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督体系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监督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工程建设质量是建筑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通过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举措,落实各项管理政策,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质量发展是兴国之本,强国之道,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也是相关企业发展之本、兴盛之道。重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是工程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优质的工程建设质量指的是建筑工程能够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或者是合同约定要求进行建设,所建设的工程具有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能,环保性能等特点,工程具有坚固、耐用、经济、实用强等性能,能够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工程建设质量整体水平也得到提升。尤其是随着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目前得到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事故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工程结构和安全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工程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工程建设的质量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现实要求,工程建设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期盼,工程质量改进问题依然应该成为相关单位和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这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们的长治久安的问题。具体而言,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工程质量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工程质量问题关乎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是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虽然较之前得到明显的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各种报道中,有很多关于工程质量事故的报告,工程由于质量问题造成了坍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工程事故问题还是时有发生的。工程质量如果得不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们的合法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工程质量的改善,需要依托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依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我们要能够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有效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当下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

(二)提升工程质量是实现质量强国的需要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家完善发展。国家的发展要以质量取胜,这里的质量就包括工程的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搞好了,提高了,国家才能走向繁荣昌盛,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了,才能使国家改善民生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的有效转型,促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提升工程质量是增加国家综合实力,实现中国民族伟大振兴的发展之路。我们都知道,国家的发展,需要依托一些大项工程的建设,人们的富裕安康,需要依托小型工程的建设。工程质量在强国富民中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如果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将劳民伤财,对国家,对百姓都将造成巨大的创伤。工程质量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与强盛,相关各方要能够把促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提升质量上来,提升到增长效益上来,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决定效益的价值认识。通过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真正把工程质量搞上去,以促进国家社会的繁荣发展。

(三)提升工程质量是推进城镇化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搞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必须要能够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时刻抓好质量主题不放松,才能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城镇化数量规模的增加,更需要追求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要通过提升工程质量,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工程呈现出点多、面广、量大、线长、周期短的建设特点,这种建设特点,决定了必定会有很多难度工程的出现,这对的工程技术要求很高,对施工工艺要求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工程质量风险和隐患就会增加。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研究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要素,迫切需要完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创新质量管理机制与体系,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工程的质量。这样,才能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完善发展。

(四)提升工程质量是促进建筑行业完善发展的需要

工程质量的提升,需要依托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完善与落实,通过完善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效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有效促进工程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工程建设行业而言,如果建筑质量不理想,行业发展就失去了动力。目前,建筑市场主体多元化,建筑行业市场行为还不规范,尤其是在一些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建筑企业单位会通过压缩工期,虚假招投标、违法分包,偷工减料等方式实现经济利益。这就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也导致整个建筑行业中乱象丛生,严重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完善发展。因此,规范建筑行业市场秩序,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大惩处力度,有效制止违法乱纪建设劣质工程的行为,是确保建筑行业健康完善发展的需要。

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不履行工程建设程序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有些施工单位,在没有得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开始施工,这种行为是对基本建设程序规定的严重违反,这种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施工图纸审查不严格,使用不合格的图纸的情况,会出现施工监管缺失的情况,会出现对质量风险不加规范的行为等等,这些违规行为都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监督管理不健全,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职责不分,质量管理责任不明,工程施工工作违反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侦查技术不齐全等等问题,都会时常出现,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突出。

(三)质量管理技术水平低下也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不同地区,不同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质量管理技术不高,技术人员水平低下,对标准、规范内容理解不透彻,对技术内容掌握不完善,技术管理经验缺乏,就难以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难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高质量。

三、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建筑市场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规范建筑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样,就难以保障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管理。因此,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落实政府监督职能。

目前,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的法律主要是《建筑法》,在新形势下,《建筑法》中的一些规定已经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建筑法》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设立新的法律法规是很必要的。国家要加大关于建筑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地方政府也需要根据地方建筑市场发展的特点与个性,完善相关法规。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对建筑公司市场准入标准、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强制性监理、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备案、工程保修等各环节的工程建设质量行为进行法律规范,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为有效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

(二)加大执法力度,对建筑市场进行整顿规范

严格监督执法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严格执法也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当前,在建筑市场中,一些企业忽视质量管理,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导致建筑行业各种质量问题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与政府监督执法不利有很大的关系。在建筑行业中,所有的质量事故案件都与相关单位、企业不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有关。因此,作为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是保障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对建筑市场进行整顿规范,发现相关企业的不法建设行为,能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惩处,是保障建筑市场规范发展,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明确工程参建主体责任

