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监督体系建设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监督体系建设重要性范文1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上的概念界定
根据银监会、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以及保监会的联合部署了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制定出关于内部控制的概念,所谓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以及员工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障企业的合法经营,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保证企业相关财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借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完成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的一个过程。定义中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要能够充分贯穿在风险发生的各个环节。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在现阶段其内部控制管理上已经稍见成效,但是由于对内部控制问题依然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所有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究都显得不足,致使由于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商业银行案件经常发生,说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中的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1、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缺失
由于金融业呈现出的竞争态势,很多商业银行在追逐经济效益提高自身业绩的基础上,忽略了对于整个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能提高认识,增加了解,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方面都没有树立起应有的责任感,由于进行业务办理的时候缺乏严格的制度执行,因此,产生了很多问题。
2、风险评估手段的落后
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缺少风险评估人才,对于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术都较为落后,主要依靠定义性的分析作为风险评估的具体手段,由于定量风险评估依然停留在报表数据分析这个初级阶段,所以,对于复杂的风险,没有准确预估的能力。
3、监督管理手段上的落后以及监督管理力度上的不足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上监管手段相对落后,主要依靠账项作为审计的基础,在监督和管理方面缺乏对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致使监督管理的效率很低,不能跟上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步伐。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首先要从文化建设抓起
第一,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吸收以及借鉴国际上先进国家商业银行在内部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起适合中国商业银行的独特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起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道路。第二,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一定要定期的进行银行内部员工的文化培训,使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的银行员工都要对文化建设提高重视。第三,要积极采取激励的方式促进银行各个部门的所有员工都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其重要性提高认识,营造银行上下内部控制文的文化氛围。
(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分先评估的技术手段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提高对专业风险评估人员素质的重视,借以提高风险评估意识的建设,需要吸取和借鉴国内外银行中先进的评估技术手段,要把风险评估的技术向高质量定量化转变,充分的把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借以准确的评估复杂的风险。
(三)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技术,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建设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起晚上的监督稽查体系,在审计监督方面充分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效率,促进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手段可以与银行的经营发展相适应,借以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力度,促进监管体系的完善。
三、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具体手段
(一)要积极营造银行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
要汲取国内外一些发展的较为前卫的银行的经验,选择适合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经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照搬套用,要根据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条理的构建起适合本银行的一套内部控制文化体系。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借以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银行需要派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定期的对可能出现风险的业务进行评估和识别,并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及时的向总行进行汇报,借以完善银行的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好,才有利于把即将发生的风险控制在萌芽中。
(三)完善银行自身的控制监督体系
总行需要对分行采取垂直化的管理制度,银行的各级审计部门要独立运行,不能收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和制约,借以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促进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运行,对银行各个业务进行从事前到事中到事后的各环节全面监督,借以全面的完善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降低银行内部各个员工自盗风险。
监督体系建设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加强 内控 构建 廉洁 国企
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廉洁国有企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当前,随着电力企业股份制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推进,同时燃料市场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不规则现象,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有效的内控体系建设正是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舞弊行为发生的有力保障,所以在这个企业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构建廉洁国企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基于发电企业近年来内控体系建设的经验,对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效构建廉洁国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对构建廉洁国企业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及发电企业内控建设情况
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对策,还应保证识别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它应管理的需要而产生,随管理的发展而发展。2006年6月,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推进风险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财政部分别于2008年5月、2010年4月先后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些共同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设计模型。
2012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决定在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推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自2012年起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包括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都应着手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并在披露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力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管控,同时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有效监督,推进廉洁国企建设。
