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消费市场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消费市场现状范文1
摘 要 农村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和可观的开发潜力,但是现状不太理想。大学生就业也是困扰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难题。两者的结合研究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村消费市场 大学生就业 研究
一、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目前城镇居民消费基本饱和、消费市场缺乏新热点的情况下,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是当前消费领域必需关注的问题。
以“家电下乡”为例,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电拥有量仅为城镇的2/3,洗衣机和手机不超过1/2,冰箱约为1/4。目前我国农村家电普及程度仅相当于城市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中国政府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指出,从2009年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范围从第二阶段的14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各地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家电下乡产品由于实行了最高限价和财政补贴,将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来源。有业内人士这样分析,如果说目前每100户农民中仅有46户使用洗衣机,假如将这个数字提高到50户,那么一年就需要洗衣机1000多万台,这个数字超过了家电行业洗衣机年产量的50%以上。据商务部统计,进入2月份以后,家电下乡各类产品日均销售总量30844台,日均销售额4607万元,约为1月份的3倍。今年家电下乡财政补贴预计能拉动约1500亿元的农村消费。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0万,创下新高。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幅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时,原来的一个岗位,现在有两个、三个人来竞争,短时间内造成毕业生就业紧张的问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也被称为进入30年以来最难时期,中央地方纷纷出台措施,拓宽渠道保就业,发放创业贷款,发放就业券,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等。
赖德胜是国家十一五课题“大学生失业问题研究”负责人,在他主持的一项对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85%以上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对于工作岗位,65%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
三、抓住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的契机促进大学生就业
农村的消费增长缓慢,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瓶颈。就现状来看,农村消费市场不容乐观。但是,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农村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城市市场的日趋饱和,农村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定是最具潜力的市场。从近几年政府实施各项政策和方案可以知道,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的扩大内需的战线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市场开发促进了农村消费。2009年,商务部将在已经建立26万家农家店的基础上,新建和改造15万家农家店,支持建立1000家农产品配送中心以及200个至3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预计将使100多万人实现就业。
为了推进家电下乡,一些企业在农村市场的网点正大幅增加。目前,在家电下乡涉及的10多个省市中,海尔已拥有2000多家专卖店和10000多家乡镇店;创维已启动了“农村液晶倍增计划”。同时,部分外资品牌也纷纷跟进。三星已推出专门针对二三级市场开发的32英寸液晶电视,而其在华南的布局已覆盖了广东、湖南、福建、江西、广西、海南6省的一大批乡镇;西门子家电集团也将在开拓三、四级市场上有所动作。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家电企业纷纷进驻的热土。
由此,大量有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充斥农村消费就业市场,必将有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帮助相关企业进行渠道搭建、维修和保养等配套服务的运作,建立服务机构帮助农民了解下乡电器、汽车等设备。另外,文化下乡和医疗下乡也将是下一阶段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的重点,大学生可以抓住上述种种契机解决自身的就业。
四、农村消费市场开发对贵州交通职业学院有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同时,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研究有利于充分贯彻中央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号召,联系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院专业建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效应。专业建设应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汽车下乡”最初的工作就是把汽车拿到农村市场去销售,这将有助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开拓就业岗位。
农村消费市场现状范文2
作者:于志涛 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重大发展战略以及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诸如实行、取消农业税、粮食保护价收购、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进而带来农村消费市场规模的壮大。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85133亿元,同比增长15.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40210亿元,同比增长15.7%。如图1,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3993.45元,是1978年116.06元的34.4倍,而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8年下降0.7%,较之于1978年的物价水平上涨5.19倍。虽然物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被迫性提升,但上涨幅度距消费支出规模相差甚远。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从中可以更清晰的看出农村消费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例如电视机,1985年每百户拥有量为11.74台,彩电仅有0.80台。到了2009年,电视机拥有量则已经达到每百户116.59台,彩电也已经实现户均一台。另一方面,高端与现代化耐用消费品,如移动电话、家用电脑等,也逐渐步入农村家庭。地区间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到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状况。东部地区由于经济起步早,发展程度较高,也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改革开放既造就了一批现代化城市也成就了很多富裕的农村地区,如江苏华西村、山东南山村等“百强村”,发达的农村地区则相对集中于东部地区。我国辽阔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也导致了农村消费市场发育不成熟,消费规模偏低。消费支出呈现季节性变化。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也表现出鲜明的特性。农村消费的独特爆发周期主要存在于麦收与秋收以后,包含生产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这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民不同于城市的工人大部分是按月领取报酬,农民是季节性的领取报酬[2]。此外,农村消费市场与城市消费市场一样都有强烈的节日性消费特点,但农村表现更为突出。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存在不科学的消费行为。由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小农消费心理也使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农村的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态度普遍存在,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能自己种的不买,能凑合用的不换,能不花钱的不花”的消费思想[3]。另一方面,农村深厚的传统习俗心理,导致农村家庭对结婚、丧葬等过于重视,存在不理性的过度消费行为。公共服务落后,市场消费环境亟待提高。首先,农村公共服务较为落后。特别是公路、电力、供水等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备,不能满足各种商业机构进驻农村,也限制了农村市场对家电、农用机械的需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得很多农村居民为了保障未来有钱就医、养老而降低了现期消费,从而维持高储蓄。其次,市场消费环境较差。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商业流通网点少、规模小、选择少的问题,市场供给完全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多样化需求[4];同时,对农村市场监管不力也影响了农村市场消费环境的改善。