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多参建主体,落实这些参建主体的责任,是构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主体主要有建设主体,勘察主体,设计主体、施工主体和监理主体,要严格落实这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实现项目负责人的质量终身责任制。能够强化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管理的责任,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相关机构要督促工程参建各方能够严格按照相关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要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要能够制定科学的工程质量指标,积极推行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相关单位能够针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做好调研,分析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要严格监督环节,完善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调查处理机制,发现某一方的问题,坚决追究责任人的事故责任。政府需要对一些违法违规案件进行曝光,要充分调动舆论的力量,营造工程质量社会共同监督的氛围,发现哪一方责任主体出现问题,严格追究其责任。这样,才能真正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才能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

(四)强化工程监理环节

加强工程监理机构建设,完善工程监理相关制度,积极创新工程监理方式方法,突出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监理机构,要切实发挥作用,履行自己的监理责任。要能够创新工程监理的思路方式,能够实现差别化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通过飞行检查和随机抽查,常规性检查等多种方式,提升工程监管的力度。如果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公开监督执法情况,对质量事故,质量问题进行曝光,通过多方力量,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顿,提升工程质量。监理机构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突出质量监理,积极推进质量监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监理意识和能力,提升监管效果。以强化工程监理的方式有效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五)多渠道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建筑法》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依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在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容从事建筑活动。对于政府的工程监督管理人员而言,需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这方面的技能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监理职责。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也需要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相关的技能,才能有效完成自己的技术任务。法律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严格的要求,相关人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多渠道提升从业人员的素养是很重要的。

对于工程监理人员而言,监理单位要要求他们不断学习,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要通过引导他们再学习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对于建筑技术人员而言,建筑单位要坚持先培训后从业的原则,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技术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的素养,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在建筑行业中,质量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线,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有效推进。因此,相关机构单位和部门一定要重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要通过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方式,加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这对于规范建筑行业的行为,对于促进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长青.基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的建筑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1)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各参于建设主体和各管理主体在相关法规约束下,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水利工程的生产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组织模式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过去投资领域以政府投资为主、指令性投资计划为基础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宏观调控引导的模式,逐步形成以投资主体决策自主、风险自负为基础的市场调节资本配置的机伟。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已得到全面实现。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逐渐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和以流域性公司负责的多项目开发管理格局。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多具有建设规模和投资巨大、工期长、涉及专业多、牵涉范围广、参建单位多等特点,在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设管理模式下,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政府全面行政管理,到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政府督察结合,最后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政府监督的三个发展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现状是:现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是

1997年就已的,相对于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其内容显得尤为落后,甚至存在种种问题,这就使得国家法制法规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缺少具有专业性、针对性、乃至可操作性的法律。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我国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各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也正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统一,最终仍然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难以实行统一领导。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其关键之处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规制度的执行,然而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却存在着执行困难的问题。例如,在水利部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正式更名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后,国家管理部门虽然相应地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监督的职责,却未能相应的增加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与其对应的费用,甚至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准则,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影响了水利工程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规范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行为,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中,可有效借鉴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以完善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实施严格行政许可制度。

调查显示,为完善市场管理,发达国家采取在管理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对专业组织和专业人才实施注册许可制度,并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的申报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甚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检查检测、质量认证、安全检查制度,进而实现政府对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全面管理。例如,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求政府应对所有水利工程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并根据保证质量是否合格决定是否颁发“工程投入使用许可证”,并保证任何工程在得到政府相应部门的使用许可之前,均不得投入使用。

二、大力健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法规体系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不难得知,只有以严格、完善、统一的法制为基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可以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法律为依据,对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实施程序及细节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细化法律条款,大力建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法规体系,从而更有力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实施。

三、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便是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外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与我国水利工程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健全水利工程法规体系;理顺政府在工程中与施工方的管理关系;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四、加强专业人士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分析国外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一点就是:加强专业人士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这些专业人士和行业机构可以是经过国家认可并以专业人士为核心的非政府安全监督组织,他们的加入,无疑对加大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方面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从而使得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有进一步的保证。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深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研究,进一步进行对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金水,徐海升,毕元章,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

[2]彭立前,著《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3] 石庆尧,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理论与实践指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

[4]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著《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范文3

