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原创特色 旅游商品 深度开发

一、哈尔滨市原创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一)原创特色旅游商品的主要类别

一是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主要包括木制套娃、俄式工艺品、麦秸画、鱼皮画、桦树皮画、版画、冰雪画、烙画、东北民俗剪纸、木雕、绣品、黑陶、玛瑙制品、邮票、纪念币、各景区特色及旅游节庆纪念品等。二是绿色食品和保健品:主要包括绿色农副产品、特色食品、俄式食品、山特产品、中药材等。三是特色服饰和用品:主要包括冰雪文化服饰、貂皮服饰、亚麻服饰和家居用品、木兰挂毯等。四是旅游装备和用品:主要包括登山、滑冰、滑雪装备及用品等。五是文物古玩和复制(仿制)品:主要包括铜坐龙、古铜镜、仿古陶瓷、仿青铜器制品、仿古玉器等。

(二)原创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情况

目前,哈尔滨市原创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开发生产企业以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手工作坊为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公司、哈尔滨航科文化艺术公司、阿城市青铜制品公司、哈尔滨当代亚麻文化研发中心等也具有一定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规模。此外,尚志市现有木制工艺品加工企业100余家,年产套娃1800多万套,占领了国内外90%以上的套娃市场,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创汇超千万元。同时,哈尔滨市从事剪纸、鱼皮画、木艺、陶艺等民间艺术的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手工艺人约有200余人,其中,8人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最高荣誉――“山花奖”。

(三)原创特色旅游商品的销售情况

从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布局来看,哈尔滨市的旅游商品销售店主要分布在中央大街商圈、太阳岛、冰雪大世界、龙塔、虎园、伏尔加庄园、中华巴洛克、关东古巷等景区景点以及4星级以上宾馆,以中央大街的旅游商品经销店居多。还有部分土特产品和俄式工艺品等经销店分散在市区。外地游客比较喜欢购买的主要是哈尔滨市的土特产品和俄式工艺品,其销量占哈尔滨市旅游商品销售总量的90%以上。

二、哈尔滨市原创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发深度与广度不够,原创与特色不突出

一是旅游商品品种不尽丰富。哈尔滨市主打“冰城夏都”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湿地旅游发展较快,但与之匹配的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步伐缓慢,体现冰雪文化和湿地景观的旅游商品较少。二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工艺品较少。三是一些原创特色的艺术创作没有融入到旅游商品中。

(二)发展规划滞后,政策扶持有待加强

哈尔滨市旅游商品的开发基本处于自发的状态。一是缺少发展规划。哈尔滨市对旅游商品开发的规划引导不够,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未对旅游商品开发做出相应的规划。同时,缺少专业的旅游商品服务与指导机构,全市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基本情况尚不明晰。二是缺乏对旅游商品开发生产的扶持政策。对旅游商品创意研发、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方面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三是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哈尔滨市虽已成立了旅游协会、工艺美术协会和礼品行业协会,但受资金、人才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其信息交流、服务指导、行业自律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研发机构和专业人才匮乏

一是旅游商品专业生产企业少且规模普遍偏小。哈尔滨市缺乏有实力的旅游商品专业化生产龙头企业,现有的企业以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其研发能力不足,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不佳。二是缺少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专业人才。哈尔滨市缺乏专业设计研发机构和优秀的工艺技术人才。除哈尔滨学院、民族学院少数几所职业学校中开设了与民间民俗艺术相关的专业外,其他高校尚未设立相关的专业。三是优秀的民间手工艺人才流失严重。受资金、市场等因素困扰,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开发受阻,艺人们纷纷转行。

(四)销售渠道不畅,缺少展示平台

一是缺乏大型综合性的旅游商品展示和销售平台,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哈尔滨市大型商场、机场、车站、宾馆、超市等缺少旅游商品销售专柜。景区景点内的购物店多为个人承包经营,规模小、品种少,与景区的特色联系不紧密。二是缺少现场制作及与游客的互动。哈尔滨市旅游购物很少通过表演或与游客进行互动来展示,无法进一步激发及挖掘游客的购买愿望。三是缺乏网络销售渠道。哈尔滨市没有开展网上旅游商品销售,而国内其它地区,如云南有“旅游商品网”,山东有“旅游商品在线”。四是旅游商品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哈尔滨市的旅游商品销售店很少开展物流配送服务,大多没有开展代储代运业务。

(五)商品经营不规范,市场监管不到位

哈尔滨市旅游商品销售市场经营不规范,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市场信誉度不高。一是旅游商品鱼龙混杂,质量堪忧。由于旅游购物的特点,导致一些只图近利的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来欺骗游客,大大挫伤了外地游客的购物积极性。二是市场定价混乱,行业自律不足。哈尔滨市个别旅游商品经销店存在价格欺诈现象,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建立,同时给市场监管带来较大的难度。部分旅游商品经销店靠给导游高额回扣揽客,从而抬高旅游商品价格,扰乱了哈尔滨市旅游商品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

三、对策建议

(一)深度开发旅游商品,突出原创与特色

哈尔滨市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多元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融,为开发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传统与现代兼具的原创特色旅游商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依托哈尔滨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开发。目前,哈尔滨市共有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可对其中尚未开发的项目进行深度挖掘,既增加特色旅游商品品种,又保护哈尔滨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依托哈尔滨市冰雪文化和黑土文化进行开发。三是依托哈尔滨市时尚文化进行开发。

