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教学策略范文1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策略
一、构建平等对话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叙述的话语多,幼儿是忠实的听众,或者附和一声“是”或“不是”。即使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也往往会出现教师不断地提出“对不对?”“好不好?”等问话,幼儿连声不断地附和回答“对!好!”等,这是幼儿不假思索地“齐声合唱”。在这里,教师成了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告知者,而幼儿成了教师的应声虫和依赖者。久而久之,幼儿就成为只会判断对错的机器人,该自己想的也不去想了,该自己表达的也不敢表达了,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也都会受到限制和损害。
二、提供宽松的语言环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究竟什么是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怎样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是每位幼教工作者应考虑的问题。首先从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说起,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倾向。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如何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的基础。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当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积极举手要求发言时,老师总会有意无意地忽略幼儿的说话愿望,久而久之,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幼儿成了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的“交往”者。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老师不妨换一种方式,兼顾到所有的幼儿,让他们都有说话和表达的机会。例如:我园在本学期开学时加入了《分享阅读》特色课程,这一课程给幼儿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将大部分的“讲话机会”还给了幼儿。在开课之初幼儿表现得胆怯,无从开口。当然这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我们也应考虑,这是否与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太过频繁地忽略幼儿要说话的权利有关?思考过后,回答是肯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加之对幼儿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活动时幼儿又恢复了争抢表达意愿的景象,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问题,怎样才能兼顾到所有的幼儿,使回归的热烈氛围保持下去。为此我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就是在许多孩子争着说时,用分组或者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这样他们交往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和鼓励,也有了语言运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还应注意教师出于“教育”的目的,会在幼儿说话时打断孩子的话而要求他“说完整”“说对”“发音正确”等,实践表明,一旦老师这样的要求出现,孩子的语言交流兴趣会大打折扣,表现出紧张、不知所措。孩子的交往愿望在这样的“打断”过程中受到了挫伤。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允许幼儿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幼儿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积极互动的,也允许出错。
三、要尽量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有助于语言的习得与提高。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幼儿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在幼儿园里,教师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语言活动中的角色表演、故事表演等这类活动非常受幼儿的欢迎。这是因为幼儿从此类活动中实现了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交流。另一方面,这类活动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在宽松、自由、有趣的氛围里参与了故事的讲述,将读本中较口语化的句子运用于故事表演中,实现了语言的交流。这样由老师创设的模拟情境,同样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如果利用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会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在我所组织的一次名为《小商店》的语言区角活动中,课前我利用幼儿园周围的有利环境,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工作用语等。正式开展活动时幼儿表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上更显得真实、准确、富有生活气息,每位幼儿也都在游戏中得到了语言运用的机会。
四、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掌握知识的。”由此可见,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个体先天具备的,而主要是个体通过接受早期阅读获得的。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就应当将怎样让幼儿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为幼儿选择有趣的读本,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对幼儿有吸引力的书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必要条件,幼儿阅读的书首先要色彩鲜艳,故事情节易于让幼儿理解,读本页数适中。其次,要教会幼儿怎样阅读一本书。在幼儿园我们常会看到幼儿在拿到一本他很感兴趣的图书时,往往一会儿就看完了。问他看到什么,孩子们只能讲出画面表面的意思。对此,我尝试了以下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步,幼儿自主阅读,理解图意;第二步,集体阅读,启发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想;最后一步,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表演故事。阅读习惯的养成会丰富幼儿的语言,经观察发现我班阅读习惯较好的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和使用丰富词汇的能力远远超过没有阅读习惯的幼儿。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语言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班语言活动中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郭献计.《幼儿语言教育漫谈》
语言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 中学生 情感职能 语言教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131-01
现代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点不仅得到教育界的一致认同,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学生处于情感学习的关键阶段,因此,关注中学生的情感智能发展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在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下解决中学生的情感学习问题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策略选择问题。
