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源环境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源环境管理范文1
引 言
资源环境管理是指针对目前的水土资源与环境状况,进行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掌握提高水分、养分、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及退化防治等宏观管理与决策。根据相关资料,可把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具体研究主题分为:大气、地学、海洋、环境保护、环境学、可持续发展、能源、农业、生态、水资源、土地等方向。
1.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对地学、水资源和海洋这三个方向的研究相对比较稳定和活跃,其研究所的个数分别达到24、21、16;而对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这三个方向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这三个方向所涉及的面较为专一,已有专门的学科对其进行研究,所以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中较少提及;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理念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晚,比较成熟的研究所还不多。
国内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这四个方向,对于地学、农业、环境保护、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这五个方向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局面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在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相应的研究所比其他方面的研究所要多;另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国民对于收效快的研究的期望值较高,急于求成的心情比较强烈。
2.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比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比可以看出,国外比较关注的是地学、水资源和海洋这三个方向;而国内跟国外的关注焦点是不同的,主要关注的是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这四个方向。何以地学、水资源和海洋在我国不被关注?这首先跟我家对相关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不同有关,另外跟文献计量研究的时间区间以及国内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国际的研究有关:国外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主要是来自于管理实践经验及相关学科的启发,而我国通常是直接采用国外先进理论,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来进行研究的,基本上属于跟踪、引进、消化、吸收性的研究。不过,自06年以来,受国家研究热点的影响和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国内研究机构对海洋和地学的研究力度正在加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批批成熟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综上所述,国内外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趋势包括以下几点:1)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将为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随着科学的发展及时代需求的变化,将会出现新旧研究领域的更替,我国相关研究机构需要及时跟踪最新研究东西,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3)尽管国内的研究热点大都来自国外,且落后于国外,但也有领先的领域;4)国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当地政府要支持研究热点的实践活动,因为只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使得研究在实践中获取效益,尤其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5)我国在此领域的科学研究还处于借鉴应用的阶段,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从实践中总结出自成一体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3.我国未来的研究方向
根据对我国设置了相关专业大学的调查分析可知: 大部分学校将相关专业设置在资源与环境学院或者管理学院,其中资源与环境学院占大部分,直接开设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上没有。比如发展最成熟的土地资源管理,基本上没有哪个学校直接开设该专业,而是混迹于资源与环境学院或者管理学院,而且开设了相关专业学校的研究方向是以理工类为主。但随着对资源环境进行管理的重要性的深入人心,该领域的研究将朝着集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为一体,综合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方向发展。
根据国家相关组织对资源环境管理项目资助情况分析可知:资助最多的是资源环境保护类,其次是资源开发利用类、可持续发展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环境保护类、资源开发利用类、可持续发展类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根据近几年,我国在该领域的情况分析可知:与资源环境管理有关的文献中,关于资源开发利用类和可持续发展类的占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是评估评价类、资源环境保护类,而关于资源型城市类和法律法规制度类的则相对较少,应引起重视,有待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
4.结束语
随着地球上可利用资源的日益紧张及低碳生活、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对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我国在进行研究时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重视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亦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军主编.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09.
[2]王惠主编. 资源与环境概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6.
资源环境管理范文2
关键词:整合 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 探讨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在矿山矿产资源储量与地质环境统计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启动了金土工程,相继开发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登记库系统)、矿产资源基础统计数据库系统(以下简称基础库系统)、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统计库系统)、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统计与地质灾害速报系统(以下简称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以及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探矿权系统、采矿权系统)六个管理软件。金土工程的开发与应用,大大地提升了矿产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减轻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也存在不足和问题,仍需继续改进和完善。笔者从事县级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和矿山管理工作多年,对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与地质环境统计数据库管理谈点粗浅意见。
一、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1. 探矿权系统、采矿权系统是由地市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用,用于颁发和管理探矿权、采矿权;实际工作中矿权变化较大,尤其是小矿山,探转采、停产、转让、变更、关闭等情形造成,同一矿山变更一次形成一个新的矿权号,闭坑矿山不能及时从系统中删除或对不同情形的矿业权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区分计数,往往不能全面及时掌握矿业权实际情况,上下级掌握的探矿权、采矿权数不一致。
2. 登记库系统、基础库系统、统计库系库、地质环境统计系统应由采矿权申请人填报并签字盖章,但由于人员素质问题,中小矿山企业的人员多数不会填报,好些矿山由国土资源管理审查人员或地勘单位人员代填,然后由采矿权申请人签字盖章,不是根据企业财务、生产台账填报,数据准确性难保。
3. 基层国土管理部门人员文化层次差别也较大,同时懂地质学和计算机的人员极度缺乏,填报质量不高,不如由企业聘请地勘单位的专业人员填报,企业审查数据,并对数据负法律责任。
4. 上级(厅以上)国土管理部门分工较细,分别开发了6个管理系统,各填报各的,各数据库之间不统一,矿山数不一,几个数据库相互挂接检查时错误百出,难以消除;这6个系统各有特点,录入、上报、导入、导出操作各不相同,难以掌握,使用麻烦,易混乱出错。
5. 六个数据库系统操作、上报等方式、上报时间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大多数内容是重复的。给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增加了工作量和经济负担;填报工作在冬舂季的11-3月份,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填报通知来得急,北方矿山企业都避寒休假,基层管理部门难以通知矿山企业人员及时填报数据库,造成迟报、漏报、代报或草草填报等现象,基层国土管理部门和企业不能按时完成上报,填报质量低,手续不完备,矿山企业多有意见。
6. 上级部门各查看各自所需的统计数据库,难以掌握全局,不便相互协调配合。
二、各系统优缺点与改进建议
