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

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范文1

一、数字化档案概述

数字化档案,就是运用数字设备和技术,实现档案收集、管理、保护,以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原文数据库为核心,将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网络为媒介提供利用服务的虚拟档案。数字化档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档案存储数字化等方面。具体来说:第一,信息资源数字化。企业的档案不仅有纸质档案,还有一部分电子档案而且这些档案的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中,包括图文等全部内容。第二,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档案信息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网络体系,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利用。第三,档案管理自动化。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档案的接收、归档、检索等工作智能化,每个模块工作都在既定标准下运行。第四,信息资源共享。与传统档案不同,数字化档案的信息可以同时供多个用户查阅,资源共享效率大大提升。

二、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信息化工作几乎普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例如办公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客户管理等等。在档案管理方面,许多国有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信息化和网络化成了档案建设的主流。然而,我国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与国际优秀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相比,普遍缺乏生机与活力,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一)软硬件设施更新缓慢尽管许多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较快,但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档案室的设备更新缓慢、设备陈旧,大多只能满足企业的日常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满足数字化发展的要求。例如,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配置各种型号的扫描仪、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电子资料备份设备等,原有的陈旧的、满足不了新时代要求的设备都需要更新。而在实际的档案数字化建设中,一些国有企业软硬件设备更新缓慢,投资力度不够,导致不能满足数字化档案建设的要求。

(二)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技术难度大数字化档案是高新技术的产物,需要高新技术、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技术密集,面临着许多技术问题。例如,一些数字化产品兼容性较差,短期内就会被淘汰,容易导致数字信息在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中难以读出,技术过时问题不容忽视;档案数字化建设标准难确立,国有企业如何全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困难重重;光盘等刻录载体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档案数据的保存期限和使用安全。以上这些技术问题,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数字化档案离不开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离开了数字化设备档案就不能存在,所以数字化档案稳定性较差。在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频率加快的今天,数字化档案在保存、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安全性风险日渐加大;加之数字化档案具有容易被更改、被复制等特征,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的安全性日渐凸显,如何确保数字化档案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处于安全状态非常重要。

(四)业务问题不容忽视传统档案管理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因而国有企业纸质档案数字化操作中必然面临一系列的业务问题,这些业务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首先,原始档案的鉴定工作。在进行档案数字化之前,要对原有纸质档案进行鉴定,以明确数字化工作的操作程序和范围。而在鉴定过程中,标准不一,人为造成了档案数据的不完整。例如,有的国有企业在界定数字化扫描范围时,只扫描正本,而对定稿、草稿等资料不进行扫描;有的国有企业由于档案没有正本或定稿,扫描了草稿的档案。其次,档案的拆卷(件)与装订问题。尽管国家档案局推出了立卷改革,精简了档案整理流程,但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整理以前的案卷,这些案卷扫描时不进行拆卷和装卷是不可能的。所以,数字化扫描前到底要不要拆件,或者扫描后要不要装卷,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五)档案数字化人才缺乏数字化档案建设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一支既懂档案管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是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一些国有企业在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由于人手紧张、精通业务的人才缺乏,往往依靠一些有资质的档案扫描公司开展数字化档案工作;一些国有企业经费不足,人员编制受限,没有能力培养或引进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总之,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很多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三、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一)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增加经费保障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关系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在组织结构、人员队伍、经费保障、部门协调等方面获得领导的大力支持。可以说,领导的支持的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首要条件,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国有企业的领导只有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化档案建设的必要性,才能在组织和经费方面给予足够的保障,把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企业管理常规任务中,推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例如,在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前期工作量较大、时间紧迫,在数据加工时可由领导出面,聘请临时工作人员帮助完成任务;数字化档案工作开展后,如果岗位和人员设置不科学,经费短缺,同样应向领导反映,及时解决存在问题。针对软硬件设施更新缓慢的问题,国有企业应逐渐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投入必要的设施设备,确保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档案事业是国有企业的基础事业,档案数字化工作是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大档案数字化建设投入,强化档案数字化软硬件设施建设,在企业预算中固定单列经费项目,并尽可能逐渐增加经费预算,确保经费支出落到实处,