1 多元智能理论
关于人类的智能问题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那时人们就已意识到个体间的智能存在差别。那么,职能的本质是什么呢?早期的观点认为智能包括:①主体的学习能力②主体已经习得的知识③主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可见,“智能”这一概念不是简单的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以成绩为主要参数来衡量学生“智能”的标准是极不准确的。直至上个世纪,人们关于到底什么是“智能”,它应该包含哪些维度等根本问题仍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论。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心理学家们开始讨论“智能”的框架问题,即智能到底是单一的一种能力还是多个彼此间相互独立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即在此背景下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有多个方面,也就涉及到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由一般到具体层级排列。加德纳还具体地指出了八种能力:即语言、音乐、逻辑数学、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和自然主义能力。智能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而更像是捆绑了个多个能力的能力束。由此,加德纳给出的智能定义是:习得和运用知识以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根据这个定义,显而易见,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比如克服心理压力,摆脱负面情感的影响等,与多元智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 情感智能与学校教育
很多人都遇到国这样的情况:有些在学术或艺术上有天分的人却未必能够获得成功,他们总是在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既无力改善处境,也无法适应环境。在心理学家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情感职能上的不足。“情感智能”这一概念最早由Salovey & Mayer(1997)提出,他们将其定义为“准确、高效处理情感信息的能力”。具体的说,情感智能包括:觉察、整合、理解和掌控情感这四个基本方面。这四个方面中最难的是对情感的掌控,特别是像愤怒和沮丧这样的负面情绪更不易掌控。需要指出的是,正确的掌控并不是压制负面情感,而是摆脱其影响。控制情感冲动,摆脱负面情绪的干扰是能够掌控情绪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情感职能尚处于发展期,四个基本方面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在整合和掌控两个发面表现得很弱,个别的个体在理解方面的发展也会略显滞后。
那么,学校教育是否可以在学生的情感发展问题上发挥作用呢?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某些特别设计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智能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显著减少学生群体中的说粗话和欺侮弱小同学等不良行为。典型的实证研究包括Feshbach(1997)和Graham(1996),其基本方法是开展一定的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来给予学生“处理情感信息的实践机会。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习者变换视角来看待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整合和掌控情感信息的能力,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在同情心和容忍度方面都取得了进步。显然,学校教育对学习者情感职能的作用是通过教学活动来施加的。
3 语言教学中的功用主义与语言教师的教学策略
语言教学中的功用主义是指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水平的同时,也同时注重语言教育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张中载,2003),将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也融入进来。中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就情感智能而言,还远未定性,而情感职能的几个基本方面又具有发展的不均衡性。如果能够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情感智能训练,是可以一举两得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不失为有限的策略选项中的一个优选项。
语言教学策略范文3
古德曼认为,“学校把完整的语言拆成抽象而细碎的小片段,认为儿童学习简单细小的事物会学得比较好。这样的想法,看似很有道理。于是,我们把语言拆成了单字、音节以及单独的语音。不幸的是,这样一来,我们也同时把语言变成了一些与儿童的需要和经验无关的抽象事物,而忽略了语言最重要的目的――意义的沟通。”语言本身即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为词汇、语法、语音、句型以及段落等,语言被内部分解为各个独立成分,使得语言丧失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也不应该被分割为听、说、读、写等片段进行,而应该从整体把握,听说读写同时着手进行教学,只有这样,语言才会被儿童整体接受。
基于整体语言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整体―分层―整体―运用。在整体性阅读教学时,先帮助学生对全文的结构形成一个主框架;然后层层深入,对各段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若干个点,来充实主框架;再组成一个完整的提纲;最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语言输出,综合运用所学语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笔者以在全市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中执教的一节研讨课(PEP7 Unit 3 Part A Liu Yun’s weekend)为教学案例来阐述如何进行基于整体语言的阅读教学。该课是在学习了“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 ...”之后的“Let’s read”(阅读课)。要求学生听――整体感知刘云的周末安排,读――分层学习刘云周末的具体安排,说――看思维导图整体复述刘云的周末计划并按文本填空,进一步理解文本,用――以文本为范本说说自己的周末安排,以实现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以致用。
一、激活储备,整体感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先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具备的语言知识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该文本的语言环境中,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促使其形成整体的印象。
1.创设情境,激活知识储备。在课堂开始与学生简单的问候之后,利用大屏幕展示了一个日历圈出10月28日,引出感恩节这一话题:
(1) T:Thanksgiving Day is com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Ss:I’m going to ...(运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用“I’m going to ...”表达自己想要干什么的欲望)
(2) Discuss:Look, a bookstor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My parents like Beijing Opera. Thanksgiving Day is coming. I’m going to buy a new CD for my parents. I want to show my thanks to my parents. (运用感恩节要感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这一特点,结合真实的书店情景,进一步激励学生用“I’m going to ...”表达自己想要干什么的欲望,为后面的感知新课埋下伏笔。)
(3)T:What about you?Thanksgiving Day is coming. What else are you going to do?