1. 基础系统按矿山编号为索引,且以矿山编号顺序排列,查找方便直观,页面紧凑,分类清晰;专业术语以下拉列表方式检索,规范了专业术语;建立数据逻辑关系、平衡关系、系统自动换算功能,方便快捷,系统具有检查功能,不易出错;但不够全面,如年自产矿石量、年外购矿石量、原矿年入选量、原矿入选品位、选矿回收率、与矿产品年产量及尾矿排放量之间;年工业总产值、年工业增加值、年利税之间;开采量、损失量、年产矿石量、开采回采率、废石排放量之间;某些矿种组分名、组分值、组分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对等。
2. 登记系统目录索引为登记号,与其他系统不一致,绝大多数内容与统计库和基础库重复,且有些填报内容,在地勘单位编制的地质勘查报告中没有提到,无法填入,如剥采比、掘采比、资源储量计算范围坐标等;有些内容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涉及,而登记系统未列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与评审等相关内容。一个矿山新立、延续、转让各形成一个登记号,不能对照储量变化等情况,数据堆放凌乱,查找困难。矿山企业编录的登记库导入管理部门登记系统时,登记号易重复、覆盖、丢失、出错。
3. 储量统计库系统内容较全面,与图形界面链接,信息量大,可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类统计报表,拆分合并矿山,分矿山分页打印,未利用、占用、残留、压覆资源类型可以相互转换,功能强,可单矿山、多矿山录入、导出、导入数据,功能强大,系统具有检查功能等优点。但该系统目录树排列无规律,未能按矿山编号顺序排列,查找不方便;应用中仅是由基础库和登记库数据导入生成,或引入上年数据再填入开采量、损失量即可,基础库已填报,为重复工作,意义不大。
4.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内容分类简明,网络上报迅捷;但该系统以矿山名称为目录,顺序无规律,查找不方便;系统未设计自动生成汇总统计表,如附表2,导出excle表格内容不全,不能分矿山导入、导出数据;生产状态只有生产和停产二种,与实际不符,应有生产、停产、筹建、关闭、已恢复治理等多种状态,关闭矿山、停产矿山也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故应每年全部填报,在目录中以不同颜色区分各生产状态,已恢复治理的矿山,应继续在库中保留或从库中导出另存备案;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开发应延伸到企业,由矿山企业填报,并负法律责任,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审查汇总,所以系统应设置打印、电子签名功能,填报单位填表人、负责人、主管部门审核人、主管领导要电子签名;单个或若干矿山报表应该能够导入、导出为数据库文件,以便分别接受矿山企业的报表和上传数据库。
三、整合数据库系统,形成一个综合的矿山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平台)
通过上述对各数据库的简要比较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六个数据库系统是国土资源部各部门分别开发应用,对于矿山企业和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则是集中应用,数据库内容绝大部分重复,填报时间不一,填报匆忙,数据导来导去麻烦而易出错。建议将六个数据库系统整合为一个综合的矿山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平台),并链接一个图形界面。
1. 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在办理矿业权申请时,根据地质矿产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及评审意见,建立其矿山矿产资源基础的综合数据库,内容包括登记库、统计库、基础库、地质环境库、探矿权库、采矿权库所有应填报的内容,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暂不能填报内容可空下,待有发生实际开采量后填报,生产状态应为筹建。由各矿业权人填报,分别由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逐级审查签名上报或下发。
依分部门所需设计页面,页面应紧凑,分类明晰,公用数据设置1~2页基本情况页面,基础库经历年完善升级较为完善紧凑,可作为开发基础。
2. 网报系统迅捷,延伸到矿业权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由矿业权申请单位起、通过县级国土资源局配发矿山编号逐级审核签名上传到颁发矿业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数据库颁发矿业权证。
3. 网报数据库时,系统自动检查漏填、错填、不合逻辑的数据,如有,则不能上报;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在一定时限内审核,妥则审核人、分管领导电子签名上报,不妥则退回重报。参照地质环境统计系统给各级国土资源局配发用户名、密码由专人管理数据库系统。
4. 数据库中各矿山以矿山编号为索引,由县级国土局配发永久性矿山编号,不与国土资源部配发矿业权证号冲突,数据库以矿山编号顺序排列,不同勘查阶段(普查、详查、勘探)不同生产状态(筹建、生产、停产、关闭、以恢复治理),不同矿产资源类别(查明、占用、压覆、残留、地热、矿泉水)的矿山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示矿山编号,所有矿山全部在各级国土局数据库中保留,直到某一矿山进行了闭坑恢复治理,并通过国土、林业、环保等主管部门验收,该矿山可从数据库中移除另存,或以特定颜色或标记区分。
5. 不同部门需要的汇总表,由数据库系统自动拾取数据汇总,并设置分页打印功能,供给各部门生成纸质材料。
6. 设计单矿山或若干矿山数据库导入、导出功能,以便分别由网络或报盘接收和上传数据库。
7. 各矿山数据库与图形界面相链接,以便直观查看矿山重叠、压覆情况、分布情况;不同勘查阶段(普查、详查、勘探)不同生产状态(筹建、生产、停产、关闭、已恢复治理)矿山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其矿区或勘查区;不同矿产资源类别(查明、占用、压覆、残留、地热、矿泉水)用不同网格标示。在界面底部分类统计矿山个数,探矿权分:普查、详查、勘探等;采矿权分:筹建、生产、停产、关闭、已恢复治理等;储量类型分:查明、占用、压覆、残留、地热、矿泉水等,并记录总条数。
资源环境管理范文3
【关键词】 自愿性环境管理;企业价值;驱动机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进程中,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007年以来,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并且在2010年“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环境管理手段的强制性环境政策,由于没有涉及任何关于成本最小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等问题,排污税、许可证交易等以激励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也存在巨大的行政压力等实施困难,导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使得污染问题屡禁不止,政府虽投入较大,收效却未能如意。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方式――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愿性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自愿协议的方式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促进企业或行业改进其环境管理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清洁生产;环境标志和欧盟的EMAS等。自愿性环境管理将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政府和公众的环保要求转变为主动环境管理,把环境关注结合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创造更为和谐的柔性化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效率的提高。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动力主要来自通过形成绿色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以追求更大的经济绩效,获得可持续的价值增长。自愿性环境管理所具有的价值驱动效应,会使更多的企业在利益机制的引导下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也就是说,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价值驱动属性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对环境管理战略的决策。
二、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和谐:契约扩展的价值效应
Freeman(2001)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一般而言,广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客户、竞争者、行业、供应商及股东 。
第一,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部门是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单位,其对环境行为作出的相关规定是企业改善环境问题最显著的压力,是驱使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企业进行自愿性环境管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认证的企业,政府会给予特殊的待遇,比如在认证过程中给予相关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在相关法规处罚上给予优惠,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环境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政府的要求。第二,从客户的角度来看。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还要求产品是安全、环保的。如Elkingdon(1994)的调查结果显示,22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的公民表示拒绝购买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所以客户的选择偏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消费者会有绿色购买意愿,选择对自身和环境都有益的产品。这样就使得企业有自愿环境管理的意愿。企业通过参与认证,把产品、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上的优异环境绩效向客户进行宣传,从而达到价值的获得。第三,从竞争者及行业角度来看。大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想要与同行业保持一致,它会模仿成功企业所采取的措施,而行业协会会促使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这主要是因为当行业中的少数成员采取了不当环境责任的行为时,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环境声誉。第四,从供应商角度来看。目前跨国公司和国内成功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供应方的环境评估,这就迫使供应商要采取主动的环境管理模式来适应这种变化,这又进一步推进了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发展。企业会意识到加强对供货方的环境评估,会减少后期的环保投入,不仅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更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五,从股东角度来看。作为企业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股东而言,在评价企业价值时会想到环境问题,认为环境绩效低的企业其风险更高,需要较高的风险收益。而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企业,在一系列认证后,会大大提升自身的环境价值,稳定股东的心态,使得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外部不经济性:环境成本的补偿
