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

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现状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059―04

一、调研背景

近20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亮点。广西乡村旅游除局部区域外,总体开发程度不高,开发时间较晚。但近10年来,广西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以桂北区域的龙胜和阳朔的乡村旅游为代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非常少,也不系统,从中国期刊网检索只有lO余篇论文对广西的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文军等(2003,2005)对广西资源县牛栏江村和富川县秀水村的乡村旅游开发进行了个案研究。李丰生(2005)对阳朔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开发进行了探讨。刘慧贞(2005)以阳朔为例对民居旅馆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粟维斌等(2005)对龙胜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李广宏等(2006)对龙胜大寨红瑶村开发乡村民俗旅游的“限量”进行了研究。王晓丽等(2005)基于整个广西层面对广西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宋书巧等(2006)对广西乡村旅游进行了实证分析。当前对于广西乡村旅游研究除王晓丽等(2005)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是基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外,其余作者均是以阳朔和龙胜等乡村旅游开发较好的村寨为例的个案研究。研究方法涉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也有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但对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现状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方面还无人研究的情况,在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的支持下,课题组于2006年5月一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调研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灵川、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发展现状相关的经济实体的基本信息采集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

三、数据分析

(一)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开展的业务种类分析(可复选)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主要从事住宿与餐饮经营,分别占调查总数的74.2%和79.3%,即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开展的经营为“农家乐”,即提供住宿,也提供餐饮。其次是从事旅游商店和旅游交通的经营户,分别占总数的29.1%和14.1%。值得一提的是,旅游商店也同时具有为本村人提供服务的功能,旅游交通也多不是专门的旅游交通设施,如扬美古镇的牛车,是轮流上班的,牛在农忙季节主要作耕田用,在不当班时,可兼作力车来拉农用产品与农用物资。另外,如龙胜县平安村和金坑的小面包车,主要从事旅游包车服务,但在客源不足时也作为农村货物运输工具,如运输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往往是一车多用。从事较高层次的乡村旅游景点经营、流程管理和制作作坊的农户比例不高,这不仅说明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多处于初期阶段,而且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广西乡村旅游客源量不稳定,市场需求尚未进行良好的开拓,旅游收入不高,难以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事实上也是,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多是各自为政,没有进行系统规划与开发,与其他旅游经济相比,乡村旅游经济似有“小农经济”之嫌。从事租赁服务等比例很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外来经营者不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原有的乡村住宅等进行“农家乐”服务的只有开发的最初期才用,在乡村旅游开发相对比较成熟的龙胜平安、恭城红岩、阳朔等区域的“农家乐”多为重建,为开发乡村旅游而专门重新建设的,一般档次较高,服务也上了一定的层次,利润也可观,这一批经营户往往文化层次比较高,有较强开拓意识。

(二)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经营收入变化趋势分析

从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收入变化趋势看,明显变差占总数的3.29%,这属于正常范围的小概率事件。变差的占23.9%,说明相当一部分经营出现滑坡现象。究其原因,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经营变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是早期开办乡村旅游的经营户,经营初期虽然客源相对比较少,但由于竞争对手不多,利润还是相当可观,后来由于经营户增多,而客源的增长速度又相对滞后,因而收入变差。另一部分变差的经营户,也是因为竞争加剧,虽然客源也相对增长了,但与新的经营户相比,由于其设施相对落后,加上文化水平、经营与管理水平等诸多原因造成收入降低。从总体来看“明显变差+变差+不稳定”只占总数的30%,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与目前的统计数据与分析报道是相符合的。

“相对稳定+变好+明显变好”的经济实体占总数的70%,其中“变好+明显变好”占总数的38.5%,大于“明显变差+变差+不稳定”之和,从正面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相对稳定的经济实体占31.5%,即三分之一弱的经济实体的经营状态比较稳定,说明广西的乡村旅游在稳定的前提下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总之,从广西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收入变化趋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广西的乡村旅游业在稳定的前提下得到比较迅速的良性发展。

(三)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场所与员工分析

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场所属于自有财产的占总数的77.5%,即绝大多数经营户是利用自有财产即自有住宅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前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说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绝大多数都是本地村民,映射了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对加快广西农村脱贫致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花钱购置+租借经营场所”的经营户占13.6%,显示外来经营户比例不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外来资本对广西乡村旅游的影响不大或投入不高,说明目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普遍存在投资效率不高,无法吸引到大量的外来资金。使用“公共/免费资源”的实体占8.9%,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公共资源比例不高,集体经济在乡村旅游开发与其经营中影响不大,公共资源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从当前员工来看,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规模普遍偏小,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员工的占99.1%,开夫妻店的占总数的72.8%,子女、父母也部分参与到经营中来。有合伙人和雇工的实体数相对较少,分别只占总数的2.8%和17.8%。从员工结构来看,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员工以本人及爱人为主,即夫妻店占绝对优势。总体来看,广西乡村旅游经营性质多为家庭式的经营,合伙经营和雇工经营比例不高。这可能与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规模偏小、总体经济落后、客源偏少和不稳定有关,经营者不敢或无法扩大经营规模。这也是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出现的一个新的问题,盲目的、小规模的、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容易出现竞争加剧,抢客拉客现象严重,多数经营户只是争抢现成的客人,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加强宣传和开拓客源市场。

(四)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服务对象与收入比重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服务对象均以外地游客为主,这说明开发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从其收入比重来看,占家庭收入小于20%为7.5%,占家庭收入40%以下总计占26.3%,这从一方面说明乡村旅游开发后农民收益得到提高。占家庭收入比重大于60%和80%分别为19.7%和34.7%,两项之和为54.4%,这说明乡村旅游开发后,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收益提高比较明显,旅游开发在家庭收入中的贡献率较高,说明当前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收益程度比较高效,未来发展潜力比较大,开发乡村旅游对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年经营时间来看,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全年经营占82.2%,其他仅占17.8%,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以全年经营为主,受季节和淡旺季的影响小。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广西旅游开发现状与开发目的都以纯粹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主,以乡村旅游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而真正能体现乡村民俗和反映乡村特色的项目不多,也反衬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业的结合程度不高。这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目前乡村旅游只是在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比较好的乡村开展,旅游开发的目的以单极旅游业开发为主,旅游业与农业及其他行业的协调发展方面还体现不够。

