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学培养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学培养目标范文1
(一)当前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宏、微观金融课程的比例不尽合理,宏观金融比重过大。在较长一个时期,国内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两大代表性课程为主线,基本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宏观金融研究内容。相应地,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长期以来以宏观金融课程为主体,金融研究和教学涉及的更多是宏观层面的问题,偏重于宏观经济分析,而对公司财务、投资学等微观金融课程开设不足,宏、微观金融课程比例不尽合理。
2.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教学,学生毕业后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由于课程设置以宏观金融为主,使得课程讲授偏重理论教学,课程实用性较差。此外,近年来金融学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招生规模大增,学生数量膨胀,而金融机构或是担心客户资产安全或机构信息系统安全,或是担心影响工作效率,不愿意安排学生进入单位实习。因此,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务操作能力较差,实务部门反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慢,过渡时间较长。
3.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灵活性不够。多数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较差,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一些知识点往往好几门课程都涉及,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而另一些知识点往往被遗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一些学校的专业选修课未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设,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充分反映金融学前沿理论的最新进展,内容更新速度慢,时效性较弱。
4.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不平衡。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大部分地方财经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和限选课程过多,“大而全”严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加之我国大学有的英语和计算机的考级压力,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较大制约。由于选修课设置数量较少且要求低,选修课设置目的甚至发生异化,主要变成帮助学生赚取学分毕业之用,而不是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5.课程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调查表明,我国多数地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比照综合性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科设置的。而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的学生基础、人才培养定位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课程体系安排,不可能适应地方院校各自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结果导致各校之间同质性强,学校之间差异极小,基本体现不出各自的办学特色或地方特色。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定位模糊。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 我国经济学科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论哪个层次都被定位为培养相关高级专门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和普及化,这样的培养目标就显得空洞不够现实。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
2.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在目前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师队伍中,大多为理论型人才,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后通常是走出校门直接进校门到高校任教,缺少在金融机构工作的工作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多限于书面的讲解。由于不了解金融机构的实务运作,难以做到“学以致用”,使专业教学不能及时反映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成果。
3.一些学校“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改革、课程研究投入较少。近年来在金融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普遍比较繁重,加上职称评定的科研压力,使教师很难有时间和激励外出进修与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此外,一些学校对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相比于搞科研,搞教学、搞课程改革“投入多产出少”,不少教师因经费问题较少参加教学研讨会议,与同行特别是国外教学科研机构合作交流机会缺乏,从而对金融学专业的先进教学经验与学术动态、前沿发展等很难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此外,还有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实践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实践实验教学投入较少等方面的原因。
二、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的目标
上述问题的存在,极大影响了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革探索的目标是:
(一)适应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包括地方财经院校都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转型,从原来定位于培养社会精英变成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适应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各个专业包括金融学专业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有效实现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反映不断发展的金融实践
金融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行业,在这一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不断优化,与时俱进,以反映实践的变化与创新,适应金融行业实践的需要。
(三)符合地方院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要想建出水平,建出影响,必须在特色上下工夫,而课程建设是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特色塑造品牌,以特色谋求发展。
(四)遵照金融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的规律
近来,一些地方财经院校明确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在课程改革中较为强调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对课程的理论体系有所忽视。我们认为,课程建设有自身的规律,包括课程原理、课程发展史、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改革要以学科发展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指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研建设为支撑,以有效管理为保障, 以充分激励为引导,做好配套工作和相关创新,才能把课程改革探索好、落实好。
三、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的任务
(一)开展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调查
地方高校的金融本科大学生,相当大部分都要在当地从事实务工作。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专业设置太细、知识面窄、技能方面训练不够、不注重思维方法训练等诸多因素,地方高校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相脱离的难题,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知识结构狭窄,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因此,要定期通过网络、电话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就业指导等多种渠道与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有关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和毕业生信息反馈,以此作为课程优化改革的坚实基础。
(二)对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展开研究与探索
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与探索。顺应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需求、学校自身条件及人才培养特色要求,研究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与引导。
人才知识结构研究与探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金融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各知识点传授的先后顺序、重要性与难易程度,需安排设置的课程、传授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试(考核)办法。
人才能力结构研究与探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金融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需安排设置的课程、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对学生能力拥有情况的考试(考核)办法。
(三)对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优化展开研究与探索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对地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内容、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与国内外各类型大学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以寻找差距和不足,借鉴经验为我所用。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与创新。主要研究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内容、途径与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教学内容。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目的是通过特色课程的建设,强化专业的特色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重点研究金融学专业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模式、激励政策和长效机制。
(四)对体系优化后的课程教学与教师队伍建设展开研究与探索
体系优化后的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地方财经院校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金融学专业要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理论教学应达到的深度以及内容边界;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考试的改革与创新;各理论课程间的交叉融合等。
体系优化后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重点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问题、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管理问题、实践实验教学的教材建设问题、实践实验教学的考试(考核)问题、实验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等。
体系优化后的教学团队改革与探索。适应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需要,主要研究教学团队的特色建设、条件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等问题,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团队整体水平,优化团队结构,确保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五)对体系优化后的课程建设管理机制展开研究与探索
主要研究和探索课程建设的管理问题,通过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责任机制、课程建设考核机制、课程建设监控机制和课程建设奖惩机制,从而实现课程建设的系统化、制度化和工程化管理,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武艳艳,董靖涛.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
[2],潘秀山,朱丽丽. 对不同类型高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教育管理,2010(3).