近年来,国内很多发电企业不断加强对内控体系建设的探索,吸取国内外研究专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础纲要,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指导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指导企业管理层针对现状开展自我评价工作,并接受第三方审计机构评估、审计,经过系统梳理、测量评估,发现了一些内控缺陷,并着力加以整改,内部控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构建廉洁国有企业的意义
纵观社会上众多腐败案件,几乎都会涉及经济问题,如贪污、挪用公款、私设或私分“小金库”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一部分由于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上的腐化堕落,从更深的层次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内部控制水平的低下,舞弊行为高发,直接导致企业的巨大损失。由于内部控制薄弱,让“有心人”钻了空子。所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制度上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人员的廉政安全,是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强有力的一个手段,也就是构建廉洁国企的重要措施。
国内外实践证明,加强内控、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约束管理者行为、遏制腐败、构建廉洁国企业,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一,保障企业所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以防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保障所有股东的权益;第二,有利于降低管理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第三,保障财务相关信息和业务管理资料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第四,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从而保障人员的廉政安全,为构建廉洁企业打好基础;第五,有效控制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廉政风险,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二、发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发电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下阶段进一步加以改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人员力量配备比较薄弱。按照内控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企业应在董事会之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专业负责审查、监督内控体系的实施情况与自我评价,对内控审计与其他事宜进行协调。然而目前上市公司很少设立独立、专人的审计委员会,来独立开展相关的审计、监督业务。一般做法是将内控审计委员会跟纪委监察机构合署办公;人员构成也身兼数职,专业知识仍然比较缺乏,更缺乏权威性、独立性,不能发挥审计委员会实质作用。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于火力发电企业市场营销、成本控制、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针对性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新环保法、新安全生产法今年开始实施,也对火力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都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增强风险预控意识,强化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对于很多发电企业来说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停留在书面上,部分工作人员在内控制度执行意识缺乏,执行不严谨,仍存在人为打破制度规定的情况,不规范事件仍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制度体系的权力制衡作用也得不到正常发挥,造成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明显加大。
(三)内部控制涉及范围不全面,缺少整体性
只注重经营、财务,而忽略了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对于火力发电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火力发电企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其包含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全厂停电、非计划停运、环保事故等。所以,针对火力发电企业而言,确保机组能够可靠、安全运行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从目前国内大型发电企业内控建设总体情况来看,因为测量、评估人员大部分由财务专业审计人员组成,他们对发电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了解不够深入,所以,他们注重的上市公司内控缺陷主要是内控执行、内控制度、投资者关系、信息披露、沟通培训、财务管理等方面,披露的问题也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缺陷、重大缺陷产生的市场反应、企业内控缺陷设计、治理特征等方面,而对于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方面关注度不够,而这恰恰是直接影响发电企业的总发电量和发电成本,也即企业经营目标和利润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现行的内控测评范围、覆盖范围不够全面,缺少整体性。
(四)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流于形式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评估、危机公关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企业所意识到,然而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表面上的高速增长、效益提升,重结果而忽略过程,这其中必然隐藏着众多隐患,而形式化风险评估过程使得管理层无法估测可能的内控危机,企业生产、经营、采购、经销、融资、贷款等财务管理环节中很有可能被人为钻空子。
三、发电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构建廉洁国企的措施
综上所述,如何加强发电企业内部控制是构建和促进廉洁国企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认为,工作重心之一是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强化风险认识、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培训增强内控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内部监督等措施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进一步深化廉洁国企建设。
(一) 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保证体系的完整性
国内很多国有火力发电企业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较早,一部分还是全国标准化建设优秀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基础较好,质安健环、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有着多年的标准化、体系管理经验,员工有着较好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但是对于以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为目的的内控体系建设时间不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对合法合规、资产安全、控制经营风险方面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我们“两手抓”,既抓全面质量管理,又抓内控体系建设,以此来构建廉洁国企。
首先在原有的标准体系基础上进行重新梳理。通过梳理,废除与现有管理不适应的制度、标准,同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环保法、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增订或修订在财务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方面、环保预控、安全预控方面制度。再次在梳理工作阶段性结束后,根据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范围的指引,重新确定业务流程清单,找到关键点业务,对关键点进行重点控制,细化内控细则,建立一套适宜的、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 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内控体系建设