Besides a gift,On Thanksgiving Day I am going to call my parents to say “thanks”, too.(运用打电话感谢,自然引出文本――刘云打电话说自己的周末计划)。
2.巧设听力训练,整体感知文本。利用PPT的自动播放效果出现电话铃声,自然引入新课。
T: Oh, wait. The telephone rings. I am going to answer the phone. But who calls me?What’s it about?Is there anybody saying thanks to me? Please try to listen and get the answer.
Ss try to listen and get the answer.
(在学生开始听之前,提出“who calls me?What’s it about?”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预测,然后带着两个指导性问题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两个问题的提出以实现对听过程的监控,并有助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本教学案例课堂开头部分的交流激活了学生的旧有语言,课中学生对感恩节这一话题的不同层面的想法也形成了语言交流的空间,顺利地完成了新课的导入,自然惬意,水到渠成。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文本起始的第一个任务要针对全文,切忌对某一细节进行提问。
二、提纲挈领,分层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处理往往会出现结构混乱的状况,也因此会面临学生阅读“无头绪”的尴尬和语言输出时的“言之无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层次,以使学生阅读有序。同时,此环节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来细读整个文本,引导学生获取文本的细节信息,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确保输出“言之有物”。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选出本周末刘云要做的事,了解文本的细节;然后再通过填填表格(列出周六和周日分别干什么)、贴贴卡片(把要做的事的短语卡片贴到相应的时间处)再一次细读文本,最后得出整体印象(刘云的周末虽然忙但非常有趣)。通过这样的分层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语言输出中有序,不凌乱。
1.在听力训练之后,学生对文本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知道刘云在周末要做很多事。于是,PPT呈现很多动词图片,例如cook the meals,watch TV,read books等,并渗透文本中出现的短语。
T:Liu Yun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her weekend. But what is she going to do on her weekend?Do you know?Is she going to plant trees?Is she going to climb mountains?OK,please open your book and read the passage,try to find out what Liu Yun is going to do. Please read,underline the phrases and circle the corresponding pictures. (鼓励学生打开书本自行阅读并划出她计划要做的事,并在相应的图片下打钩。以此让学生再一次整体把握文本,形成图片和文字的链接,并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确怎样抓关键词。)
2.再一次地整体感知文本之后,继续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并完成书上表格的填写,理清周六和周日分别做什么事。之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使学生明白文本的“序”,进一步了解文本的细节信息。
3.在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指导性问题进行精读后,教师利用句型“Liu Yun is going to ... on Saturday / Sunday.”进行阅读后的反馈。
4.T:Please look at the activities,is she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first? Or is she going to visit her aunt first? Let’s read again and order these activities.
Ss:Try to read and order these activities. (进一步细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先后顺序,更深层次地明确文本的结构,并了解和掌握一些关联词的表达法,如then,so等。)
教师利用事先做好的短语卡片让学生脱离文本读一读、按时间先后顺序贴一贴,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本的结构和内容,将文本进一步细化。
5.T:This is your answer. Now please look at my answer and try to follow me to say.