[3]丁雪梅,甄良. 实施分类培养 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金融学培养目标范文2
论文关键词: 金融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改革 理论与实践
论文摘 要: 作者从本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入手,指出了本校原有金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本校金融高等教育模式即“商学院”模式的观点,旨在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为此相应地规划了课程体系和实践性内容,并提出了教材的选用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进的措施。
一、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
21世纪的金融发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金融阶段的新特点及新趋势,伴随着这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银行经营的理念也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与此同时,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市场型、国际性、复合型、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我国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我区现有金融从业人员中这类人才则更是少之又少,这将严重阻碍我区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给担负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重任的金融高等教育带来严重挑战。面对新世纪、新经济、新金融的冲击和挑战,有必要对我校金融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我校金融学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金融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得较高,缺乏特色。
现有的金融学本科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未能较好地考虑金融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地方实际和本校实际情况,定得较高,未能注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强调金融本科生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
2.现有的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许多问题。
未能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且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是走“经济学院”模式还是走“商学院”模式之路;未能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分层安排四年的教学计划,使层层之间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虽也设置了许多新课,但从教学内容上看存在交叉重复现象,各课程之间的定位及逻辑关系未能恰当地处理好,等等。
3.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上也存在许多问题。
在教学手段上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应用较少,未能注重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模糊,与外界联系较少,等等。
三、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是:加强基础,精简内容,优化课程,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新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原则:(1)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扩大面向,培养复合型人才;(2)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减课不减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还学习主动权和自主权给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3)加强平台课程建设,立体构架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建立有利于多样化人才成长的教学体系;(4)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强调课内、课外结合,将课外教育环节全面纳入培养计划;(5)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6)立足知识传授,注重能力培养,突出素质提升,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于一体,培养能面向未来世界、把握环境变化、适应工作转移的人才;(7)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8)注重交流技能的培养。
四、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金融学教育呈现出多头并进的竞争格局,传统的金融学优势专业通过创新极力维持固有的地位,综合性的一流大学依靠学校名牌和综合资源优势抢夺高端市场,一般的综合大学和各种专科性大学遍地开花争办金融专业。对于我校金融专业而言,如何在下挤上压、前堵后追的严峻形势下找到自己的市场领域和发展空间,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我校金融学科的基础和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应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定位。因此,我校金融学科的发展要强调办学特色,以差异性竞争策略来获得领先的地位,并将其落实到课程体系设置和具体教学之中。
结合以上专业定位,我们认为我校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金融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金融业务操作和公司理财及投融资运营的基本能力,以及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在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管理,以及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投融资业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该培养目标中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注重素质教育和原理性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关于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
在分析了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及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应该考虑前述培养目标的界定,倾向于基础性、适应性、应用型人才,参照国外“商学院”模式金融学科的课程设置,并结合我校的实际和金融发展新趋势的需要,增加一些微观应用课程,进行课程整合,适当归并和改革专业课以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根据这个思路,在对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分析基础上安排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安排的特点是:(1)能依托我校经、管、法等学科优势,突出金融学科发展中对财经、管理、法律及理工知识交叉、渗透的特点,便于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金融学科理论及实践性发展要求的复合型金融人才;(2)把金融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既涵盖现代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又符合国家教委对金融专业的统一要求,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均要学习,体现了宽口径的要求;(3)注重了微观应用性课程,减少了重复设课的现象;(4)以《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为专业基础课,改变了传统的以《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为专业基础课的观点;(5)体现了教学内容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六、关于金融学本科专业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教材是教学过程诸环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一套规范且高质量的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规范教学内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在对国外教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教材的大体模式应该是:21世纪优秀的高等教育教材应是由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编写,被大多数院校采纳,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全面系统反映现代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顺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方式,并便于教学的新型教材。为此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材选择的基本程序是:(1)首选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教材;(2)选择面向21世纪教育部推荐教材;(3)选择省部级优秀教材;(4)在国内没有的教材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一是选择国外翻译的教材。二是自行编写。选用原则是:选择2000年以后编写的教材;选择权威部门推荐教材。
七、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及较完备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各门课程的设置意图及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实现我们提出的培养目标。目前,我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手段较落后的情况。因此提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全方位地改革与创新,增加投入,添置设备,以利于我校金融学科教学效率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提倡针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特点施以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而在教学手段上要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新颖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以适应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要。同时应实行考试形式多样化,对有多名教师授课的课程坚持统一出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以保证考核的公平性与同一性,促进总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孤立的,它与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密切联系,还需要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亦春.金融学专业教育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金融学培养目标范文3
