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运营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铁的运营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铁的运营模式

高铁的运营模式范文1

关键词:高铁;服务;模式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我国的交通行业也跨人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铁路运输方面,高铁以它全方位的优秀性能,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成为了当前铁路建设的“重头戏”。那么如何全面提升高铁服务质量也成为铁路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高铁其本身的优势决定高铁必然会成为我国未来铁路运输的“主力军”,然而目前我国高铁的相关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高铁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创新高铁的服务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 我国高铁服务模式的现状

2.1传统服务模式的观念已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多少年来,铁路运输业“铁老大”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人们意识和观念中,随着时代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进入到人们的事业,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至此,“铁老大”已经名不副实,然而传统的铁路运营模式和服模式却依然没有改变,“重客流,轻服务”的观念依然存在,这就导致在激烈的竞争中,铁路运输业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

2.2现有的高铁服务模式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随着几次大规模的铁路提速,我们意识到,现在的铁路服务模式亟需转变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但由于这方面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铁路部门目前仍然按照传统的经营模式来运营,其服务人员的服务方式也是一直延续之前的传统方式,对于内部,其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几乎一片空白;对于外部,也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这无疑严重阻碍了高铁的服务质量及高铁整体水平的提高。

2.3 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当前,铁路服务系统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员选拔模式,造成铁路服务系统中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养普遍偏低,在管理层面具有创新意识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而这种现象在高铁中尤其突出。

3 建设高铁服务创新模式的具体措施

3.1建立高铁标准服务新机制

标准服务是指高铁服务要建立自己独特的标准和制度。它不仅是高铁进行服务创新的基础,更是高铁争夺新市场份额的有力保障。 建立高铁服务独特的标准和制度,在确保铁路服务标准化发展的基础上,铁路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高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方案及服务创新标准的整体发展规划,确定今后五年高铁服务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及方向。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铁空”协作服务机制,最终形成高铁服务独特的标准和制度。

3.2推动高铁增值服务创新

3.2.1增值服务项目要基于市场调研,开展高铁增值服务必须基于准确的市场调研,使服务更加合理并获得附加收益。根据调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乘坐高铁的旅客主要仍为精英人群与商务人士。因此,铁路部门有必要研究这类人群的消费观念及习惯,从而找到开展增值服务的突破口。比如,可以针对旅客坐车时间差异及喜好不同,增设娱乐车厢和防打扰车厢――在娱乐车厢,可以开展一些富有娱乐性的节目,避免旅客为消磨坐车时间而烦恼;在防打扰车厢则创造典雅舒适的环境,让旅客可以更好地休息。同时,铁路部门还要设计高铁在与民航及高速公路存在竞争关系的区域内的特色服务项目,从而使乘坐高铁的旅客比民航旅客和公路旅客享受到更多的超值服务。

3.2.2增值服务形式多种多样,高铁服务的大部分时间和范围都是在列车车厢内进行的。但是,要提升高铁服务创新能力,不仅需做好车厢内的服务,更要注意拓展服务范围,开展多种多样的增值服务方式。为此,铁路部门可以根据旅客的需要和竞争者的策略,使服务创新思维更加发散――将服务范围延伸到乘车前及乘车后,拓宽服务领域。为旅客提供更多形式的超值服务,以此增强高铁的市场竞争力。

3.3打造高铁品牌服务体系

3.3.1开展主题品牌服务活动。高铁开展主题品牌服务活动,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行。比如,以“高铁真情助您行”为主题开展针对老、幼、病、残、孕以及行动不便旅客的服务,以预约服务为主题让旅客省心,以环境服务为主题让旅客舒心,以设施服务为主题让旅客温心,以跟踪服务为主题让旅客安心,以安全服务为主题让旅客放心等。通过这些品牌活动,可以使高铁品牌服务创新与高铁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让旅客得到更多实惠和更多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使高铁从服务创新中丰富自身的企业文化内涵。

3.3.2做好CI设计及宣传工作。完整的CI设计,不仅可以在旅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更可以对高铁的服务创新进行广泛宣传。高铁服务的CI设计,包括标识、服务人员服装、配件等,在颜色和形式上都要区别于航空服务,并与高铁品牌服务的主题相结合,从而不但给旅客美的享受,还要突出高铁自己的特色,形成“高铁式服务”特有的CI风格,同时,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在更多的旅客心中产生正面影响,最终打造出高铁品牌形象。