(二)制定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制定开发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成立哈尔滨市旅游商品开发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全市旅游商品信息库,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旅游商品的开发策略,制定旅游商品开发规划。二是实行更优惠的扶持政策。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重新进行定点挂牌,对定点生产企业实行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三是设立旅游商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设计开发、技术创新、宣传促销等。

(三)培育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规划建设哈尔滨市原创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改变目前哈尔滨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小、散、杂的现状,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对尚志市套娃生产企业进行整合,打造“中国套娃”品牌。以哈尔滨工艺美术公司为核心,将周边的龙绣、玉雕、牛角画和抽纱等老字号工艺品生产企业进行重组,使哈尔滨市传统工艺品生产再创辉煌。二是加强旅游商品的创意研发。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旅游商品研发投入,提高旅游商品的设计水平与创新能力。开发高端旅游商品,提升哈尔滨市旅游商品档次和附加值。同时,促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对接,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定期举办“哈尔滨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评选出代表哈尔滨市地域文化、反映城市风貌的原创特色旅游商品,重点宣传推介。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哈尔滨市高校设立旅游商品设计、民间民俗艺术等专业或增设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对做出杰出贡献的知名老艺人授予终身成就奖,并聘请他们从事教学工作,培训年轻技术骨干,使民间艺术后继有人,不断传承。

(四)拓宽销售渠道,搭建展示平台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将哈尔滨市打造成东北亚著名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一是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性的旅游商品展示销售中心。中心选址在A级以上的景区或景区附近。二是开辟固定场所展示旅游商品的制作过程。邀请民间艺人现场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演示。三是开展旅游商品“五进”活动。组织旅游商品进驻大型商场和超市、进宾馆酒店、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机场和车站、进旅游景区等。四是创新销售方式。建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站,设立网上品牌专卖店。

(五)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战略

加大旅游商品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户外广告、旅游期刊以及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一是制作《哈尔滨特色旅游商品购物指南》宣传册,制作专题宣传片;组织生产企业参加全国性的旅游商品展销会;在举办中俄博览会、农博会、寒地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期间设立旅游商品展销专区。二是对哈尔滨市旅游商品整体形象进行宣传。主打“哈尔滨礼物”品牌,并邀请市籍文体界知名人士作为哈尔滨旅游商品的形象大使,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和专利保护意识,做好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工作。四是加强导游和现场销售人员旅游商品和民俗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使其能够更全面更专业地介绍哈尔滨市的旅游商品。

参考文献:

[1]陈昕.国内旅游商品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3(5)

[2]龚迎春.对开发湘西州旅游商品的思考[J]. 民族论坛,2012(10)

[3]郭福娜.黑龙江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

[4]邹梦璐.旅游纪念品的现状与开发[J].经济学研究,2013(9)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熊耳山;形成机理;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45-02

一、熊耳山简介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东南部,主峰海拔483米,东西延绵6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其主峰远看像一只大熊耳,故称之熊耳山 [1]。熊耳山隶属沂蒙山区,是泰沂山脉南部的岱崮群体。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熊耳山为主体,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龙抓崖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之作,是“山东仅有,国内罕见”的石灰岩地貌奇观。

二、熊耳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研究

地质旅游是指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利用地质遗迹进行旅游活动,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尤其是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和发展规律,以期提高人们的地学知识和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对其旅游开发的深入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概念、分类、资源及建议等方面法规建设、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还不成熟。结合中国地质公园科技旅游的开发现状,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开发经验,寻求地质旅游开发的理论和规范,探讨开展地质公园旅游的方式方法,对保护资源环境、释放资源潜能具有重要意义[2]。

三、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旅游规划忽视地球科学的指导,缺乏地质专业人才。熊耳山地质公园只重视对游客的服务,而忽略了景区中广泛分布的地质资源,在景区的规划、设施设计和布置、游客的安全和教育、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常常对地质因素缺乏考虑和说明。

2.把地质公园的开发仅仅停留在观光旅游上。熊耳山只是把游客引进来但对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特点、成因没有进行科学的解释,对地质景观的地质结构、形成机理等没有较详细的说明,游客只是觉得惊讶却没有实现地质公园的真正价值。

3.市场开发方面,科学价值被白白浪费。目前熊耳山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商业价值的开发上,还存在市场的拓展能力弱、促销机制不完善、促销手段单一、促销经费不足等问题。未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等高科技开展地质旅游促销,没有独立网站,电子商务。

四、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与选择

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地质旅游开发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熊耳山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开发应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1.生态科普与地质旅游并重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原生环境极好且几乎无破坏、地质构造及其他自然景观构成并重、地质环境奇特、地质特征独特且科研价值及资源品质极高、人文景观较缺乏的地质景区,兼具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特质。

