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1
摘 要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小学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对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以及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分析,发现小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及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市区小学 课外体育 小学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越来越趋向智力水平的开发,人体逐步被高端科学技术所代替。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升学率没有太多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社会上“重智轻体”现象和活动场地及运动场馆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 一、市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总体情况 (一)市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通过对丰城市四所小学480名学生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四所小学经常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小,第三小学在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中占20%是四所小学中最高的,剑光中心小学在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中所占16%,在从不开展课外体育数据中实验小学最低16%,剑光中心所占比例最高31%,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里,经常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从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相对持平;大都只是偶尔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小学偶尔开展体育活动所占比例最高62%,第四小学偶尔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所占比例最低45%。 (二)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分析
对丰城市区不同年级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发现小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动机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与学校制定的通过考核上。而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放松心情方面小学生关注的要明显要少些,也可看出小学生并无太多社会压力,天真活泼的性质没有改变。对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通过体育考核,高年级学生的认同感明显要高于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六年级即将小升初的学生,高年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还要通过学校制定的体育考核目标,所以他们需要通过课外的体育活动来达到体育考核的目标。 (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及内容的分析
在访问过程中,众多小学生反映学校放假不开放运动场地,而校外、社区几乎没有足球场地,篮球场、排球场少之又少且不符合场地规划标准,造成学生想玩也没地方玩的尴尬场面。小学生中喜爱羽毛球与乒乓球的人占多数,分别占到16.66%、18.75%。新兴的跆拳道运动也占10%的比例。乒乓球作为我们国家的国球,深刻的影响着小学生的兴趣走向,乒乓球、羽毛球与“三大球”相比受场地限制小,易开展,技术性强,运动量小,由此可见,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小球类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 (四)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及次数调查与分析
小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的时间基本达到《全面计划纲要》要求,每天活动一小时。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5次以上的占30%,3-4次的40%,1-2次的占到25%,几乎没有的也占到5%,这种情况也反映出部分学校在组织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上,还不能满足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于30分钟的学生还是占主要比重。并且男生比女生的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多,可能是男生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时更加积极。 二、发展市区小学体育活动的路径 (一)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转变对学校教育认识的观念,多给孩子一些体育活动的空间,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达到德智体美全民发展。切实做到由应试教育的观念转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重智轻体”的观念,转变重课内轻课外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享受到健康的身心体魄、快乐的童年时代。学校每周定期定量开展体育课外教学,创办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好选择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各类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发展他们的自我锻炼能力。 (二)完善校园体育组织管理形式
应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尤其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效果、评价、考核等,必须尽快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促进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各个学段的小学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不妨将小学课外体育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艺术2+1》项目标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让学校和教师另外选择一些课外训练方法,丰富小学课外体育教学内容,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让小学生学的开心,玩的开心,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基本的课外体育学习内容,减缓小学生学习压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借鉴发达城市的课外体育活动经验。将课外体育活动分为三种形式:班级课外体育活动、校际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俱乐部。 (三)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市区小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安全卫生条件。尽可能做到不清校,学校在休息日允许小学生到校活动,这也是鉴于社区体育器材场地有限,用学校星期六、星期天课后场地空闲,使学生课后有锻炼娱乐的去处,有利于减少学生课后放假呆在家中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锻炼的好习惯,以达到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时间。 (四)加强媒体对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宜传力度
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通过电视频道、新浪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广泛宜传引起杜会、学校、家庭对小学体育的重视,加强媒体对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宜传力度,制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助力小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爱好、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丰城市区四所小学课外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会偶尔开展课外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轻视课外体育运动,重视文化教育;占用课外体育运动时间,追求升学率;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导向主要是趋向锻炼身体,个人兴趣。市区小学活动场地比较局限,拥有《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运动场的小学为数不多,而小学生大部分时间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在校园里进行,学校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设施设备少,场地不足,加上放学后的封校等,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需求,也是影响小学生课外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时间及每周参与次数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3] 周宏达,何平尔.城镇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运动.2010.02:82-83,110.
