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趋势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趋势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趋势分析

消费趋势分析范文1

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餐饮业营业额连续18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将保持17%以上速度发展,行业发展前景看好,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长期发展趋势良好。

2004年,全国实现餐饮业零售额7486亿 2005年,中国餐饮业零售额实现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净增1336亿元,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8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3.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7.4%和2.3%。全年实现营业税金488.8 亿元,同比增长17.8%。

2006年,中国餐饮消费全年零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净增1458亿元,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增长了188倍。 2008年零售额达15404亿元,比2007年增长24.7%,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而在海外,中餐不断攻城掠地,2008年中餐首入奥运食谱,更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根据历年数据分析,预计到2012年,中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0000亿元。餐饮业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实现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经济近年取得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快速提高,是持续迅速带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主因。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美元,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层次提高,中式正餐高端消费额比重将持续增长。

从长远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近几年餐饮业的增长率都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行业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餐饮行业缺乏规划引导,法规建设滞后问题。在快速发展中有盲目、无序和低水平发展的现象。尚未建立适用于餐饮业的国家级法规,缺乏系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强制性标准,餐饮企业的标准参差不齐,内容不全面、技术知识含量低,缺乏全国统一性。

我国餐饮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执法,市场秩序不规范,餐饮环境不卫生,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但是,国家加快服务业发展战略将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目前我国服务业总量相对较小,2007服务业产值比重不到40%,与全球服务业产值平均比重 60%(发达国家超过70%)相距甚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政策基础,为餐饮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1、金融危机对中国餐饮行业影响简要分析

自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波及全球,美国、日本、欧洲各国政府都忙着救市,目前来看效果还不明显,这次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影响主要是外汇储备部分损失,出口困难,减缓经济增长,失业增加,消费者收入下降,对餐饮业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居民消费能力降低,二是、入境游客减少,旅游餐饮需求缩水;三是,持续低迷将导致消费者信心受挫,降低消费热情。 受口红经济效应的影响,餐饮业成为了十大逆市而上的行业,在危机影响下消费者花上万元吃奢华盛宴的人少了,大宗采购和旅游减少了,但节假日亲朋好友外出聚餐的人反而增多了,中低档餐饮企业生意火爆。国内餐饮业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得以“独善其身”,逆市而上,餐饮业拉动内需明显,2008年零售额相比2007年 有危机同时就有机遇,餐饮行业面临场地房租、原材料成本、运营成本降低的机遇,同时劳动力充足、人工成本降低,兼并费用降低将带来低成本扩张机遇,预计未来3年餐饮业将成为金融危机下国际风投、国内资金的避风港,中低档餐饮企业成为本周期投资与发展的热点。

2、业态分析

自改革开放后,世界上多种新型餐饮业态及形式在中国餐饮市场迅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中国餐饮市场的格局。如发端于八十年代末期的麦当劳等洋快餐业以及九十年代产生的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业态,份额不断扩大,特别在沿

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的餐饮市场呈现国际化的趋势,餐饮市场细分不断深化,中餐、西餐、中西合璧餐,正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业态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中餐市场的呈多元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特征。 中餐格局的变化的首先源于国外连锁经营模式的引入,以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巨头主导餐饮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中式正餐的内在特点与市场都导致了多数运做的均为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是中餐经营的一贯特点,预计餐饮业连锁经营的瓶颈将导致比例及份额的逐渐下降。

其次,中餐格局将餐饮消费形式变化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三口人之家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体;大众化的、个人付费的餐饮消费已经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主流;传统中餐的大酒席形式被小餐桌的分餐制所代替。目前以二至四人为消费的主体,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是中国餐饮消费未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国内新的餐饮消费正与洋餐潜移默化的融合,定位于年轻白领阶层的休闲咖啡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这一阶层人数的扩张,不少餐饮商纷纷以开设咖啡厅的形式,在菜品选择上,中西结合,直接与中餐竞争消费者。

互联网泡沫之后,风投开始将目光投向传统行业,vc的参与将助力中餐行业快速转化,餐饮业的规模化、连锁化运作是吸引风投目光的重要因素,与之前的互联网投资相比,餐饮业的现金流回收快,而且具有经营实体,有部分餐饮企业麾下还有不少不动产。获得vc青睐的中餐连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休闲正餐,代表企业如俏江南、一茶一坐;二是火锅类,如小肥羊、小尾羊等;三是快餐,如真功夫、大娘水饺。vc投资的几家中餐企业,如一茶一坐、小肥羊、真功夫等,虽然分属不同的中餐类型,却都具有可复制性、标准化程度高的共性。