才能激发潜在的消费欲望与消费需求,农村消费市场才能蓬勃发展。首先,坚持执行政府支持农民增收的各种政策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探索建立农产品价格补偿机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政府财政逐渐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其次,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金融支持等。再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产业结构,各地区要有针对性的发展优势农业项目。下大力气推动商贸零售、物流、农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也能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第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新型农民成长。不断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高城乡统筹水平和城镇建设水平,切实维护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各种合法权益。加强科技下乡、教育下乡活动的组织、宣传,着力培养一批能带动农民致富的村干部,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最后,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力度,政策制定与资金支持应倾向于农民收入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加大宣传引导,促进农民建立现代消费观念,养成科学消费习惯农村居民原有的一些消费观念和消费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开拓[5],所以要通过大力宣传,努力转变农村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首先,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介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现代消费观念的理解和认可度,引导其处理好现期消费与预期消费的关系;其次,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公益培训力度,可以通过举办“现代消费观念指导”讲座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逐步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和消极的消费习惯,改变农村居民对合理投资的认识;最后,政府通过设立“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培养科学消费习惯”试点村,加以政策、资金支持,并向其他地区推广。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首先,提高政府财政转移支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公路、水利、电力建设质量。促进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来源多元化,适度改革以政府财政为主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次,改革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着力建设面向城乡的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解除农村居民看病、养老后顾之忧。再次,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一是进一步通过“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形式,真正把消费实惠让与农民,鼓励商业企业,特别是国有商业企业增开农村网点;二是有关部门应根据有关消费市场的法规与措施,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现象,严厉惩治损害农村消费者权益的不法分子。
农村消费市场现状范文3
[关键词] 农村;文化消费;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F0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89-03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农村社会生活进步的根本动因。河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投入比重较低,消费结构单一,农民的文化生活单调;除农民的思想观念因素外,政府重视、文化市场供销是否对路是主要原因,对此,应引导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消费场所,丰富其资源,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一、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现状
2005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 481.64元①,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居第10位;而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 165.72元,在全国居19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食品、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和服务、交通及通讯消费支出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生活质量提高,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但位次有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城镇居民,城乡文化消费差距也很明显,但其文化消费支出绝对值和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这表明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文化消费。此外,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相比其他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农民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二、农村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增长缓慢的原因
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仅教育支出高,其他方面较低并表现为多元盲目性,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不协调,原因在于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市场定位不准,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相应的理论引导和政策指导。
1. 文化气息相对较弱,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不花钱享受文化生活的习惯意识还很浓,这就给启动文化消费带来了阻力。河北省农村居民将较多的消费用于交通通讯和居住,交通通讯消费随农民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增多而增长,说明河北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比较重视眼前挣钱、享受,而轻视文化消费这种发展型消费,导致文化消费增长缓慢。
