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戏剧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儿戏剧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儿戏剧教育

少儿戏剧教育范文1

少儿期是游戏期。游戏,是少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少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提出:“小孩子生性好动,以游戏为生命。”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样,当儿童长大时候,他在许多方面和工作中也会怎么样。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在游戏中开始。”所以让少儿在唱歌、舞蹈、演奏、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逐步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这是引领孩子走进未来表演艺术殿堂的一条重要途径。以下,我们通过少儿戏剧游戏和舞蹈游戏这两种形式,探讨对少儿表演艺术的培养。

一、戏剧游戏,培养孩子感悟生活的表演能力

戏剧游戏是少儿的一种游戏形式,是少儿的一种创造性的戏剧活动,它以文艺作品为内容,以少儿扮演作品中人物(角色)为表演手段,通过表演再现文艺作品的内容与文艺作品的情感。它是培养少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的重要手段。

戏剧游戏是少儿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少儿是游戏的主体,少儿主动参与、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决定游戏成功与否。然而这种创造性游戏的开始基于少几对表演游戏兴趣及对初浅表演技能的驾驭,也基于少儿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少儿的创造性只有在兴趣和乐趣中才得以升华。

如何培养少儿对戏剧游戏的兴趣,并在游戏中获得乐趣是戏剧游戏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认为:合理选材、尊重意愿、全面观察、适时指导、热情鼓励是培养少儿游戏兴趣并能在游戏中获得乐趣的有效途径。

1.合理选材:应该选择富有童趣、角色对话多、易于表现的文艺作品。

2.尊重意愿:就是尊重少儿对文艺作品中角色的选择。

3.全面观察:在少儿游戏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全体参加者活动的全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少儿的兴趣和能力表现,为指导提供依据。

4.适时指导:教师参与指导表演游戏的适度性,更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少儿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5.启发点拨:教师运用启发提问等方法,帮助少儿对文艺作品的主题、角色、情节有正确理解,诱导少儿体验文艺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创造性地表现人物(角色)形象。

6.热情鼓励:教师对少儿参加表演游戏持重在参与的观点,保护少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对活动中表现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予以热情鼓励。

二、舞蹈游戏,培养孩子用形体展示美的表演能力

舞蹈游戏符合少儿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是少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

通过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舞姿,来陶冶少儿的情操,从中使少儿得到美的教育。这种美育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形成由内而外的统一美。少儿舞蹈游戏,必须“以情动情”,用情才能感人,然后才能“乐在其中”,“美在其中”。舞蹈的“情”不是单纯用在外表之上的,而是用感情发展动作。

1.诱导,以情动情

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用优美的形体来表达一种少儿的理解,需要诱导。通过选曲、命题让少儿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由于少儿身心发育的局限性,不能对舞蹈形象的外在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作为教育者便要发挥他们自己的作用,做到“以情动情”。

2.理解,以情示美

舞蹈游戏让少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舞蹈,在玩中起舞。但是,要提高少儿的对舞蹈这门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参与能力,必须更充分地感受到舞蹈中包含的情才能展示出舞蹈的美。

少儿戏剧教育范文2

一、课程接地气

新教育实验认为: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卓越性。海门市余东小学的京剧课程,就是在这样一种课程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应运而生。拥有“苏北小周庄”美称的余东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当地有着浓郁的京剧文化底蕴。千百年来,淳朴自然的民风,厚重的文化底韵孕育了一群热情善良的余东人民。被京剧文化氤氲着的他们,与京剧有着深厚的情缘,闲暇时光里,田间地头上,不时会哼上几句,还自发成立了一个京剧联谊会,享誉省内外。漫步在古老绵长的石板街上,常会有咿咿呀呀的京剧声传来,恍惚中如同穿越了时空。

余东小学坐落于余东镇东首,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一部分学生自小就是在爷爷奶奶的京胡旁长大。

