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技推广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技推广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218-05
绩效考核是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整个运行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简称“基层农技员”,下同)是在县、乡(镇)、街道负责推广、传播农业技术的专业人员,他们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伴随着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进程的加快,建立和健全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体系也逐渐提上日程。
1 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农技员绩效考核的研究常见于构建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讨论中。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1985年就提出,各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应当通过监督和考核对农技员开展相应的奖惩[1]。Swanson等[2]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很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缺乏设计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Peterson等[3]指出目前国家农业研究和推广机构的评估不是绩效取向的,管理活动的关键要构建一套对科研和推广机构综合生产力和结果进行估计的绩效评估系统。农业技术推广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要建立一个具有弹性的组织管理形式。Vijayaragavan等[4]认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绩效考核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定期考核绩效、考核结果在农技员培训和人事调整等方面的运用以及绩效考核信息反馈等环节。
在国内,建立农技员绩效考评机制,使农技员在客观、公正、公平的竞争中“比能力、较实力、量成绩”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胡瑞法等[5]认为绩效考评机制要使农技员的收入与实际工作成绩挂钩,真正地实现农技员的“责、权、利”相结合。胡瑞法等[6]设计了农户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通过设置农技推广“责任人”,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方法,使得对农技员的考核更为简单易行。唐文金等[7]指出绩效考评要将农技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重要的考评内容。李立秋等[8]从考评方式、考评内容和考评结果的使用3个方面构建农技员绩效考评机制,并强调要根据农技员岗位职责制定考评内容,合理制定考评结果的等次,才能真正实现考评目的。张蕾等[9]、申红芳等[10]研究表明,要把提高农民满意度为目标的考评纳入到农技员绩效考评机制中,提高农民的“发言权”。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期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基层农技员是农技推广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身处一线推广农业科技的载体。由于推广工作直接面向农业和农民,使得基层农技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建立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具体性原则。绩效考核指标要体现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特定目标,不是笼统的概括,而应当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应当适度的细化,同时还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2)可衡量性原则。绩效考核指标是可以量化的,是能够反映基层农技员在推广工作过程中一系列行为表现的。同时,检验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3)可实现原则。绩效考核指标必须是基层农技员在付出努力之后可以实现的指标,避免设置太高或太低的目标。
4)相关性原则。绩效指标要体现基层农技员的岗位职责,能够较为全方位的反映农技员推广工作的过程,是可以观察和被证明的。
5)基于时间的原则。绩效指标的确定要结合一定的时间单位,即完成绩效指标是有期限限制的,这也体现了对基层农技员工作效率的要求。
3 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遵循上述原则,本研究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内容和各指标的量化方法。咨询的专家共有30人,包括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9人,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的中级农艺师11人,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近20年且具有高级农艺师职称及以上者7人,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教授3人。共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进行分析总结出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表1)。指标体系由1个总指标系统层、2个二级指标层、5个三级指标层和17个四级指标层构成。其中,总指标系统层是基层农技员绩效水平,其次级指标体系包括基层农技员个人特征和工作业绩。
3.1 个人特征指标
在基层农技员个人特征层面上,具体包括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主要通过工作责任感、纪律性、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性4个指标来衡量。工作责任感是指基层农技员是否正确认知自身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以及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纪律性是指农技员能否遵守法律法规和推广部门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农技员的职责;工作积极性是指农技员对农技推广工作有能动的自觉性,具有克服困难的主观意志;团队协作性考察农技员在推广过程中能否加强与同事、各级推广机构以及科研部门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协作,具备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团队意识。工作能力共设置专业技术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工作沟通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5个指标。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农技员是否具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验,可以通过农技员的学历、职称、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判断能力是指基层农技员能否及时并准确地发现推广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关键所在;工作沟通能力是考核农技员在进行推广服务时,是否善于与农民沟通,善于与农民交朋友,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技宣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指农技员在推广工作过程中是否经常提出新的、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法或思路;学习能力是考评农技员是否具备自我求知和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效能。个人特性的指标均为定性指标,在专家咨询的过程中认为可以利用李克特量表法来进行量化。
3.2 工作业绩指标