【论文摘要】 在新形势下,传统金融学教学出现诸多不适宜的地方。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几个方面探讨目前金融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进意见。
一、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金融资源的配置逐步市场化。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不再是国家计划,而是市场机制。同时市场化改革也使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格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其次,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全面放开,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信贷、融资、货币等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的概念,资产组合、创新工具交易与定价、市场营销等已逐渐成为金融业经营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再次,金融活动的日趋国际化。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将不断地突破国界走向世界,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国外的金融机构与经营业务将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展开与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无论是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培养方式,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的培养都与上述目标存在差距,并且现有的金融学科建设水平与世界金融学科前沿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黄达,2001),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制约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从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推进金融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改善人才结构和人才的知识结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以适应我国金融国际化、现代化的需要,就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二、当前我国金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一方面高校金融学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无论是在专科生、本科生的培养,还是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而且大同小异,通常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广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金融人才”,研究生无非多加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一条。该培养目标很难体现不同层次人才的区别,特别是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我国本科教育的逐渐普及和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毕业生已出现结构性过剩,不少本科生已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仍定位为“高级的金融人才”是不合时宜的。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金融运行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机构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各种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起来,除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及管理的高级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不太合理,有些教学内容陈旧。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课程设置重复,缺乏系统性。一方面不少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复,如货币银行学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的不少内容是重复的,往往会形成了授课内容的重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的专业课缺乏衔接,并且教学内容也存在重复,教学方法也没有显著的差异,造成了不少研究生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2)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微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安排比较少。宏观金融理论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把握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作、宏观金融形势与政策等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微观金融理论作为支撑,则显得比较空泛,对金融业的内在特征和运作机制很难有深刻的理解。
(3)教学内容老化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一些传统专业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上,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已不合时宜,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3.教学方式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现在国外很多大学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或者是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效果很好。我国高校运用并不广泛,主要原因有两个方而: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导致学生的独立创造性被日渐消蚀,很多案例讨论课因冷场而不了了之。(刘明显,2008)二是教育经费的紧张与逐年扩大招生的现实矛盾使很多大学的硬件建设受到忽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导致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
4.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金融人才的关键。我国金融学专业教师队伍中相当部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传统理论功底,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了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曾康霖,马骁,1998)一方面在金融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普遍比较繁重,加上职称评定的科研压力,使教师很难有时间和激励外出进修与参加社会实践(张亦春,蒋峰,2001),进行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有待提高,不少教师忙于赚钱,到处兼职,忽略了真正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人才的培养。
三、新形势下对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培养目标的调整。首先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坚持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原则,以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背景(王广谦,2001;杨志坚,2002),明确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金融本科生的培养上,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通用求,使所学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去。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在继续扩大专业知识的广度的同时要突出专业特征,以培养对金融学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有深入研究、能胜任金融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同时还要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要求掌握坚实广阔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对较复杂的金融经济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成为能够把握金融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国际性专门人才。
2.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及较高科研质素的重要基础,也是各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宏微观兼顾,补充微观金融中的实用性课程我国高等金融教育的发展应该顺应金融理论发展的微观化趋势。为此,金融学课程体系应包括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这两部分内容,且二者应共同发展,总体思路是“宏微观兼顾,补充微观金融中的实用性课程”。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模式决定了宏观调控不可或缺,所以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等“宏观金融”内容必须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需要充实“微观金融学”中实用性课程的内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推行老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基本原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有条件的单位应普及多媒体、网络化等先进手段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还应该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需要进一步改进我们的考试制度,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考察与期终考试的结合,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可适当增加课堂考察的次数及其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避免不少学生在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不求平常努力、只求考试过关的死记硬背式的应试方式,减少学生对期末考试的投机心理(曹廷贵,2002);应该根据不同课程和学历层次采用导学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多元化和复合式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双语教学,充分运用电子化与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技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确保教学质量。(赵 汕,2008)