(五)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运用现状分析

在调查中,安装了电话的经营户占96.2%,没有安装电话的仅占3.8%,这说明电话服务在广西乡村旅游经营中使用率很高,是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的主要通讯与联络方式。但在广西乡村旅游已有网络预定服务的仅有3.3%,没有提供网络服务想法的经营者占75.1%,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的程度不高。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主要在龙胜平安和阳朔等区域有提供网络预订服务,这些区域是广西乡村旅游最为发达的区域,来本区域的游客结构也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结构大不相同,如在龙胜平安外籍游客的比例高达50%左右。准备提供网络预订服务的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占16.9%,远大于已提供网络服务的3.3%,说明随着广西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潜在的用户群将不断扩大。没有安装网络预定服务的经营户占75.1%,这说明绝大多数的经营户还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带来的好处,也说明广西乡村旅游从整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开发状态。与网络预订服务相对应,用电脑进行经营与管理的经营户占5.2%,大于提供网络预订服务的经济实体,这一部分中尚未开展网络预订服务的经济实体将是最有可能近期进行网络预订服务的对象。总之,广西乡村旅游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状以电话为主,电脑管理与网络通讯业务也在逐步开展,但当前总体应用水平很低。

(六)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创业感受与满意度分析

对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创业感受来看,“非常后悔”的比例很低,只有O.47%,“比较后悔”的比例为3.76%,两者之和为4.23%,在总体中只是小概率事件,这反向说明了目前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说明广西乡村旅游业开发潜力较大。创业感受为“一般”的经营户占17.4%,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经营户经营效益与其设想存在差距。“比较庆幸与非常庆幸”之和为78.4%,占绝大多数,这正面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良好。

与创业前比,收入“很不满意”的占3.29%。“不满意”的占7.51%,这说明有lO.8%的经营户对当前收入感到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的占89.2%,其中表示“一般”的占26.3%,这说明与创业前相比,总体满意度还是比较高,与创业前的收入相比较,感觉“满意”的占60.1%,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好处,农民受益了。与前几年的收入相比,感觉“很不满意+不满意”的占32.4%,这说明在广西整体乡村旅游呈良好发展势头的形势下,与前几年相比,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收入呈下降趋势,这应引起广西政府部门的警惕。感觉“一般”的为28.6%,与创业前相比变化不明显,但感觉“满意”与“非常满意”的经营户比率下降到39%,与创业前“满意度”相比较,呈现出明显的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实现广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与竞争对手相比,感觉到“很不满意+不满意”的占25.8%,感觉“一般”的占39.9%,“满意+非常满意”的占34.3%。这说明与竞争对手相比,占约40%的经济实体生意差别不明显。感觉不满意的比例比较高,说明与竞争对手相比,有相当一部分经营户的竞争压力比较大。感觉“满意与非常满意”的比例只占1/3强,说明处于竞争优势中、自我感觉良好的经营群体比例不太高,说明在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优势群体的比例不算高。

(七)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来源与经营性质分析

从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来源来看,经济实体基本上是自己创业的,占经济实体来源总数的97.7%,属“竞购的”与“继承的”分别只占0.47%

和1.88%。这说明广西的乡村旅游创办的历史不长,还没有经历代际相传,这与当前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现状是吻合的。在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竞购比例很低,反映了当前广西乡村旅游开发者基本是本地村民,尤其是本村农民,外来竞争者极少。从经营性质来看,“家庭性质”的占97.2%,“朋友合伙经营”只占2.8%,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多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这与目前广西的整体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是一致的。

(八)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创业资金来源分析(可复选)

从当前广西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创业资金来源看,动用自家积蓄的占90.6%,说明开办乡村旅游实体主要依靠自家的积蓄进行。另外银行贷款比例为31.9%,说明依靠银行贷款来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比例不高。亲友借款的比例为43.2%,说明在广西农村乡村旅游开办者开办原始资金从亲友得到的帮助多于从银行的帮助,至少在数量上是这样。民间信贷的数量为0,说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创办者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开发前景不明朗,不敢从民间进行借贷,或者民间借贷体系不完善。在创业中享有政府补贴的仅有1人,占比例的1.4%。说明在广西乡村旅游创业中,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小,至少让创业者感觉很少。对于政府部门来讲,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应引起政府部门与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结论

本模块分析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当前广西乡村旅游业务种类比较单一,乡村旅游项目多以“农家乐”为主,即主要开发住宿与餐饮,其它方面的开发还相当滞后,开发项目少,特色不突出,将来可能会严重制约广西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大多尚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多,有特色的不多,经营管理基本上是“家庭式”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除电话非常普及外,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与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经营管理的不多。

3.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是经营收入相对比较稳定,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多数从乡村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说明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另外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满意度比较高,对发展前景多持乐观态度。在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中,外来经营者比例很少,广西乡村旅游的利益基本没有被带走,反映了在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4.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经营规模普遍比较小,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经营者多依靠积蓄、亲友和银行获得创办的主要基金,从政府和民间信贷部门获得的支持不多,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尚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这可能与政府一般无法从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获得税收利益相关,结果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关注减少,如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广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兵,罗振鹏,郝四平.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

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文2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经验和理论认识上的不足,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的方法,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

1985年,墨菲(P.E.Marphy)的《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引入了“社区参与”的概念,2009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作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了社区参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社区参与是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物与公共活动的规划、决策、执行、监督与评估等环节的过程。因此,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应理解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和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环节和相关层面,并且在其发展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以保护当地环境和维护传统社会文化,促使旅游地和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核心体现在参与的内容和目的两方面:居民获得参与社区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利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是体现社区因素和居民意志的有效机制,包括了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活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文化维护等多方面内容,它更强调把社区作为旅游规划和治理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开发理念。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2009中国乡村年”,更掀起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在乡村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是实现其良好发展的保障,同时也符合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乡村旅游之所以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要害就在于它具有和城市景观完全不同的“土生土长”的乡村自然、人文景观。就自然景观而言,当地居民是它们的拥有者、保护者,所以绕开当地居民参与而进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没有生命力的;就人文景观而言更是如此,如田园风光、农事活动、风土民情等,这些都是当地最生动、最鲜活的乡村旅游资源,而当地居民则是它们的重要载体,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才能使这些无形的精神资源得以展现。第二,当地居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决策治理,获得旅游收益。收益的提高会极大地促进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这种支持与友好的态度,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第三,当地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对乡村旅游的参与,会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生态保护观念和环保建造的意识。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他们会自觉保护当地的生态景观,美化环境,同时会更注重保护当地的乡土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当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社区参与发展不平衡

