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农业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农业方式

新型农业方式范文1

    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等都居于世界前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而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又有赖于一个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虽然各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尽相同,在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上有差异,但它们都在确保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达田间地头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发达国家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其农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农协为农民生产提供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大大促进了其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集群化趋势明显,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升。然而,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公共服务能力还不够强,农业公益能力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服务能力和规范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体系中经营组织商业化过于严重,服务也不够规范;同时,各服务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可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就建立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模式选择等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参考。

    一、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就指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对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在该通知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指的是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那么,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因为我国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农业劳动力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对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有较大需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家庭经营规模小,户均8.4亩,而且被分成若干块,种植2—3种作物,新技术对农户的吸引力很小,要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户引导为专业农户。同时,农业劳动力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特点。虽然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占接近70%,但真正留在农村又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水平低,有典型调查表明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占50%以上。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中40岁以上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占劳动力年龄人口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2008年该比例首次突破50%,反映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特点。张红宇指出,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农农民年龄已接近60岁。[2]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使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短缺、区域性短缺问题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近几年来,农业规模化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1年上半年,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比2007年提高11个百分点①,2010年全国生猪、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比2009年提升了3%-4%②,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因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服务供给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又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一方面,农业(信息、技术、金融等)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存在市场失灵。正向的例子是近年来我国选育出一批优质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如在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选育”项目及“863”计划“转基因棉花品种选育”项目支持下,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陆地棉育种课题组成功选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国抗62(2000-2)”,农户在实际种植中效果良好。反向的例子是良种供应,我国现在持证种子经营企业有8 700多家,但99%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国内前10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仅有13%,面对国际种业公司的垄断基本上无能为力③;如山东寿光的蔬菜种子,由于政府缺位,当前超高价位的洋种子正在蚕食菜农的利润空间。农业金融服务方面,供求失衡问题凸显,农民贷款困难,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政策性农业金融值得我们借鉴。可见,农业服务的市场失灵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农业服务也存在政府失灵。政府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包办一切,在市场上可以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部分农业服务,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由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农业服务的经验也可以学习。此外,行业管理部分(如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等)要交给农民自己管理。

    三是因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我们切 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而农业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传播,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创建,农业现展理念形成,新型农民培养等,都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如此,则家庭经营可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可以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而统一经营可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可以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可以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二、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各地的实践结合起来,很好地回答了“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问题。根据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的差异,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进行概述。

    (一)根据供给主体分类

    一是依托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国家层面,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以农产品为单元、产业为主线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到2010年,全国共建设50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1.218亿元。在全国各地,许多地方由当地的农口部门牵头,联合相关机构建立了现代农技服务咨询平台,为农民生产提供服务,如浙江的农民信箱工程与农技110、云南蒙自的农技短信平台、山东临沂的庄稼医院、陕西岐山的《农民之友》电视节目、吉林省农委与网通公司共同组建的“12316”农业服务网、海南海口的电子农务博客等。同时,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如浙江省上虞市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在粮食、蔬菜、水产、茶果、畜禽、花卉苗木等六大主导产业中全面推行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制度;根据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性质,上虞将全市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分为首席农技师、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并按产业确定技术人员,按业绩对每个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和奖励。

    二是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除了农口部门,许多相关部门也在为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贡献,效果显著。如科技部的科技特派员与科技入户工程,中国科协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合作总社的新网工程(农资连锁配送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等。