关键词: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进度;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从业主方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出发,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历程及影响工程项目管理的几个主要因素,从中得出房地产项目业主对项目管理与建筑施工企业具有相同的共性以外,有着它的特殊性。着重分析房地产项目业主对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项目进度的管理及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

1、进度控制的概念

进度控制指的是在既定的工期之内,由承包商编制合理的进度计划,经过监理工程师的审批之后,承包商按照其计划组织来进行施工。在其施工的过程之中,监理工程师要充分的掌握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偏差,就及时的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对施工工期的影响。并且基于分析的结果,督促承包商强化进度管理的力度或者是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整后续工程的进度计划。如此不断循环,以期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所有工程项目。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建设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动用或提前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

进度控制必须遵循动态控制原理,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行对比,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纠偏措施,使之能正常实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维持原计划,则需要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再按新的进度计划实施。

2、房地产开发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

2.1、设计准备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

(1)收集有关工程工期的信息,进行工期目标和进度控制决策;

(2)编制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3)编制设计准备阶段详细工作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4)进行环境及施工现场条件的调查和分析。

2.2、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

(1)编制设计阶段工作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2)编制详细的出图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2.3、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

(1)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2)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3)编制工程年、季、月实施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3、影响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的因素分析

3.1、施工单位方面的因素

很多的施工单位都存在缺乏技术人员的问题,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致使不少施工单位没有办法完成对技术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工序,从而延误了项目工期。并且施工单位对项目工程进度及项目造价之间的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一旦施工工期滞后,需要增加人力、设备时,施工单位就没有条件增加人力、设备等,也会造成工期的延误。

3.2、监理方面的因素

有些监理公司在进行监理工作时不能做到“公正、诚信”。在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认为控制工程进度主要是依靠施工单位实现,而监理工程师在控制工程进度上没有多大作用,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也就放松了对工程进度的控制。现阶段虽然很多监理公司都配备了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管理手段但是真正实现使用计算机对进度进行控制的还是少数,根本达不到对工程进度进行动态控制。

3.3、项目业主方面的因素

业主受到利益驱动,为了追求工程项目的进度,在工程招标文件中会不合理地压缩施工时间,不能建立一个合理的施工工期。在评价定标时,一些业主不能正确处理好投标标价与工期的关系。一些报价虽然偏高但是比较合理的投标者会被舍弃,中标者往往是标价较低但是工期不合理的施工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计划时,业主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能充分考虑工期缩短对工程质量和造价的影响,所以很难实现控制进度的目标。

4、工程进度的保证措施

4.1、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的机械设备对施工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塔吊工作直接影响整个现场的施工进度,所以对其的安装、操作必要要有严格的要求,不但要有专门机构的质量安全鉴定同时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证,实行岗位责任制,而且在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的使用,不延误施工工期。

施工技术对施工工期影响严重。所以施工单位要有一支比较好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中对技术有着特殊要求的施工工序能够快速的解决,确保工程进度。

4.2、施工组织及施工物资保证措施

项目中的关键人员例如主要技术人员、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都应该是由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担任,为确保工期,应该保证工程中所需要的物资、人力、设备等的充沛;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在合同签署后要能够及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施工季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同时要确保施工中每道工序都有充足的材料、构件、配件等,并对这些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实验等。施工单位在其物资采购的订货合同中,不仅要涉及比较详细的质量状况,供货的时间、地点等条款也要包括在内,以便为以后质量监管审查提供便利。当然建设单位也应该确保资金的到位,这样才能避免因材料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工期延误的问题。

5、房地产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5.1、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1)依据项目设计文件、施工作业规程、有关行业和部门的法规、规程及合同文件,结合现场作业条件,检查项目设计和施工的有关技术文件、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素质等,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提出口头或书面意见。

(2)当发现违反安全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且出现严重后果时,要及时提出书面通知,警告以至勒令停工等。

(3)当安全保护与施工进度发生矛盾时,应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由项目经理负责做出调整项目进度的决定。

(4)项目经理部有关成员要参加有关的各种安全保护的分析与追查责任会议。

(5)分清事故责任,正确处理。若是由于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所造成的损失和罚款,要由责任方负经济赔偿责任,不能列入建设投资。如事故属于合同所规定的非人力所能预见和不可抗力等非责任事故,经调查认定,并按有关合同规定,单独支付发生的相关费用。

5.2、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设计上全面细致的考虑安全因素。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要注意安全方面的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选择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方案;

(2)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加强施工安全防护;

(3)制定严密的施工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纪律;

(4)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5)加强直接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6)在险要地段或工点,设置安全预警系统和监测系统;

(7)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8)健全各项安全检查制度,推行安全施工责任制;

(9)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系统,如救护系统、消防系统等;

(10)实现安全保险制度和风险抵押制度。

总之,运用房地产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站在对项目管理要求的角度,探讨了影响工程项目管理中有关进度与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房地产项目中业主对建设项目进度的安排、管理及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卫东.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进度与安全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12,28:314-315.

