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市场预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药市场预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药市场预测

农药市场预测范文1

供应充裕,供给结构逐步改善

相比国际农药供应比例,我国杀虫剂供应比例偏高。近些年来,我国农药供应进行了结构调整,而且效果明显,那就是除草剂微增,杀虫剂向下调整,杀菌剂供应明显增加。2016年我国农药供应态势得到了延续,2016年前11月,我国农药产量为345.1万吨,同比微增1.9%;除草剂产量为164.5万吨,小幅增长2.4%,杀菌剂产量为18万吨,同比增长8.9%。近几年我国杀菌剂供应充足,供应稳中有增,从 2010年的 16.76万吨增长至 2015年的 18.2万吨。我国杀菌剂主产区集中在江、浙、皖一带,这三地杀菌剂供应量占全国近8成左右,2016年产量供应上,四川、福建、江西以及安徽四地杀菌剂产量增幅都超过20%以上,预计2016年我国杀菌剂供应达到20万吨,同比增长约10%,未来我国杀菌剂供应总体仍然呈现上升的态势。

农药价格处于反弹通道中

从我国农药出厂价格指数来看,全年价格的低点出现在8~9月份,之后就出现不同程度反弹。根据安徽中农纵横农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监测的70多种农药大宗和中间体价格来看,我国农药品种9成以上出现集体反弹,比如,草铵膦价格反弹近3成;更有甚者出现反转,比如草甘膦、百草枯、吡虫啉、2.4D;有逆势大涨的百菌清,也有表现平淡品种,麦草畏全年波动不大,农药整体价格重心处于反弹的通道中,安徽中农纵横农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张波认为,农药出现不同程度反弹,是农药供给侧改革成效的集中反应,也是环保受限、人民币贬值推波助澜的结果。

数据来源:农业部价格中心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报告,2016年我国农药需求总量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根据全国31个省级植保系统初步预测统计分析,2017年全国农药需求商品量,预计为90万吨水平,折百量为近30万吨,比上年减少2%左右。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的品种有(按降序排列):草甘膦、敌敌畏、乙草胺、硫酸铜、多菌灵、莠去津。与2016年相比,2017年需求在1万吨以上的农药品种将减少。

草甘膦依然是除草剂市场的风向标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信息,2017年预计除草剂需求量30.08万吨,折百量10.72万吨,比上年基本持平。从价格表现来看,草甘膦从年初2万元/吨,大涨至2.5万元/吨,目前草甘膦价格呈现高位盘整,企业惜售情绪浓厚,供应商主流报价上调至2.6~2.7万元/吨,市场主流成交上调至2.45~2.5万元/吨,港口FOB 主流价格至3500~3550美元/吨,受到原粉价格上调过快的影响,制剂生产商谨慎报价接单,多以完成前期订单为主,原药大涨已经传导到制剂上面:200升装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实际成交至12000~12300元/千升,港口FOB至1700~1750美元/千升;200升b62%草甘膦水剂成交至15300元/吨,港口FOB至2100~2150美元/吨;25公斤装75.7%颗粒剂主流价格至23000元/吨,制剂涨幅都超过10%以上,草甘膦在传统销售旺季期间,伴随国内环保执行力度的持续加码,主要原料供给趋紧,草甘膦价格有望持续上涨、产品价差有所扩大,带动生产企业较大业绩弹性。目前,我国草铵膦市场持续供应紧张,95%草铵膦原药报价上调至16~17万元/吨,主流成交稳定至15万元/吨,200升装20%草铵膦上海港主流报价上调至4~4.1万元/千升,实际成交3.5~4万元/千升。百草枯供应紧张,市场“有价无市”,200升装42%母液主流报价至16000元/吨,主流成交价格12000~13000元/吨。目前,麦草畏市场平稳,98%麦草畏原粉华东地区主流成交价至10.7~11万元/吨,和年初13万元/吨呈现反弹无力;200升桶装480克/升水剂上海港提货价至7万元/吨,麦草畏市场有望维持低位震荡的格局,其它除草剂品种相对比较平淡。