    三是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提供的,包括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土地流转服务等,如浙江省桐庐县中门村依托茭白专业合作社对1 300亩基地500个农户开展种苗、植保、耕作、品牌、销售等五统一服务,并利用村的资源开展内外协调和联络,村组织为合作社提供办公和技术服务场所,共同推进统一服务;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尚书圩村的农户在村委会指导下将手中的林地、林木产权经资产评估折成现值后入股,成立尚林毛竹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来负责一切林业生产与相关的经营活动,最后根据合作社的收益进行按股分红,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也委托给了村委会;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木兰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483户农户以1 600亩抛荒地和低洼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包流转给32个大户从事粮油和特种水产养殖等规模经营。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经营活动的合理分工,农户可以专心于农业生产,而将其他农业经营活动,例如农业生产投入品的采购,新技术的选择,信息的获取,产品的分级、包装、加工、贮藏、运输、营销以及品牌化等分离出去,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统一经营与服务。[3]具体地说,有产前团购与技术服务,如山东省武城县农民科技信息服务协会为农民朋友提供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团购直购”服务,通过集体向厂家直购,比市场价可节省10%;产中技术指导服务,如陕西省富平县周家坡苹果产业化协会成立于2002年,目前有会员1 600多人,拥有2 000多亩的果园基地;产后服务,如山西太谷县同怡农产品经济合作社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业务,合作社优先收购会员的葡萄,收购员记录每户的价格、数量等信息,结算时拿出净盈利的20%,按照农户的交易量分别返还给农户。

    五是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比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其主要通过如下模式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1)“公司+农户”模式,即龙头企业为基地上的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农户按公司的生产计划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产品由公司按照合同价格收购销售;(2)“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模式,此种模式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农民自己成立的合作社(或专业协会)通过与企业达成一致来提供,由于提供方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采纳新技术、对信息的信任度等等都比原来的“公司+农户”模式下的要好得多,事实证明,此种模式下,农户的违约率也大大降低,企业直接与合作社打交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3)“公司+政府机构+农户”模式,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政府机构对接,利用政府部门的组织资源连接农户,这样也可以减少企业与农民的交易成本;(4)“公司+村委会+农户”模式,即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村委会作为中介和农户进行对接,可以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农民对村委会也比较信任,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信息的沟通,另外,对于农民的生产过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六是不同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除了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外,其他社会力量,如不同民间服务主体,也因地制宜地提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1)村级科技服务站(员)的以服务换市场模式。服务站是依托农资供应商、农民技术员或专业大户,在行政村建立的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农资供应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方面,具备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信息咨询和政策宣传功能,另一方面,具备农资连锁经营(配送)服务和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功能,可以确保农资优质廉价和农产品优质优价,有利于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配送,统一销售价格。这类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农民购买其化肥、种子、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是典型的“服务换市场”模式。(2)农村经纪人协会服务模式。在县或乡镇层面上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把分散的经纪人联合起来,有利于为农民解决产后销售问题,促进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3)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模式。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多年发展中探索出物资集散、价格生成、信息、标准化建设、商品促销、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并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对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是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如山东菏泽的“农村信用社+专业合作社+农户”,通过信用社向合作社派驻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信用社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水平;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信社创建了“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的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湖北省嘉鱼县农信社大力支持蔬菜基地建设,近年来累计投放贷款1.5亿元,使该县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

    (二)根据服务性质分类

    从上述各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具体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公益与经营相结合的。这也符合农业服务供给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特点:政府失灵的地方,用经营来补充;市场失灵的地方,用公益来补充。此外,由于一些经营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公益性支持,所以具有半经营半公益的性质。具体地讲,依托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公益;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经营;半经营半公益服务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征决定其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是半经营半公益服务,与农业公共服务部门、私人部门相比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4]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农民合作组织需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扶持。

    (三)根据服务内容分类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有所不同,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单项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就种植业而言:民间服务主体在所有服务的提供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水利设施及灌溉服务的提供外,其他各项服务的提供比重均超过60%。水利设施及灌溉服务的提供占最主要地位的是村集体,政府作为服务主体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有:提供水利设施服务、施肥指导服务、购买良种服务、打药技术指导服务和灌溉服务。村集体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相对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提供水利设施服务、灌溉服务、机耕服务和提供租用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农产品储存、打药技术指导、施肥指导服务。龙头企业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收购与销售、加工、包装和运输服务。科研单位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购买农药、良种和化肥的服务。就畜牧业而言:政府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在养殖业各环节单项服务的提供中,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防疫、饲养技术和优良种畜禽的提供。村集体在养殖业各环节中提供的服务所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产品的运输和加工服务、畜禽的治病服务、畜禽的防疫服务。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养殖业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饲养技术的提供、畜禽的销售、畜禽的治病及优良种畜禽的提供等。

