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实习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实习意见范文1
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以下就是我的实习鉴定: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 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护理实习意见范文2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修;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1 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1.1 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适应
在继电保护装置投入正式运行前,要综合电厂或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的总状况,对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值的设置,设置成功后,一旦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指标和参数偏离定值范围,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及时作出排除故障的反应,而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保持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监测。
1.2 实现对各种复杂故障的准确定位
采用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故障存在的系统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数字化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定位较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更精准的原因在于,数字化的客户可以准确的接收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数据,经由服务器的分析,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故障定位。
1.3 完成对事故分析及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
电力系统的某一部门的运行故障一般都伴随着其他一些部门的运行障碍,所以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故障发生后,不仅要能及时判断出主故障的位置和原因,还能够做一些辅助措施来缓解和减轻系统中的其他障碍,这也是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所不具备的功能。
1.4 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因为继电保护系统由各种设备和元件组合而成,所以在运行中难免会出现自身系统的故障,这种障碍不仅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危及自身运行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解决的自身故障有:
(1)通过对系统的各个硬件的检测,判定各个硬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通过对故障的数据模拟,来检测故障发生时的信息传递和开关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这两种方法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自身系统的定期检修,可以及时的发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中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避免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2继电保护检修注意事项
我国目前的继电保护装置都是自动化系统,因此,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维修主要应该进行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只有这样检修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2.1 安装前的故障排查
电力工作者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之前,需要对电厂或变电站的总运电量,以及电力传输情况进行综合的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的数据和结果设定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参数,然后,继电保护装置按照既定的参数进行运作管理,在参数出现变化和异常的情况下,电力保护装置能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电力管理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当然,对于较小的参数变动和故障情况,自动化装置能够根据系统的变成进行自动处理,无需人工操作。
2.2 排查后的故障定位
继电保护装置不仅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及时的在线监控,而且还能够对故障发生区域进行准确定位,尤其是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在传统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基础上,提高了故障源锁定的准确性和速度性,为电力工作者的故障排除节省了时间,降低了电力异常运作带来的损失。故障发生点准确定位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手段进行故障排除。
2.3 管理部门间的配合
电力系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紧密,例如只有保证电力数据分析部门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管理部门才能进行合理的电力配送,所以一个故障源的故障发生能够带来其他部门的运行障碍,为了降低这一连锁反应带来的危害,需要电力工作者在定位故障发生地点的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辅助决策,降低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2.4 故障检修顺序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需要进行不间断作业,同时受到装置自身生产质量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装置内部的故障问题,如不进行妥善的处理,不仅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还能够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经验总结,基本归纳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状态检修工作步骤为:首先对硬件系统的运作进行检测,重点检查硬件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其次,建立数据模型,检测装置的数据分析和数据传输功能是否正常。
3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3.1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线的巡查内容
(1)外观检测,继电保护检修人员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外观进行系统的检查,例如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表盘是否发生破损,装置的配套设施是否发生腐蚀和老化,线路连接是否正常等。这要求检修人员对前期的继电保护检修数据进行相应的研究,两次检修工作必须密切结合。
(2)查看继电器接点有无卡住、变位、烧伤、脱轴、脱焊等情况发生。这些连接的部位是故障发生的常见部位,同时也是安装和检修的常见忽略部位,因此检修人员需要提高检修工作的认识度,重点检查接点的状况。
(3)感应型继电器的圆盘转动是否正常,带电的继电器接点有无大的抖动或磨损,线圈和附加电阻是否有过热现象;
(4)压板或转换开关的位置是否与运行要求一致,转换开关的切换功能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切断电路的准确度;
(5)信号指示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运作状况判断主要依据仪表的数据显示,为此,检修工作需要对信号的指示盘进行系统的检查,主要检查参数指示与既定的参数是否一致。
