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教学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教学的方法

语言教学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课件;数据结构;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14-02

一、前言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普遍开设三到四门甚至更多。一般为C语言、C++、JAVA、C#等。开课时间从入学到毕业不间断。这几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因此应该作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然而,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每门课程各自为政的问题,较少从总体上考量系列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法等等的差异性。毫无疑问,这会影响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如果能更多地从总体上对系列教学目标进行规划,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进行统筹安排,对课程之间衔接和配合进行合理设计,就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所谓层次化方法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而提出的。

层次化方法概要地可以划分为两种层次:把这几门课程作为一个完整教学体系,提出这个教学体系的层次化,主要解决各个课程的目标定位和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与配合;另外,具体到每门课程自身的内容、能力培养和考核标准的层次化细节。

二、课程体系的层次化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以及社会人才需求对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要求本身就是层次化的。例如《数据结构》课程要求学生对语言语法和算法设计有较好的掌握。而软件企业则希望学生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这些决定了在不同阶段开出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培养能力要求不同,是不同层次的要求。不同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面向初学者的基础层次;面向其他课程或课程设计环节的应用层次;面向毕业设计的开发层次。在不同的阶段分别用不同的课程作为载体去实施或者虽使用同一种语言但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同。国外有的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有Windows程序设计I,Windows程序设计II,Windows程序设计III这样的安排,国内更多的是在不同学期开出不同的课程如C语言、C++、JAVA、C#。对多门课程如果不做系统的规划和设置,课程不建立联系与配合关系,结果可能类似于下面的情形:每个课程是一块砖,多块砖平铺下去,可能只有长度和宽度,却没有高度,不能成为建筑物。只有使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层次分明的整体,才能达到既有理论教学又有能力培养的目的。

可见,要体现课程体系的层次化,关键要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明确不同的课程的定位,突出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确定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取舍,研究不同课程适用的教学方法。要系统地分析需求,要有整体观,要与相关课程关联考虑,这可以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可以说是“有可为有不可为”。例如对于基础层次的程序语言课,以讲授语法知识为主要教学重点,要有充分的教学学时来突出这个重点,有充分的练习来加强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当然还要辅之以其他一些环节。对应用层次课程教学则应引入大量的案例,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自主的知识扩充,而对开发层次课程教学,则要抛弃课程知识框架束缚,转而以项目为先导按软件工程规范,进行类似实战的演练教学,在教学期间,学生分组讨论,研究设计方案,进行任务分配,完成编码调试,一切要尽可能地仿真。那种不分层次,笼而统之进行案例教学的现象是应该避免的。

三、教学内容的层次化

就教学内容而言,程序程序语言课程也呈现出层次化的特点。从课程名称顾名思义,至少可以划分为语言知识教学和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这样两个层次。关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内容在后面详细讨论。就语言知识而言,我们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语法知识、语义理解和语用。虽然每门课程各有其特点,但是,这三个层次却是共有的。总体而言:语法知识包括该语言的字符集、常量变量命名方式、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保留字、程序结构等内容;语义理解包括语言中的语句格式和执行逻辑;而语用则是关于各种语言资源的内容和应用方法,例如标准函数库、类库等,现代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有越来越多的可复用软件资源,因此了解这些资源并且很好地使用这些资源越来越多地成为学习语言的重点。例如在.NET Framework的公用类库(FCL)中就有3540个类,分布在123个命名空间(name space)中。而Java(1.4版)共有2757个类,分布在135个包(package)中。

按不同目标和定位,不同的语言的教学对以上的三个层次的处理有不同的侧重点,相应地有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处于基础层次的语言,以语法语义知识的教学作为重点,其考核方法当然是通过大量选择、填空、完型类题目看识记性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若是处于应用和开发层次的语言,其教学则应以语言资源的应用即语用为重点。考核当然应能检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培养能力的层次化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语言知识教学和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两个层次。如果说语言知识教学是程序设计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则是学习语言知识的最终目的。学习语言是为了正确有效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正如我们学习语文从识字,扩充词汇开始,然后学习语法知识,最后学习表达学习欣赏作品学习写文章。由于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因此在口头讲话和书面的写文章过程中按照正确的语法使用语言成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没有语言知识这个基础,不可能很好地表达思想;反过来说即使有了基础,也并不意味着自然就会表达了,这里需要大量的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可能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两个主体的角色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绝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填鸭式”,也不应该是放任的“赶羊式” 。首先,教师要准备好从知识的传授者到训练指导者以至项目组织者这个角色变化所需要的内容。同时学生也需要有从学习知识到提高技能的心理和意识。