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具有外部性,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经济学中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效应。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实质在于私人成本的社会化。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外部不经济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缺损以及对于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不一致,导致了“市场失灵”,产生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纯收益和社会纯收益的不一致。由于社会成本相当于私人成本加上外部成本,而社会纯收益是私人纯收益与外部成本的差额,所以为使社会纯收益达到最大化,应该想方法来降低外部成本,这样也就达到了社会成本的减少,完成“最优污染水平”目标。而社会成本最小化就是“外部成本”的完全内部化,这也正是环境管理手段作用于排污企业的结果。环境管理就是要将私人生产产生的外部成本重新进入私人成本的过程,在降低外部成本中社会成本也在降低,直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重新回到“帕累托最优”。
假如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是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这样就把外部影响内部化。而自愿性环境管理恰恰是作为一种新的协调环境与经济的管理手段,它的实行不仅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好转,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的总成本中,从而使得企业收益与成本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自愿性环境管理其目标是使排污者以最小的费用达到污染削减目标,而对社会来说则是达到规定环境目标时社会总费用最小。
四、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
自愿性环境管理直接源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对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的不断思考和反省,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1983年成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应该仅仅只有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实施微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从微观层面形成国家的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占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是保护自然资源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能源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实现传统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是企业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持续,不管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等目标都无法实现,所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管理目标之一。任何企业态度和企业行为都是与企业动机相联系的,企业的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也不例外。Bansal和Roth(2000)提出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动因可以通过图1的一个基本框架来说明。根据图中所示,企业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政府管制,二是市场机会,三是社会责任。政府的环境管制和市场机会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外部动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内部动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消耗资源,产生物质废弃物和能源废弃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必然要以资源消耗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大化为代价换取。所以企业为了谋求高收益,就会出现资源使用过度的情况,生态平衡必然要遭受破坏,形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现象,而最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将遭受破坏。可见,企业的这种发展方式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而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利益,使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保持长期价值提升。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逐渐青睐于承诺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过管理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风险而创造长期股东价值(Knoepfel,2001)。
自愿性环境管理要求在企业现有稀缺资源的存量和增量的约束条件下,通过适当优化企业财务活动、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合理的财务预测和评价,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做到合理配置和结构平衡。在自愿性环境管理过程中,企业严格而恰当的环境规制能促使企业克服惰性,投资于创新活动。达到监管要求的新工艺或新产品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创新补偿,提升企业的资源生产率和竞争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自愿性环境管理与信息经济:对价值的传导
信息在现实经济中至关重要,而且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价格不再成为市场的准确信号。绿色厂商不能将自己与非绿色竞争厂商区分开来;规制者不能细察厂商的环境污染情况;消费者也不能作出理性化的购买决策。因此,在发达国家,很多客户都把环境绩效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认证把自己与非环保企业区分开。当然,这需要企业通过有效的途径把自身的有利信息传递出去。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要求,而应运而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与形式,可以通过环境认证来节约交易成本。以ISO14000认证为例,通过环境认证,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有效降低市场交易中不可避免的、因信息识别和显示而增加的交易费用。认证机构以自身的无形资产(信用)为抵押,对企业进行审核、认证,使信息交换更加顺畅,促进市场信息的有效转化(传递)。因此,认证的信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认证,建立中介信用系统,帮助生产者和其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交互信用关系,促使标准化和信用机制间的内在激励反馈循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争取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偏好,争取消费者更多的货币投票,最终获得企业价值的可持续提升。基于目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自愿性环境管理提供了一种务实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管理制度下,企业通过自愿的方式进行参与,或是企业与政府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协商与谈判来寻求适合于企业自身情况的策略,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信息与技术优势。
在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和排污企业之间构成委托关系,而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能否获得充分信息是自愿性环境管理实施的关键。通过信号传递,实现充分的信息披露,这样才能保证自愿性环境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而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提升公众认可度,为参与企业提供信息或技术支持,关键在于其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是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这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自愿性环境管理所提供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边际利润,这可以为企业提供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提供差异化产品,也是竞争优势的表现。在社会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那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偏好更加强烈,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