2. 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河北的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够高。许多文化古迹、革命遗址、旅游胜地和民间传说等,尽管文化含量十分丰富,却不能很好地开发利用;绝大多数乡镇虽然设有文化站,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下放,文化机构精简,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对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设施陈旧简陋,项目单调,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3. 文化市场尚不够完善。由于河北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文化消费冲动不足,文化队伍尚待建设,导致农村文化市场未能正常发育成熟,发展缓慢,未形成规模。
4. 农村文化市场结构失衡,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消费市场间存在需求大而有效供应不足的矛盾。大多数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服务是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生产的,适合广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和经营项目相对较少,缺乏适合其需要的文化产品和娱乐服务。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产品和艺术精品在农村文化市场所占比重不高,而一些粗劣的、格调低下的文化产品泛滥于农村文化市场,不利于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5. 农村文化市场缺乏管理,中高档文化产品和娱乐服务流通渠道不够通畅。文化市场法制不健全,管理比较混乱,导致非法及假冒伪劣文化产品、粗俗的娱乐活动和非法经营活动乘虚而入,反文化现象较突出。
三、农村文化消费发展趋势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的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中教育支出大幅度下降,从而将导致文化消费支出额和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的大幅度下降。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农村居民闲暇活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村落,而是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同时其消费习俗和消费观念也将受到城市文化的不断冲击、渗透、辐射而改变,其文化生活、民主政治生活的要求必然随之提升和增强,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在可预见的将来空间巨大。随着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文化消费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得到缓解,文化消费市场看好。随着全国性文化消费品市场供求结构的调整,省内文化消费者经济特征将趋明显。假冒伪劣现象将不断减少,高质低价和优质服务将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焦点。城乡间的文化消费差距将继续拉大,将逐渐加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文化消费市场的竞争。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各类展览继续受欢迎,文化娱乐、网吧、音像制品批发等文化消费市场的农村份额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培训教育、数字娱乐消费将成为文化消费的热点。
四、建议
1. 引导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因此,应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热情。各种媒体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认知的途径,电视、电台、报刊等应该成为文化消费的倡导者、文化消费品的广告者、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心,应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本土特有的文化精神,倡导健康、科学的消费观。还可通过评选先进文化乡镇、先进文化家庭,举行经常性的文化知识、项目竞赛等活动,提高农民文化消费的自觉性和消费水平,使文化消费成为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 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应以满足农村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为指导思想,变文化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组合文化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要素环节上形成对文化需求有效供应力和吸纳力的支柱型企业,建立区域文化产业链,培育具备河北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河北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燕赵文化)与外来文化(西方文化、港澳台文化)于一体,文化资源丰富,在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的指导下,将这些文化精华有机整合,以培育特色文化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一可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挖掘地域性文化资源,扬长避短,创造特色文化项目和产品;二可以通过培育特色文化乡、文化村,以吸引省外、国外的游客前来消费,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既为艺术发展提供宽松活跃的环境,也为农村居民享受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文化艺术提供资源与途径。同时,还应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如在税收、资金审贷、项目审批方面适当倾斜等。有重点地扶持、发展新兴的和有潜力的文化产业,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积极培育和开发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资源,提高其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鼓励规模化经营,改革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和领导方式,实行政企、政事分开,依法规范管理;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
3. 制定并实施优惠政策,促使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进入农村文化市场。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文化消费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对农村在经济文化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如对面向农村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生产项目和服务,应从经费划拨、税收上给予优惠,使其消费价格能被农民接受;划拨专项资金鼓励文化单位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端正创作态度,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作思想健康、艺术精湛、形式活泼、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进入并占领农村文化市场。同时,应鼓励各级文化部门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常下乡,将其由农村居民节日的“文化大餐”变为随时可以消费的“家常便饭”。
4. 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大力遏制腐朽文化侵入。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制定专门针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手段,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行为。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城乡配合消除文化领域的污染源;调动社会力量监督、打击消极腐朽、违法犯罪的消费行为,净化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同时,要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调控、管理农村文化市场,采取市场调节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方法,引导健康文明、进步向上的文化产品和高品味、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进入农村文化市场,对假冒伪劣和非法文化产品,除实行法律和行政处罚外,要施以必要的经济制裁,使其在文化市场无立足之地。