[2]何俊.浅议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进度与安全问题[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2:120.

[3]刘林传.论中小房地产企业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2.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范文4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提升。同时,最近几年的农产品产量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随着染色馒头、红心鸭蛋以及毒胶囊事件的发生,使得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必然历史选择,因此,在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之下,必须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将质量问题放在战略位置上。

1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足

从生产主体角度分析,首先,最底层的农产品生产者多数为家庭分散式的种植和生产方式,他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不足,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执行不到位,在产量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很难得到有效地保证,在销售和购买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农业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个生产环节,其产业链比较差,生产出的农产品的种类多样。但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者的组织程度较低,生产经营方式十分落后。农民群众就在生产过程中安全质量意识不足,就导致了质量安全问题经常发生,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最后,在农业生产中,少数的农业生产者和经销者低于国家明令禁止的生产方式依然正常使用,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和非食用的添加剂,造成严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2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不健全

首先,农业生产基地、企业层检测还是一个空白,需要我们在未来及时的建设。其次,专业进行农产品检测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检测设备落后,不能应付日常的检测需求,还有就是检测过程中还采用人眼睛判断的主观检测方法,检测手段十分落后。再次,基层的农产品检测方式多数都是以快速检测为主,深度检测工作做不了,普遍存在检测不了、检测不出、检测不标准的问题。最后,检测的范围较少,其检测的质量和水平较低。在基层的农产品检测部门由于设备和检测力量不足,导致了对农产品检测的主要涉及到农药残留的检测,而其他方面的检测不足,检测范围不广泛,最终不能实现全面覆盖。

1.3管理体制建设不健全

在对农产品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过程中,其会涉及到很多环节,而现阶段很多农产品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较少,缺少比较的经费和手段。在机构设置过程中,基层缺少明确对农产品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其监督管理职能多数都是挂靠在农业执法部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单位中,这就不能全面体现出行政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2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

2.1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立足本地区农产品发展的趋势,逐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员、有经费作为支撑。农业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的转变自身的职能作用,不断对工作的方式和工作的思路进行调整,并培养一批能够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专业检测技术和骨干力量,并积极的打造一支技术力量过硬、工作专业化、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专业工作队伍,并积极的建立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同时还要积极的推进农业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首先,应该严把农业投入关,积极的实行投入品的整治制度;其次,做好农产品生产关,落实好生产管理制度;最后,落实好农产品市场关,积极的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2.2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首先,要积极的从国家和农业部门争取检测各种农产品的项目,不断扩大市场、超市、重点农业生产基地的快速检测网点的建设,并积极的构建县、乡镇检测体系。其次,要强化检测能力,提高本地区的农业产品检测的水平。对本地区的农产品检测人员进行集中的专业培训,不断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和行为进行规范。最后,要切实加强对资金的投入力度。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资金建设,为本部门购置大型的仪器设备,从而增加本地区农产品检测的数量,提升检测的质量。

2.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在该地区要认真、积极的组织无公害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在农产品认证过程中应该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导向,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以有机农产品的认证为发展趋势,积极的实行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种认证方式,从而全面实现对本地区农产品认证和鉴定。同时,各乡镇政府将农产品认证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工作考核中,年终进行考评。

参考文献

[1]龙新.农业部进一步强化世博会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06)

[2]王可山,王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09)

[3]马雷,张洪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效能分析.中国粮油学报,2010,(01)

[4]夏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分析.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07)

[5]贾树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5)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范文5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特色建设;参考建议

食品质量及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和民生健康也息息相关。在确保食品质量及安全性的基础上,才能够赢取民众的信任,进而为相关食品企业的发展奠定有效基础[1]。但从现状来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食品质量污染问题、食品工艺技术问题等。鉴于此,本文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特色建设”进行分析与探究意义重大。