培养能力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有以下三个阶段(或者叫层次):分析程序模仿阶段、分析问题写程序阶段、综合应用开发阶段。在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分析模仿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个层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分析程序的基本结构特点,重要的代码段,对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加以讲解,然后挖空部分程序段,让学生尝试完型填充。在此基础上,提出程序功能的扩展要求,指导学生完成一个新的程序。经过大量的分析模仿之后,可以上一个层次,即分析问题写程序。在这个层次,比较合适的方式是课程设计。但是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题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控制,一个学生不能独立完成。

五、考核方法的层次化

在程序设计课程的完整教学体系中,不同的课程目标定位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的考核方法也不同。按照层次化方法研究,须对不同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做精心的设计。使之能够与具体课程的情况相匹配。例如对以语言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其考核方法应该把那些识记性的内容作为重点,题目覆盖知识点要全面,体现随机性,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深度。而对以培养软件开发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则须以综合性的问题分析设计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总之,不同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要体现差别化,体现层次化。

六、结束语

传统教学方法研究有关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论述,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采用自上而下任务分级的教学方法研究,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12条准则中,很好地体现了层次化理念,例如一体化课程设置、设计制作经验、集成化教学过程、主动学习、CDIO项目评价等。可以认为,层次化方法研究既适用于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大学课堂教学,也适用于以工程能力为主的公司培训中。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内容的多样性、知识的复杂性、能力要求的迫切性,因此,对其教学计划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良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层次化方法研究和方法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使广大学生进行良好的程序设计知识和能力建构,成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语言教学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C语言;循环结构;九九乘法表;循序渐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125-02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 languag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arge class teaching mode. It put forward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The loop structure in the C language is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in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take the example of multiplication table to discuss how to design to make the tedious and complex problem simplified, and explain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clearly step by step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C language; loop structure; multiplication table; step by step; teaching method

1 引言

大一学生刚刚接触学习计算机语言,往往对于计算机语言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语言学习,理论性较强,很难对枯燥的语言学习产生兴趣,因此进行C语言教学时,不仅要精心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关系密切而又易于理解的例子,而且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法,如果能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自主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习C语言学习的效率。

2 教学现状与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师生比例失衡也是很多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很多高校,C语言程序的教学都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2个甚至3-5个班级合并为一个教学班级,由一位教师进行教学,这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大班教学的模式,教师很难在课堂上指导到每一位学生,由于资源有限,大班教学的实践教学往往要一次占用几个机房,这更给老师解答和指导以及学生的答疑带来障碍。这种模式不仅老师疲惫,而且学生抱怨。

另外,大班教学模式下一个教学班级动辄上百人,而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在有些中学,开设了C语言的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而在有些中学,没有开设,或者虽然开设了该课程,但是由于不是高考科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学生的基础就拉开了差距。

因此,面对大班教学模式的特点,要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C语言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尽可能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提高C语言课程的教学效果,那么就要进行改革,转变教学方法。这是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 教学方法

3.1 教学内容

循环控制结构中的多重循环一直都是C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重循环也称循环的嵌套,许多实际任务中都包含着多重循环,这部分内容难度高且相对枯燥,可以通过弄清双重循环的流程来降低坡度。这部分内容如果讲得深入浅出、用得自如,将为学生今后的编写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案例选择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来源于生活的例子,逐层推进的方法来讲解,这样就容易被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枯燥而复杂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整个教学效果。

很多C语言书上都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九九乘法表的输出。这个例子学生们从小就很熟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书都选择它来作为教学案例的原因。对于这个经典的题目本文用了一种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3.3 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我将这个题目分解设计为4步,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小的程序题目。首先从单层循环入手,然后逐步增加条件,逐步递进,从而最终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如图图1到图4所示就是我教学设计的4个步骤所要解决的图形编程题目: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我们就把九九乘法表的问题讲解的非常清晰,学生反映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很好。解决这样的图形编程问题,一定要在教学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当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以后,再举一反三,逐渐增加难度,真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有基础,才可提升,教学上只有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学起东西来才会倍感轻松。

4 结论

如何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有效地开展课堂教与学,真正提高学生的程序分析和编写能力,是教师须完成的任务。实践证明,在C语言教学中合理使用这种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学方法,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主动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只要我们用心设计好我们的教学内容,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就会真正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 语言程序设计[M] .4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葛日波.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3] 戴佐倩.浅议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4):73-74.