目前,对于我国实行自愿性环境管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经验,笔者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对企业价值驱动机理的分析得知,企业对于命令式或强制式的规制付出的成本越多,或者说预测政府和社会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惩治更严厉,那么企业就越会有动力进行自愿性的环境管理,而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市场、效率、社会及道德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自觉地进行环境管理。从社会经济效益看,自愿性环境管理使企业拥有跨出国门的“护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避免强制管理造成的矛盾,对促进世界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波.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M].黑龙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初探[N].中国环境报,2003-5-23.
[3] 任曙明.企业价值导向的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46-48.
[4] 胡美琴.在华跨国公司生态环境管理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22-29.
资源环境管理范文4
关键词:专业发展;培养目标;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82-02
引言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分布实施的高校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石河子大学于2001年招收第一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以培养环境科学及规划设计类人才为目的。借助于近几年社会对环境类及规划设计类人才的有一定的需求量,几年来生源相对充足,专业发展也一度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面对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大的事实,该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开始令人担忧,或者说已呈现出衰败的迹象,而且也会时不时听到该专业的毕业生丧气地叹道:几年学下来,感觉比较空洞,我能找到什么工作呢?社会需要我这专业干什么呢?面对这种感叹和疑虑,引起笔者长久的思考。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笔者认为,解决该专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是个涵盖面较广的专业,据统计,全国有160多个高校设有该专业 [1],而各高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大相径庭,有的侧重于资源环境,有的侧重于城乡规划、有的以培养房地产管理人才为目标、有的以培养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等等。由于大部分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地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偏重于地理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的高校偏多,同时各高校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专业发展基础设定培养目标,使该专业呈现出在同一专业名称下培养着不同方面的人才的现状。对此,要想使该专业有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准确“定位”,也就是应明确培养目标,认真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并根据需求做灵活的调整,以便能使学生感觉所学不空、切实有用,消除学生疑虑,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的发展强劲有力,前景光明。
二、明确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这个“人才”应该理解为社会需要的可用之人。因此,石河子大学的培养目标就相当明确:培养社会所需之人。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有效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及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特别是在新疆这样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任务相对繁重。针对社会需求,石河子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和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以下几个要素: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其中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 [2]。我们的培养方案经过几次大的修改,目前使用的方案相对完善,具体表现:(1)方案中着重加强了本科前两年阶段的基础教育,并适当增加了专业基础课学习;如增加了“计量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课程,将“环境规划与管理”、“遥感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等课程调整到大学第二年开课,使学生及早接触专业知识,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为了培养进一步深造与承担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人才做准备,加强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程;如增开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地图设计”、“全球变化”、“景观规划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突出专业知识教育,同时拓宽知识面。(3)实行“两段”式培养,即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在三年学校学习后,让学生到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单位、环境评价企业以及规划设计部门等实践半年,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经历,以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
本培养方案的特点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加强专业素质教育,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专业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管理和设计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
要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是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环境科学涉及自然、技术、社会和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和学科,是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科学[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了 “综合性强、研究领域广、相关学科多” 等专业特点。这即为专业课程设置提高了难度,同时也提供了广度。
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大、中、小型课程;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等几个比例关系中[4]。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目前在我们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体现了基础与专业的结合:我们开设专业所需的各类基础课,如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无机化学、自然地理学等。第二,体现了理论与应用的结合:一些课程除理论部分外,还开设实验或实习课,如环境监测学,该课程中一半的课时是实验课;再如遥感导论,该课程设有集中上机实习时间;还有野外实习,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官认识等等。第三,体现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发展的结合: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部分课程,如面对社会对环境规划设计类人才的新需求,在原有“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规划原理”、“景观规划设计”等课程,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目前该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基本实现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适当,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比例适当,必修课与选修课程比例适当等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
结语
人才培养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求直接表现在对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上,因此,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会通过深入研究人才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做灵活的调整。站在教育工作者角度,如何才能抓住每一个市场需求机会,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推动专业的蓬勃发展,是每位教育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小风,黄贤金,等.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0-53.
