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农机推广 农艺 结合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18-01
1 农机农艺结合的作用
在农机推广中,农机农艺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第一,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较之人、畜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机械设备的操作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大大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保障农业能够在大规模和高品质的市场需求下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一些作物因为具备强烈的时效性,而机械设备的出现正好可以保证在节气之前完成相应的种植程序。
第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基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核心要点,减少机械设备的作业频率,一方面减少了对土地土壤的破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10%的作业成本。除此之外,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种植的操作,还可以将秸秆和杂草等重新翻填入土壤之中,为土壤提供更多的肥力来源,增加其有机质的含量。
第三,促使生物技术有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撑下,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种植操作,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肥料的依赖,提升肥料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对研发出来的新型工业技术进行评定,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小麦精量播种技术等等。
第四,增强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使用农机的过程中融合农艺措施,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将农作物的加工、销售等流程措施融合在一块儿,促进作物的市场化运营,并且基于生态发展的角度,对农作物的可持续种植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增强土地对于自然灾害的自我防范能力。
2 农机农艺结合的应用措施
关于农机农艺结合的应用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第一,加强政策扶持的力度。对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门的补贴制度和政策,对农机推广进行更大强度的物质保障。除此之外还需要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秉承着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尽可能解决“等、靠、要”的思想,注重实践基础,予以有发展前景的农业生产项目进行财政资金扶持。最后,还需要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力度,对研发项目中存在的资金不足情况予以解决,切实做到“软件”上的突破。
第二,尽可能地使用大型农机具进行作业。基于市场经济的操作程序,农机农艺的结合需要充分结合复合式作业的操作流程展开,在深度、密度和整体上下大工夫,认真对待现代农艺技术的融合生产,促进农机农艺的结合;增加农作物的单位产量。较之中小型农机具,大型机具的生产效率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根据我国农业部的数据统计,使用大型农机具进行作业,最终的生产效率往往要高出正常作业13%的产量。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尽可能地将作业队伍朝着技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农机技术人员和农艺人员进行双学科的教学和培训,例如对农机技术人员进行病虫草防治的知识培训,对农艺人员进行农机使用、维修和管理的知识培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复合式现代农业作业人才;除此之外,相关机构和个人还应该通过政府部门或者其他渠道,与国内外各大高校达成统一的协议,坚持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改造自身的生产和技术条件,对现有农机、农艺工作人员进行加强培训。
第四,合理搭配农机农艺之间的合作关系。首先,要明确农机和农艺两者的地位关系,在具体操作中,或许有时候需要加大农机的应用范围,有时候需要注重农艺的开发,而取决这个中间的平衡点的关键因素便是种植的地理、时间等要素。不能片面地看重单个部门的利益,需要协调各部分工作人员和部门,加强协调搭配作用;其次,要做好两者的配合规划。对旧有的栽培方式进行改善,采用机械栽培方法,在农艺发展中融入农机生产条件,在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多引进一些现代化技术,例如:生态农业、信息农业等等,对现有农业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调整农业生产中农机的投资比重。如果将农机更换的责任仅仅放在农业部门一家身上,那么显然无法跟上市场发展的速度,只有国家以及社会其他组织机构一齐努力,扩展投资规模和投资数额,才能让让经营个体在时展的基础上迎合市场发展趋势。
结论
在农机推广的过程中,将农艺融入其中并不是一项强权命令,反之,两者的结合需要社会和国家宏观政策的一致支持,只有结合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方法,农机农艺结合的效率和速度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展,农机农艺的结合已经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雷燕航.农机农艺相融合与农机化发展的探索[J]. 湖南农机. 2014(07)
[2]刘育杰.农机农艺相融合的途径分析[J]. 吉林农业. 2012(02)
[3]于朝波,李云龙.推动农机农艺融合之浅见[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01)
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2
在我国,农民这个行业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农业生产所创造的的利润也对我国经济体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变相说明了我国是当之无愧的农业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学化,在农业方面的研究发展也被提上日程,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它的发展不仅能保障农业产量,保证每家每户有粮可吃,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有推动作用。在目前农业机构调整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民急需新技术去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所以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推广也显得尤为必要。因此,鉴于农机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能创造更多价值的重要地位,应当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大力加强农机技术的推广。