[4] 周翠红.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术探讨,2013(8):68-69.

[5] 杨阳.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与“学”[J].中国电子商务,2013(21):151.

[6] 侯凤霞.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子商务,2013(21):44.

语言教学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中日语言文化;日语教学;语言文化;对比

一、中日语言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日语教学和学习中,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师,都会从发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中日文化对比,且在日语学习中,母语思维的指导作用会持续存在。我国知名语言学研究者王力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外语言横向对比是最合适、最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当语言学对比产生以后,其就具备为外语教学服务的应用语言学倾向。为尽可能形象的进行这一问题阐述,我们以日语的五个元音为例,对于中国人来说,a和i这两个元音的发音相对较为简单,这是因为其在汉语英语中具有很强的对应性,而u、e、o的发音则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其应用没有那么对应。而在日语中这五个元音都属于单元音,其发音需要一次到位的口型,而发音相对较为简单、单纯,且不像汉语那样需要边发音边变化口型。

一般来说,“娘”在日语中是指“女儿”的意识,由此看见汉语和日语在词义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且也具有完全不同的句型用法。在中文中,“女儿”的表示方法一般是通过加所属定语进行表述,例如,他女儿,你女儿等。而日语中只需要用“娘”一个词汇就能表述这一含义,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成分的添加进行强调,比如,きれいな娘、利口な娘等。从本质上来讲,通过外语表达自我属于自我翻译的一种,如果能对外语和母语之间的同、异具有更清楚的理解,那么翻译也必然会更精确,而当学习者连母语都掌握的不是特别到位时,那么其外语学习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语言对比学习的重要性。

二、强化中日文化对比研究

在对于语言学的进化演变中,由对比语言向对于文化转变是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一个新高度。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初级文化,因而,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与语言学习过程紧密相连。在学习者进行语言学习的实际过程中,也应对语言承载民族的文化进行学习和掌握。尽管我们在进行外语表达时,会非常关注和重视语法问题,但文化层面的障碍会使语言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很多语法正确的语句在文化氛围中便是非常可笑的句式。比如,当国人在交谈中,经常会用第二人称,例如,你是谁、你住在什么地方等,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一些日语初学者在进行句子翻译时照搬汉语表达习惯而翻译为:あなたはlですか、あなたは何に住んでいます。虽然这些句子从语法结构层面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语用的视角,其可谓是漏洞百出。在中文和日语中,敬体和简体的差异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其他表达方式的不同,譬如,特别重视谈话对象的日本人,往往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日语初学者很容易因母语思维的影响而对对话内容产生误解,且片面的以为自己的翻译没有问题。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表层结构层面的直接文字置换,是忽视双方文化因素的误解,当然,这根本无法准确把握日语的真正含义。例如,すみません是日本人使用最为频繁的一句话,它可以用于致歉,也可以表示致谢,但很多日语初学者都会将其翻译为“对不起”,使得交流双方相当尴尬。这都是双方生长文化氛围差异引起的,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必须进行一定的文化对比讲授,并以此为重要突破口,强化日语语言教学,只有这样日语学习者才能听到和翻译出地道的纯真日语句式,而并非中国文化思维定性下的日语句式。对于广大教育研究者来说,其不但需要对日语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探讨,也应重点强化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导入下的日语教学研究,以为日语教学模式的革新和完善提供必要借鉴,为日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总之,在日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强化汉语日语语言和文化对比分析,以让学生对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实际差异形成更多的认识,进而实现日语文化思维的内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进行日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岳琳.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差异视角的日语教学方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5).

语言教学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 误区 教学方法

一、学校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缺乏配套实用语法教材

目前,学校英语教材不配有相应的语法教材和练习,语法知识和练习只是在教材中零星的分布出现,这样导致学生不能系统地学习语法,无法形成完整的语法概念。由于语法教材的缺失,使得教师也无法把握学校英语应该教授什么内容,达到什么层次深度。由于相应配套语法教材的缺乏,最终导致了学校英语语法教学水平的倒退。

(二)课时没有保证

教学大纲没有(也不可能)规定语法教学的学时。分课型教学,一般是分精读、泛读、听(说)三种课型,没有语法课型。语法由泛读或精读教师顺带讲授,没有规定授课时数。由于课时紧,为了确保精读、泛读教学,往往压缩语法教学课时,削减语法教学内容,造成语法课时严重不足并有逐渐减少趋势。

