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产业融合;两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0102

1 文献综述

工业化理论主要产生于发展经济学理论。钱纳里认为:“工业化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张培刚认为:“工业化即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他们都是从结构转变意义上解释工业化的。

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研究。刘世锦(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的一些重要特点。任保平(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的转型,认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提高工业化质量和功能的新阶段。陈冬(2006)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

也有学者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汪斌,余冬筠(2004)运用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估计了信息化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带动度和对三次产业的差别影响,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最大。张继良、杨仁发(2008)阐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模式创新、动力机制,提出政府规制的政策建议。

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观点,目前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内涵的还不多。

2 新型工业化的界定

2.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产业为依托,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通过两化融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过程。

2.2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群的核心和领头技术。信息产业转变了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可以改进传统技术,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是它能够很快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尤其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显著吸纳就业,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信息产业的低消耗、低污染特点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信息产业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工业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同时能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因此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破垄断,加大经济开放的程度,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有效组织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所倡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而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适合集约化增长方式的有效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协作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企业间上下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内部经济的外部性,促进企业持续进行集群式创新,实现企业内的规模经济,是一种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内涵

在十六大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两化融合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1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产业融合开始大规模扩展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象,它表明了产业融合与信息化之间确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是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体系中各产业之间的资产通用性,产业间分工内部化,使产业融合在比较稳定的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为广泛的产业融合创造了根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电信、广播电视、出版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为例,这三个曾经边界清晰的产业,因为信息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以及信息终端的融合,使得这三大产业开始有所交叉,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各产业的企业之间开始互相竞争,三大产业逐步走向融合,并且推动着管制部门、管制政策也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

目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各产业部门持续深入地渗透,信息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在各产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由于这些信息和知识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其结果必然导致部分产业的资产之间实现通用,最后走向融合。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生与融合

我国现在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主要载体,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利用和协调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促进“两化”的共生与融合。

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传统工业要实现高效、节能、环保,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这就必然要求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新型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从而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3 两化融合的作用: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人才需求

由于放松管制、降低产业之间的壁垒等原因,产业融合使资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提高产业效率。根据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代替竞争力衰退的产业部门实现的。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从外因角度分析,主要是需求拉动形成;从内因角度分析,主要是产业竞争力增强、成本降低,特别是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的。由技术革新和业务交叉形成的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相关产业融合技术水准高的产业,实现产业创新,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由于市场的扩张与随之产生的对内容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对相关部门的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除了市场的成长能够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增加、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大就业规模外,还对创造性人才产生了特别强烈的需求。

4 实证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自1980年创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因此研究深圳工业化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在深圳三十多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全世界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深圳抓住了两次机遇,直接参加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促进了深圳的经济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深圳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也同时得到快速发展。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深圳市在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支持下,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产业升级,建立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产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也逐渐加大。通过两次产业转移,深圳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跨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直接进入到了以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当前,深圳正由“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过渡,而现代服务业在这个过渡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动、调整和提升,也是深圳特区迈向“后工业化”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以现代服务业为高比重的“后工业经济”时代,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方式,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其产品的垄断性、创新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对非生产性经营活动增多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抑制进行效率、利润、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补偿,使深圳特区能够在“十一五”规划末期顺利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实现城市经济时代的重要转型。

5 总结

本文首先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分析其特征,分析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组织形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两化融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以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为例,说明其工业化发展之路。新型工业化的思想已经在不断完善,但是如何让它付诸于实践,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4]任保平.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7):2128.

[7]张继良,杨仁发.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J].学术月刊,2008,(6):7783.[8]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4):6470.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范文2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2002-11-8

2.十七大报告2007-10-15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范文4

一、精心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促进优势产业迅速聚集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截止目前,开发区已入驻各类企业415家,其中工业企业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已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2亿元,工业增加值6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完成税收15.4亿元。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导方向。近年来,开发区管委会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为开发区更好更快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后引进 “全国五百强、上市公司”15家,其中世界500强1家,中国500强6家。

(三)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开发区优势产业聚集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工、冶金、电力、光伏、纺织、仓储物流等产业体系,即将形成1000万吨/年重油加工、80万吨/年乙烯、70万吨/年尿素、40万吨/年合成氨、120万吨/年硫酸、30万吨/年EPS,200万吨/年钢铁、100万吨/年钢管、100万锭/年纺织、10万吨/年碳化硅、300万吨/年水泥的生产能力。

