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范文1
虽然大学校园环境的文化濡染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实现的,但为了保证校园环境有效地发挥作用,就不能过于被动地等待学生去主动发现存在于环境中的非言语信息,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对非言语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让其主动争取学生的关注是有必要的。不过信息强化的程度不宜过高,过于强烈的信息会令环境染上强制的色彩而使人产生排斥心理。本文认为,将大学校园环境中的非言语信息的强度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增加信息的冗余度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由于大学的学科特色、办学规模和校园建设时间长短都不太一样,因此增加非言语信息的冗余度需要具体考虑不同高校校园环境的特点。大体来讲,在历经多年建设的大学校园中可以考虑沿纵向时间轴线增加非言语信息的冗余度,在短时间拔地而起的新建校区则可以考虑沿横向空间轴线增加非言语信息的冗余度。历经多年建设的大学校园环境就像一部生动的分层历史教科书,在校园中漫步如同在历史中穿行,编织在环境中的非言语信息沿长长的纵向时间轴线分布的特征非常明显。调查问卷中根据不同校园景观元素中暗含的非言语信息的不同将其分为6个大的基本类别,数据分析显示学生普遍对植物景观最有好感,其次是历史建筑,但当校园环境中有历经沧桑的历史建筑时,学生会对历史建筑表现出强烈的喜爱之情。例如,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喜爱历史建筑的学生比例高达75%,不仅远远高于其他高校,而且超过该校喜爱植物景观的学生。
本文认为在校园环境中“历史建筑”比“植物景观”更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建筑承载了更多的非言语信息。最初建造时镌刻的时代烙印,使用过程中形式和功能的变迁,发生过的故事等信息都比较容易以非言语的形式编织和储存在建筑中。这些充满人情味和剧情感的非言语信息本身就很容易被学生解读出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再加上类似信息不断地重复就更容易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可以说在具有分层历史的校园环境中非言语信息的数量比较丰富、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样,信息冗余度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环境的意义容易得到清楚地传达,学生对这样的校园认同感普遍较高。因此,在已经经历了多年建设的大学校园中进行新的建设时需要充分尊重已经形成的纵向分层历史结构,尽量让新添加的非言语信息沿着已经形成的纵向时间轴发展。当新添加的非言语信息和原有的非言语信息或并置或叠加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的相互呼应关系能够有效增加信息的冗余度,环境试图传达的意义将表达得更加清晰,校园环境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认同,从而顺利发挥出文化濡染的作用。新建成的大学校园情况大为不同,由于整个校园在一两年时间内拔地而起,因此纵向时间轴线显得非常短,编织在环境中的非言语信息的种类和表现形式都比较单一。信息冗余度不足,环境的意义就难以顺利传达,学生会由于难以从环境中获得引导行为的线索而降低对环境的认同感。本文认为这是新校区不如老校区受欢迎的实质性原因之一。
为了使新校区和老校区一样受欢迎,目前最常提到的改善思路是文脉嫁接,即将老校区的建筑风格、景观特征等嫁接到新校区。但是这样做是否足够有效呢?调查问卷显示实际上希望在新校区建设简洁、注重功能的现代风格的建筑的学生最多,占学生总数的39.1%,仅有14.6%的学生希望新校区中的建筑风格与老校区保持一致,在五个选项中仅排第四。本文认为虽然大学生很容易对新鲜事物表现出超常的热情,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看待事物的客观性,但学生从个人感受出发所做的选择仍然给校园管理者做出了一个重要提醒:新的校园环境建设应该以创造新的历史为目标。新校区中的纵向时间轴线虽然很短,但横向空间轴线覆盖的面却很广,在环境中编织非言语信息时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如果新校区校园环境设计能够有意识地沿横向空间轴线增加信息的冗余度,使非言语信息的数量更多、表现形式更细腻丰富。信息与信息之间能够相互补充,那么环境的意义就可以得到比较清楚的传达,学生同样能够从环境中顺利获得引导行为的线索,继而建立对学校的认同感。因此,如果更多地从文脉开创者的角度思考新校区建设问题,可能就不会再过度地纠结于文脉断裂所带来的失落感了。
此外,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看,新的环境风格除了是对当代思想观念的反映之外,还反映着大学对未来新观念和新思想的探求。“对于致力于进步和变革的学院来说,新风格具有象征性意义。……新鲜事物还可以缓和文化差异或是文化偏见。一个标新立异的校园景观也会为正在寻求发展的学生们注入前进的动力”。对于现代大学而言,如果能够通过暗含在校园环境中的非言语信息向学生清楚地传达学校对教育、对学术研究、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对于其发挥教育、研究、服务功能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提高校园参与指数
校园参与指数是衡量校园使用情况的指标,提高校园参与指数可以增加校园环境的宜人性和亲和力,令环境表现出欢迎的态度,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改善校园生活的活跃程度。大学阶段是个人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间的交流活动不仅是大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具有自我教育的作用。“当一大群青年人来到一起,并且自由地相互交流,他们肯定就会彼此学习,即使没有一个人来教育他们。所有的交谈就是对每一个人的一系列讲座,他们日复一日地从自己那里得到了种种新的观念和观点、新的思想材料、独特的判断原则和行动原则”。从鼓励和推动自我教育的角度出发,大学校园不仅有责任为学生之间自发的交流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而且要尽可能提供更受欢迎的环境条件,将学生吸引到校园中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鼓励、促成各种交流活动的展开。
活跃的校园生活不仅使学生自身直接受益,也使单纯的物质环境具备了明确的文化属性,大学校园的人文气息有相当一部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散发出来。因此,校园生活的活跃程度除了可以用各种形式的人际交流活动直接衡量之外,也可以用校园环境中服务于交流活动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的情况进行间接衡量。所有这些服务于交流活动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的情况都是校园参与尚慧芳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指数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环境中静态的非言语信息获得对动态的校园生活的认知。在构成校园参与指数的各种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中,可供学生休息、学习、思考以及交谈使用的露天环境中的公共座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衡量指标。美国相关研究认为“同一时期能满足约20%人的户外座位情况,就算达到校园参与指数的合格标准了”。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标准,本文调研的上海市6所高校目前都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实际上,除了公共座椅的数量是校园参与指数的衡量指标之外,从环境对人的意义看,公共座椅的形态、质量、位置等都是能够清楚传递有关校园使用情况的非言语信息,都是校园参与指数的衡量指标。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学生对改进校园公共座椅有着多方面的期望,对调整座椅在校园中的分布、提高座椅的舒适性、改善座椅的外观设计和增加座椅数量的关注程度分别为17.3%、27%、22.2%和26.3%,虽然对座椅数量的关注度略高,但各项之间差异并不太大。因此,本文认为通过暗含在公共座椅中的非言语信息衡量校园参与指数是否合格,通过改善公共座椅提高校园参与指数时应综合考虑数量、形态、质量、位置等因素。这一观点对其他构成校园参与指数衡量指标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同样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园参与指数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衡量指标,即校园中的公共设施、活动场地的管理维护情况。
从环境对人的意义来看,精心维护的校园环境能够散发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气息,是与积极良好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非言语信息,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好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校园生活中来。缺乏管理维护的校园环境除了带给人不好用、不好看的感觉之外,还会散发出懒惰、颓败和死气沉沉的气息,这样的非言语信息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疏远和逃避校园的思想和行为。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确实普遍关注校园环境的管理维护情况,54.8%的学生认为环境的管理维护情况影响自己对学校的评价。以老校区和新校区为对照组进行的交叉分析显示,老校区中的学生更为关注校园环境的管理维护情况,关注度比新校区高约12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对承载了大量与文化积淀相关的非言语信息的老校区校园环境的总体认可程度普遍高于新校区,但如果老校区的校环境由于缺乏管理维护而呈现出颓败之象的话,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逃离的负面情绪。从这个意义出发,提高校园参与指数不仅需要关注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的建设问题,更需要在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中付出长期努力。