餐饮行业发展趋势及预测分析表明,未来5年竞争局面激烈仍将维持,中餐的比例将进一步下降;vc的参与将加快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转化,连锁经营将会加速规划化发展;同时大众化经营的市场空间不断延伸,特色经营更加突出。创新经营、品牌营销的力度加强,管理与人才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3、消费者分析

随首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美元,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水平和层次提高,中式正餐高端消费额比重将持续增长。但餐饮需求是复杂多变的,其消费口味和消费心理,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餐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看清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营销方法,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菜系分析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菜系”。各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各大菜系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占据着当地主要份额。而地域差异的存在,又引起消费者强烈的求异心理,愿意去尝试不同的风味。所以跨地域经营是未来的热点,它可以使各具特色的风味饮食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目前,菜系出现跨地域经营,相互融合趋势。2008年起我国共有46个城市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这些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比较高,成为中式正餐行业跨区域发展的增长点。

粤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风靡至今,20多年长盛不衰,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拉动了餐饮业的繁荣和振兴;同时粤菜选料广博奇杂。适应了食客求新,求异的需要;不断创新,推动了粤菜持续发展。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粤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全国形成气候,逐渐走上各大菜系的霸主地位,成为各大都市菜品的龙头,引领消费潮流,份额持续增长。

消费者决策分析

经历了非典,禽流感、h1n1,健康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卫生。分餐制日渐流行,餐厅卫生状况及每日消毒也为消费者关注,随着绿色食品,素食、食疗、滋补等等概念愈发得到消费者的赞同。“衣要布,食要素”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消费者追求的是一种健康的,合理的膳食关系。健康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点亦成为消费者基本需求。粤菜在口味上清淡,注重营养,亦附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消费者就餐选译不仅只是讲究口味,餐厅的环境、氛围、情调都成了顾客挑选就餐地点的必要考虑条件,消费者日渐注重享受,注重餐饮产品与文化的融合,中国饮食文化和烹饪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不同地区所表现出来的餐饮文化上的差异也使餐饮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性特征。消费者追求“色、香、味、形、器、质地、声、温、营养、卫生”的同时,主张文化与食品、饮食方式、饮食习惯的融合。近几年应需求而出现的主题餐厅发展迅猛,将这个理念发挥到极致,无论是餐厅的设计装璜、功能布局、装修装饰风格,甚至是其经营的特色菜系,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主题和内涵,使餐饮产品的文化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抓住了文化这一卖点,将使餐饮产品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互联网是信息聚集的地方,也是信息传递最快速的地方,对于餐饮企业,网民对餐厅或菜式的讨论热情,会激发其他网民尝试与参与讨论的兴趣。而对于口碑较好的餐厅也更容易得到网民之间的互相推荐,成为消费决策的因素之一。网络口碑营销,网络搜索成为餐饮企业推

广重要手段,

餐饮消费行为分析

随着近年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的更新,推动餐饮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餐饮消费者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商务型消费增加。经济的发展促使商务活动增加,商务应酬活动推动了高档次的餐饮的迅速发展。

二是替代型消费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酒店消费来代替自己做饭,这集中表现在近些年来年夜饭的火爆。

三是被迫型消费增加。越来越多白领人士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时间紧,也没有条件自己开伙做饭,他们处于无奈,没办法只能被迫在餐馆里就餐,这就促使快餐行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饮食习惯也在变化,餐饮产品的消费时段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人工作繁忙,进餐时间不稳定,加上现代营养学的倡导,使餐饮产品的消费时段变得模糊。人们并不要求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但又不想太饿着自己,饿了总想找点儿零食、小吃。为适应这一需求,各种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小食店随之涌现;而一些大茶楼、食肆也纷纷推出下午茶和夜宵服务。这种随时供应,不分时段的便利与快捷正成为一种趋势,以吸引便利型消费者、价格型消费者。

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三口人之家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体;大众化的、个人付费的餐饮消费已经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主流;传统中餐的大酒席形式被小餐桌的分餐制所代替。目前以二至四人为消费的主体,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是中国餐饮消费未来发展方向。现代餐饮企业应从年龄段、收入和家庭因素细分目标市场。

餐饮消费趋势分析

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预期收入肯定会缩水,大众消费者自然捂紧钱袋,自觉不自觉地缩减了高档消费和大宗支出,一般消费和小额支出并不会受到多大影响。预计不同类型餐饮消费在近3年消费趋势如下:

上班族消费趋势分析:在经济危机的压力面前,上班族们把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变成了diy,将请朋友到家里吃饭,减少去餐馆次数。