(三)教材没有保证

全国只有一套学校英语教材配有语法教材及练习。其他教材一般只分散地处理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很多学生没有完整的语法概念;教师不清楚学校英语语法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许多学生指望四级考试前的突击性的语法复习和辅导来帮助自己提高考分。

(四)缺乏英语语法教学的督导制度

很多学校,对于语法教授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因此也没有完善的语法教学督导机制。同时,由于学校英语语法教学课时和教材不能有效保证,逐渐使得教师对于语法的教授数量和质量不能很好地达到标准。课堂上,教师讲授语法的随机性很大,可以讲也可以不讲,讲多讲少都可以,没有任何的限制。课后,对于语法练习,学生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做多做少没有严格的要求。至于课堂上讲解语法难点和重点,更是无从谈起,造成了学校语法教学的自由状态。

二、如何在学校英语教学进行语法教学

(一)增强语法意识

增强语法意识与传统语法教学有三点主要的不同:第一,它的着眼点不只是眼前造出含有某种语法结构的句子,而是着重于长期的学习目标;第二,要求学习者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去理解所教语法结构的特征,做出假设进而验证假设,整个过程为观察―假设―验证;第三,重视语言意义并且在教学中使用语篇而不是自造的句子,语篇是为了交际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单纯说明其语法特征。要想增强学生的语法意识,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发挥正确的作用。一些人也人指出,教师的作用不应仅限于当学生的交际伙伴。应该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具备必要的技能,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形式上。

(二)循序渐进,精讲多练

在每节课上腾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实施语法教学。选择的项目与教材和课后练习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解应该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了解语法规则的概念、结构和用法,突出其中的难点、疑点和重点。精讲中的例句一定要有示范性、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于较难的语法内容可以分批讲解,如虚拟语气、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和各种类型的从句,等等。同时课内课外均应有适量的系统性、针对性强的各种素材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三)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结合,增加显性教学成分

语法教学应采用显性的方式还是隐性的方式,各专家学者见解不一,而教学研究的结果也颇有争议。学习者的个性差别导致学习者学习风格的不同,有的喜欢显性的教学方式,有的喜欢隐性的教学方式。在开展语法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别,使教学手段的使用尽可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风格。EllisandRathbone等的研究都证明了显性教学的优势。Krashen,Jones,Zelinksi&Usprich通过研究发现,显性教学对成人来说效果尤为明显。最佳的教学方式就是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结合。教学的策略性在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学校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做到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的有机结合,并适当增加显性教学的成分。

(四)把交际法与语法教学相结合

交际法教学的特点是侧重语言的功能意义的学习。而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集中讲授语法点,之后由学生做大量机械性的书面练习。这种语法教学往往停留在句子层次上,侧重句子结构的讲解,忽略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与传统语法教学相比,交际法教学往往将语法点融于语篇中,以便让学习者清楚地看到话语的意义与功能是怎样受到语境的约束的,在不同的语境中相同的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语义。如果把交际法与语法教学相结合就可以把语言结构的学习与功能意义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意义的语篇学习中掌握语法知识。

(五)实施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的宗旨是:语言教学不是从语法或词汇出发,而是围绕任务的完成进行组织。老师将将交际任务定义为“学习者理解、使用、输出目标语并进行互动的课堂任务,在完成此项任务时学习者所注意的是意义而不是形式”。这类任务可以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因为学习者注意到了目标结构;它们同时又是交际性的,因为学习者置身于以意义为主的语言交流中。以交流意义为主的任务教学在处理一些难懂的、涉及较多规则的语法知识点时显得更为有效。

(六)加强英语语法教学督导制度

语言教学的方法范文5

一、教学方法理论阐述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养任务而进行理论和实践认识活动的途径。笔者认为,教学方法就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于特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的办法、措施、手段的总和。

(一)教学方法的内涵

教学方法是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任务指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传递信息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桥梁,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交往过程。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教学方法的特征

在笔者看来,教学方法的特征主要包括结构特征、层次特征和性能特征。不难看出教学方法是一个大的体系,那么构成这个系统的逐个的特指的教学方法就是其的组成元素。教学方法不仅要注意教师传递知识的方法,而且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教与学的辨证统一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双边性。

