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网络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网络教育

高校网络教育范文1

(一)问卷设计

可用性调查主要从教育平台规划、设计等技术因素角度去考虑平台使用者对平台的评价,具体考虑平台界面的美观性、平台技术的先进性、平台的稳定性等,他们均通过用户操作去体验和评价;有用性调查是从教育平台资源内容角度去考虑使用者对平台的评价,比如内容的完整性、内容的针对性、是否及时更新等,是否能真正起到教学辅助资源平台的作用;便利性调查是考察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能否给教学双方提供更多的便利,如平台操作界面的友好性、能否方便的找到所需资源、是否可以减少传统教与学的工作量、能否方便教学双方的沟通等。问题量表采用李克特式量表法,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五点量表是最可靠的,故本研究将问题分成五个测量等级。对于正面陈述,从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或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点分别计分为5、4、3、2、1;对于反面陈述则反向计分。根据计分可以反映样本受访者对教育平台使用现状的态度,得分越高说明受访者对教育平台使用现状的感知越强,评价越高。问卷得分的及格水平为3分,2.5分以下表示评价较低,2.5分到3.5分表示评价中等,得分3.5分以上表示评价较高。

(三)样本特征

本次调研于2012年3月开始,调查问卷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类型,其中浙江农林大学的问卷调查是纸质版,其余高校问卷调查采用电子版形式,总计发放问卷560份,经整理回收有效问卷421份,有效问卷率为75.2%。其中教师问卷102份,学生问卷319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教育平台的可用性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对教育平台的界面设计中的简洁明了基本满意,但对平台的美工视觉效果感觉一般,界面设计体现了平台的风格和理念,界面是第一时间呈现在用户面前,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情感满足,是吸引用户再次造访的重要原因。而造成平台界面视觉效果不满意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教育平台的产品大多是由IT公司的外包定制开发,或者高校直接购买公司现有产品,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体验方面往往不足甚至缺失。快速响应主要由平台的硬件支撑所决定,如服务器、带宽、路由设备等,一般情况下教育平台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但也存在某阶段大量并发访问而导致的访问瓶颈问题。教育平台使用者对教育平台功能丰富性满意度不高,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需求分析不足,目前大多数教育平台只具备一些基本教学辅助功能。容错能力主要体现在由于用户误操作而带来的平台容错和处理能力,很多教育平台往往都是一次性购买,后期的维护和更新没有跟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无法更新解决。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平台是否能连续稳定使用,不会出现无法访问的现象,而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造成平台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硬件、软件,以及一些意外突况,如网站中毒、服务器故障等。

(二)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有用性

教师对平台教学内容设置的完整性认可度较高,反映了各大高校教育平台都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设置,为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提供了保障。平台教学内容设置的可扩展性认可度不高,不少高校教育平台都不具备可扩展性,不能满足教师在教学上的一些特殊需求。教师对平台内容设置能否体现教学思路满意度一般,很多教师认为教育平台仅仅是把传统教学模式照搬到网络,并没有体现出教育平台帮助教师在教学思路上的突破和创新。教师对平台教学手段的丰富性认可度是很高的,但也存在一些疑虑,究其原因主要是虽然教育平台提供了很多教学新手段,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障碍,如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效果的考量等。

学生对教育平台内容的完整性认可度不高,教育平台内容主要由授课教师设置,从具体课程角度来看,内容是比较完整的,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由于很多授课教师并未使用教育平台,或使用不同的教育平台,致使很多专业课程缺失,教育平台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对教育平台内容更新的及时性认可度很低,很多高校教育平台课程内容往往是教师一次设置后几年不变,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很多教学案例已经过时。学生对教育平台内容的针对性认可度一般,内容的针对性应该侧重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教育平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对课堂教学延伸应该体现在教育平台内容的精心组织设计上,要能对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展,可能是由于教育平台的限制,平台扩展性不够好,致使教师的教学思路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延续,很多学生在平台所学的东西仅是课堂内容的翻版。学生对教育平台内容的前沿性认可度很低,高等教育是专业素质的教育,教授内容应该具备专业的前沿性,可以通过此举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并激起学生对专业的认可与兴趣,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这就要求不仅教师要经常更新教学内容,教育平台本身也应该提供这种功能支持,例如应用RSS(也叫聚合内容,ReallySimpleSyndication),通常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上使用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有利于让学生获取了解很多前沿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学生对教育平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认可度较高,由于高校教育平台提供的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教学视频、学习游戏、在线测试等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三)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便利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添置方便性认可度较低,例如很多教师在教育平台设置在线考试时需要手动输入每道题,缺少对WORD或EXCEL文档整体转换的API接口,给教师带来了大量额外工作量。学生对在线学习的便利性认可度尚可,如在线作业的提交、在线测试的完成都给学生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完成作业的独立自主性很难考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只需拷贝即可,很难达到教学巩固和测试目的。人机界面友好性主要是指平台的易操作性,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培训,操作的帮助文档是否完善,教师和学生对界面的友好性基本认可,但也存在有些环节过于繁琐现象。教师和学生对教育平台的交流与沟通的认可度很低,交流和沟通分为同步和异步,同步交流通常采用电话和一些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等,异步交流通常采用的工具有BBS、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以上很多交流方式和工具都是脱离教育平台本身的,很多交流信息也不易保存和向其他学习者公开,但这些交流信息往往是很多学生都会碰到的共同问题,如果学生也能看到这些交流信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疑问,所以很多教师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面对不同学生多次解答,教育平台一般采用异步交流方式。

三、结论和建议

(一)合理加强教育平台投资和建设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高品质的教育平台是实施高质量网络教学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学校对教育平台的投资应该是一种分阶段、连续性的投资,而不是一次性投资。高校在选择教育平台时,要注重教师和学生需求、使用体验调研,应选择那些开源且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更新速度快的教育平台。开源既能保证教育平台的安全性,也可以使高校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可扩展性要求平台能进行有效的扩展,能使用很多现有优秀插件,也能集成功能强大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例如很多国外优秀教育平台都很好的集成了LaTeX,LaTeX可以用来生成复杂表格和数学公式,可以使学生很方便的在线完成数学等需要编写复杂计算公式的课后作业。更新速度快的同时还能保证一些新技术和新需求在教育平台上及时应用,也是教育平台后期维护的重要保障之一。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

教育平台的建设关键在于使用,当然对于教育平台的前期使用,教师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来组织网络教学内容,给教师增加了额外的教学负担,这也是教育平台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注重激励与考核制度的设置,激励教师进行网络辅助教学实践,推动这方面的教学改革。激励措施包括制定相关政策,以教改立项方式鼓励教师参与,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对于好的建设课程进行重点扶持使之成为优质课程,继而申报建设成精品课程;考核应该结合专业层面和学生层面,考核角度应从课程建设体系完善度、网络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网络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更新度、网络教学模式和思路创新和突破、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实际评价,要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终教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改进教与学模式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的模式应发生适当的转换,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由“推”变“引”,诱发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学习工具和途径。在此过程中师生利用教育平台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沟通和引导的网络教学会转变成“放羊”式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方向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要利用平台内嵌交流工具或其他交流工具及时和学生交流,并把学生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以FAQ的方式列在教育平台上。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因材施教,对不同能力学生进行不同方式和内容的教学,既能实施英才教育也能兼顾大众教育。教师也应该注重网络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效果的考量,不断总结寻求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思路。