1.我国食品质量现状分析

在洞察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我国特别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特色展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在专业建设中其目的是培养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方面高水平知识的人才,进而为食品质量安全等级的提升奠定基础。单从我国食品质量现状来看,便潜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方面,食品质量污染问题严重,显然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很难获取民众的信任及放心食用。另一方面,食物性中毒情况偶有发生。这一现象也表明食品质量及安全问题突出,当出现食品中毒时,轻则影响中毒者健康,重则危及中毒者性命。此外,基于食品生产及加工期间,相关操作未按照流程及标准严格执行,进而引发质量层面的问题[2]。并且,还潜在食品质量检查机制不完善及具体实施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这些现象均会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总而言之,现状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饱受考验,导致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也诸多,包括:(1)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不统一,从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角度来看,分为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种标准,同时不同的地方也存在不同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在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便会引发一系列食品质量安全问题。(2)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力。部分地区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薄弱,职责不明,存在职责交叉等现象,面对一些潜在食品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解决,进而使食品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2.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特色建设策略探究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认识到现状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潜在问题诸多,且是由多因素造成的。为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便有必要加强相应的特色建设。具体特色建设策略如下:

2.1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及控制管理建设

由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力易引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及控制管理建设工作。一方面,根据现状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不足,针对生产及加工采取有效完善措施,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的监督强化工作以及管理强化工作,从而使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控制效果得到有效增强。另一方面,完善检测、预警系统,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加强工艺生产水平,以此确保食品生产工作得到顺利进行。此外,还有必要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及技术标准进行全过程监督,进一步使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提升。

2.2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对于食品来说,质量与安全是两大重要要素,其存在密不可分的特点。有些时候,需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使食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便有必要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一方面,构建系统化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相关食品检测人员需掌握食品检测技术,重视食品检测工作,并认识到做好食品检测工作对民众的影响等,从而使食品检测人员能够在食品检测中发挥积极性,提高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在实际检验过程中,需明确重点检测项目及内容,从而使食品检测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针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需采取有效监控措施,严格控制食品生产的重点环节。以国家相关法律条款为依据,同时结合上级机构的要求,制定合理、科学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操作制度[3]。此外,需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人员的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食品检验工作人员的检验知识及技巧,使食品检验工作人员能够完全胜任这份工作,进而为食品质量安全的提高奠定有效基础。

2.3加强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为了使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便会相应地构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而这一机制的实施要体现出相应的价值功效,便有必要在此之前对其实施风险方面的评估,即有必要加强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一方面,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来说,需做好市场经营食品的风险评估工作,深入掌握食品加工潜在风险,进而通过风险的程度对监管机制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从而使监管机制显得更加合理、有效[4]。另一方面,需针对处于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食品进行风险评估,加强食品的质量及安全监测,对于不过关或潜在质量问题的食品杜绝流入市场。此外,对于加工生产好的食品,也需加强质量监测,进一步确保食品在进入市场前的质量及安全性。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现状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多,如果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民众的消费权益,进一步使民众的健康受到影响。因此,从食品质量及安全角度考虑,需做好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特色建设工作。一方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及控制管理建设;另一方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此外,加强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特色建设工作将能够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进一步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提高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艾祥.龚加顺.袁唯.食品质量与安全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06:48-50.

[2]吴洁贞.吕鉴尧.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36:301.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

安全监督管理在祖国大开发建设时提出并建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并且通过多年祖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管理设立伊始目的在于监督管理工程安全及质量情况,防患于未然。然而,在建筑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一些地方因为技术、管理、预防措施等各种原因的疏忽,造成了一些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所以安全监督管理是国家保障、监管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目前的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安全监督工作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切实有效的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而目前的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很完善,具体反映在“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下,不能够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提高建筑安全生产能力。造成这些问题既有现在技术水平的制约,也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脆弱的因素,还有施工企业和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等原因。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管控措施不够严密,规章制度不具备衔接性,无法有效的对监管工程人员的操作能力、自我防护指导管理指标、技能操作证书以及安全技术指标、监督审核过程和办法,形成一套具有严密逻辑性、科学性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结合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形成人力资源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卫生法制建设、安全监管约束机制、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投入研究等。随着国家步入高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大环境下,建筑监管职能部门就提出了“企业对安全负责、行业对安全管理、国家对安全监察、群众对安全监督”的新的管理体系,这是作为国家由单一市场化监管逐步过渡到全民监管的新时期安全管理体制的一种尝试。新的安全监管体制明确要求,相关施工企业要严格把好安全责任监管的第一道岗哨,做好自纠自查,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及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培训工作。而在建筑行业中要推动施工企业的带头作用,提高安全施工的科技化水平,从要因方面全面杜绝老旧的施工体系带来的较大的安全隐患。国家监察则是要立足于服务,带动行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同时需服务好施工单位及广大群众,形成全民监管“我”服务的理念,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管控制效率,最大程度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