5.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消费设施和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鉴于河北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消费人口巨大,一方面要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和人员的投入,紧紧抓住乡镇文化站建设,以此带动村社文化建设,逐步实现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社有文化院,丰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场所与资源;当然,也可通过动员社会各界捐赠的方式解决部分资金和设备。另一方面要以长远、整体、创新的观念,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同时,在农村逐步建设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使其在高效、快捷地为农村居民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成为展示全省各地历史文化与时代风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向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努力营造一个农村居民能够耳濡目染的文化气息浓厚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贾书海.农村文化消费的悲哀[J].领导之友,2005,(2).
农村消费市场现状范文4
作者:岑道权 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拓展陕南农村消费市场的制约因素
消费力因素消费力是指消费者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的能力或力量[6]。制约消费力的因素的是消费主体的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收入水平。收入和消费呈正比关系,收入越多,消费越旺,消费主体的绝对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陕南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偏低的收入水平势必使一部分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收入来源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持久性收入是支持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因素,暂时性收入并不能促使居民扩大消费水平。近几年来,虽然陕南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转移性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快,但仍未改变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导地位。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以农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呈下降趋势。文化素质。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高科技智能化消费品需求的影响。随着智能化产品数量的迅猛增长,如果农村居民缺乏消费这些智能化产品的文化素质,无法掌握智能化消费品的技术要领,就会造成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大量闲置,影响他们的消费需求;二是文化素质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资本”,会影响居民的就业与收入,从而制约他们的消费需求;三是部分传统的消费观念制约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如自给自足、偏好低价商品的消费观念等。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因素一般是通过收入预期机制和消费支出预期机制来影响和制约居民的消费需求,低收入消费者在与高收入消费者进行比较时,往往会通过储蓄财富或投资收益来缩小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2009年末,陕西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732.03亿元,比2005年净增加4407.84亿元,增长1.25倍,年均增长17.6%。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05元,比2005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14.9%,明显低于储蓄增幅,反映出人们不敢消费的问题[7]。不论是储蓄还是投资,都会导致低收入者现期消费需求降低,而且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低收入者往往会预计将来消费支出的增加,从而减少现期消费支出,最终影响市场消费能力。收入差距因素还会通过影响供给关系来制约消费。有些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率,主动放弃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市场,造成低收入的农村市场得不到应有的产品供应,而城市市场却出现大量库存和积压的问题。社会保障差距。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社会消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陕南农村的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虽有较大发展,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养儿防老”、“小病扛,中病拖,大病等着见阎王”的现状。信贷资源分配差距。根据农村信贷功能可将其分为生产性信贷和消费性信贷2类,生产性信贷可扩大农业再生产,消费性信贷能有效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目前,陕南农村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农村信用社。由于农村信用社放贷需要抵押,农民很难贷到款,造成了生产性信贷资源和消费性信贷资源的不足,他们只能依靠自身和亲朋好友来筹集生产性资金,从而减少用于生活性的消费支出。为了应对消费性信贷资源的欠缺,农民往往会选择储蓄来应付像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盖房婚嫁或者防灾、防病、防老等支出,造成消费现金的紧缺,抑制了消费。供给因素产业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产业结构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首先以工业品质量结构和品种结构为主体的工业品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如在家电销售过程中,居民对价格高但能耗低的产品的购买兴趣明显低于低档家电;在装修房屋时也是从价格方面考虑多而不是遵循质量优先原则。其次农业结构对农村消费市场有制约作用。在陕南,近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他们主要依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养成了自给自足性质的实物消费习惯,在粮食和蔬菜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在城市蓬勃发展的餐饮业到农村基本没有市场。基础设施不足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基础设施作为农村消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还会限制农民收入的提高。目前,陕南农村仍存在交通不便利、通信无网络、电力无保障、电视信号差、农田水利灌溉不到位等影响消费市场的基础建设问题,居民消费尚未脱离“大额消费走县城、日用百货到集镇、零星用品赶大集”的状态。为了改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现状,在缺乏国家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农民只能通过压缩消费支出来筹集财力和物力,对信息商品、家电、农用机械的消费需求受到限制。流通设施供给不足制约居民的消费需求。在陕南农村,由于流通设施欠缺,企业无法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物流配送,许多新产品在偏远的农村市场根本就找不到,使得消费者就是有钱也无法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农民的农产品也无法顺利运送到城市的市场上去变卖,从而削弱了他们的购买力。消费观念落后传统的风俗习惯支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也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决策方式,有些甚至演变成消费习俗,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陕南农村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重视房产和婚丧嫁娶、添丁满月以及节庆消费,形成了多年积累一次性集中消费的特点。许多农民在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上省吃俭用,但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却不惜重金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修房看风水,修坟墓讲气派,造成了居民消费支出的配置不合理和消费结构畸形发展。