(PPT shows the steps while T is saying the passage one by on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 (分段播放文本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核对,再一次感知正确的语音,准确地掌握文本内容。)
6.充分学习文本的主要内容之后,引出文本的中心句“I’m going to have a busy weekend. But that will be fun. ”用三组图片来阐述“busy”的实际意义,分别是在采蜜的蜜蜂和睡觉的猪、看电视的女孩和忙碌工作的女孩、一张周日和周六安排表,让学生练说“a busy bee,a busy girl,a busy Saturday”。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新知,真正明白中心句的含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些能够动手操作的事情,比如填写表格、摘录信息、找出词或相关的句子等,用这些简单的检测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细节信息,并理清文章脉络,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输出。
三、提供导图,整体输出
正如一些交际教学法的批判者所言,当语言输出只关注意义建构时往往会导致结构准确性的缺失,在阅读教学中关注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其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在本案例中,在要求学生整体输出文本之前,教师先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语言输出时关注文本结构和信息的准确性,并拥有清晰的思路,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文本重点词汇的掌握。
1.在本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提纲挈领的分层学习理清文本脉络之后,利用PPT呈现一幅提供图片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本。
2.经过多次练习后,PPT呈现另一幅无图片只有文本脉络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看着导图结合记忆再一次复述文本。在复述的过程中,进一步清晰文本的脉络和表达方式,为后面的说说自己的周末安排打下基础。
3.经过两轮的课文复述练习后,要求学生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以整体把握学生对文本重点词汇的掌握程度。
经过三轮的文本整体输出,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和熟练程度可想而知。更甚的是文本本身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但我们的学生可以用第三人称进行转述,并适当增加自己的语言。如:Liu Yun is going to have a busy weekend. On Saturday,she is going to the bookstore by subway. She is going to buy a new CD and some story-books. Then,she’s going to go home and read the new books. On Sunday,she’s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her mother after lunch. Then,in the evening,she’s going to visit her aunt. They’re going to watch TV together. That will be fun!
四、搭建平台,整体运用
学生能够熟练输出文本之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不被限定和固化,就必须给学生搭建另一个运用语言的平台,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和新授知识进行连接、组织和运用,让学生说有意义的语言,真正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达到“语用”的目的。
在本案例中,学生学习了课本提供的文本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并写一写自己的周末计划,PPT提供学生一定的语言支撑。
明白了文章的脉络,知道了表达方式,学生说起来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以下作品都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周末安排,真正做到了“学习致用”。
作品一:
I’m going to have an interesting weekend.
On Saturday,I’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Then,I’m going to have an English class. In the evening,I’m going to do sports in the playground. On Sunday morning,I’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my parents and buy some gifts for my grandparents. Then,we are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In the afternoon,I’m going to watch TV with my sister.
That will be fun.
作品二:
I’m going to have a happy weekend. On Saturday,I’m going to have an English class in the morning. Then,in the afternoon,I’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and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 I’m going to watch TV in the evening. On Sunday,I’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my mother. After lunch,I’m going to do sports. That will be fun,I can’t wait.
在本环节,学生搜肠刮肚地想出能描述他们周末的单词和句子,有的甚至用起了步步高电子词典,为的是能多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周末。就在这搜肠刮肚中,学生不仅把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语言真正地用起来了,真正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更可喜的是他们主动地学会了一些表达法,如I can’t wait. 等等。学生兴趣盎然,在和谐的、愉悦的融融的氛围中学会了该学会的知识,还实现新旧知识的滚动、思维的拓展和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本案例中,笔者始终将整体教学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引导学生预测内容,整体感知文本,整体呈现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大意,整体朗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性理解,并进行整体性输出和运用,教学环节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语言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低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文字只不过是有声语言的记录符号,语音作为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不仅是语言的本质,也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言丢掉了语音,就成了死的语言,它的交际作用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人的语言发展过程的最早阶段就是“听”,学习第二语言的开始阶段也必须从听力入手。语音是听力的基础,只有打好了语音这个基础,才能奠定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学不好语音,它将严重影响以后的教学进度,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英语语音教学是入门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所以,英语语音训练要贯彻始终,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作为小学生,学习语音有很大的优势,他们大胆好奇、不怕出错、善于模仿,机械记忆能力强。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强,模仿能力强,具有可塑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认为语音教学一开始就要受到特别重视。下面我就自己在低年级语音教学方面来谈谈体会。