少数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开放的地区,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乡村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引导社区居民全面有效地参与到旅游开发、治理、规划、经营中去,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乡村处于摸索阶段,采用的是组织参与的模式,部分居民参与其中,主要从事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如为游客提供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等。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较为缓慢,在比较偏僻落伍的地区,乡村旅游更是毫无社区参与可言。可以预见,这些地区的旅游业,最终会随着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不断加剧而逐步衰落。

(二)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偏低

社区全面有效地参与乡村旅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参与的规模上,应是全部居民,起码是大多数居民的参与;在参与的内容上,指当地居民全方位地参与到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包括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决策、治理、经营和当地的环境保护及文化的维护与传承;从参与的目的来看,居民不再仅以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为单一目的,考虑到他们今后的发展,居民还视环境保护、维护传统文化为己任,最终达到自身、社区、当地旅游业三者的共同发展。

目前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来看,社区参与程度和层次普遍偏低,多数地区主要表现为少数居民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真正在旅游决策、治理等方面的参与少之又少。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第一,政府部门一些拥有决策权的各级领导,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理解不透。认为只是简朴的农民个体经济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利益、需求,在旅游开发决策中多采用“一言堂”的作风,未采取任何措施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全方位参与。第二,从当地居民角度分析,由于旅游治理者或规划人员在制定一些对社区产生重大影响的旅游规划时,常将社区居民排除在外,强化了社区居民不愿参与乡村旅游的意识。他们认为开发旅游是政府行为,是为公司谋利,进而有意无意将自身与旅游发展隔离开来。第三,由于农村居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整体素质较差,客观上限制了他们的参与。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1.当地农民直接利益受到损失。乡村旅游开发中居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利益分配,尤其是经济收入的分配。但由于农村居民参与程度低,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资源利用上,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可利用资源,在旅游开发以前是当地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源,其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当旅游区进行规划后,这些资源即变成景区治理部门所有,而景区在经营中所得经济利益没有或很少分配给当地居民,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同时在将这些资源使用归属权转让给旅游企业时,政府或村委会未能使农民获得最大利益,甚至个别地方出现权钱交易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其次,在就业机会上,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地大多数旅游项目是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权转让或租赁承包的形式委托给一些外地开发公司开发与经营,而不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大量外地人的涌入与参与,使乡村旅游区的旅馆、餐馆及纪念品经营等被外地企业所垄断。这样的结果,造成当地居民被排除在经营决策之外,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并使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和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向外地,致使当地居民丧失了在旅游活动中应得的直接经济收益,同时也削弱了“旅游扶贫”的效果。

2.当地居民间接利益的丧失。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所获得的利益除了经济利益外,还包括环境利益和社会文化利益。环境是当地居民长期生活、生产的场所,一旦遭到破坏出现生态问题,会首先危害到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乡土文化是当地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然而随着旅游的开发会被城市文化所同化。没有了良好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便失掉了发展旅游的“灵魂”。当地居民不是参与的主体,甚至根本无法涉及旅游开发的规划、决策等工作,由于开发者指导思想和治理上的原因,旅游开发中往往存在着重经济利益,轻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行为,进而使当地居民间接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社区居民对参与旅游活动的态度淡漠

由于当地居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得不到保障,却还要承受环境破坏、正常生活秩序受干扰和价值观念受冲突等不利影响,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对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态度淡漠甚至产生不满抵触情绪。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表明:一旦社区居民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导致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失败。例如印度海岸旅游地Goa,因当地居民不满旅游者带来的种种不便,向游客散发敌意传单,并演变成向政府施加压力的消极行动。可见居民参与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成败。

保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有效性的措施

(一)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转变职能

假如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是利益的主体,又是政策的决策者,必然造成乡村旅游收入不科学合理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会大大降低乡村居民的“参与度”。所以政府要由包揽一切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在以当地居民为主体乡村旅游开发中发挥引导、调解、监督等作用。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处于中立地位,积极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规范居民参与的行为及过程,处理好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他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当地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及重要意义,提高重视程度。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各项鼓励扶持政策,例如通过贷款、补贴、税收刺激等措施,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给他们创造多层次的参与机会和就业岗位。当乡村居民在经济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得到平等的利益分配,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热情,乡村旅游才能真正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培训以提高乡村居民参与的能力

如前所述,乡村居民受教导程度低,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差是造成他们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意识淡漠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教导的力度。通过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商业意识、竞争意识;通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当地不同类别、不同人群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治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去,使当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业的主体。

综上所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欠缺,但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要确保当地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必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富群.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9.5