高铁的运营模式范文2

兰新高铁,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该线路整个里程达到1776公里,堪称全线地质最复杂、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于2009年11月4日开工建设。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的首趟动车开通运营,有兰州西站、西宁、张掖、酒泉南、嘉峪关南、柳园南、乌鲁木齐等31个站点。它是一条贯穿甘肃、青海、新疆三大西北省区的铁路干线,使得兰州至乌鲁木齐的运行时间缩短接近一半,增加出疆的运力、运能,完善铁路交通主构架,使新疆和内陆省区联系更为密切,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

铁路运行动力不足始终在牵制着新疆省区的人力资源流动、物力资源的流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95%以上的物资外出和90%的人员出入都是通过兰新铁路一条(双线),造成长期的铁路运行量低,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兰新高铁建成之后,可设计出货运专线,不影响客运,大大提升了兰新铁路专线货运的能力,使其运输量大幅增加,同时兰新高铁将带动新疆、青海等多个西北省区共同发挥区位优势,在丝绸之路上形成一定的优势地位,是通向西部的黄金通道。西部潜在的特色农业商机在以兰新高铁为主干的高速铁路网络的影响下将使空前增多。

二、兰新高铁对新疆农业经济的影响

1.提高新疆农业的可达性

各个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的高效便捷程度就是可达性,它受经济、政治、社会、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而高铁的开通直接改变了交通因素,如今公交化的高铁出行给新疆带来的的便利性是空前的,封闭地形和内陆地区条件的制约,让新疆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屡屡受挫,虽有特色农业的出现,却不能大规模地拓展,远离内陆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市场,空间距离的缺陷无法回避,兰新高铁的运营极大为农业可达性提供便利的条件,用相对低成本的运输来打破天然地理的桎梏,全面提高新疆农业的可达性。

2.提升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特色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其发展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得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渠道大大扩展,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大幅增长,在农业经济效益上有着巨大的突破。聚地域性、优势性、高效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新疆特色农业,在兰新高铁的开通影响下,引进大量的科学技术,将优质的生态资源与高效、安全、增产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降低了大量的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3.推动新疆劳动力的跨区流动

新疆地区封闭的地理位置导致社会劳动力流通的不顺畅,人力资源的配置极度不合理,但高铁的开通改变现状,劳动力不足、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更为强烈地吸引劳动力供给过剩、收入水平低的地区人员的转移,缩小了农民工之间的收入差距。高铁的开通同样也是为新疆内陆带来了学习知识的机会,引进了多项全能人才投身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完善了人员资源配置。

4.加快新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加工、生产、运输和销售的环节更加分工明确,生产要素的全面组合,以农产品加工为生产项目的龙头企业更加壮大。由农业结构看,兰新高铁的开通促进农业及农副业生产的商品化,成为工业原料的经济作物,如棉花、水果的种植面积得到提升。高铁运行使农产品运费降低,市场运营范围扩大,运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在高铁运行后发展更为迅猛,特色农产品市场的知名度大幅提高。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完善布局,加快新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兰新高铁开通对新疆农业的挑战及对策

虽有兰新高铁的开通,改善了新疆农业经济的条件,但仍然存在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小、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人力资源大幅度外流、经济辐射带动范围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待改进。

1.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稳定长久的市场是需要产品质量来加以保证的,需要进一步利用高铁的优势条件,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不一味只做产品的加工者,而是要成为创造者,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优化调节特色的农产品。龙头企业更着重于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开发新的特色产品,实现农产品质量和收益的高度一致。

2.减少新疆内部城市间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兰新高铁辐射区域有限,新疆内部城市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自己内部的交通环境,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人才和技术。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造就一批专业的人才,增加农民收入。

3.实现好人力资源配置,防止人才过度外流

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得新疆地区的农民工外出建设,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出的现象更加频繁,导致现在新疆地区的人才流失,为此政府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避免“虹吸效应”的扩大化,没有发挥高效作用和实现市场价值的地区很容易被吸纳,难以完全避免,对此要扬长避短,从独特性入手,将其变为优势,合理分工,完善人才市场的配置机制,在发展中中占据主动地位。

4.高铁红利溢出,融入产业链,增大辐射范围

兰新高铁建成之后,新疆内地的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发展,加快了高铁沿线地区的农业经济。需要根据新的环境形势,积极融入大的产业链,深化改革,开出新的承接环境,接受红利的辐射,增大其范围。使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实现一体化,增加其市场价值链的价值。同时放大同城化,使各城市都高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新居.农业产业化与新疆枸杞资源开发思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01:33-35.

