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含义范文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关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并且取得很大进展,要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育体制,给幼儿提供比较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园教育的研究很多,在这些研究中看到我国幼儿语言渗透教育的缺陷,针对这种缺陷提出对策,以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艺术水平。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是幼儿园。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蒙养园、幼稚园及托儿所,其实就是孩子在学前教育学习的教育机构。二是语言艺术。一般语言艺术是划归到艺术门类当中,就是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语言这种手段,有意识地塑造一种审美形象,它是一种艺术形式。三是渗透教育。幼儿教育具有渗透性,这是大家公认的,所谓语言渗透教育,就是在语言教学中,受教幼儿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就能在平时活动或者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一定语言词汇与表达能力。
三、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的不足
每一件事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也是这样。就幼儿语言学习看,在学习前首先要做好准备。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很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在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上还存在几个问题:
(一)高压、高控制。第一就是这种教育是一种高压、高控制教育。一节课当中有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发言,幼儿们基本上只是在听老师讲,没有太多的发言机会,这样的语言课堂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在课堂上,如果老师一个人讲,幼儿们都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则不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也不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低效、低关注。上完一节语言课,最基本的要求是让所有幼儿有所收获,不管收获大小,让他们的语言水平有所提高。这是幼儿语言课的目标,同时是要求。在一些课堂上,老师会通过提问,然后幼儿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一些幼儿不愿意回答问题,不举手,也不发言,进而被老师忽视点,没有得到关注,这是因老师设计的问题没有广泛性及提问的方式不科学造成的,带来的后果是课堂整体取得效果不明显。
四、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要营造一种平等教学氛围。《纲要》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此,老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上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教育氛围,这种良好的教育氛围能够很好地促进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吃掉黑暗的怪兽”,在这个教育活动中,老师一次设计了六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达到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第一个问题是:黑夜和白天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开头引发幼儿兴趣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你觉得白天与黑夜哪一个好?这个问题需要幼儿自己动脑筋去思考。第三个问题是:如果那个地方有黑暗?这个是让幼儿去理解暗黑的含义。第四个问题是:你认为黑暗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幼儿质疑,假如没有黑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就要学会判断。第五个问题是:你一个人敢睡吗?这个问题就是带有鼓励性质的。第六个问题是:你们需要黑暗吗?这个问题比前面的问题都要深奥,是一个能力提升的问题,可以促进幼儿经验的提升。老师创造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六个连续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会引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们都参加,与老师、同学讨论并积极发言,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在活动中产生精彩纷呈的师幼互动。
(二)给予鼓励,让幼儿乐读、悦听、乐意学。《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在幼儿语言艺术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能力及个性等。要深刻保持对幼儿的尊重,给予鼓励,而不是在幼儿上课不愿意听课或者吵闹时给予严厉的批评。在幼儿今后发展过程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在幼儿园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幼儿乐读、悦听、乐意学,而不是用压迫的方式。比如在老师讲故事时,故事如果内容比较多,就要分开讲,在讲到一部分时,停下来问他们:“故事主人公为什么这么做?”这时幼儿就会认真听,并且积极与老师讨论,不时还问老师问题。把故事渗透到语言教育中,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自己去发言,从这种教学中不断培养语言能力。
(三)把握关联,让其他学科参与进来。幼儿园的语言艺术领域的渗透教育就是要把其他的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到语言教育当中,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一是音乐与语言,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美妙的音乐背后都是存在故事。比如音乐《小人书,你别哭》,在听完这个曲子后,就让大家积极谈论,这首曲子你喜欢吗?好听么?听到这个曲子你会联想到什么东西?为什么?老师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发言,不仅能学会了这首歌曲,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听音乐学语言的能力。二是数学与语言,在枯燥的数学教育中渗透语言教育。数学是一门比较乏味的学科,它不用太多的语言表达。为了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会用一些游戏方式解说那些数学概念,让孩子在说说玩玩中就把这些东西掌握。另外,还可以让体育、美术及其他的学科都参与进来,这些学科之间形成互动。