拓展陕南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陕南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其区域和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旅游业、土特产、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生产等加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大幅度提高农民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⑤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的合理流动。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并通过“雨露计划”等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工资水平[9]。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产出效率。鼓励农民对土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减少土地的经营成本。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既要增加农业机械的总量,又要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应用水平,使农民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科技务农水平,增强他们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等现代化农业,降低土地污染,提高产业化水平,保持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的稳定增长。改善农村市场的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是指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具有一定影响的制约因素,一般分为自然消费环境和社会消费环境两方面。加强自然消费环境保护。陕南的自然消费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受工业污染的威胁。秦岭、巴山山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山泉和溪流,受季节影响较大,备受干旱和洪涝的困扰,汉江河谷盆地水资源也不同程度受到工业和生活排污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频繁的洪涝灾害使可用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也呈下降趋势,需要加强保护意识。加大财政投入,搞好农村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是制约陕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与消费环境硬件设施的改善是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步骤。因此要加强政府支持力度[10],要积极推动“以农补工”阶段向“以工养农”阶段转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高公共财政在促进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网络通讯和水电煤气等综合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完善农村通讯网络,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用水、用电供应,为人们使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电脑、手机、小轿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创造条件。加快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农村供销社的流通功能已经基本丧失。为加快陕南农村消费市场的形成,政府应从投资、信贷、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扶持,以规模较大的集镇为中心,大力发展连锁超市和专卖店,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农村市场的商品质量和数量,有效改善流通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信贷和保险体系。有效消费需求的形成需具备2个基本条件,即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如果消费者有购买能力,但没有购买欲望,也不能实现有效消费。因此,要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国家财政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使农村居民敢于和愿意消费。完善陕南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制度和财力扶持,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组织来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农倾斜力度,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增值。建立农业生产预警和保险机制,增强农民抗御农业风险的能力,利用市场保险机制来分担农业、农村、农民的大部分风险,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确保农民增收。加强消费引导,鼓励并带动消费需求追求长期效用的最大化是合理消费行为的本质特征。消费者应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获得最大的消费需求满足,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进行挥霍、浪费,或者只考虑未来,把储蓄作为唯一的目标,都不符合这一标准。提高劳动力素质。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程度差距是导致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西奥多•舒尔茨认为“改进穷人的福利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量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11]。因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3加强宣传引导。思想观念支配人的经济行为,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总会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渠道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加强消费观念的引导,是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改善农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政府应通过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相关公共政策的出台,从宏观上约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然后通过必要的经济手段,诸如价格、税收、补贴等措施倡导科学消费方式,并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居民培育现代消费理念,拓展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并带动消费需求。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内需是根本动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要在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中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挖掘农村市场新的消费需求,积极发展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继续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鼓励社会投资用于发展教育、旅游、现代物流等刺激消费的领域,发挥陕南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
农村消费市场现状范文5