4.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要培养出高素质、国际化的金融专业人才,还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体水平。这一方面需要各高校对目前的人事制度及用人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教师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更便利的条件,而不是制定许多条条框框去限制教师的进修、深造。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按贡献大小进行奖金及其它收入的分配,拉开教师的收入差距,避免“大锅饭”造成的奖金福利化及其激励不足。
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及其聘用应采取灵活的政策,不应设置工作年限等方面的限制,应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来确定,并且评定标准也不能简单化地规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还应该进一步看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否则就会造成教师在研究上“短、平、快”现象(杨胜刚,乔海曙,2001),使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难以得到提升。鼓励并资助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或攻读学位,或参加各类全国性和国际法的学术会议,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建设水平及学术动态,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总之,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金融专业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也是适应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引进海内外杰出人才,通过他们高水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5.强化实践教学。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尤其重要。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要继续通过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合作,巩固、扩大和发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下大力气巩固现有的校内外各类实习基地,并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基地;要倡导产学研结合,积极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创造条件,为高校建设大学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提供有力支持;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拓宽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要根据金融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条件,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新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上既应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既重视理论知识考试,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
参考文 献
[1]黄达.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j].当代经济科学.2001(7)
[2]曾康霖,马骁.金融学科建设与金融人才培养[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
金融学培养目标范文4
【关键词】金融学;应用型人才;改革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企业对于金融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时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要想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先人一步,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我们当前教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时展的必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金融开始向着市场、国际化快速的发展,使得保险、证券等各种金融行业突破了国境之间的限制,随着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外国的金融企业开始在国内开展金融业务,对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企业参与到了全球金融发展中,服务于世界各个国家的金融服务,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金融服务理念。因此,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高校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培育出与国际接轨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的人才要求
无可厚非,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教学之路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西方高校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当中。而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极有可能导致培养出来的金融人才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同时随着我国人才的供大于求,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的应用能力也就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必须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以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金融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重视金融理论理念只是的传授,这样的教学方法死板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导致了相关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当前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理念知识相结合。比如,在金融专业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实际案例与理念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教师选择一些国内外金融行业中比较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这个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理念,学习往往对于真实案例具有更高的兴趣,从而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的同时,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只是的应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应用型人才除了需具备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因此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其一,高校应增加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实践学习。其二,强化实训基地的培训,严格制定实训基地学生培训的各个环节的内容,保证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三,加强学生实习工作监督,对学生实习工作中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监督反馈,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四,重视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通过晚上某个任务提供自身的实践能力,确保任务驱动教学能够提供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五,鼓励学生休息时间到金融企业进行兼职工作,培养自身的一些实践工作经验,学校也可以与校外企业合作,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兼职工作的实践机会。总之,我们应尽可能的让学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不断提供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改革课程评价模式
在课程评价上,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每学期的评价主要将日常出席情况和理念知识掌握情况作为主要依据,对于学生应该能力方面的考核在学生毕业考核当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多,这样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因此,在改革课程评价模式上,在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的同时,将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纳入每学期的期末考核当中,提高学生实践环节成绩的比例,让每个学生自入学变一直重视自身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大一学生实践课会比较少,我们在加大学生实践课程的同时,将学生的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的期末评价当中,每一学期都是如此,这样让学生从一开始便重视自身应用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金融人才要求的提高,我们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人才主要来源地的高校必须落实金融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环境的改革以及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举措,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培育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推动过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学》教学改革探索[D].山西青年,2016(13).
[2]严佳佳,黄文彬.试论如何通过金融学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J].科技展望,2014(09).
[3]张青龙,孔刘柳,高广阔,方华.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4]玉素甫•阿布来提.新时期金融学教学方法改革浅探[J].新经济,2014(02).