[4] 刘志斌,肖辉.关于中小学生自发性课外体育活动的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2
1.课外体育活动是应付上级检查
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发生改变。娱乐身心、增强体质的比率下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来应付考试的比率上升。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社会、家长以升学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学校重智轻体的观念很难改变。上级检查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每周都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满操场都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满操场都是活动的学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2.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具体到学生的学段分析,小学生活动次数略高于大、中学学生。小学生活动频率远远大于中学和大学。尤其是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各科作业太多,需要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甚至做作业做到晚上十二点,影响了第二天的锻炼。可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呈现出学段越高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越低的
趋势。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单一
男生课外更多的是进行运动量比较大、竞争性比较强的篮球、乒乓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更多的是参与强度、竞争性较小,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如跳绳、羽毛球和踢毽项目,这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男女生在课外体育需求方面存在差异。此外,跑、跳、投等一些列入教学大纲,体育教学课时数较多的项目不为大多数学生所青睐,然而又由于身体素质的测试,中考加分等原因,部分学生又不得不选择此类项目加以练习。
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1.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意识和习惯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偏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竞技成分过重,致使学生体育课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体育课教学应突出学生的可接受性、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在传授技术动作的同时,传授学生一些基础的体育知识。
2.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率,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所需
足够、良好的场地器材是确保正常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良好开展的必备条件。然而,现实情况是体育场馆无法满足学生课外活动需要。有些体育场馆在课余没能完全向学生开放。
3.配备必要的指导教师
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缺乏指导,大部分学生渴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专业人士或教师的指导。为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需求,教师可在课余进行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项目,进行课外锻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指导、保护,制订健身计划,教会学生科学健身,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4.改革体育教学考核方法
学校体育教育早已要求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围绕考试内容教,学生围绕考试内容学,应付考试成了部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所持的动机。由于教师的考什么教什么,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能力及兴趣的培养,课外锻炼效果受到影响。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3
【关键词】 高校;阳光体育;推进模式;评价机制
一、创建“五位一体”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
阳光体育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技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高等学校在体育教育工作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独特的优势,创建融体育教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群体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科学研究“五位一体”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传播阳光体育运动新观念,是推动阳光体育在甘肃省高校的全面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1、体育教学“四结合”新思维
阳光体育要求大学生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技能,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离开体育知识与技能,阳光体育运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校体育教学“四结合”新思维应为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体育教学成绩评定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相结合。
2、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成立学生体质监测实验室作为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门机构,配备和充实实验室管理和师资力量,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实验研究,带动体育教学改革,切实通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大学生健康的目标。
3、“四层面”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建立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应最大限度扩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层面,拓宽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活动的渠道和途径,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做到“全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竞赛,天天有热点”。从学校、院(系)、体育社团(俱乐部)和学生四个层面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体系。学校从全局出发,制定详细学校阳光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统领全校;院(系)根据学校计划,制定与学校整体计划相适应的院(系)内部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组建队伍,配合学校计划积极开展活动;体育社团(俱乐部)参考学校、院(系)等各项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结合自身体育社团(俱乐部)的特点和性质,制定本体育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与竞赛计划,上报学校体育活动主管部门,学校体育院(系、部)予以技术和场地器材等多方面的支持;学生个人则可根据个人体育爱好与兴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利用体质监测实验室实践教学条件,系统学习运动处方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制定个人运动处方,并以此来督促自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检查自身课外体育锻炼效果。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各种群体竞赛活动;学生的早、晚锻炼;院(系)间和院(系)内部的各种群体竞赛活动;体育社团(俱乐部)的各种体育活动;院(系)各种体育代表队的课余体育训练。
4、建立“两梯队四级别”体育竞赛体系