如何依托浓厚的古镇底韵,让孩子们做有根的人,把学校的特色文化做大做强?余东小学陆耀成校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1年9月,学校票友社团成立,京剧联谊会特地邀请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补中学补天戏曲社创始人张垣老师前来给学生们做普及京剧知识的讲座。还特地指派京剧联谊会的优秀成员来学校义务教唱京剧选段。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发现孩子们对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特别喜爱,孩子们对京剧的热情火苗一下子被点燃了,家长也很支持、配合这项活动的开展。学校求贤若渴,四处寻访,结识了南通京剧团演员、当时正在南通陈桥小学兼任艺术教师的山、沈红霞,请他们来校做专职的京剧老师,于是一群京剧艺术教育“相同尺码”的人,怀揣着共同的梦想,开始了京剧艺术教育的艰难历程。余东小学票友社团也随之更名为雏凤少儿京剧团。学校决定,把京剧艺术特色活动定为学校特色名品教育项目,作为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普及京剧艺术的教育活动。学校通过这门特殊的艺术课程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呼吸着窗外芬芳的空气。

二、实施重普及

余东小学在打造京剧特色学校的同时,更注重以此为依托普及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其他社团相比,京剧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在余东小学有着严格的教学规范。京剧师资培养这一“关”,学校用“传帮结带”的形式,探索一种校内培训机制。外聘京剧老师(专家),让他们分层次对音乐教师、班主任、科任老师讲授专业知识。学校还请艺术教师在周一的政治学习前进行20分钟的艺术欣赏讲座,提高了全校教师的艺术素养。此外,学校建设了一支由京剧专兼职教师以及校内、校外辅导员(凤城京剧联谊会会员)共同构筑的师资队伍,组建了“育凤教师京剧票友会”,组织全体教师对学校开发“京剧艺术”校本课程进行讨论,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古镇京韵》校本教材,内容涉及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程序、京剧的表演形式、十五首经典剧目等。

京剧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它是一种与各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于是,学校注重京剧教育与各学科的渗透,有计划地在各学科渗透京剧的知识、历史背景等。比如,将京剧与音乐整合,全校每个班确保每周有一节京剧课。利用课堂教学、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方便学生学习,有效地推进京剧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语文课上加入京剧唱词的欣赏和诵读;信息课中加入了京剧信息的查找和电脑小报的制作;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绘制脸谱;在体育教学中辅导学生学做京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梅兰芳等京剧大师的人格与精神;在晨会课中,通过欣赏京剧,让学生了解这些京剧名段背后的历史故事等等。一系列的组合式课程,将合力发挥到极点。

为了丰富京剧专业知识,提高京剧欣赏、演唱和表演技能,学校还经常邀请名家来学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著名京剧票友金笑兰,国家一级演员戴海豹,国家著名京剧教育家施雪怀,江苏演艺集团京剧院副院长严阵,深圳卫视“戏聚星期六”舞台总监李向阳,江苏省演艺集团张建强教授,戏曲杂志总编徐易,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传承人尚长荣等专家学者多次来学校作专业知识讲座,和孩子们同台演唱,共同享受京剧带来的独特快乐。

三、文化施熏陶

近几年,学校进行了校园美化,美丽的校园让人心旷神怡,宽敞明亮的教舍让人眼前一亮,整洁的教学大楼、芬芳四溢的花卉草园,独具特色的艺术墙壁,无一不折射出校园浓郁的京剧艺术

氛围。

学校将京剧艺术作为建设校园文化布置的突破口,让每面墙壁会说话。文化长廊里张贴各京剧大师的剧照及京剧小知识;教室的墙壁上,悬挂的是学生自制的京剧脸谱,学校美术社团的学生还专门绘制了精美的京剧人物墙,他们画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成了孩童的业余“伙伴”。 一道道风景渲染了京剧艺术氛围,形成了学校特色环境。

学校还利用校园内的广播、板报、橱窗及展牌等阵地普及宣传京剧艺术。京剧道具、服装陈列室里陈列了不少京剧服饰、盔头、刀、枪等道具。每天晨会时间,全校共唱京剧,声震校园;课间广播里播放的是学校小演员的唱腔唱段,使学生倍感亲切;每周五校园广播台《京剧大家唱》准时见面,受到师生的欢迎。置身于浓厚的京剧氛围环境之中,学生不断亲近京剧、感知京剧,加深了对京剧的了解,也更加喜欢京剧。漫步校园,操场角落里三五成群在练习压腿、走步的学生,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提高促发展