四、结束语

高校网络教育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网络教育;迅速发展

现代化高校网络教育提倡的理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毕生学习。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虽然日益进步,但是网络教育进程仍出现了许多问题令国内外学者无从解决。在现代社会,教育愈来愈趋势于国际化,在此大形势下,自主学习的理念愈发突显,高校的网络教育需求大大增加,大学的国际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基于我国教育资源欠缺的基本国情,加快教育发展,最有效的捷径便是提高网络教育质量,同时网络教育也是知识经济时期人们达成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的工具。本文就高校网络教育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网络教育的意义及问题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人们已不再只关心饱暖问题,更高层次的重视精神文明。而基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高校教育虽已向大众普及,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接受高等教育。高校网络教育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为那些想要学习的人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无法在校园内完成学业的成人学习者而言,网络教育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同时贯彻落实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施行现代网络教育工程,是在我国欠缺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开阔国民文化视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最有效的手段。然而,任何东西都是利弊结合的,网络教育也不例外。伴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许许多多的问题层见叠出。首先,国民的观念无法响应现代网络教育的号召。现代社会方方面面(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都在飞速发展,人们不想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而建立时代需求的现代学习型社会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提升现代网络教育质量。国民只有更新观念才能把终生学习变成现实而不再只是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顺应现代新时期的要求。第二,网络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发展。自从出现网络教育之后,它的发展便一直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社会经历了信息革命后,人们的生活迅速改变,网络教育在各国的许多所高校蓬勃发展,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高校。但是,中国的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需要提高现代教育质量。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的试点院校的发展并不是很好,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教育,怎样借鉴国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去发展网络教育,使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得最大的利益,是学习型社会建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网络教育理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的薄弱环节。理论研究的开放式网络教育和网络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开放网络教育的理论建设。网络化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转型,它就像灯盏一般为我国的教育现状指明方向;以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教训为借鉴,得出质量贯穿网络教育,是网络教育的生命,并通过对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深入研究,使用一些基本理论,开辟出一条与我国国情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网络教育之路。

二、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史

网络教育以前又叫做远程教育,它在中国已经有了三展史。它的第一代是函授教育,函授教育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局限性,但是它的发展还是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人才,为网络教育打下了基础;第二代是在80年代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中国的远程教育在世界的中央电视大学享有盛誉;第三代网络教育是基于90年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现代网络教育。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1994年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合建立。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议发展现代网络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与湖南电信共建第一所网络大学。清华大学在1998开设了在线研究生课程。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准许为国家现代网络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邮电大学、浙江大雪和湖南大学。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九月,CERNET高速骨干网络建设项目;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上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试点高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2012年,试点院校已有68所。

三、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研究

每个国家都存在自己的评价主题和质量观,因此不同的国家对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的界定也存在着异同。评判网络教育的质量高低包含多重标准:(1)传统教育的资格标准一样,即以得到社会的肯定、成功申请到政府支持资金为其评判质量标准;(2)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要求,即在识别和量化教学绩效指标的基础上衡量网络教育的优劣;(3)以能够成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作为他们的质量标准。我国和外国相比较,我国对高校网络教育现代化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对来说还比较稚嫩,不像外国,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资料对网络教育现代化进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网络教育质量标准。在学术界,大家普遍认为网络教育质量标准有两种取向:一是体现在人才职业分类的市场取向的标准;二是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学术定位标准。但不管是什么取向,都存在很多形式.。

四、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于如何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有以下几种对策:(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加大考试管理力度,严抓考风考纪,积极上进,勤奋务实。(二)提高中国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首先要明确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而完善管理模式,强化学习支持服务,精品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根据中英网络教育的现状比较,它的结论是,在中国的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可用于构建基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框架。(四)通过现代网络教育理论、实际实践的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得出“以学习者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激发网络教育学习者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五)要规范招生入学制度,确保生源质量,加大高校网络教育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和采用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管理。(六)从教师的自我突破和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进步,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来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综合以上论述,当前人们对高校网络教育十分关注,颇有许多研究与见解,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就会发现网络教育大多问题集中于教育质量标准与教育评估。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网络教育还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缺乏系统性,相对比较松散,没有整合;二是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没有针对性,不能一刀见血的指出我国网络教育的问题所在,对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本文在结合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质量,分析了各个时期远程教育的主要质量问题,为了衡量网络教育的质量,有必要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对远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我国的一些教育者通过对高校网络教育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把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归结于五个方面:教育系统的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审核;课程的学习率;网络教育院校的招生率以及学习使用者的支持率和评价。网络教育要学会自身持续发展,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大家的支持,若要如此,便就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不断的实践检验。

五、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研究

说到教育质量的保证,首先,什么是教育质量。有些文件是这样进行诠释的,教育质量即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效果的好坏,最后的成效自然是体现在接受教育的人身上。根据国内外对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把网络教育质量归纳为以下几点:质量即是评论;质量即是效果;质量即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质量即是提升;质量即是自我发展;质量是一种复合的概念。只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网络教育进行监控才能保证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由此便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教育监控体系。按照教育的目标和质量标准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从而达到不断完善网络教育的效果。教育监控体系可以使教育的每个过程都得到监控,从而使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有效缓解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六、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研究

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研究提出了几种看法。首先是教育质量观要科学。在“远程教育”一书,远程教育机构的质量的教育服务输出,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培训需求和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质量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渗透,树立质量科学的质量观念,作为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第一前提;坚持以学生为本,支持服务,促进质量改进;坚持质量全球意识,使系统的运作沿着内涵的发展道路。其次,是网络教育质量要满足观念多元化、多样化。如在《论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中认为网络教育与传统的高校教育应有明显的质量区分,即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喜爱程度影视评判高校网络教育定位的标准。陈乃琳在“远程教育”思想素质作为远程教育质量评价应坚持教育质量多元化和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认为像黄蓉怀、曹苑一样。除此之外,网络教育的质量观还必须具有特色性。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教育院校开始广招学生,竞争日益激烈。若想在如此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网络教育能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网络教育是人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实行者,所以高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来因材施教,从而培养不同的人才,充分展现网络教育的优点。“张俊在建立质量远程教育新概念”的文章还谈到了看法。

七、关于网络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研究

当前国内的高校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较为平稳,大体局面已基本形成。国外的高校网络教育已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还比较稚嫩,并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但这并不影响网络教育的发展,现在已有好多所院校用实际效果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教育的优点。网络教育当今已成为一种潮流,正在以破竹之势的劲头向前发展。当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情况是不足以保证人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而网络教育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使每个人都成为有知识的文明人。

八、高校网络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

高校网络教育范文3

网络教育正在我国迅速地发展着,许多高校已经具有自己的网上教学资源。但纵观目前高校网络教育的建设现状,普遍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未能形成完整多功能的系统、各方面结合较松散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网络方面的技术知识,为给高校网络教育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提出了一套系统规划与建设的方案。

关键词 网络教育,系统规划,课件,素材

[Abstract]

From observing the current condit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Campus, we can see than many of the Universities build their own system lacking of a integrated scheme. Aim at resolving problems in network education, this paper raise the thoght how to build a stronger base via a thorough plan, and how to administrate this kind of system in hardware and software.