学校和各院(系)组建两个梯队的体育运动代表队,常年坚持课外体育训练,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校级、院(系)级四个级别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展示体育教育和阳光体育成果,展现大学生精神风貌,树立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体育精神。
5、体育科学研究“四个着眼点”
高校的体育科学研究在阳光体育上应注重“四个着眼点”,体育教学改革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承担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科研论文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教材、著作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
二、高等学校阳光体育新模式探索
高等学校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和中小学应有所不同,大学生的课外作息时间相对宽松、自由,因此,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在活动形式上主要以自发组织为主,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由度大,约束性小。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另一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参与学校、院系和班级课外体育竞赛和集体活动,这部分学生主要以学校、院系和班级学生体育骨干为主,参与学校、院系和班级组织的各种课外体育竞赛和集体活动。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特点与特征,遵循阳光体育运动理念,探索高等学校阳光体育新模式是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与实践。
1、学校体育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全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2、依据各省教育厅大学生体育竞赛计划和本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详细全校学校阳光体育与群体工作计划,并向全校公布。
3、学校体育教育实施部门即体育系(部)根据学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和方案以及具体实施内容。
4、实施阳光体育是全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和教学院系要全面参与其中,目标一致,各施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互相配合。
5、制定科学合理的全校阳光体育暨学生体育工作评比考核制度,引导和监督各院系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和学生群体活动。
6、树立典型,表彰和推广全校阳光体育和学生群体工作先进事迹和个人。
7、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俱乐部、社团建设,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
三、构建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评价机制
针对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以及新模式的建立,我们的评价机制也应该应运而生,上到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到学校,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目标,评价内容、方式、目的和手段各有侧重点。
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机制在省、市级其评价机制应侧重于学校方面,其评价内容则重点趋向于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总体规划和方案;制度及管理机构是否完善;体育场地设备配备情况;全年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实施情况;学校在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方面的特色与特点以及创新等方面。各学校的评价机制则应趋向于各个院、系,主要侧重于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否有计划,活动开展的次数、效果如何,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特点及创新等。
四、构建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个人评价机制
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对学生自身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我们也应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从学生自身角度予以评价和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愿望。
学生个人阳光体育活动评价机制要与学生评优奖励相结合,在学校各种评优活动予以充分的体现,主要侧重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表现(角色、作用),参与活动的次数,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体育课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等几个方面,客观公正地综合反映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徐英微,张辉.蜀道难――析开展“阳光体育”所遭遇的社会阻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2] 宋立,刘建伟.浅析普通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J].考试周刊,2009(06).
[3] 曹伟平.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的紧迫性与实施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2009(01).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4
[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
1引言
课外体育体育活动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余课程,是现行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往往是学校教育之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主要表现在重视不够、经费不足、体育器材配备不足等诸多方面。其实,课外体育活动才是目前中学生唯一能够得到保证的运动时间。教育部明确每个学生每天参加一个小时体育锻炼具体要求,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2006年,教育部又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的决定》,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因此,本研究主要想通过对马山县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找出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对马山县12座中学课外体育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学生共780人,体育教师共95人。
2.2研究的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几年相关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学术期刊和体育教育有关著作,对涉及体育课外活动教育内容进行分析与整理,对课外体育活动做了综述与分析。为此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1)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选取十二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所学校均发放65份。共发放780份问卷,回收760份,回收率为:97.4%,有效问卷750份,有效率为:98.7%;其中男生有407份,占54.3%,女生有343份,占46%。
(2)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以上十二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95份问卷,回收90份,回收率为:94.7%,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100%。
2.2.3访谈法:对部分体育教师进行相关的访谈。了解有关学校教师对课外体育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的看法与建议。