目前,笔者所在国有发电企业正在组织实施ERP系统。在系统上线之前,对各管理流程、经济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力争使各个业务流程由散落的“点”连接为全面、系统的“线”,固化全部业务审批流程。发电企业根据自己制定的内部控制思路与ERP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根据《内控手册》的内容,明确哪些内部控制功能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线上加以实现,而哪些仍需要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在线下进行,企业在引进ERP先进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内控效率的同时,也延续了较好的传统内部控制程序,使整个内控体系符合全面性原则,内控覆盖范围不留死角,同时在ERP系统的初期建设过程中,员工管理观念得以更新,内部控制意识得以加强,为建立良好、科学的内控体系打好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深化了廉洁国企建设。
(三) 抓住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业务流程,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售电和收款、物资采购和付款、外包服务项目从立项到付款、燃料采购、废旧物资处置、粉煤灰等辅助产品出售等都是火力发电企业重要的经营业务环节。因此,首先紧紧抓住发电企业的业务特征,加强对这些经营环节的控制,制订权力相互制衡的审批流程,同时加强检查监督。其次对关联方交易加强监督,关注关联方交易的业务往来、经济核算以及不相容职务岗位是否分离,企业的制度体系、决策等是否具有独立性。把握以上两点,使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四)加强内部监督,保障内控体系有效运行
通过加强自我评估和企业内部审计两个方面实现:1.设置内控自我测评系统
为确保自我测评取得成效,在各部门及下属企业设置专兼职的内控测评人员,内控测评人员所在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对内控人员工作成果进行审核,并设置独立内控测评质量监督人员,负责指导和监督下属企业的内控测评工作开展,每年组织实施独立监督,以保证内控结果真实客观。只有进行专业的评估、加强内控才能减少或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避免人为钻空子情况发生,起到较好地构建廉洁国企的作用。
2.健全机构,规范法人治理,完善内部审计体系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规定,企业负责人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积极进行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设立内审部门和内审岗位,保证机构独立性。通过各层面的重视与实施,实现全面、全职控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活动。其次,发电企业积极地规范自身的法人治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同时根据《内控手册》规定,内部审计每年至少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有效性发表一次独立意见并形成报告。最后,制定符合要求的内部审计职责、监督内容和审计的工作程序,为内审工作提供依据和标准,以便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审计监督。
四、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合理性保证了国有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以及企业资产的安全。通过协调和有效控制经济活动,促进国企规范管理,实现国企不同阶段的经营目标,同时进一步通过责权均等、权力制衡等手段,深化了廉洁国企建设。笔者所在国企自实行内控体系建设以来,虽然中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大大提升了国企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因此,火力发电企业在内控建设中,持续通过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强化风险认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内控人员的培训、加强内部监督等手段,一定能使也必然会使我们的内控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全面,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为构建廉洁国企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监督体系建设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散货运输公司;体系建设;重要性;建设方案
针对公司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审时度势地不断探索创新过程,提高体系建设的效率和功能。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内部体系,可以有效的提升管理质量,进而实现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同时,当一个企业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要及时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并适时的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开创自己的创新之路,所以加强公司的体系建设是提高散货运输公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散货运输公司体系建设的内涵
散货运输公司的体系建设指的是企业在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企业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公司信息的安全,使公司内部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散货运输公司是从事海上散装货物运输的企业,为客户提供矿石、粮食、煤炭、水泥、化肥、硫磺等货物的海上运输服务。所以,信息安全、船舶、人力资源的管理非常重要。为了保障信息安全,防止信息的泄露和丢失,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新的安全标准、实施安全标准、安全监控,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才能确保信息安全的时效性,从而保护散货运输的信息资产,降低信息安全的风险。面对航运市场的变化,改善船舶管理的方式也是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对管理方式的改革,提高船员、船舶、船队的管理水平,保证船舶和岸上信息沟通顺畅,船舶设备的优化,提高船运的效率和安全。
二、加强散货运输公司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2.1是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散货运输公司想要是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加强管理是最重要的保障。通过加强企业的内部运行建设、工作流程的整合、工作方法的升级和企业的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推动企业发展。
2.2是提升企业创造力的前提
如果散货运输公司的内部体系建设存在不足,企业缺乏必要的制度创新,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干扰。企业唯有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并有目的的采纳国外的先进经营理念,全力推动企业的体系建设。只有加强体系建设,企业才能保证站在较高的位置,去纵观全局,把握复杂的市场变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2.3是推进部门协作、创建和谐企业环境的前提
散货运输公司实施体系建设可以对现行的管理体系进行良好的补充和互补,实现完善现有制度的目的。通过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的明确部门职责、形成统一协作的机制,有效的化解各部门间职责不清给内部管理和企业运营带来的阻力,为构建和谐的企业环境打下了基础。
2.4是提高员工技能、完善企业形象的根本路径
散货运输公司实施体系建设,可以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宣传手段,帮助员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保证其在相应的规范下实施作业,更好的为企业贡献力量,创造价值。另外,企业体系建设中包含了关于企业员工激励、考核和约束的相关制度,加强体系建设可以方便企业有效的监管员工行为,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2.5是完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散货运输公司实施体系建设,可以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加强经营理念的培育和对员工理念的灌输,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完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不断形成的企业理念和规范。在体系的建设中,员工可以有效的将企业文化融会贯通,加以吸收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提升了员工的主动性和企业管理的灵活性。加强企业的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的完善公司的各方面规章制度,帮助公司重新审视自身的不足,便于企业及时制定和更新现有发展理念,促进企业进步,提升企业的核心核心竞争力。
三、如何构建科学的散货运输公司体系
科学的体系建设是保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其中,科学是最关键的。它指的是企业通过创新的经营理念、务实的管理模式,并有效的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而制定出的公司体系。只有散货运输企业实现科学的体系建设才能有效的在市场中突围,实现跨越式发展。散货运输企业的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制定并不断完善目标、确立职责和监管机制,是体系建设有效的前提
科学的体系建设机制包括了企业的财务、行政、业务、物流和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定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确立企业战略在部门中的具体战略安排,进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实现激励和约束员工、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的目标。