[2]杨斌.新疆蟠桃产业化的个案研究:农八师一四三团蟠桃产业化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08:43-44.

[3]李志翠.新疆农业区域差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J].新疆农垦经济,2010,03:57-62.

[4]刘小平.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协调发展问题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08:2037-2040.

[5]桑晓靖.关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35-38.

[6]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正线铺轨完工[J].铁道货运,2013,12:56.

高铁的运营模式范文3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对未来20年市场预测显示,随着我国高铁网络逐步建成,未来几年国内航空市场年均增长率受高铁开通影响将每年减少0.5%—3.2%左右,2013年将达到高峰。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价格几乎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而一直备受关注的“廉价航空”再一次让公众充满期待,这场“空铁大战”,谁将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高铁高压

面对高铁的来势汹汹,各大航空公司也都“各显神通”:东方航空、海南航空等纷纷推出廉价机票,以廉价航空为主要业务的春秋航空公司似乎早有准备,公司发言人张武安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高铁对于航空的冲击,不是说今天才有的。春秋航空一直在关注高铁的发展,根据现有的高铁覆盖范围,我们会适时的调整航线和班次,尽量避开与高铁的直接冲突。”

事实证明,春秋航空的战略调整确有必要。在航空业低迷的情况下,春秋航空近几年连续保持盈利,2010年的净利润达到4.7亿元,2011年的利润达到5亿元。虽然2012年的统计数据尚未公布,但张武安表示,目前公司的业绩依然在稳定增长中。

对于国外的廉价航空公司来说,高铁的开通,则充满了期许。亚洲航空中国区公关经理王彬对《英才》记者表示,亚航的主要航线都是从国内飞往国外的旅游航线,随着高铁的开通,将会带动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给亚航更多的客源。

高铁的开通,并没有降低国外投资机构对中国廉价航空前景的看好:据英国《金融时报》预测,2012年,中国廉价航空公司的业绩增幅达到23%,而传统航空业同期仅增长8%。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对《英才》记者表示,廉价航空的特点在于低成本、低票价,从廉价航空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线段也是廉价航空主要经营的航线。随着我国航空业逐渐走向大众化,低成本、低票价的廉价航空将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正略钧策合伙人程鹏对《英才》记者表示,从长远看,高铁与航空各有优势。航空的覆盖面相对高铁更广,且班次调整相对高铁更容易一些,因此更为灵活。但高铁的正点率更高一些,方便出行者进行时间安排。

这一点,在春秋航空公司得到了印证。张武安对《英才》记者表示,春秋航空并不担心被高铁挤压了“空间”。“国内市场不像日本和韩国,国土面积很大,地形也非常复杂。有些地方比如西南部,也许并不适合修建高铁,但可能就非常适合航空公司去发展。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战略。”

不过,业内人士则对近期的情况略有担忧,程鹏认为,虽然从长远看,高铁和航空能形成有效的互补关系。但目前看来,二者之间的竞争也很明显。申正远认为,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四横四纵高铁网络的建设,由于高铁具有速度快、准点率高、票价相对低廉的特点,其对航空运输将形成持久的竞争压力。在中短里程上,特别是1000公里以下的里程,高铁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对航空运输业客源的分流极其明显。想要达成协调的竞合关系,航空公司未来还将面对新一轮的压力。

利润是“抠”出来的

现实的情况并不如预期乐观。从2011年的航空公司年报不难发现,汇兑收益减少、航油成本上升大幅侵蚀利润,不少航空公司出现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以最低成本谋求最高利润发展,增加飞行率,成了每家航空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正远表示,廉价航空的特点就是低成本,而低成本需要廉价航空公司极尽全力、想方设法,从多方