(四)实行家园合作机制。《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家庭是幼儿园的最佳合作伙伴。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要建立一套家园合作机制。幼儿园的老师平时要本着合作、平等原则,在教学中要赢得家长的支持,还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这个经济社会中,不少家长都有一种功利主义思想,他们认为在孩子的语言教育中就是学会认识多少字,把这个作为一个孩子语言学习成绩好坏的主要衡量标准。有时一些家长还会把自己孩子会背诵诗词的事拿出来对其他家长炫耀。为此,我们应该看到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这种现状,从实际出发,大力宣传,随时、随地、随机地渗透幼儿教育的理念。把这种教育理念输送给家长,让家长知道,除了认字以外,孩子还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画画等活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总之,在教学中要引发家长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实现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五、结语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渗透;语言教育
近年来,关于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的研究有不少突破性的进展,如应彩云老师的情景阅读就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但在现实中,语言教育的不足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尤其是大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幼儿充分受益于语言活动,这是摆在每位幼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渗透式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凡事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班幼儿升学也不例外。就语言学习来说,主要有前阅读准备、前书写准备、听说准备以及习惯准备几个方面。多数幼儿园都很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随着小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语文学习的要求和任务都有了新的变化,如一年级的识字、听说、时间、方法习惯等要求提高了,那么,对幼小语言学习衔接的要求也不可避免地要有所改变。但目前幼儿园渗透式语言教育有以下几点问题:
问题一:高压、高控制。
如果一节30分钟的语言活动一半甚至大半都是教师在讲话,这不是一节成功的语言活动;如果幼儿都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自主性无法体现,也不是一节成功的语言活动。生态化的语言活动不需要教师的满堂灌、教师的全程语言参与,而是需要铭记。
问题二:低效、低关注。
一节语言活动最基本的是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师与幼儿的抛接球过程中,一些所谓的问题或是不习惯举手的幼儿会受到忽视,因此环节设计、提问方式要面向全体、照顾个体。虽然幼儿的内心发展是有变化的,对故事是有感触的,但没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述,他们的心灵就得不到肯定的滋养,难以盛开语言的花朵。
二、对策与建议
(1)创设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①平等的课堂氛围。“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的语言学习气氛。平等课堂氛围还在于良好的师幼互动。如上海名师蒋静老师在“吃掉黑暗的怪兽”这个活动中,就设计了六种不同目的的问题来完成与幼儿的互动。一是引发孩子兴趣的问题,如白天和晚上有什么不一样?二是引发孩子思考的问题,如你觉得是白天好还是黑夜好?三是引发幼儿理解的问题,如还有哪里有黑暗?让孩子理解黑暗的含义。四是引发幼儿质疑的问题,如不要黑暗好不好?五是鼓励性的问题,如敢不敢一个人睡?六是引发幼儿经验提升的问题,如还有谁需要黑夜?以上这些有价值的提问激发和挑战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激起了幼儿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从而在活动中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师幼互动。②活动延伸。活动延伸作为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如果重视,可以发挥它特有的作用。如早期阅读《国王生病了》,在活动的最后,幼儿对“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畅所欲言,很多幼儿都意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虽然临近喝牛奶环节,但幼儿情绪很高涨,我就让他们再填写运动计划表,和同伴说说自己的计划。
(2)给予鼓励,让幼儿乐读、悦听、乐意学。“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我们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而不是遇到孩子不专心倾听或插嘴时,总是不予理睬或大声批评。进了小学后,倾听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大班幼儿倾听能力不容忽视。如故事《重要电话》,因为内容较多,教师采用分段讲述的方式,当讲到一半时,故意停了下来,让幼儿猜测自己一个人在家会怎么办?幼儿自由表述,接着教师抛出问题:“让我们来听听看,故事中的莎莎是怎么做的,她的做法和我们班的谁最像呢?”这样,幼儿都会竖起小耳朵仔细倾听故事了。再如每周一的晨谈活动,要求幼儿周末注意听“新闻”,把听到的“新闻”以“新闻联播”的形式说给大家听,并进行评价。
(3)把握关联,让数学、科学、艺术来参与。渗透式课程需要各学科之间有机结合、相互融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如艺术与语言的融合,我们要鼓励大班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对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在欣赏《金蛇狂舞》时,我们先让幼儿畅所欲言:你觉得这首曲子是怎样的?它使你想起了什么?你觉得什么时候听这首曲子比较好,为什么?最后,我们引导幼儿进行小结,推动幼儿对《金蛇狂舞》作“综合的评价”。
(4)家园合作,让家长、教师、幼儿来分享。“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当前的社会功利的形式下,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知识了解甚少或错误地认为幼儿阶段就应该以学量文化知识为主,对于语言教育更是一味追求幼儿识字的数量,以孩子认字的多少来评价幼儿园的好坏,还会炫耀自己的孩子会背多少唐诗识多少字。为此,我们应该立足农村实际,从宣传入手,从小事做起,随时、随地、随机渗透幼儿教育的理念。如可以利用村委会等地的宣传栏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平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时当小小宣传员,唱歌、跳舞、画画等,再现幼儿园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成长,引发家长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达到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6.