(6)有无异常状况,继电保护装置在长时间的运作情况之下,负荷能力相对降低,设备会出现高温等现象,严重的可能导致设备自燃发生火灾,因此,检修期间必须对装置的温度和运行声音等进行常规检查,保证装置在良好状态下作业。
3.2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
运行中发现运行异常的情况,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停止设备的运行,并将故障数据和发生特点等进行及时的汇报,等待领导的故障排除指示,按照故障处理的决定进行统一故障处理。
当继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后,检修人员在明确故障发生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故障处理之后,需要对检修的过程进行会及时的数据记录,并存档,只有保证数据记录工作的准确及时,才能为下次的检修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在检修工作中,如果检修工作与用电高峰期发生了时间的冲突,需要两个部门进行协商处理,尽量选择用电量相对较小的时段,降低对用户的影响。
值班人员必须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操作,对于出现的运行异常状况,值班人员需要及时汇报,等待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故障处理,杜绝一切值班人员的自行操作。
4结语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作,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对其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维修,检修工作要具体而全面,这就对检修的作业人员素质和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对继电保护装置认识的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逐渐向数字化形式转变,并将取得长远的发展,为我国的电能资源利用提供可靠地保障。
【参考文献】
护理实习意见范文3
【关键词】护士;护理;重要性
1对护理工作的常见误区
我自八三年宜春卫校毕业至今,从事护理工作已经几十年了,深知护士在社会上的地位。我们这些整天与死神、病魔打交道的普普通通的护士,在救死护伤的平凡岗位上,被人民戴上了“白衣天使”、“希望的女神”等许多美丽的花环,但同时也由于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士的地位确实较低,但我还是爱我的护士工作。特别是近些年来,我通过自学,接受护理高等教育,从而真正体会到“护士”这个名称的不平凡的含义,对护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我错误地认为,护理工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的,只要按医嘱行事,就能完成任务。这种思想,使我在工作中总是盲目而被动,但通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及努力学习,使我懂得了护理工作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学是建立在医学科学基础上的,是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不仅有自己的特点、规模和理论体系,而且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亦有许多新的进展。护理工作涉及到临床医学的许多内容,但却不能等同于临床医学,不能简单的用医疗来代替护理。医生与护士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相互尊重,互相支持,分工合作的关系,医疗和护理两者是并驾齐驱的,缺一不可的,护理有时甚至比医疗更见重要,如常言说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正说明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2正确认识护理工作
医学伦理学告诉我们,护理工作并不是为一部分病人的一般,而是对人提供人道主义的高质量服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护理工作并不是为一部分病人的一般,而是对人提供人道主义的高质量服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护理工作必须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不仅要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必须减轻病人家庭的负担,减轻整个社会的负担。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能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的疾病与病情亦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达到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护理工作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真正称职的护士,必须具备许多特有的条件,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护理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专业,忠诚护理事业,懂得人生的价值,懂得爱,这是当好护士的基础,而我以前却认为是生活把我推到护理岗位上,我只能服从命运的安排,没有从心底里了解并热爱护理专业。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懂得作为一名称职的护士,还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知识结构。首先要熟悉业务,要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每个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方法等都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要求护士必须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过去,我总把护士地位低“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平待遇”,现在想想,这除了传统观念、世俗的偏见影响外,我们自己也有责任。自己不理解本专业的重要性,自暴自弃,这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吗?显然不能够的。那么,如何提高护士自己的地位呢?我认为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是需从自身做起。首先要看到护理工作决不是一般服务性的劳动,而是一项非常严谨、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科学性工作。就拿病人的卧位来说吧,内外科都有半卧位,但目的与理论基础就不同。如腹膜炎病人采用半卧位,是因为上腹部的腹膜吸收能力强而抵抗力弱,易吸收大量的细菌毒素,引起全身中毒。同时上腹部重要脏器多,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而下腹部腹膜吸收能力弱抵抗力强,采用半卧位,可使腹腔渗液向下流至盆腔,以便于外科处理。心衰病人采用半卧位,主要是根据血液动力学与呼吸运动的机理,半卧时,能减少回心血量,以达到减轻心脏的负荷,同时,能使隔肌下降,肺活量增加,从而减轻呼吸困难。在这简单的护理工作中,都要求护士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充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因此,护士既要提高业务技术,亦需要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保持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赢得社会的尊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藉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切不要成天埋怨,畏手畏脚,更不要被一些社会舆论所左右。
3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已不能适应随之而来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的模式,必须由新型的责任制护理来代替。责任制护理要求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人既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病后机体不仅有生理方面的改变,还有来自周围的一切,如医护人员的言行,病房的环境,对家庭及工作的挂念等因素引起的心理改变,而心理改变又可反过来引起生理上的改变。良好的心理则有利于治疗和康复,反之则使病人病情恶化。所以,护士必须懂得护理心理学。护士应做到仪表端庄,态度诚恳,语言温柔,举止大方,遇事冷静,并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为病人提供最佳服务。