工作业绩评价是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最初绝大多理论研究学者大多采用农技员从事推广工作的时间比例或者从事推广工作的天数来衡量农技员的工作绩效。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把难以定量的推广行为转化为容易测度的指标,但农技员的工作绩效仅通过工作天数这一指标来衡量是较为片面的,并不能全面反映推广过程中的工作绩效。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和学者们基于农技员的岗位职责开始尝试从多个角度衡量农技员推广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绩效。研究中工作绩效指标包含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其他工作业绩3个指标。工作数量是完成推广工作量的多少,具体地又包含推广服务面积、推广服务下乡天数、主推技术推广率、培训农民次数4个指标。推广服务面积数是指当年基层农技员负责技术指导的面积总数占全县总种植面积的比率,是从技术服务的面积角度衡量推广工作量的大小;推广服务的下乡天数是从技术服务的时间角度,以月平均下乡推广服务天数计量的基层农技员工作绩效;主推技术推广率反映该农技员完成主推技术推广任务的效果,是当年主推技术覆盖面积占该农技员负责的推广服务面积的比率;培训农民次数是指一年中基层农技员根据季节和农事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组、户的技术培训工作的次数。工作质量设置了技术指导效率和农户满意度两个指标。技术指导效率主要集中在基层农技员推广服务工作的及时性上,可以通过农技员是否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进行技术指导、是否进行了病虫害和气象灾害信息的预报、对农民提出的技术疑问是否及时解答等方面综合评价。农户满意度是衡量基层农技员推广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农民是推广工作的真正受体,其对于推广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可以直观反映农技员工作绩效,而且也可以很好地避免单纯考核农技员工作数量而产生的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其他工作绩效方面,主要考核基层农技员收集、整理当地农情资料,建立技术档案的情况,包括技术建档的数量和质量。技术建档的数量是指一年中基层农技员汇总并提交的当地气象、自然灾害、土壤、病虫、田间试验档案、年产量动态、产品经营效益等资料。技术建档的质量是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和新技术引进需要通过专家咨询法评估建档信息的质量,并进行5分制量化。
4 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在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各个绩效指标在综合评价结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因而需要给各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本研究拟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进行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1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一般要遵循如下步骤:
1)建立递阶层次模型。按问题性质和总目标将此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单一准则下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建立各层次所有的判断矩阵。
3)进行层次单排序。求某个准则下支配因素的特征向量w=(w1,w2 …wn)T和最大特征值λmax=1/n■(AW)i/Wi;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CR=CI/RI是否小于0.1,如果小于0.1表示判断矩阵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要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4)进行层次总排序。利用层次单排序进一步综合出更上一层次的优劣顺序。
根据上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本研究首先在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图1)。然后向30位专家发放第二轮问卷,请专家对结构模型中二级、三级和四级指标两两比较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 5.2,通过1-9标度法录入专家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各层次的赋值,构建比较矩阵,得出层次单排序,继而计算出各个指标对于总目标的权重。通过上述运算以及一致性检验,最后求得各个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表2)。
分析表2可知:第一,绩效水平一级指标分为个人特征和工作业绩两个二级指标。其中,工作业绩所占的指标权重比较大,说明在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是以实际工作成果等“硬性”指标为主体来考核农技员的。这有利于基层农技员在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前提下,专注于工作业绩的提升,也保证了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二,在三级指标中,属于个人特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两个指标的权重相差不大,这都是基层农技员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个人特质。在工作业绩中,三级指标工作质量所占权重最大,可以看出绩效考核中必须要重视基层农技员推广工作的实际质量和效果,然后依次重视工作数量和属于农技员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业绩。第三,在四级指标中,筛选出组合权重大于0.100 0的指标,结果为:农户满意度(0.215 4)、技术指导效率(0.162 3)、培训农民次数(0.121 1)和主推技术推广率(0.110 2)。由此说明,考核基层农技员的推广工作必须要让农民有充分的“发言权”,要关注农民对于农技推广工作的满意度,并以此来评价农技员的工作绩效。此外,基层农技员在推广工作中还要关注技术指导的效率和为提高农民科技能力开展的培训工作,切实通过这些方面的不懈努力让农民愿意采用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主推技术的推广率,真正实现基层农技员的工作职责。
5 结论与建议
基层农技员的推广工作对于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和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规范农技员推广工作,加强农技员绩效管理十分必要。本研究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了由1个总指标系统层、2个二级指标层、5个三级指标层和17个四级指标层构成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对于各个指标权重的打分,利用AHP方法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了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指标的确立和量化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施考核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根据当地推广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确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由于推广机构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都会对农技员的推广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在确定指标时,对每一考核指标设定具体标准时,都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2)要科学确定绩效考评者。选取能够较为直观地识别基层农技员能力和业绩的推广机构管理者、农民代表等,构成多方组成的绩效考评小组,以期较为全面和公正地做出考评。
3)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反馈系统。绩效考核的结果应及时通知被考核者,这样可以使被考核的基层农技员知道组织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其所做贡献的承认程度,还可以认识到组织的期望目标和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确定今后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FAO.Report of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on linkages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with research and agricultural education[R], Bangkok:FAO,1985.
[2] SWANSON B E, BENTZ R P, SOFRANKO A J. Improv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A reference manual[R],Rome:FAO, 1997.
[3] PETERSON W,PERRAULT P.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s: The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erformance[J]. Knowledge, Technology & Policy,1998,11(1-2):145-166.
[4] VIJAYARAGAVAN K, SINGH Y P. Pay administration in agricultural departments[J].Indian Journal of Extension Education,1992(28):60-64.
[5] 胡瑞法,黄季,李立秋.中国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2004(5):50-57.
[6] 胡瑞法, 李立秋, 张真和, 等. 农户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示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50-56.
[7] 唐文金,周红兵.农技推广队伍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103-105.
[8] 李立秋,李 芹. 关于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1):7-9.
[9] 张 蕾,陈 超,周 兵. 绩效考评机制对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的影响[J].农村经济,2011(1):103-107.