[2]曾冬梅,席鸿建,黄国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98-101.
资源环境管理范文5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培训;问题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概述
(1)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定义
环境监测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实时或定期采样、分析测量,以发现异常的因素,确定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以及实时变化,供相关部门参考针对环境污染采取措施。环境监测的对象包含三大方面,分别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污染成分监测,就方法而言,环境监测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态监测和生物监测。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指在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中,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对于环境监测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和实施的所有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监督、质量改进、质量控制,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
(2)环境监测的类别
按照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分类,环境监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研究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和监视性监测,它们的主要主要内容为:
1.研究性监测,也叫科研性监测,是为了研究特定科学课题所进行的环境检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国家和民众对于环境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为了保护环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很多科研院所都开设了环境研究机构,很多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其中。研究性检测主要是为了通过环境监测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污染机理、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地区环境受污染程度等,为国家进行环保管理、行业进行环保整治、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提供参考,并研发新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中来,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应急监测,是指面对突况时对某一地区的环境情况进行快速的抽样检测,得出一定的结论,供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特定性的环境质量检测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纠纷仲裁监测、污染事故监测和咨询服务检测。仲裁纠纷检测是指当某些群体之间因环境质量问题产生纠纷之时,应相关机构的要求,环境监测部门针对相关区域就特定检测目标项目进行检测,并向申请方及其他相关方公布检测结果,以利于纠纷的解决。污染事故检测情况比较常见,多因为新闻的报道被广大人民所知,是针对特定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的环境监测,比如说今年三月份,武汉部分地区自来水出现异味,很多居民担心自来水质量问题,不敢饮用,武汉相关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立即针对此种情况,调动专业力量立即对出现异常地区的自来水取水口进行环境监测。咨询服务检测,是指环境监测部门应某些个人或社会团体的要求,对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比如说某企业欲在某地开设造纸厂,该企业就必须请环境监测机构就本地的环境质量情况、环境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直到确定不会对该地造成极大地环境污染时才确定开设该厂。
3.监视性监测,又称为常规监测,是指针对某一地区长期的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是关系国家民生的大事,需要各级政府和民众长期关注,也需要环境监测部分定时对环境进行长时间的检测,得出分析数据,得出长期结论,指导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此之前,环境监测任务一直是由环保局下辖的环境监测站实施,在此之后,一些民营机构实验室成立,并开展业务。近几年来,全球各国家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环境监测工作也在不断发展,我国各级监测站经过加大工作量、加强环境监测力度,严格环境检测流程,为我国环境工作提供了很多数据参考,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然而,尽管如此,现价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质量意识薄弱,质量监控仍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等。
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人力资源建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弥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不足,我们首先就要在人力资源建设上采取措施。环境监测是要依靠专业人员去进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所以环境检测人员各项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我国环境检测工作的进行。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资源,在任何生产力要素中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弹性的部分。人力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人事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模块。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及工作的规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力资源的建设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不可忽视。环境监测人员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环境监测分析、质量监控及采样等工种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工作质量,经常对技术负责人员进行培训,能够加强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1)对环境监测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情况非常严重,伴随着科技进步的副作用,环境污染的检测也变得越来越难。环境检测是一门必须随时进行知识更新的学问,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污染。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对环境检测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更新,以随时掌握新的环境污染情况,还要有专业技能培训,以掌握最新的环境检测技能,保证环境检测工作的有效进行。