2、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推广
2.1加强推广力度,普及农机技术
我国务农人口众多,有的农户农业技术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导致农业产量不够高,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市场需求。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让农户们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机推广工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力度,让农户们能更好更多地了解到新形势下的农机新技术。相关村委会或部门可以举办现场培训,让农机工作者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让农民有机会了解到新技术和新机具,让每个地方的农户都能得到普及,提高他们的农机技术。同时,这种活动可以定期举办,让农户们、农机工作者可以交流自己的务农心得,分享经验,使农机技术能得到大发展。
2.2农机技术研究和发展人员要不断提高素质
农机技术人员是农机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不断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的平均水平也显得尤为重要[2]。农机技术人员不仅要定期接受严格的新知识、新技术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还要了解并积极学习国外的新型农机技术。在实践中,技术人员要学会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努力为农业产业奉献自我,保证农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3通过综合项目推进社会化服务进程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机技术的日渐发展,我国农民对农机技术服务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在政策的引领下,以项目为出发点,搞好传统项目并做到创新,让组织方式更加多样化。农民也要趁着农机技术发展的势头,抓住机遇,将农业综合项目作为龙头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农业产量的提升。农机技术的推广要考虑到农村经济和农民生产的需要,要站在不同角度全面考虑,全方位照顾每位农户的经济条件,将农机新技术、农机新器具普及到每家每户,如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机铺膜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机械深施技术等的普及。除了技术普及外,农机推广部门还要实行定期交流会,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促进农机技术的进步,坚持下乡到户,组织培训农民学习新技术。
2.4定期加强农机技术需求调查,提高农民积极性
一直以来,农机技术的推广一直停留在“技术人员教,农民学;技术人员讲,农民听”的形式上,大部分农民对农机技术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同时农机工作者对农民的需求不够了解,处于盲目教学的阶段。因此,加强对农民农机技术需求的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农机工作者要学会让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农民农机技术需求相结合,切实让农民学到手[4]。同时,农机工作者还要定期巡逻,做到下乡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指导、培训农户们应用和维修农机新机具。这样才能让农民体会到农机工作者的热心,让农户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农机技术的学习中去。
3、农机技术的推广进程
我国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初创、快速发展、依法促进和新体系推广等四个阶段。自1993年《农机技术推广法》后,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也就踏上了正轨。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已经在全国普及并且达到制度化,农机技术推广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0万余人,对我国的农机技术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有的大学已经开设了农业专业,培养出专业的农机技术人员,有不少大学生愿意下乡帮助农民发展,也有的大学生开始农业创业,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4、结束语
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3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农技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市通过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以及“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建立起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四级联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农业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从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来看,我市的农技队伍还存在着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不高、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以新的理念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各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技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农技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市县和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充实强化市级、稳定提升镇(街道)级、延伸完善村级农技队伍,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农技队伍建设。
(一)培养农业产业化带头人。在完善我市“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四级联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根据我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培养和选聘农业产业化带头人即首席农技推广专家。
(二)稳定提升基层农技队伍素质。切实保证农技人员既在编又在岗,在岗农技人员的主要精力必须从事农技推广工作。镇(街道)等基层农技人员的换岗、借调、任免等,需征求市农业主管部门意见。
(三)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以村农技员为骨干,认定一批有专长、群众认可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由“土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村级服务网络。
(四)建立新引进技术人员锻炼和实践机制。凡新招进的市镇(街道)的大中专技术人员,原则上要在基层农业企业、农技服务机构、规模经营大户等进行为期1年的锻炼。