2.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9.4

3.王琼英.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农业经济,2009.11

4.潘秋玲,李九全.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人文地理,2009.8

5.彭敏,付化.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9.1

6.何婉.浅议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9

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文3

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它的乡村性和生态性。就其乡村性而言,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就其生态性而言,其是现代生态旅游新趋向,对满足现代游客新需求和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方面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成为推动城市和景区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及地表自然环境要素空间分布与过程也因此受到强烈扰动,生态环境负荷增加旅游业固有的脆弱性等特征也传导到乡村中,对乡村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旅游社区参与研究关注基础理论、参与决策及状态等,对自然要素和社区主体参与旅游的过程、动因等理解不足。对农户而言,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现代消费文化对传统农耕社会的冲击与融合,使得农户在参与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了职业分化,进而导致阶层分化。乡村生态和旅游开发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需要全面、动态的研究。本文从农户视角出发,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来分析探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1.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旅游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尽管国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很多,但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目前学界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很好的阐述,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分析框架,是源于Sen和Chambers及Conway关于贫困属性理解的加深的理论基础。这个框架把农户看作是在一个脆弱性的背景中生存或谋生。农户可以使用一定的资产,以及受到社会、机构和组织环境的影响,影响农户的生计策略、一一配置与使用资产的方式,以求得有益的成果,满足他们的其生计目标。框架涵盖五部分内容:脆弱性、生计资本、政策、机构和过程、生计策略、生计结果。核心是五大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人力基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不同的家庭对生计资本的获得能力不同,当生计的某项资本占核心主导地位时,生计资本中每种资本的状况也是不断运动变化,在不同的条件下,五种生计资本又可以相互转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于评估发展活动应用于农户生计、找出存在的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地概况。石堰坪村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东南部,距张家界市区68km,地处武陵源、桃花源、沅陵五强溪三处风景旅游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所在地,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3521工程创建村、湖南省旅游名村、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村面积1 700公顷,现居住有土家族982人,182栋吊脚楼,核心保护区85栋,堪称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吊脚楼古老村寨。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的形式,主要在村中核心保护区进行调研。到户访问80户,其中旅游户23户,非旅游户57户,收集有效问卷80份,深度访谈46人。获取的原始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石堰坪村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影响分析

(一)农户拥有物质资本的变化

物质资本包括用以维持生计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其意义在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力。生活方面,仅有19%的农户宅基地面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旅游户和非旅游户的投资意愿有差异,旅游户的家庭原始资产和社会资源更丰富,在投资意愿上更加积极,旅游户受到的正面影响更多。81%的农户宅基地面积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发生变化,他们认为乡村旅游投资比较大,且收益的波动性和季节性比较明显。56%的农户家庭购置交通工具支出增加,80%的农户家庭拥有交通工具,农户普遍都添置了摩托车,以便外出赶集串门,有3%的农户购买了小型面包车专门承接从镇到村的客运业务。交通工具支出的增加表明农户从事非农活动的意愿与收益增加,乡村生态旅游对农户收入多样化起到了促进作用。90%的农户购置家电支出增加,这一方面是因为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得家庭收入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和农户现代生活意识增强。

生产方面,75%的农户购置农机设备的支出较以前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石堰坪村的农户以水稻种植为主,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得家庭劳动力短缺,部分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家庭选择将土地出租,大部分家庭以购置农机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5%的旅游专营户购置农机设备支出比以前减少了,这些农户以开饭店、小卖部、旅馆为主要收入来源,除留小部分土地(1亩)作为菜园自用外,其余用于出租,如表1所示。

(二)农户拥有自然资本的变化

自然资本是描述自然资源量的术语,泛指有利于生计的资源流及相关的服务。乡村旅游一定意义上恢复并保护了石堰坪村的乡村景观及自然环境,提高了自然资本的储量。社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硬化路通到各家各户的门口,污水管道的铺设改善了村容和村貌;集中处理的饮用水保障了村民饮水安全;改厕工程和房屋翻新整修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有线电视光缆入户丰富了村民的文娱生活。但旅游开发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户农业收入的增长,71%的农户农作物收入持平,大部分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水稻种植,为保持村庄景观的一致性不能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加之政府缺少对农业种植方面的引导,导致大部分农户农业收入较低。93%的农户认为道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距离村中心较远的农户受益明显。98%的农户认为村庄环境有改善,这主要得益于旅游开发以来对生活垃圾的集中回收处理和污水处理。如表2。

(三)农户拥有金融资本的变化

金融资本是指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人们为取得生计目标所需要的积累和流动。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石堰坪村70%农户的非农收入增加,但还有10%的农户非农收入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外出务工的技术要求在提高;另一方面,石堰坪村旅游开发对农户创收的局限性影响。同时,乡村旅游带来农户间相对收入水平的变化,所有的旅游户收入都有所增加,而对于非旅游户,却有增有减,并有进一步导致农村阶层分化的趋势。84%的农户都认为家庭开支近年增加显著,主要因为孩子教育、老人医疗的支出增多,物价上涨趋势明显。在借贷方面,19%的农户贷款次数增加,其中贷款用于开办饭店、小卖部、旅店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占比较小,大部分农户有意参与旅游但在投资方面绝大多数还处于观望态度,已开办旅游相关产业的农户都是村里的大户或回乡创业人员,且农户借款渠道趋向于向亲戚朋友借款,商业贷款的影响不明显,如表3。

(四)农户拥有人力资本的变化

人力资本代表着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状况,它们能使人们去追求不同的生计手段并取得相应的生计目标。石堰坪村98%的农户家庭最高学历记录有所上升,当然这与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密切相关,也与农户逐步提高的教育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能在经济上支持农户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同时加大农村与外界交流的频率,提升农户受教育意识,使得更多人受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家庭非农劳动力人数量方面,29%的家庭非农劳动人数增加,主要由于外出务工人数近年增加,但劳动力总体数量基本稳定。在健康状况方面,43%的农户看病次数增加,这意味着农户对健康状况的重视,且能负担得起一些小病的治疗费用。虽然95%的农户没有接受过任何旅游培训,但仍有5%的旅游专营户参加或正在参与培训,农户在接受旅游职业培训的数量在增加,包括服务技能培训和餐饮方面的培训,如表4。

(五)农户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变化

社会资本是指在可持续生计背景之下,人们在追求生计目标的过程中所利用的社会资源。乡村的发展促进了农户社会关系网的广度和复杂性,91%的农户电话费开支上升。同时乡村红白喜事等人情来往支出更加频繁,此项开支增加的农户占89%。此外,不同农户所能获得的相关扶持力度大不相同。调查发现,只有6%的农户获得过相关支持,主要为提供一些政策上的便利,如表5。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乡村旅游正在改变着农户生计资本的储量和组合形式,扩大或缩小了农户五大资本的外部边界值。对于那些资本存量、流量不足及转换、流动能力薄弱的非旅游户,极易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陷入贫困。总体而言,石堰坪村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为村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农户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就发展情况而言,石堰坪村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大部分农户并没有参与到旅游开发中。笔者认为原因如下:第一,农户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存在分歧;第二,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理念和本村旅游开发规划缺乏认知;第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前景缺乏信心;这都将直接影响农户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乡村旅游重构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打破了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共生和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呈现出冲突和不均衡现状,但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塑造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乡村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庐山;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庐山旅游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其发展逐渐趋于缓慢。庐山旅游经济需注入年轻的、新的活力,以期继续快速长远地发展。庐山山麓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为其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至今尚未进行全面系统地开发。因此进行庐山山麓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庐山山麓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1.田园景观