三、结语
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特质 重要性 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98-01
文化是语言存在和利用的环境,同时语言也是对文化的直接反映,在英语学习中必须要掌握语言使用包含的文化内容,体验不同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不断的培养英语文化理念,才能更好的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现今,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没有对文化特质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特质进行细致研究,以此来推动英语教学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从英语教学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出发,论述了英语教学文化引入的重要性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体现的具体内容,并详细的分析了英语教学文化培养的具体措施。
1 英语教学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递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注重语言学习而忽视对文化的了解,在英语学习中就会形成一定的障碍,造成学习成绩止步不前。而现今的英语教学缺乏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的正确引导,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文化的介入与教学方向都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教师的理念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都把英语教学作为一种理论语言教学,无论从语言结构、语言转换、语言演变等方面,都认为英语的语言学习只是针对语言本身,在这种理念下教师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语言培养策略和教学模式,语言文化教学难以开展;其次,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英语参考资料过少,这极大的限制了师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词汇在字典或教材上能够查到,但语义往往存在偏差,这就是英语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虽然有部分教师认识到了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资料偏少,制约了英语学习的文化传递。
2 英语教学文化引入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文化引入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必要过程,同时也是语言自身特点和文化关系所决定的。
2.1 提高语言的交流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文化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掌握了语言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细致的对语言文化进行学习,如果只是一味的强化语言的运用,会造成在实际交流中不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表达,而犯下严重的语用错误,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的引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2.2 提高社会文化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与国际的交流日益增多,这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时因文化差异引发交往中的误解也时有发生,这往往是因为对某些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时不能更好、更准确的进行表达,就会引发一些误会,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英语文化的社交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加以重视。
2.3 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中文化的引入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中在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的同时,教师还要加大英语文化的引入,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文化背景、文化内涵、词语形成的特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强化英美文化习俗的灌输,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英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风俗等,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下的语言含义。
3 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体现的具体内容
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体现应从三个方面出发:词语文化、环境文化、习语风俗文化。
3.1 词语文化
词语文化在不同的国家、语言、民族中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英语学习中词语文化也有一些特性,如:“龙”这个词,在英语文化或西方文化中是邪恶势力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个图腾,是吉祥的动物,文化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我国文化常把龙比喻为积极向上的一面,如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等,而在西方则体现出邪恶的一面,如:the great dragon,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词语文化的体现,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3.2 环境文化
语言交流中也要注重环境文化,英语交流也不例外。人与人都是在交流中相互了解的,而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中环境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如英语国家比较忌讳13这个数,在交流过程中或活动安排上一定要避开13这个数,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文化了解,就会引发交际上的误会。
3.3 习语风俗文化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在习语和民俗方面尤为突出。习语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这与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有的习语直接表达人们劳动中的习惯,而有一些则是外来语的演变,风俗则包括了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在外语教学上教师要利用好习语和风俗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把课本融入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4 英语教学中文化培养的具体措施
4.1 显性教学方式
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显性教学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国家的概况、环境、历史、习语、典故、人文等内容,进行专题式的讲解,强化对英语文化的直接灌输,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课下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过一些西方节日,讲授一些关于西方的风俗和习惯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认识和培养。
4.2 隐性教学方式