2.2.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文献资料及调查的信息进行统计和理论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马山县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总体来说,马山县农村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态度的态度是积极的。现在的中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是不同的。调查课后是否会自觉锻炼:经常锻炼(男生50。1%对女生36.1)偶尔锻炼(男生45.7%对女生44.9)不会锻炼(男生4.2%对18.4%)从数计中可以看出男、女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两方面持肯定态度的男生比例是明显高于女生,可以说明男生比女生更喜欢课外体育活动,而这些方面也许是受教师、环境影响。因此,在中学阶段,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内容、态度、技能水平和方法、手段,是提高和改善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调查结表明:我县农村中学生喜欢参加的课外体育项目主要为:篮球、乒乓球、气排球、跑步、羽毛球、武术等。其中,篮球是中学生最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其次是乒乓球,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这和乒乓球的自身特点有密切关系,它便于携带、轻便,能充分活动身体的各部位。跑步也是学生喜欢参与的体育项目,这可能是因为:第一,跑步一直占了教学教材内容中的较大比重;第二,在初三年级升学中考时,跑步是最容易得分的项目;第三,跑步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最具有增强体质价值的部分。足球应该是比较容易开展的体育项目,但都没有能很好的开展,这是与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有着密切的关联。
3.2马山县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3.2.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情况
体育场地器材是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条件,也是课外体育活动教学中最必要的条件之一。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满足教学情况调查:满足27.8%基本满足41.1%不太满足24.4%不满足6.7%马山县农村的中学普遍存在着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现象,而且体育场地器材及不平衡,有大部分学校都没有田径场、足球场等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场地。通过教师访谈也了解到,马山县农村中学体育场地严重不足。一方面,人均使用的体育场地面积和体育器材都很小;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的条件比较差、安全性低,使得学生没有安全的体育场地器材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影响到中学生的体质。因此,重视学校对加强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的问题迫在眉睫。
3.2.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是衡量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次调查的结果距离全民健身计划、学校体育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经常”和“有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达72%,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学生仅占38%,更有15%的学生根本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女生居多(21%),情况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为数不少的中学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缺少健身意识;。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马山县中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男、女生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课外体育活动。
4.1.2中小学生喜欢参加易开展、普及性广、不太受条件限制的体育运动项目。
4.1.3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陈旧、安全性能低甚至严重缺乏,使得日常课外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4.2建议
4.2.1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突出学校体育的健身性、娱乐性、人文性、开放性,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课外活动课程。设置特别应该照顾到女生的兴趣爱好,运用项目动员起女生参与的积极性。
4.2.2根据学生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全面推广,改变传统的竞技化比赛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多开展即使没有体育特长也可参与的大众化、趣味性比赛。使课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一种广大学生人人参与,乐于参加的健身活动。
4.2.3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各类学生组织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各中小学校通过组织定期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唤起中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组建体育俱乐部、体育锻炼小组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帮助中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养成健身习惯。
4.2.4增加选修课,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办法,多给学生课余练习选择的机会。
4.2.5中学生体育人口距离全民健身计划、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差距还是很大,引导女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问题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尚大光.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2000.
[2]陈勇,王志勤等.豫东地区农村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61-62.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5
Abstract: This paper simply illustrates the process tha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ssessment program in South Carolina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 set up. Then it explicitly introduces how it is executed. It also deep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Carolina’s physical education assessment program and discusses the inspiration it helps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sessment in our country.
Key wards: South Carolina; physical education; assessment; inspiration
1.美??南卡罗来纳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的发展历程及执行办法
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中小学教育水平相比美国其它州较为落后,该州中小学学生的学术能力评价测试的平均成绩在美国各州排名几乎垫底。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南卡罗莱纳州采纳了“标准、评价和问责”教育改革运动的建议,立法规定学校应该为学生学业成绩负责,学校要定期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测验,并将测试结果公布于众。在这种背景下,南卡罗来纳州教育厅启动了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项目。
南卡罗来纳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委员会制定了体育教学评价项目的执行政策。政策规定将学区的学校分成3组,每1组学校每3年接受1次体育教学评价。准备接受评价的学校在秋季学期初提交1份抽样计划,计划中包括学校教学日程表和指定的被评价的班级和教师。接受评价的学校在春季学期的结束时向该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委员办公室提交一份详细记录了每个班级和学生分数的电子表格。夏季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委员监察委员会对提交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审查。检察委员会首先比对提交的班级与样本抽样计划中的班级是否一致,然后对提交的数据抽样25%进行评分后与教师的评分进行比对。
