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业务实习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业务实习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业务实习心得

会计业务实习心得范文1

传统手工会计下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已突破了技术条件限制的难关,人们可以及时收集和报告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流程要进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一、网络时代会计处理方式与传统会计处理方式对比

(一)会计信息收集和报告的及时性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收集方式是以纸性介质的形式通过人工传递的方式来进行的。由于受人工传递和处理速度的影响,经济业务从发生到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必然存在一定的时间间距,这种时间的延时是导致会计信息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化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企业内各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壁垒,而且把企业与各利益集团如投资者、供货商、客户、银行等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使他们之间实时的信息交流成为可能。此外,电子商务的广泛使用也使得企业投资者、供货商、银行等之间的经济业务开展实现了由物理空间向媒体空间的转变。这样,发生于企业内外的各项经济业务在发生的同时即可以电子单据或凭证的形式迅速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或企业外部传递到会计信息系统,消除了传统会计信息收集的“滞后性”。同理,会计报告也就可以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他们需求的信息。

(二)与传统会计信息处理相关的凭证、账簿体系将逐渐消失

传统会计的一套凭证、账簿体系都是基于手工信息处理的特点而设计的,对借贷格式的财务数据按会计科目的系统分类,以便于信息的迅速查找、整理,建立某种勾稽关系以便于检查和发现差错等。而在网络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可以迅速完成对信息的查找、分类、重组等工作,因而对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原始数据,只需将其做简单的分类后存放于数据库中,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信息使用者可以迅速得到各种想要的信息,而且只要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控制程序,完全可以达到更好的防错和查错功能。可见,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会计的一系列凭证和账簿体系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它将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而逐步消亡,代替它的是存有各种经济信息的数据库。

(三)实现会计和其他管理信息的集成处理

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受制于信息处理的能力,难以核算到部门、项目、个人等,因而无法多角度的控制与分析。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的集成是一个显著特征,计算机信息系统可轻易地实现会计系统和财务、生产、服务、管理系统的集成。集成处理系统成了企业提高效率和对多变的市场作出快速反映的关键。由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例如微软的SQL Server大型数据库,具有高达TB(1TB=1024GB)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系统处理的业务量几乎不受限制。通过数据库技术,还可以对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生产、人事等各业务部门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对会计和其他管理信息的集成处理。

二、现有会计业务流程的变革

会计业务流程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的,其与会计所依赖的技术手段一起成为会计目标的实现途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依赖程度的加强,同时对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原有的技术手段和会计业务流程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日益增长的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形式的需求,这也是目前的原始成本会计模式受到批评和责难的原因所在。”我们必须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依托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对目前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以期达到网络时代会计目标的要求。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会计分工下的一种程序化业务流程。劳动分工需将一定的过程分解为具体的个别作业,并认为管理活动的重点在于提高个别作业的效率。基于此,在会计业务处理中,通常将会计系统分解为一个个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又包括一些具体核算模块,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然而这种所谓详细周密的组织结构也造成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相对分离的事实,形成了特有的“孤岛”现象。会计数据按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顺序,经过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过程,最终形成财务会计报告和其它报表向外报送。

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也就是目前所说的会计电算化,它的发展应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但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过程是手工系统的完全模拟,只是在数据处理手段上比以前的手工处理有所进步,准确性、及时性有所提高,对会计处理程序和会计理论方面是没有影响和创新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开始显现。

三、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策略

原始成本会计仍然是新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扬弃的过程中又有重大的突破性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给我们设计重组后的新会计业务流程提供了思路。

会计业务实习心得范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科学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

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科学事业单位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其会计和业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使会计核算从静态的事后核算、分析、决算转变为动态的事中审批、监控、预警;更是为下一会计年度的预算控制提供了预测基础。抓好会计信息化管理,将财务工作从工作繁杂走向流程重塑;从人为监控走向自动监控;从主观绩效评价走向客观绩效评价。