一、教师要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有效的指导和示范,对学生来说就是要注意观察、理解,以便于模仿。语音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示范发音,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的口型,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来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为学生在语音的表达上提供模仿的榜样。听示范音是模仿发音的先导,听准了才能模仿得像,发得准。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做示范音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的语音示范要做到口型正确,发音清楚准确,语调合乎标准。
(2)在示范时,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示范表演者”,学生的角色是“被组织者”和“观察、模仿者”,认真听,仔细观察,做到听得清,看得见,仿得像,在儿童没有听清、听懂、听够的情况下,不模仿。
(3)教师应站在学生都看得见的位置,在范读或领读时都要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以防止失音、变音,让学生产生错觉。
(4)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规则,多做模仿,以免学生感到枯燥。
(5)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注意有机地穿插各种游戏活动。
二、学生模仿的有效性
在有效的示范和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对语音的教与学尤其重要。模仿在心理上是一个随着感知进行再现或尝试的过程。离开了模仿几乎可以说不可能掌握任何语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发音,是靠模仿来形成反应的,这种最初的反应必须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巩固。低年级学生对语音很敏感,模仿又是他们的长项。因此,教师要适时要求学生将已听清楚、听明白、听懂、听够了的东西模仿出来,每学一个新的词音都要及时让他们重复练习。通过练习,既提高他们听觉的感受性,使之辨别出语音的细小变化,区别正确的和错误的发音,又能牢固地掌握词的发音。模仿实际上是机械记忆的开始,因此模仿的过程就是提高记忆能力的过程。只有通过模仿,狠抓练习,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辨音和发音的能力。
那么,在学生模仿练习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模仿应先集体后个别,先低声后高声或高声、低声交替进行。
(2) 在听得清,发得准的基础上,借用所学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次练习。
(3) 模仿练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避免枯燥乏味。对小学生最好运用游戏方法,效果比较好。
(4) 教师对学生模范练习时出现的缺点,要及时指导,纠正。对于学生错误的发音,不要重复,不要给予强化,以免引起错误的模仿。
(5) 对个别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要多和他交流,加强个别指导,使他对学习英语充满信心。
三、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任务不是让小学生学些语音理论,而是教会小学生运用英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以及对听、说的感性认识。在语音教学中,需要进行很多的操练,往往很枯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语音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既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又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 归纳---演绎法
将符合同一读音规则的词汇归类来进行教学。归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单词的读音,归纳之后再用演绎法操练。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字母“a”在一些常见单词中的发音,先让学生举例:cake, table, plane等。然后,让学生多读这些单词,要求学生认真练习发音,渐渐地学生就能体会出它的发音了。低年级阶段虽然不要求学生具体地学习音标,但是发音的规律要掌握,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另外,对英语单词重音的规则,对英语句子的语调规则,教师也要进行分类总结,逐个强化操练,一开始就让学生有良好的重音语感也是很关键的。
(二) 对比启发的方法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尽力启发学生去找出英语中音与音、字母与字母、单词与单词以及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然后加强练习,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找出容易混淆的内容,结合读、练,分清异同,通过各种练习,如比赛、分组、对练等进行强化记忆。例如:在学习《新起点英语》教材中,关于字母“i”的读音规则,我分了两组让学生去体会,一组是pig, big, fish, his, swim, milk, chicken等;一组是:rice, nice, like, white ,kite,bike 等。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的时候体会,同样是字母“i”,它的两个主要的发音是什么,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说一说它的发音规律,这对学生以后记忆单词有很大的帮助。
转贴于 (三) 在听音、辨音中获取听能,增强语感。
英国著名语言教学专家路易·亚历山大说过,掌握一种语言,听懂的比重占90%。母语习得的过程证明,言语吸收总是先于言语表达。因此,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中一定要遵循这一条客观规律,坚持先听后说、以听带说、以听促说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应多说英语,语音语调要好,要美,要有声有色,要不厌其烦。在我看来,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建议首先要听字母、单词和句子,从26个字母入手,在字母教学阶段培养儿童“听”的好习惯,让他们边听边辨别,吸引他们注意听音、看口型,同时进行模仿。我在一年级英语教学中,就开始渗透字母的教学了,而且我还教给孩子们字母操,看学习字母的光盘,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而且,在单词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整个单词听进去,教师不要教他们这个字母发什么音,那个字母组合发什么音,或字母在这个单词中发音与那个单词中发音如何不同。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对于理解力尚不健全的儿童来讲,无疑是一种折磨,重点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 纠正鼓励法
教师对小学生发音上的缺点要及时指导、纠正,教给他们正确的发音,要耐心认真地正面诱导,并给予鼓励;不能责怪和取笑学生,也不要复述学生的错句,以强化错误信息;要抓住时机,鼓励表扬,因为“好表扬”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生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小学生的心理反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发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的兴趣。
(五) 绕口令练习法
语音练习往往很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绕口令这一练习活动旨在练习特定的语音,用语言创造性地开展游戏。适当编排的绕口令是一种目的明确、富有趣味而且很有效的练习材料。绕口令是语音辨别区分的好办法,宜用于学生在基本掌握语音的准确读音之后进行相似音的辨别区分。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英语国家传统的绕口令,也可花一定时间和精力编制一些绕口令。这些绕口令应当尽量用一些简单的,比较常用的词汇。
例如:在一年级教学中,关于文具我编了一个简单的绕口令,来让学生体会字母“p”的发音:
A pink pencil is in a purple pencil case.
