卡通相关消费总额超过13亿元,已与洗发水的消费金额大致相当。文化部更是预测,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动漫产业的利润将至少有1000亿人民币的开发价值。我国的动漫产业市场是一块十分诱人的大蛋糕。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块大蛋糕正在遭受着日美韩等国的瓜分。不久前,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外国出产的漫画、动画片及电视连续剧占据了90%的中国市场。另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欢的漫画和动画片中:日本和韩国出产的占60%;美国和欧洲出产的占29%;我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出产的只占到11%。洋动漫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导致国产动漫在影视制作、播映、音像图书出版市场和一系列衍生产品市场的丢失。北京街头时尚小店中比比皆是的流氓兔和蜡笔小新的形象物品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我国己成为动漫产品的最大输入国,动漫市场80%以上的盈利流向了日本、美国。据统计,仅史努比、米老鼠、Kitty猫、皮卡丘和机器猫等,每年就从我国卡通市场“掠走”6亿元。(图1)

      图1 外国动漫卡通人物在中国市场占有率

二、我国动漫产业消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1、动漫产品创意不足

我国动漫产业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动画片层出不穷,拥有强大的动漫读者群和制作团队。然而我国动漫原创性缺乏,动画片产量小,本土优秀的故事文本比较匾乏,内容幼稚平淡,画风模仿日韩等国的痕迹较重。动画片类型单一,结构单一,缺乏有号召力的动画形象。原创能力的不足是因为知识生产、流通、保护不完善等问题。 

2、动漫产业经营模式落后

动漫企业之间的协作不够,制作、发行、品牌推广甚至衍生品开发均由同一个公司完成。而在美国或是其他的国家,每个环节都由专业的公司去做,产业分工非常细化。例如在动画片的后期制作方面,美国的动画大片配音、音效、渲染、特技等环节都是外包给邻国的加拿大专业公司制作的,而承接美国电影特效制作服务也使加拿大发展起实力雄厚的数字动画特效技术及相关产业,例如数字多媒体产业。两国在动漫产业内的分工和协作呈现双赢局面,这一经验是我国动漫产业在发展中都值得借鉴的。

3、产业政策执行力不足

在审查政策方面,电视动画片题材规范制度出台后,国家广电总局和省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两级管理,省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本省市动画片的题材规划初步审核工作,国家广电总局负责全国动画片题材规划的终审工作。在国内,一部五、六十集的影片必须拍完再送审,待审查通过有了发行许可证才能正式售卖。由于事先不知道影片的质量,而必须全部拍完后由市场鉴定,即使市场不能够接受,也没有办法挽回投资。国外的通行做法是先拍一个片花,根据预售后由市场论证其好坏,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投资商的风险。

三、动漫产业消费市场的出路

1、增强动漫产业内部的学习功能,促进知识创新

在知识成为关键性生产要素的新环境中,组织内和组织间发展学习和交流是促进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特定产业发展出本土化优势的重要来源。增强组织的学习功能,有利于动漫产业中的上下游产业互相适应新的生产技术和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的动漫产品,调整和改善制作方式;有利于动漫企业间开展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和市场,持续创新。另外,不同类型的企业、教育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管理部门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集群内部的学习和交流,并与集群外部联系互相配合,能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成熟,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2、细化产业内分工,发展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

一方面,在生产中实施更为精细的专业化分工。故事情节构思、剧本创作、原画和大规模电脑动画制作要分工明确。动漫作品既包含高素质的创意劳动,具有艺术性和个体性,需要作家和艺术家来完成;又包含密集型重复劳动,需要大量技术工人(画工)来完成。一个好故事是动漫作品具有生命力和市场空间的前提。因此,我国动漫产业建设和企业经营中,要重视动漫剧作家和原画家群体,在目前动画制作工作室大量涌现的基础上,鼓励成立动漫创作工作室,专业从事动漫故事和剧本的创作,并利用版权交易市场,使剧作家和漫画家赢利。    动漫产业关联度大,既能带动下游的传统制造业,如玩具、服装、文具、工艺品等,也能带动周边的动漫服务业,如数字媒体、软件、计算机服务、通讯、传媒等等。在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中,动漫产业内的物流、知识流和资金流都会实现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这些网络资源的扩张必然加强动漫产业市场突破的力度。

3、提升动漫产业的教育、培训、研究和管理咨询能力

为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网络知识流扩张,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动漫教育、培训、研究和咨询方面的能力尤显重要。位于集群内的教育研究机构,以及各类培训和咨询机构,应得到更多的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核心能力不足 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创意开发的上游环节,即市场研究环节能力不足,导致动漫的品牌和形象鲜有成功。在国外,一部动画片从项目策划之初就要进行市场调研,这样才能针对目标市场开发出有影响力的形象和产品。因此,我国的动漫教育,不仅要培养动漫制作人才,还要培养动漫研究人才、产业管理和经营人才。将高素质的动漫专业人才充实到我国动漫产业中,集群内部的知识流容量必然会有显著提升。

4、完善中小动漫企业融资和补贴机制

对于动漫企业,企业资产以品牌、动漫产品版权等无形资产居多,而传统的融资方式下,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而融资十分困难。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和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政策,但在具体的执行中,由于缺乏操作性而落实效果不佳。例如,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按政策规定可以支持中小企业出国参展,但该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却要求企业先自行垫资参展,回国后再申请资金补助,而且资金下发的周期较长。这一操作规定实际上使很多小企业的出国参展仍然无法成行。对以文化产品为主要产品的动漫企业而言,无形资产的品牌优势和所有权优势,尽管从理论上来讲是十分核心的资产,但真正能将这一核心资产再盘活和融资的渠道却并不多。业内较成功的资本运营案例是湖南宏梦卡通和三辰整合之后,获得红杉资本等国内外基金增资1亿元人民币。

5、建立系统的动漫营销管理体系

原创能力和营销能力是动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动漫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政府要从宏观层面通过政策对影响动漫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施加积极影响;而从微观层面来看,营销管理必须渗入动漫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中国动画产业年报》编委会.中国动画产业年报.2008北京:海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