[Key Words]

Network Education, System Planning, Courseware, Materials

1.前言

近几年,随着网络建设的发展,通过网上进行授课已经成为可能。网络教育由于其以学生为中心,不受时间、地点、次数及进度的限制,能自由利用网上资源等优点,成为教育方式的发展新趋势、教育也随之进入网络教育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发展网络教育;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发展网络教育责无旁贷。近年来,有较多的高校都将电教中心与网络中心合并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这种合并也说明了在高校中,充分发展现代的网络教育成为高校的发展与进步的新需要。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合并所带来的人才资源与技术优势,为网络教育建设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

目前,较多高校都加入了网络教育建设的行列,从网上不少的主页都可以找到远程教育的内容。但是这些教学网页普遍存在相同的一些缺点,反映出高校网络教育建设的速度及总体水平仍停留在起步阶段,还需要加强建设的力度,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能胜任网络教育工作的系统。通常,网络教育容易出现如下缺点:

(1)网上教育的科目较少、内容也较简单且易流于呆板不生动,缺乏网络课程应有吸引力的优势;

(2)网络课程内容更新的速度慢,往往几个月都维持原状;

(3)课程的交互程度低,网上通常都是些以文本方式出现的课件,偶尔有些高校制作了实时点播视

频课件,却多是收费资源;

(4)上网的课件一般内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

(5)上网课件的可重复利用性小,不利于与其他资源共享等。

分析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些缺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一个有组织的、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项专题建设,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也没有系统地为以后的发展做好规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整体规划,才能为建立一个有序、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教育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机构的建立与分工设置

从长远看,高校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对促进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实现"科教兴国"有深远的意义,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亟需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通过从各方面进行的深入分析、严谨的策划,有目的、有规划地做好这项工作。

目前在通常情况下,上网的课件一般是由专业教师自己制作,然后由网络负责机构将其上载至网站。使用这种方式,由于一般的专业教师普遍不具备很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因此由其开发的课件通常就是一些较简单的文本课件,多有单调死板、不够生动灵活的缺陷,这样等于简单地把书本搬到网上。有的学校制作了一套网上教学交互系统,然而缺乏专业教师进行长时间的专门辅导等交互教学。也有学校受到网络线路带宽的限制,制作的实时视频点播课件无法高速传输。提高高校网络建设水平首先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从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看,这个专门的机构必须胜任网络教育的建设,也就要求机构的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各类型多媒体素材的制作知识、不同形式课件的制作知识、而且更要有足够的网络知识。以目前高校的发展形势观察,从新成立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组织起这样一个机构最为合适,因为它集中了上述所要求的各类人才。我们可姑且称这个机构为"网络教育系统建设部"(以下简称"建设部")。

由于建设部需要组织起多方面的人员进行系统建设,就必须要对这些人员进行适当的分工,并且要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协调、策划、管理以及实施,以达到建立起一个整体系统、并正常运行的最终目标。所以建设部还要求具有一个高水平的管理核心。通过系统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根据一个系统所应该完成的各方面工作,网络教育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组,他们所担任的工作分别如下:

行政管理:建设部的核心组织者,负责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管理、协调;

硬件维护组:对用于网络教育的硬件进行定时的检测与维护,包括排除线路故障、系统使用机器硬件的正常工作等;

资源库开发组:包括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如多媒体素材、课件、试题、案例等,并将这些资源按照约定的方式组织成数据库形式存放,再分别建立索引以备资源共享时检索使用,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

课件制作组:与专业教师进行协作工作,根据专业教师对所需课件的内容要求、授课的思路组织,调用素材库中符合要求的素材进行制作。

系统开发维护组:建设具有交互功能、可提供网上资源共享途径的教学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及维护,同时组织专业教师安排上网教学的进程。

当然,这些只是根据一个网络教育系统所需完成的工作类别进行的最基本的组别设置,如果分得更仔细些还可以有培训组别、信息采集组别等等。也可以通过另外的分类角度将工作分成对外、对内的部分等等。

3.硬件基础及其建设

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是建立在网络建设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没有宽广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无法跑起满载教育信息的快车。网络教育最典型的例子是多媒体课件的传输、视频点播的实时性,这些应用对网络速度(体现为点击反应速度)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良好的网络硬件基础的建设至关重要。

网络发展前期,快速以太网无法提供足够的带宽,而ATM网络技术则由其实现了音频、视频、数据的统一传输,成为了以多媒体应用为主要业务的网络建设的唯一选择。然而选择使用ATM技术的网络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使得它无法为大多数的高校所接受。首先一点就是硬件建设的投资问题,支持ATM网络技术的设备比较昂贵,要负担起这种费用不是普通高校能普遍承受。另外,事实说明,近年来Internet和TCP/IP协议的迅速普及,网络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传输IP业务。而这正是ATM的弱项,据资料显示,ATM传输IP信包会增加30%的额外开销,这主要是因为需要把一个IP信包拆成多个信元分别传输。最重要一点,使用ATM网络对于原有以快速以太网为网络主干的高校无法利用原有资源。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的出现打破了ATM网络在多媒体应用上的垄断,使得大多高校完全可以通过无缝升级快速以太网到千兆以太网节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的投资。以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的校园网完全能够提供给多媒体传输系统足够的带宽。以下是从快速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的一些方式,适用于原有以快速以太网为网络模型的高校。

(1)升级从交换器到交换器的连接,获得信道。升级方法是将快速以太网交换器之间、或中继器之间的100MbpS的链路升到1000MbpS。从交换器到交换器的链路可以使100/1000交换器支持更多数量的交换式或共享式的快速以太网网段。

(2)升级从交换器到服务器的连接,可获得从应用到文件服务器的高速访问能力。最简单的升级方法是将快速以太网交换器升级为千兆以太网交换器,可获得从具备千兆以太网网卡的高性能的超级服务器集群到网络的高速互联能力。

(3)升级交换式快速以太主干网可以通过用千兆位以太网交换器或中继器汇接快速以太网交换器来实现。连接多个10/100交换器的快速以太网主干交换器可以升级为千兆以太网交换器,支持多台100/1000交换器,以及其它的设备如路由器,带有千兆以太网接口和上联功能的集线器,在需要时也可以是千兆以太网中继器和数据缓冲分配器。一旦主干升级为千兆以太网交换器,高性能的服务器可以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卡直接连接到主干上,为使用高带宽的用户提供更高的访问吞吐能力。同时网络可以支持更多数量的网段,为每个网段提供更高带宽,使各网段支持更多的节点接入能力。

(4)升级高性能的台式机,用千兆位以太网接口卡连接千兆以太网交换器或中继器可以实现。在采用千兆以太网的最后阶段,当快速以太网或FDDI连接的台式机带宽也不够时,千兆以太网网卡NIC就派上用场,用千兆以太网的连接能力升级高性能的台式机。高性能台式计算机就连接到千兆以太网交换器或数据缓冲分配器上。

对于正准备开始校园网建设,正在规划中的学校,建议使用千兆以太网为主要模型,以便为日后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软件系统的构筑

图1

网络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服务应用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资源库:包括多媒体素材库(格式、组成)、课件库、案例库以及试题库;

支持平台:提供教师上载、下载素材,上载课件的界面,同时提供学生下载界面;

应用系统:提供学生与教师用于教学用的交互式界面,包括保证安全的身份验证、课件的点播、各种实时的交互方式等。

上图是一个网络教育软件系统的简单结构图,系统图中包括两大模块:数据库模块与实时交互系统模块。数据库是一套资源库,内中包含有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以及案例库,这些数据以约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供教学交互系统使用。每个库都应该定义好数据以多种格式保存、建立高效的索引,为在网上进行方便的资源共享打好基础。实时教学交互系统则要求有较强大的功能,除了能够提供实时的课件点播外,还必须实现多种的交互方式如电子邮件、BBS讨论区、电子白板、CHAT等功能。

这样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完全建立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可以从简单的功能开始实现,但是一定要先做好扩展规划,以满足日后发展的需要。