3.2成立监督审核部门,完善对企业各个流程的监管
散货运输公司要保证制度在企业的体系中统一进行制定,对制度的范围和使用权限进行详细的说明,确保制度的合理、合情性。
3.3建立评估评价机制,及时更新体系建设
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需要完善的过程,为了确保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企业要不断结合内外发展环境实施评估、评价,以确保体系建设有效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
3.4不断坚持创新
在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散货运输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如何有效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个散货运输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创新是保持企业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产品的创新,一个是经营管理的创新。在体系建设中,散货运输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通过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会大幅的提高,进而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散货运输企业有着自己的发展路径和特殊的行业背景,但是体系建设对于其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首先需要从内部各方面着手,完善体系的建设。具体来说,企业要加强对业务、财务、人力资源、行政等各方面的体系建设。通过健全企业制度,构建企业标准操作流程,促进企业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动企业朝向更高的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沿伊.长江散货运输运营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监督体系建设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
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之一,因为这对于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凝聚共识以及公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里,我国始终存在些许不足,根据当下的形势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有关政府以及人员不得不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针对我国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所出现的不足点,采取与之相应的有效措施,使其更加完善。
一、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对于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足已是家常便饭,严重的阻碍了其今后的发展。现如今,受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政策的改革影响,我国很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均加强了对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加大了资金投入的扶持力度。国家要求,每年中央以及省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能与同级别财政经常性投入相差太远。个别省市也因此制定了关于如何协调财政支出与文化建设费用的详细准则,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里,能够达标的地方少之又少,尤其是经济相对于落后的地区。 在基层,很大一部分政府部门对于文化建设的意识尤为薄弱,没有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没有将国家用于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全面投入到具体的文化建设中去,促使公共文化费用紧张,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使基层文化基础建设工作没有办法如期顺利进行,使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水平的预期无法得到满足。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尚未完善
眼下,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这一块的创新力度很是微弱,且服务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还没有启动以人民群众需求为主导方向的供给开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然而基层文化服务部门对此需求没有办法给予满足,对于文化在表现形式以及传播方式这两方面的创新,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能力被原有的基础水平所束缚,没有提升的空间。就文化供给和需求之间而言,仍然有着很大的结构漏洞,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身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此外,公共服务的社会以及市场化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最近几年,各个地方对公共文化活动实施社会化这一块展开了多次探索,可是因为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殊多方面原因,使得社会中注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队伍中的力量并不多,市场化以及社会化没有全面渗透,对政府产生的期望过高,从而使公共服务效能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三)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没有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
基层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肩上担负着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与责任,然而,个别政府部门以及人员,对于文化建设的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以至于意识不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漠视的态度,不理不睬。此外,政府对于公共文化的监管力度很是微弱,特别是在基层,对于文化设施的重视度高过于所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 使得后者没有得到监管,绝大部分只是一种形式。虽然,有公共文化服务供出评分标准,但是具体的操作过程里,还是会参杂一些水分,而且评分标准在科学、制度、理论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另外,就评估主体而言,科学的评估应该是内外与上下的互动,可是现如今的评估依旧是把政府当作主体,这类“上评下,内评”的方式具有封闭性,十分不利于绩效评估,没有办法将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真实的反应出来,缺乏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
二、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水平的路径
(一)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来源
我们都知道,在目前的文化建设架构当中,政府不仅仅是责任主体,同时也是供给主体,因而,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投入当中,政府应当将自身的主体责任贯彻于实际的文化建设里。为此,各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协调公共文化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将国家投放于基层文化建设体系的资金,应用到实际中去,对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的需求给予支持和满足,并日益多样化和层次化。
(二)建立公共多样化服务供给机制,激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积极性
我国各级政所设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种类繁多的公共文化主体中具有着及其深远的积极意义,新形势下,各级文化机构,都应顺应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把以往陈旧落后的服务方式转变为多元的文化服务方式,并且持续挣脱原有服务模式的束缚,实施创新,如此才能在给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建立有关机制,制定相关制度,吸纳更多社会力量,注入到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使服务效能得以不断提高。
(三)建立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
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因此,它的供给以及运行都应满足民众各方面的需求,当然,考评评价也要以需求作为导向,主张外部评价。要告别之前封闭式的评估体系,建立以民众满意度为重要主导方向的绩效评估,这样不仅仅能使广大民众的文化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同时还能协调公共文化服务的供求关系,使其能够更加健康平稳地发展。
监督体系建设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问题;完善措施