(二)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引进新技术国有企业在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复合型人才缺乏的问题和多方面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国有企业应在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的同时,适当引入新技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员一般都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计算机操作能力不高、习惯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应花大力气培养一批既懂档案业务管理,又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升管理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吸引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充实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人才队伍。新技术引进方面,国有企业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入网络技术,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和系统,更新和改善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突破传统档案管理的时空限制,提高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积极应对数字化档案的安全问题首先,要增强档案管理员的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数字档案具有脆弱性,不仅人为因素会损坏档案,自然因素也会损坏其数据。档案管理员在档案信息保存、传输和共享等管理过程中,要具有安全意识,按照标准化工作制度进行操作,避免档案的损害和数据的篡改、复制等。其次,推行档案保管双套制。确保国有企业的数字档案、纸质档案都有备份,各有两套进行存档,而且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都要长期保存。最后,推行数字档案异地存储方式。为了避免数字档案在某个地方损坏后就彻底丢失的安全风险,国有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采取国家档案馆的做法,建立异地备份库,对一些重要的档案进行异地备份,保证档案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都处于安全状态。

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范文2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医院 电子病历

【Abstract】Along with the national health work unceasingly thorough development,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lso highlight its importance, how to change the current hospital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rvice level is low, low work efficiency,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and poor situation,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So the hospital in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condition, the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s the core of digital hospital, will become the trend and the goal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Digital hospital;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引言

我国正处在医院改革期,三年里国家投入8500亿元医改资金用于医改。2011年则是实施医改重点工作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 的开局之年,规范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明确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应当具有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信息系统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则是2011年医改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应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多数单位目前的网络规划与系统设计都是建立在原有基础上,不能适应区域医疗等新的发展要求。

现在软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落后,不利于医院的持续建设。主要应用于门诊、住院、收费、药房、药库等几个以财务为核心,围绕费用、药品等工作进行的HIS系统,临床应用项目很少。[1]①没有门诊医生工作站,门诊诊疗过程对手写处方、手写申请单等依赖过多,不能与医技科室系统集成。②没有实现分诊系统与分诊信息显示。③没有实现住院医生工作站与电子病历,医嘱由护士录入,职责不分明的传统流程上。④缺乏数据挖掘与数据利用,缺乏支持医院管理的综合查询系统等相关系统。⑤缺乏ERP系统;医疗质量控制、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控制等深度应用的系统。⑥缺乏大屏幕显示、无线网络技术、PDA技术、条码与识别等成熟技术的应用和支持。明显落后于当前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的步伐。

2.医院对系统应用连续性、出现故障后,对系统恢复的及时性,对网络系统的响应时间、开放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以及先进性;对事物处理的实时性、存储、通信容量等要求都很高。因此对信息系统工作也有更高标准。

系统设计中模块化程度不够,模块的相对独立性不够,关联设计根本没有,参数化程度也很差。系统间未大规模集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长期的数据积累导致一些功能使用时,运行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医院规模逐步扩大的需要。

多个医疗应用软件系统如:病案、统计软件;财务软件、药品不良反应和疾病上报、妇幼保健等等软件,尤其是医疗保险软件系统,需大量数据的二次录入,不但增加了医院的工作量,加大了医院的支出,而且增加了质控的难度和数据不准确的风险,也给病人就诊、报销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有待于通过信息化建设解决,以缩短病人在医院的就诊时间,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

3.医疗机构由于业务特殊性,信息化经费、人力资源对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支撑不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甚少,医院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而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巨资。

医院信息化过程中,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除信息系统的不断建设外,每天的工作都在高强度、大负荷地运转,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匮乏。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传统模式下的医院管理流程逐步显露出服务水平低、工作效率低、医疗质量差、内部管理僵化等不足。医院管理流程并不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临床中去,是指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全面集成为手段,建立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用先进的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外部的信息资源为医院临床服务,使医院在人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网络化的状态下协调的工作,为患者提供先进的、便捷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建立全院科研教学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仓库,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以及整体经营效益,打造先进的、全面的、现代化的数字医院[5]。

医院在优质、高效、低耗的条件下,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构架和操作手段系统,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需要,也是医院自身建设的需要。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性发展模式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逐步完善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的综合院力。

结语

众所周知,数字化医院建设能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的品牌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数字化医院建设也是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网建设的需要,是医院市场化的需要,是医院向现代化医院的标准的要求,同时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也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更好地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为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肖琦 《医院信息化现状及前景探析》.职业.中旬,第2期