(四)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开发区改善发展环境的动力支撑。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实现了30平方公里绿化、亮化、供排水、供气、供电、通讯等配套建设,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2012年,计划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25亿元,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投资环境。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开发区产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源泉。开发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政策扶持,不断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生产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实施开发区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开发区26家企业、52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4种产品荣获新疆名牌产品称号,60个项目获得专利。

二、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一)开发区得天独厚的地缘和区位优势,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创造了客观条件

奎屯市作为自治区范围内东联西出、西引东进的最佳传导区域,可作为乌鲁木齐向西沿边沿线开放的重要补充,连接起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产业,在北疆形成乌鲁木齐—奎屯—霍尔果斯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在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和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奎屯农家乐综合保税库封关运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交易所在开发区挂牌运营,欧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中亚金谷国际物流中心等一批仓储物流项目正在建设,开发区六条铁路专用线按计划推进建设中,进一步强化了开发区在北疆的物资集散功能,为商贸物流业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优势产业的快速聚集,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随着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一批龙头项目全速推进,一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将在开发区蓬勃发展。一是一批化工产业龙头项目快速集聚。800万吨/年重油制烯烃/芳烃、15万吨/年TDI和30万吨/年MDI 、15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6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等龙头项目正在建设。新疆科源化工聚合催化助剂项目、蓝山屯河12万吨/年EPS项目、兴达伟业15万吨/年EPS项目等一批化工产业已投产运营。二是煤化工产业不断壮大。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项目已投产,投资120亿元2×150万吨/年尿素升级项目拟近期开工建设。三是冶金发展迅猛。4.5万吨/年铬铁合金项目、100万吨/年直缝焊接钢管项目、3×30万吨/年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已经投产,200万吨/年特钢项目年底前投产,52万吨/尾矿综合利用焙烧项目正在建设。四是光伏产业逐渐增强。开发区现已建成国内较大规模的碳化硅冶炼和碳化硅微粉生产基地,年碳化硅生产规模超10万吨,年碳化硅微粉生产规模5万吨。后期计划发展单晶硅、多晶硅及太阳能光板项目。五是机械制造业蓄势待发。徐工集团机械制造基地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立起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六是纺织产业初具规模。开发区现有纺织企业10余家,已形成环锭纺30万锭、气流纺2932头、棉浆粕3.6万吨的生产能力。七是仓储物流业快速发展。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交易所在开发区挂牌运营,欧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中亚金谷国际物流中心等11个仓储物流项目正在建设,进一步激活和强化了开发区物资集散功能,努力打造北疆物流中心。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范文5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实国情的选择

1.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加之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尽管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储有量如煤炭等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土地、水、矿产、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 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华北和西北是严重缺水区,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水资源总量却不到全国的20%,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 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石油年产量只能维持在1.6亿吨左右。 根据有关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将达50%,2020年前后年进口量将达3亿吨, 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而石油进口风险很大,一遇突发事件,石油战略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3. 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城市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酸雨发生面积占全国的1/3;7大水系有一半河段严重污染,36%的城市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近海水质恶化, 赤潮频繁发生,20世纪80年生74次,90年代猛增到380次。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每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10%, 约合3000亿元人民币。上述因素决定了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4. 我国还面临着国际竞争。 目前国际局势的主流是和平,但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在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紧密。在面临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过程中,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工业制造业的整体素质不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最直接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工业制造业的增加值。 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从而制约了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的优化升级。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显而易见,这些与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

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却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主要有两大表现:其一是三农问题比较棘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 其二是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就学、户口、社会保障方面还在强化对农民进城的限制等等。这些都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 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

4. 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比较严峻。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与之相比更严重的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 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1. 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振兴制造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服务业。

3. 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也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跟随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钟海燕,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FO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134-008

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推动着经济发展重心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促进城市在数量上急剧扩张,在质量上不断提高,从而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进行了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以及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

所谓城镇化就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城市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由乡村向城镇转化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其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这种社会经济变化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城乡两大空间载体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非农经济活动和非农就业比重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中城镇人口消费群体显著增加,农村景观逐步演化成城市景观,农村空间向城镇空间转化,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断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成为社会文化主体。可见,城镇化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全方位的变化,是多要素动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在空间结构上必须经历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上必须经历工业化,二者存在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按照城镇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相伴随关系,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及经济发展趋于一致的同步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超越了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超前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型城镇化。经济学中大量文献揭示,在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致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最著名的当属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和莫伊思·赛尔昆(Moises Syrquin)在1975年做出的模型,他们在《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一书中,根据战后20年间100个经济增长程度不同的国家的统计资料,通过对与发展密切相关的27个变量与人均GNP的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以人均GNP为纲,将经济发展分成9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经济结构在10个方面体现出的变化。他们的回归分析证明了在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相对应。根据他们的研究,人均收入超过500美元(1964年美元)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超过700美元时,工业就业人口超过初级生产部门;当收入水平超过2000美元时,这些过渡过程才告结束。