2.以地质旅游为主,辅以生态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混合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生态环境处于原生态且较为粗放、地质构造占主体、地质内涵独特、人文景观丰富的地质公园。该类景区可进入性好,人类活动较多,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尤其是旅游生命周期进入发展、巩固阶段的地质景区。地质科技旅游以地球科学知识普及为主要目的,适当建立相关的自然地质科学、人文历史及风俗民情博物馆等设施,如某些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与以地质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3.以生态科普为主,地质旅游和其他旅游项目为辅的混合模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极好、地质特征较为普遍、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欠缺的地质公园可利用该模式进行开发,重点保护,地质科技旅游以自然生态教育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开展观光、探险、漂流等项目。根据熊耳山地质景观特色,旅游发展阶段,熊耳山旅游开发应采取第二种模式即以地质科技旅游为主,辅以生态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混合模式,建立一些人文历史及风俗民情博物馆等,开展一些人文旅游,弥补熊耳山景点太少的缺憾。

五、熊耳山开发建议

1.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建立地质公园,开发地质旅游产品,开展地质旅游。为了保护公园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原貌,达到永续利用之目的,应该对公园实行限制性低密度利用,限制公园游人及其服务设施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2.健全管理体制。世界上建设好的国家公园一般都设有公园管理局,全权管理国家公园,有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人员,同时还有公园警察,有的还有武装警察巡逻,保护公园资源免受损害。因此,我们也应该建立相关的公园管理体制,对公园实行统一管理,理顺管理关系。

3.多方筹集资金开发旅游产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旅游的积极性。在不破坏旅游资源、不违背公园总体规划和统一管理、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政策,积极引入外资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公司的资金,进行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旅游接待服务与旅游娱乐设施建设和经营。

六、结语

在合理选择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形象,提高其在同类地质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真正实现熊耳山地质公园经济、科学价值的双赢。

参考文献: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旅游开发 寺街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现区,往往融传统建筑、民俗风情、人物传说、特色工艺等诸多元素于一身,是彰显城市个性的独特名片。实践表明,历史街区在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打造和宣传地方旅游品牌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是任何人造景观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街区,使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旅游市场的认可,实现旅游发展与街区保护开发良性循环就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寺街是南通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历史街区,同时也是濠河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保护与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选取南通寺街为例,展开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以期能为南通塑造新的城市名片提供一些借鉴。

一、寺街旅游资源概况

寺街原名“天宁寺街”,因街内有天宁寺而得名。古街依寺而成,全长600余米,宽约3米,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通城久远历史的见证。寺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东至南通中学界址,西至环城西路、官地街及柳家巷,南至柳家巷及大巷,北至胡长龄故居北侧,总面积约为11.61公顷。

旧时该区域临近州署,历来为官绅、商贾居住地,可谓兴极一时。时至今日,这里仍然保存着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天宁寺为中心的建筑群,以及明清时遗留下来的院落式民居多处。同时,这里还诞生过许多南通的历史文化名人和革命先烈,这些都是可供开发的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寺街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1.旅游发展优势

(1)文风鼎盛,名人云集。寺街自古以来就是名人辈出的宝地,有人称之为一座南通历史革命遗迹、名人故居和名宅的博物馆。街区中有李方膺(画家)、胡长龄(状元)、范当世(近代诗人)、徐益修(国学大师,南通四大才子之首)和徐立荪(古琴家、针灸家)兄弟等文化名人的故居,此外,革命文化战士史白的故居也在这里。时至今日,紧靠寺街的百年老校南通中学仍是名扬省内外的人才培养基地,先后走出20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2)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位于寺街的天宁禅寺始建于唐代,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庐阁、藏经楼等主要建筑仍保存完好。天宁寺西北隅的光孝塔为五级八面砖木塔,塔身颀长玲珑,民间素有“先有光孝塔,后有南通城”的说法,千百年来,光孝塔已成了古老南通的象征。

(3)区位优越,一枝独秀。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寺街就颇有这种意境。在街区的周边便是南通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区,一片喧嚣,热闹非凡。而一步入老街区,便立有一种难得的恬静之感,亲切而平和,繁华与真淳的两重天在这里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和谐共生。

2.旅游开发劣势

(1)资源类型比较单一。寺街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民居建筑与文物古迹这两大类,保护与开发的协调难度较大,要防止出现因为旅游开发而破坏街区原真性的状况。另外,从旅游实践来看,这些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资源不一定能够得到游客的青睐,需要开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旅游载体,才能将丰富的文化内涵转化成游客群体易于接受的旅游活动项目。

(2)老街风貌亟待改善。在快速的城市化改造进程中,寺街一度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昔日胜景不复存在。目前的街区部分建筑破损严重,有些故居只剩部分建筑单体,急需进行保护性修复。此外,街区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传统的商业街坊几乎消失殆尽,小巷内的交通状况也令人堪忧。

3.旅游开发机遇

寺街旅游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寺街的保护开发已经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南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92030)》为代表的一系列保护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这意味着南通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已经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与实施阶段;另一方面是旅游市场日益活跃。南通的旅游客源市场总量这几年呈现连续攀升的良好势头,而且游客群体对历史文化类资源的旅游兴趣也日益浓厚。文化气氛重,生活气息浓的老街区正在成为市场的新宠儿。寺街的开发可谓适得其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旅游开发挑战

与其他历史街区一样,寺街旅游开发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1)旅游经济发展与街区文化保护如何协调平衡;(2)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居民如何参与以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3)历史建筑如何实现“修旧如旧”与有机更新;(4)街区旅游开发的组织和运营管理体制如何构建等等。寺街旅游开发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必须要切实解决好以上面临的诸多挑战。