如果说京剧进校园是一股春风的话,那么京剧团里的孩子就是这和煦春风下盛开的艳丽花朵。余东小学在做好京剧普及教育的同时,以京剧团为抓手,在普及中促提高。

京剧团的孩子们不但要学会唱段,更要学会一些基本的招式,身形、步伐、手势、眼神等,而且要做得恰到好处。渐渐地,那些学过京剧的孩子精气神跟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样,出操时与别的孩子站在一起,京剧团的男孩们个个显得气宇轩昂,英俊挺拔;女孩们则个个亭亭玉立、气质高雅。孩子们在参加社团的过程中,滋养了心灵,舒展了筋骨,更领悟到了“玉经琢磨方成器”的真谛。

“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在悠扬激越的密锣紧鼓声中,身穿“战袍”、手舞银枪的“穆桂英”登台亮相。她的嗓音稚嫩甜美,一字一句充满了国粹京剧特有的韵味。这个“穆桂英”名叫陈彤彤,今年才十一岁,是余东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也是学校培养的第二个“穆桂英”。别看她小小年纪,在京剧舞台演出已有近三年历史:海门市文化广场的“七彩之夏”,南通市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都留下了小“穆桂英”稚嫩圆润的嗓音。

孙灵,三(1)班的阳光少年,更是闻名校内外的“小小金嗓子”。他被选入少儿京剧团后,着实兴奋了好久,回到家便跟父母说他要参加学校的少儿京剧团。孙灵的父母本身并不爱好京剧,而且以为孩子只是一时兴起,并没有什么想法。可没想到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孙灵每天放学回到家都会盯着戏曲频道自学京剧,而且还学得有模有样!父母见孩子的确有这个兴趣,而且显现出了一定的天赋,便跟他说:“你要是选择了学习京剧,就要做好受苦的准备,而且无论多苦,一定要坚持下来!”兴奋不已的孙灵这时只顾一个劲儿地点头。就这样,他开始了与京剧的不解之缘,并在2015年,捧回了“全国十佳梨园宝宝”的奖牌。

像这样的孩子在京剧团里有很多,“人小鬼大”的机灵精史靓颖,沉着稳重的何佳鹏,默默流汗、牢记笨鸟先飞的崔杰……他们凭着对京剧的满腔热爱,在枯燥而艰辛的训练中,寻找着快乐,追寻着梦想,也培养了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发展了特长与个性,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

五、展示多平台

经过四年多的积淀和努力,余东小学的京剧课程如今已崭露光芒。孩子们渐渐走进了这个神秘的世界,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经历了独特的成长历程,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尽管学校开展京剧特色课程时间不长,但是整个学校的风貌、学生的精神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他们也在慢慢前行中品尝着成功的喜悦。

小票友们频频在各级各类舞台上亮相,他们还时常走进社区鸣锣开唱,传扬忠孝礼仪、尊老爱幼、公正廉明等传统美德。学校京剧团的节目多次在海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中获特等奖。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参加南通电视台首届春晚选拔赛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我们都是国粹传承人》参加由海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戏曲演唱大赛获最佳表演奖。京剧《打虎上山》直接晋级参加2013年南通市首届少儿春晚并获“观众最喜欢的节目”。2013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第六届少儿艺术节戏曲曲艺类节目,一举夺得金奖。《穆桂英挂帅》参加了2014年南通市第二届少儿春晚演出。2014年7月学校京剧团获江苏省“朝霞工程”第二十一届才艺大赛少年组京剧特别大奖。学校京剧团还在苏州举行的全国新教育年会上向全体与会代表进行了展示,获得高度称赞。2015年5月,京剧《野猪林》《盗仙草》参加在南京举办的第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选拔赛,获小梅花金花奖。

一次次的展示,一次次的殊荣,充分展现了学生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校京剧艺术特色活动的丰硕成果。

2012年11月30日,学校首届京剧节拉开帷幕,为期一个月的京剧节里,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唱腔身段比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小戏迷,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了京剧的无穷魅力;京剧合唱比赛,同学们形神兼备的表演,不禁令人慨叹――神奇的民族,神奇的京剧;知识问答赛,下发京剧知识资料,分学段进行知识问答赛,以比赛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京剧常识……南通日报、江海晚报、海门日报、南通电视台、海门电视台、海门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分别以《京剧唱响凤城校园》《古镇京韵,校园小票友京剧秀》《江海梨园涌春潮》为题作了专题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11套《戏曲采风》两次走进余小校园。《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国粹在课堂”为专题,图文并茂介绍了余东小学的京剧课程,肯定了我校在传承国粹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以学校京剧活动为题材的摄影作品《艺术瑰宝・薪火相传》获“中国梦”主题摄影公益广告第一名,并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进行了每天24小时的轮播,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东方传统文化的传承。