可见,城镇化和工业化演变的关系具有阶段l生特点。在工业化初期,城镇化率会伴随着工业就业比重增长而上升;进人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将超过集聚效应,城镇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钱纳里的研究解释了城镇化不同阶段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性,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业化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应关系。

空间经济则揭示了城镇空间集聚和产业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人物的空间经济学针对区域经济学中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前提假设,试图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弥补主流经济学对空间研究的不足。克氏提出了3个模型,即:“中心-”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

中心模型是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农业和制造业),认为两个对称的区域会分别发展成为核心和区域,从而揭示了城镇集聚和产业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城市层级演化模型中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周围被农业腹地包围。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规模各异和运输成本不同的行业,经济将形成层级结构,而城市结构的未来趋势取决于“市场潜力”参数,拥有不同制造业部门的经济体演化出一个包含“高等级城市”和“低等级城市”的城市层级体系。国际贸易模型将空间经济理论运用到关注国际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所得的传统国际贸易研究中。国际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既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集聚。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解释了城镇空间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制造业发展对城镇等级序列形成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步引入西方经济理论进行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王晓君(2006)以第一产业产值、农业人口比重、人均GDP、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镇人口食品支出比重为自变量,工业化水平为因变量进行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证明了人均GDP与工业化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曲丹婷、蔡果兰(2011)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民族城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坐标四分法下民族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二者不协调。该领域的代表著作为郑长德的《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009),该书分别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进行了1979—2004年西部民族11个省区1979—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面板回归分析,证实了该区域符合卡尔多增长规律;1978—2005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城镇化率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中大都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的成果较少,且实证分析中时间序列分析多、面板数据分析少,实证分析中大都分别进行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分析,缺乏构建模型同时对三方面变量进行分析的成果,引入空间经济理论进行民族地区实证分析的成果较少。

二、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民族地区2000—2010年数据进行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建立以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为自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借以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采用人口城镇化率指标反映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采用工业化率的产值结构指标衡量工业化水平,即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2000年不变价计)反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区系民族八省区范畴,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云南、广西、贵州。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统计年鉴》和民族八省区的地方统计年鉴。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

2000—2010年间,无论是从城镇化率、工业化率还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看,民族地区均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发展中呈现两个“扩大的差距”和一个“缩小的差距”。十年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中的差距不断扩大。民族地区历年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在不断缩小,2010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民族地区历年工业化率基本呈上升趋势,民族八省区的产业结构除了、贵州为三二一型外(并非产业结构更优,而是工业增长乏力),其它省区均为二三一型,近年来在内蒙古、宁夏、云南等省区的带动下,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全国工业化率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相反的,2000至2010年间,民族地区同全国一样,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近年来,全国整体状况呈现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到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的转折迹象,仅从时间序列分析看民族地区这一趋势并不明显。按照诺瑟姆(Northa)提出的城镇化演进“S”型曲线,城镇化率达到30%左右进入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非农经济活动增加,城镇规模迅速扩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民族地区刚进入这一阶段的初期。

通过图2中2000—2010年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对比,发现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呈现滞后型城镇化特征,但这十年期间民族地区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差距逐步缩小。改革开放之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步于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造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工业为动力的城镇发展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是违背了工业化规律的城镇化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但城镇化滞后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善,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工业化程度低,造成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动力不足,难以形成空间集聚、规模经济。而民族地区城镇布局分散与城镇化水平较低,又影响到该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前期相关文献显示,民族地区工业化对经济拉动作用大于城镇化。近十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新趋势,需要进一步进行模型分析。

(三)民族地区的模型分析

考虑到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未建立多元模型,而是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别建立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一元线性模型。其中,Y为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ε是随机误差,β0、β1为系数,X分别为民族地区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

Y=β0+β1X+e

(1)

SPSS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变量均显著正相关,并且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民族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率的回归系数(7.006)小于城镇化率的回归系数(16.813),表明2000-2010年间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大多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化带动,本文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依靠城镇化拉动的趋势明显。