过去,我曾认为作为一个护士低人一等,特别是在我的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面前,更有一种自卑感,而现在则不然。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同样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护理实习意见范文4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 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ICU)的创建和完善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感染性并发症也随之而来,感染可以导致抢救最终失败,因此控制和预防ICU医院感染十分重要。通过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ICU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ICU收住患者1553例,发生医院感染84例,占5.4%,男55例,女29例,年龄18~90岁,其中60岁以上61例,占72.6%。其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所有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2 结果
2.1 84例患者医院感染年龄分布 见表1。
2.2 84例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见表2。
2.3 84例患者医院感染基础疾病分布 见表3。
2.4 84例患者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 真菌类22例占首位,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铜绿假单胞菌4例,还有肠球菌、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中混合感染6例。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表1显示,我院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年龄在60岁以上达72.6%,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伴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部功能受损,使气体交换障碍大量肺泡炎性渗出而出现肺部感染,加上各种器官功能老化,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医院感染,老年危重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重点护理对象。
3.2 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 表2显示,ICU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达42.9%,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达27.4%,胃肠道感染达14.3%,与文献报道相似[1]。表3显示,在基础疾病中,以损伤性疾病感染率最高,占31.0%,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占21.4%,消化系统疾病,占19.0%。还显示大量广谱抗生素、激素的使用,促使内源性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常伴有昏迷、呕吐、误吸,造成正常生理功能受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部分患者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易导致感染;因惧怕切口疼痛而不愿咳嗽、咳痰,使痰液淤积肺部导致感染;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大多数需吸痰、留置导尿等,极易导致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因此,给患者翻身、拍背,帮助患者咳嗽,促使痰液排出,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带无菌手套,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呼吸机及导尿管路规范消毒,控制感染环节。
3.3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真菌占首位 与文献报道相一致[2],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因为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生长繁殖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造成菌群失调,易导致二重真菌感染,因此要加强ICU环境管理,定时通风,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4 护理干预
4.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同时做好室内空气、地面、物品表面及床单位终末消毒工作,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操作前后正确洗手或用消毒液涂擦双手,对有传染性的感染患者给予隔离,在床尾做好隔离标记,一般情况下谢绝家属探视,我院采用电视录像对讲系统,每日2次定时播放录像,让家属在探视室内观看。工作人员进入ICU穿规定工作服、换鞋、戴好帽子和口罩。
4.2 严格无菌操作 在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保持集尿路系统的密闭性,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静脉穿刺皮肤隔日消毒,每周2次更换敷贴,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和全身症状,如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如有炎症出现时对导管皮下段进行细菌培养。
4.3 加强基础护理 认真进行口腔、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呼吸道通畅,每1~2h为患者翻身、拍背,使痰液及时充分排出,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氧气湿化瓶及管道严格消毒,使用中湿化瓶及水每天调换,湿化瓶用无菌水,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接头每24~48h更换消毒。
4.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通过培训,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1次空气培养,菌落数≤200cfu/cm3。督促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正确有效地洗手,防止病原菌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从一个患者带到另一个患者,文献报道[3]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致医院感染约占30%,正确有效地洗手可祛除99%手上的暂住菌。
4.5 合理使用抗生素 较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真菌感染的原因之一,真菌感染主要为呼吸道,这与ICU的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丧失呼吸屏障功能及吸痰等操作有关[4],所以正确掌握抗生素使用指针,根据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并及时停药,防止二重感染及耐药菌产生。
5 小结
ICU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居多,由于ICU患者病情较危重,卧床时间长,患者大多数处于昏迷状态,丧失咳嗽能力,气道分泌物排出困难,这些都为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应加强病室环境监测,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1 缪爱风.ICU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23.
2 吴蓓雯,李和姐,金艳.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上海护理,2002,2(2):3.