面进行成本的压缩与削减。成本的压缩需要经营者将“节俭”的理念贯穿公司的管理与运营中,并要形成共识和公司文化。因此,真正要做到低成本,并不容易。

但王彬认为,除了控制成本,航空公司可以在增值服务上寻找盈利点:“比如说,我们会在飞机上出售一些旅游纪念品,会有亚航的信用卡和保险,以及收费的托运行李和餐饮等,通过这些来增加利润。”张武安则表示,“航空公司的利润都是‘抠’出来的,根据国内旅客的特点,我们会提供一些VIP服务,只需额外支付30—50元,可以享受更宽敞的座位,托运行李直取,不需等待,下机还有专门的车接,价格不高,但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细节上的节省之外,事实上,春秋航空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省大钱”的运营模式——即100%机票直销,省去了进入中航信系统的费用和费用,张武安说,这一笔为春秋每年节省了大约1亿元人民币。“一年的利润也不过四五个亿,这种运营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不过,对于春秋航空走出来的“盈利之路”,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航空公司较难复制:春秋航空从旅游发家,“旅游+航空”发展模式,增强对旅游产业链的控制,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够带来更强的互补性和联动作用。

对于国外廉价航空公司而言,他们更希望国家能从政策层面给予廉价航空的发展以支持。

高铁的运营模式范文4

1高铁建设投资的产业包含的经济效应

1.1高铁的范围经济效应

在高铁建设投资的过程中,会产生众多的经济效应,其中,范围经济效应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的范围经济效应,是经济学领域中一个常见的词汇,具体就是指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或者是利用原有的生产要素实现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由此可见,在高铁建设投资的过程中,范围经济效应是其多能够产生的所有的经济效应中,最至关重要的一环。高铁与其他的交通方式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例如其运输速度以及相应的运输时间内可以选择的时间和范围更广等,这些优势是导致高铁产业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迅猛的最主要的原因。在这样的前提下,对高铁的组织运营模式进行改变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铁建设投资的范围经济效应。高铁与普通的火车相比,运输速度快可以说是最大的优势,因此,在运输范围原有的基础上,乘客在乘坐和运输时间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时间成本的降低。由此可见,在高铁建设投资的过程中,扩大范围经济效应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

1.2高铁的网络经济效应

除了范围经济效应之外,网络经济效应是高铁建设投资过程中可以产生的又一种经济效应。网络经济,就是指通过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网络线路的增加,在原有的网络的基础上,实现网络运输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一种经济效应。在高铁的运输工作过程中,运输节点线路往往是指车站和铁路线路的交汇枢纽,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能够扩大铁路线路的节点和数量以及其覆盖的范围,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利用价值,使整个铁路的运输系统的功能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铁建设的网络经济效应的提升。除此之外,网络在高铁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可以使新节点线路的经济效应进行不断的叠加,对降低建设成本以及其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间接地提高高铁建设的网络经济效应。

2高铁建设投资的产业经济效应提升的策略

2.1完善高铁运价体系

在高铁的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与服务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想要促进高铁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改进服务质量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高铁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资本投资的保障,才能够促进建设进度。由此可见,想要实现高铁在运输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相对完善的运价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铁的运输价格虽然相对比前几年已经降低了很多,但是全国统一定价,导致在价格方面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这就意味着目前高铁在定价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在以后的高铁建设投资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地区差异加以足够的重视,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加强高铁经营管理工作

任何的建设投资工作都必须要有相应的、完善的管理手段来保驾护航,高铁产业也不例外。就目前我国高铁产业的现状来看,在运营发展方式和经营机制上还有很大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促进高铁建设投资经济效应提高的主要途径。具体的途径可以是充分放权给高铁运输企业,以此来促进高铁经营体系的多元化,从而达到拓展高铁运营市场的目的,间接促进经济效应的提高。与此同时,要时刻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此为依据来改变高铁建设投资的方向,使其能够很好地迎合大众的生活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2.3加大政府的投入引导和监管力度