(2)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的思想教育。
我国当前的环境检测工作主要由一些科研机构来承担,政府管理的干预太小,一些不法机构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环境检测结果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说收买参与环境检测的工作人员伪造数据、错报数据等,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结论的真实合理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保证环境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在任何生产力要素中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弹性的部分,在环境监测部门也是如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与其他机构加强交流,建设高效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环境检测的人事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袁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5
[2]谢松青.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几大因素及相应对策[J].广西轻工业,2007.7
[3]袁海勤.关于建立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思考[J].环境科技,2011.24
资源环境管理范文6
对待自然风景资源的态度,可以说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从对自然的征服到对自然资源的热爱和保护,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中国正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中,以后的几十年,将是中国保护自然资源的关键时期,风景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将会造成大范围的破坏。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我国自然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
1、对风景资源的重新认识
人类对风景资源的认识决定了处置它的态度。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风景资源,改变以往视风景资源为征服和利用对象的看法,将它置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网络之中,冷静分析,科学认识,才能处理好人与风景资源的关系,顺应时代要求,造福于后代。
1.1 主体与客体的观念
认识事物的过程存在主体与客体,主体认识对象,客体为被认识的对象。对于风景资源的认识,不同的角度会产生相反的主体和客体:人们惯常的想法,作为地球的主人,人类当然是主体,其余物体都可以视为可为人利用、服务于人的客体;物化资源行业以市场需求为主体,以木料、水资源、矿产资源为客体;旅游行业以旅游者为主体,风景资源为市场利用的客体。这些认识都无可厚非,但在二十一世纪人口日益增长,资源明显短缺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变换认识中的主客体关系。对于有生命的风景资源,它包含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成为认识关系中的主体元素,而其它外来物(包括人类)都可视为是侵入这一庞大躯体的客体。1999年10月1日,世界旅游组织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通过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在论及21世纪旅游的新方向时,专家提议:21世纪以环境资源为对象的旅游业,应超越“观赏环境”的传统境界,走上“侍奉环境”的新方向。这种视风景资源为主人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我认识风景资源本身,避免人类主观性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更有利于减少开发利用时的对风景资源的不尊重,造成破坏性开发。
1.2从大环境角度来认识风景资源
地球环境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一处风景资源都是这一整体中的一个点,在能流、物流方面与外界进行着交换,因此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同时,每一点状资源都不会孤立发展,周围环境的变化同样会引起这些点的变化。在城市化发展日益扩大的今天,自然风景资源愈来愈像浮在“地球城市”中的一个个孤岛,甚至有些风景资源内部也有城市化的倾向,这些变化必然引起其内部的环境变化。现在许多风景资源面临植物病虫害、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动植物濒临灭绝等现象,这都与外界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考察和研究风景资源时,必须从大环境角度来考虑,综合诠释区域风景资源的存在状态,制定全面、合理的管理措施,而不能局限于某一点状风景资源,否则会出现治表不治本的问题,有时问题虽会短时解决,但最终可能会再次在本地或异地出现。
1.3景观原始性的重要性
在风景旅游资源中,包含有纯自然景观,人造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景观、人工模拟、复制的历史景观、造新景观等。这些不同性质的景观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获得的重视、喜好程度也不同。80年代盛行模仿古典园林;90年代中期曾出现人造景观的;90年代末随着一些人造景观在各地的频繁出现,人们对它们逐渐失去了兴趣;21世纪绿色生命、生态旅游成为热点,人们开始认识到具有个性和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的价值,一些人造景点失去了市场,原始的自然景观,特别是森林景观、山水景观、冰川景观、河溪景观、极地景观都成为21世纪人类最可宝贵的风景资源,它的价值也日益突显。因此,风景资源的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景观原始性的重要性,才会更注重自然原始景观的保护,避免为建造没有市场的赝品而破坏有价值的自然风景。
1.4风景资源完整性的重要性
区域风景资源不仅与其周围大环境组成一个整体,其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植物、动物、水体、土壤、气候等,它们共生共存,每一元素都是这一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整个系统占有的生态空间愈大,组织结构愈复杂,其稳定性就愈强,因此,区域风景资源的组成及生态完整性是其保持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相反,如果因子缺失愈多,无序性就会愈加显著,生存的危机就愈大。所以,在风景资源利用过程中,如果过度开发,常会造成资源完整性的破坏,如动物栖息地的缩减造成动物的灭绝,水体、土壤被污染,气候、土壤的变化又会造成植物的死亡,这些都最终有可能导致资源的衰退、消失。所以,风景资源的完整性是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从生物多样性、景观类型多样性及景观视觉吸收力的提高等多方面加强风景资源的完整性。
2、风景资源的存在状态
为了有效地利用、开发和保护我国的风景资源,必须对现有风景资源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其不同的存在状态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家底,减少盲目,合理适度开发。根据风景资源的开发程度,可分为未开发的风景景观资源、初步开发的风景景观资源、适度开发的风景景观资源、开发过度的风景景观资源。