家庭消费趋势分析:家庭的预算和支出会减少,会缩减了高档消费和大宗支出,但节假日亲朋好友外出聚餐的人反而增多。

商务消费趋势分析:吃奢华盛宴的人少了,中档餐饮消费次数将增加。

消费者分析表明,在未来3年,餐饮经营面临新的发展趋势,粤菜将引领消费潮流,跨地域经营是未来的热点,消费时段及消费趋势将产生变化,餐厅功能日趋多样,特色经营。

4、竞争分析

中国的餐饮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竞争的形势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把握这种变化趋势,研究制定正确的对策,对餐饮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在改革初期,餐饮企业之间主要是打价格战,打品种、服务、装修战;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用餐既要满足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心理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把注意力转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这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竞争。

二、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

三、由在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发展,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东部延伸。几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大的餐饮公司和连锁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寻求向外地扩张,立足和占据外地市场,甚至打进中心城市和国际性大都市。如今,地域的概念已经淡化,餐饮企业竞争的市场半径大大延长。

四、中外餐饮企业竞争加剧。餐饮业是改革开放比较早的一个行业,外资特别是一些国际名牌企业不断涌进中国餐饮市场,我国餐饮业一直面临着国外餐饮业品牌的强大挑战,与国外餐饮相比,国内餐饮企业在硬件、软件,尤其是在管理、服务方面的差距较大。加入wto后,更多外资餐饮企业的进入加剧我国餐饮行业的竞争。国外餐饮企业进入中国,对我国餐饮经营理念、服务质量标准、文化氛围、饮食结构、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等将产生深刻影响。而中国本土品牌餐饮走出去步伐较慢,竞争力不强。 中餐具有色、香、味具全的独特魅力,有着广大消费者和市场份额,但标准化是规模竞争的瓶颈,关键的原因是将中餐烹饪作为一种高度手工艺化的工作,需要科学分析形成中餐标准化、流水作业,使之成为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和发展基础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需要长期推行和持续的规范,是多数中小餐饮企业难以承受的,但也是中餐必须突破的关键。

目前百胜集团已利用标准化运作优势,形成中式快餐的标准化并加以推广,目前“东方即白”利用肯德基进行的全面推广就在利用品牌、标准优势向“中式快餐”市场延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国外餐饮业品牌布局已基本完成,未来洋快餐将引领中国餐饮竞争格局,通过国外餐饮业品牌对在中国连锁经营成功案件分析,中餐企业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外餐饮品牌企业商圈选址策略、物流管理能力,单店的运营能力,品牌扩张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

目前国内优秀的餐饮企业已经开始提炼经营技术、申报餐饮专利、积淀品牌价值、整合上下游资源。融资扩张成了国内餐饮业的加速发展新模式,小肥羊就是其中代表案例,至08年3月,小肥羊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北美等地拥有350多间餐厅,业务年增速达35%,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人民币。在 thenielsencompany对中国六大城市市调中,小肥羊知名度接近100%,部分地区“第一提及率”超过50%。小肥羊9年来陆续获得并蝉联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等50

余项荣誉。

小肥羊遍布世界的连锁网络、产品的标准化和连锁经营战略,为中餐行业的经营和扩张树立了标杆。据了解,继味千拉面、小肥羊后,谭鱼头、小南国、真功夫等连锁餐饮企业日前正在酝酿上市。07年中国餐饮业的突出特点是资本活跃,百年老字号全聚德的成功上市,另外还有超过40家的企业正在积极争取上市,预计未来3年经济回暖后,将有更多的餐饮企业上市。

竞争格局分析

从行业数据统计看,中餐行业市场容量非常大,而且膨胀非常快,但我国餐饮企业现状,一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现代化水平低;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据统计,我国现有餐饮网点400万个,从业人员将近2000万人,厨师700万人,平均每185人拥有1个厨师。

餐饮市场相对来说是最分散的一个市场,国内没有一个大的餐饮集团可以占据1%的市场份额。可以说餐饮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行业集中度相当低,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有待于规模企业的整合。从餐饮企业竞争与发展格局来看,未来我国餐饮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并伴有更多企业上市。

然而,在餐饮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提升、管理人才匮乏、成本控制难等多方面问题日益凸显,行业竞争愈演愈烈,餐饮业全面进入 “微利时代”,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遭遇严峻挑战。中国餐饮业已经步入行业洗牌期,必须交流新思想、探索新模式,迅速由传统的“粗放式、模糊式、经验式经营”向“精细化、流程化、连锁规模化经营”转型。

当前的外资企业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国企享受国民待遇,民营企业享受的次国民待遇。在餐饮业内,虽然不明显,但也不乏其例。国内餐饮企业的经营活动除了正常的税收外,各项费用种类太多,缺乏规范性,地区差别也较大,政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中国餐饮市场将也进一步规范化。