三、寺街旅游开发建议与措施

结合近年编制出台的相关规划与保护构想,南通寺街的开发总体思路已经初步确定,那就是围绕寺街的名人历史文化底蕴,重点开发名人故居游览、佛教文化展示、传统商业街坊体验、历史文化设施互动等主题产品,把寺街打造成为充满文化氛围和时尚魅力的街区,使之成为南通新的城市名片。在此,本文结合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寺街旅游开发提一些具体化的建议与举措。

1.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近几年,各地的城市都在挖掘和开发古城资源,南通的寺街开发不能盲目模仿和简单照搬,需要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出具有通派特色的旅游产品。总所周知,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源并不等于现成的产品,很多资质极高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推出后,市场反映平平。这就要求我们经过一番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包装才能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变成为旅游市场所接受的畅销产品。比如,寺街里的古民居建筑可以开发成有地方特色的客栈,尽量采用传统装饰和器具布置房间,使之具有复古的风格,使游客在客栈中体验古人的一天;天宁寺的佛教文化也需要打破简单烧烧香、拜拜佛的模式,可以引入素斋品尝、慈善义卖等内容,丰富寺院活动的内涵;商业街坊的体验除了恢复传统布业、木作、纸扎、裱画、点心、照相等店面外,还可以加入游客DIY环节,让他们在老师傅的引导下学习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与技巧,游客做出的成品可以自行带走;历史文化设施的互动尤其需要加大产品开发设计的力度,游客不能再单纯地倾听导游对历史文化的讲解,而是要能够变单向的沟通为双向的互动,使其切实体会到文化的真谛。

2.组合出拳,打造寺街的旅游营销品牌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酒香也怕巷子深”,寺街的旅游产业发展较晚,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街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相比同类型旅游地明显偏低,这就需要在品牌营销运作方面下一番大工夫:一是编写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重点是设计切合市场口味的寺街旅游宣传口号和旅游标识;二是加强与周边重点景区、旅行社的合作,将寺街加入到南通旅游的经典线路中去,争取吸引更多的客源,扩大市场影响力;三是细分目标市场,针对每个具体市场的特性,选择最适合的媒体,采用该市场的潜在消费群体容易接受的方式,包括在知名媒体上播放寺街宣传广告片、参加大型旅游展销会、举办特色文化节庆、发放寺街旅游宣传纪念品等形式来开展促销宣传活动。

3.通力合作,营造和谐的景区旅游环境

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中会涉及到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多个利益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的利益取向常常会不同,这就会导致发生矛盾冲突。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历史街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寺街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社区居民、旅游经营商、旅游者等四大类,这些主体在街区旅游开发中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与作用。寺街旅游开发中要构建长效的运营管理机制,及时协调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一方面可以考虑在政府主导下建立景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编印旅游信息简报的方式构建旅游利益主体间理性沟通的平台;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重视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章程等约束性文件的制定与完善,加强对各利益主体的监督管理,从制度上杜绝恶性竞争的发生。此外,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应积极发挥第三方力量的作用,比如组建由文史专家、规划师、评估师等参加的独立监督委员会,客观公正地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价,保证历史街区弱势利益主体的利益不被侵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矛盾解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结语

寺街历史街区保留至今的街区风貌、民居建筑、空间格局等元素都是南通文化真实再现的宝贵的载体,对这一地区进行保护和开发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也是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需要深入处理好开发与保护间的各种关系,切实促进旅游经济与街区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炅 姚谦等:关于千年寺街的保护、建设和利用――张謇旅游文化系列谈之四[J].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

[2]梅 青 孙淑荣等:历史街区旅游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3]石坚韧: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修缮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3)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虽然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等造成冲击。可持续的旅游开发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居民是否能合理地分享旅游开发收益,关系到旅游发展的稳定性; 并且,这对于形成民族特色的旅游经济增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如何? 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研究上述问题,对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意义重大。

国外学者主要通过考察居民的感知,来分析居民对旅游开发是否满意。如有的学者认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其作为影响居民旅游感知的重要方面,决定着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程度; 居民满意程度的降低,最终不利于旅游项目的持续发展。有的学者认为,公共服务、环境、医疗服务、居民参与、正规教育、游憩服务和机会,共同构成了居民感知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有的学者从总体满意度、经济满意度、基础设施和服务满意度、社会环境满意度等方面,对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测评。有的学者通过丰富的实证检验,认为旅游开发地与居民住址的距离,家庭对旅游经济的依赖程度,旅游地的开发阶段,性别、教育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对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参与程度,都会影响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

当然,也有学者以“成本-收益”为切入点来考察旅游开发地的居民满意度。Gursoy 等将其划分为5 个方面: 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社会成本、文化利益和文化 成 本。相关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结构方程( SEM) 、因子分析( factor analysis)等模型,结合不同国家的调查数据,实证探讨了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