高铁产业的建设投资,涉及到的投入资金是一笔巨款,因此,在建设投资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引导和监管。由于高铁产业的建设投资在前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资金的回笼时间比较漫长。因此,政府要充分参与到建设投资的过程中来,在加大对高铁项目的投资同时,还要广泛吸收来自民间的投资,与此同时在监管工作中作主动负起责任,以保障高铁建设投资的利用率得到

提升。

2.4进行高铁建设的科技创新

高铁的运营模式范文5

【关键词】 哈大高铁;东北城市;发展;影响;同城效应;产业带

哈大高铁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它纵贯东北三省,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经长春,四平,沈阳,鞍山,营口,南抵大连,途径4个副省级城市和6个地级市,全长921公里,冬季时速设为200公里,夏季时速设为300公里,截至2012年12月31日,哈大高铁开通运营整1个月,安全运送旅客173万人,日均发送旅客55640人。高铁缩短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时空距离,哈大高铁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对于东北三省的城市发展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加速东北地区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

哈大高铁的开通必将带动沿线城市建设的重新规划与布局。哈大高铁大量建设新车站,除长春站、沈阳站和大连站外,其余20座均为新建车站,且选址在城区边缘或远离城区,其中将产生16座新城。从其他高铁沿线城市的经验看,新城也将成为新的城市中心,高铁将显著影响城市商务以及居住格局。哈尔滨的哈西新区、鲅鱼圈的南部新区、长春西部新城、大连普湾新区等等新(城)区建设早已纳入城市规划,但一直以来缺少有效的推动力,哈大高铁的建立,为这些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高铁车站的中转、集散等优势,将有效促进新(城)区的商业聚集、人才引进、基础设施配套与功能完善,16座新城的加速建设,必将推动整个东北地区城市格局的加速洗牌。

二、放大东北地区都市经济圈同城效应

同城效应实际上是指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扩散效应。它体现为相邻城市的居民借助发达的交通系统和信息系统,其就业、出行、生活如同在同一城市,没有时空距离,没有行政隔阂[1]。 “夏季,白天在大连泡海澡、吹海风,晚上回到沈阳或哈尔滨。冬季,白天在大连,晚上到长春或哈尔滨看冰灯。”可以形象的诠释为东北几大城市带来的同城效应[2]。

哈大高铁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提高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必将加速和放大东北地区的同城效应。哈大高铁通车后,将形成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城市为中心的新“一小时交通圈”,人们的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将发生结构性变化。在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较多,但房价较高,对于普通百姓购房压力较大,哈大高铁开通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选择在大城市工作,在大城市周边小城镇购房和居住。而对于一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生活相对富裕的居民,也可以选择在城市周边环境较好的城镇购买住房,异地居住和养老。高铁加快人流和物流在空间上的交换,促进企业到中小城市建厂选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动就业,高铁带来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将令市场不断优化。城际间人口的快速流动又将会引发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流动,如资金、人才、物资和技术等,加速各种资源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的流动与再分配,进而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增强和促进东北都市经济圈同城效应。

三、促进哈大高铁沿线产业带形成

高铁车站的建设会带来沿线城市人口与产业的增长,促进沿线产业带的形成。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为例,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结果表明,设有新干线车站的城市与未设车站的城市相比,人口增长率平均高出22%,零售和工业等方面的增长率高出16—34%。自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以来,东北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歇,但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也使“三驾马车”出现了发展步伐上的不一致。哈大高铁将促进高铁沿线产业带的形成,并起到完善产业分布格局的作用。

哈大高铁对沿线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以旅游业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影响。“清晨面朝大海、下午面朝雪海”,借助哈大高铁可以轻松实现。哈大高铁的开通,极大的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沿线的时空距离,将加速推进东北“旅游一体化”进程,在给高铁沿线城市带来旅游机遇的同时,短期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将带动整个东三省经济的增长。以武广高铁为例,武广高铁开通后,200多个广东团涌向武汉,2010年春节,武汉市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5.5%。二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武广、沪杭高铁开通使沿线城市的楼市一路走高,以前门前冷落的杨春湖随高铁的开通即变成房地产投资的热土,浙江嘉兴房价也直线上涨,短短半年内就涨价30%-50%。受哈大高铁的影响,哈尔滨新城的房价已经呈现出快速涨高的趋势。哈大高铁的开通让房地产行业再一次看到发展的空间,也将彻底改变楼市传统的从城市中心向周边区域发展的模式,将对高铁沿线及周边房地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四、推动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与重组