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范文3

1 现代化模式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问题

1.1 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度不足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存在问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案卷标题与序号不完备的现象,组卷的统一性不强,档案袋内没有目录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证明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许多档案在信息的收集与保密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档案信息的使用。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加大了档案工作制度的建立,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执行力度不足,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严重。不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让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受到限制。

1.2 档案信息检索利用效率较低

档案的检索效率,对于档案信息使用意义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档案的检索主要是通过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完成的。如果事业单位具有完备的档案信息检索设备,那么信息检索的效率就会很快。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是档案信息检索工具的首选。然而,许多事业单位仍然利用手工检索的方式。更有一些事业单位为了提高档案信息的检索速度,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引进多种检索工具,认为检索工具越多,信息检索的效率就越高。检索工具的优势在于细致,而不是繁多。检索模式的落后以及检索工具的繁琐,反而不利于档案信息检索利用率的提高。

1.3 档案管理者管理意识不足

虽然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让事业单位反思自己的过去,促进开展未来的工作,更在经济效益与无形荣誉的积累上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不少单位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档案信息利用的重要性。单位领导的不重视,影响了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情绪,缺乏应有的档案管理意识,造成许多历史资料无从查询的结果,单位的发展史缺乏应有的记载和记录。

2 现代化模式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需要档案管理技术的更新,先进管理思想的引导,也需要全体工作者的努力。下面,笔者就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创新对策:

2.1 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无纸化发展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在为时代的代名词。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快速普及的今天,文字的保存形式日益多样化。无纸化的文字保存模式为更多的领域所应用。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信息的存储是纸质的,对于储存地的湿度与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要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需要对文字信息储存模式进行改革,推动无纸化管理模式的落实。要加大计算机采购力度,给档案管理部门配置充足的计算机设备,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无纸化改革。

2.2 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

计算机技术日益出新,压缩与打包技术快速发展。将压缩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更节约了大量的虚拟空间。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信息转换成为可以存储于计算机上的电子文档,再将其压缩成内存更小的文件,会让档案管理的成本得以缩小,更能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准确度。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工作解决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也能够促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检索,提高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

2.3 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市场化

虽然事业单位是公益性、服务性的单位,但顺应市场特点,有利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活动的有效开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保存社会发展记录的重要工作,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措施。每一份事业单位的档案,都是一份不能多得的人类发展财富。在当代的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应当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市场化运行。加强社会大众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让档案信息得到最大化利用。对于一些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通过与媒体合作的方式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事业单位服务职能的实现。

2.4 培养档案管理现代化人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改革,需要得到人力资源的支持。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支撑,只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现代化技术操作水平与应用意识,才能让科学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在招聘档案管理人才时,要加强工作实践面试力度,让他们在工作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技能,促进人才符合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对于在职人员,则要定期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调动档案管理工作积极性。更要传递正确的档案管理方法,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开展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让档案管理工作在规范的指导下有效开展。

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范文4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 创新

档案管理是对单位原始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统计的工作,主要为单位档案进行管理和服务。在社会不断进步下,单位需要管理的档案事物较多,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为了使工作与时俱进,提高管理水平,档案管理需不断创新,满足时代及工作需要。

一、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硬件设施落后

很多领导将更多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其他建设,导致档案管理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无法实现规范、科学和统一管理,满足不了现代化管理需要。部分办公环境差,没有专门设立档案室,集接待室、办公室和档案室于一体,影响档案管理独立性。

(二)管理方法及制度有待完善

部分单位针对档案管理建立了有关制度,但制度不完善,在安全保管上未建立具体的制度规定,组卷混乱或组卷不统一规范现象严重;很多单位缺乏档案鉴定,未按一定法定程度对档案擅自进行销毁;许多单位虽然引进计算机技术,但未建立健全信息系统,信息化利用度较低。

(三)对管理创新缺乏认识

很多单位领导在档案工作上存在误区,认为此工作无法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忽视管理工作,未将档案管理纳入日常议事日程,未将其纳入任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的考核范围,致使管理措施执行不力,缺乏监督。

(四)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专业性较强,对管理人员素质、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现阶段,很多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忙于其他事物,在档案管理上相对薄弱。很多人员并非专业管理人员,与档案管理专业不对口,上岗前未接受有关培训,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先进技术及理论知识,在工作中专业性不高,把握不准确,导致工作局面混乱不堪。