杀虫剂需求总量呈下降趋势,价格弹性小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预测,预计2017年我国杀虫剂需求总量为37.28万吨,折百量9.63万吨,比上年减少6.3%。杀虫剂价格弹性较小,相比年初,杀虫原药市场整体价格是下跌的,可是也不乏热点产品,比如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出现疯长行情,啶虫脒由年初的9.2万元/吨,涨到12万元/吨,涨幅接近3成,吡虫啉和啶虫脒比较类似,由年初的9.2万元/吨,涨到12.3万元/吨,涨幅超过3成,吡虫啉、啶虫脒原药维稳乃至上涨,是集雾霾、环保、安全、开工负荷较低等多个利好因素叠加促成的,短期看,吡虫啉、啶虫脒有望维持高位盘整,其它价格反转的产品还有,氟虫腈从年初的35万元/吨,涨到45万元/吨,吡蚜酮由从年初的12.5万元/吨,涨到14.55万元/吨,噻虫嗪由从年初的7.6万元/吨,涨到8.5万元/吨,其它品种涨价较小,甚至下跌10%,比如,螺螨酯受产能过剩影响,由14.5万元/吨跌至13.0万元/吨。

杀菌剂市场稳中有升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预测,预计2017年我国杀菌剂需求量为19.22万吨,折百量8.11万吨,比上年增加1.45%。从农化巨头研发管道杀菌剂数量,以及全球杀菌剂新上市、新登记的加快,一方面杀虫剂市场增长疲软极大降低巨头公司开发新型杀虫剂的动力;另一方面农化巨头在除草剂领域将继续“种子+农药”战略,将更大精力用于新型种子的研发,杀菌剂将成为各农化巨头争相角逐的新战场,世界农药巨头逐鹿全球杀菌剂市场的直接结果是其销售额占农药市场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2016年我国杀菌剂出口情况向好,势头好于除草剂、杀虫剂,呈现“量价双增”的态势,2016年1~10月份,我国杀菌剂出口8.6万吨,同比增长26.3%,出口金额达到42495万美元,同比增长17.2%。杀菌剂多数产品价格比较稳定,和年初相比,我国戊唑醇现价为8.37万元/吨,上涨22%;丙环唑现价为11.55万元/吨,上涨14%;百菌清现价为3.4万元/吨,上涨13%;三环唑现价5.4万元/吨,上涨8%,嘧菌酯受产能过剩影响,出现10%左右下跌,吡唑醚菌酯受供应紧张,价格短期呈现高位盘整,其它品种表现相对稳定。

2017年我国农药新一轮景气周期或将启动

根据 Phillips Mcdougall 全球农药市场规模同比增速数据,2000 年以来全球农药行业可归纳为遵循大体约5年一轮的景气周期(其中2年景气向上,约 2~3 年景气向下),全球亚洲和拉丁美洲占农药市场份额的 5.5成,拉丁美洲部分非耕地通过垦荒转化为耕地造成种植面积增加,进而带动了农药需求的扩大;亚洲地区则是因劳动力成本提升,农药(尤其是除草剂)替代部分人工引致的新增需求。拉丁美洲未来五年年均增长为 3.5%,亚洲 2.6%,欧洲 2.8%,北美 3.0%,目前拉丁美洲已成为全球农药需求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目前,全球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全球农药库存低位,宏观经济、地方政策、天气等多种复杂因素皆会影响农药行业景气变化,其中农作物价格的波动与农药行业经营情况相关性高,综合以上因素,2017年我国农药新一轮景气将开始启动,届时企业盈利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未来影响农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制剂出口退税提高

2015年初,我国对农药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 481个农药原药品种出口退税上调至 13%,然而制剂出口退税率则依然为5%。来自农药行业的多位企业家认为,要想让中国农药在国际终端市场拥有话语权,必须出台积极政策, 鼓励制剂出口,发挥出口退税政策的杠杆作用,撬动农药制剂出口的政策壁垒,促进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2.TTP执行不乐观以及贸易保护政策有可能抬头

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有关 TTP 执行形势不乐观,包括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经济发达体去全球化的迹象明显,发达国家可能提高农药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药全球登记条件和费用,延长登记时间,势必加大禁限用我国农药品种和范围。

3.监管政策趋严,放缓对化学农药的需求

我国农药行业政策趋严,还有国家环保署频繁出台严格的法律规定,包括近期出台的《环保税法》,2018年初开始施行,这样企业环保压力会更大,还有农药用量零增长计划,多手段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同时增强消费者对于农药消费的环保意识,这将放缓对化学农药的需求增长速度。