东北地区大量的石油、工业产品和粮食作物需要通过火车运输,货运旺季,“一车难求”现象十分普遍。哈大高铁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联成一片,与现有哈大铁路实现客货分运,每年将增加5000万—6000万吨的货运能力,大大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

哈大高铁也大大改善了春运“一票难求”的现象,据统计,2013年春运40天时间,哈大高铁线路保证了433万人次旅客的出行需求。哈大高铁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航空业和长途客运造成冲击。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铁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时间可控性强。1000公里被认为是高铁与航空市场竞争份额优势的临界距离,而哈大线全长923公里,与航班相比哈大高铁更具优势。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更加安全、舒适和快捷。与汽车和飞机相比,高铁能耗更低,无尾气排放,环境污染小,满足绿色环保的需求。高铁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出行多了一种选择,带来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推动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与重组。

总之,哈大高铁的开通运营,对于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高铁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东北地区城市间人流和物流的时空融通,给东北地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增长点,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哈大高铁的开通不仅拉近东北地区人与人、城市与城市的距离,更将改写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版图。哈大高铁加强了东北地区城市间的资源互补、人才互补,必将促进东北地区城市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徐长乐,郇亚丽.高铁时代到来的区域影响和意义[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650-654.

[2] 王 振.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响[J].科学发展,2010(4) 101-109.

高铁的运营模式范文6

关键词:高铁经济;同城效应;辐射效应;产业承接与转移效应

中图分类号:F5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5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超常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与此同时,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和材料科学等为代表的当代高新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广泛运用,也使我国铁路运输在高速、重载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就目前进程而言,高速列车很有机会成为我国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运营里程达1 068.6公里的武广高铁,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在这条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长、时速最高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正式亮相之时,粤湘鄂三小时经济圈亦正式落成。所谓“高铁一响,黄金万两”,武广高铁带来的经济意义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同城效应”。根据城市断裂点理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们的规模成正比,与其的距离成反比。即大城市的影响和辐射在300公里处有一个断裂点,在这个断裂点上需要产生一个新的城市,才能很好地连接这两个省区的经济。全线长约1 068.8公里,途经200多座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394公里/小时,投资总额1 166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的武广高铁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从武汉到广州只有2小时46分,湘粤鄂三省从此步入了三小时经济圈。

武广高铁线路辐射湖北、湖南两省和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近年来湖北、湖南两省GDP增长很快,珠江三角洲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港澳地区为特区,经济已经发展成熟。湖北省2009年GDP达12 500亿元,湖南省2009年GDP为12 930.69亿元,而珠三角地区人均GDP更是逼近1万美元。武广高铁南接广、深、港客运专线,可打通“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强势经济带,这是武广高铁客运发展的客观资源环境与机遇。武广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 000公里,纵贯湖北、湖南、广东三省,沿线大、中、小城市密布。这些省市占全国GDP比重很大,尤其是广东省的GDP约占全国1/8。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后,所带来的高铁效应将更为显著,不仅会大大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而且可以使华中与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对于珠江三角洲经济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资金密集型现代工业转化,“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经济结构互补,促进鄂湘粤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物流瓶颈,与长三角和环渤海形成鲜明的对比,珠三角经济圈缺乏庞大的经济发展腹地。随着武广高铁开通,这一状况将获得极大改善。对广东而言,其经济发展腹地得以真正向湖南、湖北等内陆地区延伸,获得当地巨大的土地资源、人才和市场支持;而湖南、湖北则可因此更加密切地融入泛珠三角,进而联通庞大的海外市场。有专家预测,此前港澳的“前店后厂”经济发展模式将因此发生新的地域转移,形成新的“前店后厂”,广东成为“新店”,湖北、湖南成为“新厂”;广东省委书记提出的“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也将跳出广东的地盘而具有新的地域呈现,在粤与湘、鄂三地之间实现新的“双转移”。粤湘鄂三省的经济整合,将使得珠三角在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第二,“辐射效应”。“高铁”时代将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以前那种因为交通因素造成区域旅游资源劣势的局面将大为改善,各地会站在同一个旅游交通资源平台上。客观来说,湖南的旅游资源在“武广高铁”沿线这块较大的区域里面,还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张家界、凤凰、韶山、岳阳楼、南岳等知名旅游地,在“武广高铁”辐射区域内有很强的品牌优势。以前受交通因素的制约,这些知名景区在吸引珠三角、港澳地区的客流量上,还不如广州附近一个普通名景区多。但“武广高铁”的开通,将沿线的15座城市链接形成串珠状的现代交通构架,其中有3大省会城市,9大地级市,3座县级市。旅游与城市扩张的脚步借着“武广高铁”的开通大步向前,也使湖南旅游业实现“借道超车”,使湖南这些知名景点的比较优势凸显出来,在粤、湘、鄂三省区域中,湖南旅游产业的收益将是最大的。