高校网络教育范文4

一定的教育管理模式是由管理思想决定的。20世纪以前,教育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管理者的经验总结。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管理者借鉴了一般管理思想中的精髓,同时又结合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教育管理理论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基于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育管理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20世纪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有主观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理论、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等[1]。托尼•布什认为教育管理应分为6种模式,即学院模式、治理模式、主观模式、正规模式、模糊模式、文化模式;他还认为现有的理论对正规模式、政治模式探讨较多,而对其他几种模式则很少触及[2]。但是大多数学者却倾向于将教育管理思想分成以下4类[3]。

(一)管理效率理论

这个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罗、法约尔和韦伯。泰罗认为在管理中,制度建设是第一位的,应制定合理的工作质量标准,培训合格的岗位人员,倡导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负有共同的责任[4]。芝加哥大学的弗兰克林•博比特认为泰罗的标准化理论对教育组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如果将教育成果作为产品,从而对结果进行标准化,管理人员就可以对生产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BobbitF,“SomeGeneralPrinciplesofManagementAp-pliedtotheproblemofCitySchoolSystems”inS.C.Parker)。现在普遍认为,这种观点强调教育管理中权力集中于控制,它对于后来教育管理思想的发展作用并不大,但是其中的理性思维却发挥了启迪后人的作用。法约尔和韦伯则在行政组织管理思想上有所建树,将他们的思想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后,学校更多的带有行政组织的特性[5-6]。

(二)人本化理论

人本化理论是在批判效率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教育学家杜威等人。该观点认为,效率的产生不是“权威的力量”,而是“情感的力量”。该观点提出“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说,将组织环境、社会因素作为考虑变量纳入管理者应当考虑的范围。但是该理论忽略了人的理性,并没有使教职工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发挥[7]。

(三)科学管理理论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教育管理科学理论运动,代表人物有HalpinAW、MiskelCG等。该理论认为教育管理应该是一支独立的力量,有自己的概念和体系,而不是仅仅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同时,强调教育管理的科学性,认为其应该像工程学和医学一样有自己的科学理论,是可以进行实证的一门学科,注重理论的系统化、可操作化,可以以科技手段来检验其发展水平[8]。

(四)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教育思想进行各种样态的嫁接,使得教育管理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总体来说,尽管各种观点不尽相同,但都是学者们针对教育管理科学理论运动忽视价值、人的主体性和管理知识的变化性等提出来的,提倡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多样性和价值性,权力的生产性以及对话、交流、理解在人的解放和自由方面的重要作用等。我国的网络教育从诞生起就呈现出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组织方式。在论述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时,一部分学者直接抛弃了传统教育管理的各种思想,提出远程教育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工业化、互动影响的自主理论、独立学习理论[9]。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教育虚拟化、扁平化的特征,自然应引入管理理论中的扁平化理念,同时,幅度理论与零度管理理论也受到人们的关注[10]。另一部分学者则没有找寻理论基础,而是在实践中探讨网络及远程教育的管理模式问题,可以说他们的讨论更加具有应然性,但却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显得深度不够[11-12]。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管理模式是在教育活动中,将一定的管理思想应用于实践并与实践相结合而成的集合。管理思想则必定是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背景下提出的,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数量大,且分散全国城乡,在教与学时空分离的状态下,为保证教学及支持服务的质量,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特点的资源建设,确保网络教育组织、管理的规范、有效以及持续提高,本文提出一个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现代网络教育管理模式。

二、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教学对象的规模化、教学主体的团队化以及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是现代网络教育的重要特征。这种有别于常规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在网络教育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突出表现为教学和支持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教学资源难以有效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网络教育的组织和管理难以规范、有效和持续提高。因而,迫切需要一套符合网络教育规律和特点,建立在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之上的管理模式,以保证教学及支持服务、资源建设以及组织管理的高效运行。可以说,任何教育模式要能得以存在并获得发展,必须能确保并提升教育质量。在网络教育领域内探索教育管理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最核心的关注点之一。本文试图构建的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是以网络教育与服务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为目标,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体系为载体,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的现代网络教育管理模式。

(一)网络教学与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网络教学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必须以标准化管理为前提,以专业化团队为组织基础,以规范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为保障。

1.以岗位分工为基础的标准化管理是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是现代管理实践中确保质量、提升效率的最重要、最有效方法之一。在网络教育中引入标准化管理是建设网络教育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网络教育模式一般包括了教学管理、支持服务、资源建设与技术支持四大子系统。各网络教育机构应根据网络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四大子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在各部门内部细化岗位分工,建立相应的标准化作业流程,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文件和不同级别的质量控制点,对网络教育管理进行标准化管理,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教学和教学管理由传统条件下的以教师为中心独立作业转化为团队协同实施。

2.专业的质量团队是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基础。没有组织保障的质量管理工作是无法有效推进的。网络教学与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应以引入现代管理关于组织分工与岗位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为前提。如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专门的内审员队伍,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法则通过绿带(GB)、黑带(BB)和黑带大师(MBB)的梯度来实现质量团队与业务团队的高度融合。要建立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导向的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必须在网络教育模式四大子系统的组织设计中建立网络教学与服务质量保障的团队。

3.规范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是质量体系的保障。规范的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建立完整的质量跟踪反馈系统和迭代趋优的改进机制,以闭环系统链接教学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学生服务平台、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及现场考察等多种反馈渠道采集信息;根据反馈信息的内容和性质,通过即时改进与系统改进两种方式实现持续、有效的改进。所谓即时反馈是指通过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各业务部门,对教学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改进。系统改进则是指通过调查与评测体系,对学习者的直接反馈进行科学归类,立项研究论证,实施系统改进。

总之,在构建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过程中,严密组织分工,细化岗位职责,完善业务流程,严格规章制度,将会有效地控制系统运行中出现大量线性的可预测性问题。然而,网络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实施过程并非源于一个组织实体,需经过网络教育学院、公共服务体系及学习中心、网络技术服务商等诸多环节才能实现。实现网络教学系统的有效运作,不仅需要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方式,还必须从运作上突破组织边界障碍,将整个组织构建成一个灵活有序的系统,以解决开放系统在诸多非线性复杂因素干扰而远离平衡状态的情况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一致。

(二)适合自主学习特点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方式逐渐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作为目前网络教育的重要资源,是网上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其开发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本文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开发思想、评价、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等角度入手,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远程教育实际,符合远程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该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资源。

1.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确保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及具体要求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网络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活动的设计与实现、导航系统的统筹安排、版面布局、色彩搭配等环节,其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对于网络课程来说意义更为突出。在充分研究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并针对课程内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完成学习活动组织的总体描述。实践证明,通过学习活动设计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网络课程开发普遍存在素材冗余、重复建设、缺乏继承性等问题,难以适应远程教育中学习目标和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要求。依据网络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探索并创建了符合网络教育发展需要的资源建设模式,通过对素材、知识点、课件和教学目标的分离和整合,完成了以知识点为基础单元的资源库建设,以学生学习课程的具体目标为中心,以相关的知识点为内容,为学习目标多元化的需求提供了一定保障。将这一资源开发模式应用于网络课程开发实践,不但有利于解决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为网络课程自动生成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网络课程评价。网络课程是规模化的集成产品,有统一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模式,它虽然可以防止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但是也面临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知识陈旧等问题。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价并提出整改方案,成为网络教育中的周期性工作。在综合分析和调研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评价中心(CSE)课程设置评价模型。通过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重新确定教学目标,评估学生课程学习的需求,在加强对教育质量全面监测和控制的基础上对网络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通过对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网络教育的教学和服务质量。