庐山山麓田园景观主要是特有的富有农村生产生活气息的自然风光。田园风光洋溢着浪漫的色彩,苍翠幽静的田园让人心醉神迷。行走在山间田野,满目丛林、鲜花、碧草、绿野。山野里到处是绿油油的稻田,或金黄色的油菜花海,各种树木点缀其间。田间小道两旁长满了姹紫嫣红的花朵,给人以和谐的自然美之感。零零散散的村落半掩在绿野里[1]。

2.庐山土特产

庐山土特产有庐山云雾茶、石鸡、石鱼、石耳,还有庐山鲜笋、湖口糟鱼、桂花酥糖、桂花茶饼等。特产的开发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特异性的主要条件之一。尤其是“农家饭”以当地风味为主,再加上特产菜肴更加会让游客赞不绝口,增加游客的回头率。

3.庐山温泉资源

温泉是庐山较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庐山温泉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30多种,泉水无色、透明,水温在68℃到72℃之间,是祛病、沐浴、保健和特种养殖的优良用水,素有“江南第一温泉”之美誉。庐山温泉早在晋代已是中国著名的医疗温泉,主要温泉旅游景点有龙湾温泉,阳光温泉,天沐温泉等。

4.庐山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有:⑴刺绣,在近代和现代运用彩色丝线刺绣,图案和做工都比较细致,针法变化较多,色彩绚丽,民族特色鲜明,针法有珠针、挑花、纽花、贴花等。⑵泥塑,亦称“彩塑”,造型生动逼真,工艺细腻,色彩大多用传统色,如黑、蓝、红、白等,出现最多的有泥塑脸谱。⑶根雕,主要采用深山的崖树虬根,断涧的柔枝曲藤眉原料,利用其天然造型进行加工雕琢,按照“古、峭、奇、绝”的构思进行制作而成。⑷雕刻,在金属、石、木等材料上雕琢装饰性花纹及书法。古代以木雕和石雕为主,多表现在粱柱、床架、门廊、箱柜及墓碑之上,图案细密秀丽,别具风格。⑸纸扎,大部份以灯彩、动物模型及“灵屋”出现,古代民间盛行的龙灯、马灯、船灯及宫灯多以纸扎为主,具有透光性好、色彩鲜明的特点。⑹剪纸,剪纸在民间历史悠久,多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多见于婚寿喜庆的窗花、门贴等[2]。

5.庐山渔业文化

庐山山麓濒临鄱阳湖,渔业文化深厚,渔业文化开发潜力非常大。根据庐山渔业文化,各个农庄通过出租渔具、渔业设备,“出租”鱼农,让游客直接参与渔民的渔业活动,这是水体资源开发的最佳方向[3]。

6.休闲农庄

庐山地区休闲农庄有:⑴农家乐餐饮,以农村特有的土色、土香、土味为特色。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等,游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馈赠。门前水库放养天然淡水鱼类,可垂钓休闲。餐饮配有山间野味和本地乡土野菜,可调制出独特的乡村美味,吸引来客留恋往返。⑵农家乐果业蔬菜生态采摘园,利用周边的山林种植果树,以早熟梨、杨梅、橘子、桃子为主,并配以野果。利用山地种植农家蔬菜,游客休闲之余,可以亲自采摘品尝。⑶家禽散养园,利用餐饮区后面的山林资源,散养老母鸡、鸭子、鹅等。

游客可以品尝鲜活、正宗的家禽及野味,回味无穷。⑷农家乐休闲娱乐区,丰富游客玩的内容。

二、庐山山麓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1.庐山山麓大量乡村旅游资源尚未开发

庐山大量乡村旅游资源尚未开发。大型景区内部乡村旅游开发部分,处于附属地位,开发层次很低,且大部仅停留在观光水平。旅游的季节性使这些资源的利用时冷时热,严重影响了这些资源的长远开发利用。同时,大型景区外部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于山麓的其他地区,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未形成规模,因交通条件差、资金限制、政策不支持等原因许多尚未开发,造成了乡村旅游资源“浪费”的现象。

2.庐山山麓乡村旅游的开发“散”、“乱”

庐山乡村旅游开发只存于小农庄,小饭店,投资分散,规模小,因而大都存在很大的发展局限性,继而影响到长远发展。而武汉木兰天池起初也是个小规模乡村旅游景区,但是项目开发设计好,因而不断的有资金合并注入,故而它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终于发展成为大型乡村旅游景点。因此庐山山麓应做好乡村旅游规划,集中投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期引进更多的资金[4]。

3.庐山山麓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性小、同质性高

庐山山麓许多乡村旅游景点旅游活动的设计特异性小,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导致游客到“这家”就和去“那家”一样,让游客失去了新鲜感,而且增加了农庄之间的相互竞争。“农家饭”是乡村游特色之一,但是很多农庄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从城里生意人手里进口“农家饭”,很多游客“跑”大老远来吃农家饭,结果吃得是自己的家常饭,让他们误解了乡村游的乡村性[5]。

4.庐山山麓乡村旅游开发的行政管理问题

庐山山麓分属星子县、九江县,庐山区管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乡村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民风民俗的挖掘等地方旅游政策不尽相同,因而在行政分区内乡村旅游的开发状况各有千秋。行政管理上的分区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不同行政区之间的不良竞争,导致一些乡村旅游资源盲目开发,浪费乡村旅游资源。