餐饮业竞争格局分析表明,未来国内餐饮业竞争态势将发生四大变化,洋快餐主导中国餐饮竞争格局,品牌成为餐饮的核心竞争力。

6、基本结论

中餐行业面临的主要机会: 2.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美元,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水平和层次提高,长期而言中餐中高端消费额比重将持续增长。

3.中餐服务行业集中度相当低,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有待于企业的整合

4.由于金融危机作用,租金、人工成本及兼并费用降低将带来餐饮企业低成本扩张机遇

5.受口红经济效应的影响,预计未年2年,中低档餐饮企业生意火爆,成为本周期投资与发展的热点。

6.预计未来3年餐饮业将成为金融危机下国际风投、国内资金的避风港。vc的参与将加快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转化,连锁经营将会加速规划化发展;

7.跨地域经营是未来的趋势,粤菜引领消费潮流,份额将持续增长。

8.2008年起我国共有46个城市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这些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比较高,可做为中式正餐行业跨区域发展的增长点。

9.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转化加快,连锁经营将会加速发展;同时大众化经营的市场空间不断延伸,特色经营更加突出。创新经营、品牌营销的力度加强,管理与人才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10.餐饮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提升行业进入有利于中餐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中餐行业面临的主要威胁:

1.金融危机带来消费者的信心下滑,旅游餐饮需求减少,预计未业3年高端餐饮消费降低

2.国内餐饮市场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规模以上正餐营业额比例将进一步下降。

3.未来5年竞争局面激烈仍将维持,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

4.中外餐饮企业竞争加剧。与国外餐饮相比,国内餐饮企业在硬件、软件,尤其是在管理、服务方面的差距较大,洋快餐主导中国餐饮竞争格局,

5.融资扩张成了国内餐饮业的发展新模式,预计未来3年经济回暖后,将有更多的规模餐饮企业谋求上市。

6.餐饮业全面进入“微利时代”,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遭遇严峻挑战,需要向精细化、流程化、连锁规模化经营转型。

7.法规建设滞后。我国餐饮行业缺乏规划引导,尚未建立适用于餐饮业的国家级法规,缺乏系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强制性标准,餐饮企业的标准参差不齐,内容不全面、技术知识含量低,缺乏全国统一性。

8.餐饮结构失衡。由于竞争加剧、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大众化餐饮在一些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行业内高档餐饮势头强劲,中低档餐饮服务明显不足。

9.市场秩序有待规范。餐饮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执法,市场秩序不规范,餐饮环境不卫生,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影响正常有序竞争,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10.企业正规经营及跨区域发展,营业税税收会增加,对企业利润产生重要影响

消费趋势分析范文2

关键词: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变化趋势

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作为居民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居民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对了解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乃至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以及消费变动趋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消费结构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是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各类不同种类的消费资料的数量。价值形式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以价值形式为例,201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604元,食品是第一大消费支出项目,消费额为1560元,占 36.1%;居住是第二大消费支出项目,消费额为847元,所占比重为19.6%;交通通讯是第三大消费支出项目,消费额428元,所占比重为9.9%;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居第四位,消费额为400元,所占比重为9.3%;衣着消费支出居第五位,消费额为363元,所占比重为8.4%;家庭设备消费支出居第六位,消费额为328元,所占比重为7.6%;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居第七位,消费额为278元,所占比重为6.4%;其他消费支出居最后,消费额为117元,所占比重为2.7%。

二、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尽管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的消费总支出的最大比例,但从动态数据来看,这一比例是日趋下降的,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正日益得到改善。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12》

首先,从总体来看,食品支出所占比例下降、衣着支出比重趋于稳定、住房消费支出比重呈现周期性波动但总体是上升的,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交通通信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升,教育文化消费但所占比重下降。从上表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河南省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变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恩格尔系数逐年走低,从2000 年的49.7%下降到2011年的36.1%;居住是食品消费之外的最大消费项目,过高的居住消费支出则会挤占其他消费支出;衣着消费额自2000年以来基本上逐年增加,但是其支出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呈现出总体上升趋势;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表现出显著的稳步增长态势,该消费属于发展型消费,其高速增长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交通和和通讯项目是增长最快的消费项目之一;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比重在考察期内有波动,但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该项目所包含的消费内容大部分属于享受资料,其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正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又一体现。