二、档案管理创新建议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及重视

单位领导的意识和决策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为确保有效管理,单位领导自身应加强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管理创新必要性,提高认识及重视程度,从财力、人力和物力各方面加大投入,配备先进管理设备,引进先进技术,配备专业人员,提高管理高效性。单位宣传部应加大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措施,使单位全员都能了解档案工作内容,主动积极配合,如单位议会宣传、网络宣传等。

(二)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是档案信息有序管理的重要前提与保障。根据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实际需要,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建立合理、科学的体系。管理制度最终应用于实践,应满足可操作性强、简明实用等要求,确保在日常工作中有效规范及约束。该管理制度除了对管理人员有直接约束作用,还应对单位领导有约束性,确保管理工作独立性,防止在管理时由于个别领导意志引发不符合规定事件。科学建立奖罚机制,坚持奖罚分明,合理制定奖励与惩罚措施,针对严格按规章制度工作的人员,给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激励其更好工作;对于恶意篡改信息、非法操作者,给予严厉处罚,保证管理工作有序、健康、稳定进行。

(三)实现信息化管理

以往传统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应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促进管理及时性、实效性、高效性和准确性,真正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采用新技术对文件传输、检索、接收、加工控制和存储等流程进行改变,应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共享和共用,解决档案信息受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等问题。利用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储存,提高档案完整性及安全性。对于保密范围之外的档案信息,应利用网络开展资源共享,确保档案信息在单位各部门之间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浪费[3]。通过信息共享,可大大促进的单位发展,促进各部门之间交流与沟通,使单位领导加强对档案信息的了解,更好作出决策,可将互联网技术与目录方式联合,实现信息化共享及网络互动,拓宽档案信息服务范围。

针对中小型单位,对全部收藏的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难度大,付出成本较高,此时应突出重点,选择使用频率高、影响范围大、保管期限长、使用价值大的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以此分层次、有计划的实现信息化。

(四)提高人员素质

想要实现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及创新性,必须建立优秀、专业的人才队伍。积极引进专业性强、信息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淘汰缺乏责任心、消极懈怠的人员。对现有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培训,通过自学、专家讲座、集中授课等方式,使其了解掌握最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加强考核,提高每位人员对知识水平提高的迫切愿望,激励其进步[4]。对传统培训机制进行创新,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特色性、针对性培训计划,结合网络体系建立多样化培训,如实践培训、多媒体培训等,使人员充分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避免因人员缺乏先进技能与知识导致工作漏洞或局限。作为管理人员,应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较强责任心,主动、积极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长久工作,除了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加大财力、人力及物力投入,努力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更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自身单位特点,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统一规划和管理,达到共享性、独立性现代化档案管理目的。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后,对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创新建议进行探讨,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隽.探讨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J].企业技术开发,2013.

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范文5

本文对新组建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的集中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加以探讨。随着全市涉水行业行政单位的调整、撤并、整合,而涉及到的原各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总公司组建后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设想,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其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以便为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在城市供排水现代化建设,及其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

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档案;开放共享;数据库平台

一、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

“供排水行业的网络数字档案平台”,是全市供排水总公司档案管理部门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体现,随着城市规模逐步扩大,新型产业不断出现,以及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对供排水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涉水环境要绿色环保,对水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涉水单位体制不断改革,全市涉水单位调整,整合一体化管理逐步落实,随着这样的机构整合,就给供排水总公司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改革创新要求:对过去各行政单位分散的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尽快建立适应供排水行业新的统一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库,使档案服务能准确、快速、精准、开放、共享及互动的全新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信息平台。本文主要分析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及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供排水行业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构架方案,以期为供排水总公司在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二、全市涉水行业档案信息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呼和浩特市涉水行业档案管理现状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市内的供排水行业就不同程度地开始了档案管理科的建设,其档案采集的主体部门是单位的办公室主持,几乎没有档案专业人员,仅仅处于单一的粗放的原始资料保管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档案资料的管理机构才开始具备,有了初级规范的档案专业化管理机构和人员。但是,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还是处初级保管的被动状态,档案收集随意性很大、零乱、缺失严重,档案保管条件原始落后,自然损坏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被正式提出,对全市涉水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排水行业以生产管理、管网管理、营业管理、无纸化办公为主要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已逐步成为呼和浩特市供排水行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很多城市供排水行业的档案信息化大都采用影印、扫描、文本录入等数字转换方法,建立原始档案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系统,这种档案管理数据库的不足使系统整合分析共享能力差、智能分析差,无法形成实时在网络中的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无法全面提高供排水档案信息化水平。