    从农户需求角度来看,我们调研发现农户对综合性社会化服务需求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技术信息、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信用等级证明、贷款担保、介绍贷款渠道、组织集体贷款和组织外出打工。农户对种植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的顺序分别为:购买化肥、购买良种、购买农药、灌溉服务、收购与销售服务、水利设施提供服务、购买农机、机耕服务、播种服务、打药的技术指导服务、施肥服务、租用农机、大宗农作物收割服务、农作物采摘服务、大宗农作物脱粒服务、农机修理、运输、农产品包装服务、农产品储存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户对养殖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顺序分别为:畜禽防疫、畜禽治病、畜禽销售、饲养技术、优良种畜禽提供、饲料供应服务、屠宰服务、畜禽产品运输和加工服务。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就服务内容来看,无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有着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之分,所以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时要注意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的协调发展。

    三、怎样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强化双层经营中“统”的功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要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展开,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形成长效机制。具体地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由各级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上联农业科研、交易单位,下联村级服务站点、科技示范户、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专职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方面,要发挥专业服务公司的作用,让农民可以随时找到与之相应的耕地、灌溉、植保、收割、运输等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方面,要充分发挥供销社的流通功能和合作社的组织功能;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推进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要逐步建立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组成的,相互配套、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信息服务方面,要实现农村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渠道多样化、手段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方面,农产品安全的监管、检测、法规、科技支撑、标准体系建设等都需要逐步建立与完善。

    (二)主体建设

    就政府主体而言,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其中,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管理体制创新,还是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健全、村级服务点建立、高素质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培养,都需要在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目前,县级技术推广机构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同专业分属不同的部门领导,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定位是确定公益性农技推广的职能,构建公益型推广模式,主要推广以下几类技术:政府重大发展战略的相关技术,以及对整个国家、地区产生总体性影响的技术;难以保密的公益性技术;一些经济效益不太明显但公益性明显的技术。2009年,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指出,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因地制宜、鼓励探索;坚持公益性定位,在人员编制、财政经费、服务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在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增强为农服务实效;强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指导职责,切实解决乡镇或区域性农技人员服务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与各地乡镇机构改革相衔接,统筹规划,综合建设,全面推进改革与建设工作。在政府主体建设过程中,还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理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摒弃利益部门化;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5]

    同时,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要切实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发展供销合作事业,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满足合作社实体建设的金融需求与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优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继续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在信息传播、技术培训、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农民经纪人立法工作,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农业专业服务公司的发展,扶持农民创业。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

    此外,还要认识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反过来又会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水平,同时促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

    (三)市场建设

    一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加快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建设以绿色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农村流通现代化中的作用,如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近期达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流通网络为载体,通过实施信息化改造,促进农村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加快农村流通现代化步伐。要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支持社有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鼓励社有企业积极利用农村物 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开拓农村市场。

    二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减免运销环节收费,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深入推进“农超对接”工程;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制定实施全国和地方农产品市场发展指导文件,促进合理布局,有效解决批发市场重复建设与零售网点不足并存等问题;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尽可能减少购销活动的中间环节和费用,实现流通体系高效运转。

新型农业方式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发展;农业经济;方法;途径

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发展手段和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处在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业生产的规模还都较小,并且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农业生产实践设施通常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之中,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且很多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够正常投入到日常生产应用中,很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主要是体现在: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水平不高,很难有效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工作,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广泛普及到农村的各个地方。在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之中,大多还是依靠劳动力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链条。农业的生产无法和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联结,市场竞争力较低。

(三)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

农业资源的分布不够良好,是制约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平原山地的分布本就是不均匀的,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农业经济长久秉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农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四)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