(四)民族地区的空间面板分析

为减少多重共线性影响,本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建立2000-2010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首先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确认面板数据的平稳性,避免伪回归现象。本文运用LLC检验,发现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民族地区工业化率和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三个变量的面板数据水平值不平稳,而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满足了面板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后进一步分析。接着进行协整检验,检验变量问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相关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如下:

Yikαik+βikXik+εik

(2)

上式中,Yik代表民族八省区中第i个省区(依次为1-内蒙古、2-宁夏、3-青海、4-、5-新疆、6-广西、7-贵州、8-云南)第k年(2000-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αβik是常数项,βik代表历年各省区相关变量的回归系数,Xik=(lnINDik,lnURBik)表示民族地区第i个省区第k年的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的自然对数,其中,IND代表民族地区工业化率,URB代表民族地区城镇化率。

本文进行Hausman检验,通过hausman统计量检测的P值,选择用Eviews6.0建立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模型分析结果如下表。同上文的结论一致,高判定系数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各回归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t检验的相伴概率均为0,说明了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推动效应,因而在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都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板分析的结果同样显示民族地区2000—2010年城镇化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正效应大于工业化率的作用。下表截面固定值差异较大,说明各省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三、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推动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

目前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和结构转型的机遇期,将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产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一时期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从消费角度看,改变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家投资需求驱动的特征,提高消费需求;针对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从注重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到注重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从生产角度看,将从靠高投入、高能耗,自然资源、土地成本、劳动投入到提升产业素质转型,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发展将从主要靠低端初级加工业,特别是资源型工业转向三产协调带动,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变。

(二)城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民族地区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创造内需空间的重要力量。城镇化是从民族地区区情出发的生产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的发展方式。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城镇化意味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农民消费转变为市民消费,由于收入增加所带来的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卫生和对其他消费品的直接消费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消费支出。与全国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水平长期滞后。城镇化有助于改善民生,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升级和总量扩张,拉动最终消费增长。城镇化发展中城市改造和建设,将推动交通、通讯、供电、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又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的消费和生产。民族地区开始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消费和投资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有助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内需驱动力。

特殊的资源要素禀赋决定了民族地区在全国地域分工中资源供给地和初级产品供给地的角色,城镇化有助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积累和地域分工角色的改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中的主要新产业集中于第三产业部门,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发展,还能推动旅游、餐饮、娱乐、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低碳、低能耗特点。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能有效优化城乡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性工业带动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化促进人口、产业的集聚,其规模效应会大幅度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同时,城镇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也是知识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城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此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知识积累条件,加之城镇化发展中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扩散、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转折期,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说过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化推进,近十年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简单的将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而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新时期民族地区城镇化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要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互动,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产业优化转型。民族地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加速期,工业化仍然是城镇发展的重要任务。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工业化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反过来又促进工业化。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传统工业化,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创新以及信息化,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产业化为核心动力。民族地区城镇化道路必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走向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发展应发挥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业载体。新型城镇化也会从市场和消费需求等方面提升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现代城镇与产业互融联动,对于拓展产业空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城乡统筹。从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看,城乡结构是随城镇发展自然形成的,面对城镇和乡村这两大空间载体,应当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而城乡差距的缩小,有赖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城乡分离的空间结构状态。民族地区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该区域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也是阻碍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原因。在民族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步骤中,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城乡统筹。通过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调整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构筑城乡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经济空间集聚。民族地区空间结构分散,城镇和产业布局密度低,需要通过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进行适度集聚,促进社会经济集约发展。空间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快速集聚,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性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即报酬递增,产业或经济活动由于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或经济活动趋于集中,形成城镇或城镇近郊产业的空间集聚,且这种先发优势能够形成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城镇不仅是区域人口的高度集聚区,而且是区域产业的高度集聚区,城镇化伴随着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城镇具有集聚经济效益,能促进经济以更高速度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布局和新型工业布局协调,围绕工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打造产业聚集平台,可以实现“产城一体”,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第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城镇等级序列协调和城市群发展。民族地区正走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之上,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出现各种新型城市景观和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应当积极培育城市群。其次,城市群是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经济、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同时,按照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城镇等级结构。

第五,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将低碳理念贯穿到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镇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发展方式转向速度与质量并重,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向低消耗、低排放转变,其中发展低碳产业是重要环节。传统工业的生态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工业化的高碳经济模型造成的,只有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业、节能建筑、新能源产业等低碳产业,才能打造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和谐统一的低碳城镇。

参考文献:

[1]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2]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3]段学军,虞孝感,陆大道.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研究及其意义[J].地理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