[关键词]山西省 农村 居民消费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但是,山西省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仍有待提高。截止2011年底农村人口1828.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3%,但农村消费只占全省消费的30%。农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仍不及城镇居民的二分之一,农民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能力和行为受到了限制。这说明山西省农民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市场升值空间大。因此,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居民合理消费需求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山西省经济、实现中部崛起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研究
1.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研究
根据表1,可以看出1978年~1990年间,山西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增大,消费差距也逐渐增大。1990年~2010年间,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而从2000年开始消费差距则反而呈扩大的趋势。可见,从2000年至今经济高速增长,但山西农村居民并没有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生活质量一直落后于城镇居民,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山西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居民滞后的消费水平以及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越来越大的差距,进一步导致了居民总体消费支出水平低下。
2.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状况分析
表2显示了 1978年~2010 年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由表可以看到,项消费支出中食品和衣着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而居住、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食品支出方面,1978 年山西省农村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为61.02元,2010年上升到1372.49元,增加了21倍。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但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这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仍然较高。山西省农村居民在衣着方面的支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居民对衣着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以购买为主,手工自制已越来越少。但衣着支出增加的幅度低于总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所以衣着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居住支出方面,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房的要求也更高,2010年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的人均支出是614.7元,是 1978年的69.53倍,1990 年到 1995年居民的居住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 0.16下降到 0.08,2000年~2010 年又由 0.13上升到 0.17,说明这一阶段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消费需求有所增加。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方面,1978年~2010 年山西农村居民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在波动变化,且其增长幅度小于整体消费支出的增长。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方面,其比重都是不断增加的,说明在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文化修养、教育和科技水平的质量。
三、开发山西省农村消费市场面临的主要困难
1.山西省农村居民增收缓慢且收入不稳定
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经营收入,大部分农民依靠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输出增收,渠道比较单一。当农产品价格发生波动,或者外出务工机会减少时,农民增收便会受到极大影响。据统计,2001年~2005 年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率为 8.69%,而 2006年~2010 年则降为8.23% ,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增长缓慢,购买力不足。而且农民的增收预期不稳定,也是影响农民即期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产品价格不断波动,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扬,而且外出务工竞争激烈,农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同时,随着农民对子女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的支出预期不断增长,加之农民对防灾、防病、防老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对消费持相当谨慎的态度,更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储蓄意识。预期收入的下降与预期支出的增长,势必影响农民的即期消费,使农村购买力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2.消费环境差,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消费环境差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还会影响农村居民扩大购买力。例如,一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利,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村通信设施建设落后,电价高且电压不稳,这些情况导致农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民消费尤其是对家电、农用机械、信息商品的追求。另外农村消费信贷环境欠佳。由于农产品市场不景气,农民生产经营贷不到款,只好把大量的现金用于生产和扩大投资,造成消费现金紧缺,抑制了消费。此外,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例如,农民缺乏交换的场所,“以路代市”现象十分普遍。
3.消费观念落后,市场难以启动
农村居民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较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消费心理,形成了轻消费、重积累的消费模式。平时的消费都是省吃俭用,购物时一般只买必需品,对非必需品很少买,主张“勤俭节约”。农村居民一旦有收入有了节余,往往首先会把它存起来,等到以后办大事用,比如婚嫁、子女上学、建房等。偏重远期消费,轻视近期消费,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个人消费支出的不合理配置和消费结构的畸形发展。
4.农村市场管理不到位,市场信息闭塞
目前,山西农村市场上的经营企业小而散、经营品种雷同、商品档次低、业态单一,满足不了不同的农村消费群的需要。同时由于农村市场地域广,分散严重,政府有关部门无法实行有效的监管,广阔的农村市场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市场。另外,市场信息渠道不灵也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不少地区农民反映,由于不太了解市场信息常常不知道买什么好,怎么买,如何用。条件好的农村也只有依靠电视了解一些市场信息,有了钱也不知道怎么消费。
四、开拓山西省农村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是开拓农村市场的着眼点。而要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使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第一,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强在投资、信贷、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重点扶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第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第三,大力开展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通过开辟更多的就业途径和财源,达到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因此,山西省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农村居民自主经营,走多业经营的路子,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通过多种经营手段,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的来源。