针对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经济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资金、技术投入力度的不够大,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因而需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基础。首先,需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当地基础设施的配备工作,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机器和设备,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其次,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这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模采用相应措施。积极倡导当地企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工作之中,促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再者,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合作之中,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二)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减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失误问题的出现,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保证和提升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效果。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业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效果,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其能朝着多种经济增长方向发展;第二,需要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取得良好的统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生态功能,促进其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形成更加健康、优质、具有竞争力的新农业经济。

(三)积极有效地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

农业资源发展的进展态势,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增长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策略,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进行有效改善。首先,需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各项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其次,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促进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应用;最后,还需要将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发展,使其朝着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缓解当前农业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

(四)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首先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项惠农和利农政策有效实施;其次,还需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再者,积极开展多方筹资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最后,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资金和技术投入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其能够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语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以及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应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有效的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凤,邹绅,刘松洁.完善黑龙江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要素投入机制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

[2]王文刚,吕晓军.传统文化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途径探析———对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26).

[3]杨桦,汪迪.务实创新强基础锐意进取求突破———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大力提升信息科技工作整体水平[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02).

[4]刘道兴,牛苏林,李怀玉,等.2015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本刊评论员.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系列谈(四)为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论全面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水平[J].农村工作通讯,2016(03).

[6]刘岩松,舒鹏,王硕.慎思笃行农业创新不畏挑战科研报国———记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褚清河[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06).

新型农业方式范文3

现场会上,专家在农民常规药剂防治田中随机拔取花生,在拔出花生的空穴里,大家都能看到几头白白胖胖的蛴螬悠然地趴在那里,而且拔出的花生中有大量果实被蛴螬蛀食成空壳。而在采用18%氟虫腈·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拌种处理的花生田里,几乎没有发现蛴螬,拔出的花生果颗粒饱满,没有虫蛀果,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当地农户对植保所研发的微囊农药非常肯定,农户自己估测,每亩花生比去年至少多打100多斤。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曹雅忠研究员介绍,蛴螬是危害我国花生产业的罪魁祸首,在花生苗期可造成缺苗断垄,在结果期则专门蛀食花生果实,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刻减产60%-70%。在我国花生产区,经常能看到“一筐花生一筐虫,花生没有虫子多”的现状。为防治花生蛴螬,部分地区花生种植户采用克百威、甲拌磷等剧毒农药,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植保所农药研究室的专家经过大量科学实验,研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微囊缓释制剂18%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据该产品发明人杨代斌博士介绍,该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混用,配方独特,剂型先进,制剂中的核壳型微囊仅数微米,对活性成分包覆率在95%以上,使得产品对花生安全更高,同时还具有高效、持效期长等优点,现已经取得农业部农药登记证,2013年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已推广应用20万亩,对花生地下害虫表现出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估计2014年应用面积将扩大到100万亩以上。

新型农业方式范文4

张桃林副部长出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暨全国农广校省校校长工作会并讲话。他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应对农业生产投入方式、组织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解决提高务农农民素质跟不上的问题;应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迫切需要破解农业后继乏人的困局;应对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进一步激发农村生产活力,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既有利于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迅速及时、有针对性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又利于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两新”并行、“两新”融合,培养造就现代农业经营者队伍。

张桃林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基础性、创新性工作,要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总要求,加快构建“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培育制度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必须牢牢抓住工程创新点。一是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创新。培训和培育虽一字之差,理念和内容却有本质区别。培训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只是培育的一个环节;培育则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只有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才能达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二是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创新。要采取适应成人学习和农业生产规律的“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模式。同时,通过全过程培育,后续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培育对象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创业发展条件,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实现从培训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的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培训过程不再是考核的重点,而是将培训过程、产业发展与培育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培育效果的综合指标,使培训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四是实现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培训的创新。在坚持传统手把手、面对面培训指导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发智慧农民云平台,实现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技术信息咨询、在线认定管理和绩效考评。