农技推广个人总结范文2
1.农户现有技术来源渠道。调查数据显示,农户现有技术来源排前几位为农业技术推广站(占25.90%)、农村信息网、农村远程教育或手机短信(占18.07%)、种田能手或养殖大户(占14.46%)。这表明,农村基层技术推广站目前依然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重要渠道,是农民希望获得技术服务的首选组织;农村信息化作为农技推广的一种新趋势,其重要作用凸显,特别是对于信息化普及水平较好的地区,如云岩、金阳新区、小河、开阳,已经开始超越传统的培训,成为该地区农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种田能手或养殖大户的示范对技术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问卷统计显示息烽、修文两县超过30%的被调查农户选择了此项,可见这两县示范户对于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卓有成效;数据也同时显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我市农户获取新技术的渠道中作用不够明显。
2.农户每年接受农技服务的次数。调查数据显示,一年中农户没有接受过技术指导的占14.46%,接受过1~2次技术指导的占45.78%,接受3次~4技术指导次数的农户25.90%,得到过5~6次占11.45%,能有机会接受7次以上的技术指导极少,仅占2.41%,还有不少农户甚至一年中从没有得到过指导。说明大多数农户能够得到农技推广技术指导的服务次数较少,超过一半的农户每年只能接受1到2次的农技服务。农户接受的服务次数少直接导致农业先进技术的转化率和入户率减少,阻碍了农民采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降低了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作用。
3.基层农技部门推广农技的方式。调查数据显示农户所能接触的农技部门推广农技的方式,排列前3位的为培训(占37.02%)、现场示范(占22.16%)、发放资料(占15.87%)。在农户喜欢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中,排列前3位的为农技人员下乡到户指导(占57.71%)、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学习(占12.43%)、专业大户传授(占11.44%)。对比发现,农户能够接触的农技部门推广方式与农户喜欢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差别教大,农民最喜欢的是农技人员下乡到户指导、示范,而推广部门在农技推广中培训、发资料的方式占很大的比例,显然,基层农技推广方法并不得当,忽视了农业的基本特点,背离了农民的接受能力。
4.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农民渴望新技术,对科技需求也越来越高,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调查数据显示农户所需农业技术呈现多元化,排列前4位的是养殖技术、防病防疫、良种、农产品加工。然而,在实地调查和访谈中,农户普遍认为他们已得到的技术服务主要集中在种植方面,其他需求难以满足;技术指导主要集中在产中产前、产后指导服务较少。
二、贵阳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基层农技推广中心职能弱化。调查发现,我市拥有的庞大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但农技推广力量比较薄弱。虽然农户现有技术来源排列第一为农技推广中心,但仅占25.90%。这说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国家的公益性推广体系,仍是农户信赖的组织,但职能弱化,主渠道作用不够显著,难于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为:基层农技推广中心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试验示范基地不足、培训条件落后、仪器设备缺少,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第二,技术推广人员业务能力较低。很多推广人员长时间没有参加过农业新技术培训,知识老化,对农业新情况新技术新手段缺乏了解和掌握,乡级推广中心一些农技推广人员为非专业人才,这些都使农技推广人员能力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第三,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任务不明。第四,农技推广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实行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基层农技推广站,“人财物”三权由乡镇政府管理,县级农业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由于乡镇工作多,人手缺乏,常常抽调农技人员从事乡镇政府安排的非业务工作,造成农技干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无时间和精力进行农技推广,影响了农技推广职能的发挥。
2.农业技术推广内容难以适应农民对各种技术的需求。从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然而,在实地调查和访谈中,农户普遍认为他们已得到的技术服务主要集中在种植方面,其他需求难以满足,即技术服务与具体技术需求脱节。反映了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与农民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市农技推广人员“主要分布在传统的种植业”、“种植业人才比例偏高,养殖业、农村加工业比例过低,甚至缺乏专业人才”,②因而推广中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导致我市大多数农村还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单一。其次对农民技术需求的信息缺乏反馈机制,推广的技术难以满足农民增收的多元化技术需求。第三,推广工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中服务,产前、产后服务难以开展。现代农业要求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全方位指导农民生产,包括访问农户,诊断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农民寻求解决方法,向农民提供最新农业技术和信息,解决涉农科技问题。但是目前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经历与经验决定了农民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全方位的农业推广咨询服务更难以实现。
3.农技部门推广方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必须符合农民、农村和生产的实际。目前我市基层农技推广方式“传者本位”严重,缺乏以“受众主体”———农民为本的推广理念,未充分考虑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喜好,偏离农户接受能力,降低了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农民素质低是我市农业的一个基本特点,我市“绝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占10.06%,小学占51.48%,初中占36.23%,高中占1.99%,大专及以上占0.24%”,③对他们来说,短暂的培训、发放资料等方式显然难以掌握新技术。从问卷统计、与农户交谈中我们看到,农户无一例外都喜欢技术人员面对面的、手把手的推广学习方式,农技推广部门应尊重农民的需求,根据农民的喜好选择推广方式,才能通过科技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增收农村致富。
三、完善贵阳市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广大农民没有能力花钱购买技术服务,需要政府提供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加之我市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因而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更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从财政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步伐、强化财政保障、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工作条件,落实工作经费和相关福利待遇,创新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主渠道作用,使其开展好公共所需的关键性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工作,保证农民学技有门、问计有人、求医有方。
1.加强经费投入,保障公益性农技推广基本工作的开展。农技推广作为国家公益性推广体系,在市场经济下,有存在的必要性,从贵阳实际情况看,更凸现其重要性。其公益职能必须有财政的足额支持作保证。必须加强经费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和基础设施,保证基层农技推广中心工作开展;必须落实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经费,提高乡镇农技中心人头经费的标准,保证乡镇农技推广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争取将乡镇站推广业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的固定预算,长期投入。
2.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中心职能。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是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活力的关键。一是试点对贫困地区垂直领导。建议对贫困、落后地区实行市农委直接领导的方式。这些地区政府财政困难,难以顾及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把其作为市农业局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以保障工作开展。二是建立跨区域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目前,我市基层推广机构是依附行政体制设置,主要分布在县级和乡级,区域站分布机构数为零。应冲破地域设站,根据我市自然条件、农业区域特点、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设置跨乡镇区域农技推广中心站,保证农技推广高效运转。