2.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消费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
作为开拓农村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消费环境等硬件设施的改善至关重要。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消费环境硬件条件的改善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使更多的农村地区通水、通路、通话,从而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中介组织的建设,通过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来解决农民卖难、买难、用难、维修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民消费的意愿。
3.引导农民消费观念,鼓励合理消费
农民收入的增长,可以促进农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农民的消费行为还会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农民消费观念的引导,帮助农民建立合理的消费理念,逐渐丢弃抵制消费和盲目消费的畸形消费理念。引导农民追求与自身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匹配的消费需求,增加发展性、智力性消费,摒弃那些低层次、低质量甚至愚昧落后的消费方式。此外,还应让农民学会自我保护,使其免受“坑农、骗农、害农” 等不法之徒的伤害。因此应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农民了解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法律武器,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农村市场交易秩序,保护农村消费者利益
为使农民免受假、冒、伪、劣商品的伤害,还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损害农民消费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农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环境。对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更要加大监管力度,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通过对农村市场软环境的建设,真正降低农村市场的交易费用,保护农村消费者利益。
参考文献:
[1]山西省统计局.1979-2011山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79-2011
[2]刘敏,方亚峰,冯旭芳.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19102
农村消费市场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村流通体系;突出问题;破解之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77-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他们在数量上构成我国未来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此同时,农村消费市场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在质量上和档次上有了较大提高,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相对于城市消费市场和流通体系的发展而言,农村消费市场和流通体系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流通体系连接着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两端,对于市场信息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流通体系甚至决定着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全局。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健全农村新型流通体系,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基本态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各类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调节来实现。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新的农村流通体系初步形成,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层次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层次不断升级。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 342.7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多倍。在这十二多万亿之中,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40 209.6亿元,占到全国消费品零售额的32%,是1978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的38倍多。因此从规模和总量上来看,农村消费市场都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和层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在逐步下降,恩格尔系数开始降低;随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的推行,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保有量有了大幅提高,耐用品消费支出占农村居民总支出的比重稳步上升;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机会的增多,他们接触并接受了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观念,更愿意在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短途旅行等发展型、享乐型活动上增加支出。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和层次结构的提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政策引导得力,农村消费市场很可能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
2.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不断创新,传统流通方式仍占很大比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也开始不断创新,传统意义上的集贸市场与各类新兴的综合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以及期货市场共同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农村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已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复制。例如,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除了运用传统的交易方式外,还发展了订单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但在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方面,目前我国仍以夫妻店、副食店等为主要的流通方式。这一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虽然便利,但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大量假冒伪劣产品通过这些渠道流入农村,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为此,商务部2005年2月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旨在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向农村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店、代销点等流通载体经过改造,成为标准的“农家店”、“放心店”,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放心、实惠的商品和服务。数据显示,至2009年8月底,我国累计建设改造36万家连锁化农家店和1 186个配送中心,覆盖全国84%的县、71%的乡镇和44%的行政村。到了2010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或改造连锁农村超市52万个,覆盖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建改配送中心2 667个,支持2 000多家零售企业与1.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据此,传统“农家店”得到切实有效的改造,广泛分布的各类农资销售点提供了便捷放心的服务,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根本保障。
