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

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1

关键词:日本;职业资格制度;学历;关系

日本的职业资格制度,常常使人感到非常繁杂,很难理清其中的构造,缺乏作为国家职业资格应具有的规则或条例。有些职业资格将学历作为重要条件,也有些资格对学历没有任何要求;有的资格必须参加严格的资格考试才能获得,而有的则无需参加考试,可以免试认定获得资格;有的只有一种途径获得资格,有的却有多种。资格名称也是各种各样,相近而不相同。这是因为日本的职业资格制度并不是在统—的理念指导下,有计划地逐个设计出来的。有的职业资格是参考国外同类资格制度而设计,有的根据社会团体的请求而设计,有的是为了迎合学校制度或其他制度的发展与变化而推出,也有的是受社会变化、科学技术发展影响而形成。总的看来,日本职业资格制度是长期发展、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也是随着人们对资格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完善的,所以整体的一致性不强。

尽管日本职业资格制度,缺乏一定的规律性,但当我们按管理部门的不同,分系统进行其职业资格制度研究时,又可以看到其一定的一致性。

一、不同管理机构中国家职业资格的特点

日本的国家职业资格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制定和管理的。不同省厅所颁布的职业资格类型、性质不同,职业资格形成过程各异,因此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日本的国家职业资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分别为资格鉴定考试(即国家考试制度)和免试认定(即免试认定制度)。不管是国家考试还是免试认定,一般都有—定的条件要求,分别称为考试资格和免试认定条件。有些资格只采用其中的一种,有的则需两者都有。为表述方便,我们将单纯通过资格鉴定考试这种方式授予的资格称为A型资格。不同的A型资格尽管在具体规定上有所不同,但最终都只有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将单纯采取免试认定制度方式授予的资格称为C型资格,即无需参加任何资格考试就可以获得的资格。而两种途径兼而有之的资格称为B型资格。

不同省厅管理的职业资格在资格取得的方法、考试资格、免试认定条件等方面都有其特点。

1.取得职业资格的方法

对截至1990年所有职业资格的统计分析发现,大藏省设定的资格全部是A型资格,即都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资格。文部省则以C型资格为主,达到89.8%。

从A型资格所占的比重看,法务省50%,厚生省58.5%,运输省接近70%,农林水产省83%,邮政省82%,通商产业省61%。除了大藏省外,A型资格超过所管辖资格一半以上的省厅达到6个,A型资格在整个国家资格体系中的比例是较高的,达到50%。

C型资格除了在文部省所占比例较高外,在劳动省的比例也较高,达48%,然后是建设省36.3%。总体上C型资格的比例达31.6%。A型和C型两种类型资格共占总数的80%以上。

2.考试资格、免试认定条件

劳动省职业资格制度的特点有两个。其一表现在职业资格与职业训练间的密切联系。劳动省是职业训练的行政主管部门,在技能开发中心、职业训练学校、职业训练短期大学、职业训练大学、残疾人职业训练校等职业技能训练机构开设养成训练、提高训练和能力再开发训练等多种类型的职业能力训练课程。在培训机构中培训的合格者,可以获得免试认定资格或参加资格考试的资格。职业资格与职业训练相结合,是劳动省职业资格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二是将参加规定的培训班培训作为考试资格或免试认定条件之一。在劳动省管理的50多种职业资格认定规定中,6成以上都要求参加训练班,有近一半的资格认定都规定不参加有关训练班,就不能获得相应资格。

文部省职业资格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免试认定制。90%的资格都采取了免试认定的办法。另外下级资格获得者可以通过积累实际经验、参加培训获得高一级资格,这是文部省职业资格制度的又一特点。虽然这种方式并非文部省所独有,但像文部省这样大面积采用免试认定方式的情况还很少。

与文部省相反,厚生省职业资格制度不仅采用全面的国家资格考试,而且参加其国家资格考试的条件是必须毕业于厚生省指定的学习机构,取得规定的学历。厚生省职业资格制度规定的资格取得过程是:

法务省、大藏省、邮政省虽然也规定通过国家考试获得职业资格,但与厚生省不同,这些省厅在考试资格中没有明确的学历要求,也没有指定学习机构,考试资格是开放的。它们的资格取得过程是:

其中,法务省的律师资格考试实际是很难的,不经过正规大学教育几乎不可能通过,但法务省对学历没有要求,这与厚生省对学历要求非常详细的做法有很大不同。

运输省也是设置国家考试比较多的省厅,其考试资格与其他省厅不同,对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超过了对学历的要求,资格取得过程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省厅所管辖的职业资格有着一定的内部一致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学历做出最为明确要求的是文部省和厚生省,其他省厅对实际工作经验、参加培训等要求比较明确。

3.职业资格命名在不同管理部门内的规定

日本国家职业资格的名称有很多不同的称呼,通常地有“~士”、“~者”、“~员”、“~师”、“~妇”、“~长”、“~教谕”、“~人”等。虽然整体看来杂乱无章,但迁功以职业资格管理部门进行分类研究后发现:法务省、大藏省所管理的职业资格(各4种)都被命名为“~士”;通商产业省的职业资格有75%(27种)被命名为“~者”;运输省的职业资格有54%(37种)被称为(~士”;劳动省有66%(33种)被命名为“~者”;厚生省的职业资格名称相对较复杂,有“~士”、“~师”、“~者”等称呼,但其中被称为“~师”的18种资格均为战前设置的资格,“~士”的8种资格均为战后设置的,也似乎有一定的规律;文部省绝大多数都称为“~教谕”,它是由教育行政制度决定的。

由此可见,虽然职业资格名称总体上比较杂乱,但实际上各省厅自身还是有其一定的规律。

二、职业资格制度与学历的关系

1872年颁布的新学制是日本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标志,也是日本学历社会的起点。学历社会形成了开放的阶级构造,提供了平等的社会流动机会,从而使社会成员产生了参与竞争的主观动力和客观条件。日本学历社会是其发展近代工业,建立近代科层体制的客观需要,而职业资格制度在学历社会中,与学历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1.学历在免试认定条件中的作用

对各种职业资格免试认定制度的分析发现,免试认定的条件中主要有学历、实际工作经历、职业培训、拥有其他资格、职业训练校毕业、训练养成设施毕业等。前四个条件最主要,尤其是免试认定制度对认定条件多数都有附属条件要求,即要求符合两个及以上条件。如果免试认定的条件是唯一的,那么这个条件一般就是学历,只有少量资格是以实际工作经历为条件。

2.学历在考试资格中的作用

现有职业资格的获取方式和渠道非常多,这与职业资格所要求的技术水平、内容、教育机构的性质、国外类似资格的取得过程及其所属省厅的指导思想等多种因素有关。

只要而且只有通过资格考试,才能取得的资格具有明显的实力主义特征,这种职业资格实际上很少,比如律师资格。更多的A型资格规定,具备一定条件的可以减免部分考试科目。

参加国家考试必须达到规定的条件要求。作为考试资格,除了有国籍、年龄、性别和一些特别的条件(非破产者、非刑事处分者、非残疾者、非特殊职业者等)外,学历、实际工作经历、其他职业资格是三个主要的条件。

学历是A型资格最主要的考试资格要求,其次是实际工作经历的要求。但当同时存在其他获取方式时,实际工作经历的条件往往超过学历,居第—位。与免试认定条件不同,考试资格中单一条件的情况较多,也就是具有单一的学历、资历或其他对等条件者就可以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这是为了避免因限制过多而导致考生数量不足的情况出现。

3.学历在考试科目减免中的作用

通常,具有一定的学历可以减免部分考试科目。在319种国家资格中,有125种资格都有部分免除考试科目的规定,占总量的39.6%,若排除完全的免试认定资格100种,所占比例达到57.9%。由此看出,免试部分科目在资格考试中的比例是很大的。

进一步分析免试条件发现,学历、前期考试合格、拥有其他资格三个条件是减免部分考试科目的主要条件,其次就是毕业于指定的培养机构。这些减免考试科目的条件不仅单独发挥作用,而且几乎有同等的作用。所以学历对减免考试科目的作用并不明显。