[2]陈幸军.幼儿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姚群利.幼儿园与小学语言学习的脱节问题和对策[J].早期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幼儿语言 信息技术 语言运用习惯 积极性 语言素养
信息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直属机关幼儿语言教师更应主动争当这一改革的排头兵,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幼儿语言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作用,打造高效语言课堂,通过对声光、影像等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效刺激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交流习惯,全面落实幼儿语言教学目标。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例谈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幼儿主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幼儿喜欢活泼好动,喜欢自由自在地玩耍,对于那些规矩和枯燥死板的知识不是很感兴趣。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幼儿语言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材的实际,符合幼儿的接受规律。比如歌曲导入法、讲故事法、视频观摩法、表演法、游戏法等不同类型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选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进行“对比歌”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对比能力,教师设计了游戏环节,游戏题目是“警察与司机”。首先请幼儿和教师做相反的动作练习,即:教师要是说哭,幼儿就必须笑;教师要是说热,幼儿就必须说冷;教师要是说站着,幼儿就必须坐下。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组搭肩“开车”,教师两个手里各拿一个红灯和一个绿灯指示牌,站在十字路口的中间,每当“车”开到路口教师说一个词或一句话,司机就要回答出相反的词或话,答对了教师举绿灯让“车”通过,答错了教师举红灯“车”停开一次。幼儿在游戏中不自觉地进行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主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语言课程资源,拓展幼儿语言知识视野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严格。要想让幼儿能够适应未来急速发展的社会,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用以丰富幼儿的文化底蕴,语言教学就是积淀文化底蕴的途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网络资源可以极大丰富语言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供幼儿选择性学习,有效充实教学资源,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视野,这也为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奠定基础。
比如,在进行“未来的衣服”的教学时,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网上下载相关图片,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一组组画面,创设故事情节,给幼儿自我想象的时间,之后让幼儿自编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子画册,如奇奇来到非洲,穿的衣服使他感觉很凉爽;来到冰天雪地的南极,奇奇感觉浑身热乎乎的;奇奇走进茂密的森林时,狮子、猎豹等猛兽在奇奇身边温顺地走过,使奇奇感觉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利用多媒体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讲述热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知识视野。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言的展示,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交流习惯
由于幼儿在入园之前很难接受规范的语言学习,家长也没有进行规范的语言运用,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很多幼儿的语言运用习惯都很差,很多字音读得不准确,更谈不上阅读的语感和情感。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规范的、优美的语言运用范例展示。通过规范的朗读、生动趣味的视频,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帮助幼儿提高语言矫正、规范阅读的能力,这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交流习惯奠定基础,大大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找来的开心”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利用电子书包资源辅助教学。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先让幼儿利用电脑自主阅读电子画册,幼儿对画册所要表达的信息可以组内交流,形成统一的意见。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汇报,每个小组出一个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可以随时补充,进行语言交流展示,人人参与语言运用的过程,让幼儿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运用习惯。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语言教学难点,降低幼儿对语言理解的难度,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还不高,想要让幼儿全面透彻理解教材信息,确实很难。尤其是那些专业性知识较强的语言信息,对那些刚刚学会简单语言知识的幼儿来说,要想深刻理解绝非易事。要想解决这一疑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轻松突破这一教学难关,通过视频动画展示,优质电子教辅资源的辅助作用,有效刺激幼儿的灵感,帮助幼儿灵活思维,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进行“种太阳”的教学中,这节课是一种诗歌题材,这种课程对幼儿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于是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种太阳”的录音光盘,同时让幼儿根据光盘上阅读的进度欣赏画册,能跟上朗读的就跟着光盘朗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调动幼儿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刺激幼儿的灵感,使幼儿深刻理解“种太阳”这首诗歌的本质含义,激发幼儿热爱阳光、关爱生活的情感,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幼儿语言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有效激发幼儿了语言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真的爱上语言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丰富语言知识信息,综合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幼儿语言教学时,要恰到好处,合情合理,切实为打造高效的语言课堂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钱婷婷.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1).