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关注起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黄芳基于传统民居开发,就旅游开发中的居民参与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王德刚等通过对河口“胶东渔村”的案例分析,提出居民参与能有效地避免旅游开发中的信息失真、减缓利益冲突,最终提高居民正面的旅游影响感知程度。此外,Doxey的阶段性理论也被用于分析旅游中的居民满意度问题。熊剑平等采用该理论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虽总体强于负面影响,但由于就业水平、管理制度等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强。所以,尽管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支持程度较高,但参与旅游开发处于较低层次,需要构建合理的参与机制和模式。汪侠等选择了 10 个引起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差异的因素,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考察这些因素对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总之,既有研究基于感知视角,对旅游开发中的居民满意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值得借鉴,但专门针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分析尚不多见,相关的调查资料也较为缺乏。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已成为促进地区发展和居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值得高度关注。为此,本文拟通过对西部 6 省市 16 个民族聚居地的调查,探索提升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居民在多大程度上对旅游开发感到满意,这需要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来获得可靠的一手资料。基于此,本文根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选取了典型性的地区进行分层抽样,并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而为实证研究提供充实的材料。

调查时间为 2011 年 7-8 月,共回收 1 12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 1 112 份,有效率为 99. 37%。样本的地区分布如表 1 所示,覆盖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广西这 6 个西部省市,且选取的旅游开发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总的来说,样本能够反映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基本状况。

问卷第一部分为受访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收入等 10 项内容; 第二部分为受访者参与旅游开发的情况调查; 第三部分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包括旅游经济感知( 14 项) 、旅游社会文化感知( 12 项) 、旅游环境感知( 7 项) 这三类。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分为 7 个等级,分别以数字 1-7 进行表示,正面项目评价中,数值越大表示赞同度越高; 负面项目评价中,数值越低,表示对负项的认同度越高。

样本的统计分布如表 2 所示。不难发现: ①从年龄分布看,大多数样本处于 20 ~50 岁之间,是劳动能力较为充沛的人口; ②从民族分布看,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符合民族地区这一研究背景; ③从收入分布看,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处于 2 500 元/月以下,与西部省市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 ④按在本地居住时间来分,大多数居民在本地居住了 15 年以上,说明多数被访者是当地原住民,对于旅游开发的感知更具参考性; ⑤性别分布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并未出现明显的样本选择性偏差; ⑥从受教育程度看,集中在完成 9 年义务制教育附近; ⑦从被访者政治面貌看,党员占比为 10%,与调研的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总的来看,调查样本分布并未体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偏差,说明样本是具有代表性的,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结果分析。

二、居民旅游开发感知的实证结果分析

在样本描述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采用 Stata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计算,从而明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1.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参与程度

要明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程度,首先应明确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参与程度。据调查统计分析得知,有 44. 51%的被访者的职业与旅游相关,说明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有着较大影响。而进一步观察家庭从事旅游开发的比例,可反映出受调查的民族地区家庭经济活动对旅游的依赖程度。有35. 25% 的家庭参与了旅游业的开发,其中平均投资额度达 12. 46 万元,平均经营年限达

5. 84 年。这意味着,已经形成相对固定规模的旅游业经营群体,且投资旅游业也形成了一定的门槛。对于投资旅游业的家庭而言,旅游业是否构成了其主要经济来源呢?表 3 显示,59. 59%的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旅游业,其重要性一目了然。从旅游经营的投资类别看,大多数家庭从事商品售卖( 51. 55%) ,其次为餐饮( 24. 23%) 、住宿( 17. 53%) ,说明家庭经营旅游业仍然是以提供吃、住、购等传统服务为主,较少涉及娱乐、观光等深度旅游开发项目。那么,64. 75% 的家庭未参与旅游经营的原因是什么呢? 表示 3 显示,首先是资金缺乏,因为根据调查得知投资旅游的平均支出为 12. 46 万元,这对于民族地区的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较大开支; 其次是劳动力短缺和经营机会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未参与旅游开发。 总的说来,调查显示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家庭参与到旅游经营,旅游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到了较大比例,但大都从事吃、住、购等传统服务业,参与深度不强。而对未参与旅游经营的家庭而言,资金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

2.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

(1) 经济发展感知。从表 4 不难看到,居民在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中,大多数群体认同旅游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平均分值 5.55,得分 5.00以上累计80.29%),这促进了当地居民旅游经营收入的增长(得分 5.00 以上累计 73.10%) ,以及季节性旅游收入的增加( 得分 5 以上累计 71.75%) 。但是,居民收入的增长认知要低于地区经济增长的认知,说明旅游带来的居民收入增长与地方经济增长并不完全同步。而在生活环境方面,大多数个体基本认同旅游开发提高了地方(社区) 的建设水平(平均 5.10 分)。因此,对旅游开发前景抱有较高的正面预期(平均 5.46 分) 也就不难理解。所以,总的说来居民对于旅游开发的正面感知较为强烈。

在负面感知中,得分最高的是旅游收入分配不均(4.71 分) ,45. 05%的受访者给出了4 分及以下。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居民参与度低,以及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是重要原因。旅游开发所引致的商品需求上升,促使基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提升( 主要是物价、房价、生活成本的提高) ,这两项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4. 39 和 4. 48,其增加了居民的负面感知。