4.学历对缩减实际工作年限的作用

前面提到,免试认定条件之一是对实际工作经历的要求,那么学历对缩短实际工作经验年限的要求有何影响呢?研究发现,实际工作经历的要求也与学历有着隐性但十分密切的联系。

对因学历缩短实际工作年限的资格,按照免试认定资格、部分免试资格、考试资格三类统计,分别有56种、4种、14种。在免试认定资格中,根据学历缩短其工作经历年限的资格最多,达到56种,占所有免试认定资格156种的

35.4%。我们认为这种制度设计源自两个目的,其一是对学校教育、学校试验和实习教学的信赖;其二是为了弥补高学历者在获得职业资格时时间上的滞后问题。因为学历越高,相对的实际工作经历就会越短,获得资格的时间就越滞后,为此采取了以学历代替一定实际工作经历的做法。

学历按照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专科毕业、大学毕业四个层次分类,对四个层次都有相应实际工作经历要求的资格共有24种,将24种资格的学历与实际工作经历年限合并统计,结果如下:

由此看出,初中毕业生要求平均实际工作年限6.7年,比大学毕业生要求平均实际工作年限1.8年长了近5年,而实际上初中毕业到大学毕业是7年,显然有弥补高中和大学在学期间年限的作用。所以在职业资格中有关实际工作经历的要求里有着潜在的学历影响。

5.职业资格制度与学历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各种职业资格中,学历、实际工作经历、拥有其他资格、参加职业培训等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中学历和实际工作经历的作用居前两位,几乎发挥着同样的作用。而实际工作经历本质上又受着学历这一潜在因素的影响。所以日本的职业资格制度与学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应如何解释呢?

在精英教育时代,要具有一定学历需要具有一定的实力,付出相当的努力。取得学历的过程也确实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相对于其他人有着一定知识、素质、能力上的优势。虽然过程与一个人的素质并不完全等同,但就有学历者整体而言学历与能力之间有较高的相关,因此学历成为区分人能力高低的有效标志。

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学历不再是少数精英的标志。教育的层次、类型和水平有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际状况有差异,即学习过程是形形的,但学习过程的标志物——学历却无法体现这种差异。过程的多样性、标志物的单一性,导致学历的证明与区分作用下降,在不同教育熏陶下形成的不同特点的能力素质已经不能用相同的学历证书来证明了。而且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对人的通用能力要求提高了,而且对专业素质、特殊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为此,学历持有者就希望获得能够证明自己,区分他人的新的标志物。而用人者同样需要一个真正能够反映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判别人才真实水平的标识,于是职业资格证书得到青睐。

因此学历与职业资格的性质、所反映的属性都有所不同,既相互关联又有所侧重,有着不同的作用。

作为职业资格,有些是与人的动作技能、职业技艺水平相关的技艺型职业资格,这类资格所要求的技能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长期的练习与体晤才能获得;智能型职业资格则不然,不仅需要娴熟的动作技能,而且需要较为综合、复杂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这类资格的获得不仅需要长期的练习,而且还需要学习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技艺型职业资格的考核主要依据所完成任务的质量来衡量,属于结果评价。智能型职业资格则比较复杂,既要看实际任务完成隋况,又要看获得能力的过程如何、深层次的专业素养如何。后者的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得出的判断,带有一定的学历文凭的属性,因而对学历有一定的要求。

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2

关键词:企业文化;相互关系;企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1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40-02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企业文化有着丰富内涵,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方面,并始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以及文化管理3个阶段。其中,文化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第一,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出现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两者关系而言,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当现代企业诞生时,企业管理也随之发展。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是经验管理,企业管理者采用外部激励、外部控制的方式,通过控制人的行为来实现企业管理。随着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壮大,企业管理进入科学管理阶段,企业管理模式从人治开始向法治过渡。随着“社会人”理论的发展,企业管理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还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社会人”假设将企业管理带入到企业文化建设阶段。

第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来源于社会文化,又高于社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但不是简单地将社会文化在企业中机械地反映出来,而是通过对社会文化中符合企业客观要求的部分转换成有益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与之前的企业管理的本质不同是把人看成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文化管理作为新型企业管理理论,是站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发展起来的,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