[3]李晓燕.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0).
[4]徐萍.浅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3).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童梦教育 环境创设 语言机能 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165-02
幼儿阶段是人类语言机能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的习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佛山南海桂城中心幼儿园,坚持“聆听・爱・未来”的办园理念和“礼仪桂幼・书香校园・艺术怡情”的办园特色,结合教育发展新趋势,于2011年提出“童梦教育工程”理念,倡导“故事育人”。通过创设悦读校园、悦学班级、悦纳课堂、悦合家园等语言环境,促进了全园幼儿的语言机能发展。
一 幼儿语言机能发展的理论依据
人类先天具备语言习得的潜能,语言机能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环境的作用。迄今关于幼儿语言习得的研究理论主要有:行为刺激反应论,认为人类的语言行为是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获得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主体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内在天赋论,认为外部语言环境是触发幼儿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
幼儿语言机能的发展,以一定的生理条件为基础。幼儿的语言习得,是在正常的自然情景中发生的,带有选择性。幼儿特别关注那些能理解和能模仿的语言,并在主动模仿中进行创造性建构。
幼儿语言习得的过程,常常和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互关联,要理解语言或词组所代表的事物以及事物所呈现的具体特征。比如将“苹果”词组和画有苹果的形象图,放在一起,就容易让幼儿发生映射记忆。幼儿语言机能发展,是在逐步积累和循序渐进中提升的。幼儿学习和掌握语音、词汇、句子,需要经过从无到有、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积少成多、逐步完善的过程。外部环境的引导,可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学习语言的习惯,让幼儿在交际中运用语言。
二 环境创设对幼儿语言习得的作用机理
环境是语言机能发展的动力,又是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特定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观心态和个体情绪等因素制约。离开语言环境而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就容易将语言习得扭曲成为单向的传授或灌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
1.幼儿语言环境的内涵
环境是指能够让人感受到,并能够影响人的外部条件的集合。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和信息都能够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变化。语言机能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得到发展,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在幼儿园范畴,环境因素分为两类:
第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活动场地的大小、整体布局、绿化情况,室内环境的美化布置、玩具多少、空间大小、光线强弱等。这些条件能够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和幼儿语言的表达。当幼儿置身于空气清新、光线明亮、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就会精神饱满、身心愉悦,比较容易产生说话的动力;而经常处于空间狭小、空气污浊、氛围嘈杂、视觉色差大的环境中,就会容易厌倦、疲劳,甚至心绪不宁、不知所措等。
第二,非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教师或家长通过关心、爱心和细心,有意识地营造的一个便于幼儿语言表达的心理环境,即良好的心理氛围;第二层含义,是指教师或家长通过自身高素质的言传身教,给幼儿创造体验环境,即恰当的示范引领。
其中,物质环境是基础。而非物质环境因素,包括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教师为幼儿营造的精神环境等,发挥着主导作用。
2.语言环境的作用机理
通过语言环境的创设,引导幼儿直接体验或潜移默化地接受有益于个体语言机能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第一,在愉悦环境中发生兴趣。幼儿语言学习行为的产生,受环境因素激发和启动,使原始的诱因转化为一种心理上的需求,当这种需求和一定的目标相结合时,就产生了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动机。愉快、轻松的语言环境,能够唤起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去寻找小儿书和翻阅故事。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阅读水平,有效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于幼儿语言机能的发展十分有利。
第二,在关爱环境中树立自信。幼儿只有在感受爱的氛围下,语言机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为成人的鼓励和关爱能使幼儿产生一种心理安全感,从而愉悦地参与集体活动,主动进行言语表达。模仿学习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幼儿更愿意模仿喜欢自己的人的语言和行为。
第三,在丰富环境中习得技能。兴趣和信心的启动是重要的,而维持它们更加重要,需要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样、日常渗透式的语言环境。比如布置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内容有趣、能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系列主题图片。激发幼儿多说、多讲,让幼儿学会讲故事,鼓励幼儿自编故事。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归纳过给幼儿讲故事的十大价值。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传递多样的素材和信息,强化幼儿的感官刺激,让幼儿全身心地自主投入,保持语言学习的新鲜感。
三 “童梦教育工程”环境创设的策略实施
1.创设多彩的空间环境