张桃林强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作支撑,向专业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加强条件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切实抓好工程关键环节落实。一是认真遴选培育对象。要围绕产业开展需求调研,遴选好培育对象,把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选出来进行培育,坚决杜绝“凑人头”、“被培训”等现象。二是科学确定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育任务的需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培训机构,以公益性机构为主,突出长期跟踪服务的组织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三是创新培训模式。要区分对象,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注重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根据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创新适合当地特点的培训模式。四是规范资金使用。要确保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建立相应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新型农业方式范文5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吕倩蕾(1991-),女,江西抚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6-0036-04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从一事一项的技能培训逐渐发展为构建以教育培养、认证管理、政策扶持等相互衔接的有机联系的机制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重要推力。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内涵

培养机制是指培养时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要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新型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经营,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获取报酬,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是依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根据相关的人才理论、教育规律、支持政策及实际情况,建立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相适应的培养手段。构建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要完善内部机制,同时也要优化外部环境,内部机制的建构主要从培养主体、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形式等方面来完成,其外部环境则需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和物质保障。

二、四条主线――科学建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构建要以其现实困境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明确培训主体,整合培养资源;优化培养对象的选拔机制;完善培养内容体系;规范培养形式以及完善培养制度和外部环境。

(一)明确培养主体,整合多种培养资源

当前职业农民培训的负责主体分别由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保局等多家单位齐抓共管,[1]虽然工作做得多,但容易造成以下问题:一是职责不清,责任分散,不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二是缺乏统一的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培养未形成常态化,未形成系统的、长效的管理培养体系,容易造成培养的“短、平、快”现象。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应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农场企业为辅助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具有公益性和基础性特征,政府责无旁贷,[2]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统筹协调,优化结构。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可以依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师资、科研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平台。企业辅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进村入户,将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应用成果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通过典型示范、技物结合的方式,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职业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提高农业技术科研水平,企业利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平台推广先进技术与成果。这不仅能检验、提升在校学生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能够促进职业院校、企业的合作与发展。以职业院校为主体,能发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长效体制,协调学历培养与项目培训的关系,建立两者之间的学分转换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质量考核机制和职业准入机制。

(二)放宽年龄限制,灵活选择培养对象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曾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要想突破农村低素质人力资源“富足”与人力资本“贫穷”并存的困境,要想改变农业人力资源优势不足的现状就要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个关键点,从现实性与科学性的角度选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

1.放宽年龄限制,多层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应契合农村人力资源的年龄层次,在培养对象上放宽年龄限制,着力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持续性问题。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1-30岁的有9184万人,占17.3%;31-40岁的有1279万人,占23.9%;41-50岁有11021万人,占20.7%;51岁以上的有13269万人,占25%。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培养对象可以分为两个年龄层,第一个年龄层次是21-30岁,这个年龄层的主要构成是返乡务农的年轻人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是最有潜力的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自身文化水平较高,是未来农村发展的主力。第二年龄层是41-50岁的农村劳动力,这个层次的劳动力是农村务农人力资源的核心队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将近一半处于30到50岁之间。这一年龄层的务农农民是农村务农劳动力资源的主力,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对农业知识的需求最为强烈,而且对土地感情深厚又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关键。放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的年龄门槛,满足当前由于农民的分工、分流而造成的农民群体多元化的现实要求,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既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未来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重点选拔,专业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应契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做到有层次、有重点。针对所有农民开设普及性教育,建构新型职业农民的学历教育,提升农民队伍整体素质。依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的关键。首先,依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立足于农业产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多元化人才。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科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力军,带动一批人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将专业化生产模式、新型经营管理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快速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民这一职业树立起先富先发展的榜样。其次,从涉农职业院校的学生、返乡务农的青年中选拔一批有潜在发展能力、有意愿为农业发展服务的青年人,针对这类人员进行系统性培养,加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鼓励其接受培养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发展为新一代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综合培养,完善培养内容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内容要立足“社会人”与“职业人”的双重属性,才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包括生活、素质、能力和关系四个层次,只有各层次全面发展和提升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3]