第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统一性。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从原生意义来说,二者均是以企业作为基本载体,离开企业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就失去了价值。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目标相同,它们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以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从两者的作用对象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最终都落实到人,即企业员工。只有通过对员工的管理,才能实现管理企业的根本目标。最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而企业文化的发展又批判地吸收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形式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三、构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后,企业文化日益受到许多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多年发展,许多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也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企业文化典型。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到位。对企业文化认识狭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统一性,而是将企业文化简单归结为一些文体活动,或者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简单等同起来。这使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止于形式层面,没有达到融入企业管理的层次。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化。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致使照搬照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形式,没有从基本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缺乏创新、脱离实际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可能起到指导企业实践、促进企业管理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对策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将员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首先,为员工解决吃、住、行等生活基本问题;其次,建立良好的培训及岗位指导系统,注重收集员工对企业的意见建议并认真回复,对采纳的建议应有奖励制度。企业还应经常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令员工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总之,以人为本就是想员工之所想,尽可能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从而提高企业凝聚力。

第二,重视无形资产。现代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已经成为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之外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必须注重对无形资产的培养,强化企业无形资产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应将“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理念融入企业各个环节,塑造形象、开拓市场,将信誉作为企业的最大财富,以诚信作为企业的竞争力,努力提高企业形象。

第三,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创新型企业。随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活力之源,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企业文化要形成一种促进全体员工不断创新的氛围。要不断吸取先进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以先进的思想政治觉悟武装员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企业实际情况的新观念。企业应形成一种倡导学习的企业文化,鼓励学习、奖励创新。

第四,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忽略基本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状大,就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安排。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创新的高度,建立一整套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动力甚至压力的体制机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建立完善诚信、公平、公正的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同时,企业法规和企业经营制度会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并促使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因此,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差异性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企业制度影响和制约着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需要通过企业制度来加以规范,企业制度也需要企业文化来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总之,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依据企业文化精神,建立健全基本的诚信、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企业文化作用价值观的导向,又有企业制度的规范,从而在道德与制度两个方面相互呼应,共同为企业的根本利益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德.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金占明.企业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崇学文.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机遇和挑战[J].工会论坛,2003,(02).

[5] 孙云环.企业文化是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J].科技向导,2010,(07).

[6] 李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J].现代焊接,2007,(11).

[7] 金思宇.关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本判断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2,(07).

[8] 陈燕芬.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的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09).

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3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完善;途径;财务监督;加强

虽然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制度的内容与企业经济效益并非直接相关,但这两项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却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中的问题并不在于对各项具体工作的忽视,而在于工作方法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和不足。

1 财务管理的地位和财务监督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的地位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指与各种与企业财务相关的管理、组织安排活动,它即包括最基本的资金管理、权益分配与成本管理,还包括对各种财务关系的统筹安排和处理,在企业管理中属于极其重要的管理工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企业财务管理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明确,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应当将财务管理放在一个中心管理工作的地位上,并且还要让这种中心管理地位发挥到最大作用,实现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控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其中心管理地位,是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益转化能力、提升企业市场风险控制能力、提升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财务监督的作用

财务监督工作主要针对的管理对象是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相关的财务活动,对这些财务活动过程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督,以明确的标准来判定财务活动中是否存在不合理行为,是否存在数据信息错误等问题。财务监督对企业来说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关系着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利用严格的财务监督标准对各项工作严格按标准执行,并对每一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核对,就能够实现对财务管理的有效促进以及制约。财务监督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是指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内容的存在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形成有效约束,从而保证线一项财务活动的稳定性和标准性,这就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稳定性条件;财务监督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制约性作用是指通过对各种不良财务活动的监控、处罚以及各项监督标准的实施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形成制约管理环境。