护理实习意见范文5
关键词:应急状态;医学护理;实践分析
在应急状态时,人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危害,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人的心理十分脆弱,这样对医学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护理要采用常规的护理以及特种护理、程序护理与生理护理等方式相互结合,以此来最大程度上提升生命的救护率。目前来看,一些护理人员由于护理经验欠缺,并且培训方式不到位等,导致了自身应急护理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能够充分地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护理能力。
1 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工作的特点
对于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工作的特点有:①环境不同于常规的护理方式,应急护理环境较为简单,无法有效达到完善化的硬件条件,并且各项软件设施也不够齐全,这使其在卫生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②危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应急状态下的护理是医疗活动进行的重要环节,并且这时遇到的一些病患也具有各种不同种类的病症,这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个较强的反应能力,能够针对各种病症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对医学基础理论以及实践知识都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时提升自身的现场应急处理能力。③护理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由于是应急护理,所面对的急救患者都是高度复杂的,其致病的因素非常多,增大了护理的难度。同时在应急护理过程中,也会受到现场群众的注视以及监督,然而群众的情绪是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这需要护理人员要具备一个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急救工作中去。
2 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的工作流程
2.1做好对护理人员的甄别工作,对于应急状态下的护理工作来说,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因素,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十分高,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护理人员在具备高素质的护理能力外,也要具备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应急护理。因此医院必须要做好对医护人员的甄选工作,这会对急救护理工作造成直接影响[1]。主要的甄选项目有:护理理论能力、护理实践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现场灵活应变能力等。
2.2对于护理地点的甄选,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并且城市以及交通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因此在出诊之前,可以有效确定出最为科学合理以及迅速的路线,能够到达护理地点。医院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地图信息系统,能够在接到护理任务时,连接到相关的可视化系统中,直接确定护理的位置,选择出最为科学合理的位置,选择出科学合理的路线,第一时间感到护理现场。
2.3要做好现场的实时护理,在护理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必须及时配合医生的工作进行应急护理。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对现场情况进行明确的判断,同时也要注意到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尤其是对于急救物品的管理,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应急状态下的环境较为简单,因此对急救物品要实行固定制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数量固定、地点固定、管理人员固定以及消毒时间固定等,让急救仪器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另外,也要做好对急救物品的交接工作,能够在使用之后物归原处,若是缺少物品及时进行补充,做好消毒工作,避免造成感染。在应急状态下,最为常见的干涉性疗法实施静脉穿刺等,但是这也很容易造成细菌对人体的感染,所以在处理完伤口后,尽量避免伤口的暴露时间。
2.4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患者,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的预防,并且要做好心理干预力度,在应急护理的对象中,很多都是遇到意外,或者突发一些症状的患者,患者心理上很容易出现失调的状况,若是没有进行心理干预,将会导致患者抗病能力逐渐降低。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应急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心中的压力,使患者的心理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2]。
3 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探讨
3.1将应急护理融入到日常护理中,提升应急状态下的应对能力 护理人员必须要将日常护理工作与应急护理相互融合,以此来提升自身在应急状态下的应对能力。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各医疗结构要做好医生与护士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医生学会基本护理知识,护士学会基本诊断知识,以此来有效解决应急护理状态下医护人员无界限区分的问题。另外要进一步加强院外护理演练以及实践工作,以此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3.2强化护理工作责任意识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不仅仅要具备单科护理技能,同时也要掌握全方位的护理程序以及基本护理技能。在应急状态下,主要是看护理人员是否敢担当,这也是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的体现。这就要求医院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提升其使命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使其能在应急状态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患者生命的救护,利用精细、精准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工作,对待患者不能怠慢,要及时处理病症,遏制住病情的恶化,使患者得到第一时间的救助,促进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升护理的效率。
3.3提升对护理人员心理承受能力的培训 要积极做好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培训工作,能够促进其一直保持一个稳定平稳的心态,利用自身娴熟的护理技能来充分完成护理工作,保证工作的效率[3]。在应急状态下,要实现护理人员以及被护理人员的心理无缝对接。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以及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心理会出现变化,因此这也就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调整自身的心态,并且迅速观察患者的情况,稳定患者的病情以及情绪,为患者护理信心,使其能够充分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升急救的效率。
3.4加强对护理装备的建设 现今仍有部分装备较为笨重,适用性较差,因此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医学技术的发展,做好研发工作,能够坚持以轻便适用为目标,进行开发,并将其及时运用到各个医疗结构,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应用,同时让护理人员熟悉各项装备的使用性能,以此来保证在应急状态下提升自身的护理反应能力。
4 结论
在应急状态下,为了能够提升护理的效率,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个较高的护理技能以及反应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个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此来保证自己心理的稳定,对患者进行护理急救,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赵暮迎.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工作的实践[J].科技风,2015(20):50-51.
护理实习意见范文6
[关键词] 护士;心理健康;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5-27-02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rses’ Mental Health with Job Burnout and Satisfaction
SUN Yabo WANG Jinling XU Jinmei ZHANG Jianmei GUO Qingling YU Xiaomin GAO Jia
Nursing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Baotou 0140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nurses’ mental health with job burnout and satisfaction in Grade Ⅲ general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Methods We used overall sampling method,choose 1525 nurses to investigate their general information,mental health status,job burnout and job satisfaction. Results Nurses’ mental health had been affected,the overall level of job burnout was mild to moderate,job satisfaction was general. Conclusion The status of nurses’ mental health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job burnout bu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job satisfaction.