3.实行农技推广人员绩效管理,提高推广效率。对于我市来说破解农技推广效率不高的难题,一是要建立基层推广人员包村结户责任制。对推广人员工作实行量化。每个乡镇农技人员至少挂钩一个村,为20个左右示范户结对服务,负责组织该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科技入户及公益性基础成熟新技术、示范技术和试验技术的指导服务。并对农民技术需求要及时反映到市农委。同时公示每个村农技推广人员的联系电话,让农民对农技推广员服务进行监督。二要实行严格的量化考核。对照岗位责任、日常进村入户技术服务情况、个人的工作绩效和农民的评价核定档次,考评结果与绩效工资、聘用、晋升晋级、续聘、奖励等挂钩。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要予以市级农业技术推广奖表彰奖励。通过推行岗位责任制、考评、考核和激励制度,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真正从农户角度出发,为农户尽责尽力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
农技推广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黑龙江 农业机械化 推广方法 进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92-01
一、前言
自古以来,农业这一生产活动都是最受人们所关注的。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粮食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可言喻的。在科技还没有当今社会这么发达的时候,农民们都只能依靠简单的工具凭借自己的双手或者是自家养的牲口来进行农作,这往往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慢的出现了拖拉机、收割机等等一系列可以代替人力,凭借人为的操作,利用物理原理进行工作的高科技,这不仅仅帮助农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帮助他们减少了原有的工作量,也算是农业史上一个重大的飞跃。
二、发展黑龙江省各个县乡农技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是将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工具和一些实用机械化的调查结果相结合并且好好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现代化农机的一个强有力保障。也别是在最近几年,国家先后都颁布了几个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文案,让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农业机械化能给个人以及国家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在此之后,许多城市的各个地方也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和一些实施准则,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我省的各个的地方也都做了许多农机的推广工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机现代化都带来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收入增加的一系列巨大成果。
三、推广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方法
1.加大领导的力度
要想有效地推广农机,就要最大程度的加大领导者们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一系列领导力度,在所有的员工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以实现目标责任制为目的,先制定一个可行有效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技术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条款,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要加大整个单位对推广农机部门的资金投入,有了必要的资金的投入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机的推广。此外,还要对推广部门的所有员工进行岗位责任划分,安排给他们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做到全员合理分工以及有效合作的实质,以此来确保推广方法的有效进行。
2.抓好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
结合我省现有的一些专业技术方为其他地区树立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搞好新式农业机械的推广以及新发现的农机工作技术的推广,帮助广大的农民群众更好的了解一些农作工具和农作新技术,加强农机推广部门的管理,提高农机推广应用的水平,从而增强技术的储存、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
3.加强农技推广的技术并引进这方面能力强的人才
我省相关部门的人员应该把其各个地区的所有农技推广部门的人员都召集一起,找一个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有深刻研究并且经验比较足的老师来对这些员工进行统一的培训,让所有这些农技推广技术方面的人员不仅能在培训的过程中得到专业人员的教导,同时也可以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和自己对农技推广的一些想法,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不仅如此领导也应该要积极引进一些这方面有非常强的能力的人来进入自己的专业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应该要在一些新的专业的农业操作工具上进行认知程度的训练以及操作技术的加强。
4.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建设指导
抓住国家重视农技推广的机会,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资,统一大家的思想并且积极的开展县级的农机技术推广升级活动,让农机的推广制度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此外,我省还成立了专门的农技推广机构,同时还配备了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这项工作进行实时的指导和检查,通过这点足逐步的总结经验、推广农机试点的建设。
5.开展农机化技术的调查和验收工作
通过结合农机化推广项目的实施以及农机发展上的一些热门问题,深入农机推广工作的第一线,扩展农机发展的服务领域和农作工具的一系列调查研究,我省的一些调查组人员也会定期分析出当时这一局面的形式,对全省的推广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好好的研究调查,最后给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再经过完善后在对这一项目进行鉴定和验收。
6.搞好农机推广的信息宣传和服务工作
结合我省农技推广的工作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和重点推广技术金进行宣传报道,以及基层推广工作方面的亮点进行有效地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渠道,及时一些农机推广工作的最新动态和一些新农机产品使用的推广示范以及农机市场供求方面的一些信息。
四、总结
由上文可见,当今社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主要的功劳是属于这些有效的农机推广工作的方法的,如果没有很好的做到农机的推广,那么农业机械化的好处也不会被这么多人所熟知,我省的农技推广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最后,只有不断的学着不断地突破,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有了进步才会离实现农业现代化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程友谊,王峰.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J].湖北农机化. 2012(04)
农技推广个人总结范文4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农民技术员个人工作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1我叫______,在陆圈镇政府工作,多年来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的正确领导、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户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多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创新,为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程,采取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宣传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大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洋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选择高素质科技示范户。
农业科技推广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种植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来,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以马军营、纪庄西胡庄、赵官营、宋庄小组的10户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对10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当地耕作制度,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户示范户带动20户辐射户,全面带动5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四、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主要推广应用了:大蒜测土配方施用BB控释肥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保护农田环境,为实现保洱海和农业增产、增收相统一的目标打下基础;大蒜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大蒜产品的安全可靠,指导农户精心选择优质早熟大蒜品种“红七星”;洋芋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洋芋产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户指导方式灵活多样