金融学培养目标范文5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人才;人才培养
一、背景分析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起初货币是金融学科研究的核心,由于银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信用及银行成为新的研究重心。而当前伴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壮大完善,风险度量、风险规避、衍生品金融产品定价、金融监管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1.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呈现新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研究是历史所趋。其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便是为了适应该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教育类型,这与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应用型人才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擅长解决实际问题,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
2.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金融学科下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快速融入金融工作环境当中,成为拥有金融业务和企业一线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1.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需之举。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行业发展与之紧密相联。分析发现,部分高校金融学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滞后,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相背离,不能紧跟发展走向造成学生就业形势恶化,学生对金融业的认知和匹配度逐渐弱化。
2.僵化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使得教学内容脱节。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一般都沿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日志”四项一致的评估方法,由于课程设置的需要,大纲、计划和日志都是提前确定的,但是行业发展千变万化,尤其是金融行业日新月异,不能及时结合当前热点作出更新,造成教学内容脱节,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一步束缚了教师不断创新进取的热情和积极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过时的教学内容达不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3.金融学科人才培养供需失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失。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金融专业。可是伴随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新兴行业不断崛起,金融专业的人才仍然无法满足其需求,尤其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更是存在一大漏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所致。即使未来人才培养供需达到均衡,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仍会造成学生由于达不到金融机构招聘要求而就业困难。
4.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讲求方法,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的编排平铺,生硬死板,纯理论讲解,甚至大段念诵教材,不能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学习热情低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即使在具备多媒体或实验室的良好硬件设施条件下,仍然无法物尽其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金融业发展
(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目标统领全局,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在知识经济和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满足对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唯一出路。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恰恰关系到学生知识的储备和未来的就业,正是由于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和难点。由金融工作性质和特征影响,金融性人才一般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健康的体魄,爱岗敬业精神,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进取的精神。因此,课程体系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重,重点突出金融专业必修课的地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课程,强化学生的模拟操作分析能力。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紧跟社会所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提升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
(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几乎不言而喻。传统模式下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尤其是科技进步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废止“注入式”,实施“启发式”。一是问题导入法:教师提出问题和相关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再加以总结并给出准确表述的答案。二是重点讲解法:教师只详细讲解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从各方面阐述其内容与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推演和理解其他次要问题。三是发现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些情景、现象和问题,然后由学生逐一追索并得出结论,使学生感觉是自己发现了真理,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如何适当启发学生思维,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决定于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程度、课堂的规模和教师的讲授艺术,是非常灵活、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此外,教学方法改革还涉及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革新。包括课堂讲授与讨论、习题、实验、实习和课题研究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穿行;个体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等。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金融专业同其他专业一样,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创新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体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关键,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还是在于实践教学是否完善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决定了民办高校需要突出学生就业服务对象、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企业欢迎的一线管理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前提是将其目标与理论教学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进而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群平台和校企联合校外实践平台。校内平台包括实验室、计算机室、校内实践基地等。校外包括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的实习实践集教学实习基地。针对基础课程设置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购买模拟操作软件系统,让学生通过虚拟参与股票、基金、外汇、期货等实验,锻炼学生的金融专业技能。同时突出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自身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各方面能力。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和业务人员作为学院的校外指导教师。
(五)优化师资队伍。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到专任教师队伍的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民办高校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金融专业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民办高校可通过社会招聘或校企合作,引进专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优化金融师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课程进修、鼓励学术交流或培训等途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
三、结语
金融学科日新月异,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金融学科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同时,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是历史所趋。民办高校必须加强教学方案改革与创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从而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2]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3]刘标胜,吴宗金.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育,2014,11
[4]沙园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J].经济视野,2016,26
金融学培养目标范文6
[关键词]本科教育;应用型;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9-0086-02