第一,室外环境的创设。注重环境创设的系统性、互动性和过程性,分层、分段、分主题,将室外环境创设与特色活动、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机整合。
第二,室内环境的创设。创设语言学习区,储藏丰富的精品绘本图书,让阅读课程园本化、生活化、常规化,鼓励幼儿学会用语言、绘画的方式表达梦想。并根据特色来呈现差异,或注重培养倾听能力,或注重培养理解能力,或注重培养表达能力和故事创编能力。
2.提供恰当的语言载体
从孩子的认知特点与阅读需求出发,贴近孩子的生活,建立共性课程与个性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以“阅读365”工程、“悦读悦美・童梦戏剧”综合课程、“童梦阅读节”为三大支柱的园本课程研究和操作体系。通过重组课时结构、优化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教学方式,推动语言教学方式的改革与优化。
3.培养中坚的导师团队
通过园本培训、专家引领、团队科研的培养模式,启动“童梦导师”工程。坚持“科研管理网络化、科研队伍层次化、科研活动日常化、科研措施制度化、示范引领优质化”的教科研特色,设立教师培训部、课程研发部、信息技术部、戏剧教研部四个教研分部,分别由特长教师领衔,研究幼儿语言教育的常规、重点、难点,挖掘蕴藏在教师身上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然后以点带面、发挥群体优势。
4.营造和谐的家园互动
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阅读文化节、大型艺术展演等活动,将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语言机能发展的指导方法与家长共享。帮助家长在家庭中营造适宜的语言环境,保持家园教育同步。
四 结论与展望
创设良好的“童梦教育”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机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与个体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何通过“童梦教育”工程优化育人环境,更有力地推进幼儿语言教育教学改革,仍是我们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未来两年,我园将与学前教育界的专家密切联系,在专家指导下,做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徐冬雪.“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蔡毅萍.创设多种适宜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3]徐光辉.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和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含义范文5
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简称,也被叫做全身反应教学法。TPR教学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Dr. James J. Asher)提出,其理论建立在生理学(大脑左右半脑有不同的分工 )、心理学(记忆痕迹)和教育学(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基础之上,整合幼儿的听觉、视觉和感官,创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自然的习得语言能力,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
James Asher认为,右脑是缄默的,非语言性的,但是它可以通过指令做出适应动作来表达自己。通过让语言进入右半脑引起行为变化,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语言代码,当学生能够理解目标语的基本结构及其表示的含义时,他就作好了说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学生能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然后边说边做。开始,教师通过说跟我做游戏,让学生一起做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指令与被期望的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准确作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先由一名学生模仿教师指令,另一名学生根据他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之后,两人调换角色,继续做练习。起初,指令较简单,往往是单一动作,然后,很快发出几个连续的动作指令,这时调动初学者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二、TPR教学法的意义
TPR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因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效果最佳,而紧张、急躁的情绪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TPR教学法的优势是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以便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英语、英语生活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首先,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其次,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再次,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学生通过听觉来吸收信息,是由左脑来完成的,而将这些信息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通过右脑来完成的。最后,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双语教育的概念
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育”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而它所提出“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1.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侵入型双语教学。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我国学界对于双语教育也有不同的界定,有的学者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指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就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双语教育来看,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界定。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英语(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的外语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掌握汉语和英语两门语言,成为汉/英双语人才。