[Key words] Nurses;Mental health;Job burnout;Job satisfaction
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其心理健康应备受关注。据报导[1-3],医务人员中,护士的心理健康受损程度最重,护士正体验较高的职业压力。为减轻护士的职业压力,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本文就护士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及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008年3~10月,从内蒙古8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随机抽取1525名护士进行一般情况、心理健康状态、工作倦怠及满意度情况的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马诗勒(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信度系数为0.93,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信度系数为0.55~0.85,效度测试结果说明量表的效度较高。
2.2 护士心理健康的情况
对被调查的护士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1。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量表及总痛苦水平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总分≥160分护士456人,占29.9%,阳性项目>43项的有429人,占28.13%。护士的心理健康已受到影响。
2.3 护士工作倦怠的情况
护士的工作倦怠体现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因子上,本研究与杭州护士常模进行比较[4],将研究对象工作倦怠总体状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2.4 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工作满意度共五个因子,每个因子分为25分,按25~45分为极低、46~65分为较低、66~85分为中等、86~105分为较高、106~125分为极高,将总体工作满意度分为五个等级。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情况见表3、4。
2.5 护士心理健康状态、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三者相关性分析
见表5。
3 讨论
3.1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已经受到影响
护士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繁重的知识传播和护理任务。然而他们在为社会、患者作出贡献的同时,身心也承受着沉重的负荷,工作压力较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工作压力大会对认知、情感、行为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是影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工作效率、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加快医院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就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论不尽相同。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影响,身心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与有关研究一致[5,6]。
3.2 护士工作倦怠水平呈轻中度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工作倦怠总体呈轻中度水平,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得分均较常模低。主要与护士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性质有关,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护理工作的高负荷和高责任,加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工作性质不稳定[7]、护士的社会地位低、社会支持系统少、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缺少相关的知识和培训等,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工作倦怠。李小姝等[8]还指出,与倦怠显著相关的就是工作职责不明确导致护士从事大量非护理性工作。
3.3 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一般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对总体工作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对工作不满意主要表现在报酬,其次为晋升和发展机会,对同事、管理者较满意。首先,护士班次的特殊性(白班-夜班轮班制、周末值班等)以及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护士工作满意度下降的两个因素。其次,医院是人才密集型单位,医护人员工作期望也高于一般人群,故付出和回报与预期差异较大,加重了护士的不满意情绪。尽管国家在护士工资中有10%的额外补贴,但相对其他专业人员仍处于较低水平。最后,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乃至被医院的管理者所重视,护理工作仍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使护士对工作环境、进展缺乏支配能力、参与机构决策机会过少从而影响其工作满意度。
3.4 护士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工作倦怠是助人行业中一种身心耗竭状态,人们因工作时间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是个体不能成功应付各种负面压力的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身心健康与工作倦怠可能互为因果,工作倦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护士已经出现各种由工作倦怠所带来的不适症状,如肠胃不适、头痛、睡眠不好等。同时身心健康水平的下降,又会进一步加重工作倦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情绪衰竭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最为突出,这是因为情绪衰竭代表工作倦怠的核心内容,当个体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倦怠特征时,最常谈到的就是生理和情绪上的疲惫不堪,是倦怠综合征中最显著的表现。
3.5 护士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护士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社会对护士的认可,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肯定和信赖,患者病情的好转,护士自我实现等需要的满足可能预示着较高的工作满意度。护士因工作环境、工作负荷导致的身心疲惫,将会引起情绪低靡或过分紧张,从而影响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为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工作倦怠及提高工作满意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静吟,许岸高,袁建寰,等.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可能途径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7):424-426.
[2] Rout UR. Stress among district nurse: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 J Clini Nurse,2000,9(2):303-309.
[3] 方琼,曾凡林. 护理工作应激与应对[J]. 护理研究,2004,18(8):1340-1342.
[4] 曹颖,于艳秋.工作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7):437-439
[5] 胡敏予. 长沙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1996,12(9):425-426.
[6] 韩晓明. 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J]. 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5-7.
[7] 丁莉萍,叶志霞,王汉琴. 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49-50.