其次,从消费支出的层次来看,消费结构由生存型逐步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按满足居民消费需要的不同层次来分类,可以形成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结构。根据消费结构划分的定义,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吃、穿、住定义为生存型消费,将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定义为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数据显示,2000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的比例为72%,发展和享受型的比例为24.5%。到2011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64.1%和33.2%。可以看到,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逐渐升级,人们用于生存型消费的比重逐渐降低,用于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最后,从消费支出的形态方面来看,消费结构由实物消费转向劳务消费。根据消费结构划分的定义,我们可以粗略地将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划分为实物消费,将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划分为劳务消费。总体来说,在消费之中实物消费的比重会呈下降趋势,劳务消费的比重会逐步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00年,河南省农村居民实物消费的比例为72%,劳务消费为19.2%,到2011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64.1%、25.6%。

三、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其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尽管如此,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相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依然偏低、消费结构的城乡差距继续拉大、“轻吃重住”现象较严重。

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二元结构明显,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336元是农村居民的近3倍,201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用于吃、穿、住的消费占生活消费的64.1%,用于服务型消费的比例为33.2%。而城市居民用于吃、穿、住的消费占生活消费的56.8%,用于服务型消费的比例为39.3%。城镇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耐用品拥有量、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总量和比例都明显超过农村居民。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主,服务型消费支出比重偏低,消费水平偏低。不论是实际消费支出额还是基本消费需求估计值,201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样大的消费差距的存在不利于建设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2000 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2.91∶1;2010年则提高到2.94∶1,可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而是差距继续拉大。

201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全国为 40.4%,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居住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19.6%,高于全国18.4%的水平。201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604元,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的水平。通常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生活水平越高,而河南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值,却不能说明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比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高。长期以来河南省农村居民在食品消费上相比较其他省份不太舍得花钱,也就是说轻吃重住房的观念在河南农村很多地方比较盛行。

四、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样的。从宏观角度上看,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包括:居民消费水平、国民经济水平、收入分配结构、人口结构、价格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制度供给、流动性约束等等。从微观角度上看,影响居民个体消费结构的因素包括:个人及家庭收入、生活消费习惯及观念,家庭消费的生命周期、预防性储蓄等等。

1.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结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消费结构的层次性方面。表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高收入者在满足其基本消费支出后,有大量剩余资金在其他消费项目中消费,而且由于资金充足,高收入者在消费项目中更注重消费品及其服务的质量和品质,并追求享受。而低收入者的消费主要面向基本生活资料。因此在这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衣着、住房消费比重比高收入在这方面的消费比重高的多。

2.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

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比较陈旧和单一,信贷消费意识不强。农村消费存在着“跨代消费”,绝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都发生在婚嫁和盖房上,使住房支出比重一直是居高不下。从而使消费支出过度集中,使农村居民整体消费结构趋同。与城镇相比,农村更加讲究人情往来,请客送礼之风十分盛行,造成有限财力物力的大量浪费,严重的影响了农民正常合理的消费支出,造成合理消费需求的弱化。此外,文化水平的高低也制约着居民的消费观念。

3.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养老保障制度以及市场环境方面。现有的基础设施在数量、规模、质量方面都不能满足农民的消费要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在农村人口日益老龄化的条件下,年轻人口负担加重,储蓄意向趋高,消费意向趋低;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费用成倍增长,教育费用负担大,医药费居高不下等问题弱化了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意愿;消费品市场不成熟,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流通秩序不规范,农村商品市场少,规模小,假冒伪劣商品盛行,严重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五、优化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向好,消费结构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存型消费比重过高、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比重偏低,说明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使其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并逐步升级,需要采取多种途径。

1.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收入是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根本措施。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消费支出的大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大,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差距较大,而且也达不到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样的收入水平直接阻碍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因此,必须采取有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联产承包责任制“耕者有其田”的农村居民根本的生存保障制度,降低农民失业风险;逐步完善对贫困人口和灾民的社会救济政策;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等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增强其经济安全感和消费信心,解除农村居民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2.引导农民树立正确消费理念

通过消费的引导,使农村居民增长消费技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健康的消费意识。这种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健康的消费意识就是要改变农村居民重物质消费,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消费却比较少的现状。要引导农村居民在满足适当的物质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精神文化的消费,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质。此外,在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过度消费,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要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引导其正确消费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农村居民内部不同收入水平之间的消费结构的差别化。要逐步引导农村居民中高收入者的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加其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为农村文化环境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创造基础条件。其次,加强农村市场开拓,构建适合农村市场特点和农村居民购买习惯的新型流通体系;最后,净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农村地区低档甚至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的消费环境,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消费环境的好转将会解除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改善消费的社会环境,通过构建行政执法监督、社会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来监督失信、欺诈等行为,使农村居民放心消费、乐于消费。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78-2011.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2011.