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
总之,我将努力工作,加强实践,积累经验,严格要求自己,为发展右所镇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作贡献。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2今年,本人负责农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是上杭县临城镇水西村、宫桥村、富古村、西郊村、西坡村的7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户,根据入户调查统计:总人口32人,劳力14人,总耕地156亩,每户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0户,共辐射带动农户200户;10户科技示范户有5户种植水稻,5户种植大棚蔬菜及水果。作为一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本人所指导的10户示范户,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户。示范户主要围绕水稻及大棚蔬菜种植进行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水稻主推品种包括T优2155、全优2689、特优716、宜优673,主推技术包括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蔬菜主推品种有花椰菜、芥菜、菜椒、甜豆等,主推技术包括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等。为了让农户更好的了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本人将每一项新品种、新技术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分类介绍、装订成册,并发放给每一位农户。
三、田间技术指导,预防病虫害。
在空闲的时间,我都会到农户的田里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农户传授主要的病虫害的发病表现、防治方法。
四、及时沟通,了解种植情况
在初期进行示范户情况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将自己的电话向科技示范户公开,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自己也会定期联系示范户,询问种植情况。
五、及时测产,统计收成
农户收获的时候,积极组织测产。根据统计,水稻种植示范户及其辐射带动的农户水稻亩产为1362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相较于普通农户水稻亩产要多两百余斤。蔬菜种植户的年产总值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
示范户传统种植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学习生产积极行不高,生产新技术掌握不够;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做农技指导员,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在今后的工作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3为改革创新与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农民吸纳应用科技能力,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本单位的具体安排,多年来,严格按照“一流的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工作效果、工作经验”的指导思想,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农业科技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创新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模式,探索高效农业推广新机制。依托农民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开展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同时我直接面对示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增强示范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核心试验田、示范田、示范户、示范基地,使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展示,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科技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科技是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根本途径。
进行全程和全方位技术服务,提高了示范户的科技能力。我与示范户互相交流,示范户遇到技术以及生活上的难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为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受到示范户的好评。
二、工作成效
通过直接送科技入户,增加了我直接入田头,进入生产第一线的时间和机会,使我更能深入浅出地了解当前高效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需求,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又可以通过对“三农”工作的调查研究,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科技入户接近了我们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同志式的农技推广使农户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通过开展宣传、培训、田头指导、科技咨询等科技入户方式,既为广大农民树立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理念,又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科技入户促进了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在农技人员入户的同时,我也把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直接带到农户中,试验与应用相结合,让农户也直接参与到农业新技术试验中,听取农户意见,采纳农户建议,使农业新技术更具实用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有效的开展科技指导工作,同时做好工作总结,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努力,让农民群众切实提高对科技知识的利用率,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4今年,本人负责农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是____、____的7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户,根据入户调查统计:总人口32人,劳力14人,总耕地156亩,每户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0户,共辐射带动农户200户;10户科技示范户有5户种植水稻,5户种植大棚蔬菜及水果。作为一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本人所指导的10户示范户,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户。示范户主要围绕水稻及大棚蔬菜种植进行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水稻主推品种包括T优2155、全优2689、特优716、宜优673,主推技术包括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蔬菜主推品种有花椰菜、芥菜、菜椒、甜豆等,主推技术包括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等。为了让农户更好的了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本人将每一项新品种、新技术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分类介绍、装订成册,并发放给每一位农户。
三、田间技术指导,预防病虫害
在空闲的时间,我都会到农户的田里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农户传授主要的病虫害的发病表现、防治方法。
四、及时沟通,了解种植情况
在初期进行示范户情况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将自己的电话向科技示范户公开,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自己也会定期联系示范户,询问种植情况。
五、及时测产,统计收成
农户收获的时候,积极组织测产。根据统计,水稻种植示范户及其辐射带动的农户水稻亩产为1362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相较于普通农户水稻亩产要多两百余斤。蔬菜种植户的年产总值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
示范户传统种植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学习生产积极行不高,生产新技术掌握不够;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做农技指导员,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在今后的工作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5我是一名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农业技术员,自参加工作以来热衷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把所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产第一线,为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践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具备推广农业技术知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懂得技术操作过程。多年来,我们订了农村科学实验和植物保护等材料一年四季坚持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地印发病虫害情报,准确及时地把农业讯情传送到千家万户,系统地学习了五大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田杂草防除技术等。组织实施了各类试验示范,如我们在老屋场村、旁塘村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和22个优良水稻品种的产量产值示范比对。受到农民的欢迎和领导的认可。