4.网络课程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网络课程开发是在一定资源(包括人员、教学资源、时间、投入等)的约束下,为创造独特的远程教育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有鲜明的项目特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工作繁琐,涉及的人员众多,项目计划管理、文档管理、沟通管理是影响课程开发质量的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将提高开发过程的管理效率和工作绩效。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引入工作流技术,可以支持网络课程开发的项目规划、进度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控制等方面。此外,将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以模板、文档、规范等形式显性化,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支持工具,通过建构网络课程开发工作流模型,开发能够满足网络课程开发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网络课程开发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三)建立符合网络教育规律和特点、规范、高效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1.建立虚拟团队,整合内外资源,开发使各个部门和员工组织灵活、协作分工的“协同管理平台”。网络教育教学主体的工作是由多个不同分工的岗位通过协同合作来完成的,因此,必须系统和规范地梳理出网络教育组织内各部门、各岗位、各项业务之间的有机联系,将每个具体的工作环节纳入到一个组织灵活、协作分工的体系中,通过各个闭环子系统内部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分工、合作,实现网络教学和服务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下页图1是一个一般化网络教育的运营系统,其中按照网络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划分了“教学管理”、“资源建设”、“学生支持服务”、“技术支持”4个子系统和核心的“决策系统”以及内部包含的多个任务类型。这些系统和内在的任务类型在打破传统部门边界的基础上,涵盖了传统的教务、课件、技术、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通过虚拟团队的建设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主控部门负责制”为核心对网络教育教学和服务进行管理,通过内在的联系与反馈有效支持网络教育的持续、稳定运营。

2.建立按小时度量的员工工时评测体系,合理规范网络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员工的工时安排和各类型工作结构的配置,有助于在整个网络教育教学和服务中,将团队化教学主体的工作任务数据化、标准化、可控化。不论是资源建设中的课件策划、视频录制和课件合成,还是教学管理中的教学策划、教师管理和毕业论文管理,或者是支持服务中的教学辅导、学生活动管理和论坛平台管理等工作和岗位,都落实到精确细分的每个任务类型,通过每名员工“日填、周报、月分析”的统计模式,对网络教育教学和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根据统计上来的数据建立“工作饱和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评测指标,将分析与评测的结果反馈至各部门,作为部门领导或任务组织者对工时配置、人员安排和资源配置结构修正的决策依据。

高校网络教育范文5

论文摘要:提高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建设与发展水平,是保障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质量评估是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做好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佑工作,不仅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佑系统,包括评估主体、教学管理、网络教学过程和网络技术支持几部分,而且应认真抓好我国高校网络评佑系统的实施工作.

在我国,虽然政府对网络学院的办学资格进行了规定和限制,但并非所有的网络学院都是按照政府的规定行事,各标准也不统一,网络高等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和保障我国网络高等教育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质量评估不仅是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关系到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长远发展。

一、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里评估的原则

评估体系是评估的依据,制定符合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评估体系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有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反之则起到较大的反作用。具体应遵守以下原则:(1)一致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关键性原则。一致性在这里主要是评估标准与总体评估目标相一致,下级评估指标与上一级及总目标相一致。(2)可测性原则指评估体系中的评估内容应该是具体可测量的,即要求具有可操作性。(3)独立性原则指同一层次的评估标应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包含,同一级评估指标的含义应明确。(4)可比性原则指考虑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评估标准的尺度必须在同值的基础上比较。(5)科学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基础性原则。科学性在饮里主要是指评估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真实、合理和可行的基础之上。(6)完备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前提。高校网络教育中的要素如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的因素、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都是独立的因素,但又互相联系,构成高校网络教育这一有机的整体,所以应以全面提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为目标,构建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且评估系统的构成

(一)网络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

评估的主体可以是政府、学校或学生。政府作为评估主体,主要评估学校是否具备办学条件;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作为评估主体,是因为学校考虑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培养的毕业生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而开展的自我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估促进学校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生作为评估主体,是评估他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能够为他提供多少知识和能力。在这三三位一体的评估系统中,政府评估具有指导和导向作用,学校自身评估起检查和管理作用,学生对学校的评估,将对学校的自身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网络教育是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和手段不断重复地培养人才的新生事物,只有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出网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才能有效地把网络教育各个环节中的各种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真正实现网络教育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因此,质量标准是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系统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评价和衡量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一个尺度。没有网络教育的各类标准,就无从进行管理,也就谈不上质量保证体系。

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如ETB质量研究“欧秒财政部浏览器项目质量研究项目”,ISO 9000(1944)映射“美国地方授权委员会网络教育指南与ISO 9000 (1994)条款的对照”、DESIRE“欧洲研究与教育信息服务的开发”、ECC标准网络课程认证标准。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制定本校、本部门的质量标准。

将网络教育的各种质量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形成了一个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网络教育质量是衡量网络教育工作的综合指标,它几乎涉及到网络教育的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标准是对网络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技术支持以及其他管理事项所使用或制定的标准。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尤其是根据国际教育发展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提出的适合自己学校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是教学工作的灵魂。在此前提下制订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对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管理措施是抓好教学质量的前提。

2.网络教学过程。网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支持学生学习。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开展教学活动、评价反思三个基本环节。教学准备和评价反思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是师生交互的过程。(1)教学准备。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加工、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等。教学准备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习者。教师要了解、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任务是明确学习目的,为学习活动作好物质和心理的准备。(2)开展教学活动。即师生围绕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意义的交互活动,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环节。(3)评价反思。其目的是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和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评价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来判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活动的恰当性。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3.网络技术支持。网络技术作为支持网络教育的辅助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网络技术支持包括网络硬件技术支持和网络软件技术支持。网络硬件技术主要指网络仪器设计的建设,如服务器、客服端、路由器、网关、网桥、网线、网络教室等的架设。网络软件技术支持是开展网络教育的核心,包括通信协议、网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教育系统体系结构等。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1)从资源的技术开发方面考虑,提出一些最低技术要求;(2)从方便用户使用考虑,需要对素材的属性进行标记,因而对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进行规范;(3)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对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远程教学支持平台所应具备的功能要求。(4)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功能要求,网络教学支持系统不仅是先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要符合现代化教育的一般规律,使得网络教育成为一个真正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网络教育系统建设包括四个层次:(1)教育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应包括:丰富的题库、多媒体素材库、网络课件库、案例库;(2)网络课程库建设;(3)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4)通过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开发。所有教学资源的建设应该围绕课程这个核心来组织,统一服从网络课程的建设要求,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所用到的媒体素材、题库、网络课件、案例和文献资料等,应该纳人到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统一管理冈。

三、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且评估的实施

(一)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的具体实施步骤

成立该评估体系的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应该是多维的,不能只单一包括某一层级的人员,应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评估小组应根据评估体系的要求,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要做到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进行有序,限期完成。

评估工作应由主管部门领导,成立下属的专家组,专家组由评估组根据待评估的指标项的性质聘请若干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应该在评估实施正式开始前召开准备工作会议,就评价尺度作统一认识。评估专家组应采取专访、审查材料、现场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被评对象的各项指标水平,并根据评估体系中各评估要素的要求逐个量化打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进行评级、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努力方向等写出详细评估报告。

评估结束后,应再次召开会议,由专家组向综合评估小组通报评估结果和有关情况,并征求多方面的意见,以便对评估体系进行修改再实施,直至达到尽量完善。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的作用

1.通过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基础建设。

2.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增强我国网络教育建设。虽然有些地区高校的网络教育工作做了不少,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以及恰当的评估系统。

高校网络教育范文6

[关键词] 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比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2―0079―07