隐性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英文电影、英文小说、英文故事、英文歌曲等,对学生进行隐性的英语文化引导,并由浅入深的挖掘其文化内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看或多听一些与英语国家有关的文、史、哲方面的材料,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听说等构建背景知识图式,从而为英语的阅读理解和交际服务打下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全面语言教育;不足;策略
一、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不足
语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环境的影响共同形成的。幼儿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语言能力在这一时期能够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应该更加注重这一时期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时期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和人物,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全面、综合以及合理的开发。然而,在国内幼儿时期的全面语言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忽视语言能力的综合性开发
从广义上来讲,语言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还应该包括社交能力、语言技巧等与语言能力密不可分的几种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国内儿童的语言教学质量只是依靠认识多少字,会背诵多少儿歌等等来衡量,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例如,与老师或者家长讲话是否有礼貌,能够清晰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存在交流障碍等。这些也是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由于很难被量化而往往被忽视。
2、忽视了儿童学习能力的开发
处于幼儿时期的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和对知识的记忆都有着惊人的能力:例如,对于一些简短的故事,孩子在听过一遍或者两遍之后,就能够把大体描述出来。在国内,幼儿教师往往在教会孩子基本的汉字之后,就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去看,但是缺乏对书中内容的详细讲解,在幼儿出现认字错误或者理解错误时,也没有给予及时的纠正,这些做法都阻碍了儿童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开发,成为延误幼儿的语言学习的原因之一。
3、忽视了日常生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模仿能力是学习语言的主要能力之一。处于幼儿时期的儿童,模仿能力特别强,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或者家长们通常认为,一周两次或者三次的语言课程是提高儿童语言能力最快的途径,这种想法忽略了日常生活对于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儿童会凭借自己惊人的模仿能力,留心日常生活中老师或者其他孩子的言行举止,从而进行模仿和学习。但是,国内的儿童语言教育往往忽略这一点,从而造成在教学中的本末倒置,对儿童语言学习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推进全面语言教育的策略
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语言水平。由于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的语言能力障碍,可能以后需要通过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回来。因此,一定要重视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时期对于推进全面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儿童的语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保障。鉴于国内在儿童语言教育方面的不足,现提出以下几点主要的解决方案:
1、重视营造全面语言教育的环境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幼儿时期的儿童来说,语言的学习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语言的学习和教育离不开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营造全面语言教育的环境:例如,注重教师和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从而及时了解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尽快帮助孩子改正这些错误,使得儿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2、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提高语言能力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语言的学习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在幼儿语言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首先,鼓励孩子多看、多听、多说、多练,通过老师在语言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打好语言的基础;其次,要教给孩子一些礼貌用语以及在日常交流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培养孩纸能够与他人进行友善地交流;最后,鼓励孩子正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便于老师及时验证语言的学习效果。
3、欣赏和感知文学作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通过对于语言的反复锤炼,字斟句酌,才能形成好的文学作品。鼓励儿童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启发他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欣赏和感知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儿童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学习到描述景物、人物、事物的方式方法;通过对优美的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清晰地了解词汇的运用情景,激发儿童对于阅读的兴趣。因此,使得幼儿时期的儿童阅读文学作品能够更快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帮助建立起对语言的敏锐感知能力。
4、积极开展促进语言教育发展的活动
儿童通常具有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各类趣味活动的本性,积极开展各类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幼儿时期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提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改变了传统语言教学的死板模式,能够激发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鼓励儿童积极表现,并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呼吁孩子参与的互动中来。这样可以在一定的语境能,指导孩子自由交流,积极发挥语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英.中国幼儿潜能阶梯科学开发3~4岁:语言训练[M].吉林出版集团、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06月出版)
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英语;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以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和发挥创造性的工具。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中职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在教育领域里尤其重要。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对信息技术的界定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3个层面来解释。就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就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就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二是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信息技术就是由信息媒体和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两个要素组成的。