消费趋势分析范文3

摘 要:当代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为了能够使市场新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重点对知识经济导向下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而为新产品的研发能有效与消费者需求相结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知识经济;消费者需求变化因素;趋势分析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得到普及,使得世界信息技术经济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和角落。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而且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各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消费者需求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基于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来调整策略,从而开发出真正适合消费者需求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1.知识经济概述

关于知识经济的内涵,虽说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其本质上是一致的。大家普遍认可的定义就是:知识经济主要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以及使用上的经济[1]。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知识是知识经济的主导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人们更加注重自我素质的全面提升,生活方式也逐步开始走向知识化和智能化,知识和人才备受重视,知识管理的方式盛行。第二,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消费者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收集产品信息,表达内心的需求。第三,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随之发生迅速改变,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四,平等与开放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表现。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交流、娱乐和购物,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在一个平等与开放的平台中完成。第五,持续发展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目标。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企业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发出更多绿色环保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知识经济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因素的影响

2.1环境变化的影响

传统经济时代,物质资料不够丰富,人们为了生计忙于奔波,消费需求单一。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追求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大,为新的消费者需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尤其知识经济以创新为核心理念,各类新技术纷纷涌现,为市场新产品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要想获得良好发展,必须顺应时展潮流,进行各类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促进了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2.2社会变化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平等开放的时代,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加开阔,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社会朝着经济和文化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个人对群体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群体对成员的约束也不断放松,为人们追求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日常生活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利,人们开始依据自身的意愿来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归属于一定有形或者无形的群体,从而实现自身个性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追求[2]。

2.3需要和动机变化的影响

消费者内心的需要和动机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根本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为消费者需要和动机的变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心理需要层次不断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复杂,在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条件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爱与归属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其次,经济时代,人们消费动机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需要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人们经历了一个由一开始对生活必需品的追求上升至消费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再到对生活“品味”的消费追求过程,消费者心理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动机的多样化,促使人们的消费行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3.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趋势分析

3.1个性化与多样化

知识经济导向下,人们“求异”的思想更加强烈,对于更加个性、独立和自由的产品和服务的追求趋势更加明显。由此企业要不断进行市场细分,要依据个人的需求来进行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研发。除此以外,随着人们心理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产品的追求的需要表现出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特点,在精神追求方面更会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种生活行为表现出不同的追求。第二,同一个体为了满足某种生活需要表现出更多的追求。例如,人们为了丰富自身的娱乐生活,可以选择看电影、运动。聚餐等,也可以旅行、购物和唱歌等。第三,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其追求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会选择不同的消费方式,使得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不同和多样。

3.2情感化与感性化

随着心理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生活上的精神和情感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定会产生对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其次,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形象意识逐渐提升;第三,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需要借助一定的精神活动来放松心灵;第四,女性成为引领时尚最广泛的群体,极大的促进了精神领域的消费水平。当今社会,人们注重对精神和情感刺激的追求,例如,人们去咖啡店并非仅仅是为了品尝咖啡,更重要的是去体会环境所带来的愉悦和放松之感。因此,人们对情感的体验和追求极大地促进了感性消费。

3.3健康化和绿色化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极其关注。在食物方面,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是否营养卫生,是否是绿色环保产品;在衣着方面,人们不仅追求时尚,而且关注衣服的材质和舒适度;在住的方面,人们不仅追求美观,而且注重装修材料的环保、无污染。由此看来,无论是在衣食还是住行方面,质量和健康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健康安全的消费理念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面临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在消费行为上更加注重休闲和娱乐,呈现出健康化和绿色化的特点。

4.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技术获得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带动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信息成为知识经济传播的主要载体,创新、平等、开放成为其主要特征。在知识经济的引导下,消费者所处的社会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消费需要层次上不断提高,消费的动机也更加多样化。基于此,消费者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情感化与感性化、健康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为此企业要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特点的变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美)帕梅拉・N.丹齐格著,冯铁为,张媛,庞靓译.人们为什么要买不需要的东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英)约翰・西蒙斯(JohnSimmons)著,乔晓芳译.情迷星巴克[M].中信出版社,2005

[3] 高汝熹,张洁著.知识服务业[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消费趋势分析范文4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新厝村,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pH6.17、全氮0.74g/kg、有机质10.5g/kg,有效氮91.04mg/kg、有效磷96.93mg/kg、有效钾60.00mg/kg。该田片交通及排灌方便,是当地典型蔬菜的耕作土壤,为习惯栽培小白菜的蔬菜产区。