为了体会字母“i”的发音,我又编了:
A big pig is drinking milk.
这种简单的绕口令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我认为教师所编写的绕口令应该是能够真实地运用在语境中,且应该尽量用简单句;同时,在编写绕口令时,教师一定要先决定绕口令的训练目的,利用学生学过的词汇编一些例子,并要求学生反复、连续朗读,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再加快速度。
(六) 游戏练习法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所教授的内容,设法编排、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语音练习。我认为在低年级阶段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我在教学中经常会设计一些听辨音游戏:一类是书面练习,如 Listen and circle, Listen and tick, Listen and match,Listen and number; 一类是“听音举卡片”、“听音指单词”、“听音摆卡片”等等。教学中,我尽量设计游戏,让学生高兴地练习,并要求学生成为一个“三者合一”之人,即做一个有心的聆听者、用心的模仿者和大胆的实践者.。
(七) 说唱练习法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如果把一些教学内容有机地改编成歌曲、口诀,则是一种很好的辅导方法,因为歌曲、口诀能加深记忆,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好的节奏和旋律把学到的知识和歌词一块儿记住。童谣、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易读,节奏感强,有韵味。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通过说唱童谣、儿歌,练习发音、节奏、连读、语调等是一种又简捷又有效的好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了英语语感。同时,现代化的视听手段和各种媒体——实物、图片、光盘、动画等直观教具,都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新起点英语》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大量的歌谣,在说唱的过程中,我就这些歌谣编排了相应的动作。记得在教授动物单词的时候,我把每个动物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学生们特别感兴趣,一听音乐,每个孩子都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边说边做动作,热情洋溢。即使课后,他们也会一起背诵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使语音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总之,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英语教学的成败。作为英语教师,始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的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志远 高云智. 2002.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ldren’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电建 赖红玲. 2002.《小学英语教学法》.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语言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认知策略;元认知志策略;大学英语教
学习过程可以解释为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志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认知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们内部的认知过程,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和教学规律。因此根据这些理论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学习的主体——人的认知特征、获取信息的过程特点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策略。
一、关于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理论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所采取的技巧、方法和措施。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执行语言学习任务的两大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指个人自主控制心理活动获得新知志的一切方法,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志和程序性知志去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志别、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策略。它是对信息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与语言学习材料有直接关系,运用于具体的学习任务。它强调学习者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体现了个体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
1956年,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策略这一完整的概念,提出了“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认为“学习者为中心”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归纳,即“发现学习”。乔姆斯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决不是生活中与外界接触而获得的。就是说,大脑结构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外界条件与一种语言的接触只是激活了习得语言的机制而已。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律支配的系统,语言学习不是单纯模仿、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活动,是用有限的规则创造无限的句子。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的监控与调节。元认知这一术语是于197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haven最先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它可以分为三类:个人知志,任务知志,策略知志。wenden(1991)首次将这一术语应用到外语语言学习当中,并具体解释了这三类元认知概念。他认为个人知志包括个体对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的所有知志,其中包括个体对自己学习理念的认知和对个体间的差异性(如年龄、天资、学习方式等)如何影响语言学习的认知。也就是victoria(1999)在研究中指出的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信和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认志。任务知志是指个体对学习的任务的目的、要求和过程的认知。策略知志是个体对成功地完成任务所应用的策略和方法的认知。实验证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技能及时帮助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它通过学生对自己的三种知志的认知来监控自己对英语学习任务的理解、预测结果、评价自己行为的有效性、检测学习策略、努力修改或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克服困难,从而成功地获知英语等。
二、认知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