199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同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4所高校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高校。10年过去了,电大开放教育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所、省级电大44所、地市级电大949所、县级电大1823所,在校生224.97万,开放教育累计招生已达493.56万人。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已经发展到67所,截至2007年试点高校网络教育注册学生132.45万人,累计注册学生248.26万人。

电大开放教育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都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但由于办学基础、学生需求、教学条件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特点与教学模式。分析两种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其对学生的适用程度和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比较它们的优劣与特色,对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完善电大开放教育的适用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大开放教育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比较

(一)专业设置与招生

专业设置是招生和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它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体现教育特色的基础工作,也是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关键所在。招生是办学的前提,新生的数量及其构成影响着教学的实施。

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部试点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共开设专业257种、合计1809个,覆盖了10个学科门类;电大开放教育开设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40个、“一村一”专业11个,共计69个,覆盖10个学科门类,电大开放教育的专业明显少于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根据问卷调查(见表1),我们认为,专业设置符合和比较符合需求的,普通高校网络学院学生比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分别高27.73%和2.5%。

电大开放教育招生有高起专、专升本两种层次,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有高起专、专升本和高起本三种办学层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07年底,68所试点高校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共招生667.78万人,其中电大419.52万人,占62.82%;普通高校网络学院248.26万人,占37.18%,电大学生是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生的1.59倍。但电大开放教育所占比例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从2007年度招生情况来看,试点高校的现代远程教育招生132.45万人,其中电大74.15万人,其它高校招生58.30万人,分别占55.99%和44.01%,电大学生是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生的1.27倍。据调查(见表1),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自中职类学校的占61.03%,来自高中的占38.97%,;普通高校网络学院学生来自中职等其它学校的占62.22%,来自高中的占37.78%,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接近,一般文化课相对薄弱。驱使学生到电大开放教育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习的主要因素,第一位都是提高学历,第二位是增加知识,再是其它因素。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报名入学第一位的都是听人介绍,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分别占45.07%和41.51%;其它还有通过媒体广告、单位组织和综合因素的。

由此可见,电大开放教育和普通高校网络学院的学生来源基本一致,但具有高起本层次和专业多而齐全是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的优势,也可能是网络学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具有品牌优势和良好口碑是电大开放教育的优势。此外,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提高学历,因此容易学习和能够及时拿到文凭也是相当部分学生选择开放教育还是网络教育的重要因素。从趋势来看,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招生数很快就会与电大开放教育相当,甚至超过。

(二)师资队伍

据统计,普通试点高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教职工18.36万人,本部教职工1.83万人,约占10%;校外学习中心教职工16.53万人,约占90%。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的教学主要由本校师资承担,相应网络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在高校各教学院系。截止2007年底,普通高校网络教育专职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73%,具有本科学历的占25%左右。2008年全国电大教职工总数为8.5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06万人;还聘请校外老师3.52万人,校外老师占教师总数的41.0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分别占0.41%,9.87%,84.20%和5.52%。数据表明,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教师以具研究生学历者为主,且人数多、队伍比较稳定;电大开放教育教师以具本科学历者为主,且人数大大少于网络学院,教学中对校外教师的依赖度大。

通过问卷调查(见表2),电大开放教育学生认为教师责任心强的和比较强的占84.68%,比网络学院少11.24%;认为教师教学水平高的和比较高的占79.70%,比网络教育少20.30%;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好的和比较好的占79.70%,比网络教育少20.30%;认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大和比较大的占78.78%,比网络学院少19.18%。总体来说,学生对开放教育教师的评价是好的和比较好,但与网络学院相比,在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方面,认可度要少20%左右。

(三)资源建设

普通高校网络教育依托母体高校的学科和师资,其课程资源均由网络学院组织建设与提供,学生可直接使用,各校外学习中心不必进行资源建设。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基础资源,统设课由中央电大建,省开课由省电大建;但由于上级电大的相关资源不够完整、及时和使用不够方便等原因,许多课程资源都经过基层电大教师整合与自建后,再提供给学生使用。

根据问卷调查(见表3),对于资源的需求,开放教育和网络学院师生选择学习指导资源的最多,选择知识拓展的较少,选择其他资源各有多少,但差异总体不是很大,这反映了资源种类的多样性需求。开放教育师生认为网络资源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占77.46%,认为丰富和比较丰富的占69.51%,认为很适用和比较适用的占69.97%,比网络学院分别要低15.50%、25.48%和9.36%。

在网络资源的使用方面,开放教育师生经常和比较经常使用的占58.50%,比网络学院低24.84%。在网络资源对学习的帮助方面,开放教育师生认为帮助大和较大的占63.77%,比网络学院要少9.85%。结果显示,开放教育师生对资源建设的总体认可度还是可以的,但这是建立在基层电大进行整合和自建基础之上的。即使这样,资源的建设和效用还是比网络学院明显要弱。

(四)学业考核评价

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由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构成,两者比例大多课程为20%和80%。形成性考核基本上通过平时作业进行,终结性考核大多以纸质考试来完成。一般平时作业每门课三次,以客观题为主,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学生完成作业点击递交,平台即刻自动批阅,每次作业有三次机会;也有布置主观试题,由书面完成的,平时作业学生几乎都能及格。也有个别网院提高形成性考核比例的,如福建师范大学网院形成性考核占40%,与此同时增加了网上讨论和参与网上论坛。

普通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因各网络学院而异,有的以闭卷为主,有的以开卷为主,除统考课程英语外,考试的通过率几乎可达100%;因此,最短学制内的毕业率也高,未能及时毕业者基本上是没有通过英语统考课程的学生。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课程成绩也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构成,大多数课程形成性考核也占20%,终结性考试占80%。电大开放教育形成性作业大多以纸质形式进行,一般四次作业,主客观题结合。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基层电大一般都对网上学习时间、课堂或网上讨论、面授到课率都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近年来,开始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一部分课程平时作业以网络平台作业代替传统纸质作业,并提高形成性考核占比,每次网络作业严格规定在一定时间完成。开放教育实行统一考试,统设课程由中央电大出卷,以闭卷考为主,少量一纸开卷和开卷;省开课程由省电大出卷,在浙江原先基本上是闭卷考试,目前一纸开卷的比例增加较多。

近年来基于网络的考试逐渐增加,形成性考核比例在30%以上的课程实行双及格制。从近三次课程考核考试平均通过率来看,浙江全省电大分别是91.52%、91.62%和93.64%,嘉兴电大市本校分别为86.71%、88.67%和88.92%,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课程及格率不到50%,最短学制内毕业率目前在70%多,明显低于网络学院。总体来说,与普通高校网络学院相比,电大开放教育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式较多,通过的难度要大。

根据问卷调查(见表4),开放教育和网络学院师生选择开卷、开卷为主或一纸开卷为主考试形式的分别占88.45%和89.89%,大家普遍认为开卷类考试比较适合成人教育。对于目前试卷的难度,两类教育的师生中,教师认为适中的为多,学生认为比较难的为多,电大学生认为难的比网院学生多5.52%。考试对学习的评价大家认为还是基本正确的,开放教育师生认为正确、比较正确和基本正确的分别占19.39%、27.03%和39.35%;网络学院师生分别为21.88%、29.48%和43.09%。认为不太正确和很不正确的,电大比网院多8.68%。考试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是较大的,开放教育学生认为大或比较大的占58.78%,网络学院学生认为大或比较大的占72.07%。对于目前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师生大多认为合适或比较合适,但开放教育有9.21%的师生认为不太合适或不合适。对于形成性考核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大多认为大或比较大,其中开放教育学生认为的比网络学院多8.51%,但认为不太大或不大的也多10.79%,开放教育学生的意见相对分散。对于形成性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两类师生均认为要提高形成性成绩的比例,选择30%或30%以上的,开放教育师生有77.12%,网络学院师生有71.88%。由此表明,考试和形成性考核都是必要的,但开放教育终结性考试的形式应适时进行改革,形成性考核与考试所占学业成绩的比例需要作些调整。