因此,尽管居民认为旅游开发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收入,但旅游收入如何分配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并且物价水平的上升也会降低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社会影响感知。从表 5 可以看到,对于旅游开发提高了地方知名度,居民普遍认同(平均为 5.46 分,最高) ,而外来游客、投资的增多也的确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 4. 80 分) 。但是,在正面感知中,对剩余劳动力就业解决的感知得分并不高(4.86) ,说明旅游开发对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长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其次,旅游开发也并未带给居民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对当地特色民族风俗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冲击,所以,这两项的正面感知得分都不高(分别为 3.95 和 4.27 分) 。

在负面感知中,得分越低说明居民对负向感知越不满意。其中,居民与游客、业主间的冲突得分最低(2. 96),78. 60% 的个体选择了 4 分及以下。在调研中发现,文化差异、游客不良习惯以及开发商利益的索取,是造成居民与外界矛盾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表 5 的负面感知数据还普遍反映出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干扰、犯罪和不良现象增加,这意味着旅游开发不仅仅要横向的规模扩大和盈利增加,还应要纵向的人与人和谐相处,以及良好的公共治理。最后,由于旅游开发所引致的行业内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内部因为争取资源而产生矛盾(得分 3. 82) 。

(3) 环境影响感知。表 6 给出了居民对于旅游开发所引致的环境感知。总的来说,对于旅游开发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硬件环境,居民普遍比较认同,说明居民的感知比较理性。

事实上,旅游开发会带来源源商机,也会借此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但是,旅游的规模性开发以及产值的快速增长,也会考验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在这一点上,居民的认同度相对较低(4.92 分) ,说明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再从负面感知来看,“交通和人口过度拥挤”以及“污染物大量增加”两项中,分 别 有 63. 68%和67.31%比例的被访者选择了 4 分及以下,说明居民对于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规模过度扩张、污染物排放增多,表现出明显的不满。要实现旅游开发的长远发展,必须适度控制旅游的发展速度,防止过度开发。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感知、社会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三大类感知中,居民对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方知名度提升等正面效应,表现出普遍认同态度; 但是,在增加劳动力技能培训、保护当地风俗文化、提升居民环保意识等方面,正面感知得分较低,意味着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对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聚集、社会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给出了较低的得分,表明旅游开发中所引致的上述问题已经引起了居民的普遍不适,需要治理。

3. 居民感知的影响因素探讨

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程度。如果把居民感知看做一种特定环境下对旅游开发的“反映”,那么引致个体间反映不同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个体特征,通常可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职业、社区因素、政治资本、地理位置等,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在旅游开发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感知。根据样本范围,本文选取受教育程度表征人力资本、家庭参与旅游开发表征职业、月收入表征物质资本、居住时间表征社区因素、政治面貌表征政治资本、居住地与景区距离表征地理位置。把上述变量与经济、社会、环境三类影响进行方差分析,有助于厘清引致居民感知差异的原因。

为较为系统地考察居民的感知,调查从多个维度进行。这虽然丰富了样本信息量,但若依次对每类影响中的每个感知进行方差分析,无论从模型节约性还是文章篇幅而言,都是不适宜的。所以,可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每类影响进行降维处理,这在保留样本原始信息的同时,也便于进行综合分析。

据此,可将得到的主因子得分用于方差分析。考虑到给出因子分析相关结果需要占用大量篇幅,这里仅给出较为重要的因子得分矩阵( 见表 7) ,略去其他分析过程和结果,相关资料备索。

( 1) 引致经济影响感知差异的因素分析。从表8 可以看到,模型总体显着( P = 0. 000) ,说明由于个体特征的差异,会引致其经济感知的不同。具体而言: ①政治面貌、居住地与景区的距离,这两个因素并不显着地引致经济感知差异( P 值大于 5%) 。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可能是因为旅游开发并未对居民形成歧视性的挤出效应,因此无论居民居住地离景区多远、也无论是否党员,对旅游经济的感知大致相同。②家庭参与旅游开发、受教育程度和居住时间这三个因素,显着的引起了经济感知差

异( P 值小于 5%) 。一方面,家庭参与旅游开发程度越深、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往往更容易获得旅游收益。而在本地居住时间较长的个体往往是当地原住民,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比例并不高,因而其经济感知相对较低; 而居住时间较短的大都是因投资或就业迁入的移民,旅游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其经济感知相对较高。 ( 2) 引致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的因素分析。表 9中,整体上看每个个体在社会感知上存在显着差异( P=0. 000) 。以 5% 作为显着性标准的话,只有居住时间这一因素没有显着的引起社会感知差异( P=0. 074) 。这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其并不因个体居住时间长短而有所差异。而 P 值小于 5% 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参与旅游开发、月收入、政治面貌和居住地与景区距离等因素,都会显着影响社会感知。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与人们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受教育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于旅游开发的评判不一。参与旅游开发的家庭,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商机,其对社会影响的感知也不一致。而调查中发现月收入越高的个体,大都是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职业,因此对外部社会环境的感知也不一致。最后,党员群体由于宣传、职业等原因,对于社会影响的感知也会显着区别于其他群体。

( 3) 引致环境影响感知差异的因素分析。表 10显示,模型总体仍然显着,说明居民的环境影响感知因个体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但具体而言,“月收入、居住地与景区距离、居住时间”这三个因素,P 值都大于 5%,结果并不显着。原因在于,投资环境、交通设施、环保措施等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其并不因为某个体处于较高的收入等级,或者在本地居住时间较久而出现明显感知差异。