一、会计信息化对预算执行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强化数据分析比较。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求部门必须按照预算管理流程进行预算编制、调整、审核、审批和执行。以支定收,结合部门预算规划和科研实际需要,按照关键节点有计划地执行预算。会计信息化通过对各类支出结构的数据分析,强化了数据分析比较。例如:办公费、差旅费、三公经费等会计科目的人均支出对比。通过对预算的执行和调整、监控和分析、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费保障的指导作用。会计信息化实现了预算执行实时监控。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控制数,按照各个预算科目将基本支出(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各种经费来源的科研项目支出以及基建项目、修购项目等预算金额录入系统,设置预警功能。对经费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以防超预算开支、突破预算额度、预算科目之间调剂,有效控制项目执行部门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发生。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与科研管理系统实时交换、互动及依存信息,预算执行比例随时显示,方便上报。预算控制职能改由会计信息化系统自动完成,由人工监控向自动监控转变,一旦某项支出超过预算额度,系统将自动提示,同时向财务主管预警。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将预算执行客观数据纳入年终考核体系,使预算考核从主观绩效评价转变为客观绩效评价。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科学设计绩效评价指标,运用正确方法进行考核评价,能够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制定奖惩制度,并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通过对预算的执行率进行考核,部门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会着重考虑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效益性,从而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会计信息化对财务审批控制的影响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

系统维护人员根据财务业务中每个人角色的不同进行授权,设置不同的权限。

(二)建立内部审批制度

按照会计审核—项目负责人—财务主管—分管工作所领导—所长等管理环节,进行电子流转审批。

(三)规范网上报销流程,增加时效性

降低了对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要求,解决了必须在指定时间、空间找领导签字的困扰。科研人员不必到处找领导签字,同时,领导也能够随时掌握部门的财务状况。通过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科研人员可以在网上填写报销单,并通过局域网上传给分管领导,即使领导不在办公室,也能够依赖局域网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远程网上审批。

(四)大幅拓展管理幅度,是对办公自动化的补充手段

实现信息高度集成,使上级与基层之间可以更准确、更及时和更全面地实现信息沟通。用电子的手段较好地保留了上层领导的原始意见、审批流程、内部请示等环节,对办公自动化手段进行补充,大力相应国家无纸化办公的号召。

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档案控制方面的影响

(1)加强会计电子档案与数据存储、备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立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仅要保存纸质会计凭证,还要保存会计电子数据。

(2)会计信息化能够实时记录财务工作网上流程,并将其转变为可视的网上电子信息,供授权用户随时对会计档案进行查询、监督。审批后的纸质凭证经过加密扫描到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一经上传,不可删除,只可作废,财务审批由领导亲笔签名转变为电子签名,并将报销单据的电子信息和数字签名捆绑加密。

四、会计信息化对内部审计控制方面的影响

(一)财务工作实现可视化监控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高度集成、规范、统一的管理平台,它为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提供通畅的沟通机制。授权用户可以在任意时点登录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待办事项的流转状态,待办事项已经经过哪几个环节,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目前在哪个节点等待审批。会计信息化使会计工作不再是一个孤岛,而是整个单位业务开展的枢纽。会计信息化不仅满足了财务管理的动态化需求,同时,它通过建造一个科学工作流引擎,来驱动跨部门的业务流程的运作。

(二)应用模式向持续在线审计转变,在线获取信息--实时分析--报告结论

数据可以被分为一般的业务常规数据和审计人员自定义的或根据专项检查特殊要求分出的非常规数据。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之前,很多内部审计项目需要依赖手工对帐表凭证和数据资料进行检查、计算、复核和分析,效率抵、时间长、准确性差、成本高。

五、会计信息化对决算评价控制方面的影响

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化手段的决算收支模块对预算收支模块进行对比、上下年决算对比、单位收支变动趋势、结转结余资金、事业基金等进行分析,预测单位未来的财务实力。一是通过部门决算与预算的收入金额和构成对比,对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对收入来源分析。部门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附属单位缴款等6种主要来源。通过预决算数据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二是通过部门决算支出与预算支出差异率的分析,对支出结构进行分析。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决算模块已按照财务制度设置了较为详尽的审核公式,通过对基本支出决算分析,能够发现基本支出各项实际支出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财务制度的支出标准,三公经费、会议费、劳务费和咨询费等重点科目是否存在超标准超范围支出;通过对决算中的人均支出进行分析,了解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各类款项之间的构成比例;通过对项目支出分析,能够发现项目支出明细是否按规定用途列支,有无列支人员经费等情况。三是通过单位上下年度决算收支数据的对比,分析单位上下年度收支变化的原因,制定下一步开源节流的方案、提高财政经费使用效率。四是通过对单位近几年的收支构成进行分析,预测单位今后收支趋势;通过对收入来源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单位各项收入来源的变动趋势;五是通过结转和结余占本年收入合计比重以及事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增减变动评价指标的分析,查找原因,调节下年预算。避免了由于记账软件与决算软件的脱节,导致人为调节决算数据,而与实际财务数据不符,导致决算账表失真。目前,事业单位基本是记账一套系统,上报决算一套系统,两者并无任何关联。审计时,只有对着预算控制数和账表,才能分析出决算报表的真实性,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难度。会计信息化将预算模块、记账模块、决算模块集成在一起,避免了人为操纵导致帐表不符的情况发生。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决算对预算的反馈结果。各科研处室负责人通过对决算模块中的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拥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之探索[J].经济师,2009,(9)