二、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是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与百姓面对面的接触,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讲给农民听、示范给农民看。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办公室”,要有不误农时、不惧风雨、不怕烈日、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作为一名一肩双挑的(兼镇计生专干)技术员更需要毅力,多年来,我坚持勤学习、勤入户指导、勤试验示范、勤汇报总结,20____年度被江西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先进乡镇农技推广站”。
三、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技推广的目的
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指导下,如科技入户工程,使一些先进的技术、新品种直接入户到田,让农民增产增收,获得较高的效益。
总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要有不怕吃苦与农民打成一片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耕细作的试验示范,精神百倍的努力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技推广人员。
自从20____年国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到现在已有8年了,2012年冬通过培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并被聘请为20____年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我深感荣幸。并感到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
我所负责的示范户是在西牛镇星村和中星村共有10户。指导的产业是杂交水稻。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特点,我制订了自己的入户方法。首先是科技培训,除了对全镇113户种养能手统一培训以外,还入村入组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发放并指导填写了示范户手册。同时填写好了技术员手册。其次是及时入户指导,让示范户明白科技入户的目的和在农业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我把入户时间安排在早、午、晚。这样不会耽误示范户干农活,还可以做到提前进行指导。从春播到秋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入户安排,做好与示范户的衔接。不但要指导好示范户科学种田,还要带动周边农户。改变以往的粗放经营。通过入户指导,农民才知道要想高产、高效,首先就是要有优良的杂交种子,然后必须狠抓病虫害防治及大田管理。
本人通过几次的技术指导员培训和入户工作,明白了一个道理,科技示范户指导员的责任是传播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并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反映到专家组来解决。做好与示范户的沟通。有了我对科技入户这项工作的充分认识,我今后的工作方向是,益于农民,以农民为重,使农民真正都富裕起来。使科技入户工作做得更好,充分发挥技术指导员应有的作用,农业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这对于刚从事农业工作或已从事多年的人都深有体会,本人从事农村农业工作几十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对其中的“辛、酸、苦、辣”深有体会,那么怎么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员呢?以下谈谈要成为一名合格技术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流的态度:态度是决定你的思想,影响你的习惯,作用于你的行为,只有想立足于农业事业,坚信要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成就一番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能做得更好,否则,请别轻易进入农业工作这一领域。态度包含以下几方面:1、责任:责任是每位有高级思想的动物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既然从事这一工作,对于一种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我们有责任推广好,让农民能够接受,能够应用,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农业技术员来说,应该负的责任。2、自信:自信的人ZUI美,自信可以帮助你在困境中逆流而上,自信让你的生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自信能提升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使你的一举一动都充满“引力”牵引群众的眼神,自信在农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缺乏自信的人很难把农业工作做好。3、勤奋:都说勤能补拙,这个道理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成立,农业工作本身就是个苦差,千万别想每天什么事都不做浑浑噩噩过日子。4、思考:思考是人类的本能,农业技术员要学会思考,懂得思考,要在思考中总结经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必定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和自我反省,才能不断进步,提高自我价值。
农技推广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对策
一、汉源县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四川雅安市汉源县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开发农业和9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取得一定成效。一直致力于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能力,着力建设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机制、精干的人员队伍、稳定的经费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的 “五有”乡镇的农技推广体系。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队伍建设情况
1.县乡两级推广机构设置及职能配置情况
汉源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根据自身的职能设置农技、植保、果树、蔬菜、土肥等13个事业机构。全县40个乡镇设置了40个农业服务中心。县乡两级职能根据所属管辖范围,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所辖范围内的农业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指导全县和乡镇的农业技术的引进、宣传、培训、推广,指导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2.县乡两级推广人员的编制及现有人员情况
乡镇级推广人员编制,1993年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经过全县各乡镇按系数测定,报县编委批准211个编制。1996年机构改革,批准40个乡镇农技、农经站编制为211个,其中农技123个,农经88个。2003年机构改革,将全县40个乡镇农技站和40个乡镇农经站合并成40个农业服务中心,职能也随之合并,汉源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编制137个。
3.县乡两级推广人员业务建设情况
据统计,2010年汉源县级农技推广事业人员为65人,其中已聘任的研究员4人,占在岗人员的6.1%;高级农艺师22人,占在岗人员的33.8%;中级师16人,占在岗人数的24.6%;初级职称14人,占在岗人员的21.5%;无职称的9人,占在岗人员的13.8%。
从学历情况看,县级推广人数65人中,本科学历40人,占在岗人员的61.5%,专科学历的13人,占在岗人员的20%,中专学历的5人,占7.6%,中专以下学历的7人,占10.7%。
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相对合理,有利于农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建设情况
1.乡镇推广机构实行的管理体制
1993年以来,汉源县对乡镇农技站、农经站的管理实行是以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辅的管理方针。推广机构负责人任命,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工资调整,年终考核,由县农业局负责,办公用房等大型固定资产由乡镇政府管理使用,所有权归县农业局。推广机构人员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办公条件由乡镇人民政府提供。
2.人员聘用制、推广责任制、工作考评制及多元推广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1993年以来,汉源县对乡镇推广机构的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并签订聘任的任务合同书。2004年起,实行全员聘用制,聘期为5年,任期届满后或年终考核后不合格的,不予晋升,不予聘任。对县乡两级推广人员,实行县级站股室对其进行逐行打分,对乡镇级的年终考核优秀指标单独考核测评。并实行农业推广责任制到乡镇,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宣传、试验示范以及重大项目的实施,实行站长负责制。制度建设相对完善。
(三)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1.资金来源