在我国成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之初,就将安全监督定义为保障国家经济合理运行、推动保障、协调组织等国家对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同时也是确保国民经济有序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而在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监督管理则是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技术规范的合理应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手段。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将预防措施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从而把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应用到安全监管中,这样的安全监督管理将能够很好的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并且能够从各施工阶段把控工程安全整体走向,提前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找出并排除潜在的危险源,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2)监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同时还要指导并督促完善建设、监理、施工等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求能够达到彻底消除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安全隐患或者使用的产品对建筑施工可能造成危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控。同时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结合经济上的可行性彻底消灭工程施工隐患,排除来自已知方面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减少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发生所造成的后果。3)在现场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中,要定期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体系进行检查以及对施工企业安全年度考评进行复核。这不仅是对施工企业内业资料的核查,同时也是从企业管理及相关登记资料中发现企业安全管理漏洞,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自纠自查的能力。帮助企业从管理顶端消灭安全隐患,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相匹配的标准和方法,使企业安全管理能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效率,将企业安全制度规范化,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管理能力。4)将每一阶段的安全教育作为企业开始施工前的必要工序。安全监管教育先行,良好的监督在于将国家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相配套的地方标准进行宣贯,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审查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工作的落实,从而保证各层次的施工作业人员及参与施工人员都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也能够在施工作业中提高安全预防和处置能力。通过施工安全检查、安全月度总结,使安全教育及安全宣传工作常态化,同时有效推动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提高生产者自我安全防护意识。5)安全信息化推广。建筑施工安全变革日新月异,安全管理信息越加多样化,而安全监督管理还要承担起政府对安全施工指导信息及相关施工单位研发总结的安全管理心得的总结和推广工作。这项措施能够很好的使企业落实国家安全法规及制度的同时还能推动各企业安全监管技术的革新,也能够很好的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发现的安全信息及时向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加强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反馈,实行动态管理,全方面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3安全监督管理中参建七方主体的主要责任及义务

建筑施工七方责任主体在施工前按照质量监管要求需要签署质量承诺书、项目主要负责人授权书、接受授权书等相关质量管理书面保证材料。而在安全监督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书面签署的约束材料,所以往往施工前的一些小疏忽无法有效的约束并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控意识。而目前安全监督管理更多的是关注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投入及保证措施,而忽略了参建各方所涉及到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各方在安全监管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1)建设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在申领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安全施工措施方案;报申请监督时需提供安全文明施工计划及投入情况;在开工前要将工程周边环境、人文风俗、地质水文资料、气象资料、施工既有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国家保护文物情况、地下人防工程等情况向施工及监理单位做详细的书面交底;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安全防护器具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规范进行明确要求,做好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及月度安全总结工作。2)监理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在接到建设单位的前期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做好安全监督管理计划;设置相对应的安全监管人员,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投入,安全防护设备是否合格等相关安全配置的完整性;在施工过程中从安全资料、现场安全设备搭设及投入等方面全面旁站和监管。3)施工单位安全监管工作:按照要求缴纳安全文明施工保证金,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安全文明投入以及能够很好的设置安全文明体验区。还要做好对建设单位所提供交底的汇总整理,并及时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基础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确保安全设备投入,优化施工技术,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4)勘察单位安全监管工作:依照具体勘察结果对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地质地貌、开挖地基边坡土体、地下水高度及分布等的交底工作。5)设计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对各设计部位承重方式和承重结构进行交底,并从设计方面分析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出具书面施工指导意见书。6)试验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对提供的各项材料进行精确的试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将有问题的报验及时通知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进行自纠自查,并对存在问题部位进行防护和检查,杜绝因质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4优化安全监督手段

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严格贯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日常巡查和问题整改的跟踪监督工作,同时也要对人民群众的投诉举报认真落实,督促整改。在原有安全监管体制下,精简安全监督管理流程,简化不必要的监管流程,做到随时检查、即时整改,建立健全全民监管体系,监管现场施工人员的同时对周边常住人员进行调研,从各个角度监管施工安全,极大程度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