[2]盖志杰周普.关于做好部门决算分析的思考[J].财务与经济,2013,(2)

[3]陈涯芳.浅谈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问题.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9)

[4]张拥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初探[J].财会通讯,2009,(28)

会计业务实习心得范文3

关键词:新财务准则;财务报告;改革创新

财务报告是体现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所有者权益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财务报表能够对企业经济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盈余能力和偿债能力予以评价,在企业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增强,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行业风险、信息风险不断提高,人们对会计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面对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探索解决的策略,满足时展的要求。

一、新财会准则制度视角下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财务报告对长远发展考虑不足。企业会计以确认其主体完成的交易项目作为核算标准,轻视了未来各种交易事项带来的影响,财务报告不能同时具有预测未来和总结过去的功能。

第二,财务报告比较重视法律形式。财务报告在反映经营状况时应该重视实质、轻视形式,减少或杜绝轻视经济实质而重视法律形式的现象。如果两者间在经营交易和其他事项中出现偏差,在会计处理里要以经济实质为主体。如果财务报告强调运用法律形式记录交易事项,利益群体就难以了然和掌握经济实质信息。

第三,财务报告中轻视很多重要的信息。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要具有可靠性的相关性,企业管理者以信息为基础制定各种决策。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决定着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资料要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检验性。但实际上资产担保、销售退回、票据贴现等内容没有体现在会计报告中,也没有完全披露出会计增值信息。

二、新财会准则制度视角下改革企业财务报告的原则

第一,相关性和可靠性并重的原则。会计信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相关性和可靠性。部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好而相关性差,部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好而可靠性不足,相关性和可靠性未必总在同一方向上对会计信息具有影响。将相关性和可靠性相结合,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度。片面的改革任何一方,都会降低信息质量。

第二,定性和定量指标结合的原则。目前财务报告中提到的定量指标大部分是财务货币化数据,没有反映出定性指标,使用者在分析报表后进行判断和预测,经常会出现盲目决策的现象。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兼顾的原则,要求在新财务准则的制度下,以体现历史数据为前提,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经济信息,在报告时要兼顾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兼顾定性指标的分析和量化指标的分析。

第三,报表灵活性和统一性兼顾的原则。财务报告以报表为主体,运用统一的格式在汇总、编制、计算机加工以及分析和处理数据等环节提供方便。不同企业因为实际情况不同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信息披露方面的限制。要打破格式的约束,对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所以报表应该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

三、新财会准则制度视角下创新与改革企业财务报告的策略

1.对现金流量的相关信息进行编报和考核

现金流量能体现出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实力、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得到使用者的重视。目前的现金流量表以年度报表的形式出现,其编报比较单一,没有进行严格的考核,因为现金流量表在编制中有随意性而影响报表的质量。提议用月度报表审核代替年度报表,对考核指标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现金流量中盈利额、营业额的比重,此方式不论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改进中期报告,提高分部报告的质量

一般方法是将一年以内当作是中期报告的范围,便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准确的了解经营效果,由于可以连续性的披露信息,为使用者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又能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性,适度调整投资和信贷政策,降低由错误预测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编制科学合理的中期报告,其相关性比较强,为报告及时性不足的问题提供妥善解决的措施和策略。对于股份制企业信息披露的问题,分部报告梳理和整合资料,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快速的发现需要的信息,更全面的发挥出报告的功能。分部报告能公正及时的披露信息,是妥善解决我国企业信息披露不全面的有效方式。

3.增强财务报表的附注说明

在西方发达国家,财务报告的附注内容比报表内容多是经常出现的事,在附注上最大限度的体现出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使用者正确判断并运用信息提供关键性数据。现在企业对信息附注比较轻视,也出现附注的内容和书写模糊的现象。管理部门要制定并推行合乎实际情况的附注准则,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增强附注内容和形式的质量。不但要反映出财务数据,还要注明历史信息、预期信息、未来效益、重点投资事项、风险等附注情况。

四、结束语

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会计信息,但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它的缺陷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企业要对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细致的分析,积极创新和改革,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各种便利。财务报告的改革和创新要与时俱进,推动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海虹,花双莲.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12(03).