3.农村流通市场主体日趋增多,但无序化的特征也十分明显
在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经销商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从事农产品经销活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 000多个,还有近600万从事农产品流通服务的农村经纪人。此外,作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农资经营领域,目前已形成了农资公司、农业站所、个体经销商等多主体、多渠道共同参与的市场格局。并且,各种中介组织、季节性或临时性个体经销商也都参与到农村市场流通中来,使得农村市场竞争主体呈现日趋多元化的特征。市场过度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农村流通市场主体的增多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失序和混乱,其突出表现是农村消费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在广大农村地区,“重价格,轻质量”的传统消费观念依旧存在,这就使得农村市场上的商品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取胜,从而导致各种价低质次的商品流入了农村市场。
二、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流通体系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通道。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流通环境和流通生态欠佳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制约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繁荣的进程。
1.流通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并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之中,这就导致了财政支持的不到位,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例如,作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公路,到2010年底全国仍有1 200个乡镇、12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运输不畅导致销售不畅的难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此外,在农产品销售终端,交易市场设施简陋,信息化、电子化程度低,交易程序复杂繁琐仍是农产品流通速度较慢、销售价格较高的重要推手。
2.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农村流通体系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向上和向下两条通道,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健全,往往会致使农村流通的两头都不顺畅。例如,由于农村公路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城市生产的消费品就很难到达农村,即使经过多道中间环节最终送达,也会使得农村的消费品价格被数倍放大,甚至同一产品在农村和城市的“价格倒挂”现象,这不仅会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也会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
3.流通环境和流通生态欠佳
中国流通环境欠佳的首要表现是流通体系的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发展差距明显。广大城市、东部沿海的流通基础设施完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高,而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企业家将注意力集中投射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农村的市场和渠道越来越被边缘化。这一短板使得中国农村流通体系的前景变得不容乐观。此外,中国流通生态欠佳的突出表现是农村流通体系的管理不完善,相关法律建设十分薄弱。除了数年前颁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之外,我国农村市场管理还很少有别的法律、法规可循。农村流通体系规章制度缺失,加之现有的法律、法规又落实不到位,农村流通体系的秩序性、规范性便成问题,各个层次的流通主体涌入农村市场,农村流通领域中的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这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三、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破解当前农村流通体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业态,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着力畅通流通渠道
交通运输是制约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瓶颈”,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落实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同时,在流通市场建设方面,我们要改变现有市场交易的落后局面,加大水电气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电子化交易系统的引入范围,加强对冷链物流发展的财政补助,大力推进现代化的市场管理方式。
2.着力加强市场监管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流通市场的监管,着力构建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准入制度、交易制度、惩戒制度、信用制度。同时着力加强农村消费市场检验检疫机构建设,实行源头管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减少不合格产品流入农村的渠道和环节,将农村市场管理的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多种手段加强农村流通领域的监管。
3.着力促进新型竞争格局的形成
在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体系的过程中,市场主体培育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参与主体主要由大型农产品购销商、农村合作组织以及农民经纪人构成,其他市场主体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因此,为了促进多元竞争市场格局的形成,我们应积极引导连锁店、农村超市、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进入农村,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商品价格的合理形成机制,避免因为市场垄断造成的工业品卖价过高、农产品收购价过低等损害农民切身利益的行为。
4.着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当前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依旧突出,单家独户、各自为营的小农在农产品议价方面缺少话语权,他们只能作为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其切身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由于市场信息不畅,农户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难以适应市场行情快速变化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着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成立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后,农户可以在进行农资购买和农产品销售方面实行联合,他们可以提升自己在买卖两端的议价能力,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4).
[2]刘湖,彭晖.构建新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实现城乡和谐发展[J].消费经济,2006,(4).
[3]高道友.构建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瓶颈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
[4]韩峰,阎栋.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J].集团经济研究,2007,(20).
[5]崔永刚.进一步发展农村流通业[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