2.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语言能力的学习,需要以下几个环节:听、说、读、写和译。我们都知道每个环节的语言学习,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营造浓厚的语言气氛。而中国人学习外语,所缺少的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用特定的词语进行交流。将现代信息技术用于中职英语课堂,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的直观形式,传递重要信息,综合训练各项语言技能,从而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的图、文、声于一体的特点,进行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创造浓郁的语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好所学的知识。所以说,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3.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目的地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通过英语交际活动和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掌握。具体来说,这不仅要求教材真实且接近生活,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进行交际性教学。教师还要善于营造出使用英语的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运用英语学习和思考。中职英语教学要改革,我们没有理由不使用中职英语教学数字化,我们没有理由不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整合,是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1.信息技术改变了中职英语传统的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识、发展思维的强大动力。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中职英语教学有声有色,有情有景。这样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多种计算机手段,呈现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将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历程和意志表现有机地融为一体。
2.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灵活性,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为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首先,要使中职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环节。学生学习目的愈明确,学习态度愈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愈高。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掌握英语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使之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我们可以明确感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应该说是与社会需要和教师对中职学生学习好英语重要性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其次,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可利用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对成功的渴望、好动等。采用相应的辅助手段以达到目的。比如,课堂内容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和英美国家的国情地理生活习惯相结合。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与动机。
三、信息技术为中专生学习英语创造了浓郁的语言环境
1.信息技术为中专生学习英语创造了浓郁的语言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现代中职英语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实践性,这是由语言是交流工具之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中职英语对中职学生来说,有相当难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缺乏中职英语原材料等。农村学生这方面更为欠缺。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传统的教学无法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但多媒体能提供声音、画面、人物、情景、光、电,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中职英语的激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
2.提供形象生动的词汇环境
中职英语词汇的学习,一直是中专生比较痛苦的事情。学中职英语最难的是什么?90%的中职学生觉得单词记忆是最难的。他们认为单词记忆不仅枯燥无味,而且遗忘率特别高。有些学生甚至在宿舍午休,还不忘带中职英语书回去记单词,但还是感觉徒劳无功。从记忆的角度来看,人们对动画的记忆最强,图片次之,文字最弱。因此,靠文字记忆的传统教学方式,肯定不如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语言学习技术。利用多媒体将中职英语词汇配上形象深刻的动画或色彩鲜艳明快的图片,再加上声音效果,不仅很容易引起学生记忆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
3.信息技术为中专生学习英语带来了语境的变革
在多年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深感从“知识结构教学法”转向“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平时缺少像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培养和形成运用中职英语的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而现代媒体的运用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现代媒体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皆因它在教学过程中能比传统教学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现代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能呈现出文字、图像、声音乃至视频和动画等信息,可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使中职英语教学情景化,语言学习交际化。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能力。故此,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备受青睐,独领。
四、信息技术开拓了中专生学习英语的信息途径,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1.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并使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同时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中职英语的兴趣。此外,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听、说、读、写的整体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从而为学习中职英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的应用,使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组织者、加工者甚至是信息的创造者,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征,充分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欣赏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中职英语国家的文学艺术等产生兴趣,也为他们了解中职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奠定基础。我认为,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中职英语文化的兴趣,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利于学生全方位亲身体验中职英语。
2.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英美文化