四、学前双语师资培训的路径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用两种语言来讲授学科内容,同样的内容用英语来教的难度远远大于母语教学,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较高。所以,学前双语教师既要精通幼儿教育各领域的知识,又要能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使用。然而,目前的大中专院校还没有开设学前教育英语专业,还没有学生能胜任双语教学工作。因此,立足于学前双语师资的要求,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加强园本培训、重视教学反思,促进幼儿园在职双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特点是:熟悉幼儿教育教学规律,熟练掌握幼儿教学方法和技巧。但他们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英语基础不好,英语口语表达欠流利,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欠缺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双语能力的培训:
(1)规范的语音基础训练。语音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一个人英语发音不准,就缺乏听音和辨音的能力,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同样也会影响自己口语的发展,自己说的话别人也听不懂,最终无法用英语和别人交流。除了要读对单词外,语音知识还包括重音、节奏、连读,失去爆破、清辅音浊化、意群停顿及语调。
(2)口语能力训练。英语口语的标准是流利和准确。口语用词要规范地道,语句合乎语法修辞和逻辑性。
(3)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了解某种外语的文化,就无法准确地运用这种语言。东西方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思想、信仰、习俗、社会制度、道德标准、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在语言中反映了出来。
(4)教学组织语言的训练。学前双语师资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用语(如入园/离园、早餐、早操、如厕、午餐、午睡、点心时间、吃药及看病)、教学各环节用语(如开始、介绍、检测、呈现、练习、表扬、布置作业、结束)、户外活动及游戏用语(如准备、记分、唱歌)、各领域活动用语(如音乐、美术、舞蹈、体育、游戏、计算)、课堂组织训练用语、课堂技能训练用语、交往用语、评价用语等。
(5)英语语言教育和其他科目的整合训练。学前双语教育是通过用英语教授其他科目来达到提高幼儿英语水平的目的。这就涉及到英语语言教育和其他科目的整合问题。幼儿教师要树立教育的整体观,站在幼儿园课程的整体角度上,根据课程的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统筹安排双语教育活动,使之融入到幼儿园整体课程中,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最终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以及方法的整合上。其中内容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形式,要使语言领域的不同内容与其他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联系,双语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必不可少。
2.培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教育知识及幼儿教育教学能力。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特点是:英语基础较好,口语流利,语音语调正确规范;但他们从事幼教双语工作也有明显的不足,即:不熟悉幼儿教育教学规律,不懂幼儿教学方法和技巧。针对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双语能力的培训:
(1)专门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以及优秀的幼儿教师,对专科以上的英语人才进行岗前培训,着重就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力求简明、实用。如:美术以简笔画为主;音乐以儿童英文歌曲为主;舞蹈以儿童健身操为主;基本知识以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实际应用为主。
(2)组织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和研讨,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运用的创新设计和实验,要求双基训练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培训活动放在课堂上,采取教学、演示、演练等相结合,授课教师与培训学员教学互动的授课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员感知和领悟所学知识,往往事半功倍。英语方面的培训知识包括:英语课堂管理、教材知识点教授、英语活动组织、英语手工课教学、教具制作等技巧。
(3)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相融合。指导学员上岗之后,如何多向其他教师,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学习,观摩,如何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长处,这是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又一捷径。
3.加强园本培训,促进幼儿园在职双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定是在教育实践中完成的,双语教师也不例外。为保证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双语师资培训研究的着力点应定位于在职双语教师的培训上。