关于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系统和认知过程分别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处理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处理外语语言信息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学习者是外语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接受语言输入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在试图完成某一学习和认知任务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自己所有的原有知志和认知策略,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便理解和记忆。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语言时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基础,加强策略训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用来监控、调节或自我指导学习行为的策略,它帮助学生监控个人学习过程,涉及到计划、组织、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元认知策略既包括获取知志的过程,也包括有意志地运用和调节在不同情景中采取不同的策略。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输入的材料以后,首先引起大脑的注意,这时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都会对注意产生影响。分析的过程主要集中在工作记忆
和长期记忆之间的互动。工作记忆用于对输入进行匹配、类推、重组、转换,以及理解其意义并形成对第二语言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处理,最后形成第二语言的表达,这就是输出。在输入输出之间,大脑所进行的活动涉及到注意、记忆、思维、信息处理、母语转移等。
三、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者首先掌握语言知志技能,进一步使语言知志技能内在化,最终达到能自动输出语言的效果。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外,还包括对语学习者策略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师要有意志地培养学生认知策略意志,教学互动,提高策略水平。教师应了解学习策略的理论,了解各种学习策略的含义、理论依据、使用范围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意义等。
在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下,认知策略对教学有以下要求:第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开发智力,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的运用。教学不仅是传授知志,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第二,教学是有意义的学习。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系统,学习语言就是理解规则、运用规则的行为。理解规则可以采用发现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观察,归纳出语法规则,并且对这些规则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在实际交流中活用。第三,不排斥使用母语。在掌握外语之前,人们自然是用母语思维、形成概念、组织思维。利用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可以大大促进外语的学习。第四,外语教师要有意志地渗透元认知知志和学习方法等内容的教学,有意志地训练学生的策略意志。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协调好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
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如何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错误以及要确定是否有必要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错误。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按“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进行的,也就是说,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对确实影响思想表达的错误进行更正;对不熟练或因紧张出现的错误可以放过,以便不让学生造成心理障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指出有些错误不更正不代表不存在,让学生在今后的训练中,不断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错误。
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有意志的指导学生运用一些学习策略。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志意义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有效的运用记忆、志别、选择等过程来感知和理解事物,运用其语言知志和背景知志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构建。rubin所说得六种认知策略——修正、演绎、推理、实践、记忆和监控,在英语训练中都可以渗透。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常用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寻读、略读、详细阅读和评价性阅读,在理解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将学习策略细化为关键词定位、逻辑推理和演绎等等。另外,在阅读中往往更强调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在阅读课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述的机会,培养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某一问题的思考过程。这样可以有效的志别或回忆文章细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适度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和背景知志,提供额外信息。学生在阅读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知志和经验主动构建相关信息,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转化为视觉形式,如图形信息。对于一些说明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画一些图表来帮助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编制图形。最后,老师要有意志地训练学生推断能力,加强推断策略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从理解标题开始,根据标题扩展思路,预测文章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英语听力教学方面,教师要把握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困难所在,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将有关认知策略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的运用认知策略,将话语直接转换成脑中表象以便储存知志,方便以后回忆,比如推理、补充、预测及综合能力。在听力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认知策略应该包括:推理、利用图像、听觉再现、利用关键词、联想、转化、推断、作笔记等。教师应该传授相关语言知志,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理解技巧,善于利用联想及推断策略,即听者根据题目要求及已有的语言信息,通过联想和对未来信息进行预测的能力。另外,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有的放矢,轻松的了解文章大意并且找出所给题目的答案。
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教师要运用