余东小学的成功,与其说是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如说是新教育实验“文化,为学校立魂”这一理念带给我们的奖赏。新教育实验认为,一种成熟的学校文化,总是有一个明确的理念统摄着学校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个明确的理念就像一轮太阳,照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校管理、班级文化、教研风气、课程研发,乃至于各种活动,总是这个灵魂的体现与实现,是朝向这个灵魂的一种努力。没有这个统一的学校文化之魂,无论多么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都是一种华丽、零乱的碎片。而无论是理想状态还是事实样态,学校是应该有文化的,也必须要以文化作为支撑,才能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朱永新语)。

少儿戏剧教育范文3

妞妞上学后的第一个长假到了。范静盘算着该让孩子干点啥?当然是去培训班!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学点东西,不能让她输在起跑线上,周围家长都在为此事忙乎,范静也不能落于人后.

这段时间,儿童培训班宣传广告满天飞,绘画、乐器、游泳……学啥的都有,有卖方市场,更有买方市场。

范静问妞妞想学什么,女孩眨眨眼睛:“学武功,我要当武林豪侠,嘿嘿哈。”范静害怕本就调皮的女儿会学成个女汉子,她不同意。

在各种培训广告中挑了一天,妞妞有了新主意:学京剧。原因是她喜欢京剧女角头上的装饰,说:“像仙女一样,我就学京剧。”

学京剧好,那是国粹,戏曲频道还有少儿戏剧大赛呢,妞妞要学好了也能去露个脸。扒开桌上收的一堆小广告,挑出一张惊爆价2000元两月的戏剧培训班广告,价格便宜,那里离家也近。

第二天,七倒八拐绕进一个充满沤水味的背巷子,培训班就在那里。破旧的老屋、陈旧的设备,脏兮兮的,除了墙上一面大镜子,范静没看出这和普通出租屋有什么不同。老师是个五十来岁的老汉,穿着拖鞋不修边幅,莫不是骗子?

同来的几个家长也同样疑惑,老师看出他们的疑问,来了段京剧唱段,还真有模有样,再看墙上的各种荣誉和老师的上妆照片,范静信了,价格便宜嘛,也只能这样了。

“先交钱,2000元,右边排队。”一个大婶吆喝着,交钱是重点。

妞妞正式开始学习京剧,老师说她适合唱花旦,可以戴漂亮头饰。妞妞热情很高,回到家也咿咿呀呀的,把沙发巾甩得满天飞。范静很高兴,丈夫老周却阴阳怪气:“纯粹孩子玩的把戏,几天的热情,长大了难道还去唱戏?白花钱没有用。”

老周出身农村,自小精打细算,生活的拮据让他花一分钱都算计。范静也不是大手大脚的败家娘们,但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她舍得。

老周猜对了,妞妞学戏就是“几天的热情”,不到一个星期,她就没了兴趣,说:“老师光让我们看唱戏的电视,好难看的电视,要不就是压腿,没劲儿。”

范静抽空去看孩子的学习,确实是在“混”,老师根本不用心教。她思前想后,2000元虽然不多,但也是钱啊,这样不是荒废了孩子吗?

前面培训班说过,学习不到一星期可以退钱。等范静要求退学退钱时,却因没有书面合同纠缠了半天,扔出去的钱哪好收回来,直闹到要去消协,对方才同意退给她一半的钱。

1000块钱打了水漂,范静不敢把这事告诉老周,怕讨骂,骗他说归还了全款,老周说:“咦,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事?”范静总结:不能图便宜,一定要去正规的学习班,签订书面协议。

是否是有价值的投资

孩子再学些什么呢?不能让她闲在家里光玩玩具。女同事的儿子只比妞妞大3岁,人家拉丁舞过了三级,常参加各种表演呢,要学就学成他那样。

女孩子学拉丁舞很好,很有淑女范儿。经女同事介绍,范静将女儿送去学拉丁舞,那里比较正规,但费用较高。

范静背着老周问姐姐借了钱。钱总算解决了,那里离家远,要转两路地铁,范静不论刮风下雨地接送,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折腾,老周很心疼,主动承担起做晚饭的任务。他说:“何苦呢?孩子学这些,长大了未必有用,累了大人也累孩子。”