1.综合发展,设计全面性培养内容。英格尔斯曾谈到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4]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是单一的技能培训,而是多方面、综合性、终身性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职业意识教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意识教育包括对农业的自然、经济环境,农业的社会发展地位、功能,农民职业的社会价值与个人意义等方面的认知。通过科学、系统的职业教育逐步转变农民的职业意识,提高农民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自信心,培养其对农业、农村的亲近感与归属感,强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学习自觉性,适应农业产业发展步伐。第二职业技能教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就是职业化,有自己特定的职业特征与职业技能。根据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传授种植、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从传统的经验传授、机械使用技能的培训转变为专业性、系统化的职业技能教育,推动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第三经营管理教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面向市场的生产主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是扩大职业发展空间,实现自身和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应接受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市场推广方面的教育,从而才能够充分融入市场,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第四综合知识教育。现代农业具有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特征,新型职业农民要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为逐步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2.因地制宜,融入特色化培养内容。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人口结构、政策导向不同,其农业特色产业、重点产业各有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从区域农业发展实践出发,坚持服务农业产业的原则,将培养内容与地方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围绕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经营管理知识、农业服务知识、市场信息等开展教育培训,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内容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融合。2014年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需要将专业设置与农业产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加强职业院校与区域内农业企业、农户的合作,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职业院校要立足地方实际,将区域农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全面对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指导。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三大类的课程设置与选择具有开放性,各区域可依据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设置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既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基本规格与质量,同时也满足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实用开放,打造农职结合培养形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将农村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坚持服务产业、农学结合、科学培养、实用开放的原则,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职业学校为平台,打造农职结合培养形式。

1.弹性培养,建立长效培养体制。首先实施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银行。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农业从业能力。在一定年限内农民能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职业院校提供多种专业课程,农民修读累计足够的学分后通过职业考核,即可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合格证书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依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季节、生产技能要求、农业人才资源需求开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培训时间、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分之间的转化制度,促进农民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协调发展。其次实施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配合。将实体培训体系与网络培训平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网络平台,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顺应务农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后实施综合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根据职业农民所从事的工作,可以将其分为5种类型:生产技能型、技术指导型、产业服务型、市场经营型和专业管理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发展专业技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更具针对性、更富成效性。

2.理实结合,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田间课堂与教室课堂相配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契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的知识水平与认知方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有很大一部分是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单纯的理论教学他们难以及时接受和掌握,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与吸引力。将田间课堂与教室课堂相配合,改变与产业脱节的低效率、缺乏吸引力的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农业产业教育资源,将培训课堂放到田间地头、果林茶园等农业生产场所,把教学融入实践,规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践操作为重点的教学方式,通过直观感受和现场操作提升其技术技能,彻底改变“教室里学种田”、“黑板上学开拖拉机”的现状。强调学以致用,注重教学方式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真正培养一批有理论、有技能、能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3.多种考核,构建职业准入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强调农民专业技能的获得,更强调农民职业资格培养体系的建设。通过职业院校的教育平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的规范性、系统性,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从业资格教育的科学性,完善农民职业准入体系。中国农业大学的朱启臻教授谈到,把农民纳入到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内,它向社会表明一种姿态:农民与其他技术岗位一样,需要系统知识、技术能力以及相应的学历资格。[5]完善考核评价系统,对通过理论与技能考核的农民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逐步完善农民学历资格体系。对经过短期职业培训,获得职业技能的农民颁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使之成为政府认证主营农业的农村生产经营者资格的一整套的信息管理制度,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依据,[6]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农民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获得政府的资助、补贴、低息贷款或者免税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准入机制的含金量。

三、双重保障――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外在环境

(一)政府引导,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制度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除了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机制外,还要保障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制度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提供坚强后盾。首先,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制度。2014年4月,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标志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入实施阶段。2014年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第二十四条又着重指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顶层设计是国家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风向标,让全社会认识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预示着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前景光明。其次,推进土地流转制度、农业补贴政策以及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严格的农业就业准入制度,落实就业农民补助制度,鼓励和调动农民学农务农的积极性。最后,给予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机构改善办学、科研立项及生源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对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行业企业给予培训补贴、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提高其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动性。