认知策略,多对学生进行篇章结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以改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利用精选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其语篇结构、语言特点,然后仿写。此类写作可使学生了解、熟悉外语写作的技巧。当学生认志到恰当地运用这些写作策略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他们便能有意志主动地运用这些策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灵活应用一些促进程序性知志的技巧。
语言教学策略范文6
【摘要】大班教学是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形式。研究大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改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高课堂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班级分组、口语对练、作业互批、感情投入四个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
1 引言
独立学院是近十几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独立学院由于经费的紧张,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学英语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十分普遍。本文首先分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然后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法、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2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近年来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学生数也在不断增加,因而很多学校出现了师资力量紧张,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大班教学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对于大学英语这一门课程,一个班的学生数甚至会超过100人。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刚刚从走进大学的大一学生,在大学课堂中老师一个学期都不一定能叫出他或她的名字,如何在大班课堂中找到归属感?同时,由于人数众多,课堂时间有限,只有少部分同学有机会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如何让大家每堂课都有机会开口说英语?对于老师来说,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大班作业如何批改?全部批改不太现实,因为一个老师可能要教好几个班,部分批改又不能了解全部情况,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以上这些情况无疑给大学英语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研究
根据自己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经验,本文拟从班级分组、口语对练、作业互批、感情投入四个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
(1)班级分组
针对人数众多的大学英语大班课堂,对班级进行分组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分组过程中,首先通过了解大家的英语高考成绩来确定分组依据,做到以强带弱,分配均匀。然后,明确小组长职责,组员轮流担任小组长,以增加责任感。同时要求组员们坐在一起,这样方便讨论问题,完成课堂任务。通过分组,可以让同学们在大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也方便与组员交流,共同进步。在分组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每组人数控制在8人以内,人数太多也不利于组内活动效果。同时,在小组完成课堂任务时,每次的发言代表要轮流替换,以避免一个小组只有一两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实际做任务,而其他同学都不参与的情况。
(2)口语对练
在大班情况下,每位同学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是进行角色扮演等练习口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有些同学可能一个学期也没有机会回答一次问题。这对于语言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现象。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增加同学们说的机会,这在众多的人数和有限的时间面前确实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尝试在每堂课前3分钟让同学们跟自己的搭档进行自由对话,我会把会话主题和相关句型、单词放在PPT上,一般会给出3个主题供同学们选,同时走到同学们中间监督和检查对话情况。最后会抽取两组在班上演练。通过这种方式,每堂课同学们都有了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主题和相关句型、单词是很关键的,否则同学们会一下子找不到主题,或是由于不会说一些句型、单词就不开口,这样容易使这种口语练习流于形式。但同时也要鼓励基础较好的同学自己寻找主题,使用一些新的句型。对于搭档也应定时轮换,不能每次都与同一位同学对话,轮换有利于大家接触到不同的知识点。
(3)作业互批
大班的作业批改是件费时耗力的工作。如果一个班的作业全部批改,老师在时间和精力上承受不了,如果部分批改,很多同学就会有侥幸心理,应付完成甚至不做作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班级尝试进行作业互批。例如,在每次听写完单词和短语后,由3至4名班干负责收集作业,收完之后再互相交换发到其他区域,以确保每位同学所批改的作业都不是自己本人或周边同学的。同时,也要给同学们提供批改答案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批改规则。组织学生批改判定分数后,再由班干负责收上来,在课间一一登记成绩,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能促进同学生认真对待每次的作业。同时,即时表扬作业得高分的同学,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互批作业不仅仅是节约了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批改的过程中又一次强化了对知识点的了解。
(4)感情投入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里,老师可以尝试加入到同学们的班级群,这样可以参与他们的讨论,提醒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等,并给他们推荐一些学习英语的网站,或是在群共享定时为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资料,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另外,大部分同学在高中时是有很强烈的存在感的,老师基本上能叫出每位同学的名字。进入到大学后,每门课程的老师在课后与学生交流的时间是较少的,学生可能会有些失落感。如果能在课后跟同学们多沟通交流,既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增进与同学们的感情,又能了解到他们课堂上的一些需求,有利于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尝试记住每位同学的名字,在课堂上能随口叫出同学们的名字,这对他们是种很大的鼓励。
4 结语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一个普通现象。这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我们不能逃避问题,更要积极迎接挑战,深入洞察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和特点,针对独立学院英语大班教学的特殊性,努力思考,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开拓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大班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样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