然而,受教育程度、家庭参与旅游开发、政治面貌这三个因素,却对应着明显不同的环境影响感知。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个体认识水平,又关系到旅游业的参与程度,因此教育水平影响个体的环境感知也就不难理解。当然,被访者的家庭参与旅游开发,会更熟悉旅游业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带来的投入,因此其感知是不同的。最后,被访者的政治面貌,关系到其接收的宣传知识及其对应的环境感知也是不同的。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结合西部 6 省市 16 个民族聚居地的调查资料,收集了 1 112 个有效样本,从经济发展、社会影响、环境影响这三个维度,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引致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并分别提出相应建议。

(1) 调查显示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家庭参与到旅游经营,虽然旅游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到了较大比例,但大都从事吃、住、购等传统服务业,参与深度不强。而对未参与旅游经营的家庭而言,资金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深度开发,不仅从旅游特色、旅游服务、旅游文化上进行打造,而且还要提高居民的参与度。也就是要从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民族家庭的旅游经营活动的支持; 同时,积极创新产业组织模式,通过联合经营、承包经营等方式,使居民分享到旅游发展的收益。例如,以旅游产品模块化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大规模定制,既拓宽了旅游服务内容、增加了就业,又加深了旅游开发层次。

(2) 在“经济发展感知、社会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三大类感知中,居民对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方知名度提升”等正面感知,表现出普遍认同的态度; 但是,在“增加劳动力技能培训、保护当地风俗文化、提升居民环保意识”等方面正面感知得分较低,意味着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所以,政策改进的着眼点应放在旅游开发地软环境的建设上,例如: 为居民提供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劳动技能培训、推广民族文化宣传和保护、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培训等。

(3) 居民对“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聚集、社会管理水平不高”等负面感知给出了较低得分,这正是旅游开发引起的负效应,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这提醒我们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还需更多关注旅游的社会效应。对于旅游资源,不能仅看到短期利益而过度开发,而是需要合理统筹安排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进行有序的多层次开发。同时,对于旅游对当地文化、生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既要通过宣传加以引导,又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例如,把旅游所得收入用于当地教育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等。

(4) 引致居民对旅游开发感知差异的因素分解中,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就业、收入等物质层面,还会影响认知等精神层面,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感知也越强烈。

(5) 家庭参与旅游开发有助于直接获得旅游收益,直接关系到其感知水平。这说明,要提升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把当地居民融入旅游业发展是必然途径。但是要看到当前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有限,其原因仍在于居民的旅游开发参与程度不高。

(6) 家庭月收入越高的个体,其经济、社会感知越高,但环境感知差异却不明显。这说明,尽管收入的增加提升了居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满意程度,但无论是高收入群体还是低收入群体,都形成了较为强烈的环境意识。因此要因势利导,发挥先富群体的带头作用,进而在整体上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

一、邯郸市历史文化简述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此后邯郸又作为汉代赵国都城400余年。绵绵7000多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历史文化层次————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据多年考古调查,邯郸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文物古迹多达1500余处。其中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即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磁山窟(包括磁县漳河流域和矿区滏阳河流域),北朝墓群(128)邺城遗址、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主要有丛台、黄粱梦吕仙祠、张庄桥墓群、清泉寺等。有市级文保单位近300位处,县保文物150余处。这些文物涵盖古遗址(磁山)古墓葬(赵王陵)、古建筑(黄粱梦)、石窟寺(响堂山)、石刻、古文献、革命纪会旧址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邯郸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金紧张,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限;2.宣传力度不够,文化遗产价值未充分体现;3.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缺乏文化内涵;4.旅游资源开发为单向开发;5.开发主体单一,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三、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针对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开发时应考虑到长远利益,明确历史文物旅游资源首先是“文化遗产资源”,然后才是“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必须制止破坏性的商业行为,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利用。针对保护方面资金不足的最大难题,要从旅游收人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其维护工作。另外还要创造条件,争取将该历史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备选名录,这样既能使该资源获得全面的保护,还提高了知名度,使地区性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知名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邯郸历史文化。如政府与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密切协作,利用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期刊杂志、宣传画册等等传播手段,印发有关体现当地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及民间文化传统,展现当地自然风光的旅游册;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办点,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邀请国内外记者进行考察、拍摄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永年广府太极文化节、成语典故文化节、梦文化节、磁州窑文化节、响堂寺庙会等活动,不断扩大邯郸历史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3.编制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把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三者同步规划为其指导思想,对旅游业发展作出战略构思。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面向晋冀鲁豫四省地区以内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娲皇宫等国家重点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文化遗产游与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性,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开发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双向旅游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4.突出地区特色,加大开发力度。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吸引力因素,因此,应遵循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突体现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城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如磁州窑文化旅游开发应收集磁州窑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建设磁州窑博物馆和陶瓷会展中心,利用手工制陶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开展传统陶艺制作旅游项目等,为保护磁州窑文化遗产,弘扬磁州窑文化,发展陶瓷旅游提供了更好的载体;而响堂山石窟开发就应将其与周围的风月关、老爷山摩崖石刻、寺后坡、皇姑庵、水浴寺、小鬼道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响堂山南北朝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并根据元宝山风景区与南响堂寺石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滏阳河水为媒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资源,建设成为集文化、山水、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提升其整体吸引力。