学习一门外语,广义上来说,就是学习那个国家的文化,一方面是其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以文化为载体的语言知识。因此,对于中职英语学习,学生必须要尽量多地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信息技术教学可通过图片,影视等多媒体,向学生提供语言中蕴藏的文化背景知识,展示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西方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丰富学生的知识资源,开阔他们的知识面。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克服传统中职英语教学内容的缺陷,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运用和掌握语言的能力。
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英语语言环境 必要性 重要性 创造途径
新教材大纲明确规定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听说能力迅速提高,笔试成绩也较令人满意。本文为农村中学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下面谈些粗浅见解。
一、创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由语言特点及新教材大纲精神所决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技能、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学语言,最终是为了运用语言,所以语言应在运用中教、在运用中学,教了就用、学了就用。正如幼儿学习母语一样,他们所讲的内容都是发生在他周围的、反复接触的人、事或物,因为每日每时都在接触,所以很快就能学会。虽然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但是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是可以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创造和改变的。
2.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是时代之要求、社会发展之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急需各种水平的外语人才,而中学的英语教学正是为培养这些人才做准备。
3.农村中学社会环境比较封闭,班级人数多,教学设备差,没有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设备,更不可能请外籍教师来做报告、上课。学生身在祖国却要学习一种陌生的外语,周围没有一定的英语环境,要想获得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有一定困难的。总之,缺乏英语环境是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更有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二、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的途径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心态,经常创设仿真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提高课堂效率。
1.教师应尽量用正确、简单易懂的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尽可能多地说英语,让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多接触英语,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中,学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英语思维,并用英语进行交谈,无形中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其实,课堂上师生有不少运用英语的机会,比如讲解单词、课文、语法、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奖励、考核,学生请老师解答疑难问题等。
2.通过交际性活动创造学习日常用语的语言环境。英语课堂教学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形式,尽量把生活中的交际形式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教师创设各种引人入胜的情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花样翻新,保持学生的新鲜感,让学生时时处在兴奋状态,产生较高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际形式有:A问候、打招呼;B道歉;C描述人物和行为;D请求、建议、邀请、命令或买东西等。在课堂上用惯了生活里常见的交际形式,则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上课前几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Free Talk项目,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说练。这是师生间用英语交际的好机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课堂气氛和谐而愉快。
4.用直观教具、做游戏、表演的手段教学新语言项目,为学生创造学英语的氛围,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顺利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1)直观教具为教学提供各种情景和交际场面,有助于创造外语环境,促使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并增加学生使用外语的机会,使外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2)做英语游戏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苦海无边,如猜谜游戏在教学中是简便易行的。上课前,教师在包里放一样东西,让学生反复用英语猜。有的学生把pencil猜成egg,把ruler猜成banana,把orange猜成car等。这样“张冠李戴”的游戏,学生猜得来劲,有味道,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单词。另外还有听口令、做动作等游戏。
为了在课外创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教师还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下面介绍三种形式:
第一,设立英语墙报。出英语墙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墙报每个月出一次,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美观醒目,内容包括故事、名言、名句、对话、谜语、游戏和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墙报还可以张贴一些学生的优秀作业。墙报的编辑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负责,以达到锻炼学生目的。
第二,创设校园英语角。校园英语角是学生任意使用所学过的英语,进行对话、表演的好场所。全校师生都可参加,形式不拘一格。师生可以自由发挥、自由谈论。英语角的有一些英语书刊、图片、说明书、广告画等。还有一些具体实物,如儿童玩具、飞机模型、动植物标本等。这些东西老师指定专人保管,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师生聚集于此,进行一些随意性的英语对话、表演等。
第三,设立校园广播英语节目。英语广播节目是创造外语环境的一种有效形式,听英语广播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巩固所学的语言材料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有助于训练学生听外语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和语调,使学生学到地地道道的英语。
按照让学生活泼有趣地接触英语的思路,创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则学生容易接受了,学习成绩也就大幅度提高了,实际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能力也就更强了。
参考文献:
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 高中英语教学
一、在二语习得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语言和思维的差异,要学好外语,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及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及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在我们学翻译的时候,只有知道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区分两者,走出用汉语思维理解目标语的误区。又如,在学习英文时,英国人经常谈论天气刚接触时会感觉诧异,但是,当了解到英国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我们就能理解它的“天气文化”了。再如,“无风不起浪。”,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会翻译成“No wind no waves.”,但是比较地道的翻译是“Where there’s smoke,there’s fire.”;“不要以貌取人”,翻译成“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则比翻译成“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更有味道;“龙生龙,凤生凤。”