就湖南郴州而言,长沙、广州对其影响将明显扩大。以旅游为例,2011年7月开展的“红色鄂湘粤、高铁一线牵”活动,给三地旅游带来巨大影响。位于湘粤交界的宜章县,围绕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推介,建设了莽山至宜凤高速的快速通道,完善了县内和景点区内的交通网络,开展了飞驰高铁、壮美莽山、高山对歌等七大主题活动。在高铁的带动下,莽山的旅游十分火爆,带动了郴州的旅游发展。

湖北、湖南两省是中国古代南方文明的代表――楚文化的摇篮,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红色革命旅游资源,奠定了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湖北、湖南两省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湘西旅游发展与武广高铁运营的关联性更大。港澳旅游在武广高铁乘客消费目的中占到很大的比例,纵观武广高铁沿线,旅游资源消费者成为高铁发展的又一大顾客群,同样能为武广高铁市场发展提供很大机遇。

第三,产业承接与转移效应。高铁的速度冲击,将首先波及客货运业、服务旅游业以及区域产业布局重构。日本新干线的建成,使几个城市连成一片,形成了产业带。同样,中国高铁的发展也使原有的经济圈得以延伸,使大区域之间通过高铁被串联到一块。广东近年提出的“腾笼换鸟”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战略。武广高铁的开通拉近了两湖和珠三角的距离,将为湖南、湖北带来千亿产业转移投资,加上房地产、物流等方面的投资,数额可能达到数千亿。沿线的粤北、湖南、湖北各市也纷纷建设新的工业园区。

湖南省政府为郴州承接产业转移量身定做了“34条优惠政策”,并大力推进建设工业园“标准厂房”。湖北的咸宁市也专门开辟了“广东工业园区”,还计划投资20亿元,以咸宁北站为中心打造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同样,以郴州为例,2009年5月16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先行先试”34条,就是要打造政策洼地,承接产业转移。郴州以此为机遇,围绕将郴州建成“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和“湖南最开放城市”的目标,将在未来5―10年内,把郴州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规模,努力使郴州成为全国加工贸易承接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江南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华南能源供应基地、湖南视讯数字产业基地。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加速构建了长三角、珠三角联系的快捷运输通道,也推动了郴州的“两城”建设。据郴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郴州新增加工备案企业15家,电子产业增加值增长160%,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增长94.2%,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新进制造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8.3%。

武广高铁的运营给我国带来了技术上的一次创新实践,从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武广高铁对于我国的运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释放了京广线的运能,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同时,武广高铁的运营,使得我国的经济开始由沿海向中部地区转移,这是一次重要的工业转移过程,在这次转移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引导,把握这一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会。在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的同时,发展中部经济,实现经济的全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春莉.武广高铁冲击波[N].人民政协报,2009-12-15.

[2] 张建军.武广高铁助广东产业升级[N].经济日报,2010-05-06.

[3] 曹彪.武广高铁对区域物流的影响[J].港口经济,2010,(1).

[4] 梁雪松,王河江,邱虹.旅游空间区位优势转换发展机遇的再探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3).

The economic effect analysis of the Wu Guang high speed railway

LUO Hui-yun

(Changsha south high speed railway communication workshop,Guangzhou communication section,Guangzhou

railway group corporation,Changsha 410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