三、加强农技队伍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培训。建立完善农技队伍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分期分批选送到省级及国家级科研院校进行培训;市本级要组织好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要开展好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培训。对现有基层农技人员中年龄在45岁以下、未达到农业类大专水平的,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力争在2至3年内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同时选拔优秀农技人员进行农技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深造培养。通过三年努力,全市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类大专以上达80%以上,中级技术职称达50%以上。
(二)加强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与科研院校协作机制,鼓励科研人员面向农业生产开展技术研究,促进科技集成和综合运用。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技推广科研经费和科技示范经费。设立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骨干的产业发展专项科研经费。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核心,建立市各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团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指导、政策参谋等工作。
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农技推广 农户技术 需求 种植业 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54-01
农户是种植业的主体,农户对于种植业技术的需求主要包括需求的意愿和内容,供给的技术和服务。在农技推广的视角下,需要了解农户对种植技术需求的内容和服务是什么,真正了解哪些技术适合农户进行种植,还要保证技术供给的情况如何,这样才能保证农户对于种植技术得到有效的满足。技术推广不仅要求推荐技术,还要保证给农户后期的技术培训,让农户能够真正了解技术的使用方法。
一、农技推广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需求存在的问题
在农技推广的视角下,必须了解农户对技术的真正需求。根据县级北极农技推广中心的种植业农户的实例来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推广农户技术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户对农技需求意愿不明显
农户在技术需求方面表现不明显,大多数农户没有接受过高等的教育,不懂得种植业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没有意识到技术在推动农业进步方面的可靠性。农户在种植业方面大多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对于农技的需求不明显,存在很多潜在的需求意愿。这对于农技的推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农户对于农技的需求没有一个完整的陈述,很多农户对于农技的了解可能只是简单的概念了解,没有接受过知识的培训,导致缺乏对农技的真正了解。
2.农技供应单位不统一
农技供应单位不仅有偿技术服务单位,还有无偿技术服务单位,农户比较信任的技术服务单位主要是农技推广中心,这些技术服务单位都有专门的技术服务培训和知识辅导,帮助农户了解技术的使用。但是一些地方也没有特定的供应单位,导致农户无法普及农技的真正使用方法。这对于推广种植业技术造成一定的影响。种植业农户没有了解当地的技术供应服务单位,是因为技术供应服务单位没有统一,让农户在遇到技术问题或者种植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
3.农技需求与农技供应不对等
种植业农户在面对种植问题时,大部分是依靠自身的种植经验来解决的。农技推广中心对于农户面对的技术方面的问题缺乏经验。一些农技推广中心没有形成很好的技术服务体系,有时候无法解决种植农户遇到的问题,这就造成很多农户对于农技推广中心的不信任。很多技术员缺乏实地种植的经验,只能解决部分技术的难题,没有实践经验无法了解当地种植的情况,这对于农技人员来说是一个有待提高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农户对于技术的需求和农技供应形成很大的差距,不利于农技的推广。
二、农技推广视角下满足农户对技术需求的措施
在农技推广的视角下,针对上述分析的推广农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下面探讨出一些主要的解决措施,从而满足农户对于技术的需求,推动种植业的整体发展。满足农户对技术的需求主要是加强对农户有关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大技术服务供应单位的服务力度,加大种植农户对农技的整体需求。
1.加大农户对农技的需求
农户对于农技的需求主要包含新品种的介绍、供销的信息、种植的管理、预防病虫的方法。这些都是农户在种植过程需要的技术方面的指导。县级北极农技推广中心应当了解农户对于技术的需求,完善农户对于农技需求的信息,把需求的农技归档整理。了解农户对于技术的需求信息,可以知道农户在种植方面遇到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也可以让农户对于农技推广中心的信任。
2.加强对农户有关技术方面的培训
由于农户缺乏对于农技的整体了解,因此,农技推广中心应当派送专业的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到当地的种植基地辅导农户进行种植。农技人员必须拥有当地种植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地的种植情况,帮助农户解决一些种植和技术的问题。对农户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主要是讲述分析当地的情况和技术使用方法和适应程度,可以让农户在种植过程更加快速地找到种植的技巧。还要给农户提供后期的管理的培训,只要把握必要的技术,就能从整体上提高生产量,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3.加大技术服务供应单位的服务力度
农技服务供应单位主要是服务农户的,并且对农户进行技术的指导。在农技服务供应单位需要设置技术服务单位、实践指导单位、农技知识宣传单位等,每一个单位负责不同的技术服务内容,从而帮助农户了解技术的实地应用和后期管理。技术服务单位的服务力度关系着农户种植的成果,在种植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更加需要完善技术服务单位的服务内容,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技术服务单位需要统一服务管理的体系,让农户能够方便地享受农技的服务。多设置一些无偿的技术服务单位,支持我国种植业的发展。
总之,在农技推广视角下,必须了解农技对于农技的真正需求,让农户了解农技的重要性,并对农户进行必要的农技的培训,实时帮助农户解决必要的种植问题。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有利于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让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了解到必要的技术,减少必要的农业损失。推广农技也是我国种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黄武.农技推广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需求透视――基于江苏省种植业农户的实证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45―149.