县乡两级推广机构的经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全县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人员的工资属财政全额拨款,每月按国家政策规定全部兑现。二是工作经费。由县财政局按县级机关和乡镇标准分别按人头拨付到县农业局和40个乡镇政府。三是项目经费由国家和省、市、县直接按项目实施经费拨付到位,并进行专款专用。
2.工作条件保障
县级推广机构的办公用房、仪器设备等由县政府组织建设,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939万元,正在组织实施建设中,预计2012年底能全面竣工。全县40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计划18个乡镇新建,每个乡镇计划新建250㎡办公用房,投资46万元;配备设备仪器19台(套),投资10万元;每个乡镇总投资56万元,18个乡镇共投资991万元。其余22个乡镇,只有待重建的18个乡镇竣工,等待乡政府机构改革后再决定是否新建还是修复。
二、近年汉源县农业科技推广情况及成效
(一)近年汉源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1.在宣传方面
一是利用有线电视和宣传车在重要集镇进行宣传。二是组建了农业执法大队。对全县农业种植生产、销售的单位和个人,每年不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对严重违反《农业技术推广法》有关规定的必须严重查处。
2.在技术推广方面
结合汉源县的实际,开展水稻旱育抛秧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肥团育苗技术、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良种三级繁育体系、高山蔬菜栽培技术、大棚蔬菜栽培技术、水果高枝换头和套袋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无公害水果、蔬菜栽培管理技术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在农民科技培训方面
据调查,1993年以来,每年组织县、乡镇、村、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宣传、培训人数达10万余人次,农业技术推广率达95%以上。每年印发各种技术宣传资料达15万余份。
(二)汉源县农业科技推广成效
1.果树产业方面
汉源县依据当地气候等环境条件,先后建成了优质金花梨、甜樱桃、晚熟黄果柑和伏季水果四大特色生产基地,其中汉源樱桃基地面积达2.95万亩,投产面积0.7万亩,在西南地区位居第一。对加快农民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2010年,全县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3.3万亩,生产优质水果18.9万吨,产值达到2.33亿元,农民从水果中获取的纯收入为800元。
2.蔬菜产业方面
通过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汉源蔬菜已形成了“高、中、低”,“早、中、晚”的生产格局,河谷坝区早淡蔬菜、低中山区秋延蔬菜、中高山区反季节蔬菜“竞相争艳”,特别是汉源蒜薹,以其早、脆、嫩、香远近闻名,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8年汉源县被列为四川省蔬菜产业十强县;2002年,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蔬菜基地县”和“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据调查,2010年,全县商品蔬菜基地面积已达11.15万亩,总产量12.37万吨,总收入2.61亿元,占全县农村和农业经济总收入的12.98%和30.33%,蔬菜产业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达890元以上,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01%。
3.马铃薯产业方面
马铃薯是我县中高山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历来是周边区县和川西坝子商品马铃薯和种薯供给县,2005年,我县被列为“四川省马铃薯优势产区”和“四川省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县”,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调查,全县现有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14万亩,其中脱毒薯推广面积6.5万亩,总产量达到26万余吨。通过湖北援建全县建成了年生产原种600万粒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同时在全县建成了1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片,高产示范片亩产达 2500公斤,最高达4100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25%,因此全县马铃薯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993年来,在省、市、县科技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已取得了国家和省、市、县农业科技成果102余项,其中:农业部科技成果奖2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市级科技奖58项,县级科技成果奖29项。
三、汉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缺乏, 推广队伍不整齐。2010年编制为137个,实有人数50人,比1993年实有人数少34人,少68%,比2000年少63人,减少126%,比2006年减少20人,少40%。汉源县40个乡镇中有15个乡镇缺乏农技人员,27个乡镇缺乏农经人员,11个乡镇双缺(缺乏农经、农技人员),相关工作人员近几年的削减给农技推广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农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素质偏低,不适应现代产业化发展。
二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差。农民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关键,农民接受新科技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汉源县位于四川西南地区,属少数民族。农民素质较低,市场意识差,这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使许多科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三是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方面没有专项经费,每年只靠国家和省级项目经费来支撑。这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四是农业科技推广不深入。农技推广长期徘徊在传统农业技术层面,手段落后,创新不足,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举步维艰。
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培训,提高营运能力
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县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经费的投入;县级农业部门应加强与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采取产业办班、集中调训和学历提升等多种方式,认真组织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将农业技术推广参加继续教育等知识更新培训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和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聘任、晋职、职(执)业资格注册的依据之一。
(二)增强财政保障,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市、县两级政府应对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一是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提高乡镇农技站人头经费的标准,保证乡镇农技推广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二是积极争取落实业务推广经费,将乡镇站推广业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实现长期、固定的预算。三是加大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经费的投入。
(三)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提高组织的运行能力
应对新形势,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充分利用汉源优势,进一步调整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依靠科技,实施标准化栽培,搞好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试推广,探索优化作物间、套、轮作模式和其它高效栽培技术,以示范基地建设为着力点,以辐射带动为依托,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加快汉源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形成四川省的特色区域经济区之一。着力发展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并实行县级农业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县级农业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四)提高农民科技意识,顺利推进农技推广工作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离开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作为首要目标。汉源县属边远山区农业大县,农民的认知能力和新科技的接受能力直接决定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施的深度。因此,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培训的管理,加大乡镇农技推广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 张明学.曾都区免耕栽培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8(1).