1)未开发的风景资源
这一状态的风景资源有良好的自然系统(如原始森林)。几乎没有任何人造物产生的视觉污染,植被、水体、地形等构成元素都具有较高的视觉价值,但从风景本身和人类审美角度来说,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适当的干预,这就是未开发的风景资源所存在的开发潜力,这一潜力不是商业开发的潜力,而是提高风景视觉和生态质量的潜力。
2)初步开发的风景资源
初步开发的风景资源仍保持较好的自然状态,风景中有了一些基础设施,如道路、铺装地、小体量建筑等,植被也进行了适当改造,开始出现景点、景区。人类的干预在自然环境容量允许范围之内,风景资源具有开发潜力,但这一状态的风景中易于出现视觉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是由于轻视规划、盲目上马、忽视保持造成的。
3)适度开发的风景资源
这一状态的风景资源具有较高的视觉质量,基础的人工设施已能满足需要,其规模、体量都在控制之下,景区、景点已形成,人工干预的程度已接近环境容量的阀限。因此管理上建设活动和游人数量应控制,不能再扩大规模,出现的视觉污染和生态破坏应及时采取措施。
4)开发过度的风景资源
这一状态的风景区域中有大量的人工设施,破坏性建设已很明显,植被面积明显减少,人工干预的程度已超过环境容量的阀限,森林自然力呈下降趋势,环境质量因商业化、城市化而锐减,此时如想让自然力得到恢复,管理上应非常谨慎,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主要工作。
这是根据风景资源的存在状态进行的分类,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区根据资源类型和保护方式又可分为三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及景观遗留地为目的;风景名胜区是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风景优美或文化遗产比较集中,可供游览或进行科学文化考察的特定地区;森林公园主要是征对具代表性的森林植被景观而建立。这些自然资源保护区的建立都有双重目的,一是保护这些土地免遭私人开发,保持其共有性;第二就是要保护使其处于自然状态。从80年代开始开发至今,由于开发力度和使用率的不同,我国各类风景资源已出现明显的分级,呈现多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存在大量尚未开发的资源,一些具有特殊资源价值的自然景观还没有被发现、开发;一些自然风景资源已得到初步开发,如广东帽峰山森林公园、杭州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0年代开始开发的一些保护较好的风景区处于适度开发的状态,如黄龙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而一些风景区已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如九寨沟风景区、泰山风景区、武陵源风景区、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十渡风景区、中岳嵩山、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山顶冻原地带等。因此,从总体上来看,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国内外旅游业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已开发的旅游风景资源,特别是有名的景区已承受较大的负荷,呈现资源衰退之势;同时,各地又在不停地开发新的资源,或加大对已有资源的开发力度和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景区的压力,但这些开发很多都存在盲目性和极强的商业目的,所以新开发的景区难免步大景区的后尘,不断出现资源破坏的现象,这是需要每一位业内人士关注的。 3、外界对风景资源的环境影响分析
除了自然因素,如大风大雪、林火、风化侵蚀、雨水冲刷、泥石流等,对自然风景资源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人类的活动,从性质上来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对风景资源的不利影响,如毁林造田,建造人工构筑物、修建公路铁路等,都会破坏资源本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阻挠其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另一类影响也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那就是,人类活动对风景资源的正面影响,如风景林改良、植树造林、防病治虫、合理管理、保护风景资源免受破坏等,这种影响有助于自然风景资源的健康发展,同时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来影响它的生存发展,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
人类活动对风景资源的不利影响(或称负面影响),在中国二十多年自然风景资源开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从影响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掠夺式影响、侵占式影响、干扰式影响和隐性影响四种。
1)掠夺式影响是指由于利益驱使,人类从自然资源中无偿获取一部分资源,而对自然风景环境造成的影响,如开山取土采石,偷猎野生动物、伐木、取水、放牧、采矿等。这是一种对自然资源的直接掠夺,长期影响往往会造成资源枯竭,整个生态系统和景观视觉质量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2)侵占式影响是指原本属于风景区的土地等其它资源被外来物所侵占,如毁林、围湖造田、人类活动侵占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建造大型建筑(如重修古建、建宾馆、饭店、私人住宅、商店、寺观庙宇等)、建索道、修道路、架桥梁、架设管线等。侵占式影响通常是一种长期性的、大范围的资源破坏行为,根本改变了土地的利用形式,也是一种最普遍的影响形式,往往造成自然风景区域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如果得不到严格控制,最终会使自然资源的特色衰竭殆尽,消失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中。
3)干扰式影响主要指游人行为对风景资源造成的影响,包括旅游垃圾、人为破坏植被、人为火灾、攀爬山体、游人排泄、干扰动物活动、大量游人造成地面沉降等,这种个别影响大多不会对风景资源造成太大影响,但长期积累、不断影响,会对景观资源带来较大的生态破坏,同时影响视觉质量。
4)隐性影响主要是指周围大环境对风景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城市化的扩大,工业污染造成的空气、水源污染、气候变化、酸雨等不断波及风景保护区域,造成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区内的气候、水源、空气质量发生大范围的根本变化,最终影响植物、动物的生存环境,使自然风景区内的物种生存规律受到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类除了会对风景资源产生负面影响,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风景资源产生正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一个尚处于原始状态的风景区域,如原始森林,如果没有人为干涉,除了科学考察,那么这片风景区域对欣赏者来说只会产生不安、恐惧心理(猎奇心理除外),因为人在风景空间中,具有对安全性和视觉方向性,如对水、路线、目的地、气候、庇护所、视觉可及性、休息所等信息的需求。只有当人的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才会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欣赏活动才能进行下去。因此对未开发的风景资源,人类必要的影响将有益于对它的了解、保护和利用。第二,采取措施保护风景资源免受侵害,有益于其自身生态的完整性和发展的稳定性。另外,当不利影响产生不良后果以后,可通过人力弥补和改良,如拆除破坏资源的人为物,植树造林、防治病虫害,林相改造、减少游人量、减弱人为侵占或破坏的程度。第三,通过改善风景区内、外的生态环境,促使其气候、温度、水源、空气状况等得以改良,提高风景元素的生存质量。第四,自然风景可在人类能动性的支配下,适当改造,以适宜人的视觉审美需求,这样就提高风景景观视觉质量,也就提高了资源的存在价值。因此,人类对风景资源既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又可以促成正面的影响,负面影响是应当避免的,正面影响是应当鼓励的。