三、庐山乡村旅游开发原则

1.主题设计特异性原则

乡村旅游的特异性即乡村性质,城市里喧嚣繁杂,城里人见多了“现代化”的东西,因此在改进旅游基础设施时尤其要注意防止过于现代化,并且避免对“乡村性”产生不利影响。要做到让天然的溪水流过园地,弯曲蓄水,小桥流水。用水的灵动创造各种各样的玩水乐趣。乡村旅游主题设计应区别于日常生活,乡村休闲是有别于城里人日常生活的另类体验,它的内容有必要区别于城里人的日常生活,只有那些城里人平日生活所无法切身体验到的活动才会有吸引力[6]。

2.参与性原则

在主题上为游客参与提供必要的“设计缺口”,让休闲者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体验式旅游区别于日常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游客的积极参与。如果游客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就无法真正留住游客。最好的主题设计就是让游客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的被人领进来。乡村旅游休闲活动的本质就是要产生较为自由活动的空间,使游客能进入暂时忘我的游戏境界。居民的都市生活空间往往是有功利性的,而乡村旅游则是一种娱乐空间,游客可以找到孩提时的快乐[7]。

3.自然原则

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应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体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乡村旅游的建设材料应取之于自然,通常用农民自己生产或就地取材的自然材料,如木头,砖块、稻草、麦秸、芦苇等,即使被毁坏,还可以再回收,不至于污染环境[8]。

四、庐山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庐山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可以分为观光型乡村游、体验型乡村游。

1.观光型乡村旅游

庐山观光游览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依托山麓景点开发的亲近自然、感受农村生产生活气息的旅游活动。游客游览田园景观,如油菜花开的季节,城市的游客往往陶醉在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里心怡神往。参加简单的乡间劳动,满足其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9]。

2.体验型乡村游

庐山山麓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体验旅游开发(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63页)种类多样。

⑴田园采摘,如狮子洞草莓采摘,让游客们自己采摘草莓,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之后的喜悦,分享劳动果实。这种旅游产品非常适合家庭旅游、都市白领和青少年等旅游者。

⑵九江渔业文化体验游,各个农庄通过出租渔具、渔业设备,让游客直接参与渔民的渔业活动,这是水体资源开发的最佳方向。庐山山麓乡村游主要是农庄垂钓、荡舟捕鱼、摆渡等渔业乡村游[10]。

⑶登山游,如好汉坡登山、天花井森林公园登山游等。

⑷制作工艺品,让游客学习民间工艺,亲手制作工艺品留念,比游客买意义更大。可供开发的民间工艺有刺绣、泥塑、根雕、雕刻、扎纸、剪纸等。选择易学的手工艺,让游客短时间就能“买到”自己做的纪念品。体验乡村游还有泡温泉、野地CS、采摘活动等。

庐山旅游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开发,山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山下相对落后,产生了山顶与山麓的差距。开发山麓乡村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山脚下旅游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山顶分流,保证山顶游客在其承载范围内,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2.

[2]夏林根主编.乡村旅游概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20.

[3]何丽芳著.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100.

[4]蔡碧凡,夏盛民,俞益武编著.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60.

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文5

作者简介:李云(1992―),女,福建泉州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在读;殷志华(1984―),男,江苏苏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市场。

摘 要:我国旅游业已经实现从经济型向文化型的转变,随着旅游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其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促进了民俗文化旅游的飞速发展。以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六合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种旅游开发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实施人才战略、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四大对策。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4203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两大类。在中国的许多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却因为地区偏远容易被忽略。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也开始引起旅游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研究与旅游开发价值。在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民俗文化发展与传承,但一旦开发不合理不恰当,就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南京六合区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当地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六合区已经成为南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代表,该区先后成功地推出了《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与“六朵茉莉”两种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主流模式。本文尝试以六合区为研究对象,在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多侧面地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

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2.1 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定义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孔德元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物质、精神和制度的传统。关于民俗的分类,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在民俗学与符号学的研究中,高乐田、邓长青提出民俗学与符号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符号功能,暗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结合专家学者对民俗、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分类及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尝试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作出定义:“茉莉花”文化是以民歌《茉莉花》为代表,是六合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食俗文化的统称,是六合的文化名片、文化符号。

2.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民俗文化的名片和符号,伴随着《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和“六朵茉莉”的推出,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六合区“茉莉花”文化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资料来源:南京市六合区文化局

笔者实地调查了旅游者对六合“茉莉花”文化的认知度,通过调查发现,六合“茉莉花”文化在江苏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大部分旅游者知道六合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对“茉莉花”文化的认知程度高,有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认为六合“茉莉花”文化具有较强的原真性,传承性好,具体数据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旅游者对“茉莉花”文化的了解程度

图2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原真性

图3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传承性 六合区除了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外,还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的优势。六合区是连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捷,这也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优势。随着2014年南京市地铁11、14号线的开通,六合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完善,为六合区发展“茉莉花”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优势的存在,自然也有劣势的存在。虽然六合区交通便捷,但在六合偏远地区,特别是一些特别的民俗文化传承地,交通通达度低,游客很难到达。此外,缺乏民俗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与旅游开发的人才也成为制约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通过在六合区文化局的调查,笔者发现六合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停留在收集资料、整理民俗文化名录的阶段,缺乏实质的保护措施。

2.3 六合区开发“茉莉花”文化旅游的竞争

2.3.1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区(县)的竞争

同属于南京市的高淳区地理位置同样优越,因为地处吴头楚尾,历史悠久,所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近两年来,高淳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旅游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在六合区推出“六朵茉莉”之前,南京市江宁区推出了“五朵金花”,后又推出“新五朵金花”,每朵“金花”中或多或少都有融入民俗与文化体验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五朵金花”中的“汤山七坊”深度挖掘“七坊”即七种民间工艺,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游,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强劲竞争对手。

2.3.2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市区的竞争

江苏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得较好的有苏州和无锡。苏州姑苏区已经连续两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无锡市依靠“惠山泥人”与“锡绣”发展民俗旅游业,也取得了具大的成功。

3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民俗文化缺乏保护,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民歌《茉莉花》的创作者何仿老先生的逝世,六合区又失去了一位重要民俗文化传承人。同样,随着老一辈人的相继离世,六合区一些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失传,六合当地人很多除了《茉莉花》以外已经忘了其他民歌、民谣的存在。传统的民俗美食如蟹黄汤包为了迎合市场的巨大需求量简化了制作步骤,失去了传统的味道。在六合当地的小学、中学也很少开设乡土课程和民俗文化课程,一些导游对六合的历史与民俗文化也一知半解,容易对游客造成误导。