内部控制指的是单位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完整性做出的一系列协调活动,包括: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等。在具体管理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掌握经济活动之间的联动关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控制方式。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按照管理系统的要求对其进行落实。
一、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必要性
(一)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在发展阶段,对企业发展前景有更高的要求。内部管理系统是管理措施落实的重要载体,随着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不断深入,必须以创新设计为基础,明确创新发展的政策需求。在社会创业和鼓励发展阶段,考虑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具体要求,在促进社会转型发展阶段,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进行内控建设。
(二)增强企业内控体系的规范性
根据企业现有内控管理目标和体系的具体要求,需要掌握规范处理的重点,按照指标要求对其进行落实。从内控已有管理规范可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评价报告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对涉及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内控体系建设,进而推动内部控制模式的落实[1]。
(三)提高规范执行结果
企业发展本身具有成长规律和管理特点,在成本预算、组织框架和信息基础分析阶段,要对差别化特征进行了解,从制度层面入手,提升规范执行结果。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能为各项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引导,适用范围更广。
二、企业内部规范体系建设现状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特殊性,在实践阶段对工作人员自身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对规范体系建设要点进行分析,按照建设要求进行。以下将对企业内部规范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一)已有的治理结构不合理
当前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法人治理结构等,但是多数企业存在产权不清晰以及缺乏有效准则的现象,考虑到权责体系的具体要求,必须对职权执行方式进行分析,从具体情况入手,完善治理结构。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对内部控制体系缺乏了解,增加了管理难度[2]。
(二)内控制度不合理
内部控制制度在对企业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基础,按照制度体系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内控体系不完善的现象,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对企业管理造成影响。部分管理者对会计工作缺乏了解,制度形式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厉性。
(三)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企业内控管理机制比较特殊,存在底子薄、规模小和资金不足等现象,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适当增加利润。在内控管理阶段,对管理层来说风险控制至关重要,要掌握风险类型,明确工作重心。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对风险体系缺乏有效的控制,没有设立专业管理和控制部门,内部管理失调,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成效比较低,增加整体管理难度。
(四)执行力度不够
对于当前存在的各个规范体系,为了提升建设形式的优势,要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对理论形式进行分析。此外现有的控制制度仅存在表面,导致制度实施存在难度,针对具体工作形式的具体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引导模式进行分析,如果仅重视编制出台体系的落实,忽视了内控建设的执行,必然会导致执行难度大。
三、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措施分析
企业内控管理系统本身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其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结合规范体系的具体要求,按照指标要求进行落实。以下将对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措施进行分析。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法人在治理过程中需要掌握核心体系的具体要求,中小企业要以现有治理结构为基础,从现有立场出发,完善治理结构。有条件的企业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责任,对工作人员自身进行适当的引导,建立系统的制约机制,规范整个决策流程,将职权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各项经济业务要按照流程要求进行处理,按照检测系统的要求进行落实,提升管理理念,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践中。此外,为增强操作指导,在企业内控规范下,以指引和讲解的形式提供实务指导,推荐合适的方法和工具[3]。
(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考虑到制度形式的特殊性,在内部环境完善过程中,对内控机制有严格的要求,管理者要提升对制度体系的认知。尤其为,只有是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管理者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相关制度形式得到有效的执行。管理者要创新管理理念,变革经营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养,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奠定基础。此外不同等级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职责所在,避免高级工作人员出现交叉任职的现象。董事会的核心控制作用起到关键性作用,必须对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进行分析,避免出现权利随意行使的现象。为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只有优化内部环境,才能对体系建设引起重视,保证内部环境的协调性。
(三)强化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形式的落实对体系建设本身起到调控作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机制的非常形式。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可以协助管理者完整目标。中小企业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以持续有效的监督体系为基础,对个别案例进行评估和分析。企业需要设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由专门机构或者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进行审查。考虑到各级管理者财务活动落实的重要性,监督系统需要突破原有局限性因素的限制,明确内部审计的具体范围。此外考虑到其他类型经营管理活动的要求,要将活动内容延伸到其他经营管理中,以控制系统为基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各个岗位授权批准制度的监督,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对企业的管理和内控工作提出改进建议,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控制目标[4]。
(四)发挥系统组织的最大化作用
1.会计系统
建立系统有效的会计系统符合企业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在控制阶段,必须对会计责任和控制体系进行分析,按照系统要求进行落实。在进行制度会计设计和岗位设定的阶段,要综合考虑企业所有经济业务,对企业和其他部门以及管理活动进行分析,掌握财务处理规定形式的具体要求,对系统要求内容进行落实。
2.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和落实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管理流程比较复杂,企业内部会存在信息流通不畅的现象,很难应对市场变化速度。因此在实践阶段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制度,以传递系统为基础,让企业管理层能了解企业当前运营管理现状,及时做出判断,采用有效的预防性措施。针对各项控制体系的特殊要求,企业员工要清晰的认识到内控制度和体系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执行阶段,保证信息的通畅。
四、结束语
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从应用现状入手,结合基础建设要求,做好体系建设工作。针对已有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内控制度不合理、执行力度不够、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等现象,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部监督、发挥系统组织的最大化作用等方面入手,进而提升企业内控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赖锦玲.我国中小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现状及建设思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8(12):60+88.