[2]于栓友.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影响的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

会计业务实习心得范文4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心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033-03

一、利益观念强化

物质利益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长期以来,关于物质利益的原则由于传统因素的制约,被搞得混乱不堪,相当长一段时期企业职工不敢公开讲个人利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召开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山鹰在接受《中国日报》的专访时说,收入分配的不公导致人民没有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是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源头。并警告说,收入分配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引发社会动荡。按照物质利益的分配原则去促进生活,促进历史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推进自主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过程中,为了科学发展着力调整内部关系,加强内部改革,以股权多元化推动治理结构的合理化,实现社会分配的持续的良性调整,使物质利益原则更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从而强化了职工的利益观念。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其一,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决定必须承认本位利益,是使职工利益观念强化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存在,必然是有两个因素,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离不开这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这就决定了在全民所有制的单位,企业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在物质利益上也存在着“你我”的界线。既然客观地存在着“你我”的界线,那么在实际中,就得必须承认商品生产者本位的物质利益,如果不承认各企业、职工个人的物质利益,那么商品生产者也就没有积极性,企业就会失去活力。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地存在着物质利益“你我”的界线,那么在我们所实行的各项经济政策中就必须使这个界线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正因为如此职工的利益观念才得以强化。

其二,企业生产追求目标利润最大化是使职工利益观念增强的原因之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利益,即追求目标利润最大化,正是围绕追求目标利润最大化,才构成了企业从事生产的内在压力。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有权调节生产,调整产品价格。这样在各企业之间客观地存在着竞争。如果企业的实力不雄厚,竞争力弱,就会被淘汰,为此作为企业生产者的职工,当自身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连为一体时,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就成了他们自身的直接利益,企业的命运成为他们特别关心的焦点。为使自己的物质生活不受影响,迫使职工站在本企业角度去关心其经济利益,这就使得利益观念大大增强了。

其三,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原则的认真贯彻,是使职工利益观念强化的原因之三。

按劳分配中的“劳”不仅仅是劳动者的体力劳动,还包括智力、技术、管理等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的今天,关注收入,时世常情。虽然过去也提倡并贯彻按劳分配,但由于“大锅饭”使得按劳分配原则形同虚设,职工干多干少报酬一个样。今天,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把经济发展成果合理分配到群众手中,为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原则的彻底贯彻创造了条件。按劳分配其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实质上就是对个人物质利益的肯定。同时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特点还决定了按劳分配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这就为效益优先提供了经济条件,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企业由于素质上的差别而带来企业利益的差别;同一个企业内部劳动者由于个人体力智力的差别也带来了个体收入的差别。这就从根本上对物质利益更进一步给予了肯定。所以今天职工重视物质利益,讲经济、讲功利已经成为理直气壮的时代语言,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总之,在加快转变国有企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职工利益观念强化了,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就要对它有个清醒的认识,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做法,必定严重干扰了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和制度的建立,使社会公平明显失衡,使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倘若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上,那么哪怕我们在一些具体方法上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也未免能抓住广大职工的思想脉搏,因此,我们必须公平公义切好蛋糕,动用初次和再分配等各种手段,调整好高、中、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大庇天下寒士以及低收入群体俱欢颜。

二、民主意识增强

企业职工民主意识是主人翁思想的一种反应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两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劳动者直接结合使职工成了企业的主人,作为企业的主人理所当然有民主管理企业的权利。另一方面虽然有了产生职工民主管理的现实基础,但并不等于民主意识就会增强,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下,职工和企业的命运处于分离状态,职工在自我意识上就根本没把自己置身于主人翁地位,因此民主意识薄弱。那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工民主意识为什么增强呢?概括讲有以下原因:

其一,“主人翁意识”的真正确立是民主意识增强的内在动因。

企业职工的民主意识要达到增强,主要取决于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意识是否真正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有了确立主人翁地位和意识的观念基础,但由于企业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因此主人翁的地位与企业的命运处于分离状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对其法人财产拥有独立占有,经营和处置的权利,这就使包括经营管理者在内全体职工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更直接,更紧密。

职工与生产资料的紧密结合大大促进了主人翁意识的确立,命运共为一体迫使职工自觉将自己置身于主人翁地位,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浓厚的参与管理意识促使他们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通过“职代会”参与决策,监督经营,提建议,献才智追求民主管理的形式,以期整体效益。所以主人翁意识的真正确立是民主意识增强,要求民主管理的内在动因。