2 财务管理的完善和财务监督的加强途径

(一)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工作是否完善主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因此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应当保证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能够不断的提高。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全面的财务管理业务能力、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处理各种财务管理事务的效率等,每一项素质都是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要保持企业会计人员高水平的综合职业素质一方面应当加强专业财务管理业务能力的培训,这是提升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最主要途径,通过对科学财务管理制度与理论的学习增强财务活动处理和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提升需要依赖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会计人员自行提高对自身职业素质的标准要求。

(二)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财务管理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制度标准,会计人员在执行财务管理操作时应当时刻保持对规范性的要求的准确落实,保证每一项具体工作安排、流程都能够按标准规范进行。在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要求中首先是要求基本的账册、单据、财务数据表格等基本财务信息规范性操作,其次要求各项财务信息、数据资料的管理应当统一并规范;最后要求财务审批手段及交接手续的规范性。

(三)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整,一是财务管理制度,二是预算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常常成为造成某些财务管理问题或者财务监督不足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就应当从制度的完善方面入手,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最为适宜的制度环境,使每一项财务管理相关的行为都能受到足够的制度制约。财务预算制度的完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每一项资金使用事项进行合理化管理,二是严格控制财务预算准确与实效,三是制定促进企业各部门沟通的有效机制,最大化控制企业内部资金支出。

(四)发挥监督作用

财务监督做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需要为其有力性提供保障,只有实现有力监督才能实现其对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与制约。加强财务监督工作是更好的发挥其对财务管理有效作用的根本,企业财务监督要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需要从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审计入手。

3 结语

当前我国各企业都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想更好的发挥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加强财务监督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关键,只有将这两点工作不断完善,才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4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强化;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关键部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证。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要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如何有效的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就成为了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了不断的强化企业经济管理,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

一、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指的是企业从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开始,以经济管理理论的创新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管理活动提供全面的创新指导[1]。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对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控制的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才能强化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自然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日渐复杂,而国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企业要在这种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入手,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2.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企业经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企业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促进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才能够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指导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产品结构的完善,这也是企业适应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

二、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策略

对现代企业来说,如何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强化与创新,需要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同时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创新管理理念,营造管理创新的范围

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并且重视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经济管理创新的新环境,形成一个创新的氛围,为企业创新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基本的保障。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要明确危机管理与战略创新的两大基本的概念,并且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创新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运作方式和竞争策略的不断创新,以此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危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内容,其贯穿于企业发展过程的始终,而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管理中,危机管理所占的比重也有着较大的差异,通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都必须将危机管理作为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

2.创新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以此来增加企业创新的推动力。经济管理的创新在于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与重新配置,使企业资源能获得充分的利用。从另一方面来说,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要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组织框架,从而为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提供更为有效的运作体系。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当是建立在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注重其权威性与约束性的特征,更应当注重的是人性化和柔性化的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应当获得有效的发挥,以此来实现适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4]。

3.强化内部控制,实施全面的监控程序

如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经成为了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为了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必须要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率对企业经济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管理环境,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财务控制职能的充分发挥,实现更加科学的预算,促进财务管理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宽,以此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丛凤臣.对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思考[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2(08).

[2]葛萍.对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08).

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5

一、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精细化管理,通俗来说,就是一种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也反映着现代化企业对于这种管理理念的需求[1]。与传统常规的企业管理不同,精细化管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要降低管理资源所占比例,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提高企业正常运作的效率。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应用中,主要讲究对于细节、过程、基础、质量等基本情况的落实和追求,在将工作精细化分工至部门或个人后,力求能在每个细节上精益求精。

二、电力企业办公室中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电力的生产和供应将极大影响着社会用电的正常运转,其办公室的行政管理职责,则对整个企业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办公室行政岗位上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其必然的趋势,在推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保证权责制衡

在建立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时,根据电力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及相关职能,先是建立起更为科学合理的岗位工作内容。其次,要在完成定岗之后,进一步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能规范,以保证能够使办公室人员各尽其职。此外,对于没有按照规范或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可以对其进行问责,这样一来,可以优化办公室内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提高整体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保证制度的有序运作

为了能够保证这种精细化制度在办公室管理工作中的正常运转,应当做好制度制定前的调研工作,即根据每个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和规范进行制度化工作[2]。同时,在制度运行之后,还要及时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制度的调节,以不断增加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为制度的有序运行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