范静说:“虽说长大了不见得干这行,但能培养气质,总比他们疯玩的好。”作为母亲,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哪怕自己少吃少喝举着债,周围的孩子假期都进了各种培训班,她的孩子也不能落后。

舞蹈培训班虽然收费高,但果然有效率,妞妞很快掌握了拉丁舞的几个基本动作,回来表演给父母看,范静特有成就感。

学了十来天,妞妞进步颇大,老师说她是学舞蹈的苗子。范静暗下决心,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培养女儿成材。

风雨无阻接送孩子学舞,范静却耽误了自己的工作,因常迟到早退,领导很不乐意。那位给她介绍舞蹈班的女同事告诉她,儿子不学舞了,他说人家笑话他跳舞一扭一扭的样子像假丫头。“唉,我这两年可为他学舞牺牲不少”,同事说。

女同事的付出,范静深有体会。她的是女儿,不怕像假丫头,她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老师夸过孩子有舞蹈天赋。女同事撇嘴:“老师聪明得很,只要交足钱,哪个孩子都有天赋。”

日子没多久,问题又来了:学舞是很累的体力活,妞妞新鲜劲过了闹起脾气来,嚷嚷不学了。范静气得眼泪汪汪:“你学舞妈妈一直陪你,花钱挨骂还不是为了你,你却不争气。”母女二人为了学舞之事,相对大哭起来,老周不知所措:“要不别学了,长大了难道去靠这个赚钱?”

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学下去。范静硬拉着女儿去了培训班。

女同事的儿子过了拉丁舞三级,最后一次要去几百里外的省府,吃饭住宿、服装道具,花了不少钱,听了她的“汇报”,范静焦虑了。

当老师笑容可掬地告诉范静:需要配置服装费500元、并准备来年3000元的过级费时,范静头大了,她不富裕,欠姐姐的钱还不知何时能还呢。

学,还是不学?学了是有价值的投资吗?自己这个平凡的家庭是否能承担得起?

犹豫间,妞妞逃学了。范静接老师电话时,正扎在一堆工作文件里,她好累。

压不住的费用,扛不起的精力,孩子辛苦,大人也辛苦。范静放任了妞妞的逃学,前期学费打水漂就打水漂了吧。拉丁舞培训班还算有信誉,退给她一部分钱,老师深表惋惜,坚持认为妞妞有舞蹈潜力。老周说:“孩子身体、心理健康就行了,学那么多都是压力,现在不是提倡给孩子减负、还孩子快乐的童年吗?”

学习不分形式

妞妞回家闲着了,其他小朋友整天忙着各种学习班,看女儿天天玩耍、不务正业,范静不安心,这样是不是误了孩子?

母亲一番话提醒了范静,她说:“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业培训,起码以后上大学、找工作有用。”

范静再次在儿童培训班市场转悠,为女儿的前途打算,她找到一个英语特长班,因为是半路进班,费用折半,离家也不算远。

虽说那里离家不远,但范静还是坚持接送,她除了担心孩子的安危,还担心顽劣的妞妞不好好学习。

妞妞半道进班,对英语启蒙知识一知半解赶不上趟,招来小朋友的笑话,本就情绪很抵触的她,索性再次玩起了逃学。老师将妞妞送回给范静,说:“我把学费退给你,她逃学把其他孩子也带得想逃学了。”

范静无奈地看着女儿:“你到底想干什么?长大以后怎么办?”

妞妞负气地说:“我就是什么也不想学,就想玩。长大了吃低保,去要饭也挺好。”

范静气乐了,吃低保居然是女儿的理想,街上拉风琴的行乞者唱歌特别好,妞妞是不是特羡慕?

其实妞妞的学习还算不错,人也活泼开朗,心智没问题,范静还是心悬,担心她什么也不学,长大后会落后于人。老周说:“你听过周立波的一段脱口秀吗?他说:你见过李嘉诚和客人谈生意时,会开个根号、玩个导数函数吗?学校里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学习氛围。”

反正逼女儿进培训班,范静是出钱出力不讨好,既然全家都反对,她索性不管了。

单位组织爱心活动,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理发按摩。范静看到有人带着孩子去了,孩子和老人相处得很开心,她不由灵机一动:其实带着孩子学做善事,不用花钱却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