其二,“优胜劣汰”的竞争形势是促进职工民主意识增强的外在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为市场的一大特点,存在于每个角落。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为适应市场,彼此之间就要展开竞争,既然有竞争,那么就会出现“优胜劣汰”的格局。当企业的命运与职工命运血肉相连时,严峻的现实迫使其不得不关心本企业的命运,正因为如此,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激烈要求实行民主管理。为使自己企业在竞争中不败,不仅对产品的数量、质量、销售量表示关心,而且对企业生产中物化劳动的消耗也非常重视。所以“优胜劣汰”的竞争形势是促进职工民主意识增强的外在动力。

职工民主意识增强表现在要求参政议政上,参政议政实质上就是民主意识的具体表现。面对这种现状,作为领导者要在加以引导,使之正确行使民利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努力形成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识的生产经营环境。

三、求知欲旺盛

科技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并在生产实践中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在企业吃“大锅饭”的年代,职工对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怎么样,很少有人过问,因此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知识也就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为什么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旺盛呢?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其一,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促使职工迫切需求文化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竞争的基础,知识是竞争的保证。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从实践中充分认识到知识是增强竞争力度的最有力武器。为此他们一方面积极利用新技术对现有装置挖潜改造,另一方面全力吸收世界新知识为企业储蓄后劲。如此以来加快了知识、技术更换的步伐。作为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必然产生学文化、钻业务、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其二,职工内部竞争环境的形成,是产生求知欲旺盛的动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在充实职工的知识结构下功夫、花力气,为此除对必要的专业人才引进外,还在具体岗位上,根据职工技术水平高低实行达标上岗。使一些综合素质较高者进入高难度岗位,而相形见拙者受到调整,并根据责任大小,技能高低再给予不同的岗位津贴。这就使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在物质利益分配上拉开了档次,使职工在技术水平上的差别明显地反映在利益分配上来。从而形成激烈的内部竞争环境。正是环境的熏陶,强烈的自尊心驱使职工重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强烈要求学文化,钻业务,求知识。

求知欲旺盛具体表现为,不少职工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参加定向培训。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同“出风头,捞文凭”划等号,应看到他们与时俱进,渴望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立志为社会有所作为的思想愿望。

四、需要层次提高

所谓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前四个为低层次需要,后三个为高层次需要,即,精神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种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工的低层次需要即物的需要已基本满足,开始转向高层次即精神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1、人际交往扩大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际交往属于高层次需要。所谓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由个人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与他人的交往和联系。人的本性是人的社会性,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定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企业职工人际交往扩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如下两方面。

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客观地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成为促使人们扩大交往的内部动因。正因为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才要求互补、互助、共生,一起探讨问题、寻求意趣,从而在社会元素中实现自我价值。

另一方面,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看,当人们的低层次需要已基本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即“求知与理解”的层次发展。而要实现这个高层次,其中包含着必须进一步充实个体的认识结构,增强彼此间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职工低层次需要已基本满足,并向高层次需要发展。这样那种由于受物质生活条件限制的人际交往,显然已经难以丰富、充实和满足人们的认识结构。这就必然要冲破原来狭隘的交往范围,扩大人际交往,拓展需要层次。

由此看来,人际交往扩大是职工需要层次提高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这种对需要的追求是高尚的,不可把它与腐朽庸俗的“关系学”划等号。

2、工余活动转向

从马斯洛“自我实现”这个高层次看,其中包含着个性心理的发展和完善。心理学认为,个性心理,指心里现象的个别性,包括兴趣、性格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生活的提高,将那种每天往返于工作岗位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变为呈“放射线型”的网状生活结构,就其原因有一下两点。

其一,个人“收入”的增加为“个性心理”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的增加为“个性心理”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职工为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和情感得到更好地陶冶,紧张而繁忙的劳动后,利用闲暇时间努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以实现自我完善。显然原有“两点一线”工余做家务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了,这就促使原有狭小的生活空间必然被冲破,导致工余活动转向整个大自然。

其二,物质条件的优化为工余活动转向创造了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已打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冲破了产品稀少的垄断,各种产品应有尽有,往返交通更便捷,通讯网络四通八达,先进电器突飞猛进进入了职工家庭并排上劳动的用场。物质条件的优化使其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有了多余的闲暇时间和过剩的精力,原来下班麻将齐上阵、超市酒吧泡的生活方式已感乏味和不满足,意趣不同的情感驱使他们走出狭小的家庭空间,投身于广阔的大自然获取新的感知。

毋庸置疑,职工工余活动转向是有其必然性的。对这种现象我们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认为职工工余活动转向是“神马都是浮云”的表现。其实任何业余活动都寓有乐趣,而这种乐趣正是需要层次提高的欲望。