无论是正面影响、主动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被动影响,又都存在一个累积的问题,即影响累积。它包括横向累积和纵向累积两个方面,横向累积指同一时期风景区域内各个局部的环境影响会累积成整体影响;纵向累积指同一区域或同一因子持续受到影响而产生不断的变化,并渐渐影响到其它区域和其它因子,使影响扩大、深化。累积影响有时是一种不易觉察的影响,需要一段时期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对于负面影响的累积需要特别注意,才会避免由于影响累积对风景资源产生深刻的、大范围的影响,导致很多无法挽救的损失。 4、风景资源的环境影响管理
在风景资源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从一开始就会涉及到环境影响管理,随着开发不断扩大深入,风景资源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环境影响管理也就愈显重要。我国风景区建设几十年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重视了旅游商业开发,将“经济”二字排在了首要的位置,忽视环境影响管理,忽视资源的有效保护。虽然,环境影响管理在一些景区初步实施,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如武夷山风景区采取拆除部分人工景点、禁止车辆进入核心景区、游览区与度假休息区分开的办法,使景区环境有了一定的改观,又如九寨沟森林公园改变原来的“沟内游、沟内住”为“沟内游,沟外住”,既保护了生态,又改善了风景视觉质量。
从措施类型分,环境影响管理可分为规划措施、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三种类型是通过不同渠道,应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风景资源环境问题的,并行不悖,需要在实际中综合应用,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较全面地解决我国风景资源开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规划措施
(1)对于拟开发的风景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的可行性评价研究,摸清家底,从资源保护角度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规划,切忌盲目上马。
(2)开发者大多以商业目的投资风景区,往往希望风景区朝着人工化、城市化的方向发展,规划者应保持自己的职业责任感,不能完全听从开发者不合理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引导开发者,作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协调者,才不至于使规划成为又一个破坏自然环境的方案。
(3)分层次开发。谢凝高教授认为可将风景经济空间分为4个圈层,以保护敏感程度高的区域:a,风景内核心区应禁止经济开发;b,风景内控制区、服务点应限制经济开发;c,风景区外开发区积极开展旅游服务基地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德国施普雷森林自然保护区也曾有过相似的分区规划:a、纯原始状态的核心区;b、尚未开发的自然风景缓冲区;c、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度假风景区;d、从城镇到旅游景区之间的过渡,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4)对于暂无资金开发的风景,可采用征地的办法,将这一区域保护起来,以防挪作它用,甚至侵扰、破坏自然风景。
(5)风景资源宜谨慎地、分散地开发,切忌集中开发,即将各个开发项目分散到景区的各个分区中去,减弱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6)针对现在游人量大幅增加,对已有风景资源造成较大压力,出现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可以采用扩大现有景区和加快新风景区的建设的办法分流游客,保护风景资源免受更大的破坏。
(7)风景区宜规划对环境影响不大的活动项目,如赏景、登山、健行、露营、野步、钓鱼、骑车、划船、滑雪等,减弱游人影响程度,合理利用资源。
2)管理措施
(1)增加财政投入,特别是国家财政,支持风景区环境保护。
(2)加快风景资源管理立法。我国现行管理法规仅有《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都难以适应风景区开发的现状和实际中的管理操作,急需设立新法以适应实际情况。
(3)管理体制:变地方管理为国家部委直接管理,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避免风景资源变成某些地方政府的“赚钱机器”,严重损害风景资源。二战期间,工业生产曾迫使美国的国家公园打开大门以满足商业目的,采矿业、伐木业、放牧业肆意进入园内,当时国家公园局顶着各种压力,努力抵制。现在看来,当初如果没有严格控制,任其从属于工业生产,最终会资源枯竭殆尽,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些国家公园。
(4)对于出现了环境破坏的风景区,应减缓开发速度、扩大保护范围、压缩开发项目、提高项目质量。同时,对出现的环境生态破坏或视觉污染应急时处理,以防累积影响不断增加、扩大。
(5)对于已出现资源破坏,需要恢复的景区,第一,可禁止人工物建造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第二,可通过限制进入、限制利用类型(如可观不可进入)、限制游人数量、限制滞留时段和时间等办法;第三,可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改造林相,增加群落层次。这些方法都可以减小自然环境承受的负荷,使其逐步恢复自然力。美国黄石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为了减少对动物的干扰,采用抓阄的办法,每天只限十几名幸运者乘一辆汽车进入。我国九寨沟景区也采用了限制游人数量的办法保护自然风景资源。
3)技术措施
(1)提高我国的导游素质,通过导游的解说词,实地普及环保意识,让越来越多的游人了解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及如何做才是保护环境,如旅游垃圾该如何处理,随意乱涂乱画是对文物景观的破坏等。这一点在国内景区中几乎是一片空白,建议管理者、引导者首先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才会更好地普及。
(2)关于旅游垃圾问题,还可以采用增加游线上的垃圾回收点,加强养护巡查等办法解决。
(3)景区中的汽车尾气、噪声污染等问题,可采用限制车辆、车速、改变交通路线等办法解决。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就采用在景区内使用环保车的办法,外来车辆都严格禁止进入核心景区,有效防止汽车污染。
(4)风景资源开发过程中,易产生视觉污染,每项建设都应采用视觉模拟和微调来考察模拟景观的效果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决定其建设的可行性。
(5)对于必须建造的功能性建筑,应尽量在色彩、形体上接近自然环境的色彩、形体,体量,愈小愈好。还可采用遮挡、埋入地下、绕道而行等办法隐藏,使不进入观赏视线,以减弱这类建筑在环境中的影响。
(6)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植被这一构成元素,发挥其统一、同化、掩饰、维持环境整体性、提高自然力的作用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遮掩影响视觉质量的物体,因此应尽量保护植被,增加植被面积及更新植被的群落结构。
(7)对于需恢复自然力的景区,可采用退耕还林,拆除人工物的办法扩大植被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