3.2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

文化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元素,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神支柱。“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灵魂,忽视“茉莉花”文化内涵的挖掘,开发过程中同质化问题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3.3 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性低,民俗文化以静态展示为主

六合区目前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以静态观赏为主,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的项目很少,满足不了游客“求知、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力低。

4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

4.1 模式一:以节庆旅游带动民俗文化发展

4.1.1 概述

节庆旅游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一种主题、一种灵魂”。多年来,节庆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吸引投资,增加当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开发得成功的节庆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发展与增强文化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4.1.2 典型案例――《茉莉花》文化旅游节

南京六合区于2002年创办第一届《茉莉花》文化旅游节,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十届。该节庆活动将六合地区的文化、美食、旅游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六合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促进了六合的旅游宣传和品牌建设,扩大了六合文化的影响力,六合旅游也因此走进大家的视线。六合许多优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渐渐的走出家门,被人们逐渐认识,熟知和喜爱。主要成功之处如下:

(1)充分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不断开发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六合还新开发出竹镇鲜果采摘、东沟乳鸽两个新活动,不断为游客带来新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六合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2)借助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节庆期间,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让观众享受到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各个子活动也有自己相应的文艺演出活动,这些项目都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打响六合城市名片,带动经济发展。六合以“茉莉花”文化节为媒介,为经济活动搭建舞台,成功举办六合招商会,六合国际创业峰会等进行招商引资,签约众多经济项目,有力的拉动了六合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过十年的《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拥有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六合,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品牌效益也开始逐步显现,对六合地区的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筹办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为响应中央勤俭节约的号召,该节庆活动已于2013年停办。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举办十年来,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虽然已停办,但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的。总结如下:

(1)注重对外形象宣传,提升六合影响力。借助旅游节庆与各界媒体的宣传平台,将“茉莉花”文化、六合美食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推向全国,扩大六合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六合的知名度。

(2)注重群众参与性,提升节庆效应。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不能脱离群众,唱独角戏,而是要依据“市民的节日”的要求来筹划和组织旅游节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到旅游节庆的活动中来,共享文化盛宴,营造万民同乐的节庆气氛。

(3)市场化运作,促进多方共赢。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借助节庆打造地方名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消费与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发展。六合借助《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成功地实现招商引资。

4.2 模式二:创建旅游示范点促进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

4.2.1 概述

近年来,在国家旅游局的倡导下,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相继建立。旅游示范点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同时也满足了都市人群求新求异、爱好体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修身养性的需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4.2.2 典型案例――六合茉莉花园

2013年下半年起,六合区依据原有的“茉莉花”文化特色,打造六个“茉莉花园”。六个“茉莉花园”称为“六朵茉莉”,分别为赫家官塘、农民画乡、长江渔村、大泉人家、平山翠谷、绿航雨花。六合区将“六朵茉莉”定位为六合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其内核为特色差异化、开发深度化的民俗性、体验性、休闲型乡村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六朵茉莉”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初见成功的苗头,从“六朵茉莉”的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成功经验:

(1)深入挖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六合区政府注重整合六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注重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的融合,在乡村旅游中注重注入人文内涵,展现各旅游示范点的独特魅力。

(2)统一规划,先后开发。六合区在深入挖掘本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示范点的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统一规划,先后开发。

5 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5.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在民俗文化资源管理方面,必须明晰资源产权由政府主导规划市场经营,利用市场动力机制挖掘市场潜力,双管齐下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如果以当地的政府作为主体力量,那么可能会造成缺乏动力、盲目开发的情况出现;一定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领域内的积极性。具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5.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在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上,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层面的引导与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思想上的统一,调动包扩民俗传承人、村委保护文化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旅游示范点,以点带面。三是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民俗文化传承人、投资者关注旅游业。四是科学指导。民俗文化具有脆弱性,若重旅游开发而轻文化保护则容易造成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流失,因此政府要主动召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一箭双雕。

5.3 实施人才战略,引进民俗文化保护的专门人才与旅游开发人才

将民俗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需要有专门的人才保障。现阶段基层文化管理与旅游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现象,民俗文化保护停留在民俗项目资料汇编阶段,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针对人才结构薄弱环节,政府要出台相关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5.4 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以当地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不同的地区孕育不同的民俗。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一定不能将其与城市发展建设割裂,而是要将民俗文化保护融入到地方建设与城市规划之中。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开发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增加体验性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

参考文献

[1]幸岭.基于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下的民俗旅游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7017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3]孔德元.胶东民俗文化与旅游评价[J].鲁东大学学报,2007,(2):125.

[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张洁,黄远水.我国节庆旅游研究综述[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1013.

[6]丁宗胜.旅游节庆成功举办的要素分斩[J].商场现代化,2006,(6):217218.

[7]戴遐海.江苏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分析[J].经济论坛,2009,(23):107109.

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道路;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29-03

Review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LIAO Jun-hua1,2

(1.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iyang 550025,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regulation in ethnic region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was prosperously developed; and research o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had been attached with great importance. Based on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was provided.