3、审美心理大变

审美情趣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层。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审美心理集中体现在“时髦”上。现代汉语词典将“时髦”解释形容为人的装饰衣着或其它事物“入时”,对“入时”我们可表达为“入时”即跟上时的步伐,不落于时代之谓也!可见其并不是一个坏字眼。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时髦心理”是一个时代人心的反映,从积极方面看,时髦心理是一种向上追求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竞赛,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时下一个个发烫的词条和网络语言都很给力。因此,时髦心理具有时代性,它和人类的好奇心竞争心以及爱美心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普遍出现追求美的穿着、美的装饰、美的布局、美的享受,因此审美心理大变了。引起其变化的原因概括讲有以下两点:

其一,职工“收入”增加是追求美、使审美心理大变的物质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职工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开始逐步向最高层次“美的需要”发展。当家庭收入有一定积累时,就出现要求穿得更“时髦”些,住得更舒适些,摆设更现代化些的心理动态。所以“收入”增加是职工审美心理大变的物质基础。

其二,款式新颖、鉴赏艺术化是刺激职工审美心理大变的外在原因。

心理学定向反射原理认为,审美主体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美感达到饱和程度,如果继续审美就不能再获得美感,而当环境中出现另一新的刺激物时,定向反射又迅速恢复,使注意指向新的刺激物。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丰富,品类齐全,款式新颖,格调艺术化,如此充足的市场,必将使人们的审美意识随市场牵动,与物品转移,因此一旦社会环境中出现新式服装,新的装饰,新式用品等新的刺激物时,人们的“时髦心理”又会指向新的目标,从而引起审美心理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美在生活中,生活也需要美。可以说任何时候人们都在追求着美,只是某些原因使人们追求美的程度不同而已。面对今天职工审美心理大变的这种现象,我们一是要认识其必然性。二是要引导。向他们讲清“时髦”与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时髦”不全等同于“美”,所有“时髦”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美的”,要使他们善于区分“美”与“丑”。

综上所述,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浅析职工队伍的心理特点,找出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目的是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现实性和规律性。

作者单位: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会计业务实习心得范文5

 

财务实习生心得体会1

 

我学的专业是会计,为了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本学期初,我在一家建筑公司进行了专业实习。

 

建筑公司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部长,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老会计。刚到会计部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

 

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正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实习时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

 

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帐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

 

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

 

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账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

 

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事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通过在建筑公司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使我第一次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经验,同时又获得了许多理论知识中所没有的实践经验,这不仅丰富我的工作经验,更加提高了我的业务理论水平。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财务实习生心得体会2

 

从x月x日到x月x日止,将近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圆满结束,实习期间我收获了很多,不但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学到了踏入社会和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操守。这为我即将入社会,参与工作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石。

 

应该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虽然在学校里已经学习了有关会计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等,但是在实习过程中还是有所不一样的,更加灵活,更加清晰了工作工具的操作,原始凭证的填写,发票的开具,做账的流程,抄税报税的步骤等,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应该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实践的重要性,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胜任财务会计工作。这也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拓宽学习领域,与时俱进,紧跟政策法规的脚步。

 

实习让我成长,知道了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是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保障。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出现数字疲劳,以致于登账登时错漏百出。越错越急,越急越错,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后来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平心静气,仔细研究,用心积累经验,才能提高效率。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工作中还应该勤学好问,真诚待人。会计部门是单位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手机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会计人员要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真诚待人。在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虚心向他人求教,提高业务水平,学习法律知识和会计准则,遵纪守法,掌握最新的会计要领、法律以及税法规定,实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

 

在此次的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然后照葫芦画瓢就行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加讲究的事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实践就为零。在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时容易急躁,原来会计工作就需要平心静气,细心和耐心。我会更加努力的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弥补自身的不足,飞向远方,去追逐我的梦!

 

财务实习生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大学期间我学习的是会计专业,对此我也是感触深刻,在这实习的过程当中,确实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做的更好一点,虚心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因为自己所学习的这个专业,所以我也感觉非常的充实,这这给我一种很充实的感觉,这段时间以来的实习我也有一些心得。

 