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枢纽。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深化,在金融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金融教学出现了微观化的趋势。高校金融学专业如何逐步打造专业特色和优势,立足本科教育,争取创办高学历教育,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根据金融改革和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密切关注金融学本科教育的最新动向,布局适应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1一个趋势: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应用型转变
1.1金融学本身的转变带动该专业本科教育向应用型转变在我国,金融学科的研究对象一直有“宏观”和“微观”之争。宏观金融主要关注理论问题或宏观问题,其中货币金融理论正在成为其理论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货币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经济学等作为新的重要课程来开设,金融学正在与经济学融为一体;微观金融主要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或微观问题,尤其是关注金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活动。将金融学与公司管理相结合,资本市场、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期权期货等课程成为金融学中的重要课程。正确认识“宏观”和“微观”之争,深刻理解争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是正确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经之路。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的种类增多,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内部分工的深化,金融产业规模不断扩展,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同时,大量的已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的存在,迫切需要解决投融资决策和管理问题,金融学呈现出了微观化、实用化的发展趋势。微观金融活动在快速发展,金融本科教育在金融学本身的转变后也走向了新的方向,向应用型转变是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大势所趋。
1.2社会需求与就业压力促使金融学本科教育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大学的宗旨是培养紧密适应社会需求的操作型人才,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共同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从社会时代的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具体的培养目标应注重适应向应用型的转变,在传统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学生。这样经过本科阶段培养的学生才不至于被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所淘汰。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缓解就业率对本科教育产生的压力。
综上所述,金融学本科教育向应用型转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因此,顺应这一趋势重新审视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教育不可或缺的利器
从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向应用型转变的趋势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用型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满足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的中低级岗位需要。当前的传统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考核教学效果方面基本能够做到全面、系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但是从本科教育应用型的角度看,大多数学生均是要从事实际工作的。随着金融业的复杂性提高,企业的规模扩大,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技术,才能胜任金融业的工作。而在传统的金融教学模式中,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足,缺乏系统性;同时,强调技术能力培养并不是否定掌握基本的经济和宏观金融理论,而是要根据本科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并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理论的应用能力。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职业能力的定位应结合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定位于培养和训练满足金融行业中低级岗位要求的技术和能力。
3职业能力培养与传统本科教育:拓展与融合
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职业能力培养与传统本科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
首先,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对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金融学和经济学理论授课中,由于缺乏技术工具和实践环节,课程往往成为概念的堆积,理论的海洋。大多数学生无法从感性上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是盲目地记忆和背诵,最终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过程周而复始,使读书成为考试游戏。表面看来学生的学业并不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理论授课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在考试前集中突击就能够通过考试。实际的后果呢?即便是考试通过的学生也只是当时对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记忆,考试过后很容易就忘记,而且由于没有“动手做”的认知过程,学生对所学过的课程还是一片茫然。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既增强了学科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也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受到扎实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加强技术能力培养也有助于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加强学生的压力和动力,以适应金融行业的特殊要求,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其次,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并不是忽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忽视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不是降低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要求,而是要进一步提高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效率,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职业能力训练加强对理论性课程的理解,并为具有理论研究兴趣的同学提供技术支持。依此目标而设立的教学模式对从事理论性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的理论框架,而且要掌握实践工作中用到的技术工具和相关的分析手段。这样就形成了对教师工作的压力和动力,从而促进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在本科阶段,在掌握基本的专业基础理论外,将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兼顾沟通能力的培养,其培养目标就是能适应社会需要,具有金融行业工作基本技术能力的人才。当前,需重点研究的问题有:加强本科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如何在理论教育基础上融合职业能力培养;制定新增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4现阶段教学模式选择
由于硬件设施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学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实践中无法应用。依照以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传统的讲授、练习、反馈模式无法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现阶段已经具备的条件,在以下方面需要适当改进和创新。
4.1案例教学应渗透到各门专业课
教学环节中使用案例分析,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构筑起畅通的桥梁,能够使学生直观、快速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些教师认为某些课程理论性很强,无法使用案例教学。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理论终究要走向实践,尤其是本科教育,应该有很强的实践性。当然要注意选定的案例要随金融形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而且要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并且是当时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4.2增加实验学时和实习环节
〖JP+1实验是学生“动手做”的教学环节,比起理论授课,学生更希望能亲自体会,亲自感受。增加实验不仅是增加实验课时,而是要从更广的、更高的角度设计实验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上体会更多的理论知识的应用。实习是实验的拓展,相当于在更开放的实验室里“动手做”。本科生的实习更重要的是在专业实践的同时进行社会实践,为将来走入社会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4.3多种教学方式交叉运用
传统的集中理论授课方式在本科教学中仍然是主流,但是这种单一的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热情,以被动的心态来学习。所以其他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打破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比如独立学习,在校经验学习,同学互教,专题讨论等。
参考文献:
[1]唐瑜冲,罗孝玲,张黄.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08(13).
[2]牛正,吕少杰.经济学方法论和金融学方法论[J].中国市场,2010(28).
[3]卢颖,赵冰梅.对行为金融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6(48).
[4]杨雪.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礼仪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市场,2011(52).
[5]杨雪莱.在金融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市场,2008(35).
[6]伍孟林.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时代金融,201129.
[7]李杰.金融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