5.搞活发展机制,加大投资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遗产部门对历史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支持和旅游部门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开发旅游资源和经营旅游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民营资本、区外资金投资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并与驻区大企业、区外旅游企业联合开发的旅游资源。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支持景区附近的群众投身旅游产业。如鼓励赵王城景区附近左西村、引豹村、张庄桥村、小屯等村的群众在景区周围发展旅游商贸、服务、游乐等项目,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和后劲。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的发展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持,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有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旅行社及导游素质等。

参考文献: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6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景观,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1.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从文化传承方面来说,非物质文化景观作为物质或非物质元素的文化载体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非物质文化景观因其自身承载的文化元素而具有重要价值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能促进非物质景观的保护与传承,在妥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创造出更多新的价值,使旅游业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5]。

2.非物质文化景观以旅游开发的方式进入消费市场

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的对象并非直接反映为非物质文化景观本身。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特性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意识等精神内容、文化韵味和价值并不能直接地展现与传承,无论是其自身的传播与保存还是作为旅游的对象都需要经过载体的承载与转化,并经过物化或内化表现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外在形式。旅游开发就是对其物化的形式与载体以旅游的方式加以组织、加工,并根据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需求的信息,将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转化为能进入市场的旅游产品。由于这些形式与载体承载着大量非物质的文化信息,因而其转化后的旅游产品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思想性,主要用于满足旅游发展高级阶段的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衡山影子戏,无论是其历史渊源,还是它的影型制作工艺,无论是“一套锣鼓一人打,一台菩萨一人耍。”的表演形式,还是吸收了戏曲音乐、佛教、道教音乐10和民间小调营养成份的独特唱腔,无不展现出无穷魅力。正因为这些魅力的存在,促进衡山影子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进入文化旅游市场并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动衡阳旅游的深度发展。

3.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刺激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为重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传承链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旅游开发可以从游客那里寻找到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人展现传统技艺或本领的全新市场,市场带来效益,效益必然会提升当地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或本领的认可与继承,从而促使当地民众认识到自己民族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价值,进而引发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达到重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传承谱系或传承链的目的。如衡阳石市竹木雕,巧夺天工,名匠辈出,通过创新发展与旅游开发,成为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重要活动形式和表现形式,更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衡阳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衡阳石市乡于2011年底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文化艺术之乡”,登记在册的民间艺人有58个,其中有多人荣获国家级“中国民间雕刻大师”称号,吸引了一大批当地广大青年争相学习与返乡创业,使竹木雕这一传统技艺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4.旅游开发能扩大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

旅游开发能创建新的传播途径,培养地域之外的观众或爱好者。旅游开发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必然会对其开发的对象与经营的旅游产品进行大量的宣传与促销活动,这客观上造成了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传播非物质文化的作用,为扩大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范围开拓了新的途径。如衡阳湘剧,近年来在衡阳湘剧团洪载辉团长的带领下,湘剧团收集整理剧本210个,曲谱270余个,出版了《衡阳湘剧音乐集成》,《衡阳湘剧剧本大全》,《衡阳湘剧脸谱大全》等书籍及音像制品19个,为它的传承和传播奠定了基础,在乡镇、旅游景点逐步建立了演出联系点,大力开拓戏剧市场,并与时俱进编创符合城市观、极具地域性欣赏口味的作品,提高了中国乡土戏曲在城市的生存拓展能力,同时也成为衡阳度假型旅游新的吸引点。此外,以旅游开发作为实现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和传承的手段,开发过程中就要时刻把握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保持其的原真性,防止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只有科学合理的利用非物质文化景观,才能使其在深化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与当地的旅游事业达到的双赢局面[6]。据资料统计,衡阳市2011年实现旅游年总收入134.57亿元,增长30.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31.06亿元,增长30.9%。旅游外汇收入0.54亿美元,增长25.5%;接待国内外游客2465.79万人次,增长25.9%,其中:国内游客2452.89万人次,增长25.2%;国外游客12.9万人次,增长22.5%。[7]因此,在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2、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3、加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4、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

三、关于衡阳市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将非物质文化景观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便成为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8]许多原先几乎被抛弃、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不仅随着城市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关于衡阳市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1)开发衡阳市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多种旅游形式,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2)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以感受、参观非物质文化景观为主的浅层次旅游形式)的基础上,深化度假型旅游[9](以休息消遣、体验异域文化生活为主的较高层次旅游形式):衡阳湘剧,祁剧,衡州花鼓戏,衡州渔鼓,板桥荷花灯会;(3)加强在前两者基础发展出来的主题旅游(以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景观为主的高层次旅游形式):南岳衡山朝圣旅游,耒阳公祭大禹,敖山庙会体验旅游,萱洲古镇明清建筑文化旅游,夏明翰、红色教育旅游等;(4)拓展(以深度体验、研究学习非物质文化景观为主的专业性旅游形式)特种旅游:衡山影子戏,石市竹木雕,蔡伦古法造纸工艺,雁峰酒酿造工艺,衡东大桥剪纸与“常宁板桥剪纸”等。[10]通过这些具有地域特性和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衡州大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增强内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塑造出良好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也使得主流文化群体的旅游者在城市旅游中获得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新的认知和再认识,总之,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11]。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