作为一会计专业的学生我现在也是对此深有体会的,我确实是希望能够做的更好一点,不希望影响了个人工作,实习也是我自己的问题,在这一点上面我还是深有体会的,和在学校接触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我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对于实习期间所接触到的东西我还是深有感触的,我也会让自己做的更好一点,在这方面我也确实是可以做的更好一点的,对于这阶段的工作这确实是应该要落实好相关的职责,我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而且和学校所接触到的东西是不同的,这让我越来越有信心了,对此我也是深有体会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我也是感觉自己的一天天的充实起来了,我也应该进一步的去做好相关的事情,对自己高一点才是的,实习期间所接触到的知识也是很多的,这让我也是感觉非常的充实,在这样的状态下面我一点点的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真的进步很大,学习这个专业,我感觉非常的充实,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当中我也是深有体会,作为一名会计实习生,我确实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只有认真的维持一个好的状态,才能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一点,现阶段的工作,我是做出了相关的调整,感激公司对我的培养,虽然是在实习,可是这给我很大的调整,对我的专业能力还是有很大的锻炼的。

 

我知道在这方面应花更多时间,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不断的子啊调整好心态,在这方面我也是做的比较好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需要让自己做的更好一点,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我一直都在认真的规划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方面我确实是很充实,对于过去几个月来的实习,我很充实,应该要更加用心一点去完成接下来的工作,这段时间我还是有很真切的体会的,感激周围同时对我的帮助,也感激领导的关照,这次实习确实锻炼了我不少。

 

财务实习生心得体会4

 

毕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后,走向社会之前最真实的一个模拟实验。对于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期末考试后,管理系的老师带领我们大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习。此次实务实习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写会计分录、填制各种凭证到记账、报表等一系列实务实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使得我们能够真正系统地练习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进而加强对我们以前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坚持都动手的原则,系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收获颇多。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前提。在实习以前,我们总以为通过三年的学习,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已经扎实,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才发现,我们平时所学的远远不够,在细节方面更是错误百出。此外,我们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帐表时屡屡受阻,回想原因,大多都因为平时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经不住实战的考验,这也是我们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

 

二、理论联系实践是关键。通过此次的实习过程我们还发现,仅仅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我们,可以说对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仍然很吃力,这是我们认识到会计理论如果离开实践过程皆为零,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离开实践环节理论只是纸上谈兵。

 

三、足够的耐心、细心是保障。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开始的实习过程中,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我们认识到了这一不足之处之后,谨慎填写,不但速度加快了,效率也提高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财会工作中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其实做任何事都一样,都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通过这次实习,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对自己行事的态度也有所改善。仅仅的一个月在校实习,我将受益终生。

 

财务实习生心得体会5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段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所有的有关财务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虽然只学了基础的会计知识,但也能把整个会计报表做出来,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会计报表以外的知识。制好凭证就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一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账,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账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前辈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账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在这实习阶段我主要的工作还是负责公司里面的一些小事情,帮忙长辈给予布置的工作任务。对于学习的我,很多事情不熟悉,需要学习跟改进的我都会做好笔记,事后对其改进和注意。慢慢的对于会计这行我也有了实际工作的一些经验,同时在这短短两个月的实习期间,也形成了对会计热情。会计是一项不可马虎的工作,每一笔业务经济都需要我们认真详细的校对。这些也是自己所属专业领域里所没学到的知识。虽然学到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方面是自己尚有欠缺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好好的吸取教训,做好所有的工作,努力做到更好。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收获了很多。

 

第一,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每天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两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

 

第二,工作不比在学校。毕竟工作的环境不比在学校的轻松,每天都要按规定的时间上班下班,有时候工作需要还得加班,在学校上课下课都是准时得很。

 

第三,工作交际。在工作实习中,觉得人与人的相处并没在学校的单纯,注重的细节很多。如果不加注意,换来的会是麻烦,而这些还是要在我们的工作中慢慢的来吸取经验。一个学期的实习给我的感触太深了,仿佛一下子长大成人,懂得了更多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真正懂得学习的意义,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真谛。让我更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财务实习生心得体会6

 

很庆幸能有一个机会到xx实习,我清楚地明白能有这次实习是十分不容易的。虽然仅有三天,但我也会充分利用好。对会计有点了解的人就会想三天这么短能学到什么啊,但我却觉得能够的,这三天里能让你学到对基本业务的处理,对会计的核算过程有个总体的概念框架,大概了解做全盘帐时所包括的环节。以下是我三天里具体的实习情景:

 

第一天,主要是练习写数金额和中文大写和看公司以前的凭证和账簿。书本上对会计的金额数作了严格的要求,单单写得清晰是不够的,还必须书写规范,做到不容易被更改。写数和中文大写虽然看似简单,但也要细心认真,不要小看。练习好数后就开始看看别人是怎样填写会计凭证、粘贴原始凭证和登记账簿的。这些虽然在学校的模拟课上都有做过,但跟真实的记账是有不一样之处的,有些科目和处理程序是不一样的,这些是能够灵活处理,体现会计原则的相关性。看懂了那些记账凭证后就自我尝试对账,因为发生的费用比较多,所以我认真地算了几遍,算出来心里就踏实了,明白到原先是这回事。