(二)资金扶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物质保障

朱启臻教授曾在一组调查中谈到,农民的学习意愿其实很强烈,只有1.3%的农民不愿意参加系统的教育培训。而在调查的农民中有超过85%的农民不愿意负担学习费用,接近50%的农民甚至希望在学习时会有补贴。[7]在我国,农民增收问题依然是“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农民再高的学习积极性都会被学习成本的压力所打消。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职业学校的经费不足,国际有关专家测算,同等规模的职业学校,所需经费投入一般是普通高中的3倍,职业学校的财政拨款及学费收入并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要求。[8]因而我国在加强制度保障的同时也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项培养基金,将接受职业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到享受国家助学补助的范围内,减轻农民参与培训的学习成本负担,建立有效的学习补贴激励机制,保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当前教育部、农业部正在制定《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办法》,计划将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纳入享受国家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围内,建立国家出资购买农民学习成果的公益性补偿制度,通过学成后补贴、政府购买学分的形式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费用和享受学习补贴。[9]

国家要加强对涉农职业院校的专项经费补贴,进一步完善涉农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更新涉农职业院校的农业教学设备,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规格的要求,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活动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加大涉农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经费,通过专门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建设一支有技术、有理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吸引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加入到兼职教师队伍中,形成优秀、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红梅,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67.

[2]魏学文,等.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7):74.

[3]叶俊焘,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释、他国经验与创新路径――基于农民现代化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4(4):200.

[4][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5]朱启臻.提高农民地位的重要举措[J].农业工作通讯,2014(11):55.

[6]朱启臻,等.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3.

[7]翟帆.农民,从身份符号到体面职业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14-03-13.

新型农业方式范文6

【关键词】“两化”良性互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化”同步

当前,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困难,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另一个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内需启动困难,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关键是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闯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而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则关键是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事实上,新型工业化是拉动力,创造供给;而新型城镇化则是推动力,创造需求,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必须同步推进才能有效解决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的问题。因此,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一、“两化”非良性互动难以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

“两化”良性互动,就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新型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创造需求、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供给,以新型工业化引领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以新型城镇化支撑工业转型升级,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两化”非良性互动则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另一种是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或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均会带来诸多经济社会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此,只有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

二、“两化”良性互动应是推进“四化”同步的关键环节

“四化”同步推进的难点在于农业现代化,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率只有52.57%,也就是说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留在农村,而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0%,农业生产效率极低。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必须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实行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效转移农业人口,使其在城镇安居乐业,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是必须为其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另一个是必须为其提供必要的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而这两个要求都可以通过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来实现,新型工业化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新型城镇化则能够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

由此可见,“两化”良性互动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信息化发展和应用的关键载体和动力,故而“两化”良性互动应是推进“四化”同步的关键环节。

三、实现“两化”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发展战略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已经到了中后期阶段,而城镇化进程也到了加速发展阶段。根据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标准,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已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就业结构演进也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出现了明显的非良性互动。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在制度体制的障碍和发展战略导向问题,因此,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优化在现有的发展战略。

从制度创新方面来讲,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无论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还是城镇的经济繁荣,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而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特别是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农民能够自愿、有偿地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出让,使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这样才能有效地解放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使他们能够转移到城镇,参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是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制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享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使其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合理的就业待遇和同等的社会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其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劳动力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竞争,实现起点公平;其二,要切实消除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保证同工同酬,实现过程公平;其三,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享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实现结果公平。

四、推动“两化”良性互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统筹兼顾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期间的互动关系也要符合阶段的特点。一般来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期,工业化是核心和基础,对城镇化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第二阶段是成长期,工业化开始落后于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逐渐加强;第三个阶段则是成熟阶段,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城镇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来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