4.全球农药发展长期是向上的

全球农药市场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耕地面积供应情况、人口增加、作物增产需求增加、转基因种子以及种植推广预期。其中全球人口增加引发的食品需求增加是主要市场驱动因素;此外,人均卡路里摄入量的增加也会引发导致全球食品需求增加,对农药需求将会增加。

农药市场预测范文2

医药产业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医药产品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值年均增长16.6%,已成为全球医药十大新兴市场之一,是继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五大处方药市场、世界非处方药的第一大市场。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市场发展进一步加快。黑龙江省北药资源丰富,省内分布的动、植物药材有856种,总蕴藏量为27亿公斤。有药材保护区36处,保护面积5.9万亩。2000年末黑龙江省已步入医药大省行列,医药经济总量居全国第7位。形成了以哈药集团为龙头的一批骨干企业,涌现了一批骨干产品,产值超5000万元以上的就达23种,产值超亿元的有15种,医药产业已成为拉动全省医药经济快速发展的牵动力量。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用药消费的增长、新疾病带来医药的新需求以及医药生产的多元化,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医药市场增长速度仍将继续高于世界医药市场增长速度。

XX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张广才岭东麓,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北药种植和生长,为发展医药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野生药材富集。全市野生中药材资源品种共102科、215种,其中名贵中药材有山参、田鸡、鹿茸、麝香、熊胆、豹骨等9种;道地药材有黄芪、黄柏、龙胆草、苍术、北五味、刺五加、满山红等76种;大宗药材有柴胡、灵仙、寄生、巨麦、白鲜皮、地榆、益母草、升麻等120多种。全市中药材年蕴藏量达到12.5万吨,周边市县中药材年蕴藏量在30万吨左右,开发潜力巨大。种植历史悠久。XX种植中药材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掌握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先后成功种植了龙胆、五味子、黄芪、甘草、柴胡、平贝等十几个品种。全市现已形成了横道镇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场平贝种植基地,山市镇黄芪、五味子种植基地,我市已被黑龙江省列为刺五加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亩。森林食品多样。森林食品资源丰富,有蕨菜、刺嫩芽、猴腿等100多种山野菜,年贮藏量5万吨。松籽年收购量1000吨以上,野生黑木耳、猴头蘑等食用菌年产量4万吨,适宜林蛙养殖面积达17.5万公顷。多样的森林食品为开发生产保健食品提供了优越条件。区位优势明显。XX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经济大通道中,距省会哈尔滨285公里,距黑龙江省第三大城市牡丹江市仅12公里。滨绥、图佳铁路、201、301国道横贯全境,距国际航空港牡丹江机场仅20公里。周边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距绥芬河铁路和公路口岸175公里,距东宁公路口岸220公里,对俄贸易优越。便捷的区位交通条件,对于我市发展药业产业,迅速抢占俄罗斯市场提供了先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XX市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目前,全市工业企业人员工资为: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1044元;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848元;一般工人月平均工资561元,可为医药企业生产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电力充足,水质优良。XX所处的黑龙江电网,是东北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我省全年总发电量为29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电价相对较低。全市有大小河流144条,地下水储量约181.7亿立方米。境内的海浪河是黑龙江省少数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水资源充沛,水质好,为加工企业生产用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医药工业基础坚实。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药业产业发展,将医药产业列为今后XX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依托黑龙江省第一家生态农业开发区,辟建了医药加工园区,为发展医药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科技支撑。出台了税收、土地、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具有资质的制药企业进驻XX,现已有雪都制药、五环制药、康宝制药、林海雪原制药、金鹅生物制药等6户制药企业入驻医药加工园区,全市制药企业达到8家,总投资近2.1亿元,年产值达到3.4亿元,生产药品剂型11种,药品品种37个。全市已有25户药品批发零售企业通过GSP认证。

二、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及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为主题,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开发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坚持“以药兴市,以药富民”的发展战略,实施医药工业园区、北药种植养殖基地、药材市场和药业关联产业等重点工程,推动我市医药产业集团化、经营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发展,叫响“中国北药之乡”,把XX建成黑龙江省外敷药基地、全国北药种植基地、药品流通和中药材(品)集散地。

(二)遵循的原则

1、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合理保护的关系,把发展医药产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结合起来,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把药业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药业产业领域建设重点,分阶段实施,逐步将医药产业培育成我市支柱产业,把XX建成药业大市和药业强市。

3、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企业、农户为主体的原则。政府扮演支持者、宏观调控者和公共服务者角色,引导规范企业、北药种植户成为产业发展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加快药业发展。