 

第二天,主要对账——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之间的核对、科目汇总表和各种账簿之间的核对。一开始核对时觉得有点懵,不太懂数据的来龙去脉。之后静下心来,耐心地看了几遍,不懂的就请教xx会计、xx或xx,用心地把账都对上了。为了保证准确性,我细心地核对了几遍,才把它真正弄懂了。

 

第三天,主要是学习一些会计的知识点和如何编制报表。跟xx会计的聊天中认识到把书本上了理论知识真正地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学好会计需要漫长的时间,且要“三心(耐心、细心、专心)一意”。并且更正了一向的错误认识:做会计的不是有经验就不用什么职称了。正如郑会计所说:没有理论知识,如何能指导实践!最终学习如何编制报表,本来以为会很复杂,听了平姐简单的解说,再慢慢地认真看了几遍那些报表,发觉不是很难,明白了那些数据是如何得出。此刻学习的只是简单的数据,或许实际工作时会遇上很多问题,这有待往后去认真体会。

会计业务实习心得范文6

不经意间的驻足,没想到会如此倾注。短短三周的时间,我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x船业的工作和生活。

公司领导们的深切关怀,余经理的周到安排,以及徐会计和吴会计这两位资深前辈的谆谆教导,让我收获了不止是大量的业务知识,更多的是做为一个合格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操守和品格。

我的心得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还算扎实,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

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没有实际操作作为基础,所有的理论都是空中楼阁。

深入现场让我切身体会了每一个坏节的操作,了解了材料的加工流程。而在仓库我更是认识了造船所需的各种各样的原辅材料以及材料的领用发送过程。原来在核算之外,财务的魅力在大放光彩。我原有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更多的空白亟待填补。

对于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总结如下:1、在校所学知识单一、片面、虚无。2、造船企业方面的知识很少。3、税法税务实务纯粹纸上谈兵。4、加强对excel、用友、数据库等专业知识的学习。5、帐务处理还要细化学习。

来到x船业,我有幸参与了集团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议。

窥一斑可见全豹,通过这次会议,我深深的感觉到在x船业的财务部不仅能有所作为,而且能大有作为。仅仅是成本分析这个环节,由于先前财务部人手不够的原因,还有诸多的地方做的不够细致和到位。正如赵总所言:“加工企业的主要矛盾就是消耗问题”,如何做到把消耗降到最低,把成本控制到最优,这其中还有很多的工作等待开展,这也是我们新人未来的工作重点。

诸如此类,会议上每一位会计工作者的总结和展望精彩纷呈,领导的点评也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通过这次总结会,我感受到了财务部上下一心的团结氛围和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在这次实习工作中,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对于这些,我对自己给予肯定和满意的评价。

接下来,我还要再接再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能够尽快独立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和职责。

我的建议

对于我所看到的“x船业现象”,我也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建议。由于学养所限以及经验不足,看法难免偏颇、建议难免稚嫩。

1、首先是文化的缺失,在这里我没有强烈地感受到公司存在某种牢固的价值观或者精神。员工的追求基本上就是停留在做好本分的工作。没有进一步主动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愿望和动力。

一个公司的做大做强离不开软实力。

我的建议是可以出版公司内部的月刊报纸(成本很低),主要内容是公司发展和运行情况以及整个船舶制造行业的实时跟踪信息,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塑造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样不仅能提高员工素质开阔员工的视野,更是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

2、余料堆积如山、锈迹斑斑,二次利用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开来。这又牵扯到部门间的协作问题,比如说:成本核算没有有效的数据来源,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脱钩,无法形成有效的程序化的二次利用方案。财务部要做好成本分析,力争把成本降到最低,这实际就是给公司创造价值,而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数据离不开生产部门的余料数据的精确统计。就目前的情形看,很难要做到这一点。

我的建议是要树立“大财务”的全局意识,“大财务”不是所有生产经营以财务为核心,而是财务围绕所有生产经营环节提供服务、提出建议,优化生产,降低成本。财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缺一不可。

可行方案有两种:①可以组建类似于战略发展部门(sdd)的临时部门,人员由各部门的经理组成,旨在解决有碍公司发展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由财务部将所需要的数据和材料罗列出来,公司据此下发文件,形成制度,一旦有了较强的约束力,则工作就易于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