2.宋启道等.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现状与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11(1).
农技推广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水稻旱育秧;应用;高产栽培;配套措施;安徽枞阳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74-01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水稻育秧的新技术,其优点为便于管理、培育的秧苗质量好、效率高、节约成本、效益好,人工、机插均适合。枞阳县境内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平均日照数超过2 000 h;年降水量1 300 mm以上,一般呈现出山区降水多、丘陵及平原降水少,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的特点;年均温在16~17 ℃。气候总体条件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全县粮食作物平均年产量超过50万t,在整个安庆市粮食作物总产量中占2成左右。近年来,枞阳县在当地广泛推广水稻旱育秧等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结合枞阳县水稻生产的实际,将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应用情况及高产栽培配套措施总结如下。
1 应用情况
2014年,枞阳县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对国家制定的惠农措施进行全面地落实,以提高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加快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确保当地粮食的安全生产。近年来,水稻旱育秧等先进技术在枞阳县全县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在稳定当地粮食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枞阳县目前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推广面积超过3万hm2,在生产中增产增效作用明显。一是播种的时间提前。一般传统水育秧要求在温度稳定超过12 ℃下播种,相对而言,水稻旱育秧可提前2 ℃播种,在枞阳县气候条件下一般水稻播种的时间比传统水育秧方式提前10 d左右。二是分蘖的时间提前。水稻旱育秧的分蘖一般在苗床阶段即可开始,分蘖的节位也较低,培育的秧苗长势健壮、分蘖多、根的萌发能力强、缓苗期短。一般水育秧移栽后的缓苗时间需要5 d以上,根据田间观察,水稻旱育秧在移栽后的第2天即可有大量的根系萌发,第3天开始产生分蘖,达到最高苗的时间比水育秧方式提前7 d左右,较好地避免了水稻僵苗等现象的发生。三是成熟期提前。水稻生产上采取旱育秧的方式比传统的水育秧方式成熟期提前,在枞阳县当地,一般早稻、中稻成熟时期分别可提前2、6 d左右。四是产量提高。水稻旱育秧可以发挥其分蘖早、节位低的优势,实现高产,据在枞阳县的抽样测产,与传统的水育秧方式相比,采取旱育秧方式,水稻可增产超过300 kg/hm2。五是效率高。与传统水育秧方式相比,水稻旱育秧方式可节约成本,据在枞阳县的抽样调查,一般成本可节约90元/hm2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2 高产栽培配套措施
2.1 落实惠农等政策,提高农户积极性
枞阳县政府在春耕、夏收等重要的农时,狠抓惠农措施的落实,积极地宣传相关强农、富农等方面的政策,并充分地落实到位,使农民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结合枞阳县当地水稻生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计划,对一些在粮食生产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或者乡镇,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县、乡、镇各级均成立粮食生产小组,以对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在自愿、有偿、合法的基础上,鼓励农户积极地将多余的土地流转出去,实现水稻等粮食作物的规模化生产。对枞阳县当前的耕作制度进行改革,鼓励农户种植双季稻,以充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挖掘,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积极地采取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在枞阳县农村很多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在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中推广代耕、代种等“农田保姆式”的服务,有效缓解了农村土地的撂荒问题[1]。
2.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技人员积极性
2008年,枞阳县成立了县种植业管理局,对基层的农技体系进行改革,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招聘高素质的人才补充到基层的农技队伍中,初步建立起新的农技推广体系。对基层农技站的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保证工作人员办公有场所、开展农业服务时有工具。对基层的农技人员,要结合实际,制定一些评优、晋级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障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所需要的经费,落实农技人员的绩效工资,以提高其待遇,进而激发其工作的热情。此外,积极地在农业水利、土地复垦等方面争取基金项目的支持,用于建设高标准的农田,以实现旱涝保收的目标,为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高产、稳产提供保障[2]。
2.3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对农业方面新出台的政策、新育出的品种以及研发出来的新技术,通过科技明白纸、报纸、报栏等,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以大幅度地提高科技的普及率。各相关部门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推广适宜枞阳县当地的先进技术及优良品种。对水稻生产的苗情进行监测,提前制定好水稻防灾减灾的预备方案,充分地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做好准备。通过提前预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水稻的高产[3-4]。
在枞阳县18个乡镇建立核心示范区,涉及到的村、种植户的数量分别超过130、1 300个,示范的总面积为1.33万hm2左右,有效地提高了示范区的建设水平。示范区的运行机制: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为主体,龙头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共同参与。在枞阳县各地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前后建立了2个部级一季稻高产示范片,分布在横埠镇、金社乡,规模达到了666.7 hm2,产量较当地一季稻平均水平高3 000 kg/hm2;建立了3个部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分布在钱桥镇、麒麟以及浮山,规模达到666.7 hm2,产量较当地双季稻平均水平高2 250 kg/hm2。通过这些核心示范区及示范片的辐射作用,有效地实现了当地水稻高产的目标。
3 参考文献
[1] 徐富贤,洪松.水稻旱育秧的增产原理与应用效果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1996(4):12-16.
[2] 倪玉峰.水稻旱育秧苗特征特性与高产配套栽培技术[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