(二)呼和浩特市供排水行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供排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建设与逐步完善阶段,及时学习、收集、分析、借鉴国内同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好的经验,分析他们档案管理系统的优缺点,是建设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的捷径,事半功倍,十分必要而又迫切,纵观国内一些供排水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观念问题在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方式下,供排水总公司的档案管理虽取得了较快较规范的发展,但在公司一些二级企业和基层单位还是认为,他们没有必要赶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这个“时髦”。还有些人认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仅仅只是一些计算机操作,软、硬件的单独配置,认为有这些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已完成,没有意识到供排水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决不仅仅只是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这种认识制约着行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人才问题供排水档案管理规模较专业化而零乱,管理业务单一,无法建立自己的IT队伍,对计算机、网络人才吸引力有限,单位内部也很少能找到既懂得IT技术又懂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单位信息化建设只能借助外来力量完成,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沟通困难则成为信息化建设的软肋。

三、供排水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组成和其逻辑关系

1.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此平台建设可使整个公司内部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各自的权限在浏览器上共享、分析、处理和应用企业内部各种档案信息的资料,实现查阅自动化、运营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相关信息资源化和运作网络化。

2.建立稳定可靠的档案核心数据交换中心通过对各个行政,技术等环节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实时全面采集和发送,实现全公司内的各种档案资料信息的集中存储,形成一个档案信息共享体,带动整个公司内档案资料流程运作顺畅,保证各层级管理系统对各个环节档案资料的运用。

四、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供排水行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遵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原则;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系统开放原则;技术先进、可靠、实用原则;“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信息安全原则。其系统设计要先进、可靠、实用。要充分利用成熟可靠的公用网络,根据其分散和遍布的特点,采用VPN虚拟局域网,保证数据的实时准确传输。

2.系统运行的开放性系统必须便于开发、使用、维护、管理和系统升级的支持,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要考虑到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各类数据资源得到共享。供排水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充实和完善的系统工程,呼和浩特市供排水公司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单位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扩散及创新的延伸,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建章建制,从而达到通过信息化来提高供排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市供排水公司始终处于竞争的前列。

参考文献:

[1]胡西春.浅论新形势下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2011(28).

[2]翟宏.做好档案管理创新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2(26).

数字化改革存在问题范文6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教学媒介;数字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的日益广泛,课堂教学早已不能墨守成规,局限于一间教室、一纸课本,甚至是一张幻灯片。体验式教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然而在今天它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互动参与,数字媒体技术,如交互设计、3D4D技术等势必会被逐渐引入课堂,也因此体验式教学也将会越来越被教育界重视,让学生能以一种亲历者或见证者的角色参与到课本中的故事、场景和活动练习中,以获得更为真切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近似于体验式的网络游戏,对于极富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玩乐心性的小学生来说再适合不过,而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所特有的故事性和场景感正与体验式教学相契合。

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传统意义上,体验式教学一般被定义为一种“情感激发”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教与学、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通过创建一种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挂图、现实的问题、趣味资料、游戏、音乐、生动的语言等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事实上,这种意义上的体验式教学是以理解教学内容为基本目的的,它仍属于平面性教学体验,在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理解认知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真正的体检式教学应该是学生与教学媒介的融为一体,是数字化的体验式教学。媒体融合时代,体验式教学需要做到人与媒介的交互,即学生与教材和读物的交互,而老师的角色会逐渐被弱化。从另一层意义上说,体验式教学实质上是“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寓教于游”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能获得游戏般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习媒介不再是纸质书或是狭隘的多媒体和电脑,而是类似于采用交互技术设计的学习APP,这些APP不是简单的平面课程,而是集图文、音频、动作和视频等多种感官体验为一体的数字化出版物。

小学语文课本一般都设置有大量的古诗词、寓言故事、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学生不应该只是机械地坐在投影仪和电脑面前被动地接受知识,即便老师放映出相关图片或音视频,讲述出生动浅显的故事,但他们这个年龄层次的心理认知能力和欣赏水准都无法让他们对这些课文内容做出真正的理解,更遑论产生兴趣和积极主动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