1.2供试材料

采用肥料为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和氯化钾(K2O-60%),蔬菜品种为正暑1号白菜。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全国统一的“3414”设计方案,即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增加(N2P2K2+有机肥)处理作为对照,2次重复,共30个小区,每小区20m2。“2水平”为当地习惯施肥量,综合以往的施肥经验,设计小白菜的氮、磷、钾“2水平”的施肥量为:N2:P2:K2=N:P2O5:K2O=1:0.2:0.66=10:2:6.6;0水平为不施肥,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1.4施肥方法

过磷酸钙作基肥1次施入,氮钾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施用,分别各占总施肥量的40%、60%。基肥在整地时施用,追肥分3次,各占总施肥量的15%、20%和25%。具体设计如表1。

1.5栽培管理

试验于2009年7月3日播种,7月22日移栽至供试小区种植。7月21日施基肥,3次追肥的时间分别为7月27日,8月1日和8月4日。7月31日行间松土1次,8月11日收获。试验田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除了肥料施用量不同外,各小区其他管理措施均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产量及效益

各处理产量见表2。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7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15处理,再是5、4、6处理。2009年的尿素价格为2.4元/kg,过磷酸钙为1.1元/kg,氯化钾为5.2元/kg,小白菜当时售价为4.2元/kg。产菜量最大及净增值最大的依次是处理4、13、7和5。因此,综合而言,处理7产量最高,投入较少,增收产值最多。

2.2养分丰缺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缺磷处理区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减产;其次是缺钾处理区,比对照减产24.34%;缺氮处理区减产48.41%,缺氮磷钾处理区减产49.74%。磷易被土壤吸附,小白菜的生长期短,对当季施用的磷肥利用率较低,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有效磷为主,所以缺磷不会造成明显的减产。

2.3最佳施肥量分析

对2次重复的小白菜每667m2平均产量与施肥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三元二次的回归方程:

y=624.62+100.07N+-78.77P-4.74K-4.92N2+101.6P2-6.49K2-25.05NP+7.26NK+6.06PK,其F=23.67>F0.01(4,9)=6.42,小白菜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呈极显著回归相关,推算最佳的施肥量为:N:P2O5:K2O=10.75:1.51:6.19=1:0.14:0.58。试验中减去肥款后收入最高、产量最高、净增值较大的是处理7,其每667m2产量为1371.0kg,产值5758.42元,投入产出比为1:38.6;N:P2O5:K2O为1:0.3:0.66,与理论施肥量接近。

3 小结

3.1从移栽至收获,小白菜的全生长期只有20多d,在栽培上,应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其每667m2N、P2O5、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0kg、1.4kg、5.8kg,N:P2O5:K2O施用比例为1:0.14:0.58。

消费趋势分析范文5

关键词:农村消费市场;制约因素;发展建议

1.昌平区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1.1 农民购买力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偏低

近几年来,昌平区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3000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扩大。目前,昌平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城乡之间出现消费断层,导致农村市场相对萎缩。相对于庞大的农村人口而言,农村消费品市场所占的份额过少,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直接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对昌平区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1.2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偏高

恩格尔系数是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比重,它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9 年的57.5%下降到2012 年的37.9%,下降了19.6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9 年的67.7%下降到2012年的43.7%,下降了24 个百分点。虽然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但城乡之间,差距仍然较大。根据调查研究统计的结果,昌平区农村居民2012年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9.6%,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则分别为17.6%和12.8%。从整体上来看,即使昌平区农村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有所增长,但主要部分的消费还是停留在基本的生存消费方面。

2.制约昌平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强

收入是制约消费水平的首要因素。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输出,渠道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户的收入有所增加。但近几年,农产品的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原本农民的农业收入就承担着两大风险:一是自然风险。如洪灾、旱灾、虫灾等。二是市场风险。由于昌平区农民大多是小户经营,这样他们难以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忽视价格信号。泾阳县农民的劳务输出也是一大难题。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对生产要素的素质要求被提高,而进城务工的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城市就业压力大,农民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难度更大。这样,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2.2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尽管不断改善,但已有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以昌平区为例,我们调查结果表明以下问题:第一,农村供水、供电条件差,阻碍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快速普及,例如昌平区农村地区存在着电网老化、电压不稳定、电价高的问题 。第二,道路交通条件差,商品流通困难,运输成本大,使大量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农户家庭,造成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困难。一位农户告诉我,村里去年每户农家交了200元集资修路,然而一直没有人来修,他们希望能够早日把路修好,这样农产品卖的能顺利些,外面的商品进入村里也方便。

2.3 农民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保守

近几年来,农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在增加,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水平仍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偏重于物质,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大大高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支出比重。2012年在昌平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仍然是食品、居住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农民消费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昌平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农村居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相应的商品和消费知识,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在消费行为上显得比较谨慎。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提倡“量人为出”的谨慎消费,强调储蓄,这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传统的消费观念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的消极作用,降低了农村居民对激活消费经济政策措施反应的灵敏度,弱化了经济政策措施的作用,使消费无法对生产产生刺激和导向作用。