4、坚持医药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原则。从XX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北药名优产品的同时,加快医疗器械、新型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发展。利用医药产业生产技术优势,向相关产业进军,在化妆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植物农药等产业方面取得新成果,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医药经济新格局。

(三)任务目标

1、总的目标

到2010年,北药基地面积达到5.3万亩,全市制药企业总数达到25户以上,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税收1.2亿元以上,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户。

(1)北药生产。按照生态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巩固已有药材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黄芪、五味子、刺五加、防风、平贝、人参、丹参、龙胆草、甘草、林蛙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的道地药材品种,进一步扩大药材和药用原材料作物种植面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成一批集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北药种植园、北药高技术产业园、北药良种示范园,形成以XX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省,不同类型和种类的药材及药用原材料作物生产体系,拓展药用动物养殖领域,为北药加工提供充足原料。

(2)药材(品)加工制造。突出科技强企,壮大药业企业总量,实现企业升级,发挥群体优势,把XX建成药业大市、药业强市,把我市的药品(药材)加工制造业建设成为体系完整、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关联配套、互为动力的药业(药材)加工产业体系。

(3)药材(品)流通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先导作用,把XX建设成集药材、药品流通、监测质控、配送服务、信息交流、药品博览展示于一体的最具黑龙江乃至全国特色的流通贸易服务中心。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5年-2007年。以GAP、GMP、GSP为目标,铺摊子、搭架子,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政府、企业、农户三赢机制,形成产供销、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创新体系。建立平贝、五味子、刺五加3个品种GAP生产基地,扩大北药试验示范研究,扩大良种基地面积,北药种植面积达2.1万亩。在药业企业已有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药业集团公司。制药企业总数达到15户,产值8亿元,税收5000万元。

第二阶段:2008年-2010年。跨越式地提高XX药业的功能和地位,把XX建成黑龙江乃至全国北药原材料种植示范基地、药品(材)加工制造基地、药业流通及信息中心、药业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教育中心和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北药种植面积达5.3万亩。建立种植(养殖)生产示范基地11个。全市制药企业总数达到25户以上,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税收1.2亿元以上。版权所有

三、重点规划任务

1、合理规划,加快北药生产基地建设。一要实行优良品种工程。充分发挥市农技推广中心、科技局作用,加快中药材良种的引进、繁育及推广,大力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道地药材,扩张优良品种种植(养殖)总量。积极培育无公害药材品种,通过对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对育种方法、植株施肥、浇水剪枝、嫁接等管理方法及高效无污染、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生产出优质、无污染的中药材种苗。在育种基地上推广应用示范新品种小规模栽培,实行规范化、科技化、标准化种植养殖。二要标准化生产。执行GAP药材生产规范化标准,严把质量关,制定平贝、刺五加、五味子、黄芪、防风等主要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大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喷灌、蓄水池、温室和大棚等设备设施,满足基地生产需要;积极与省医学院、省中医学院、省药品检验所合作,开展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从生产、粗加工、贮存、制剂的原料、中间品、成品、流通样品等各个角度和方面,发现药材质量变异和缺陷,从而建立完备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对中药材种植区域进行规划和调整,到2010年,在横道镇建立5000亩的平贝生产示范基地、山市种奶牛场建立2万亩的五味子生产示范基地、XX镇建立2000亩的黄芪生产示范基地、柴河林业局建立8000亩的刺五加生产示范基地、XX镇和柴河镇建立2个500头的鹿养殖基地、柴河林业局和长汀林业局建立2个1万亩的林蛙养殖基地、柴河镇和XX镇建立2个300把的蚕养殖基地。在保证制药企业药源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发挥现有种植(养殖)品种优势,不断扩大辐射区,增加基地面积。四是建立健全组织服务体系。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积极开展北药种植技术培训,推进北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和普及,提高育苗、栽培、田间管理、防虫治病、收割晾晒等生产技术水平。建立北药产业协会,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流通渠道,调动流通领域经纪人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北药协会发展到9个分会,覆盖面达到100%。五是建立野生药材自然保护区。在长汀、横道、柴河、二道、三道建立刺五加、五味子、林蛙三大品种的自然保护区,明确保护任务,落实保护责任,实现我市野生药材永续利用。确立北药发展利益机制,凡是涉及到森工局和山市种奶牛场的有关北药发展事宜,由市政府统一进行协调,保持步调一致,共同发展。