,如果翻译成了“The dragons will give birth to dragons;so will do the phoenixes.”,恐怕外国人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吉祥,而在西方,人们会认为“龙”是很恐怖的动物,那么,我们不妨把这句话翻译成“The apple will not fall far from the tree.”。根据上述差异,我们不难发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Schumann曾提出“文化适应模式”,认为“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进入到陌生的语言环境后,除了语言休克以外,必然会产生文化休克,而且学习者会分散精力调整自己。有的学习者会选择拒绝新的文化,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学习者则选择接受。在选择接受的学习者中,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新的文化中,甚至反复好几次,有的则很快就能度过文化休克期。文化休克的时间越短、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很有必要。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毕继万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刘学惠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multi-dimensional)的概念:除知识向度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文秋芳(1999)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三种交际能力模式后,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该模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区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特别是学习者是否对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差异具有敏感性,是否具有处理由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的灵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发展,尤其表现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的恰当运用上。此外,杨盈、庄恩平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现在高中生对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了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邓兆红)。很多调查都显示高中生目前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够,对习语的表达不熟悉,不能用英语进行地道的表达,并且不太了解西方人的行为方式,缺乏交际策略,不能抓住交际机会,在交际时害怕表达错误而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学习语言时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仍只注重词汇、语法的学习,很少阅读课外书目,很少关注英语国家的文化、英语国家人的行为方式及英语的地道表达。很多学生在与外教交流时羞于开口,或者不知道说些什么,这些都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应付完考试之后把所有的东西都还给老师。
洪元慧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知识对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但教师本身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个别老师在大部分课文的讲解中介绍文化知识,大多数教师只在部分课文讲解时做简单的文化知识介绍。在“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时,教师认为以语言教学为主,而不够重视文化教学。对“理解新课标对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要求”进行调查时,了解很多的占四分之一,基本了解的有7位,其余均为有所了解。
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
在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虽然教师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教师本身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程度还不够,这就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提出了要求。教师要多读《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等书目,以及读英文报纸,看英文节目,增加自己关于英语国家的知识,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教师还要深度分析教材,挖掘课文背后的文化知识,有意识地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要多参加英语培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或教育部门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给教师提供到国外学习的机会,教师也应该抓住这些机会。
(二)大力引进外教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即便中国老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提高了,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还是和土生土长的外教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处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才能更了解文化。因为外教在体貌、着装、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带有异域风情,这就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外教课上,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在英语环境中,感受文化之间的差异,更能了解西方人的想法,更能体会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就的人们的言语行为的差异。
(三)营造英语文化环境
环境很重要,外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延缓或促进的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创造文化环境。例如在教室办英文板报;在墙上张贴英汉对照的名人名言;在英语课堂上尽量做到全英教学;每天在黑板上摘抄一句英文名言以便学生积累等。
(四)建口语角
口语角是加强口语和思维训练,同学们及外教接触更多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同学们可以用英文谈论国内及国外的最新话题,可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和老师近距离接触,可以畅所欲言。他们不但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还能增强自己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在这个环境中,同学们会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五)多举行英文文化活动
英语文化活动更能体现英语文化的魅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要多举行英语文化活动,例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话剧大赛、英语歌曲大赛等。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不仅能享受英语文化的视听盛宴,而且能提高自己的表达及合作能力。
五、结语
本篇论文总结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中学生中的培养现状,以及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和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提出的改进措施。希望教师和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能够找到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再为缺乏这种能力而困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36.
[2]杨静林.论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5):65.
[3]邓兆红.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视野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I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for Senior High Schools:[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