Key word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development pa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1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迅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有关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性理论、旅游影响、旅游市场和社区参与旅游等,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省区,研究运用的学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旅游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生态学和民俗学等。

1.1民族村寨旅游基础性理论研究

在基础性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研究。罗永常[1]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指出民族村寨旅游是将民族村寨作为旅游目的地,以村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金颖若[2]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文化旅游的物质载体是民族文化村寨,民族村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的民俗展示。钟洁[3]认为民族村寨旅游主要有原生态文化村寨型和主题公园型两大类。罗永常[4]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状况为划分依据,得出民族村寨旅游有盛名热点型、新兴热点型、重点文物型和待开发型4种类型。虽然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基础性理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层次还比较低,不够深入和成熟。

1.2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道路研究

在发展道路研究方面,许多学者认为保护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倡走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为此,学者们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民族生态旅游的价值。杨桂华[5]通过香格里拉霞给村案例,研究了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多维度价值,得出民族生态村对不同的客体具有相异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路径进行的研究。黄萍等[6]以四川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例,对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研究,指出四川省资源优势明显,有利于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同时提出了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黄亮等[7]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研究案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1.3民族村寨旅游规划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规划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许多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黄惠琨[8]对西双版纳曼景兰新村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曼景兰新村旅游发展目标,对曼景兰新村的形象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村落的文化构成,认为策划应从传统与现代的高度面对新世纪,为西双版纳村寨建设和村寨旅游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模式。江晓云[9]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从多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颇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1.4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许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鄢杰[10]提出“两会(村委会和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农户”和“政府+公司+移民工程”等发展村寨旅游的3种经营管理模式。陈国兰[11]通过对泸沽湖落水村家庭旅馆的个案研究,提出民族村寨家庭旅馆的有效管理模式――“政府+行业协会+接待户”管理模式。吴忠军等[12]通过对广西龙胜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探寻了该景点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间与空间的分布和旅游需求与旅游消费行为,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钟洁[3]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和云南民族村为案例,对不同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体验度做了比较研究。

1.5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研究

社区参与能够有效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张洁等[13]以云南古州野林彝族村寨和大槟榔园花腰傣族村寨为例,研究了影响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黄华[14]通过对当前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困境的分析,指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制度机制和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措施。罗永常[15]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该村社区参与旅游的现状,提出郎德村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建议:①借助外界力量,做好旅游发展规划;②成立相关组织促进旅游发展(如建立郎德村旅游发展基金、成立村旅游管理委员会等);③在“工分制”的基础上,切实调整收入分配方案,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④引入奖励制度和补偿制度;⑤扩大村寨居民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

1.6民族村寨旅游影响及感知研究

我国学者从多维度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维度。付保红等[16]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寨旅游开发为例,研究了该村村民由于受旅游开发的影响使社会角色所发生的变化,指出村寨旅游使居民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通过家庭经济收入的变化、传统产业中的变化、家庭消费观念的变化、村民人际关系的变化、思想意识的变化以及家庭劳动分工的变化等来体现。唐雪琼等[17]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从村寨经济状况、村民思想意识、村寨人际关系和村寨妇女地位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给村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仇学琴[18]以云南玉溪新平县大沐浴村为例,研究了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指出民族村寨旅游对民族村寨的现代化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李志飞[19]以湖北省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比较少见。

2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而且与此紧密联系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1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Martin[20]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包括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变乡村传统观念等方面,在结论中指出,由于规模小和季节性的限制,乡村旅游贡献不大,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Christopher[21]认为乡村旅游既能给乡村带来极大的商业机会,同时能够让村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意义,因此乡村旅游也是一种生活方式。Per[22]指出乡村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旅游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态旅游。

2.2民族旅游研究

Yiping[23]以Wanuskewin遗产公园为案例地,指出体验异域文化并参与其中的亲身经历是民族旅游的内涵所在,民族旅游能给游客提供原真的体验,并分析了旅游发展困境,提出了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特别强调旅游规划与文化保护对发展民族旅游的重要性。Susan[24]以Wales为案例对民族旅游在民族迁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民族旅游可为民族迁移提供动力支撑。Robey[25]以 Shetland为案例,指出民族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同一性,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民族现象。

2.3乡村文化旅游研究

Robert等[26]以加拿大东部Acadian地区为例,对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个基本原则,分析了促进乡村发展的3个基本因素(即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有利于实现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乡村文化旅游中各方的合作对实现社区目标意义重大),这对于指导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十分有益。Moya[27]对乡村文化旅游中村民参与旅游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了乡村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关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庸俗化。Jenny等[28]以南非为例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研究,指出社区合作与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乡村旅游中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

Michael等[29]研究了美国4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状况,得出由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各异。有学者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地的研究,得出乡村旅游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并增加了经济收入[30]。笔者认为妇女的工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Jeannie等[31]研究了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和旅游高度发展3类不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得出女性旅游感知在不同发展状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旅游发展水平对其不会造成影响,但是不同性别居民的旅游感知在旅游收益方面体现出了差异。

3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评述

总体而言,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成熟。相比之下,国外学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与此联系密切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由于概念界定的差异及其他一些原因,研究内容有所差别。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都比较关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和民族村寨旅游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并倡导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这些观点及论断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3(2):102-107.

[2] 金颖若.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1):61-65.

[3] 钟洁.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度对比研究――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4] 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18-121.

[5]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以香格里拉霞给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4):76-79.

[6] 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8):177-180.

[7] 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1(5):53-56.

[8] 黄惠琨.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J].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5):53-62.

[9]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4):564-567.

[10] 鄢杰.西部民族地区民居接待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模式选择[J].探索,2003(6):120-122.

[11] 陈国兰.民族地区家庭旅馆经营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宁蒗县泸沽湖景区落水村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12] 吴忠军,唐晓云.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39-143.

[13] 张洁,杨桂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生态旅游,2005(10):303-306.

[14] 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4.

[15] 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108-110.

[16] 付保红,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3-49.

[17] 唐雪琼,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4,2(3):79-82.

[18] 仇学琴.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与和谐乡村文化构建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33-137.

[19] 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21-25.

[20] MARTIN O.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1996,23(1):86-102.

[21] CHRISTOPHER S. Thompson.host produced rural tourism towa′s Tokyo an-tenna shop[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2004,3:580-600.

[22] PER A N.Staying on farms an ideological background[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2002,1:7-24.

[23] YIPING L.Ethnic tourism a Canadian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1:115-131.

[24] SUSAN R P. 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1:35-52.

[25] ROBEY C. Ethnic politics and tourism a british case stud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4:818-836.

[26] ROBERT M D, LEE J. Cultural 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Canad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2:307-322.

[27] MOYA K. Rural cultural economy 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3:762-783.

[28] JENNY B, EUGENIA W. Tourism routes as a too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vibrant hope or impossible dream[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71-79.

[29] MICHAEL D, RICHARD S K. Tourism dependence and resident attitude[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1998,4:78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