(1)引导幼儿教师树立科学的学前双语教育观念。我国幼教专家周兢老师认为:学前阶段是母语的口头学习关键期。而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并不像第一语言学习那样具有特别的发展关键期,但第二语言学习会给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承认英语对儿童语言发展和其他方面发展的价值,但不能盲目夸大英语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均衡”的双语学习或者双语教育环境,为中国儿童的充分发展着想,学前阶段儿童的母语――汉语普通话的学习,应当毫无疑问地放在语言教育的第一位。因此,学前儿童的英语教育目标应当是:第一,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第二,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英语语音感,增长他们的语言敏感性。第三,引导幼儿透过英语感悟不同文化的存在,从小获得文化多元的基本概念。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词汇 词义 观察 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明确指出,要喜欢用语言与人交往;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经验;愿意倾听并能理解别人的讲话;喜欢阅读画册和图书。这就明确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主要要求掌握语音和词汇,并具备初步运用这些语音成分的能力,其中丰富词汇是发展语音能力的基础。下面几点,就是我在从事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点感受。
一、要明白幼儿园词汇教学的任务
幼儿园词汇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任务,只有清楚了任务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1.丰富幼儿的词汇
从幼儿刚入园开始,教师就要想办法帮助幼儿逐渐储存大量的词汇。首先从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入手,继而教给他们比较抽象的数量词、介词、连词,到大班可以教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同义词、反义词、成语、谚语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活动必须让幼儿按普通话语音清楚、正确的发声音。
2.给幼儿讲解词义
让幼儿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记住词语、运用词语,因此,教师不光要教会幼儿读准词语的发音,还要给幼儿讲清楚词语的含义,为他们正确使用词语打好基础。
3.教幼儿正确运用词语
在教师教会幼儿词语的读音和意义的基础上,如果幼儿对这些词语不能正确使用和经常使用,就不会达到语言教学活动的目的。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把生词引进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工作中,指导幼儿巩固运用词语,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丰富词汇的方法
扩大幼儿的词汇量是与教育幼儿认识环境、正确对待周围环境同时进行的。这是总的方向,具体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让幼儿直接观察物品学习新词
在教学活动中出示他们比较熟悉的实物,例如蔬菜、水果、乐器、玩具等等,教给幼儿这些物品的名称、颜色、大小、形状、材料、质地的词语。
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实物随时教给幼儿一些新词。穿衣服时教给幼儿一些与衣服有关的名词、量词,例如:“一件衣服”“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吃点心的时候教给幼儿点心的名称、材料、味道有关的名词、形容词,例如“圆形的饼干”“面粉”“又香又甜”等等。
2.观察图片资料增加新词
活动前为幼儿准备好图片资料,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接着教师给幼儿提供恰当的词来描述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例如:幼儿在观察《冬天的早晨》这张图片后,根据教师描述的话语就可以学到“积雪”“冒着”“风雪”“上班”“锻炼”等等。
3.在游戏中丰富词汇
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材料来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抓住这一环节对幼儿进行丰富词汇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向幼儿介绍玩具,教给他们玩具的颜色、玩法、制作材料、用途等有关的词。例如:指导幼儿搭积木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幼儿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拱门”“搭”“栏杆”等。在角色游戏中巩固运用学过的词。例如:《公共汽车》中的“汽车站”“司机”“售票员”;《医院》中的“乘客”“挂号”“医生”“护士”;《餐馆》中的“厨师”“顾客”“收银员”等等。开展专门用来丰富词汇的游戏活动,每次重点练习一类词。例如:学习《谁来了》的游戏,重点学习运用其中的动词“小兔跳跳”“燕子飞飞”“小鱼游游”“小虫爬爬”等。《有什么变化》的游戏,通过改变实物的位置,重点学习和运用名词、方位词。
4.让幼儿观察动作、表情来学习动词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学动词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刚开始可以由教师做动作带领幼儿说词。例如:教师编表演“提”“拿”“抬”“端”“扛”的动作,让幼儿观察这几个动作的区别,并理解和掌握这些词的用法。也可以让幼儿一边做动作、表情,一边说词。例如:让幼儿做“眨眨眼”“扭扭腰”“伸伸胳膊”然后说出相应的词语。要求幼儿做出笑的表情后启发幼儿说出“笑”等等。同时,在带领幼儿户外活动时,可以让幼儿观察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种植区的作物;观察天气变化,也可以用活动中发生的小意外及时教给幼儿一些词语。例如:“风在干什么?(“风刮起了尘土”“风吹动了小树”)”,“小鸟在干什么?( “小鸟在唱歌”“小鸟在喝水”)”等。
5.利用实践讲解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学习词语
在自然活动教育教学中,单纯的讲解词义幼儿很难理解词义,例如:“融化”。而如果我们通过实践把冰加热以后化成水,告诉幼儿这就是融化,幼儿就会很容易接受了。还有些词本来是通过比较产生的,例如大小高矮长短、上下左右……应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教幼儿学习。可以用磁铁、沙盘、贴绒等教具,布置出具有一定情景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说出方位词。
6.利用造句、组词的练习丰富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