(三)加强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和某些指标的评定影响着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在企业办公室对绩效考核的标准进行确定时,应当将一部分可以进行量化的工作进行合理科学的量化指标设计,而对于一些确定性低、不易量化的工作设计成定性评价指标。这样一来,精细化管理的评价效果将更能符合电力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为企业做出相关规划或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员工的工作内容往往枯燥乏味,而一些管理经验丰富的领导,不但能够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更是对其的工作习惯和特点都了如指掌,这样一来,领导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原因能够快速的定位并解决。因此,不断加强电力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对企业员工团结性和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同时进一步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企业的文化氛围,加强经营绩效。

(二)加强制度化管理

一个合理且科学的部门工作制度是其能够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这种制度越是科学合理,越是能够约束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因此,进一步优化电力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部门的责任体系,这种“权责统一”将能大大提高办公室的精细化管理力度。

(三)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个人技能上,要求员工必须要掌握更加成熟的职业技能。因此,企业要加强推进对企业员工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对于入职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同时建立更为严谨有效的员工奖惩制度,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真正能够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细化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6

一、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思想

1.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现代企业管理学将企业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治管理;第二层次是法治管理,分为岗位责任制阶段和精细化管理阶段;第三层次是人本管理,分为文化管理阶段和自主管理阶段。精细化管理是法治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过渡,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2.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专注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细管理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五大转变:随意化到规范化的转变,经验型到科学型的转变,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变,机会型到战略型的转变,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

3.精细化管理是“精”在事前,“细”在过程,需要精心策划,完美执行,才能日臻完善。一方面是把工作细化,细节决定成败;另一方面把工作做到位,将工作做精。精细化管理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它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全员性要求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要精细化、精益求精;全面性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物资设备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全过程性即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每一个过程的始终。

4.精细化管理还应把握好一个“度”。一味追求管理过程的精细程度,过分关注小事,缺少宏观战略上的理性思考,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精细管理不只是关注小事,更不应是舍本逐末,而是一种战略性实践、一项系统工程。没有战略性的思考,没有不折不扣的执行,没有科学系统的配套制度,精细管理就会成为一只没有舵手的航船,终究会迷失方向。

二、“三基”工作与精细管理的关系

“三基”是指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三项管理。“三基”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它的重点在基层队和班组。不论管理体制怎么变,经营机制怎么转,基层队、班组作为油田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没有变,“三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再好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措施,都要靠基层来实施;没有基层的涓涓细流,经济效益就是无源之水。“三基”工作贵在持之以恒,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要坚持把“三基”工作贯彻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常抓不懈,善始善终,抓出成效。加强“三基”工作,就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物资供应系统的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生产经营能力,为精细化管理打好基础。

三、充分认识“三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几年,石油石化行业原有的传统管理方式方法受到一定的冲击,“三基”工作也被不同程度地削弱,并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时代在发展,“三基”工作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继承那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基础上,赋予时代特色,充实新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集团公司编制的《基层单位三基工作基本要求》,以标准的形式明确了油田企业“三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使“三基”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对“三基”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详尽的要求,使“三基”工作更具可操作性。所有这些都为在新形势下油田的“三基”工作丰富了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建立了长久机制。

加强“三基”工作,是中石化集团加强管理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了以“三基”工作为重点,加强基础管理的要求。要求开展“三基”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相结合、与成本费用控制相结合,突出抓好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使其制度化、经常化。把基层队的达标升级再次作为加强企业管理的突破口。

四、完善措施,真抓实干,确保“三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良好氛围。要把加强“三基”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编制工作方案和运行计划,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管理的规范化,来自管理措施的严格。严格管理,造就职工规范、高效的工作习惯。“三基”工作必须与专业管理高度融合,才能为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有效支撑。“三基”工作的重点始终与生产经营的工作重点紧密结合。通过把“三基”工作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效益经济模式,为企业的良好经营业绩提供了有力保证。

3.抓好典型分析,发挥示范作用。抓好本单位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典型解剖分析现场交流会,用身边的事例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加强“三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