[2]李珩.我国中小企业内控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设对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01):41-42+49.
[3]缪艳娟,杨雄胜,王则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程・效果・建议――来自江苏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J].会计研究,2014,01(12):71-78+95.
[4]陈美丽.中小企业内控研究――基于温州中小企业实证调查[J].企业研究,2012,14(01):41-43.
监督体系建设重要性范文6
一、目标任务
全面开展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二维码耳标的佩带)、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动物防疫信息的传输)、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动物检疫信息的追溯),力争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以下工作目标:一是二维码佩戴率达100%;二是免疫信息上传率达100%;三是凭二维码信息检疫的到位率达100%。
二、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是二维码耳标佩戴、防疫信息的传输和检疫信息可追溯环节的监管。
(一)二维码耳标佩戴和相关信息的传输。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做好二维码标识的申请、发放等环节的工作及相关信息上传工作。
1.社会散养户及由所属镇(街、开发区)专职免疫人员免疫的规模场户,其二维码耳标佩戴由镇(街、开发区)畜牧兽医站免疫人员负责。
2.自免规模养殖场的二维码耳标佩戴由场内固定人员负责。
3、对从外地调入生猪继续饲养,并已佩戴有二维码耳标的,应先扫描二维码读取信息,并加挂新的二维码耳标。
4、要求在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疫苗第一次免疫时佩戴耳标,并将已有信息上传。
(二)疫病可追溯环节的监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疫病可追溯环节的监管,要求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环节必须凭二维码的信息受理检疫申报,对没有耳标或没有相关信息的不得进行检疫签证。
1.产地检疫环节:产地检疫出证时,必须扫描二维码,读取受检动物佩戴的二维码免疫及其他信息,并根据信息实施产地检疫。
2.屠宰检疫环节:屠宰场生猪进场查验时,核查二维码佩戴率,并读取二维码上的免疫、产地检疫信息,作为屠宰检疫申报受理的依据。
三、时间安排
2012年6月底前完成宣传工作;7月底前完成技术培训和相关物资的购置、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准备工作;8月份在全县全面推进,到2013年底全县全面建立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
四、工作步骤与要求
(一)健全相关制度。2012年7月底前建立二维码耳标的申请、领用和发放管理制度、免疫挂标和信息传输工作制度、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制度、定期工作总结与通报制度等工作制度。
(二)规范操作规程。利用2012年6、7两个月,对全县20个镇(街、开发区)的畜牧兽医防疫人员及规模场内的二维码识读器操作人员通过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宣传培训,确保每个参训人员能够认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系统的原理及重要性、熟悉掌握二维码识读器的使用和信息录入传输等基本的操作技能,做好二维码的佩戴、国家强制免疫种类的免疫信息的上传,为8月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在全县的全面推进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三)加强检疫监管。检疫监管是能否实现建设目标的关键环节,确立以二维码耳标信息作为检疫申报必要条件的工作制度,对检疫环节中发现未佩戴耳标的或虽有耳标却没有防疫信息的依法不予检疫签证。
五、保障措施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工作程序严谨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推进全县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成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畜牧兽医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为组员,明确目标及分工,制定严密的工作及考核监管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到位。
(二)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发挥近年来国家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等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作用,整合项目建设成效,在充分应用现有的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做好当地政府参谋,争取财政加大投入,以从经费及设施上保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