2、强化措施,创建现代药业工业企业体系。一是加快医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制药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加速产品升级换代,突出各自特色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推进现有药业企业GMP改造,大力实施调高、调优、调强、促大等战略措施,使药业企业得到升级,加快发展。二是组建研发机构。引导制药企业自建孵化器,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和北药研发系列产品,并积极进入临床。各企业都要做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鼓励企业向科研院所、优势企业挂靠。积极与中国药科大学、省中医药大学、省中药研究所等药品科研机构、医学院校联合挂靠,达到人才、设备共享,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充分抓住国内、国际知名制药企业对外扩张机遇,与国药集团、哈药集团、石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企业实施联合挂靠,通过入股、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等多种形式,壮大企业规模、技术和实力。四是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培育制药出口企业,帮助办理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要按照国际FDO标准进行生产,在药品包装、工艺、原料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加出口种类和品种,要不断与国外制药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逐步打入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市场,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五是组建药业集团。以建立现代企业为目标,打破不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实行产权整合,推行强强联合,产学研、贸工农相结合,组建制药集团,走医药产业集团化发展之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扩大营销,全面拓展药业流通领域。一是建立北药集散地。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以药材公司为载体,建立北药集散地,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药材药品生产、经营行为,创造平等交易和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鼓励企业、经销大户到大型药材市场设立窗口,不断拓展销地市场。二是培育药品流通企业。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积极通过GSP认证,提升企业资质。加快企业营销队伍建设,营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要达到50%以上。完善销售网点建设,通过总经销、区域、终端销售、广告宣传促销、医学专业推销等方式,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积极引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鼓励制药企业与药品流通企业进行联合,积极参与或融入国内外大型药品销售公司,逐步收购或控股一些重点城市的医药批发企业或配送中心,组建全国性的药品连锁店。三是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编制我市药业网页,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村村通”、农业信息网和农业技术110,广泛宣传我市北药资源、政策信息,通过网络加强与各大制药企业的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市场信息,做出科学的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指导药业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实施名牌战略。树立创新意识、营销意识,面向国内外市场,采用先进加工设备、工艺和技术,开发生产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名牌产品,及时抢抓机遇,强化营销,迅速抢占市场。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联牌经营,通过“联牌、靠牌、引牌”,走出一条“以名牌抢占市场,以名牌促发展,以名牌求效益”的名牌之路。五是发挥政府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强化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宏观调控职能,按照市场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引导生产。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实行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经营,解决地区分割、流通不畅,环节多、费用高等问题。各相关部门要高度负责,以开拓产品市场、搞活产品流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为己任,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北药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重点解决卖药难问题。