(三)教学方法的特点

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是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的多样化,要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发展;教学方法具有相对性,一种教学方法,也许可以有效的运用于一种教学任务,却对于另一种教学内容是达不到完美的效果的。

二、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以及变革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英语课程、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等。

(一)教师因素

高中英语教师自身的个性特质,同的英语教师,具有不同的特质,那么她们也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师自身的特质包括,例如其对课堂教学权力的把握、其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等。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权力的把握尺度直接决定着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如果对于课堂教学权力是持绝对占有的观点,那么此教师更偏好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因素

每个高中学生在学科学习上都呈现出风格?异的特征。不同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等很多方面都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的。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寻求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教学方法,这就必然离不开教师对于学生各项维度的考虑,关爱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所以,高中学生也是制衡高中英语教师变革、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的重要祛码。

(三)高中英语学科的评价机制

面对高中新课程的要求,过去那种只是一味强调单向传递课本知识的“背多分”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确要进行彻底改革了。回过头来,没有任何人敢在整个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未做出变革的背景下,去“一意孤行”的“忽视分数”,“盲目”的追求教学创新。也就是说,教学的改革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止步不前,只因教育评价体系 “一切看分数”。因此,在对高中英语学科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评价机制上,我们仍需走一条很远的变革之路。

三、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变革的建议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其的变革是一个纷繁而系统的大工程。要想有效地变革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打破高中英语课堂的桎梏,达到课程改革所期待的目标,必须从对教师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师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等因素着手。

(一)转变高中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

要变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变革是现行。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与时俱进,不得到适宜的转变,一切外界的客观变革都等同于形同虚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秉持传统的观念,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完全的话语霸权。教师需要接纳与逐渐尝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而富于个性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有效的学习营造条件与氛围。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自信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高中英语教师教育理念的变革可以认为是高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场攻竖啃硬的战斗。

(二)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变革

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组织贴近生活、社会的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创设和谐的英语情景和氛围;构建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态和语言,多用激励、肯定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英语能力。

语言教学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 二语写作;教学方法;现时―传统写作

二语写作教学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一种写作教学方法的产生都有自身的起因和条件。当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不再能有效地促进二语写作时,新的写作教学方法也就产生萌芽了。二语写作教学方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历史。一种写作方法的全盛意味着其消退的开始。一种写作方法的消退又意味着另一种方法孕育与发展的可能。

一、控制性写作教学方法

许多学者认为,二语写作教学方法是由二语的口语和听力教学方法发展而来的。在20世纪60年代初,听说教学方法(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在二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很多二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各种语法和句法结构。因此,控制性写作教学方法便应运而生。控制性写作方法来源于Charles Fries的口语方法。他认为,就建构语言学而言,语言就是说话;从行为主义者的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就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而学者Pincas认为写作主要集中在形式的准确性上。写作教学中要求严格使用控制程序,逐步形成习惯,避免由母语的干扰所造成的形式上的错误,切实增强适当的二语行为。所以,早期的二语写作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语言行为习惯,并针对这一目的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学生用所给的材料严格按上面的规定进行练习,这样写作中就很少犯错误,而且也能相对容易地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

然而,控制性写作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结构的准确性,而不是语言的熟巧性和创造性。Erazmus 和Briere主张写作训练应该以自由写作的形式呈现,也就是作者取向的写作,逐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控制能力,提高写作的熟练程度。控制性写作要求写作者正确地运用以前学过的语言结构。语言教师就是读者,起着编辑和校对的作用,对作文表达的观点和质量不甚关心,而是注重语言形式。二语教学课堂是写作的背景,忽视了读者和写作目的在写作中的作用 。

二、现时―传统修辞写作教学方法

随着写作理论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意识到控制性写作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二语写作的需要。写作不仅仅是建构语法正确的句子,而且要写出题材、形式广泛的作文。现时-传统修辞法开始在二语写作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方法是把母语写作教学中现时-传统模式的原理与Kaplan的对照修辞理论结合起来。Kaplan认为本国语对二语写作的干扰不是句型,而是修辞。所以要对学生进行修辞方面的训练,而不是句法方面的训练。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种修辞形式让他们模仿。根据Tony Silva的观点,这种写作方法注重写作风格、段落组成和文章整体篇章结构的运用、构思和训练。同时侧重训练各种各样写作技巧,如阐述、举例、比较、对照、分类、定义、评论和分析等。强调文章结构的整体性以及写作文体,即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训练。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教师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训练学生段落和篇章写作能力。教师根据学生最后交上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句子、段落和篇章结构组织和行文能力,教师据此写出评语,给出分数。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语言学得的语言心理学意义。我国外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就是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称它为成果教学法。上的语言处理过程及构成的观点相吻合。