3.改善昌平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购买能力

昌平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针对目前昌平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消费基础条件较差、社保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应当考虑增加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增加财政的支农资金投入,以便增强农民的消费后劲。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吸引城市资金投入农业,激活农民的投资行为,想方设法拓宽投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使农民成为投资主体,允许民间投资。同时,政府应鼓励农民创业,出台相应的惠农政策,将创业农民工纳入政府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的,可获得政府的担保贷款,解决农民创业难的难题,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2 完善基础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首先继续增加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等。同时,还要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适用技术推广,为商品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其次降低过高的电费、电话费以及各种不合理收费,实现城乡同价,让家用电器进入农户,进一步扩大农民的需求。最后,扩大农村商业网点,建立、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3.3 拓展流通体系,拓宽投资渠道

消费趋势分析范文6

一是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我国居民原先对产品数量的需求正逐渐向对质量的需求过度。质量追求是未来消费结构变化的长期特征。在产品个性化需求方面越来越多,如住宅越来越注重舒适和美观,食品越来越注重绿色和安全,产品越来越注重多功能和高档化。二是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是必然趋势。在物质生活资料得到保障之后,居民消费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比例必然会扩大,另外,娱乐休闲与旅游等相关文化娱乐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居民丰富精神文化的必然需要,精神生活消费的多种性和多层次性以及文化消费的增加,也是我国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方式。三是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的转变。在生存资源得到质和量的满足之后,我国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必然会更多地关注跟自身发展相关的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对健身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同时追求快捷交通和对称信息,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居民发展需求所带来的消费需求正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对市场消费的影响

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围绕市场识别和市场评估两个方面进行市场营销机会的分析,结合市场需求领域的新情况和新变化,科学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确保市场营销策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否有效识别和寻求市场营销机会,对于增强企业市场发展能力具有关键作用。顾客作为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主导者,其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应当牢牢把握结构变化趋势,进一步制定营销方案,切实迎合居民消费需求,依靠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水平,并将其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机会分析的最根本出发点。围绕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进行市场分析,主要是从现存市场营销机会进行分析和从未来市场营销机会进行分析两个方面。本文将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与市场影响相关率变量记为F,市场消费发展比率变量为C。根据增长效应理论,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对于市场消费发展的影响存在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在构建模型时不仅包含市场消费发展比率的一次项,还纳入二次项,如模型(1)所示:C=α+F*β1+F*β2+εt(1)模型(1)中,α、β1、β2为参数,εt为随机误差项。一方面为了有效防止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线性关系,提升回归结果,需要对样本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可以发现,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能够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与市场影响之间的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即提升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水平,能够有效提升市场消费的发展速度,增强市场活力。

现存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进行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和识别时,一般会按照营销手段和营销对象来进行,并将其转化为对于市场和产品结构的分析,实现市场产品结构的识别和分析,确保产品市场机会这一市场营销机构的核心地位。应当从供需现状来对营销机会进行分析。市场出清是市场营销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市场出清这一理想状态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围绕居民消费这一消费市场,应当重点从结构、数量以及层次这三个方面来对市场供需缺口进行分析,并通过缺口分析进一步寻求市场营销的机会。当前居民消费结构正逐渐从大众化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对于同一产品个性化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尽管供需总量平衡,但是结构不平衡仍然会留下比较大的市场营销空间,对供需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也能够从中发现市场营销的机会。围绕高中低三个市场需求层次,分层次分析需求状况,并有效查找需求空档,生产产品进行填补。重点关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一般来讲,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快,同时产品具有层次,差异也比较明显,城镇居民在消费上更注重个人偏好和高档层次消费。除此之外,还应当围绕市场细分进一步寻求营销空间,按照消费者需求层次和内容的不同,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根据不同产品需求的消费者所构成的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围绕消费者生活方式、个性特点、购买行为、时效选择、购买方式,重点做好目标市场的规划,通过细分消费市场,进一步挖掘被忽视的市场机会。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吃穿用”的消费比例逐步下降,交通、娱乐、通信、体育等消费需求比例不断上升,正是基于这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细分出许多新的目标市场。细分虚拟产品和实体产品,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享受产品和食用产品,投资产品和消费产品这些不同的消费,有助于为产品营销提供更好的机会。对于同一类产品,也可以结合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分析和营销。通过差异化的市场细分,进一步增强营销的针对性,挖掘市场营销机会,对于增强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和水平,提高市场产品占有比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未来市场营销机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