(五)教学实施

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派生于普通高校的校园教育,是普通高校的一种新型或延伸教育方式,它将普通高校的师生面对面的教育改变成为准分离状态的在线教育,形成了与校园教育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

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形成两级平台,一是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负责办学,进行课程设计、资源建设,提供统一的网络课程,实施网络教育;二是校外学习中心负责进行学习支持服务。网络教育采用以下教学方式:①提供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在线教学与辅导;②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与批改作业,学生在线完成作业;③通过网上讨论与网上论坛。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的教学与管理、服务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网络,相对比较单一,但网络教育的职责明确,完善程度相对较高。

电大开放教育主要是由广播电视作为手段的教育发展到以网络为主的多种媒体为手段的教育,这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发展,它保留了原来广播电视教育的一些教学方式,又结合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和学生的现实需求。电大开放教育由中央电大负责办学,实行系统内各层级分工合作、协调运作。一般课程由中央电大进行整体设计,提供基础资源,指导教学,省级、地市级、县级电大(工作站)根据不同情况多层级面向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实际运作中,许多学生只是依靠基层电大提供的教学和服务进行学习,中央和省电大起的是间接作用。电大开放教育的具体教学方式较多:①提供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在线教学;②安排面授辅导,由基层电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③通过纸质形成性考核练习册,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由基层电大教师批改,目前大多数课程均采用之;④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与批改作业,学生在线完成,这种课程目前还不多;⑤开展课堂讨论或网上讨论。大多数课程均将各种方式混合运用,不同课程进行不同的组合。

根据问卷调查(见表5),开放教育学生有74.35%认为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是面授辅导或面授辅导为主,比网络学院多21.89%;但网络学院认为网上学习或网上学习为主是最好的教学模式的学生要比开放教育多21.60%。认为最需要老师面授的内容,开放教育和网络学院学生首选的都是课程重点知识,其他选项都比较接近。认为现在的课程安排适合、比较合适的,开放教育和网络学院学生分别占66.92%和83.33%,网络学院的认可度要高。认为现在的教学实施情况适合、比较适合的,开放教育和网络学院学生分别占61.47%和79.59%,网络学院的认可度较好些。

对于目前的教学效果,开放教育和网络学院学生25.58%和37.50%认为效果好,34.11%和47.92%认为效果较好,36.43%和14.58%认为一般,3.10%和0%认为不太好。对于缺课的原因,开放教育和网络学院学生均为没时间,分别占70.68%和75.61%,认为太难、听不懂的分别占15.79%和17.07%,认为太容易、没必要听的分别占3.01%和4.88%,认为老师水平太差的1.50%和0%,认为选择安排不科学的9.02%和2.44%%。经常或比较经常上网的学生,开放教育57.36%,网络学院84.09%,网院好与电大。由此可见,面授教育的形式是受学生欢迎的,这是电大开放教育的一个特色,它优于网络学院;但就网上学习来说,网络学院强于电大开放教育,而且得到其多数学生的认可。

二、完善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对策措施

(一)确立开放教育的先进理念

开放教育是由现代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所组成的。开放教育应该是一种在教育公平思想指导下的开放式教育,其理念是让人人享有教育,享有适合他们的优质教育。开放教育要面向全体民众开放,为所有具有相应学习基础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学有所教。

在这种理念下,开放教育要以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的思想为指导,强化开放教育的开放性,不断推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增加高升本的办学层次,建立开放教育的学位制度,以扩大招生面向,满足学生的求学愿望;要建立和完善灵活多样的适用教学模式,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合适的教育、优质的服务,使他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各种方式都能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和导学服务中完成学业,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简单的远程教育,它需要灵活、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既进行远程教学、也能近距离面授,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配置,远近结合、取长补短,发挥综合效用。

1.开放教育中的远程教育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以逐渐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非常有利,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来源广泛,年龄差异明显,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他们对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统一课程教学进程的学习是难以适应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实施教学活动,手段先进、方法灵活,可以大大缓解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学习时间、地点等矛盾。因此,开放教育需要远程教育,它对于具有良好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是合适的,对于一些管理类、经济类等容易自主学习的课程是适用的。

然而,由于师生之间的时空分离,远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产生过程不清晰、管理不到位、学习不完整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了措施有:

(1)把握课程教学节奏,进行渐进式学习设计。根据循序渐进的规律,将课程的系统性和学习的渐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时间进行具体安排,分别提出教学要求、提供教学内容、布置作业、组织讨论等,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学习下去。

(2)发挥教师全程多向导学作用,培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制定与掌握学习计划,进行时间管理和自我评价、调整的技能;培养学习者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进行学习的基本能力,指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使用学习资源,获得远程支持服务;引导与监控学习过程,注重互动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作出进一步的指导。

(3)建立健全网上作业平台,方便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尽快使大多数课程具有网上的作业系统,使远程教育名副其实;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客观题、主观题相结合;合理设置作业完成时限,将网上作业的阶段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提供多次机会,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开放教育中的面授教育

面授教育(也称课堂教育、校园教育)和远程教育是两类明显不同的基本教育形式。进入开放教育学习前,大多学生接受的是校园教育,他们习惯于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对现代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不习惯,对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不适应;不仅如此,目前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控能力较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欠缺。如果缺少必要的指导、管理与监督,很容易放松学习、迷失方向。

面授教育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教学进程,便于师生间的交流,可以在近距离的教学中发挥思维方式、形体语言、人格魅力、现场互动、即时反馈、统筹兼顾、因材施教等优势,增强与扩大教学效果;还可以弥补资源不足和支持服务不够的问题。

当然,传统校园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面授为途径、以书本为媒体的教学模式,这种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再说开放教育毕竟是以远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不可能象全日制普通院校那样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堂教育,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到学校,教育成本也不允许。

因此,开放教育中的面授教育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面授教育。应凸现以下三方面:

(1)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习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授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即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会自主学习。

(2)实施课程辅导,理清知识要点。课程的面授主要是对基本内容进行导学,要结合网上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纲挈领地串讲,突出课程重点,梳理学习疑点,解释教材难点,使课程内容结构化;辅导中应注意互动与反馈,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增强效果。

(3)重视素质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将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通俗易懂地让学生理解接受,耐心细致地给学生释疑解惑,举一反三地使他们触类旁通,在真实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排解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的“孤独感”与“枯燥感”,造就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学习氛围;同时有意识培养和造就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促进各种思想交织、融和与发展。

3.开放教育中的混合教育

事实表明,现代远程学习能实现某些教学目标,但不能取代传统的其他媒体教学和课堂教学;能极大地改变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功能,但不能取代学校教育。把在线学习的优势和传统学习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既体现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这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

基层电大开放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中,进行适当的课堂教育,取长补短、将远程学习和面授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它对于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许多学生选择电大而不是其他网校的原因之一。

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应以远程教育为基础,合理运用面授辅导,实行不同比例的混合学习。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远程教育教学体系,以此作为基础,绝不能因为有面授辅导而忽视网上教学,使部分学生因故缺课而导致学习过程缺失;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时间和课程难易程度,适当安排面授辅导,特别是期初和期末,具体课时宜多则多、可少则少,如比较容易自学的文科类课程时数可少一些,难以自学的英语、数学和一些理工课程面授时数应多一些,防止部分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力弱而迷失学习与考试方向。具体安排中,可以整体设计,灵活配比,有机结合,相互完善。