4、科技创新,提高医药行业整体实力。一是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制药企业要普遍推广、使用计算机在线控制技术,实现制药过程程序化、自动化。完善拓展药业行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部开通互联网,实现网上信息、信息查询。二是加快新药开发步伐。坚持新产品开发、仿制药品开发、老产品改进并重,做到仿中有创、创中有闯,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新药开发体系。三是加快人才开发。依托牡丹江医学院、省中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培育较高层次的医药人才;完善市职教中心功能,建立培养初级药业人才和劳动力的医药职业教育体系,保证药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快医药产业人才开发,引进科技和管理人才讲学,培训科技产业化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培养我市掌握现代化科技的新一代药农和专业技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重视选拔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厂长经理,积极鼓励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先进企业深造、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实力雄厚、稳定的药业科技和管理队伍。争取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见效,五年初步形成稳定的科技和管理队伍。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医药行业方面的专家顾问组成的XX市医药产业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下设办公室,设在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由相关部门抽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药业产业重点项目开发,制定全市药业产品开发战略,规划、部署和组织新产品研发、企业技术创新;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帮助制药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扶持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加速推进药业产业发展。下设3个专题推进组。①北药基地建设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农委、科技局、林业局、药监局等部门和各乡镇组成。负责制定基地发展目标,进行组织协调、种植落实、信息反馈、技术指导等。农委牵头负责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由市林业局和柴河、大XX、XX3个森工局负责野生中药材的保护与开发。②药业加工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局,组长由主管工业和主管开发区的政府副市长担任,成员由经济局、药监局、开发区、科技局等部门组成。负责对企业改造任务的指导、督促检查、信息反馈等。③企业流通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长由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由药监局、经济局、农委组成。负责组建流通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等。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认真落实规划任务,各乡镇也要制定出每个年度的乡镇药业发展规划,为全市药业发展创造最优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2、强化政策扶持。①建立医药产业开发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用于新药研发、贷款抵押担保、奖励为研发新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等。②各部门围绕我市北药资源积极向国家、省申请资金、项目,并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贷款支持北药基地建立、发展。③对新建、盘活、改制制药企业,市财政将在企业所缴纳土地出让金地方分成部分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在一定条件下给予适当贴息。④制药企业与省内、国内知名企业挂靠、联牌经营的,视贡献予以重奖。⑤争取国家减免税政策,扶持企业不断开发新药产品,增强研发能力。⑥对获得省级、国家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⑦积极解决好医药制药企业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户口、住房、家属就业、个人科研基金申请,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为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⑧新建制药企业,建设期间免收一切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十年内全额投入企业,扶持企业发展。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次性办结服务,投资企业所需办理的各项手续,全部由市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代办、领办,相关手续只收工本费。⑨针对企业特殊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给予优惠。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商招商。通过政策、资金手段,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建立XX市招商引资工作良好信誉,依托雪都制药、五环制药、康宝药业、林海雪原药业等制药企业的宣传纽带作用,积极向外联络,吸引外来企业到XX投资办厂。二是定向招商。根据北药种植基地及品种,由药监局、科技局、农委负责,确定重点开发领域,以优势资源吸引外来投资者。加强对全国制药企业的了解,重点选择东北区域、兼顾全国制药企业,主动出击,宣传资源、政策、区位等优势,吸引投资。计划、经济、药监、科技、农委等部门每年要与4—6家企业有实质性洽谈。三是上门招商。根据搜集整理的制药企业信息,由药监局牵头,经济、计划、科技、农委、开发区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制药企业,每年不少于两次集中、分片上门招商。四是委托招商。由招商局牵头,其它相关部门配合,委托知名的医药设计、药品经销商、科研部门作为全市的招商,利用自身接触范围广、信息渠道通畅的优势,开展招商活动。同时,要在全国一些有影响的药材市场、制药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不定期召开药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宣传XX的资源、项目和政策,为拓展XX知名度,加快药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近期重点任务版权所有

为强力推进药业产业发展,实现本规划预期目标,近期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做大北药种植基地。推进北药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2005年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0.9万亩。主栽品种平贝3500亩,五味子500亩,刺五加3000亩,黄芪200亩,沙参650亩,龙胆草700亩,防风150亩,鹿存栏500头,养蚕500把,养殖林蛙面积1万公顷。一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保证北药产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用活用好国家和省市关于北药发展的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北药发展专项贷款,制定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政策,在北药基地生产上开展农业灾害保险,逐步建立北药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在企业与种植户的利益联结上,重点尝试企业与农户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按照企业要求,从基地北药品种的选育、引进、种植(养殖)、加工、产品包装、商标、质量标准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调控、统一规范。严格执行野生药材资源管理有关规定,对全市野生药材资源区域、采集、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实现野生药材的永续利用。二是坚持标准,基地示范,实施北药品牌战略。北药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要做到与中成药企业原料供应、商业企业货源供应相结合,重点发展黄芪、五味子、刺五加、防风、平贝、龙胆草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的道地药材品种。药监局对药材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确保药材生产符合GAP质量标准。2005年在横道镇二十二村建立2000亩的平贝生产示范基地,在柴河镇长石村、XX镇马北村建立2个蚕养殖基地,2006年做好平贝生产示范基地GAP认证前期准备工作。以我市农友北药开发研究所为基础,与东北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联合。积极引进北药新品种和优良品种。2005年重点种植北黄芪、北龙胆、北防风等品种,平贝选用本地野生驯化的品种,刺五加选用所在地块野生品种,五味子选用一串红。实施北药种植品牌开发工程,2005年、2006年重点打造林海雪原、威虎山、横道二十二平贝、山市五味子、三道北芪等品牌,扩大我市北药种植、原料生产、产品开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强化服务,完善功能,提高北药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实施“科技兴药”战略,建立和完善北药产业的服务体系。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北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和普及,加大对北药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2005年培训率达到90%以上;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平贝、刺五加、五味子、黄芪、防风等主要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促进北药种植规模化;建立北药产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05年建立二道、横道2个镇级北药协会;加大信息服务力度,积极提、销等有关情报信息,准确预测和分析药材市场,引导药农有计划发展北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