[2]杨传喜.张俊飚.徐卫涛.农户技术需求的优先序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山东等食用菌主产区种植户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56―167.
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5
1.1要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
实际工作中,部分县、乡(镇)不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对培训工作认识不深入,对培训工作投资较少,但上报成绩时却夸大培训工作量。实际上,培训工作开展的效果与新项目落实、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等密不可分。新项目未落实,新技术、新品种未推广,农技培训工作的效果不好。
1.2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滞后,缺乏推广培训的长效机制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没有稳定的支持途径,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在示范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农户培养等方面无法持续,难以满足农民对现场示范指导和适时技术咨询等直接有效推广方式的要求。
1.3要切实加强科技人员素质,提高科技培训的质量
近几年,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进步很大,内部的岗位练兵工作常抓不懈,科技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较大。但也应看到,有部分科技人员的素质仍然没达到要求,在实际指导中难免出现失误甚至错误。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社会影响,使以后的培训工作很难开展。
1.4盲目引入新品种,科技培训举步维艰
在市场大潮中,信息繁多,不少农民甚至部分基层领导对某些市场信息出现误解,盲目引种一些新品种,上马一些新项目,常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出现这种情况时,不但科技推广工作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而且还对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造成了负面效果,降低农技推广部门在农村的信誉,导致农民对农技推广产生不同程度地逆反心理,不利于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1.5农业技术服务与农民素质提高结合不够密切
农业技术培训的主体是农民,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提高技术培训的效果。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尤其面对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少,种地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现实,对技术推广与素质提高同步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1-2]。
2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措施
2.1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宣传力度
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低,总是沿用已有的生产技术。为了顺利开展农技推广工作,要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技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农民群众熟悉和了解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目的、服务方式等相关内容[3-4]。
2.2进一步实现培训工作的多元化
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要改变授课方式和时间。要充分对培训群众的知识水平、接受特点进行了解,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授课时间要进行合理安排,既要避免培训不及时造成的损失,又要避免因培训和使用技术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农民对技术遗忘的现象。
2.3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
农技推广重要性范文6
1、指导思想。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目标,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农民满意和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建立“技术员、示范户、辐射户”相联的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2、目标任务。按照“专家进大户,示范户带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在春耕春管、“三夏”、秋播、冬种等四个生产关键季节,围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开展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手把手、面对面”地服务,建立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辅导直接到人的高效快捷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主要内容
1、实行进村入户服务。县农委、畜牧水产局、农机局等相关单位,要确保所有在编、在岗技术人员全部参加进村入户服务工作。每个农技人员要包一个行政村,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和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民企业,每名农技人员每年在联系村开展技术培训3次,指导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企业5次以上,服务指导每个示范户12次以上,并通过电话、短信、明白纸等形式给农民提供更多服务。
2、发放服务联系卡。每个农技人员要向联系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民企业发放标有技术职务、专业特长、服务内容、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的联系卡,畅通联系通道。
3、开展全天候服务。所有进村入户农技人员要树立全天候农技服务意识,执行首问负责制,24小时开通电话,随时随地开展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对不能现场解答的问题,要及时请求专家技术支持,坚决杜绝不懂装懂误农现象。遇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到户、到田指导。
4、建立服务档案。建立统一服务档案,所有进村入户农技人员在给示范户指导服务时要记录在案,并由受指导示范户签名,作为进村入户农技人员服务绩效的考评依据。
5、规范工作行为。所有进村入户农技人员在进村入户服务过程中,坚决执行“不折不扣进村入户,切实尊重群众意愿、因户制宜培训指导,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酒后到户指导,努力增进农户友情、避免发生矛盾纠纷”的工作规则,严于律己,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当前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工作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