三、过程写作教学方法

西方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写作过程中其行为运行常常是重复性,其演进是非线性的。Tony Silva认为,“写作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是线式的计划-纲要-写作的过程”,而是要像母语写作那样在创作过程中寻找新的思想。二语写作者在创作和表达思想时要用和母语写作类似的策略。Zamel认为,创作过程不是预设性的,也不是线性的,而是探索性的,创作就是思考的过程。Emig的个案研究和原案分析是对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一个突破,它被认为标志着写作过程认知研究的开始。她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预先计划和编辑。要注重把作者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当作数据的来源。 Flower 和Hayes从70年代末开始对过程写作认知模式进行研究,大大推进了过程写作运动的进程。其观点是:创作过程中各种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反复发生,有可能是同时出现;创作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熟练的作者与初学者的创作是不同的。

按照以上学者写作教学的理论,二语写作不再是对语篇信息机械的、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课堂写作活动不再是学生单打独斗,教师仅有总结性反馈的过程;依托语法或语言知识,采用纲要-写作-编辑的线性写作模式渐渐走进历史。过程写作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适度的帮助和指导,要求学生初学写作时不要刻意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准确性,只关注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要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反馈,发现新的思想观点、新的句型、新的词汇的用法,积累积极词汇,熟悉写作风格,掌握写作技能,体验写作过程的乐趣。

四、均衡写作教学方法

Raimes认为,有多少教师就有多少教学风格,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学习风格。就不同或相同的时空而言,写作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完全可能是重叠的、或是共享的。在写作课堂上很少发现教师只单独采用一种方法而拒绝兼用其它方法。虽然写作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都不是孤立存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课堂写作教学活动不是由单一方法操控和渗透,而是多种方法兼容并蓄的过程。尽管这些技巧和方法的命名不尽相同,但它们有着相似或相近的理论与实践的假设基础。即写作本身是文本的建构,文本是创作的最终结果,写作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写作者是为了读者和特殊目的而写,写作过程既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二语写作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写作方法和策略相互作用,权重和均衡的过程。Hobelman 和 Wiriyachitra把他们倡导的方法命名为现作教学法(Modern approach)。其方法是把交际法与过程写作法相结合的一种写作教学方法。以上理论通常有三种依据:(1)写作是为了与读者进行交流;(2)写作是为了达到特殊的目的;(3)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样写作被认为是目标取向的交际行为、认知行为,写作也是复杂的心智和情感过程。它要求学生时刻想着读者和写作目的。强调的是意义,而不是形式。写作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种交流的行为。写作者心中要时刻装着读者和写作目的。写作者要有意识地预期读者阅读的期望、态度、兴趣和阅读目的 。

按照最新的写作教学理论,写作教学要求学生既要重视写作的过程,也要重视写作的产品。写作过程是独立学习的重要部分。均衡写作教学方法能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机械的行为操练。总之,在写作课堂里要把以过程为主和以结果为主的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既要重视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也要强调给学生不同类型的范文进行学习的重要性,还要给他们大量的机会进行各种写作练习,以满足课外真实世界的不同需要。

五、结论

无论是控制写作方法,还是现时传统修辞方法、过程写作方法,或是均衡写作方法,二语写作教学方法体系或方法论都是学校教育演变和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既涉及语言因素,也涉及写作者的个体发展因素,同时还涉及社会种群文化因素。尽管每种写作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主张不甚相同,但都能折射出教育的时代性。二语写作教学方法体系既继承了语言写作的传统精华,也融进了时代的教育要求和特点。从强调写作中语法、句法技能的掌握和语言结构准确性的把握到主张写作的过程性和写作中方法运用的均衡性,体现了二语写作教学方法从重视语言知识到关注人的生长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其写作教学方法基本上学习和采用西方二语写作的教学方法。由于我们对其写作教学方法研究的历史不长,本土化程度不高,加之各种原因困扰着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所以,汉语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Tony Silva, Second Language Composition Instruction: developments, issues and directions in ESL. Second Language Writing-Research Insights for the Classroom Edited by Barbara Krol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