(三)创设实施教学的良好条件

要使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有效运行并取得良好的教育质量,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具有的条件出发,提供完整而适用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素质高技能好的师资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评价机制。

1.提供完整而适用的网络课程资源

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开放教育要实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提供完整和适用的网络课程资源是重要前提。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应从开放教育学生和基层电大导学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系统化、分类式、适用性为原则,建设好四大类资源,充分体现导教、导学、助学、助考等功能。

(1)建设既导教、又导学的教学指导资源。课程教学指导资源是指课程教与学的指导性教学文件,用于指导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特点,领会教学设计意图,用好课程教学资源,开展系统性、阶段性、针对性的导学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个人实际,制订学习计划,从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课程教学指导资源一般应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指导、考核说明、复习考试大纲、教学进度建议等,根据课程归口管理实际由中央电大或省电大组织建设。基层电大只需建设一个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即根据以上指导性资源和教学点学生的实际,提出学期的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

(2)建设系统化、模块式的课程学习资源。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应建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能提供完整课程学习资源的体系,而不能成为某种教学方式的补充;同时,也要注意与教材、光盘等资源的配合,进行一体化建设,既要使教学属性通过不同的教学媒体有效而充分地显现出来,也要防止各类资源各搞一套,自由“堆砌”。根据循序渐进的规律,建设模块化教学资源,即根据知识点组成一个个学习单元,并前后有机连接起来,形成清晰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下去。

学习资源建设要明确要求和职责,统设课程主要由中央电大组织制作,省开课程主要由省电大组织制作,基层电大主要是整合中央电大、省电大资源,建设课程辅导资源(类似于教案),即以周为单位提供辅导性学习内容、布置作业(练习题、测试题)、列出学习与参考资源清单,组织专题讨论等。

(3)建设广泛性好、丰富度高的课程拓展资源。课程拓展资源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可以从课程知识点出发,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文献链接,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提供鲜活的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应用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应用其它网络院校的同课程资源,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当然,即使拓展资源也要相关与适量,避免无限制地将资料搬到拓展资源上去,成为“文本垃圾”。

(4)建设知识点全、针对性强的复习考试资源。复习考试资源的内容要体现课程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同时,要有针对性,成为复习的助手、考试的模拟。课程复习考试资源可以以模拟试卷、历年试卷为主要资源。试卷要体现复习性、交互性和检测性。通过这类资源的运用,对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通过思考、选择、对答案等体现互动,通过答题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建立应考的信心。

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四大类资源建设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建立质量标准,资源之间既要进行分类、又要有机联系。资源建设要提倡团队协作,分工负责;还要建立资源应用的反馈机制和质量评估检查制度,听取基层电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听取专家、学者的评价,并不断总结、改进,保证它的科学性、适用性和高质量性。

2.建设素质高技能好的基层电大师资队伍

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基层电大需要一支教育理念先进、职业道德良好、专业业务水平高、开放教育教学技能强的教师队伍。

第一,要建立健全基本的教师教学规范。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四级办学,学计划、材、统一考试。开放教育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基层(县级与地市级)电大,这些教学点的教师担负着为他们的学生提供教学辅导和支持服务的责任。电大各教学点师资安排普遍从紧,许多课程也就一位教师,新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难有指导、帮助。

因此,中央电大或省电大需要对基层电大的课程导学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从拟订课程教学计划,建设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网上与面授辅导,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布置与批改作业,实践教学安排与实施,形成性考核与成绩评定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以便有一个基本的教学和支持服务标准,形成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

第二,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科研活动。基层电大教师往往既教学、又管理,服从于上级电大的教学安排,服务于学生的日常需要,虽从事于某专业某课程教学工作,但没机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很少进行学科研究和教学研究。因此,要多创造教师业务学习的机会,增加课题研究项目及经费投入,经常开展具有实质内容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实施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等量化考核,对优秀人才进行专项奖励和专门培养,引导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

第三,努力建设好适应开放教育的外聘教师队伍。外聘教师对开放教育不甚了解,其责任性和开放教育教学技能总体不如本校教师。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措施:①对外聘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尤其是新聘教师,使其逐步熟悉开放教育的理念、特点和教学规范,掌握开放教育的资源建设、网上导学、面授辅导、讨论作业等系列教学环节。②关心外聘教师的教学情况,通过听课、检查、指导等途径,了解他们的教学状况,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③建立外聘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他们认真实践开放教育。④努力保持外聘教师的相对稳定性,使他们持续担任开放教育教学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评价机制

学业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它既是对结果的鉴定,也是对过程的导向,对学生影响重大。我们认为:

(1)调整学业考核评价结构。开放教育应增加形成性考核在学业评价中的比重,先可以提高到30%;再通过逐步完善形成性考核,将比重提高到50%,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防止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

(2)完善学习过程考核。开放教育要科学设置平时作业的内容、题型、难度和数量,减少记忆性、抄书性作业,主观题可以选用专题研究的作业方式,既评定学生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又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的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规范形成性考核的内容构成、评价方法,发挥其对学生学习辅助、过程督促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建立成绩确定的保证措施,防止评分的随意性和给人情分。学生作业的客观习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布置和批改;主观习题可以通过书面或网络完成,由基层电大教师人工批改。

(3)改革期末考试形式和内容。开放教育的考试既要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又要考虑成人教育的特点。改闭卷考试为主为开卷考试为主,减少记忆性题目,增加分析、归纳、推理,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等要求;合理安排试卷内容,建立健全试题库并科学分类,试卷覆盖的课程知识点要广,重点、难点的构成比例要合理,促进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与掌握,避免试卷过难过偏,使多数考生通不过考试的现象,让考试真正成为客观评价教学结果、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黄荣怀 ,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玉侠. 基于网络课程考核改革现状、不足及发展取向[EB/OL] dianda.省略/2008-12/30/content_2660057.htm [2008-12-30].

[3]平培元.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中的面授教育及其运用策略[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6,(3).

[4]平培元.美国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及其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7,(5上).

[5]平培元.试论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4).

[6]平培元.远程教育中过程缺失现象的产生与防止[J].远程教育杂志.2007,(4).

[7]徐谷波. 课程责任教师导学幅度及其导向作用的反思[J]. 中国远程教育,2006(11上).

[8]赵可云,赵国庆,李晓岩. 对网络课程设计原则的探讨――从梅里尔首要教学原理看网络课程的设计[J]. 远程教育杂志. 2005,(4).

[9]中央电大发展规划办公室. 2007年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J].中国远程教育.2008,(4).

[10]中央电大发展规划办公室. 2008年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J].中国远程教育.2009,(4).

[11]中央电大咨委会第六课题组. 从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看中国电大发展走向[J]. 中国远程教育. 2008,(12).省略);尹亚姝,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严娟娣,嘉兴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讲师;屠勇刚,原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技术处副处长;张创伟,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教处处处长、招生办主任,副教授。

The Comparisons and Strategies Study of the Teaching Models between Open Education in RTVU and Net Education in the General Universities

Ping Peiyuan, Yin Yashu, Yan Juandi, Tu Yonggang & Zhang Chuangwei

( Jiax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314000)

【Abstract】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specialties offered and admission, teachers train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teaching practice and learning evaluation between Open Education in RTVU and Net Education in the general colleges, the author raises the strategies of establishmen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advanced thought of open education and good conditions of teaching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