2.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数据收集方法
2.1学生运动能力评价数据收集方法――以初中篮球运动为例
在评价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时,教师将技术水平相近的6名学生分成2组,进行一场时长为4分钟的3对3半场篮球比赛。学生比赛过程中,尽量展示出所有的传球技术、运球技术、移动接球技术、一传技术、投篮技术和防守技术。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的等级由好到差被分成了水平3、水平2、水平1和水平0等4个等级。整个比赛和评分过程被全程录像。
2.2学生健康知识评价数据收集方法
学生健康知识的评定是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来完成。健康知识书面考试3周前,学校向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委员会递交申请,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委员会在考试前1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书面考试材料发送给学校体育部主任。学生考试应该在学区指定的测试人员的管理下进行。教师负责学生试卷的修改和评分,并将考试成绩整理成档案上交给学区指定的测试人员。
2.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评价数据收集方法
根据南卡罗来纳州教学评价审查委员会的规定,接受审查的学校的体育教师都应该提交一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表、课外体育活动确认表和课外体育活动总结评分表。体育教师选择制定课外体育活动表后分发给学生。接下来的4周内,学生每周填写课外体育活动表并上交。然后教师判定学生提交的报表和信息是否达到标准。标准包括以下4项内容;1、日志、日程表和日记应该按时完成并上交;2、选择适当的能促进健康的体育活动;3、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活动;4、学生每天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为30-40分钟。
2.4学生体能测试评价数据收集方法
学生体能测试内容包括心血管系统能力、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柔韧、身体成分等4个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指标。学生心血管系统能力测试的项目为1英里跑和折返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项作为测试项目。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测试项目为仰卧起坐和俯卧撑,这两项都为必测项目。柔韧通过坐位体前屈进行测试。身体成分则通过电阻法或身高体重指数(BMI)法来测量。
3.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的特点
3.1评价的指标全面,内容详尽,便于操作
南卡罗来纳州体育教学标准包括7项内容标准涉及运动技能、课外体育活动、身体健康和情感等4个领域。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包含了运动技能、课外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等3个领域。为了保证对学生运动技能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南卡罗来纳州体育课评价委员会提供的运动技能评价材料给出了多达21项体育运动运动技能评价方法,基本上覆盖了该州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保证该指标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学生和教师签订合约,并由学生家长负责监督学生是否按照合约参与课外体育运动。
3.2评价机制完善,责任明确,监管到位
州教育部代表、州教育监督委员会代表、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委员会代表、州健康、体育教学、休闲和舞蹈联盟成员、大学教师、州公立中小学教师、学区管理员、州公立中小学校长等多达200个行业的人员相互协作来保证该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的顺利进行。州公立中小学体育教师承担了学生体育教学学习成绩评定、成绩汇总和上报等体育教学评价项目的大部分工作。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在赋予体育教师极大自主权利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对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监察。体育教学评价项目管理委员会将会对教师上报的学生成绩进行抽样检查,这样有效防止了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时的弄虚作假和不负责任。
3.3项目的实施筹备充分并不断得到完善
为了保障体育教学评价项目顺利实施,南卡罗来纳州教育厅任命了由高校教??、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小学管理人员组成的委员会试验并完善了体育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材料,同时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进入专门成立的培训机构接受为期一年的全日制培训。另外,为了将学生体育课成绩列为评价学校教学效果的内容之一,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委员会成员在2年时间里不断游说州教育监督委员会,最终促成了此事。体育教学评价项目启动之后,便不断对体育教学评价项目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围绕“教学条件与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关系”;“如何促进学校推广体育教学评价项目”;“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掌握情况”等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及时发现体育教学评价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
4.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体育教学评价项目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详细列出了中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方面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旧有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安排没有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体育课教学评价体系,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监管相对缺失。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就需要仿效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做法,尽快建立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省一级体育课教学评价与问责制度。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6
【关键词】体育活动;和谐发展;创新见长;思维培养
1. 前言
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如何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开展新型和谐的课外体育活动,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应该和学校其它体育工作孤立起来,实现课堂内外互为补充促进的新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作用及现状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
现在很多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说困难很大,学校运动场小,人数很多,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合理科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值得我们探索。我们传统的认识是把课外活动理解为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这种理解至今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既看到两者的联系,又承认它们之间的差别,可能是比较符合教育和教学规律。
3. 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内容的创新研究和最佳开展方法探索
根据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来组织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无论是从运动队的训练,还是学生达标成绩的考核,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下是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探讨:
(1)建立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
课外体育活动由于内容项目形式多样,参与人员多,故进组织、协调的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很难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校领导及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课外活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校的具体做法是,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由体育组、校学生会,以及各班主任组成管理网络,把课外体育的具体项目,任务、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根据要求给各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如每年的地县级体育竞赛活动的运动队组建和训练,每年一次的校田径运动会由体育组具体实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严格的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体系,各负其责,既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过重负担,又使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2)注重“面向全体”。
课外体育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全体参与。为了落实全体参与,首先在体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有利于大众参加,主要安排有:每学年第一学期十月至十二月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第二学期整个学期开展全校跳绳活动。这两大体育活动贯穿了整个学年,活动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冬季长跑规定每人每天晨跑不少于1000米,跳绳每天不少于1000次。而十二月份为期两周的体育节,更是天天有活动,个个有比赛的体育盛会,真正体现了全体参与性。
(3)强调“个性发展”。
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首先学校安排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搭建了便于他们发挥体育特长、展示体育才华的活动平台,可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在活动的设置上也考虑到班级差异、个体差异,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尽量体现多样性和趣味性,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容易获奖,更多地去体验体育的成功感受,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对体育特长生我们则注重在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中去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
(4)注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
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应选择以身体活动为主,并能使较多人参加的活动项目,使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放松。
(5)注重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
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从根据上讲还取决于课外体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需要,其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能积极的参加,保证在校期间有足够的身体活动时间,增强体质和体能,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6)体育与健康意识习惯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客观现实的反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化,关键是强化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学校体育终身化已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同时,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启动,学校体育的作用日益突出,学校体育的任务更明确、更艰巨。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反映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工作。
4. 体育课程改革下构建和谐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的思考
许多中小学校都面临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场地狭小,器械问题,危险因素,运动中的身体冲撞,对抗引发的人身冲突等问题,这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造成了较大困难。
教师要加强技能指导,让学生由体育兴趣向体育习惯转移。“对自己从事体育活动能力的自信是形成体育习惯的首要条件”,一般地说,学生对自己从事体育活动能力的自信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自觉地参加课外活动,比如,一个学生自认为具有从事打篮球的能力,他就会很乐意地去参加篮球运动。而多次参加篮球运动的锻炼实践,则有助于其体育习惯的形成。
为了让课外体育活动更能起到激励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项体育活动评奖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把体育活动的参与表现情况也作为评奖依据和内容,设有“积极奖”、“优秀奖”、“组织奖”、“精神风尚奖”,极大地调动了每位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而各项体育评奖都将列入学校整体的班级评估中去,个人获奖都进行照相公榜,这样,班级、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评价中得到充分的调动,使课外体育活动和谐开展。
5.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科学管理探索
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管理使课外体育活动沿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如下:
(1)制定计划要明确规定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目标,提出具体任务,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负责人及完成指标,并以计划的形式统一有关管理人员的工作,使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职责的相互关系,以达到高质量地完成管理任务。
(2)组织实施是管理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首先建立好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其次调动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长,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
(3)反馈修正是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重要环节,反馈是控制系统把信息输出,又把其作用结果返回,并对信息进行修正调节的再输出,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4)检查评定对课外体育活动逐步向计划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5)较大规模的竞赛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如田径运动会,逐步形成制度固定下来。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竞赛规程,培训好裁判员,加强场地器材检查,合理布置,严格竞赛纪律,注意安全管理。
6. 小结
新型课外体育活动的构建要以体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为理论依据。重点突出“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课程改革下的新型课外体育活动要为体育课程改革服务,并互为补充促进,共同为学校体育改革作贡献。
新型课外体育活动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体育个性得以发挥,特长得到发展,学生体育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且推动了学校整体体育工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楚继军汤起宇《普通高校群体运动竞赛内容的改革》
[2] 鲍源林崔承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 杨贵仁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